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传统文化教案

五年级上传统文化教案

五年级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特点,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方法,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中国传统文化概述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2. 第二课时:中国传统节日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及习俗。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3. 第三课时:中国传统艺术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特点及影响。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中国传统艺术。

4. 第四课时:中国传统习俗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传统习俗的起源、发展及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验和传承传统习俗。

5. 第五课时:中国传统建筑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风格及影响。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和欣赏中国传统建筑的美。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比较法等,让学生深入体验传统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3. 利用实地考察、实践活动等,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和体验。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体验。

3.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程度及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统文化教案》。

2. 参考资料:有关传统文化的书籍、文章、图片等。

3. 网络资源:有关传统文化的网站、视频等。

4. 实地资源:传统文化景点、博物馆等。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中国传统文化概述第二周:中国传统节日第三周:中国传统艺术第四周:中国传统习俗第五周:中国传统建筑六、第六课时:中国传统文学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传统文学的种类、特点及影响。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学的魅力。

五年级上传统文化教案

五年级上传统文化教案

五年级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成语、典故、历史人物等;(2)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讲解、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传承传统文化;(2)利用多媒体、图书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2)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弘扬民族精神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诗词鉴赏(1)学习古代诗词的基本知识,如诗的格律、词的词牌等;(2)鉴赏几首经典的古诗词,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3)学会创作简单的古体诗或近体诗。

2. 第二单元:成语故事(1)了解成语的来源和演变,学会运用成语;(2)讲述几则典型的成语故事,如“掩耳盗铃”、“亡羊补牢”等;(3)通过成语游戏等活动,巩固成语学习成果。

三、教学安排1. 每单元安排2课时,共4课时;2. 每课时40分钟。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2. 学生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创新能力;3.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2. 参考书目: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成语故事精选等;3.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4. 教学道具:成语卡片、诗词卡片等。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传承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5. 评价激励: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全册

小学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全册

小学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全册传统文化备课五年级第 1 页共 39 页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 ................................................... ................................................... .... 3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 ................................................... (4)第一单元蒙书诵读 ................................................ ................................................... ................................................... ..... 4 第1课《声律启蒙》 .............................................. ................................................... .............................................. 4 第2课《声律启蒙》 .............................................. ................................................... (5)第3课《声律启蒙》 .............................................. ................................................... (6)第4课、《笠翁对韵》 .............................................. ................................................... ................................................... ..... 6 第二单元诗词诵读 ................................................ ................................................... ................................................... ..... 7 第5课《登金陵凤凰台》 .............................................. ................................................... .. (7)第6课、《古诗两首》 ................................................................................................. ................................................... ..... 9 第7课诗词两首 ................................................ ................................................... ................................................... ......... 10 第8课诗词两首 ................................................ ................................................... ................................................... ......... 11 第三单元魅力汉语 ................................................ ................................................... ................................................... ..... 12 第9课对联................................................. ................................................... ................................................... .............. 12 第10课谜语................................................. ................................................... ............................................................. 13 第11课谚语与歇后语 ................................................ ................................................... (14)第四单元古代都城 ................................................ ................................................... ................................................... ... 16 第12课北京................................................. ................................................... ................................................... ............ 16 第13课西安................................................. ................................................... ................................................... ............ 18 第14课杭州................................................. ................................................... ................................................... ............ 19 第15课南京.................................................................................................... ................................................... .............. xx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一、学情分析:有人曾经说过:没有经典的文化是没有灵魂的文化,没有经典的人生是没有希望的人生。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上)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上)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上)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如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等。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识别并运用传统文化中的成语、典故、名言等。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讲授、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传统文化知识。

(2)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运用传统文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提高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古代文学(1)《诗经》:《关雎》、《卫风·淇奥》等。

(2)唐诗:《春晓》、《静夜思》等。

(3)宋词:《青玉案·元夕》、《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2. 第二单元:历史故事(1)三顾茅庐(2)草船借箭(3)岳飞精忠报国3. 第三单元:成语典故(1)成语的起源与发展(2)成语故事讲解:如“掩耳盗铃”、“刻舟求剑”等。

(3)成语运用练习4. 第四单元:名言警句(1)古代名言:如“学而时习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等。

(2)现代名言: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

(3)名言警句的运用与鉴赏5. 第五单元:传统节日(1)春节:习俗、食物、民间故事等。

(2)端午节:起源、习俗、龙舟赛等。

(3)中秋节:传说、习俗、赏月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2. 教学难点:理解传统文化中的深层次含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统文化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合作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4. 角色扮演法:模拟传统文化场景,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单元测试: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上)

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上)

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上)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诗词、书画、戏曲、民俗等。

3.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2.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3.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介绍。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2.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章:中国古典诗词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起源和发展。

2. 掌握中国古典诗词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古典诗词的起源和发展。

2. 中国古典诗词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3. 鉴赏经典古典诗词。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起源和发展。

2. 通过例诗,讲解中国古典诗词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3. 组织学生进行诗词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三章:中国书画艺术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书画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2. 掌握中国书画艺术的基本技法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中国书画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2. 中国书画艺术的基本技法和特点。

3. 欣赏著名书画作品。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书画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2. 通过示范,讲解中国书画艺术的基本技法和特点。

3. 组织学生进行书画创作,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第四章:中国传统戏曲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戏曲的起源和发展。

2. 掌握中国传统戏曲的主要剧种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戏曲的起源和发展。

2. 中国传统戏曲的主要剧种和特点。

3. 欣赏著名戏曲选段。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戏曲的起源和发展。

2. 通过视频,展示中国传统戏曲的主要剧种和特点。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精选17篇)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精选17篇)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精选17篇)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篇1一、教材分析: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

在“经典驿站”里,我们会感悟到民族语言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

在“人物长廊”里,我们会看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我们中国人曾经活的多么大气,多么自尊,多么圣洁!他们的人格是多么高尚!在“名胜游踪”里,我们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每一处风景,都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在“艺术乐园”里,我们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温馨点击”不仅介绍了作者、作品及相关的知识,而且揭示了文章的思想内容;“活动广角”以对话的形式提示了学习要求,并注重让学生联系实际加深认识;最后通过“成长阶梯”这一环节检验学习情况,促进形成和发展。

当你学了这些,你会情不自禁地说:做一个中国人真好!二、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聆听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了解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国人的大气、自尊、圣洁和人格的高尚。

(2)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3)能够熟练地背诵经典古诗文,并能初步理解其意思,同时能够尝试表达个人学习经典古诗文的感受和见解。

(4)通过传统文化学习,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5)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与同学合作,尝试进行文化名胜游览和当地传统文化考察活动。

三、教学重点:能够熟练地背诵经典古诗文,并能初步理解其意思,同时能够尝试表达个人学习经典古诗文的感受和见解。

四、教学难点: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了解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国人大气、自尊、圣洁和人格的高尚。

五、教学措施:1、诵读,记背。

再慢慢品尝,感悟。

2、对其中感兴趣的话题,展开研究。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上)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上)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上)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简介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3.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2.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重要性2. 讲解: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3. 分析: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4. 总结: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学生课后查找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2. 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二章:中国哲学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掌握中国哲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3. 理解中国哲学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二、教学内容1. 中国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中国哲学的主要流派: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3. 中国哲学的代表人物:孔子、老子、墨子、韩非子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哲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哲学,哲学的重要性2. 讲解:讲解中国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3. 分析:分析中国哲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4. 总结:总结中国哲学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学生课后查找一个关于中国哲学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2. 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三章:中国文学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文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掌握中国文学的主要体裁和代表作品3. 欣赏中国文学的魅力和美感二、教学内容1. 中国文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中国文学的主要体裁: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3. 中国文学的代表作品: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文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文学的主要体裁和代表作品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文学,文学的重要性2. 讲解:讲解中国文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3. 分析:分析中国文学的主要体裁和代表作品4. 总结:总结中国文学的魅力和美感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学生课后查找一个关于中国文学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2. 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对中国文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四章:中国传统艺术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掌握中国传统艺术的主要形式和特点3. 欣赏中国传统艺术的美感和价值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中国传统艺术的主要形式: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剧等3. 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寓意、写意、和谐、规矩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传统艺术的主要形式和特点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艺术,艺术的重要性2. 讲解:讲解中国传统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3. 分析:分析中国传统艺术的主要形式和特点4. 总结:总结中国传统艺术的美感和价值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学生课后查找一个关于中国传统艺术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2. 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五章:中国古代历史与地理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2. 掌握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3. 了解中国古代地理的特点和重要性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2. 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六、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续)3. 中国古代地理的特点和重要性:如地理环境的变迁、地理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重要历史事件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3. 地图观察法:观察中国古代地理的特点和重要性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与地理的重要性2. 讲解:讲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重要历史事件3. 分析:分析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4. 观察:观察中国古代地理的特点和重要性5. 总结:总结中国古代历史与地理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学生课后查找一个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与地理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2. 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与地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七、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习俗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2. 掌握中国传统节日的主要习俗和活动3. 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性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2. 中国传统节日的主要习俗和活动:如贴春联、赛龙舟、赏月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主要习俗和活动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节日的意义和文化的重要性2. 讲解:讲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3. 分析:分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主要习俗和活动4. 总结:总结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性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学生课后查找一个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2. 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八、中国传统民俗与民间信仰一、教学目标2. 掌握中国传统民俗的主要内容和形式3. 理解中国传统民间信仰的意义和影响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民俗的起源和特点2. 中国传统民俗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如婚礼习俗、丧葬习俗等3. 中国传统民间信仰的主要内容:如道教、佛教、儒家等信仰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民俗的起源和特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传统民俗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民俗和信仰的重要性2. 讲解:讲解中国传统民俗的起源和特点3. 分析:分析中国传统民俗的主要内容和形式4. 总结:总结中国传统民间信仰的意义和影响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学生课后查找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民俗与民间信仰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2. 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对中国传统民俗与民间信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九、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精神一、教学目标2. 掌握中国传统艺术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3. 理解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精神内涵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和特点:如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2. 中国传统艺术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如文人画、唐诗、宋词等3. 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精神内涵:如儒家、道家的思想影响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和特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传统艺术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艺术与文化精神的重要性2. 讲解:讲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和特点3. 分析:分析中国传统艺术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4. 总结:总结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精神内涵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学生课后查找一个关于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精神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2. 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精神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十、课程总结与传统文化传承一、教学目标1. 总结本课程所学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2. 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精神内涵3. 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传承意识二、教学内容1. 回顾本课程所学的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简介、中国哲学、中国文学、中国传统艺术、中国古代历史与地理、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习俗、中国传统民俗与民间信仰、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精神等重点解析本教案《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上)》涵盖了十个章节,从对中国传统文化简介的认知,到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历史、地理、节日、民俗、民间信仰和艺术文化精神的深入理解,再到对课程总结和传统文化传承的感悟,内容丰富,知识点广泛。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上)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上)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上)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成语、典故、名言等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游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道德修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成语故事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成语的来源,理解成语的含义,学会运用成语。

教学内容:成语接龙、成语典故讲解、成语游戏等。

2.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欣赏古代文学作品。

教学内容: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形式的基本知识,经典古代文学作品选读。

3. 第三单元:中国古代历史人物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事迹,学习历史人物的品质和精神。

教学内容: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品质精神、名言警句等。

4. 第四单元:中国传统节日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感受节日的氛围。

教学内容: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的来历、习俗、相关诗词等。

5. 第五单元:中国传统艺术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形式,欣赏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教学内容:书法、绘画、戏曲、民间艺术等的基本知识,经典艺术作品欣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成语、典故、名言等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学会运用成语,欣赏古代文学作品,了解历史人物的事迹和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成语、典故、名言等传统文化的知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3. 游戏法:通过成语接龙、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4. 欣赏法:让学生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经典艺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三)、齐背诵,结束全课。
教后反思: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科目
传统文化
年级

教学调整
课题
《黄鸟》
主备人
付永芳
授课时间
授课人
第2课《黄鸟》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黄鸟》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了解这是一首挽歌,描写的是什么。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在小组里谈一谈,你如何评价这位内侍的做法?
2、想一想,如果你是这位国君,你还有什么办法得到千里马?
3、把你知道的益智故事讲给大家听。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教后反思: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科目
传统文化
年级
年级

教学调整
课题
6《管仲》
主备人
付永芳
授课时间
授课人
6《管仲》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管仲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教学过程:
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管仲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管仲的话既精彩又好记,试着背一背。
2、你对“终身之计,莫若树人”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在小组内谈一谈你的看法。
三、活动广角:
同学们结合课下查找的资料,具体说一说,讲一讲“苏武牧羊”的故事。鼓励学生课下到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查阅更多有关苏武及《汉书》、《苏武传》的资料。
学唱《苏武牧羊》歌。
四、成长阶梯:
结合练习进行自我评价。
五、回归总结
教后反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板书“鼠”,齐读,思考:看到这个字,你会想到什么?
师在“鼠”字前加上“硕”字,齐读,思考:这个字什么意思?
猜想题目的意思。(大老鼠)
二、新授:
(一)师范读,生听清字音,体会诗中节奏。(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拍)
(二)生自渎,借助注音读通句子,读出诗的韵律来。
(三)指读,生生互评。
四、活动广角。
1、用这样的句式来写首小诗。
2、古代人奉行“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你认为这处观点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五、长阶梯。
做好自我评价和组内评价。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科目
传统文化
年级

教学调整
课题
《买椟还珠》
主备人
付永芳
授课时间
授课人
2《韩非子》
《买椟还珠》
教学目标:
1.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了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四、活动广角。
1、展开你想像的翅膀,把这个故事讲给你周围的人听吧。
2、读读方框中的文字,从中受教育。
五、成长阶梯。
填写好三个项目。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科目
传统文化
年级

教学调整
课题
《秦西巴纵麛》
主备人
付永芳
授课时间
授课人
3《淮南子》
《秦西巴纵麛》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秦西巴纵麛》的原文及译文。
四、成长阶梯:
结合练习进行自我评价。
五、回归总结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科目
传统文化
年级

教学调整
课题
9《苏武》
主备人
付永芳
授课时间
授课人
9《苏武》
教学目标:
1、简要了解苏武极其《汉书》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2、了解苏武的历史状况,学习他的英雄气节。
教学过程:
一、人物剪影:
多媒体出示苏武的资料。学生读文言文部分,鼓励他们熟读并背诵。
3、再去找一找资料,谈一谈你对管仲的了解。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教后反思: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科目
传统文化
年级

教学调整
课题
7《孙武》
主备人
付永芳
授课时间
授课人
7《孙武》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孙武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教学过程:
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温馨点击。
(十)思考:诗中的硕鼠是不是就指大老鼠?
(不是,比喻贪婪成性的统治者,运用了“比”的艺术手法。)
(十一)、讨论:从这首诗中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
(农民不堪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幻想美好的生活。《诗经》中说:“《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与民,不修其政,贪而喂人也。”
(十二)、古今对比,珍惜美好生活。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科目
传统文化
年级

教学调整
课题
《硕鼠》
主备人
付永芳
授课时间
授课人
《诗经》
第1课《硕鼠》
教学目标:
1、学习《硕鼠》,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把握《硕鼠》中,复唱的特点。
2、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及诗中所隐含的寓意。
3、运用诵读法,让学生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性。
4、熟读并背诵。
(五)学生自己读,体会其节奏感,再全班齐读。
(六)学习第一段:
这篇诗经在讲什么?让我们一起先来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
2、逐句理解。
3、再读,边读边试着理解整句话。
4、背诵此段内容。
(七)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二、三段。
用学习上段的方法,学习二、三段内容。
(八)、汇报,师适时点评。
(九)全班齐读全文,背诵。
2、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读后有什么感想?与同学交流一下。
五、成长阶梯。
教后反思: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科目
传统文化
年级

教学调整
课题
《千金求马》
主备人
付永芳
授课时间
授课人
4《战国策》
第1课《千金求马》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千金求马》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教学调整
课题
《赵威后问齐使》
主备人
付永芳
授课时间
授课人
第2课《赵威后问齐使》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赵威后问齐使》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查阅资料,思考一下,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君王与人民谁的作用大?是谁创造了人类灿烂的文化?
教师大概讲解:苏武,字子卿,西汉杜陵人,汉朝政治家。
二、温馨点击: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有关苏武的故事。教师补充有关苏武及《汉书》的资料,出示温馨点击。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注释合作学习这部分文言。不认识的字词可以查工具书。
2、每个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读给大家听。
3、根据译文大体了解意思。
4、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看哪个组读的好,背的快。
七、布置作业:发挥想象,撰写《新买椟还珠》。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科目
传统文化
年级

教学调整
课题
《曾子杀猪》
主备人
付永芳
授课时间
授课人
《曾子杀猪》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曾子杀猪》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孙武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搜集孙武生平资料,在小组内开个交流会。
2、《孙子兵法》有十三篇,你最喜欢哪一篇?
3、从《孙子兵法》中选取一段,同学们合作演一演,重现孙武精神。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教后反思:
科目
传统文化
年级

教学调整
课题
8《司马迁》
主备人
2、与你的小伙伴一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救助周围有困难的人。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教后反思: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科目
传统文化
年级

教学调整
课题
《姜尚》
主备人
付永芳
授课时间
授课人
第二单元 名人长廊
5《姜尚》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姜尚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教学过程:
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他的一篇名作《史记》教师补充有关司马迁及《史记》的资料,出示温馨点击。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注释合作学习这部分文言。不认识的字词可以查工具书。
2、每个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读给大家听。
3、根据译文大体了解意思。
4、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看哪个组读的好,背的快。
三、活动广角:
同学们结合课下查找的资料,具体说一说司马迁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出《史记》的。鼓励学生课下到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查阅更多有关司马迁及《史记》的资料。
付永芳
授课时间
授课人
8《司马迁》
教学目标:
1、简要了解司马迁极其作品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