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颗钻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23最新-《七颗钻石》优秀教学设计(最新6篇)

《七颗钻石》优秀教学设计(最新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七颗钻石》优秀教学设计(最新6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颗钻石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 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新词并积累新词,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2. 通过品读,感悟文中人物美好的心灵和“爱”的神奇力量。
3. 借助旁批,让学生一步步地感受这篇童话故事的神奇魅力。
教学准备教师:幻灯片两张或多媒体课件一个,生字词语卡片,《让世界充满爱》的歌曲碟片,其他有关北斗星及作者的相关资料。
学生:搜集北斗七星的图片。
教材简析七颗钻石变成了北斗七星!你相信吗?读读这篇课文,它将带你进入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世界。
课文以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想象,讲述了一位小姑娘和她的母亲出于爱心,把生命般珍贵的水奉献给别人的故事。
课文是按照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来写的,文笔流畅,字里行间洋溢着真、善、美的人格魅力,让我们感受到一颗善良、美好的心在跃动,一股爱的洪流在奔涌。
本文是作者观察天空中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闪闪的星星而展开想象写成的故事。
故事离奇生动,夸张而富有感染力。
空空的水罐,随着人物爱心行动的变化而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变化:小姑娘为母亲找水——水罐有水了;小姑娘想到母亲,舍不得喝水,摔倒后——水罐端端正正,里面的水满满的(木头做的);小姑娘给小狗喂水——银水罐;母亲留水给小姑娘——金水罐;小姑娘让水给过路人——跳出七颗钻石,涌出一股巨大水流。
这些变化,有层次又合情合理,其中蕴涵了深刻的哲理——爱具有神奇的力量,给人启迪,引人深思。
小姑娘舍己为人的品格不正像钻石那样光彩照人,熠熠生辉吗?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品读课文,了解水罐的变化过程,让学生一步步感悟人生哲理。
感悟哲理,不求一律。
可从“给母亲找水”、“给小狗喂水”、“母亲让水给小姑娘”、“小姑娘让水给过路人”等感悟小姑娘和母亲的美好心灵,也可从水罐的变化过程,感悟爱具有神奇的力量……这篇课文以大胆的想象、巧妙的构思,层层推进,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可读性强,是培养学生想象、联想能力的好文章,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人格培养的好教材。
七颗钻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当我们仰望夜空,会看见满天璀璨的星星,它们闪闪烁烁,让我们产生了许多美妙的遐想。
(配星空图)2、在夜空的正北方,在排列成斗形的七颗星,我们称它们为北斗七星,北斗七星与周围的星星一起组成了大熊星座。
(图片演示)3、这七颗晶亮的星星背后有一个美丽而感人的童话故事,它就是来自托尔斯泰笔下的《七颗钻石》。
(出示课题)想听这个故事吗?二、听读课文1、播放课文录像。
2、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生1:喜欢,因为很感人。
(师:你被什么感动了?)(生:我被小姑娘感动了!……)生2:因为故事情节非常离奇。
(师:)过渡:那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地读读这个(感人的、离奇的)故事。
请同学们轻轻打开书——三、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5分钟)(1)标好每一自然段的序号,圈出生字,读准字音,带有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
(2)大声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自学效果。
师:××同学已经挺起胸膛,举起小手,准备好交流了。
(好了吗?看大家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那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自学收获)(1)、检查词语认读情况,学习第一自然段。
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同学们真棒,这些词语读得又准又好。
A、大屏幕出示“地球、旱灾”:谁来读读这两个词?(指名2人读)(切换图片)仔细看着这个“旱”字,猜猜旱灾是什么意思?地球上发生旱灾后会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B、是呀,地球上的这次大旱灾使一切都变了样。
(出示词语:水井、丛林、动物、干涸、干枯、焦渴而死)C、谁能读准这6个词语?(2人读)干涸的除了水井还有什么?干枯的除了丛林还有什么?那“干涸”和“干枯”有什么不同?焦渴而死的除了小狗还有什么?没有了水,等待人和万物的只有死亡,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呀!谁能在读准的基础上读好这些词?(指名2人读。
评:从你的表情老师知道你已读懂了这些词语;多投入,旱灾是多么可怕呀!我们加上前两个词一起来读一读)D、读着这些词语我们就已感受到旱灾的痛苦,谁还能根据这些词来描绘一下这种令人绝望的情景?(运用新词说一段话,同时理解了第一自然段)(1人说)E、过渡:我们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请同学们轻轻捧起书,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七颗钻石》第1课时教学设计(优秀5篇)

《七颗钻石》第1课时教学设计(优秀5篇)《七颗钻石》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本课要求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三、学习生字,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一、导语渲染,调动情感。
1、齐读课题师: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七颗钻石》。
2、情感渲染,感受“水”的重要性。
⑴师:请孩子们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老师带你们穿过时空遂道来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这一场大旱灾使人类及所有动物、植物受到了极大的灾难,同学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⑴师:此时此刻,大家最需要的是什么?(“水”)3、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
师:是啊,那个时候,水是多么的珍贵。
《七颗钻石》就是发生在那场大旱灾中的一个既神奇又令人感动的童话故事。
二、紧扣“神奇”,理清“水罐”的变化。
1、师提出“第一次读书”的要求。
师:文中写小姑娘抱着空木罐去找水,接下来,发生了很多神奇的事情,想不想知道?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80页自由大声地读读课文,把令你觉得很神奇的地方找出来,用“——”把这些句子划出来。
2、生自由大声读、边划、师巡视、指导。
3、反馈:生想先说哪个句子,师就先指导读哪个句子,并边板书。
⑴例如:“当小姑娘再拿木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银的”。
师:水罐变成了银的!(板书“银”)真神奇!可从你的读中老师感受不到神奇,你能再读读吗?①一生读→指导后再读→全班读⑴指导别的“神奇”的句子,理清“水罐的几次变化”。
师:你还找到哪些句子!谁能像我们刚才这样读给大家听。
生依次找出来,并说明神奇在哪?师板书空木罐?钻石、水流装满水银金(空木罐——装满水——银——金——水流)编者改注4、教生学会提问题。
三年级下册第十九课《七颗钻石》第1课时活动设计

三年级下册
第十九课《七颗钻石》第1课时活动设计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80页,先听老师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读读课文,边读边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以看课文中的注音或者查字典。
读不通顺的地方,请你反复多读几遍。
)这些生字从词语中跳出来了,你还认识吗?你能试着用形近
(提示:渴,口渴;喝,喝水;竟,竟然;竞,竞赛;匆,匆忙;勿,请勿。
)
)你能正确掌握下面生字的读音、字形、笔画、结构,了解字义,并利用生字组词吗?
个生字:竟、匆、绊、瞬、凑、咽、唾、沫;会写
渴、罐、累、竟、匆、哀、舔、反、递、忍、凑、咽、唾、沫、涌。
个词语: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
根据读音,给下面的多音字组成词语。
钻研、钻石、积累、劳累、咽喉、哽咽。
七颗钻石 第1课时 教案示例

七颗钻石第1课时教案示例教学目标:1.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5个字。
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梳理水罐的变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引入: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开始进入第五单元的学习中。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先来一起学习第17课一一《七颗钻石》。
2.介绍作者:请看屏幕:这篇童话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俄国作家一一列夫•托尔斯泰,课前同学们都去查找了关于他的一些资料。
通过查阅资料,有的同学知道了他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作家。
有的同学了解到,他的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妮娜》、《复活》等。
他还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故事。
还有的同学想要告诉我们他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和“天才艺术家”呢!这是多么高的评价啊!好,那就让我们走进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童话世界,一起来阅读七颗钻石。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思考课文主要内容1.初读课文:出示PPt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76页,先听老师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以看课文中的注音或者查字典。
读不通顺的地方,请你反复多读几遍。
3.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篇童话的主人公是谁?围绕她发生了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那时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那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
4.童话故事的内容我们了解了。
下面我们来读读本课的词语,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把字音读准。
钻石凋谢枯黄焦渴水罐小心翼翼闪闪发光一瞬间涌出清凉清澈(1)出示PPt ------------细心的同学们可能会发现:这里面钻石的“钻”字是个多音字。
这个字有两个读音,分别是zuαn和zuan o那么这两个音分别还能组什么词语呢?请大家说一说。
(2)出示ppt ------------小心翼翼,这个词在构词上有什么特点吗?有的同学发现了,这是ABCC形式的词语,你能照样子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请同学们互相说一说。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1)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课后生意,重点指导写“唾沫”二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想象,感知童话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4、从水罐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5、联系实际,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心对待生活。
重点难点重点:水罐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难点:联系实际,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见过钻石吗?板书:钻石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张世界上最名贵的钻石图,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图)漂亮吗?这钻石啊,不光是漂亮,它还是这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石,它晶莹剔透,纯洁无暇,它象征着高尚,纯洁和永恒啊!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与钻石有关。
不全板书“七颗钻石”2、孩子们,读一篇课文都是从课问题目开始的,看到这个题目,在你的小脑袋瓜里产生了什么问号呢?3、太好了,那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近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这篇著名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课件展示课题和作者)二、【讲读课文】1、同学们打开书80页,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课件展示六个句子)a、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b、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c、她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小狗,一下子绊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
d、她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e、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
f、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路人。
2、孩子们,这六个句子非常重要,因为这篇课文中所有的生字都在这六句话当中,读好这六个句子,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你也就读懂了。
来自己读读句子,用自己的方式去读。
3、指名读相关的句子,要求读准字音。
4、引导理解“干涸”5、匆匆忙忙还能怎么说(急急忙忙)6、引导理解“瞬”(此字与眼睛有关)7、引导书写“唾沫”(学生拿出纸笔自己写)8、齐读六个句子。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七颗钻石宋仕蕾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词。
会认本课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读过哪些童话故事?指名交流:2、教师板书课题:七颗钻石3、学生齐读课题:4、释题:钻石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指名交流: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出示读书要求:(1)借助拼音将课文读正确,标出自然段序号。
(2)用笔划出课后生字所在的词语,读一读,比一比,谁读的最准确。
(3)划出文中的成语,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
2、教师检查读书情况:(1)指名读课后生字,教师强调:A、区分读音:后鼻音:竟匆前鼻音:绊咽平舌音:匆凑翘舌音:瞬咽喉多音字:咽咽下哽咽B、再次检查:同桌互读、齐读(2)指名读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教师重点指导:A、组词朗读:B、观察生字结构:渴罐添凑咽唾沫涌累竟忍哀匆反递B、指导书写:重点强调:累凑舔沫哀(强调部首)唾(笔顺)学生动手写一写:C、形近字辨析组词:渴竭匆勿哀享衰舔添竟竞D、出示词语:检查朗读: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检查理解运用:喜出望外匆匆忙忙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同桌之间互相讲一讲;3、指名交流:4、教师明确四、学生读课文,将课文读流利;五、作业布置:1、将课后生字写在生字本上,注音并组词;2、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七颗钻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竟、匆”等8个生字,会正确读写“焦渴、水灌”等2个词语,理解积累“焦渴、水罐”等词语的意思。
2.浏览全文,了解童话的主要内容,知道水罐的五次变化,并抓住水罐的五次变化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研读一、四两个场景,在品味语言中感受爱心的神奇力量,懂得孝顺父母、关爱别人。
教学流程设计:一、设置情境,激趣揭题【目标】1.利用多媒体创设相关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
2.指导学生联系故事想象说话,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与想象能力。
1.(播放课件)教师叙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
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
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庄稼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谁来说一说,此时的水意味着什么?(使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如,生命之水、希望之水、救命之水;有了水,人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水,等待人和万物的只有死亡)2.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她会怎样用掉这罐水呢?(指多人回答,展开想象练习说话)同学们的猜想都有道理,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七颗钻石》(板书课题)就是围绕这一罐水讲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让我们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目标】1.采用自学探究与师生合作交流等形式初读课文,认识“灌”等生字。
2.能通过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水罐的五次变化,并读好相关句子。
3.利用板书的关键词语简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全班自学。
(出示学习小提示)1.第一遍: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第二遍:边默读边画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并想一想为什么。
(二)组织交流。
以下环节句子随学生交流随机展开,1.学生认为神奇的地方可能有以下几点,如:a.“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b.“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颗钻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七颗钻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同学们,当我们仰望夜空,会看见满天璀璨的星星,它们闪闪烁烁,似乎想要告诉我们无数的秘密。
你知道有关一些星星的秘密或者故事吗?(学生谈)是的,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出示大熊星座的投影片)在那正北方,有排列成斗形的七颗星,闪闪发光,它指示着前方,这就是大熊星座,又叫北斗星。
同学们,你们可知道这七颗晶亮的,玲珑剔透的星星是怎样来的`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童话故事《七颗钻石》
2、板书课题,看了这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你见过钻石吗?钻石是什么样的?
3、听课文范读
二、初读课文,认读本课生字新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借助课后生字表,认读字表或读准字音.
2、认读生字词,认读字词及句子.(课件出示)
水井干涸干枯焦渴而死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也都焦渴而死.
绊倒递给一瞬间水罐
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三、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在故事中水罐一共发生了哪些变化?
2、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这是写一个干旱之年,一个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和母亲让水的感人故事。
3、水罐一共发生了五次变化,首先……接着……紧接着……然后……又……最后……
4、分段朗读课文
四、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从这一自然段可以看出什么?
(时间、地点、旱灾严重)
2、哪些词语突出地表现了旱灾情况很严重?找出词语,加上圆点。
3、能说说“干涸”的意思吗?
4、小结:在如此干旱的情况下,活着的鱼儿最需要什么?活着的花草树木最渴望什么?活着的人呢?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在这种情况下,水的珍贵和重要吗?出示课件图片。
5、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吗?
6、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全课小结
1、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小姑娘独自一人走出了家门,她去做什么?结果又如何呢?
2、小练习:爱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