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覆盖对玉米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综述
地膜覆盖对玉米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下 ,就会产生高温 ,而地膜覆盖下 的土壤温度会直接达到 5 0 “ C左 右。当到了夜晚 ,土壤 的温度会 随着周 围的气 温而降低 ,这 时地
地膜在使用 的过程 中,气密性都非常强 ,可 以防止土壤 中的水分 蒸发 ,有效 的提高和保持玉米 田地土壤 的潮湿度 。在我 国干旱 的 玉米幼苗在地膜覆盖的时候 ,因为受到温度的影 响 ,地膜 与 地 区 ,农 民都是通过制造墒和补充墒 的方式抵抗高气温带来 的干 地面之间的温度可高达 5 0 。 C左右 ,在这个温度之下 ,杂草是无 法 旱 ,在这个时期进行播种若是土壤过于干燥就会直接影响出苗率 , 生长 的,即使能够出现杂草的幼苗 ,但是也会因为温度过高而枯 所以人们才采用制造墒 的方式。 . 3 提 高土壤 的肥力 死。 同时 ,在进行地膜覆盖时配上除草剂 ,就能够防止 田间杂草 2 在地膜覆盖 的作用下 ,有效地增强土壤中微生物的成长 ,就 丛生 ,从而减少劳动力和劳动成本。 . 但是 ,在使 用地膜的过程中 也不 应该 完全 不管 理 田地 的幼 苗情况 ,农 民虽然 配上 了除 草剂 , 能够提高土壤腐殖质转化成无机盐的速度 ,提高玉米作物的成长
玉 米成 长 的 影 响 。
[ 关键 词 ]地膜覆盖 ;玉米成长 ;土壤 环境 [ 中图分类号 ]¥ 5 1 3 [ 文献标识码 ] A
1 地膜覆盖对玉米成长 的影 响
1 . 1 提高玉米根 系发展 地膜覆盖 技术在使用过 程中对玉米 的成 长有非常大 的帮助。 膜就能够对温度进行恒温控制 ,让幼苗处于稳定的温度 中,从而 地 膜覆盖 的玉米 与没有地膜覆 盖的玉米成长 的速度有很大差别 , 提 高 成 长 的效 率 。 2 . 2 保 持 了 土 壤 的 水 分 其主要是因为地膜能够让 玉米 成长的温度不 断提 高,尤其是在温 因为地膜 覆盖的方式都是利用密封性能 比较好 的材质 ,所 以 度 比较低 的季节。 当玉米在 恒温下开始成 长 ,就能够快速 生根 ,
覆膜施肥方式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T 之间差异极显著。 5
表 1 不 同 处理 紫 斑 牡丹 的成 枝 数 个
参考 文献 :
[] 祁文烈 ,章文江. 1 紫斑牡丹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 甘 J.
肃农业科技 ,2 1(0 :2 — 7 0 11) 62.
( 文责编 :陈 伟 ) 本
垄作使得玉米作物根系处于 良好 的气热环境 ,利 于作物根系生长 ,便于集蓄雨 水 ,提高水分的利
观察了不同覆膜施肥方式对玉米生长及产量影响 , 现将 结果 报道如 下 。
1 材 料与 方法
11 供 试 材料 .
用率 。平作能使根系有效吸收水分和肥料养分 , 但对提高地温和改善土壤结构作用较弱 。沟播 沟
宽垄 种 2 ,行 距 3 行 0e m;窄垄 种 1 ,株 距 均 为2 行 5
6 ,处理②与处理① ( K 相同。生育期以处理③ d c ) 最长 ,为10 ,较处理① ( K 、处理②晚熟2 , 6 d C) d
处理①( K 与处理②相同,为 18 。 c) 5 d
23 不 同处理 对 玉米穗粒 数和 千粒 重的 影响 .
关键 词 :玉米;栽培方式;产量 中图分类 号 :¥ 1 文献标 识码 :A 53
文章编 号 :10 —4 32 1)3 0 2— 2 0 1 16 (0 20 —0造 ,耕层
产栽培施肥技术。武威市农业技术推广 中心试验
构造不 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土壤水肥气热以及微 生物的状况 ,从而影响肥力的发挥和作物的生长。
摘要 : 在凉州区进行了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全膜垄作沟播沟施肥栽培
的 玉米 出苗期 、拔 节期 、抽穗期 、灌浆期较全膜 垄作 垄播 垄施 肥栽培和全膜 平作栽培提前 2 6d - ,生育期延长 2d ;穗粒数较全膜平作栽培增加 5 . ,千粒重增加 1. g 4O粒 1 ;折 合产 量最高,为 1 1.9k/m: 6 5 102 s ,较全膜平作 h 增 产 1. %。 03 7
赤峰地区覆膜对玉米的影响研究

赤峰地区覆膜对玉米的影响研究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覆膜对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结果表明:覆膜处理生育期提前6 d,产量显著高于露地栽培,可增产1 882.5 kg/hm2,增产率为18.56%,可增收3 313.5元/hm2。
覆膜处理的玉米穗长、穗粗、穗行数、百粒重、行粒数极显著高于露地栽培。
植株整株鲜重和整株干重均极显著高于露地栽培;叶面积系数、根系数量、根系长度也差异显著。
在我国高寒的干旱半干旱或早春温度低、有效积温少的地区推广应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面积较大,这是因为其能明显地提高作物产量[1-2]。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引进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关于其的研究报道较多[3-9]。
地膜覆盖能够有效调节土壤的水分、温度,保护土壤结构,明显改善农田小气候,而且还具有抗御风沙水侵蚀、抑制杂草生长和杀死土壤部分病原体等作用。
为此,对内蒙古赤峰半干旱地区雨养旱地农业的状况进行研究,探讨地膜覆盖、底墒对玉米产量影响的集成效应,旨在为半干旱山区大面积推广玉米覆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在内蒙古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11号试验地进行,东经118°56′,北纬42°16′,海拔568 m,属中纬度北温带半干旱区,常年多偏西北风,气候干燥,年降水量330~400 mm,全年≥10 ℃积温为3 000~3 200 ℃。
试验地前茬作物为玉米,土壤类型为栗钙土,中等肥力,土壤理化性质见表1。
1.2 试验材料供试品种为当地主推品种赤单208,供试肥料为沃夫特长效缓释肥,N∶P2O5∶K2O=26∶10∶12。
地膜宽、厚分别为90 cm、0.008 mm。
1.3 试验设计试验设2个处理,分别为覆膜和露地对照(CK),3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24 m2。
试验大区周边设保护行4行。
平地沟播后每2行用膜覆盖,行距50 cm,露地对照平地沟播,行距50 cm,株距2个处理相同。
玉米覆膜抗旱技术研究综述

玉米覆膜抗旱技术研究综述摘要:覆膜技术是一种的高效栽培技术,地膜覆盖减少了水分蒸发,有效的保持地温,有效提高增温保水效果。
本文全面地分析了地膜覆盖的增温效应,保水效应以及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可为此方面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玉米地膜覆盖抗旱地膜覆盖是利用聚乙烯塑料薄膜严密地覆盖农田地面,利用其透光性好、导热性差和不透气等特性,改善农田的生态环境,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一种栽培新技术[1]。
地膜不仅能够提高地温、保水、保土、保肥,抑盐、防旱抗涝,而且还有灭草、防病虫、保苗、改进地面光热条件等多项功效[2-3]。
地膜覆盖后,地膜与土壤之间设置了一道物理阻隔,膜下土壤至作物冠层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微生态系统,温、光、水、肥、气等生态条件都发生了变化,地膜覆盖的增产机制主要在于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即水、热状况,活化土壤养分,提高养分有效性及利用效率。
目前,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地膜生产国和使用国,农用地膜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栽培技术。
地膜覆盖的增温效应地膜覆盖后,白天塑料薄膜的透光率很高,太阳辐射的光能透过薄膜直接透射到膜下地面上,把光能转化成热能,同时由于物理的阻碍作用,土壤与空气的热交换和水分蒸发被阻隔,土壤中的水分就凝结在塑料薄膜的内壁,这样塑料的长波辐射被大大减少,而短波辐射基本不受影响,所以,更多的热量导致土壤表面和塑膜之间的温室效应大大增强。
在辐射平衡中看出,覆膜地面所接受的辐射量虽比露地的少,但露地的土壤热量的30%左右以长波辐射而散失,这样覆膜地面就相当于增加近三分之一的热量,这是地膜覆盖土壤温度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地膜的增温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水汽凝结时放出的热量,地膜覆盖的土壤温度比露地高,土壤水分汽化过程亦随之加快,但由于地膜的物理阻隔作用,使水汽只能在地膜与土面衔接的缝隙中循坏,当夜间气温下降后,水汽凝结过程又放出热量,从而减少土壤温度的下降。
(2)地膜隔绝了土壤与外界的水分交换,减少了水分蒸发对土壤热量的损耗。
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玉米土壤温度、杂草发生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 47卷第 22期
杨世佳,陈 瑾,张 毅,等.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玉米土壤温度、杂草发生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22):92-96. 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9.22.020
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玉米土壤温度、杂草发生 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麦生产中通过种子处理剂的合理使用,前期促进小麦生长发
态和产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10):1551-1552.
育,增加带蘖数,为增加单位面积穗数打下基础;后期促进灌 浆,增加小麦成穗数、粒数和粒质量,为获得高产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7]鲁 俊,徐加健.迟播小麦成 因、生 育 特 点 及 高 产 栽 培 技 术 [J]. 中国农业信息,2016(12):109.
[12]文廷刚,王伟中,顾 大 路,等.不 同 共 生 期 对 晚 播 稻 茬 麦 的 生 长 和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6):21-23.
土壤温度是土壤热量状况的关键指标,地膜覆盖方式可 保墒、调水 等 效 果,使 其 为 玉 米 的 生 长 发 育 提 供 良 好 的 条 以改变土壤地面特征,从而引起土壤环境的变化,具有增温、 件,能大幅度提高玉米的经济产量 。 [1-2] 我国自 20世纪 80
收稿日期:2018-07-24 基金项目:贵 州省玉米 现代农 业 产 业 技 术 体 系 (编 号:GZCYTX201
5-07002);安 顺 山 区 玉 米 工 程 技 术 研 究 中 心 (编 号:安 市 科 〔2016〕5号);杂交玉米新品种金贵单 3号大面积示范推广(编号: 黔科合成果[2016]4025号)。 作者简介:杨世佳(1986—),男,贵州惠水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从事 玉米栽培与育种研究。E-mail:yangweilong-7721@163.com。
不同覆盖物和行距对夏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覆盖物和行距对夏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摘要:选择优良品种,改进耕作系统和优化种植方法是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途径。
膜覆盖,骨架覆盖和深窄线的推广是显着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种植措施。
作物覆盖主要通过提高土壤覆盖率,改善土壤热液条件,抑制杂草,促进土壤有机氮矿化,提高土壤氮含量,促进作物生长和产量形成来提高玉米产量;通过调节土壤温度来覆盖玉米,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促进玉米生长并提高产量。
基于此,对不同覆盖物和行距对夏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夏玉米;农艺性状;产量;覆盖栽培;行距引言不同的覆盖范围和线间距离设置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对玉米的种植有重要影响。
相关科学家也对此进行了研究,一些科学家认为,种植宽窄线可以增加叶面积指数,改善玉米干物质的积累;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与广泛而狭窄的种植方式相比,玉米与线之间的距离有助于提高产量。
1不同处理方式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分析从表1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不同的加工方法对不同时期玉米的农艺特性有不同的影响。
对于玉米的高度,除成熟期外,A1B1、A1B2、A2B1和A2B2在四种加工方法中的高度均高于CK1和CK2,差异明显。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A2B1处理,这三种处理方法中一直保持最高的,其次是A2B2处理、A1B1、A1B2、A2B1、A2B2这四种处理方法没有显着差异。
至于晶筒厚度,除成熟期外,A1B1、A1B2、A2B1和A2B2四种加工方式的玉米晶筒厚度均高于CK1和CK2,差异相对较大。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A2B1处理,这三种处理方法中一直保持最高的,其次是A2B2处理、A1B1、A1B2、A2B1、A2B2这四种处理方法没有显着差异。
至于叶片面积指数,A1B1、A1B2、A2B1、A2B2这四种加工方式均高于CK1和CK2,差异较大。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A2B1处理,在A2B2处理后的三个时期内,A2B1处理始终是所有处理类型中最高的。
不同种类地膜及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的影响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 同覆膜 方式 对玉米 生长 高度 的影 响 .
从 表 1中可 知 , 5月 2 8日与 6月 1 0日测定渗 水地膜 玉米
与平膜 玉米生长较快 , 它们 比对照分 别高 58 m 1 . m 92 m .c 、 7 、.c 、 6c 1 c 。 明覆膜后起到 了增温 、 m说 0 保墒、 促进生长的作 用[5起垄覆 2] -0 膜 生长缓慢 主要原 因是玉米种植在地膜外侧 ,土壤增温与保墒
米生长加快。特别是对照, 期比渗水地膜矮 5 c 到后期与渗 前 3m,
水地 膜 玉 米 仅 差 l c 。 m 0表1 源自各试验处理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2 材 料 与方 法
试验用玉米品种为沈单 1 6号。 试验地膜是宁夏青铜峡市华 龙塑料 工业公司生产的宽幅为 8 0 m 0 m 、厚度为 00 m .1 m的地膜 2 和 山西省农科院农业资源综合考察所研制 的宽幅为 1 0 m 、 0 m 厚 4
从 表 2中看 出, 渗水地膜 覆盖的玉米生育进程是最快 的, 整 个生育期比对照提前 1 , 2天 膜侧 玉米和平膜玉米 比对照提早成
6c 、 1 c 0m 高 m地垄 , 0 然后沿垄边开沟覆膜 , 覆膜后可 以利 用膜面 形成一个微集流场 , 可以把小于 1 m m的无效降雨变为有效降雨 0 汇集到玉米根部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渗水地膜和普通平覆地
1 试 验 地概 况
试验地设在宁夏盐池县花马池镇城 西滩扬黄灌 区移 民吊庄
户季龙责任 田。试验地平坦整齐 , 经过 3 年耕作熟化 ,- 0 m有 0 2c 机 质 56/g 全氮 O3 gk 、 磷 O3 gk 、 钾 2 . Ag 速效 .g 、 k .2/g 全 .8/g 全 18 、 g 氮 3 m ̄ 、 2 g g 速效磷 19 g 、 .m Ag速效钾 9 m Ag p 值为 80 2 g ,H .。试验 地 区干旱少雨 , 降雨量在 20 3 0 m之间 , 3 ̄ 0m 无霜期 l O天左右 , 5 年 际变化较大 , 年平均气温 7 c ≥1 c 有效积温 24 o 8级 . C, C 6 0 9 5c,
覆膜对玉米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由表 1 可见 : 播种后 1 , 3 处理 B c D的出苗率 d 、、 分别 比处理 A 对照 ) 4 %、1 ( 高 7 5 %和 4 %; 5 播种后 l 5 d ,处理 B c D的出苗率分别 比处理 A高 3 %、0 、、 6 4% 和 3%; 8 与处理 B相比, 处理 C和处理 D的出苗率均 有所提高 . 这说明秋覆膜 可以保蓄秋 天的降水 , 并抑 制水分在冬天蒸发 , 比春覆膜更能保墒保温 。
水量 2 9 m; 8. m 降雨时空分配不均 ,—9 6 6 月份降雨量 占全年降水量的 8%左右 ,粮食生产基本处于大旱 0
大减产 、 小旱小减产的状态。 近年来 , 水分 已成为限制 本地区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 ,采用提高土壤保水、 保 墒能力的措施势在必行。 为改善瓦房店市西南部土壤 水环境及提高作物产量 , 瓦房店市谢屯镇农业技术推
广 站 于 2 1 开展 了覆 膜 与施 肥 田间试 验 。 00年
行观测 . 记录玉米株高和茎粗 , 至到玉米抽穗 、 株高稳 定, 每次重复测定 3 , 次 取其平均值 。玉米收获后 , 记
录玉米 穗长 、 茎粗 及 产量 。 E cl S S 用 xe 和 P S软件 进行 数 据统 计分 析 。
无 膜 处理 。
高玉米 出苗率 、增加玉米生长前期的株高和茎粗 , 且 3 个覆膜处理 间的玉米 出苗率 、株高和茎粗差 别不 大, 差异均不显著 ; 覆膜处理具有增产效果 , 秋膜+ 施 底 肥处 理 的增 产 效果 最 为 明显 . 幅 为 1. %, 说 增 59 0 这 明此方式能起到保水 、 保墒的作用。 覆 膜技 术 能与 施肥 技术 结合 。 能很 好 地发 挥 肥 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测定 ! 在孕穗期地膜覆盖较露地处理作物的蒸腾速率 ) 气 在水分胁迫条件下 ! 气孔导度与光合速率 呈 平 行 下 降 的
% 吕金顺指出 ! 地膜栽
+!#.
孔导度分别提高 ,3&10 和 ,/&,%0 % 趋 势 +%3 ) %’.! 地 膜 玉 米 因 具 较 大 光 合 速 率 也 就 有 较 大 的 气 孔 导 度 % 孙广玉 +%/.也指出 ! 只有当水分胁迫严重时 ! 光合与气孔导 度的关系才成为直线关系 % 蔡永萍 +!/.研究表明 ! 玉米幼苗期蒸 腾速率与气孔导度相关系数为 *&//( / ! 抽 雄 期 为 *&133 - ( 武 志 海 +((. 等 人 也 研 究 得 出 E 蒸 腾 速 率 与 气 孔 导 度 呈 正 相 关 !UN
收稿日期 ! ("".$"&$!( 作 者 简 介 ! 李 洪 勋 ’!%X#$- " 男 " 在 读 硕 士 " 研 究 山 地 农 业 可 持 续 发 展 # ZDL !"0X!$#((0."(
注 !本 表 摘 自 张 万 文 $王 萍 和 王 彦 华 等 人 的 ’春 玉 米 地 膜 覆 盖 增 产因素研究 ( 一文 #
李绍长等 V!.W通过对覆膜玉米和露地玉米地上部冠层结构 分 析 " 得 出 覆 膜 玉 米 的 叶 面 积 在 (/! N( 以 上 时 小 于 露 地 玉
增刊
李洪勋等 + 地膜覆盖对玉米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综述
-’
米 ! 而在 !"# $! 以下则大于露地玉米 " 说 明 覆 膜 玉 米 穗 位 部 具有更大的叶面积 !# 源 $ 较充足 % 同时 ! 覆膜玉米也有一个密 度问题 " 叶面积指数保持在 %&’( ) (&*( ! 既可避免叶片互相遮 荫 !又 可 充 分 利 用 光 能 !扩 大 作 物 吸 收 养 分 的 总 面 积 和 有 效 吸收面积 ! 有利于玉米高产
玉 米 科 学 (""):!( ) 增刊 *!&&‘&%
文章编号 ! !""#$"%"&’("")*+"$""&&$")
\59K6BL 5M SB@>D +P@D6PDI
地膜覆盖对玉米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综述
李洪勋 !吴伯志
,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 云南 昆明 &#"("!- Nhomakorabea摘
要 ! 地膜覆盖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栽培方式 " 在玉米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地膜
增加干物质积累和产量 魏 成 熙 等 +(3. 认 为 ! 乳 熟 期 后 覆 膜 处 理 茎 中 干 物 质 比 重 逐 渐下降 ! 占总干重的 %-&*!0 ! 穗中干物质比重明显上升 ! 从吐 丝期的 ’&-30 增加到 !-&(0 ! 到蜡熟期穗中达 3*0 % 未覆膜处 理的三期比重分别为 (%&!0 ),1&3/0 和 (*&%0 % 说明覆膜玉米 在成熟期干物质向子粒转移较多 ! 因此 ! 产量得到有效提高 % 吴 伯 志 等 +(-. 研 究 表 明 ! 地 膜 处 理 的 玉 米 产 量 要 高 于 传 统 露 地 处 理 ! 两 者 差 异 达 极 显 著 水 平 4WX*&*,L ( 杨 安 中 +(’. 也 测 定 出 ! 地 膜 覆 盖 较 露 地 栽 培 增 产 ,,&’0 ! 经 方 差 分 析 和 Y@I 检 验 ! 二者达到极显著水平 % 成升魁 +(/.测定 ! 地膜玉米干物质积累全生育期可 达 %* B G
为世界上地膜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
V(".W
# 我国地膜玉米栽培主
!& G " 前中期叶面积指数增加速率 ,"/".) PN( _ G- 快于露地玉米 ,"/".! PN( _ G-, 表 !-% 宋俊等 V!"W人研究结果 " 地 膜 栽 培 比 露 地 栽
培 可 见 叶 多 !/0 片 " 单 株 绿 叶 面 积 多 (." PN(" 且 生 育 期 提 早
培由于边际效应明显 ! 使作物株行间通风透光条 件 改 善 ! 也
4 表 !5 %
表# 地膜玉米与露地玉米光合势 ! 净同化率及光能利用率比较
平均净同化率 * F G 4$! 8L 经济产量光 生物产量光 能利用率 40L 能利用率 40L
!-&,1(VQ(&3/3 - !>N*&1(’ ! % !"%
(%&!0 ( 陈思奇也认为地膜对近地面环境具有调控性 % 由于
+#/.
地膜自身及膜下水珠对光有一定的反射能力 ! 增 加 近 地 面 空 间光量 ! 使植株尤其下层叶片获较多光照 % 据测定 ! 距地膜覆 盖 #** 2$ 处 的 光 照 强 度 增 加 #-&’0 ) %%&%0 ! 穗 部 增 加
!
BCB
地膜覆盖对玉米生理指标的影响
增加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 吴 盛 黎 V#W 等 试 验 表 明 " 地 膜 玉 米 与 露 地 玉 米 各 生 育 期 叶
0/X 片 " 比露地移栽多 (/" 片和 !/) 片 # 可见 " 覆膜玉米前期生
长快 " 较快达到最大叶面积 " 并保持较长时间 #
表B
处 理 覆 膜 露 地 差 值
地 膜 覆 盖 栽 培 技 术 的 研 究 始 于 !%)0 年 "!%#& 年 应 用 于 生产 V!W# !%X% 年我国从日本引进该技术 " 开始在蔬菜栽培上应 用 # 由于效果明显 " 迅速发展到近百种作物 " 全国地膜栽培面 积迅速扩大 # 目前我国地膜栽培面积己突破 &&&/X 万 ?N " 成
+%(.
据 统 计 ! 一 般 地 膜 可 大 量 透 过 波 长 %!* ) ! /** !$ 的 辐 射 波 ! 所 以 ’*0 ) /*0 的 太 阳 辐 射 波 可 以 透 过 地 膜 转 化 为 热 能 " 而地面的长波 辐 射 & 波 长 在 1 *** !$ 以 上 ’ 几 乎 不 能 透 过地膜 % 由于地膜的反光作用 !!*0 ) %*0 光照被反射到植株 间 ! 增 强 了 植 株 间 光 照 % 据 测 定 ! 植 株 !* 2$ 处 可 增 加 光 照
#(&%0 ) !’&’0 % 晴天中午距地面 #3 2$ 处 ! 普通透明膜的反
射率为 #(0 ! 而露地的只有 %&30 有利于提高光合能力 % 吴 盛 黎 等 +!!. 测 定 ! 地 膜 玉 米 的 光 合 势 曲 线 在 成 熟 期 下 降 缓慢 ! 后期仍维持较大值 ! 而露地玉米则明显下降 % 各生育期 总光合势) 平均净同化率及光能利用率等均高于露地玉米
+,( ) ,-.
!"$
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 气孔是控制叶片内外水蒸气和 9:! 扩散的必 经 之 路 ! 影
响蒸腾和光合生理机能 % 国内外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已做了大 量的研究 +!/ ) %#.% 王 勇 认 为 +%!.! 无 论 覆 膜 与 否 E 气 孔 阻 力 IJ 均 与 光 强 K 显 著相关! 但是露地玉米较覆膜玉米气孔阻力与光强相关性 小 ! 表 明 覆 膜 协 调 了 作 物 与 生 态 因 子 的 关 系 E 且 IJ4J G 2$LK
要是春玉米 " 集中在北方区 $ 西北 $ 青藏和西南区 V)W# 鉴于地膜 覆盖有显著的保水 $ 增温效应 " 是有效的增产措施 " 国 内 外 科 技工作者对增产机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 本文仅 就 地 膜 覆 盖 对玉米生理指标的影响进行综述 #
. ‘ ) G % 张大光等 V!!W人测定坡地覆膜的四单 !% 玉米品种比不
面积系数动态变化均呈单峰曲线 # 苗期叶面积系 数 小 " 拔 节 以后呈直线上升 " 两者相异之处是地膜玉米各个 时 期 叶 面 积 系数均大于露地玉米" 同时叶面积系数达最大值后下降缓 慢 # 尤其是乳熟至蜡熟阶段仍能保持较大叶面积系数 ’)/&- " 而 露地玉米乳熟以后叶面积系数急剧下降 " 到蜡熟 期 叶 面 积 系 数 仅 为 (/# % 黄 勇 等 V&W 试 验 结 果 " 处 理 1’ 分 带 麦 Y 地 膜 玉 米 - 在
覆膜玉米与露地玉米叶面积系数测定值
叶面积系数
& 月 !! 日 (/.0" !/"!" !/.X"
X 月 (( 日 )/X(0 ./X%0 "/%."
0 月 (% 日 ./#%X (/X%% "/X%0
!" 叶期的叶面积指数为 !/#& " 处理 1"’ 分带麦 Y 露 地 玉 米 - 则
为 "/." # 覆膜玉米整个生育期中保持较高的 叶 面 积 指 数 " 是
" 李振华 等研究指出 ! 抽 雄
+,’.
期叶面积指数为 %&’/ 时产量较高 "
!"#
提高光合势 ! 净同化率及光能利用率 地膜可阻断地表的长波光辐射 ! 减少光能 的 无 效 损 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