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教案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骆驼祥子》的作者老舍以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
2. 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介绍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概述《骆驼祥子》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引导法:引导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
四、教学步骤1. 介绍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概述《骆驼祥子》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3.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五、课后作业1. 预习《骆驼祥子》第一章。
2. 简要介绍自己了解的老舍及其作品。
第二章:小说情节梳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骆驼祥子》的故事情节,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
2. 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结构特点。
二、教学内容1. 详细讲解《骆驼祥子》的故事情节。
2. 分析小说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故事情节和结构特点。
2. 引导法: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关系。
四、教学步骤1. 详细讲解《骆驼祥子》的故事情节。
2. 分析小说的结构特点。
3.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之间的关系。
五、课后作业1. 阅读《骆驼祥子》第二章。
2. 分析小说的人物关系。
第三章:人物形象分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入了解《骆驼祥子》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对人物的刻画。
2.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二、教学内容1. 分析《骆驼祥子》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2. 探讨人物性格特点。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2. 引导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人物。
四、教学步骤1. 分析《骆驼祥子》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2. 探讨人物性格特点。
3.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心理变化。
五、课后作业1. 阅读《骆驼祥子》第三章。
2.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第四章:小说主题探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骆驼祥子》的主题思想。
2. 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思考现实社会问题。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范文(精选3篇)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范文(精选3篇)名著《骆驼祥子》教案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名著《骆驼祥子》教案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分享。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1一、教学目标:1、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作者、作品的主要内容、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
2、应培养的能力: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作品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的刻画。
2、作品的主题。
三、教学理念:1、传授知识重精,不在多。
2、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3、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创新精神。
四、教学过程:(一)前置性作业:要求学生课外阅读《骆驼祥子》一书,并且做好:1、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
2、在阅读中用笔画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在旁边写批注。
批注可以从人物刻画的方法、词语的使用、修辞方法的使用、语言上的特点等方面去考虑,也可从自己在读中产生的感想去写。
3、全书共有十五章,每天读一章,争取两个星期读完。
各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做好督促检查工作。
(二)引入:欣赏电影《骆驼祥子》片段,激趣。
(三)明确学习内容。
(四)进行新课:1、了解作者:学生根据自己完成“前置性作业1”的情况来谈,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
2、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骆驼祥子》的主要内容、所表现的主题、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1)小组成员交流。
(2)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3)要求学生阅读课本名著导读p234——235的内容,再次加深《骆驼祥子》一书内容的了解。
3、交流完成“前置性作业2”的情况,交流中互相学习:在班里找一个小读者,重点推荐书中的其中一章内容,让小读者阅读与欣赏自己做的批注,并听听小读者给自己的评价。
4、全班一起欣赏《骆驼祥子》的其中一章内容,使学生对作品的人物形象、艺术特色有更深的感受:(1)大家商量推荐欣赏书中其中的一章内容。
(2)全班一起交流阅读体验,结合“前置性作业2”进行,学生畅所欲言,互相补充,教师进行适时的点评。
骆驼祥子教案教学设计

骆驼祥子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骆驼祥子》这本文学作品的基本情节、主要人物以及背景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文学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水平。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骆驼祥子》这本作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正义感和同情心。
二、教学重点:1. 掌握《骆驼祥子》这本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水平。
2. 培养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情感理解和形象感知。
四、教学内容和过程:1. 阅读导入通过让学生阅读小说的开头部分,引发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故事情节介绍通过讲述和解读小说的故事情节,给学生提供了解整个故事的基本框架,让学生对故事发展有个整体的认识。
3.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祥子、王四等,通过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行为举止、与其他人物的关系等方面,使学生对人物形象有更深入的理解。
4. 主题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小说所表达的主题,并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5. 阅读延伸布置阅读《骆驼祥子》其他章节的任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并进行读后感的撰写,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六、教学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质量以及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价。
2. 学生按要求完成阅读任务和读后感的撰写,教师对其进行评价。
七、拓展延伸:1. 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小说《骆驼祥子》的讲座,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分享彼此的阅读心得和理解。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骆驼祥子》这本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分析的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水平。
《骆驼祥子》公开课教案设计及板书

《骆驼祥子》优质公开课教案设计及板书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骆驼祥子》的作者老舍以及作品背景。
1.2 分析《骆驼祥子》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3 阐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
第二章:人物形象分析2.1 祥子:勤劳、朴实、善良、坚忍、自私、狭隘。
2.2 虎妞:豪放、直率、善良、泼辣、能干、市侩。
2.3 曹先生:进步、民主、善良、宽容、悲观、妥协。
第三章:情节梳理3.1 祥子的人生三部曲: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暴自弃。
3.2 分析小说中的重要事件:祥子买车、虎妞怀孕、祥子卖车、祥子与小福子的感情纠葛等。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分析小说揭示的社会现实:贫困、压迫、剥削、道德沦丧等。
4.2 探讨作品对人性的剖析:人性在恶劣环境下的挣扎与扭曲。
4.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面对困境,保持人性的光辉?第五章:教学实践与拓展5.1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增强对人物形象和情节的理解。
5.2 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人物和情节的看法。
5.3 推荐相关阅读作品,拓展学生对相关题材的了解。
板书设计:《骆驼祥子》作者:老舍主要人物:祥子:勤劳、朴实、善良、坚忍、自私、狭隘虎妞:豪放、直率、善良、泼辣、能干、市侩曹先生:进步、民主、善良、宽容、悲观、妥协情节梳理:祥子的人生三部曲: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暴自弃重要事件:祥子买车、虎妞怀孕、祥子卖车、祥子与小福子的感情纠葛等主题探讨:社会现实:贫困、压迫、剥削、道德沦丧等人性剖析:人性在恶劣环境下的挣扎与扭曲面对困境,保持人性的光辉教学实践与拓展:分角色朗读、课堂讨论、推荐阅读、课后作业第六章:教学目标与方法6.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骆驼祥子》的基本情节,分析主要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主题思想。
6.2 过程与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骆驼祥子》,培养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理解,增强对不公平社会的批判意识。
《骆驼祥子》教案

《骆驼祥子》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骆驼祥子》的背景、作者老舍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2. 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情节、主题和写作特色。
3. 掌握小说中的重要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途径,深入理解小说的内涵。
2.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美感。
3.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认识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艺术。
2. 感受作品所传达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3.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在生活中追求真善美。
二、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 《骆驼祥子》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小说中的社会背景和主题思想。
3. 老舍的文学风格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1. 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2. 理解小说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
3. 探讨作品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 简要介绍老舍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2. 阐述《骆驼祥子》在老舍作品中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文关怀。
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主阅读小说,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小说中的亮点和疑问。
3. 教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深入理解作品。
合作探究1. 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2. 小组汇报:总结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手法。
3.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欣赏文学作品。
课堂拓展1. 比较阅读:介绍与《骆驼祥子》相关的其他作品,如《茶馆》、《四世同堂》等。
2. 影视欣赏:组织学生观看《骆驼祥子》的电影或电视剧版本,对比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差异。
3. 写作练习:鼓励学生撰写读后感或文学评论,发表自己对小说的看法和感悟。
总结反馈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反馈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3.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骆驼祥子》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掌握程度。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掌握《骆驼祥子》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3)分析小说中的社会环境和人物命运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感知小说内容。
(2)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塑造。
(3)学会与他人合作,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和阅读热情。
(2)感受小说中的人性光辉,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
(3)认识社会现实,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作者简介和创作背景(1)介绍老舍的生平和创作经历。
(2)讲解《骆驼祥子》创作的背景和社会意义。
2. 第二课时:小说概况和人物介绍(1)概述小说的情节脉络。
(2)介绍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3. 第三课时:分析小说开头部分(1)阅读小说开头部分,感受祥子的形象。
(2)分析开头部分在小说中的作用。
4. 第四课时:分析小说中间部分(1)阅读小说中间部分,关注祥子的人生经历。
(2)分析中间部分对主题思想的阐述。
5. 第五课时:分析小说结尾部分(1)阅读小说结尾部分,思考祥子的命运。
(2)分析结尾部分在小说中的意义。
三、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命运。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典型人物和事件为例,剖析小说中的社会现实。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 利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小说主题思想和人物命运分析的能力。
4.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及合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老舍简介和《骆驼祥子》的相关资料。
2. 小说《骆驼祥子》全文。
3.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素材。
4. 学生阅读记录表和讨论记录表。
《骆驼祥子》教学设计7篇

《骆驼祥子》教学设计7篇《骆驼祥子》教学设计7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骆驼祥子》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骆驼祥子》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2、了解小说中的人物、情节、主题。
3、能初步分析导致祥子性格前后变化这一悲剧的原因,感受祥子悲惨的命运,教育学生珍惜现在,感恩祖国的美好品德。
4、教会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学会做读书卡片。
教学重点:1、把握小说的人物、情节及主要内容。
2、分析祥子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分析祥子悲惨结局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对比阅读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头你住的房子被烧毁,你的财产被抢光,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命?(学生回答)教师提示:有一种没有形态、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同学们,你要带走的不是金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
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教师进一步明确:这是古往今来,犹太人家庭的孩子几乎都要回答的问题,它寄托着犹太人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厚望一一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智慧。
那么,我们的智慧来源于什么呢?(读书)。
我们的古人曾说:读书可以益智,可以补天然之不足。
毛泽东也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
可见,读书,对于我们的成长和人生是何等重要。
犹其是名著,它可以对我们人格的塑造有很大的好处,有助于我们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认识和理解,对人生哲理潜移默化的接受,从而提升我们的智慧。
今天,我们先跟随老舍先生走进他的名著《驼骆祥子》,去感受旧中国的北平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往事。
2、作者简介。
同学们回顾上学期我们学过老舍的一篇什么文章?(《济南的冬天》)(让学生先回忆老舍的生平及主要著作,然后再多媒体展示。
《骆驼祥子》公开课教案设计及板书

《骆驼祥子》优质公开课教案设计及板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骆驼祥子》,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运用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理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介绍老舍及其作品《骆驼祥子》,了解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
2. 情节梳理:概括作品的基本情节,分析祥子的人物形象和命运。
3. 主题探讨:探讨作品反映的社会现实和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
三、教学重点1. 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理解祥子的人物形象。
2. 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四、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作品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以及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2. 欣赏作品中的语言艺术和人物形象刻画。
五、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作品的语言魅力和情感表达。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
3. 分析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情节、人物、语言等特点。
教案设计:一、导入(5分钟)1. 介绍老舍及其作品《骆驼祥子》。
2.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
二、情节梳理(15分钟)1. 概括作品的基本情节。
2. 分析祥子的人物形象和命运。
三、主题探讨(20分钟)1. 探讨作品反映的社会现实和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作品欣赏(15分钟)1. 欣赏作品中的语言艺术和人物形象刻画。
2. 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板书设计:《骆驼祥子》一、作品背景作者:老舍创作背景:民国时期二、情节梳理1. 祥子买车2. 祥子失车3. 祥子再买车4. 祥子的悲惨命运三、主题探讨1. 社会现实:贫困、剥削、压迫2. 劳动人民的命运:悲惨、无奈、抗争3. 正确价值观:同情、理解、支持四、艺术特色1. 语言艺术:北京话、俗白、生动2. 人物形象:真实、鲜明、立体3. 情节安排:紧凑、跌宕、引人入胜六、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作品中的北京话特色,体会作者的语言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学设计朝阳市第二十四中学冷秀芬教学目标:1、识记作品的主要内容,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领悟祥子的人生悲剧及社会意义2、初步学习阅读小说的具体方法和技巧;3、培养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重点: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剖析悲剧形成的原因。
难点: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要求学生课外阅读《骆驼祥子》一书,并且做好:1、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
2、在阅读中用笔画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在旁边写批注。
批注可以从人物刻画的方法、词语的使用、修辞方法的使用、语言上的特点等方面去考虑,也可从自己在读中产生的感想去写。
一、导入、有人说,如果你想赏一幅旧社会风情画,你可以去看《骆驼祥子》;如果你想品一杯人生百味酒,你可以去看《骆驼祥子》;如果你想听一折老北京方言戏,你可以去看《骆驼祥子》。
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走进《骆驼祥子》,和祥子来一次亲密接触。
二、作家简介: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
“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投湖自尽。
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
主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二马》、《《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月牙儿》;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他的作品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三、背景及作品简介:《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创作于1936年。
1930年老舍从英国回来,面对满目疮胰的祖国,作品的格调开始变得沉重起来,《骆驼祥子》就是他那个时期的作品。
整部小说以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为情节发展的中心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旧社会人力车夫的苦难生活,艺术地概括了祥子从充满希望,到挣扎苦斗,直到精神崩溃,走向堕落的悲惨一生。
作者塑造了祥子原来具有的善良朴实,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愤怒地揭露和声讨把祥子逼进堕落深渊的黑暗社会,小说还有力地说明了在旧社会仅凭个人奋斗发家,只不过是一种幻想。
反映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旧中国个体劳动者的悲惨命运。
四、整体感知(一)首先我想了解一下大家对《骆驼祥子》这部小说的熟悉程度如何。
下面请你根据作品中不同人物的简介,猜一猜他们分别是哪一位?1、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
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侯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祥子)2、她是一个三十七八岁的虎女,虎头虎脑,一对虎牙,长的像个大黑塔。
帮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可是没人敢娶她做太太。
她霸道泼辣,心理变态,却有着自己的苦闷和追求幸福的愿望。
(虎妞)3、她十九岁,圆脸,眉眼长得很匀调,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地方,可是结结实实并不难看。
上唇很短,无论是要生气,还是要笑,就先张了唇,露出些很白而齐整的牙来。
她年轻,她要强,她勤俭。
她为家庭牺牲了一切,但也有着对自己幸福生活的追求。
(小福子)五、深入探究(一)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方法一、情节塑造形象1、祥子生命的顽强坚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的不懈追求。
用文中的情节简要说一说。
明确:一开始,祥子辛辛苦苦攒钱三年买了一辆新车,结果被大兵抢去,险些丢了命。
但是祥子并未放弃这个理想,他继续努力,拼命赚钱,刚要够买一辆车的时候,又被孙侦探将钱骗取了。
即使这样,他也没有放弃买车的理想。
虽然是在虎妞的帮助下买的新车,但也是祥子坚持的结果。
从中,我们也可见到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他坚韧、顽强的生命力。
买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就是祥子人生的理想。
这样有理想有追求的祥子是可爱的。
结合情节,你来说说可爱的祥子有哪些表现?小结:此时的祥子勤劳善良、忠厚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注重信用和讲义气,有小生产者共有的积极进取的求生意志和人生理想,甚至可以说是个完美的下层劳动人民的形象代表。
2、可是这样可爱的祥子后来却不可爱了。
他不可爱的表现你也举举例子吧。
小结:这时候的祥子变得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最终成为一具行尸走肉方法二、细节刻画形象片段一、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铺主打算挤到个整数,说了不知多少话,把他的车拉出去又拉进来,支开棚子,又放下,按按喇叭,每一个动作都伴着一大串最好的形容词。
祥子把钱又数了一遍:“我要这辆车,九十六!”铺主知道是遇见了一个死心眼的人,看看钱,看看祥子,叹了口气:“交个朋友,车算你的了。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
拉到个僻静的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
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
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
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
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
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神态: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写出祥子的激动与害羞。
动作: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拍”字写出了底气十足的气势。
心里: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把车看得和自己一样重要,把买车当作是自己新生的开始。
小结:凭自己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虽然有些艰辛,但他坚持不懈,终于买上了属于自己的车,他高兴激动喜悦,但他又不会表达,从中可以看出祥子非常的朴实,能干,有理想,有目标,能吃苦耐劳,自尊自强。
你能不能再举两个例子说一说。
方法三、环境烘托形象片段二:街上的柳树,象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打采的低垂着。
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些白光。
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
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象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
狗爬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的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象要被晒化。
街上异常的清静,只有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叮叮当当。
拉车的人们,明知不活动便没有饭吃,也懒得去张罗买卖:有的把车放在有些阴凉的地方,支起车棚,坐在车上打盹;有的钻进小茶馆去喝茶;有的根本没拉出车来,而来到街上看看,看看有没有出车的可能。
那些拉着买卖的,即使是最漂亮的小伙子,也居然甘于丢脸,不敢再跑,只低着头慢慢的走。
每一个井台都成了他们的救星,不管刚拉了几步,见井就奔过去;赶不上新汲的水,便和驴马们同在水槽里灌一大气。
还有的,因为中了暑,或是发痧,走着走着,一头栽在地上,永不起来。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祥子在烈日中拉车2、环境描写的作用?天气那样的恶毒,他还得去拉车,因为不拉车就没吃的,他在与命运抗争,但无论他怎样要强,在那人吃人的万恶的旧社会,干驴马一样的活,喝驴马一样的水,他们的命就像驴马一样贱,没人把他们当人看。
从中可以看出:人吃人的万恶的旧社会对穷人造成的伤害。
最后作者总结了祥子的一生: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生活的折磨,理想的破灭,祥子彻底被打垮了。
原来那个好强的,能干的,善良的祥子变得自怜、自私、闲散与懒惰。
他开始自暴自弃,变得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私冷漠。
此时他已失去了灵魂,真正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
祥子命运的三部曲:奋斗——抗争——堕落祥子——人——鬼六、造成祥子堕落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小组讨论。
明确:1、从客观上来说(外因):黑暗的的社会环境逼迫祥子走向绝路,比如:大兵抢他、孙侦探骗他、虎妞逼她、刘四爷压榨他等等。
这些人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或者阻挡了祥子追逐梦想的脚步,展现了当时人吃人的黑暗社会现实。
2、主观上来说(内因):祥子没有坚定的立场、自私、固执、个人主义观念特别强等性格上、心理上的弱点。
接踵而来的打击使祥子滋生了自暴自弃。
最后他的理性彻底泯灭。
主题探究:小说主要讲述了人力车夫祥子人生中三起三落,由人堕落为“兽”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对像祥子一样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的同情和关怀。
七、谈谈你读后的感悟?如果祥子生活在当今社会,命运会怎么样呢?八、总结:我们用短短的45分钟走完了祥子的一生,但祥子带给我们的感受、小说带给我们的收获、阅读带给我们的快乐都不是这45分钟可以简单展现的,我们还需要课下的细细研读,慢慢品味,我们也相信更多的阅读会给我们更多的知识,更多的快乐。
所以,同学们,不要停止你的脚步,尽情阅读吧,去分享更多的故事,体会更多的感受。
九、布置作业1、做读书卡片书名:《骆驼祥子》作者:——老舍主要人物:——祥子摘录:————————————————感受:————————————————(赏析)———————————————2、用今天老师交给的方法,试着分析其他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