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印刷厂(印务公司)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印刷厂(印务公司)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完善关键工序的规定要求,对关键工序进行作业指导。

2、范围适用于关键工序的控制。

3、内容与要求3.1.5显影根据显影液说明书的配比,配制显影液。

将已曝光的PS版放入显影机进行显影。

3.1.6修版显影后的PS版显露触墨绿色,观察版面是否洗净,如有脏点,胶带印、片基印,可用修改液进行去除,使版面干净。

3.1.7检查PS版质量3.1.7.1文字制版,要求正版文字深浅一致,字迹清楚,实在、不虚。

3.1.7.2彩色制版要求印版能还原出原版上的网点,达到2%的小点不丢,98%的网点不糊,印版上的网点要饱满,无砂眼,边缘光洁,版面干净,平整,无划痕、折痕。

套晒版图文位置准确,套和准确。

3.1.8擦胶经检查PS版无误,将保护胶擦上。

3.1.9只好的PS版晾干后,应防于背光处,防止版面见光分解。

等待上机印刷。

3.1.10应保持晒版工作室温度24±2,湿度65%±5。

3.1.11晒版操作执行《印刷技术胶印印版制作》。

3.2印刷工序3.2.1彩印工序3.2.1.1做好印刷前的准备工作,检查设备电器、机械运转是否正常,如无异常,可上墨、上水、上纸。

3.2.1.2分清版别,检查版面是否平整,有无划痕,脏点,破边,印版尺寸,刁口尺寸是否准确,图位是否端正,正与反有无晒斜现象,确认无误后,将四色版分别上到相应的滚筒上,拧紧螺丝。

3.2.1.3开动四色胶印机调墨量,调压力,走水,走墨,洗版,打磨,走纸,打规矩,找墨色,打样品。

对比原样,观察图文基础是否牢固,网点是否饱满,结实,有无虚晒现象,亲墨性能,亲水性能如何,空白部位是否上脏,四色套晒图文位置是否准确,套和规矩,规线是否准确,(误差小于0.02㎜)是否符合折页关系,当确认无误后,机长填写“印刷样检验记录”,印刷主管确认签字,如顾客要求看样时,顾客也要签字确认后,方可投入批量生产。

要重新调试直到顾客满意签字后才能批量生产。

3.2.1.4刚开始印刷时由于水墨关系尚未达到平衡,领班应频繁随机抽样对比原样,调整墨量、水量大小,随着水墨平衡,运转稳定,操作者每印300~500张时,抽查一次,对比原样,同时检查十字线是否上下一致,前规,侧规定位是否准确。

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在工业生产和制造领域,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这些过程和工序能够准确、高效地完成,制定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是必不可少的。

这份作业指导书将为您详细介绍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的相关内容、操作要点以及注意事项。

一、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的定义特殊过程是指那些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

例如,焊接、铸造、热处理等过程,其产品质量往往需要在后续的使用中才能逐渐显现出来。

关键工序则是对产品质量或性能有重大影响的工序。

这些工序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整体质量和性能,如精密加工、关键零部件的装配等。

二、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的特点(一)特殊过程的特点1、过程结果不易检验特殊过程的输出通常无法通过常规的检验手段立即确定其是否合格。

例如,焊接后的焊缝强度,需要经过破坏性试验或长期使用才能确定其质量。

2、过程质量主要依赖于过程参数的控制特殊过程的质量更多地取决于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时间等。

对这些参数的准确控制是保证特殊过程质量的关键。

3、过程具有较高的风险性由于特殊过程结果难以立即检验,如果过程控制不当,可能会导致大量不合格产品的产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关键工序的特点1、对产品质量影响重大关键工序的质量问题可能会导致整个产品的性能下降、寿命缩短甚至无法正常使用。

2、工艺要求严格关键工序通常需要高精度的设备、严格的工艺条件和熟练的操作人员来保证质量。

3、质量控制难度大由于关键工序对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对其质量控制的要求也更高,需要采用更先进的检测手段和更严格的质量标准。

三、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的识别(一)依据产品质量特性通过分析产品的质量特性,确定哪些过程和工序对产品的关键质量特性有直接影响。

(二)参考以往的生产经验总结以往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找出那些容易导致质量问题的过程和工序。

(三)结合工艺流程图对生产过程的工艺流程图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其中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重要影响的环节。

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关键工序是指生产或操作过程中对产品质量、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的环节。

为了保证关键工序的顺利进行,特编写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工作指导,确保工序的操作正确,使其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工序介绍1. 工序名称:XXXX工序编号:XXXX2. 工序目标:确保XXXX过程安全可靠,高效完成,达到预期效果。

三、工作前准备1. 确认工序所需材料和设备是否齐全,包括但不限于:- XXXX设备- XXXX材料- XXXX工具2. 工作场所清理:- 清除工作区域内的杂物和障碍物- 清理设备表面和周边环境3. 工作保护措施:- 确保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例如安全帽、护目镜、手套等- 检查所有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性能,确保无故障和危险- 确保通风良好或采取必要的通风设施四、工作步骤1. 步骤一:XXXX- 描述步骤一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可以使用图表或流程图来清晰地呈现步骤和顺序2. 步骤二:XXXX- 描述步骤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可以使用图表或流程图来清晰地呈现步骤和顺序3. 步骤三:XXXX- 描述步骤三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可以使用图表或流程图来清晰地呈现步骤和顺序4. 步骤四:XXXX- 描述步骤四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可以使用图表或流程图来清晰地呈现步骤和顺序五、操作细节和注意事项1. 操作细节:- 描述每个操作细节的步骤和方法,并结合图表或图像进行说明- 强调每个细节的重要性和操作顺序的正确性2. 注意事项:- 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安全事项和危险因素- 强调关键环节和操作步骤的注意事项- 鼓励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保持专注和细心六、异常情况处理1. 异常情况定义:- 描述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和其对工序的影响- 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故障、材料短缺、不可控因素等2. 异常情况处理步骤:- 逐步描述每种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和应对策略- 强调在非常情况下的应急预案和紧急联系方式七、验收标准及记录1. 验收标准:- 描述工序完成后所需达到的标准和指标- 可以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精度、物理性能等方面的要求2. 记录:- 要求操作人员或相关工作人员填写工序完成情况的记录表或报告- 包括日期、操作人员、工序完成质量、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等内容八、风险评估与控制1. 风险评估:- 根据工序的特点和可能存在的风险,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 包括操作过程中的人身伤害风险、设备故障风险等2. 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防范方法- 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维护保养、操作培训、紧急预案等九、总结本作业指导书详细介绍了关键工序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风险控制措施,旨在确保工序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

空调机组性能测试(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空调机组性能测试(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空调机组性能测试(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1.目的确保产品符合执行标准,安全等性能指标合格。

2.依据GB/T 19409-2003 G/SFD001-2009 Q/SFD002-20093.范围适用于我公司水源热泵机组的出厂检验。

4.职责质量部负责对机组进行出厂检验,做出成品检验报告。

5.作业内容5.1接地电阻:5.1.1将测试仪打开,接地电阻值预设为100mΩ,时间设置为5S,接地端接在机组接地标志上,另一端分别测试机组裸露的易带电部件,如电气箱门,壳体处,分别测试,按“启动”键进行测试,5S到时后显示实测值,若超出100 mΩ则仪器报警,不报警合格。

5.1.2测试仪表:AN9611M。

5.2耐电压:进行完5.1实验后进行本实验。

5.2.1测试部位:机组带电部位和非带电金属部位之间。

5.2.2测试参数:施加50Hz正炫波电压,在三相额定电压380V时为3750V,机组在1分钟内无击穿,无闪络。

5.3运转试验:名义工况5.3.2制冷量和制热量不少于规定值的95%,输入功率不大于规定值的110%。

超高温系列机组:漩涡压缩机:制热量>65-150KW时,能效比不小于3.47;制热量>150KW时,能效比不小于3.75半封闭螺杆压缩机:制热量≤150KW时,能效比不小于3.57:制热量在150-300KW之间,能效比不小于3.67;制热量>300KW时,能效比不小于3.77;其他系列机组:制冷量为116-230KW时,能效比不小于3.75;制冷量>230KW时,能效比不小于3.85;各动作控制件(压差、油压差、安全阀)控制有效。

5.3.3测试装置:机组性能测试装置。

5.3.4机组控制有效5.3.4.1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当排气温度达到85℃(超高温机组达到105℃)时,液喷电磁阀自动打开,液喷膨胀阀开启动作;当排气温度达到80℃(超高温机组达到100℃)时,液喷电磁阀关闭,液喷膨胀阀关闭。

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在工业生产和制造领域中,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的有效管理与执行对于保障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以及确保生产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特殊过程是指那些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而关键工序则是对产品质量和性能起决定性作用的工序。

为了确保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的顺利进行,制定详细、准确且易于操作的作业指导书是必不可少的。

一、特殊过程作业指导书(一)特殊过程的定义与特点特殊过程通常具有以下特点:过程的结果不能通过后续的检验和测试完全验证;过程的质量取决于过程中的参数控制和人员操作技能;过程中的微小变化可能对最终产品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例如,焊接过程、热处理过程、表面涂层处理过程等都属于特殊过程。

(二)特殊过程作业指导书的内容1、过程描述详细说明特殊过程的名称、目的和适用范围。

介绍过程所涉及的原材料、设备和工具。

2、工艺参数明确规定过程中关键的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时间、电流等。

给出工艺参数的允许偏差范围。

3、操作步骤按顺序描述操作流程,包括设备的启动和停止、原材料的添加顺序等。

强调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4、检验要求说明过程中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

规定检验的频率和时机。

5、人员资质明确操作人员所需的培训和资质要求。

6、设备维护提供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要求,包括清洁、润滑、校准等。

(三)特殊过程作业指导书的制定与更新1、制定由工艺工程师或相关技术专家根据产品设计要求、工艺标准和实际生产经验制定特殊过程作业指导书。

2、更新当产品设计变更、工艺改进、设备更新或出现质量问题时,应及时对作业指导书进行更新。

二、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一)关键工序的定义与识别关键工序是指对产品质量和性能起决定性作用的工序,一旦出现问题,将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关键工序的识别通常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对产品主要性能指标有直接影响的工序;工艺复杂、质量不稳定的工序;对下道工序有较大影响的工序。

(二)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的内容1、工序概述说明关键工序的名称、作用和在生产流程中的位置。

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查制度

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查制度

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查制度为提高“农民工”质量意识,促进工程质量责任制的落实,抓好工程质量的施工过程管理,以技术、质量交底引路,完善施工工艺要求和技术措施,确保质量目标,项目部结合工程特性和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班组长考核奖罚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项目部管段内所有班组。

第二条编制依据1、现行标准、规范、办法、设计图纸及设计施工技术交底纪要。

2、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及施工方案。

3、项目现有施工技术装备情况及技术水平。

第三条编制要求1、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是指导班组长进行施工作业、全面传达施工技术管理意图及作业标准的最直接的施工技术文件。

各关键工序开始施工前都必须编制作业指导书,并下发至相关的施工班组。

2、经理部技术质量部按照《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以下简称“验标”)的质量验收规定及要求,梳理其中的各个工序、明确关键工序,编制关键工序清单。

3、技术质量部根据关键工序清单及时编制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在工序施工前5日内编制完成,并履行相关报批程序。

编制内容符合以下要求:(1)关键工序的简要情况介绍。

要求对关键工序施工对象的结构形式、尺寸、工程数量等进行简要描述,对复杂的结构物还应附图进行对照说明。

(2)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法和控制措施。

施工方法应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地将关键工序施工顺序和方法进行介绍,使班组长能够及时准确的掌握施工步骤,控制措施应该简单有效、便于现场操作和实施,并与现场施工技术装备相匹配。

(3)关键工序施工常见质量通病防范措施及处理方法。

(4)安全注意事项。

(5)成品保护方法。

第四条审批制度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由经理部技术质量部进行编写,编写完成后经部长审核合格后报经理部总工进行审查合格后,下发班组实施。

第五条宣贯、交底及执行1、、批准后由总工程师或工程部部长进行宣贯,宣贯参加人员包括各施工作业队技术、质量管理人员,并按技术文件管理规定做好发放签领登记手续。

关键过程(工序)作业指导书

关键过程(工序)作业指导书
Magnetic流量计故障
检查流量计旁路阀,须100%关闭;检查流量计校准情况(测量范围及零值);检查流量计的输出信号。
3、糖浆温度低
加热器被氨气填充
注意加强加热器氨气的排放。
加热器汽鼓充满汽凝水
检查汽凝水排放情况,必要时可把汽凝水从加热器底部的排水阀排出。
蒸汽控制阀没有完全打开
检查控制阀的电子或气动联接。检查运行时的阀门温度(自动或手动)以及HIM的设置。检查控制阀的位置,须与手动设置点相反。
7、为了消除人为肉眼观察滴定偏差,保证清汁准确控制在工艺指标范围内,岗位工应每隔一小时在沉淀池承汁槽中采混合清汁样本,用比色法测定清汁PH值一次,并记录备案,以备与化验结果进行对比。
8、磷酸、絮凝剂添加量要按工艺要求添加足够,并且添加均匀,才能得到良好的澄清效果。
9、硫熏糖浆压力控制在生产计划指标内,PH值控制在生产计划指标范围内。PH值控制过低会增加蔗糖转化,增加白砂糖的含硫量。过高则有可能使硫熏糖浆色值偏高,影响到白砂糖的色值。因此操作工要注意根据糖浆压力,硫熏强度的高低,化验单上糖浆PH值、色值分析结果情况,适当调节好糖浆硫漂的硫气阀门。如清糖浆PH值高于指标,应适当开大硫气阀,提高粗糖浆硫漂量;如清糖浆PH值低于指标,应关小硫气阀,降低硫漂量。如开大流气阀后,清糖浆PH值仍达不到指标范围,应检查糖浆泵压是否达到要求,硫气管、糖浆硫熏器是否积垢,是否堵塞。硫气阀是否开关正常。硫磺炉燃烧是否正常。硫气温度是否符合要求。
二、工艺要求:
1、辅助澄清剂的制备:
(1)糖化钙的配制:
a.在糖化钙制备箱加入50%容量的原糖浆后,启动搅拌器;
b.加入25%容量的浓度为8波美的石灰乳;
c.加入25%容量的冷水;
d.连续搅拌1小时,然后静置2小时后方可投入使用;

关键工序、特殊过程作业指导书

关键工序、特殊过程作业指导书

关键工序、特殊过程通用作业指导书(熔化极气体保护焊部分)1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1.1 焊接工序是产品制造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的特殊工序,本规程规定了一般零件的焊接工序须遵照执行的通用工艺规程。

检验人员应按图纸、工艺和本规程进行工序质量监督和验收焊接结构件。

图纸、工艺中有与本规范不一样的要求,应按图纸、工艺执行;工艺技术人员根据生产现场做出具体技术要求的,应临时按工艺技术人员要求执行。

1.2 该规程本部分适用于MAG 焊(CO2、富氩混合气等非惰性气体保护焊)。

1.3 本规程适用于湖南万征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制作产品焊接工艺要求。

2 材料2.1 钢材举例2.1.1 低碳钢含碳量小于0.25%,其他合金元素的含量也较少的钢有:08、20、Q235、Q255,其焊接性能良好。

2.1.2 中碳钢含碳量在0.25%~0.6%之间的碳钢有:35、45,对于板厚小于30mm 的中碳钢其焊接性尚可。

2.1.3 低合金钢在碳钢的基础上加有少量合金元素(Mn、Mo、Ni、V 等)的钢,有16Mn、45Mn、HARD0X400,其焊接性较好。

2.1.4 不锈钢在碳钢基础上加有一定量的合金元素(Cr、Ni、Ti 等)的钢,有0Cr18Ni9,其焊接性较好。

2.2 焊接用焊材低、中碳钢、低合金钢(如2.1.1、2.1.2、2.1.3 所列)间焊接均用:焊丝ER50-6,φ1.2;不锈钢(如2.1.4 所列)间焊接用:焊丝H00Cr21Ni10。

2.3 钢材、焊材必须有产品质量证明书,进厂时按JG/T5112 检验。

3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工艺规范焊工在焊接施工前,应熟悉相应的图纸及相关的技术资料、文件,按要求准备好焊接材料、选好焊接设备、调好焊接工艺参数。

3.1 焊前准备3.1.1 在组装前,应清除焊件相互接触面及焊缝两边的污物(如:铁锈、油污、氧化皮、油漆等),并须去除潮湿(可采用火焰烘烤,烘烤过程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5℃);具体清理范围:对接焊:接头两边每侧20-30mm;角焊:焊角高+20mm3.1.2 坡口制备应尽量以机械加工的方法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装产品编码
关键工序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版本共1页
产品名称侧滑台作业名称连杆装置的校验第1页1
滚轮滚轮支架
中连杆疋位销疋位销5
长连杆序号工作内容主要控制项目设备及工艺装备1
侧滑框架(检验流转卡)的框架放置于工作台面,调平
处理
台架的水平水准仪
2 滚轮支架安装紧固,支架表面无凸起
3 安装的4个滚轮,一定在冋水平滚轮的四角水平水准仪
4 将侧滑板放入框架内(侧滑板应有刨车工序卡)
侧滑板四角无敲击
间隙
☆ 5
1、装入中连杆和长连杆(应有刨车工序卡,检验流转
卡),连杆一定要处于水平,如不水平,垫平垫直
至调至水平,并拧紧紧固螺栓。

2、插入定位销(应有刨车工序卡,检验流转卡),定
位销应插拔自如,无晃动现象。

3、装入拉簧,确保拉簧的涨紧力送紧适合,拉力应〉
60N v 100N
4、检测两侧滑板的对向间隙,向内、向外;左右两侧
均进仃。

5、左右板对向间隙w 0.08mm
6、回位间隙小于等于 10mm
连杆水平
拉黄力度定位牢固,
无明显
晃动迹象
水准仪
拉力计
百分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