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食物中毒表现一览表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食物中毒是指人体摄入或接触了被污染的食品或饮用水后引起的急性疾病。
食物中毒的症状多种多样,有时候很难判断是不是食物中毒。
因此,了解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对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一、临床表现。
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1. 腹泻,食物中毒后常伴有腹泻症状,腹泻的次数和量因人而异,有的人只是轻微的腹泻,有的人则可能出现剧烈的腹泻症状。
2. 呕吐,食物中毒后常伴有呕吐症状,呕吐的次数和量因人而异,有的人只是偶尔呕吐,有的人则可能出现频繁的呕吐症状。
3. 腹痛,食物中毒后常伴有腹痛症状,腹痛的部位和程度因人而异,有的人只是轻微的腹痛,有的人则可能出现剧烈的腹痛症状。
4. 发热,食物中毒后常伴有发热症状,发热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人而异,有的人只是轻微的发热,有的人则可能出现高烧症状。
5. 其他症状,食物中毒后还可能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等其他症状。
二、实验室检查。
食物中毒的诊断还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来确定。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1. 粪便常规,检查粪便中是否有致病菌或毒素。
2. 血常规,检查血液中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指标,判断是否有炎症反应。
3. 肠道致病菌培养,将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培养,确定是否存在致病菌。
4. 食物残留检测,对患者所摄入的食物残留进行检测,确定是否受到了污染。
三、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初步判断是否为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1. 有明显的食物中毒症状,如腹泻、呕吐、腹痛、发热等。
2. 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存在致病菌或毒素。
3. 患者摄入了有毒食物,并且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已经排除。
四、治疗措施。
一旦确定为食物中毒,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常见的治疗措施包括:1. 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止泻药、抗生素等。
2. 补液,由于食物中毒常伴有腹泻呕吐等症状,易导致脱水,因此需要及时补充液体。
3. 排毒,对于严重中毒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洗胃或者其他排毒治疗。
食物中毒调查报告表

食物中毒调查报告表
10月12日我市某学院的一食堂发生一起由下水道滴漏污染餐具及食堂用具等,未及时清洗消毒引起多菌感染的食物中毒, 144名在该食堂用餐的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
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分析和实验室检查证实为多菌混合感染所致,由于诱发食物中毒的原因较特殊,其中一些病原菌在国内少见报道,为此我们对其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鉴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临床症状144名食物中毒病人中均有腹痛、腹泻症状,其他为恶心123人,占85·4%;呕吐98人,占68·1%;发热(体温在38℃左右)38人,占26·4%。
腹痛多为阵发性疼痛或绞痛,部位为上腹部和脐周,腹泻多为水样便,以黄色水样便为主,部分学生有米泔样及洗肉水样便,腹泻最多6次,最少2次。
临床诊断为急性肠胃炎,病人经输液和抗生素治疗后1~3 d康复,无死亡病例。
1·2潜伏期本次食物中毒潜伏期最短的为2·25 h,最长为31 h,平均潜伏期10·15 h,发病曲线有高峰无余波,符合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曲线特征。
补充:
1临床资料、
1·1临床症状 1·2潜伏期
2流行病学调查
2·1发病经过 2·2现场情况 2·3中毒餐次分析
3实验室检查
3·1标本来源 3·2检测方法及结果 3·3食物中毒菌株鉴定 3·4药敏试验 3·5毒力试验 3·6Dienes现象测定
4讨论。
食物中毒的症状及应急预案

食物中毒的症状及应急预案食物中毒是指由于摄入被污染或变质的食物而引起的身体不适和健康问题。
食物中毒可导致胃肠道症状、呕吐、腹泻、发热等,严重者可能引起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
在遭遇食物中毒时,正确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减轻症状和危害。
下面将详细介绍食物中毒的常见症状以及应急预案。
一、食物中毒的常见症状1. 胃肠道症状:食物中毒的最常见症状之一是胃肠道症状,例如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
这些症状通常发生在几个小时内,视情况而定可以持续数小时至数天。
不同的食物中毒类型可能导致不同的症状,例如,病毒感染通常引起较短暂的腹泻,而细菌感染可能导致更严重的胃肠道症状。
2. 发热和全身不适:某些食物中毒可引起发热和全身不适症状,如头痛、乏力、肌肉疼痛和寒战。
一些细菌感染(如沙门氏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如诺如病毒感染)可能会导致这些症状。
3.神经系统症状:某些食物中毒可导致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昏迷、抽搐、四肢无力和言语障碍。
例如,肉毒杆菌中毒可以引起这些症状。
肉毒杆菌中毒是一种严重的食物中毒,需立即就医。
4.皮肤反应:有些食物中毒可以引起皮肤反应,如湿疹、过敏性皮炎和急性荨麻疹等。
这些反应可能与过敏原或某些细菌毒素有关。
5.其他症状:除了以上常见症状,还有其他与食物中毒相关的症状,如心悸、呼吸困难和黄疸等。
症状的表现因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以及中毒物质的种类和量而有所不同。
二、食物中毒的应急预案1.立即就医:如果出现严重的呕吐、腹泻、高烧和神经系统症状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特别是肉毒杆菌中毒等严重食物中毒,应紧急送医治疗。
2.保持水分补充:食物中毒常导致水分和电解质的丧失,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以防脱水。
可以通过口服盐水、口服补液盐溶液、食用含水分丰富的食物,或按需静脉输液。
3.不要自行使用止吐药:虽然呕吐有助于从体内排出有害物质,但过度使用止吐药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更大伤害。
因此,在服用止吐药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员的意见。
【幼儿园膳食管理】常见的几种食物中毒

常见的几种食物中毒(一)有毒动植物中毒1、含高组胺鱼类(主要是海鱼中的青皮红肉鱼类如蓝圆参、鲐鱼,金枪鱼,沙丁鱼等);鱼质腐败或腌制不透,未去内脏,导组胺含量高。
主要症状:类过敏性症状:脸红,头晕,心跳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
2、四季豆(菜豆、扁豆、芸豆):四季豆未炒熟煮透,红细胞凝聚素或皂甙没有消除。
主要症状:初期感觉胃部不适,继而恶心、呕吐、腹痛。
3、豆浆:豆浆加热不透,豆浆内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素、皂甙等物质。
主要症状: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可伴有腹痛、头晕、乏力等。
4、毒蘑菇:误把野生毒蘑菇当作可食蘑菇采摘食用,毒蘑菇含有多种毒素,主要有肠胃毒素、神经毒素、溶血毒素、原浆毒素等。
主要症状:症状复杂多变,一般分为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脏器损害型等。
(二)常见的化学性食物中毒1、有机磷农药中毒:误食喷洒有机磷农药不久的水果、蔬菜等,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多汗、流涎。
预防措施:严禁采摘和食用刚喷洒过有机磷农药的瓜、果、蔬菜;蔬菜瓜果按一洗二浸三烫四炒的顺序操作。
2、亚硝酸盐中毒:误将亚硝酸盐(工业用盐)当作食盐使用。
进食大量含硝酸盐、亚硝酸盐较多的蔬菜等食物。
主要症状:头晕、无力、胸闷、气短、心慌、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黏膜紫绀等。
预防措施:妥善保管好亚硝酸盐,包装应有明显标志:不要食用腐败变质的蔬菜和腌制少于15天的腌菜。
3、毒鼠药中毒误将毒鼠药当作碱面、食盐使用;或误食因毒鼠药中毒死亡的动物;或误食用毒鼠药制作的毒饵。
不同种类的毒鼠药引起的症状不同,多有恶心、呕吐、头痛、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预防措施:禁止使用毒鼠强、氟乙酰胺等剧毒鼠药;严禁食用被毒死的或者死因不明的家禽和家畜;不要捡食他人丢弃的、来历不明的食物4、“瘦肉精”中毒食用了含有大量“瘦肉精”(盐酸克仑特罗)的猪内脏或猪肉。
主要症状:心悸、紧张、震颤、头晕等。
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表现一览表

剩米饭、剩菜、凉拌菜、奶、肉、豆制品等
产气荚膜梭菌食物中毒(WS/T7-1996)
6-痛、腹泻、水样便,偶有粘血便,排便平均2-6次/日,一般不发烧或有低烧(37-38℃),少有恶心、呕吐者。多数患者1-2日即可康复。
1、可疑食品、病人呕吐物或腹泻便中检出血清学型别相同的沙门氏菌2、取患者刚发病和发病后两周左右的血清与分离出来的菌株做试管凝集试验,凝集效价升高4倍以上有诊断意义。
肉、禽、蛋、鱼、奶类及其制品等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WS/T80-1996)
常见2-4h,不超过6h
恶心、反复剧烈呕吐(1-10次不等)、且常呈喷射状、上腹痉挛性疼痛、腹泻呈水样便,一般不发热,常因剧烈呕吐导致失水和休克,病程1-3d。呕吐为必发症状,约80%病人发生腹泻。
食物检出黄曲霉毒素或脱氧雪腐镰刀菌稀醇;血、尿检出黄曲霉毒素M1
各类谷物(玉米、花生、大米、麦等)
霉变甘蔗(3-硝基丙酸)食物中毒
10min至10h
初期呕吐、头晕、视力模糊,进而眼球向一侧凝视,阵发性抽搐,脑电图呈弥散性变化。抽搐时四肢强直、屈曲、内旋、手呈鸡爪状,继而昏迷,甚至死亡。重症多为儿童,重者1-3d内死亡,幸存者常留有终生残疾
食品和粪便中检出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该菌具有嗜冷性,5℃低温下还能生长)
禽蛋类、奶、肉及其制品、水果、蔬菜等,
志贺氏菌(痢疾杆菌)
数小时至7天,多数为1-2天
剧烈腹痛、呕吐和频繁地腹泻、水样便混有血液或粘液,并有里急后重,寒战、高热,体温达40℃以上,重者会出现痉挛
食品、呕吐物分离出志贺氏菌,主要是宋内氏志贺氏菌和福氏志贺氏菌,中毒的菌量一般为200-10000cfu/g。恢复期血清凝集效价比初期明显升高。
食物中毒(幼儿园宣传栏)

食物中毒(幼儿园宣传栏)进入5月份,食物中毒也进入到高发季节,身体比较脆弱的小朋友也较容易遇到食物中毒的状况。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食物中毒。
1.沙门菌中毒:多食肉或内脏引起,尤其是病死的家畜,潜伏期6~24h,最长可2~3天,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泻,全身乏力,可伴皮疹,大便有脓血,病程1~3周,可死亡。
2.葡萄球菌中毒:剩饭菜,污染的肉,奶,蛋类食后引起,潜伏期短,一般3h,表现吐,泻,以吐为主,发热不明显。
3.肉毒杆菌中毒:肉毒杆菌为厌氧菌,多因食过期罐头,腊肠或密闭贮存食物引起,潜伏期1天至数天,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有头痛,眩晕瞳孔散大,软弱无力,眼睑下垂,复视,视力模糊,甚至失明,吞咽和呼吸困难,失音,可因呼吸麻痹死亡。
4.大肠埃希杆菌:潜伏期短,一般4~12h,症状轻,以腹泻为主,大便腥臭味,很少发热。
5.真菌:一般先有胃肠道症状,而后出现肝,肾损害或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烦躁,惊厥,昏迷,有些真菌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血小板减少等。
流行病学资料:有进食不洁食物史,同时进食者先后或同时发病,症状相似。
胃肠道症状为主:表现恶心,呕吐,腹泻或腹痛,有时伴发热。
大便呈稀便:可有黏液,脓血,有腥臭味。
严重吐泻:可出现脱水,酸中毒。
预防小儿食物中毒7要素:①不要吃变色、变味、发臭等腐败食物。
残剩饭必须在食后煮沸保存,在下次食用前再煮一次。
并注意切生熟食品的菜板要分开,以防熟食被不洁的生食污染。
②不要吃病死及未经检疫的猪、牛、羊、狗及家禽的肉。
③勿吃不认识的野菜和蘑菇。
④腌菜必须腌透,不要吃才腌制10天以内的腌菜。
夏天吃凉拌菜时,必须选择新鲜的菜,要用水洗净,开水烫泡以后加盐、酒和醋等拌好食用。
⑤若吃田鸡、癞蛤蟆等,必须请有经验的人将其有毒部分去掉、洗净后才可能食用,不食河豚鱼。
⑥不要给小儿吃较多量的白果,有发生过1岁内的小儿吃了10个白果发生死亡的意外事件。
也不要给小儿吃发芽的马铃薯。
常见食物中毒表现一览表

餐饮中常见的几种高危食品及中毒表现

餐饮中常见的几种高危食品及中毒表现
(一)发芽的土豆:新鲜土豆中含有微量的龙葵碱,对人体没有危害,但土豆在储存过程中,龙葵碱含量逐渐增加,当土豆变成黑绿色或发芽时,其中的龙葵碱大量增加,幼芽和芽眼部分的龙葵碱含量高达0.3-0.5%,人食入龙葵碱0.2-0.4克就可引起食物中毒,生芽较少的土豆,吃时要彻底挖取芽或芽眼,并将芽眼周围的皮挖掉一部分,处理后的土豆不宜炒丝或炒片吃,可红烧、炖、煮吃,烹调时可加些醋以加速龙葵碱的分解。
(二)野生菌:
一是误食有毒菌类。
常见的野生菌有上百种,但能食用的菌子只有三十四种。
比如有一种极像青头菌的有毒菌,就常混杂在能食用的青头菌中,让采菌人毫无察觉地将其采回来,人如果吃了,悲剧自然就不可避免地发生。
二是加工环节出现失误,如果没有弄熟悉或者炒菌的锅铲沾上了没有炒熟悉的菌子,谁吃到这些菌子,就可能发生中毒。
三是一些野生菌虽属无毒菌类,但是,如果所生长的地方发生了污染或者地层下含有磷之类有毒的矿物。
误食这种地方采来的菌子,很容易导致中毒。
(三)皮蛋(松花蛋)的细菌:主要是沙门氏杆菌,它随松花蛋进入人体后,在肠膜上引发炎症,菌体裂变后会产生毒性很强的内毒素,致使
人食用后中毒。
(四)四季豆中毒:是食物天然毒素中毒中较常见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秋季下霜前后较为常见。
四季豆引起中毒与品种、产地、季节和烹调方法有关。
根据中毒实际调查,烹调不当是引起中毒的要原因,多数为炒煮不够熟透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熟肉制品、蛋及其制品、奶、奶酪、蔬菜、水果、饮料等
产气荚膜梭菌
8~24h
腹痛和腹泻
食品和粪便检出产气荚膜梭菌,粪便检出产气荚膜梭菌毒素
肉类、水产品、熟食、奶等
蜡样芽孢杆菌
8~16h
呕吐型:恶心、呕吐伴头晕、四肢无力等;腹泻型:腹痛和腹泻为主。病程8~36h
食品中检出葡萄球菌肠毒素,食品、呕吐物和粪便中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奶、蛋及其制品、糕点、熟肉等
肉毒梭菌
1h至7d
头晕、无力、视物模糊、复视、眼睑下垂、咀嚼无力、张口或伸舌困难、头颈无力、垂头等。病死率较高
食品、血液、粪便中检出肉毒毒素,食品中检出肉毒梭菌
发酵豆、谷类制品(面酱、臭豆腐)、肉制品、低酸性罐头等
检测剩余食品中组胺含量高于100mg/100g
青皮红肉鱼类,如鲭鱼、鲐鱼、金枪鱼,黄鳝等
麻痹性贝类毒素
0.5~4h
唇、舌、手指麻木感,进而四肢末端和颈部麻痹,步态蹒跚,并伴有发音障碍、流涎、头痛、口渴、恶心、呕吐等,重者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根据毒素不同,可有腹泻和呕吐型、记忆丧失和意识障碍型、肝损害型和日光性皮炎型
单增李斯特菌
8~24h
初期一般为胃肠炎症状,重者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பைடு நூலகம்,有时引起心内膜炎。孕妇可发生流产或死胎
食品和粪便检出单增李斯特菌
禽蛋类、奶、肉及其制品、水果、蔬菜等
变形杆菌
5~18h
上腹部刀绞样痛和急性腹泻为主,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发热(38~39℃)。病程1~3天
食品和粪便检出血清型相同的变形杆菌;病人急性期和恢复期(12~15d后)的血清凝集效价有4倍增高
动物性食品和豆制品、凉拌菜等
其他致病性弧菌(河弧菌、创伤弧菌等)
24~48h
恶心、呕吐、水样便、腹泻,创伤弧菌还有发热、畏寒、肌肉痛、血压下降、血小板减少等
食品、容器、呕吐物或粪便中检出生物学特性或血清型相同的致病性弧菌;分离到的弧菌对实验动物具有毒性或与病人血清有抗原抗体反应
生的或未煮熟的鱼、贝类海产品等
生物碱及其有毒花粉鉴定
蜂蜜
菜豆
0.5~5h
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部分病人头痛、出汗、畏寒、四肢麻木、胃部烧灼感、腹泻。病程数小时至2d
进食菜豆史,排除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菜豆(又叫扁豆、四季豆、芸豆、刀豆等)
发芽马铃薯
数十分钟至数小时
咽喉烧灼感,胃肠炎症状,有溶血性黄疸,重者有头晕、头痛、烦躁不安、瞳孔散大、视力模糊、多汗、抽搐等,可因心脏和呼吸麻痹而死亡
食品检出蜡样芽孢杆菌,呕吐物和粪便检出相同型菌株
剩米饭、剩菜、凉拌菜、奶、肉、豆制品
志贺菌
10~24h
剧烈腹痛、呕吐和频繁地腹泻、水样便混有血液或粘液,并有里急后重,寒战、高热,体温达40℃,重者会出现痉挛
食物、呕吐物分离出志贺菌,恢复初期血清凝集效价比初期明显升高
含水量高的食品、熟食品,冷盘和凉拌菜等
8~12h
恶心、呕吐次数不多、腹痛,多在脐部,呈阵发性胀痛或绞痛,腹泻,无里急后重,水样或洗肉水样便,少数便中有粘液,可能发热,38~40℃,重者脱水、虚脱、血压下降。病程2~3天
食品、容器、呕吐物或粪便中检出生物学特性或血清型一致的副溶血性弧菌
海产品、卤菜、咸菜等
葡萄球菌
一般2~4h,不超过6h
突然恶心、反复剧烈呕吐、上腹痉挛性疼痛、腹泻呈水样便,一般不发热,常因剧烈呕吐导致失水和休克。病程1~3天
进食贝类史,剩余食品检出石房蛤毒素及其衍生物
贝类
甲状腺素
12~24h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心慌、气促、烦躁、全身无力、四肢酸痛、心律失常、便秘、失眠、多汗、发热、视力模糊等
血T3、T4浓度超过正常值
未摘除甲状腺的血脖肉、喉头气管、混有甲状腺的修割碎肉等
有毒蜂蜜
1~5d
头晕、疲倦、肢体麻木、发热、肝肿大、血尿、可因循环呼吸衰竭死亡
3-硝基丙酸
10min至10h
初期呕吐、头晕、视力模糊,进而眼球向一侧凝视,阵发性抽搐,抽搐时四肢强直、屈曲、内旋、手呈鸡爪状,继而昏迷,甚至死亡。脑电图呈弥散性变化,CT可见双侧豆状核区密度减低。重症者多为儿童,重者1~3d内死亡,幸存者常留有终生残疾
进食霉变甘蔗史,吃剩甘蔗中分离出节菱孢和3-硝基丙酸毒素
常见食物中毒表现一览表
致病原
潜伏期
临床特点
诊断参考
常见中毒食品
沙门菌属
6~72h(一般12~36h)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黄绿色水样便,便中有时带脓血和粘液,高热,大于38℃,重者有寒战、惊厥、抽搐、昏迷
食品、呕吐物或粪便中检出血清学型别相同的沙门菌
肉、禽、蛋、鱼、奶类及其制品等
副溶血性弧菌(嗜盐菌)
椰毒假单孢菌酵米面亚种
2~24h
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重者呈咖啡色),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重症者出现黄疸、肝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一般无发热。病死率极高,达40%~100%
食物检出椰毒假单孢菌酵米面亚种或其代谢毒物米酵菌酸
玉米面制品、银耳、淀粉类制品等
霉变谷物(黄曲霉毒素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稀醇)
1h内
短时间一过性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乏力,可有发热、黄疸、嗜睡。一般1d至1周恢复,黄曲霉毒素中毒的重症病人在2~3周内可出现腹水、下肢浮肿、肝脾肿大,甚至很快死亡
食物检出黄曲霉毒素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稀醇;血、尿检出黄曲霉毒素M1
各类谷物(玉米、花生、大米、麦等)
甘蔗
河豚鱼
10min至3h
唇、舌、面部或肢端感觉异常,有麻木或飘浮感,可抑制呼吸中枢,病死率极高
进食河豚史,食品中检出河豚毒素
河豚鱼
含高组胺鱼类
0.5~1h
类似过敏性症状,如脸红、头晕、心跳、呼吸急促、心慌、脉快、胸闷和血压下降等,部分病人眼结膜充血、瞳孔散大、视力模糊,口舌及四肢发麻、恶心、呕吐、腹痛、荨麻疹等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产肠毒素型ETEC、
肠道侵袭型EIEC、
肠道致病型EPEC、
肠道出血型EHEC、
肠聚集性粘附型EAEC)
6~72h
ETEC:水样腹泻、腹痛、恶心、低热;EIEC:发热、剧烈腹痛、水样腹泻、粪便中有少量粘液和血,与痢疾相似;EPEC:发热、呕吐、腹泻,粪便中有大量粘液但无血,有类似感冒症状;EHEC:潜伏期长,3~10d,突发性腹部痉挛,类似阑尾炎的疼痛,水样便继而转为血性腹泻,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病死率高;EAEC:成年人中度腹泻,病程1~2d,婴幼儿为2周以上的持续性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