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地质勘察正式报告材料

合集下载

地质勘探报告范文

地质勘探报告范文

地质勘探报告范文一、前言。

各位小伙伴!今天咱就来唠唠[勘探地区名称]的地质勘探那些事儿。

为啥要勘探这儿呢?这地方可是被好多人盯上了,可能要搞点大工程,所以咱得先把地下的情况摸个透。

二、勘探工作概况。

1. 勘探团队。

咱这勘探队啊,那可都是精兵强将。

有经验丰富的老地质学家,看一眼石头就能说出个一二三来;还有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背着那些勘探设备满山跑,那体力杠杠的。

2. 勘探方法。

我们用了好多办法来探究地下的秘密呢。

像钻探,那钻机就像个大铁虫,一个劲儿地往地下钻,把地下的岩石样本都带上来给我们看。

还有地球物理勘探,就像给大地做个体检,通过各种仪器测量地球的磁场、重力啥的,看看地下哪里有不一样的地方。

三、区域地质概况。

1. 地层。

这个地区的地层啊,就像千层饼一样。

最上面那层可能是比较新的土和松散的岩石,越往下年代就越久远。

比如说有[地层名称1],这层啊,颜色有点发黄,岩石颗粒比较粗,像是被岁月打磨过的糙汉子。

再往下就是[地层名称2],这层就细腻多了,像个文静的小姑娘。

2. 构造。

这里的构造就像是大地玩的拼图游戏。

有好多断层和褶皱,断层就像大地裂开了一道口子,而褶皱呢,就像是把一块平整的布拧成了麻花。

这些构造对我们要搞的工程可能会有影响,就像路上的坑坑洼洼,得小心对待。

四、岩土工程地质特征。

1. 岩土类型及分布。

岩土的种类可不少呢。

有坚硬的花岗岩,这种石头硬得很,锤子敲上去都只能留下个小印子。

还有软乎乎的黏土,就像面团一样,不过它可没有面团那么好玩,在工程里要是处理不好,那可就麻烦了。

这些岩土在地下的分布也不是乱来的,就像每个小团体都有自己的地盘一样。

花岗岩主要集中在[具体分布区域1],黏土呢就在[具体分布区域2]附近。

2.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咱得说说这些岩土的脾气了。

花岗岩的抗压强度那是相当高,就像一个大力士,能承受很大的压力。

而黏土呢,它的抗剪强度就比较低,就像个软柿子,一捏就变形。

这些性质对工程设计来说可太重要了,就像了解一个人的性格才能跟他好好相处一样。

地质勘探报告范例(软基工程)

地质勘探报告范例(软基工程)

地质勘探报告范例(软基工程)1.引言本报告是针对软基工程的地质勘探工作的详细记录和分析,旨在为该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2.勘探目的本次地质勘探的目的是了解软基工程区域的地质情况,包括地质构造、地层性质和土壤力学参数等,为工程的后续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3.勘探方法地表调查: 包括实地观察、地物探测等方式,以获取该区域的地貌、植被和地貌特征等信息。

地质钻探: 使用岩心钻、桅杆钻等技术手段,获取地下各层土壤的取样,进行地质描述和试验分析。

实验室试验: 对取得的土壤样品进行物理力学性质、水分特性和颗粒分布等试验,以获得相关的土壤力学参数。

4.勘探结果与分析4.1 地质构造经过地表调查,本区域地质构造主要为山地地貌,地势较为陡峭,存在一定的坡度变化。

4.2 地层性质地质钻探结果显示,本区域的地层主要由黏土、砂土和砾石组成,其中黏土含量较高,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4.3 土壤力学参数通过实验室试验分析,得到本区域土壤力学参数的平均值为:内摩擦角:30°压缩模量:50 MPa抗剪强度:40 kPa5.勘探结论与建议根据以上勘探结果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本区域地质构造较陡峭,要注意施工过程中的坡度控制和___开挖。

土层中黏土含量较高,可塑性较强,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加固和预处理。

土壤力学参数适中,建议在设计和施工中充分考虑土壤的强度和变形特性。

6.参考文献1.地质勘探规范2.土力学手册3.施工技术标准以上是本次地质勘探的报告内容,供参考使用。

如有需要,可进一步咨询和分析,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工程的规划和设计。

地质勘探报告范本

地质勘探报告范本

地质勘探报告范本一、前言本次地质勘探工作旨在对_____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为后续的工程建设、资源开发等提供科学依据。

勘探工作由_____地质勘探队承担,工作时间从_____年_____月至_____年_____月。

二、工作区域概况(一)地理位置工作区域位于_____省_____市_____县,地理坐标为东经_____°_____′_____″至_____°_____′_____″,北纬_____°_____′_____″至_____°_____′_____″。

(二)地形地貌该区域地形起伏较大,主要地貌类型有山地、丘陵、平原等。

山地海拔高度在_____米至_____米之间,地势陡峭;丘陵坡度较缓,海拔在_____米至_____米之间;平原地势平坦,海拔在_____米以下。

(三)气候条件区域属于_____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为_____℃,年降水量为_____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季。

(四)交通条件区域内交通较为便利,有_____公路、_____铁路穿过,为勘探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勘探目的与任务(一)勘探目的1、查明工作区域内的地层结构、岩性特征、地质构造等地质条件。

2、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和水质特征。

3、为工程建设提供地质基础资料,评估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险性。

(二)勘探任务1、进行地质测绘,绘制比例尺为 1:_____的地质图。

2、布置钻探工程,共施工钻孔_____个,总进尺_____米。

3、采集岩石、土壤、水样等进行分析测试。

4、开展物探工作,包括电法勘探、地震勘探等。

四、勘探方法与技术(一)地质测绘采用实地调查和遥感解译相结合的方法,对工作区域的地形、地貌、地层、构造等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并绘制地质草图。

(二)钻探使用_____型号的钻机进行钻探,采用金刚石钻头钻进。

钻进过程中严格控制钻进速度和回次进尺,保证岩芯采取率达到_____%以上。

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自治县工程地质情况

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自治县工程地质情况

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自治县工程地质情况1.1 区域地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地质图》可知,拟建场址区域上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为第四系黄土状粉土和中生界侏罗系海房沟沟组安山岩、砾岩和砂岩。

1.2 区域构造根据《辽宁省区域地质志》,拟建场址构造单元上属于中朝准地台I燕山台褶带I4辽西台陷I41北镇凸起I41-1。

根据《辽宁省区域地质志》区内断裂有凌源-北票-沙河岩石圈断裂②,此断裂都为非全新活动断裂。

1.3 区域地震根据《辽宁省水文地质图集》之辽宁省地震震中及地震烈度区划图可知,辽宁省是我国地震活动较多的省份之一。

据文献资料不完全记载,自公元421年至1975年全省共发生3级以上地震70余次(不包括1975年海城7.3级地震的余震)﹑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20余次。

依据辽宁省历史地震活动规律﹑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和现代应力场特征等原则,判定辽宁省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开原—渤海﹑宁城—义县,鸭绿江—庄河等三个地区,并以开原—渤海地区为最,其破坏性地震达12次之多。

在拟建场址附近1977年6月5日发生4.7级地震。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之附录A,拟建场址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1.4 不良地质作用根据现场勘察结果结合调查了解资料,拟建场址范围内及其附近无岩溶土洞、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建议下一阶段进行专门的地质灾害工作。

1.5 稳定性评价参考《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DL/T 5074—2006第7.1.8~7.1.9条及《升压站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DL/ 5170—2002第8.1.6~8.1.7条,对可能影响厂区稳定的全新活动断裂,特别是强烈全新活动断裂,宜采取避开的处理措施;对中等全新活动断裂,宜避开断裂400m;对微弱全新活动断裂,宜避断裂进行建设,不使建筑物横跨断裂;对非全新活动断裂,可不考虑断裂对其场址稳定性的影响,当断裂破碎带发育时宜按不均匀地基对待。

地质勘察报告范文

地质勘察报告范文

地质勘察报告范文1. 引言2. 勘察目的3. 勘察方法与数据收集4. 地质背景与调查区域概况5. 勘察结果与数据分析6. 勘察结论与建议7. 参考文献引言本报告旨在描述对某地区的地质勘察结果,并提供相关数据分析及结论,以便为后续工程设计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勘察目的本次地质勘察的目的是评估勘察区域的地质条件,确定地质构造、地质体特征、岩性及存在的地质灾害风险等情况,并为工程建设提供相应的地质技术指导。

勘察方法与数据收集在本次勘察中,我们采用了多种勘察方法,包括地质测量、地质剖面观测、钻探及取样、岩石试验等。

同时,我们还收集了现场调查、卫星影像、航空照片等多种数据来源,确保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地质背景与调查区域概况调查区域位于某省某市,地貌以山地与丘陵为主,地质背景复杂多样。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选择了典型的勘察点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实地考察对该区域的地质构造、地质体和岩层进行了详细描述。

勘察结果与数据分析根据勘察获得的数据及所分析的结果,我们发现该区域主要由花岗岩、片岩和砂岩等岩层组成,其中片岩和砂岩层具有较高的倾角,存在一定的滑坡风险。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矿藏的存在,并初步判断其具有一定的开采价值。

勘察结论与建议根据勘察结果及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该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存在滑坡风险,需要在后续工程设计过程中加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2) 花岗岩等岩石类型适合开展矿产资源开发,可以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支持;3)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地质防灾措施,确保工程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1] 地质测量方法,地质学报,2020年。

[2] 岩石力学试验与分析,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8年。

[3] 地质勘察手册,中国地质出版社,2017年。

总结本报告根据对某地区的地质勘察数据及分析结果,针对勘察区域的地质背景及潜在地质灾害风险,提出了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这将为后续工程建设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工程地质勘察调查报告范文

工程地质勘察调查报告范文

工程地质勘察调查报告范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工程地质勘察调查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次报告旨在对某地的地质状况进行详细调查,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二、地质背景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包括了多个岩性和断层。

在地层组合上,主要由砂岩、页岩和泥岩组成。

断层活动频繁,地下水裂隙较多,对工程建设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三、勘察范围本次勘察范围涵盖了整个工程项目区域,总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

四、勘察方法1. 地质勘察:通过现场实地观察和采样,对地下岩石、土层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了解地质构造特征和稳定性。

2. 地球物理勘察:采用电阻率法和地震勘探等手段,获取地下岩层和断层的分布情况,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3. 地下水勘察:通过钻孔和取样分析,了解地下水位、水质和水流方向,评估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五、勘察结果1. 地质构造特征:该地区主要由砂岩、页岩和泥岩组成,存在断层和地下裂隙较多。

砂岩层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但泥岩和页岩层较软,强度较低。

2. 地下水情况:地下水位较深,水质良好,水流方向向东南流动。

3. 断层情况:存在多条断层,其中XX断层为主要活动断层,具有一定的滑动位移。

六、工程建议1. 建议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地质构造特征和断层活动,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

2. 建议在施工过程中注重地下水的排水和处理,以避免水文问题对工程造成影响。

3. 建议在选址时避开活动断层,以减少地震风险。

七、结论通过本次地质勘察调查,我们对该地区的地质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

在后续的工程设计和建设中,应根据勘察结果提出的建议,合理规划和设计,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

八、致谢在本次勘察调查中,我们得到了相关单位和人员的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以上为本次工程地质勘察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请各位领导及相关部门批示。

阜新地质勘察正式报告

阜新地质勘察正式报告

目录一、工程概况1、前言2、拟建建筑物概况二、勘察工作概况1、工作量及工作时间2、提交工作成果3、勘察工作依据三、勘察场地位置、地形地貌及区域地质构造四、场地气象要素五、场地地基土构成及性质六、各层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七、水文地质条件八、抗震分析评价九、地基土评价十、结论及建议十一、其它附表: 1、勘探点一览表(附表1)2、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附表2)3、标准贯入试验统计表(附表3)4、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统计表(附表4)5、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附表5)6、水质分析成果表(附表6)7、土的腐蚀性分析成果表(附表7)8、三轴试验成果图表(附表8)9、地基土波速测试报告(附表9)附图: 1、图纸目录2、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图 13、工程地质剖面图图 2~164、土工试验结果报表图17~19一、工程概况1、前言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受阜新#####有限公司的委托,对其拟建的阜新#####CBD公园项目场地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要求查明场地地基土的地质构成及其物理力学性质,为设计与施工单位提供可靠的依据。

该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勘察等级为甲级。

2、拟建建筑物概况规划地坪标高:139、00米,建筑面积:164200平方米,基础埋深15米。

二、工作概况1、工作量及工作时间(1)工程钻探钻孔:47个钻探总进尺:1695、00米;标贯试验:44次;重型动力触探试验:19、4米;取样:原状样18件, 扰动样42件,岩样31件,水样3组,土的腐蚀性分析3组。

(2)工程测量本次勘察钻孔测量工作,由我公司测量工程师胡令洋完成。

BM点引自街心路上一点(其坐标为X=512405、844;Y=4652895、152,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其市政高程为138、173m。

勘探点测量:47个(3)室内土工试验详见“土工试验结果报表”(4)工作时间外业:2014年7月2日~2014年7月11日进行内业:2014年7月14日~2014年7月17日完成。

工程地质勘察调查报告范文

工程地质勘察调查报告范文

工程地质勘察调查报告范文一、引言工程地质勘察调查是为了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和可行性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报告旨在对某地区进行的工程地质勘察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地质背景该地区位于山脉腹地,地质构造复杂,主要由花岗岩、片麻岩和页岩组成。

地表地貌以起伏的山地为主,地下水资源丰富。

地震活动频繁,属于高地震烈度区。

三、勘察范围和方法本次勘察范围包括工程建设区域及周边500米范围内。

采用的勘察方法包括现场地质调查、岩石和土壤取样、地下水勘查、地球物理勘测等。

通过对勘察区域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获取了大量的地质数据。

四、地质情况1.岩石特征勘察区域主要由花岗岩和片麻岩组成,岩性坚硬,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稳定性。

地下存在一些断层和节理,需要在设计和施工中加以注意。

2.土壤情况勘察区域的土壤主要分为黏土、砂土和砾石土。

黏土含水量较高,容易发生液化现象;砂土排水性较好,适宜作为基础填料;砾石土孔隙率大,透水性好。

3.地下水情况勘察区域地下水位较高,水质良好,水量充足。

地下水受地层裂隙和断层的影响较大,需要合理利用和控制。

五、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根据勘察结果,结合地质灾害历史数据和地震活动情况,对勘察区域进行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结果显示,该区域存在滑坡、崩塌和地震等地质灾害风险,需要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六、工程建议根据勘察结果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提出了以下工程建议:1.地震设计要求:根据地震烈度和建筑物重要性等级,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性。

2.地基处理:根据勘察结果和土壤工程性质,采取适当的地基处理措施,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地质灾害防治:根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加固边坡、设置防护网等,确保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七、结论本次工程地质勘察调查结果表明,勘察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存在地震和地质灾害等风险。

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和可行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工程概况1、前言2、拟建建筑物概况二、勘察工作概况1、工作量及工作时间2、提交工作成果3、勘察工作依据三、勘察场地位置、地形地貌及区域地质构造四、场地气象要素五、场地地基土构成及性质六、各层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七、水文地质条件八、抗震分析评价九、地基土评价十、结论及建议十一、其它附表: 1、勘探点一览表(附表1)2、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附表2)3、标准贯入试验统计表(附表3)4、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统计表(附表4)5、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附表5)6、水质分析成果表(附表6)7、土的腐蚀性分析成果表(附表7)8、三轴试验成果图表(附表8)9、地基土波速测试报告(附表9)附图: 1、图纸目录2、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图 13、工程地质剖面图图 2~164、土工试验结果报表图17~19一、工程概况1、前言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受#####的委托,对其拟建的#####CBD公园项目场地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要求查明场地地基土的地质构成及其物理力学性质,为设计与施工单位提供可靠的依据。

该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勘察等级为甲级。

2、拟建建筑物概况规划地坪标高:.00米,建筑面积:164200平方米,基础埋深15米。

二、工作概况1、工作量及工作时间(1)工程钻探钻孔:47个钻探总进尺:1695.00米;标贯试验:44次;重型动力触探试验:19.4米;取样:原状样18件,扰动样42件,岩样31件,水样3组,土的腐蚀性分析3组。

(2)工程测量本次勘察钻孔测量工作,由我公司测量工程师令洋完成。

BM 点引自街心路上一点(其坐标为X=512405.844;Y=4652895.152,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其市政高程为138.173m。

勘探点测量:47个(3)室土工试验详见“土工试验结果报表”(4)工作时间外业:2014年7月2日~2014年7月11日进行业:2014年7月14日~2014年7月17日完成。

2、提交工作成果岩土工程勘察报告4份。

3、勘察工作依据(1)、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2)、拟建建筑物平面图(3)、岩土工程勘察合同(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11)(5)、《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10)(6)、《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021—2001)2009年版(7)、《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DB21/T1214—2005)(8)、《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DB21/907—2005)(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10)、《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11)、《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12)、《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13)、《土的分类标准》(GB145-90)(14)、《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76-298)(15)、《岩土现场描述规程》(DB/T1368-2005、J10568-2005)(16)、《工程测量规》(GB50026-2007)(17)、《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18)、《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GB/T50269-97)(19)、《岩土工程质量检查和评定标准》(DB21/T1215-2001)(20)、《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2008)(21)、《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GB50585-2010)(22)、《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23)、《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12)三、勘察场地位置、地形地貌及区域地质构造勘察场地位于市中华路与解放大街交汇处。

场区地形较平坦,场地地貌单元属于细河阶地。

本区域位于中朝准地台北缘,蒙地轴东端,建平台拱,旧庙断凸西南侧。

区域上在矿区的南部、东部和西部广泛分布中生界侏罗—白垩系地层,地层由老到新为:侏罗系土城子组,侏罗白垩系义县组,白垩系沙海组、组和家湾组等。

组主要为砂岩、页岩。

四、场地气象要素市为半干旱-干旱大陆性气候,最高气温38℃,年平均气温7℃-9℃。

降雨多集中在每年七、八月份,年平均降水量400-450毫米,无霜期为130到160天。

基本风压0.6kN/m²,基本雪压0.4 kN/m²。

五、场地地基土构成及性质在本次勘察深度围场地地基土自上而下依次为①杂填土、②粉土、②1粉质粘土、③细砂、③1粉质粘土、④粗砂、⑤砾砂、⑥全风化页岩与砂岩互层、⑦强风化页岩与砂岩互层、⑧中风化页岩与砂岩互层。

具体描述如下:①杂填土:杂色,以粘性土和碎砖、碎石为主,结构松散,稍湿。

在整个场区分布连续。

层厚1.50~7.50米。

②粉土:黄褐色~灰褐色,含少量云母,无光泽,韧性低,干强度低,摇振反应中等。

湿,密实。

分布较连续,局部为粘土、粉质粘土状。

层厚:0.3~3.2米。

②1粘土:褐色,含有红褐色氧化铁斑及黑色铁锰质结核,光滑,韧性高,干强度高,无摇振反应。

饱和,可塑偏软。

仅出现在45#钻孔。

层厚3.1米。

③细砂:黄褐色,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云母,粒径均匀,稍密,稍湿~饱和。

分布较连续。

局部呈中砂状,层厚0.30~4.10米。

③1粉土:灰黑色,含有氧化铁,无光泽,韧性低,干强度低,摇振反应中等。

湿,中密。

仅出现在10#钻孔中。

层厚0.5米。

④粗砂:黄褐色,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云母,粒径较均匀,密实,饱和。

分布较连续,局部呈中砂状,层厚0.50~6.50米。

⑤砾砂:以石英、长石为主,粒径不均匀,级配良好,分选性差,局部呈圆砾状。

一般粒径2㎜~10㎜,最大粒径70㎜。

中密,饱和。

在整个场区分布连续,层厚0.90~4.10米。

⑥全风化页岩与砂岩互层:本层为全风化的页岩与砂岩的互层,灰色~黄灰色,页岩主要成份为粘土矿物;砂岩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

已完全风化成土状。

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有残余结构强度,干钻可钻进。

在整个场区分布连续。

层厚0.80~5.40米。

⑦强风化页岩与砂岩互层: 本层为强风化的页岩与砂岩的互层,灰色~灰黑色,页岩主要成份为粘土矿物;砂岩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

节理裂隙很发育,岩芯呈短柱状,钻进较容易。

岩石完整性指数在0.15~0.35之间,完整程度为破碎~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Ⅴ级。

在整个场区分布连续,此层本次勘察未全部钻穿,最大揭露厚度7.9米。

⑧中风化页岩与砂岩互层:本层为中风化的页岩与砂岩的互层,灰色~灰黑色,页岩主要成份为粘土矿物;砂岩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

节理裂隙较发育。

岩芯呈短柱或长柱状。

岩石完整性指数在0.35~0.75之间,岩石完整程度为较破碎~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Ⅳ级。

回转钻进较困难。

在整个场区分布连续,此层本次勘察未全部钻穿,最大揭露厚度32米。

各土层的分布规律详见附图2~16。

六、各层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详见附表2~4)各层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及力学参数表:岩石承载力特征值参数表:七、水文地质条件本次勘察钻孔在钻探深度均见有地下水,地下水类型为潜水,主要含水层为③细砂及④粗砂。

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区域水文地质的补给,初见水位在自然地面下4.5米左右,相当于市政高程的134.98米左右(2014年7月2日~2014年7月11日测),潜水稳定水位在自然地面下2.1~3.2米左右(2014年7月2日~2014年7月11日测),相当于市政高程的136.16~136.28米左右。

抗浮设计水位宜取该地区常年稳定水位上浮2米,场区抗浮水位按黄海高程的138.28米考虑。

根据场区10号、13号及37号钻孔所提取水样的水质分析结果判断,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有微腐蚀性;10号和37号水样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13号水样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弱腐蚀性(干湿交替)。

(见水质分析成果表)。

根据场区12号、23号及30号钻孔所提取试样的土的腐蚀性分析结果判断,场区土体对混凝土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弱腐蚀性,其中18号土样对钢筋有微腐蚀性。

(见土的腐蚀性分析成果表)。

八、抗震分析评价场区地基土液化判别应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10》有关规定,该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可不进行液化判别。

九、地基土评价各层地基土评价如下:①杂填土:为近几年新近堆积,在场区分布不均,结构松散。

不应考虑作为天然地基使用。

②粉土:在场区分布较连续,承载力较高,性质较好。

可作为浅基础持力层。

②1粘土:在场区只出现在45#钻孔中,承载力较低。

不宜作为基础持力层。

因有三层地下室,此层埋深较浅,属挖除土。

③细砂:在场区分布较连续,承载力较高,性质较好。

可作为浅基础持力层。

因有三层地下室,此层埋深较浅,属挖除土。

③1粉土:在场区只出现在10#钻孔中,承载力较低。

不宜作为基础持力层。

因有三层地下室,此层埋深较浅,属挖除土。

④粗砂:在场地分布较连续,承载力较高,性质较好。

因有三层地下室,此层埋深较浅,属挖除土。

⑤砾砂:在场地分布连续,承载力高,性质好。

因有三层地下室,此层埋深较浅,属挖除土。

⑥全风化页岩与砂岩互层:在场地分布连续,承载力较高,性质较好。

是较好的基础持力层。

⑦强风化页岩与砂岩互层:在场地分布连续,承载力高,性质好。

是很好的基础持力层。

⑧中风化页岩与砂岩互层:在场地分布连续,承载力高,性质好。

是很好的基础持力层及下卧层。

十、结论及建议根据野外钻探、现场原位试验及室土工试验结果判定:1、场地地貌较单一,地层较稳定、均匀,无可液化土层,无不良地质问题,场地为对建筑物属于抗震一般地段,适宜本次建筑用地。

2、因有三层地下室,①杂填土、②粉土、②1粉质粘土、③细砂、③1粉质粘土、④粗砂、⑤砾砂均属挖除土,其余各层均可作基础持力层。

3、根据建筑层数、基础埋深和地质条件,建议拟建建筑:场区20层主楼基础底面位于⑥全风化页岩与砂岩互层、⑦强风化页岩与砂岩互层及⑧中风化页岩与砂岩互层,但基础底面主要位于⑦强风化页岩与砂岩互层中。

⑦强风化页岩与砂岩互层经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约为fa=1303kPa满足承载力设计要求,⑧中风化页岩与砂岩互层的承载力也满足要求。

由于⑥全风化页岩与砂岩互层与⑦强风化页岩与砂岩互层性质差异较大,同时作为基础持力层时容易引起不均匀沉降,所以宜选择⑦强风化页岩与砂岩互层及⑧中风化页岩与砂岩互层作为基础持力层。

采用浅基础即可满足设计要求,且较为经济。

天桥荷载较小,可直接采用独立基础,②粉土、③细砂、④粗砂和⑤砾砂均可作为基础持力层。

4、市标准冻深为1.40米。

①杂填土无冻胀性,②粉土为冻胀土,冻胀等级为Ⅲ级,冻胀类别为胀冻。

5、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基土特征周期为0.35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