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第四章植物的生殖与生长

合集下载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

(1)营养生长抑制生殖生长
(2)生殖生长抑制营养生长
第三节 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四)植物的极性与再生
柳树枝条的极性与再生 A.正放:上端出芽,下端生根 B.倒置:下端出芽,芽朝上; 上端长根,根朝下
第一节 生长、分化和发育的概念 第二节 种子的萌发 第三节 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第四节 环境因素对生长的影响
方生长。深层施肥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使作物根向土壤深层生
长,以吸收更多的肥料。 根的向水性也是一种向化性。当土壤干燥而水分分布不均时
,根总是趋向潮湿的地方生长,干旱土壤中根系能向土壤深处伸
展,其原因是土壤深处的含水量较表土高。
第五节 植物的运动
(一)感夜性
感夜性运动主要是由昼夜光暗变化引起的。 感夜运动可以作为判断一些植物生长健壮与否的指标。
(三)生物因子
寄生 共生 生物体也可通过改变生态环境来影响另一生物体。这表现 在两个方面: (1)相互竞争
(2)相生相克
《科学画报》2005年 第12期
《奇妙的植物相生相克现象 》——张鹏
第一节 生长、分化和发育的概念 第二节 种子的萌发 第三节 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第四节 环境因素对生长的影响
第五节 植物的运动
第五节 植物的运动
(二)
第五节 植物的运动
(三)感温性
The end
拟南芥突变体的向光性和向地性反应 A.研究向光性和向地性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将装有琼脂培养基的透明盒用罩子遮光,仅从一 侧给予光照; B.野生种,具有正常的向光性和向地性,根 生长受光照和重力两方面影响,表现为向背光侧 下斜生长; C.缺乏向重性反应的突变性,根背光横向伸 长,具有负向光性; D.缺乏向光性反应的突变体,根仅向重力生 长,不表现负向光性。 上述结果表明,根具有负向光性,且负向光 性与向重性的控制机构相互独立存在。(石黑和冈 田,1994)

八年级生物下册《植物的生殖》课件

八年级生物下册《植物的生殖》课件
详细描述
学生将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的花序和 花结构,了解花的组成、花瓣、花萼 、雄蕊和雌蕊等结构特点,以及它们 在植物生殖过程中的作用。
观察植物的种子结构
总结词
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结构,了解 种子的形成和发育过程。
详细描述
学生将观察不同成熟度的种子, 了解种子的内部结构和发育过程 ,以及种子的萌发和生长特点。
遗传多样性
有性生殖通过基因重组产生遗 传变异,增加遗传多样性,而 无性生殖不涉及基因重组。
适应性
有性生殖有助于适应环境变化 ,因为基因重组有助于产生适
应新环境的变异。
繁殖方式
有性生殖需要两性配子结合, 而无性生殖则通过分株、孢子 、不定芽等方式进行繁殖。
植物生殖方式的选择
环境适应性
植物根据环境条件选择合 适的生殖方式,如水分、
学习目标
了解植物生殖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掌握植物生殖的几种方式,包括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理解植物生殖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以及植物生殖在农业、园艺等领
域的应用。
02
植物的有性生殖
植物有性生殖的概述
01
02
03
定义
植物有性生殖是指植物通 过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 进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 方式。
特点
和推广。
加快繁殖速度
无性生殖可以加快植物的繁殖速 度,使得植物能够在短时间内大
量繁殖。
增加繁殖后代数量
无性生殖可以产生大量的后代, 使得植物种群的数量得到快速扩
张。
04
植物生殖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比较
01
02
03
04
繁殖速度
有性生殖通常比无性生殖速度 慢,因为需要经过配子结合和

八年级生物植物的生长与繁殖

八年级生物植物的生长与繁殖

八年级生物植物的生长与繁殖植物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物类型之一,对于人类和整个生态系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对于我们理解和保护自然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生长和繁殖两个方面,探讨八年级生物植物的特点和生命周期。

一、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生长是一个连续而持久的过程,可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幼苗期和成熟期。

幼苗期是植物从种子开始发芽,到形成嫩叶和嫩茎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植物主要依赖种子内外的营养物质进行生长,同时需要光照和适宜的温度。

幼苗期的植物通常比较柔弱,需要额外的保护和关爱。

成熟期是植物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和发育后,形成成熟的根、茎、叶和花或果实。

在成熟期,植物通过自身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进行生长。

此时,植物已经具备了自我养活和繁殖的能力。

二、植物的繁殖方式植物有多种繁殖方式,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1. 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指植物通过植物体的一部分,直接形成新的植株。

常见的无性繁殖方式有:(1) 分株繁殖:某些植物的茎在地下或地上长出侧枝,成为新的植株。

例如,薹草和竹子就是通过分株繁殖进行扩张的。

(2) 嫁接繁殖:将两个植物体的茎或枝接在一起,使它们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植株。

嫁接常用于果树的繁殖,以获得优质品种。

(3) 切条繁殖:将植物的茎、枝或叶片切下来,插入土壤中或水中,等待其生根并生长出新的植株。

切条繁殖常用于观赏植物和经济作物的繁殖。

2. 有性繁殖有性繁殖是指植物通过花粉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新的植株。

常见的有性繁殖方式有:(1) 花的传粉:植物通过花的结构吸引昆虫、鸟类或风等动物帮助传递花粉。

传粉过程中,花粉颗粒会结合卵细胞,形成种子,进而发育为新的个体。

(2) 胚珠的受精:花的胚珠中的卵细胞和雄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然后,受精卵发育成种子,并通过风、动物或其他媒介分散到周围环境。

(3) 子房的发育:花的子房会发育成果实,果实中的种子可以孕育新的植株。

第四章 - 湖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第四章 - 湖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第四章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一、名词解释propagation 生殖营养繁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spores 扦插嫁接分株繁殖压条不育花 floral formula 成花诱导单被花花萼花托无被花不完全花宿存萼花芽分化雄蕊群花图式减数分裂 male sterility 合子花粉萌发小穗雄配子体花粉败育花粉植物绒毡层雄性生殖单位精子异型性carpel 丝状器 placenta 雌配子体胚珠多胚囊现象柱头花开花风媒花虫媒花传粉识别蛋白原胚自花传粉异花传粉double fertilization 闭花受精多精现象非卵配子受精自花不育有性世代体外受精prosembryum 核型胚乳细胞型胚乳apomixis 多胚现象不定胚二倍体无融合生殖单性结实真果假果 aggregate fruit、无性世代生活史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二、填空题1.植物的繁殖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种类型。

2.嫁接的成活率与两植物间的亲缘关系有关。

一般来说,______间的嫁接成活率最高。

3.扦插前,为促进_______,常用一些生长素。

4.在进行嫁接时,保留根系,被接的植物称为______,接上去的枝条或芽体称为______ 。

5.一朵完整的花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组成。

6.歌德认为:花是适合于生殖的_________。

7.禾本科植物花序上着生许多小穗,每一小穗由小穗梗、两枚颖片和若干朵小花组成,每朵小花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组成。

8.雌蕊是花的最中央部分。

完全的雌蕊是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构成。

雄蕊,也称______,由_______和_______构成。

9.花的各部分在演化过程中,数目从_______到_______,从_______排列到______排列,从______到______ ,从______对称到______对称。

植物的生殖与生长

植物的生殖与生长
植物的生殖與生長
汇报人:XX 2024-01-15
目 录
• 植物生殖方式概述 • 植物生长过程与特点 • 植物生殖器官结构与功能 • 植物生长环境因素影响分析 • 植物激素在生殖和生长中作用研究 • 现代科技在植物生殖和生长中应用探讨
01
植物生殖方式概述
有性生殖
配子生殖
通过雌、雄配子的结合形成合子,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如被子 植物中的双受精现象。
细胞培养
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 织,再分化形成完整植株。
基因工程在改良品种中应用
转基因技术
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赋予植物新的性状,如抗虫、抗病、 抗旱等。
基因编辑技术
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工具,对植物基因组进行定点编辑, 实现精准育种。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植物基因组进行扫描,寻找与优良性状相关的 基因,加快育种进程。
04
植物生长环境因素影响分析
光照条件对植物生长影响
光合作用
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的基础,直接影响植物的 生长速度和发育。
光周期现象
植物对昼夜长短变化的反 应,影响开花、结果等生 理现象。
光谱成分
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生长 有不同影响,如红光和蓝 光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 。
温度条件对植物生长影响
酶活性
受精与结实
花粉在柱头上萌发,花粉管将 精子送至胚珠内与卵细胞结合 形成受精卵,进而发育成种子 。
果实成熟与散播
果实成熟后通过风力、动物等 传播方式将种子散播到适宜的
生长环境中。
03
植物生殖器官结构与功能
花器构造及功能
花萼
位于花的最外层,由绿色叶状片组成 ,起保护作用。

植物的生殖ppt课件

植物的生殖ppt课件
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温度和湿度也对植物开花有影响, 如春季气温升高促进开花,而湿度 对开花的影响因植物种类而异。
传粉的机制与过程
01
02
03
传粉的机制
植物通过风、昆虫、鸟等 媒介进行传粉,其中风传 粉和昆虫传粉较为常见。
风传粉过程
花粉粒在花药中形成,通 过风力传播到其他花朵或 植物上。
昆虫传粉过程
花通过颜色、形状和香气 吸引昆虫,昆虫将花粉从 一朵花带到另一朵花。
适应环境
植物生殖能够帮助植物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例如,一些植 物可以通过无性繁殖快速适应环境变化,而种子繁殖则可以 帮助植物在恶劣环境下保持种群延续。
02
CATALOGUE
植物的开花与传粉
植物开花的周期与影响因素
植物开花的周期
植物的开花周期受日照长度长度变化产生反应,如 短日照植物在日照长度短于一定时 间后开花,长日照植物则在日照长 度长于一定时间后开花。
植物生殖的过程
植物生殖一般包括花粉粒的产生、花粉粒的传播和受精三个阶段。其中,花粉 粒的产生和传播是在花的雄蕊中完成的,而受精则是在花的雌蕊中完成的。
植物生殖的种类与特点
种子繁殖
种子繁殖是植物最普遍的生殖方式之一。它是指植物通过产生种子来实现繁殖。 种子的主要特点是具有繁殖力和生命力强、适应性广等优点,但繁殖周期较长。
植物生殖研究涉及基因表达调控、DNA重组、转录后修饰等遗传学和
分子生物学概念,为人们揭示植物生殖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03
农业与园艺实践应用
植物生殖研究在农业和园艺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杂交育种、人
工授粉、防治病虫害等,为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提供了有效手段。
植物生殖研究的未来展望

植物的生殖和发育

植物的生殖和发育

A细胞● B细胞○ C细胞●
只在选择 只在选择 只在选择 性培养基 性培养基 性培养基 I上生长 Ⅱ上生长 1上生长
生长环境 生长环境 生长环境
的pH为 的pH为 的pH为
4~6
7—8
7—8
下图是用细胞融合法获得C细胞 及从A.B.C细胞中分离出C细胞 的过程示意图,据表分析填空.

1

选择PH为7~8 的培养基
异花传粉
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 的柱头上的过程
比较普遍




人工授粉
如果在植物开花期出现连续下雨、刮大风或无 风天气等情况,对植物的繁殖会有什么影响?并 说说原因。
会造成农作物减产或果实出现空壳 缺粒现象等。
主要的原因就是传粉不足。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可采用什么方法? 人工授粉 人工方法给农作物传授花粉
2008 丽7.下列植物的繁殖,属于有 性生殖的是 A.马铃薯用块茎繁殖 B.水稻用种子繁殖 C.月季用枝条扦插繁殖 D.桃用嫁接繁殖优良品种
1.细胞融合法是将性质不同的两种细胞融合起来而培养出新细胞 的生命科学技术。现用A、B两种细胞融合制得C细胞。其性质比 较如表(下表中的选择性培养基是具备特定细胞生长所需多种营 养成分的混合物)。
3)知道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a
注意:在科学实验中,控制变量是实验成功的关 键保证,在研究一个变量时,其他变量必须相同。
种子萌发的条件
外界条件 主要变量
充足的水分 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氧气(空气)
自身条件 次要变量
有一个完整的胚。 已度过休眠期 有活力的
注意:以上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由此实验可知道种子萌发需要什么环境条件?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概念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概念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概念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是植物生长的两个重要阶段,它们对植物的发育和繁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营养生长是植物从种子萌发到形成生殖器官之前的生长阶段。

在这个阶段,植物主要进行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生长,以积累足够的营养物质,为后续的生殖生长阶段打下基础。

在营养生长阶段,植物需要不断地从外界吸收养分,以满足其快速的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形成完整的植株结构。

营养生长的速率和持续时间会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如光照、温度、水分和肥料等。

生殖生长是植物从形成生殖器官到种子成熟的过程。

当植物达到一定的营养积累后,就会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开始开花、结果和种子形成。

生殖生长是植物生命周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之一,因为它决定了植物的繁殖能力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在生殖生长阶段,植物需要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以确保顺利地完成繁殖过程。

生殖生长同样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光照、温度和湿度等。

在自然界中,植物通过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的交替进行,适应着不同的环境条件和生存需求。

有些植物在营养生长阶段会形成地下茎或匍匐茎,以扩大繁殖面积;而有些植物则会通过生殖生长阶段产生大量的种子,以增加繁殖机会。

这种生长方式的多样性使得植物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从而保证其种群的延续和发展。

对于农业生产而言,了解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规律对于作物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合理的水肥管理和种植技术,可以促进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例如,在作物的营养生长期,需要加强水肥管理,促进植株的生长和营养积累;而在作物的生殖生长期,则需要采取措施促进开花、结果和种子的形成。

总之,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是植物生长的两个重要阶段,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了解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规律,有助于更好地进行植物栽培和农业生产管理,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和繁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佳遺傳材料:果蠅(易培養.子代數目多.生活史短 10~12天.表型特徵明顯.唾腺細胞有巨大染色體四對)
學者
重要發現
科學家 1882年發現細胞中含絲狀染色體
魏斯曼 1887年發現配子含受精卵染色體數一半, 提出「細胞能行減數分裂」的假說
歐洲學者 1900年三位學者在不同實驗室重新證實 孟德爾遺傳學說
遺傳法則之分離率
以一對同源染色體為例
遺傳法則之自由配合(獨立分配)率
以二對同源染色體為例
遺傳基本法則之結合率
以一對同源 染色體為例
➢ 機率:乘法原則和加法原則(數目多時,理論期望值 =實際值)
1.後代顯性.隱性的組合及其機率:a(顯性基因機 率).b(隱性基因機率)
• (a+b)(a+b)=a2 +ab +ba +b2= a2+2ab+b2 • 例.Rr× Rr→(a+b)(a+b)=a2+2ab+b2→性狀=3:1 • 例.兩性雜交F2(F1× F1):
每一胎生男生女的機率均為1/2
性染色體異常的過動兒:染色體為44+XYY的男
性,身材高壯.聰明機警,但易衝動及暴力傾向
性聯遺傳:帶病基因皆為隱性,且均位在X染色體
上。如紅綠色盲.血友病.佝僂症.蠶豆症.肌肉萎縮
症.食指較無名指短…
人類的性別遺傳
︵性 莫聯 甘遺 ︶傳
的 發 現
➢人類血型的遺傳: 1900年德國科學家發現血液相混產生血球凝集 現象,將血液分為A.B.O及AB四群
磷酸)和AMP(Mono:單磷酸) 含氮鹽基配對方式:A T(RNA以U取代)
CG
DNA的化學組成
最多
最多
基因型與外表型
基因型
•個體內控制某性狀的對偶基因(等位基因)組合(T大 寫:顯性;t小寫:隱性) •例.同基因型(同型合子;純種):TT、tt
異基因型(異型合子;雜種):Tt
(外)表型 •又稱表現型,個體外表表現的遺傳性狀(顯性.隱性)
離形成配子 3.當顯性與隱性相遇時,只有顯性性狀表現
自 •孟氏第二遺傳法則(兩對因子遺傳.非同源染色體) 由 •獨立分配律內容: 配 1.形成配子時,一對基因分離對另一對基因分離 合 沒有影響 律 2.形成配子時,非對偶基因會自由組合至同一配
子 結 •孟氏第三遺傳法則 合 •雄配子(n)和雌配子(n)隨機相遇結合後,恢復為具 律 有成對同源染色體的合子
第四節
突變
突變:遺傳物質發生變異,分為染色體數 目和構造上改變及基因本身的變異
➢基因突變:組成基因的DNA片段發生變化,包括 DNA的核苷酸序列或核苷酸的化學組成發生改變 特性 1.突變機會很小:每一基因突變率平均是10-5 (約104~10-6) 2.突變基因通常有害,且是隱性,故可以異型合子方式 保存在族群中 3.突變機會小且對個體有害,甚至致死(如鐮形血球貧 血:血紅素基因發生突變,使紅血球呈現鐮刀狀,極易 破裂而導致貧血) 4.偶而會產生對個體有利的突變,有利演化 5.突變之基因可經由精子.卵子遺傳給後代 突變的原因 1.物理因素:X射線.紫外線.和輻射線…等 2.化學因素:包括尼古丁.藥物.化學添加劑(如亞硝 酸)…等 3.生物因素:如B型肝炎病毒導致肝癌…等
第三節
性別與遺傳 血型與遺傳
➢人類染色體:共23對(雙套2n)或46條
男性
女性
染色體 44+XY或(22對 +XY)
44+XX或(22對 +XX)
性染色體
XY
XX
生殖細胞 精子有二種:
卵有一種:
決定生男X生或女Y(:機由率父各親占(1提/2供) 女X(兒機X率.兒為子10Y0)決%=定1,) 母親無論子女均提供X
➢一對因子遺傳(單性雜交).兩對因子遺傳(兩性雜交)
豌豆種子
P(親代.第一代) F1(第一子代)
F2(第二子代: F1經自交產生 F1× F1)
一對因子
二對因子
圓形x皺皮 黃色圓形x綠色皺皮
圓形(Rr)
黃色圓形(RrYy)
圓:皺=3: 黃圓:綠圓:黃皺:
1
綠皺
=9:3:
3:1
半顯性:異型合子時出現介於顯性和隱性間的 外表型(等位基因沒有顯、隱性差別) 1.例.紫茉莉的花色遺傳
今日科學家陸續發現另外23個血型系統,包含 400種以上紅血球表面抗原
血型
基因型 抗原 抗體(血漿中)
M
MM
M
N
NN
N

MN
MN M和N
血型 表面抗原 血漿抗體 白種人
Rh+(陽性) Rh
無 85%
Rh-(陰性) 無 抗體Rh 15%
黃種人 幾乎 100% 極少
複數對偶基因:有IA.IB及i三種基因控制一種性 狀(IA.IB是共顯基因)
洒吞.巴夫來 1902年提出染色體學說(遺傳基因在染 色體上.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體.…)
聯鎖:染色體上有許多基因(例人23對染色體中,可 能具十萬個基因)→不符自由配合率
➢色盲:性聯遺傳,致病的隱性基因位在X染色體上 大多為紅綠色盲,少數為全色盲 色盲不適宜從事色彩相關工作,如醫護人員.廣告設 計等,亦不能考取駕照










桃麗羊

探討活動六
細胞分裂
培養洋蔥根尖
Carnoy’s固定12 小時至1星期之後
滴入70%酒精 置入A溶液約 5-10分鐘
約5-10分 鐘
單性雜交與性聯遺傳
製作模型組件
紅色代表女性 藍色代表男性
以基因型為Aa的男性為例
雌.雄配子結合的操作說明
反交 子代與親代個體交配
自花受粉 同一朵花交配,屬於自交
異花受粉 不同朵花,例同株(自交)或異株(雜交或自交)
單性雜交 一對因子(性狀)雜交
兩性雜交 二胞中已複製完成的同源染色體 體染色體:第1~22對決定身體各部位特徵
性染色體:第23對主要為決定性別特徵
第二節
第六章
遺傳
➢遺傳學:研究親代的性狀如何傳給 後代的科學
第一節
基因與染色體
➢染色體:位於細胞核,由DNA和蛋白質組 成(染色質:平時細胞未進行分裂時) ➢基因:DNA上的一小段(人約有10萬個基因)
核酸(C.H.O.N.P)
➢ 核酸有二種:DNA(去氧核糖核酸)和RNA(核 糖核酸)
➢ 核甘酸:小分子組成單位,如ATP 五碳糖:去氧核糖和核糖 含氮鹽基:口票呤(A.G)、嘧啶(C.T和U) 磷酸:如ATP(Tri:三磷酸)、ADP(Dou:二
易位 二條非同源染色體互換,導致 子時,同源染色體
基因位置改變
配對困難,降低配
子存活率
數目
定義
實例
整倍數 套數改變 三倍體(3n):無子西瓜
非整倍數 非成套改變 三體(2n+1):唐氏症
構造上的四種變異
第五節
人類的遺傳疾病
➢人類遺傳學:人類研究困難(世代時間長、子代數目 少),可由譜系(族譜圖)分析
•例.高莖(TT、Tt);矮莖(tt)
自交
相同基因型個體相互交配,例TTxTT.TtxTt.ttxtt
雜交
不同基因型個體相互交配,例TTxtt.TTxTt.Ttxtt
互交
說明雌.雄個體對遺傳的貢獻,例TT花粉傳至tt柱頭 為正交,反之為互交
試交
證明顯性個體的基因型,例TT或Tt與隱性tt交配, 若子代出現隱性則為Tt(試交又稱檢定雜交)
➢血友病:性聯遺傳,致病的隱性基因位在X染色體上 大多數是A型血友病:體內缺乏第八凝血因子造成 症狀:患者血液無法凝固血流不止,甚至死亡 皇室疾病:19世紀常發生在俄國.西班牙的皇室成 員中
➢蠶豆症:葡萄糖六磷酸鹽去氫酶缺乏症,屬於X 染色體上的性聯遺傳 食用蠶豆或萘丸及紫藥水誘引,引起嚴重的溶血 性貧血,造成紅血球快速破裂 全世界有一億人口帶有此種致病基因:臺灣以 客家及人士出現機率最高,福建籍次之 ➢地中海型貧血症:隱性非性聯遺傳疾病,遺傳性 的溶血性貧血 原因:血紅素中的紅血球蛋白合成發生問題(血 紅素A由二條α鏈及二條β鏈組成),導致紅血球變小 且易發生破裂 分為α型及β型:臺灣約有4%為α型帶因者,2%β 型帶因者 α型地中海型貧血症:α鏈生產量不足,β鏈會代 償性增加,造成紅血球的大小改變,且細胞膜變薄. 變脆弱
(紅花RRx白花rr→F1皆為粉紅花(Rr) →F2為紅(RR):粉紅(Rr):白(rr)=1:2:1) 2.遺傳方式仍符合孟氏遺傳法則
一對因子的遺傳
F1自交 (F1F1)
兩 對 因 子 的 遺 傳
➢孟德爾遺傳法則: •孟氏第一遺傳法則(一對因子遺傳.同源染色體)
分 •內容: 離 1.控制一種性狀的基因有二:顯性與隱性 律 2.控制一種性狀的基因兩兩成對,兩基因互相分
基因突變(點突變)
➢染色體突變:分為染色體構造及染色體數目的改變
構造
定義
存活率
缺失 一條染色體失去一小段,基因 造成嚴重遺傳障
數目減少
礙,甚至死亡
重複 一條染色體有一小段倍增 人類影響不若缺 失劇烈,亦可致死
倒位 一條染色體形成圈環,交叉斷 •不影響表型
裂再接合,形成基因順序顛倒 •減數分裂形成配
RrYy× RrYy性狀=(3+1)(3+1)=9:3:3:1 2.天竺鼠毛色(親代Bb× Bb),四個後代中顯性(黑).隱性
(棕)的數目及機率: • (a+b)4=a4 +4a3b +6a2b2 +4ab3 +b4 • 四黑(3/4)4+三黑一棕4(3/4)3(1/4)+二黑二棕
6(3/4)2(1/4)2+一黑三棕4(3/4)(1/4)3+四棕(1/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