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条底线
二十条底线指标(勾选)

18
应急设施。配置消防和应急照明设备,设置明显的疏散标志
□达标□不达标
19
消除超大班额。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
□达标□不达标
20
多媒体教室。有可供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教室
□达标□不达标
督导组:
填表人:
审核人:
检查时间:
说明
□达标□不达标
9
升旗条件。设置旗台、旗杆,按要求升国旗
□达标□不达标
10
寄宿生床位。实现寄宿生1人1床位,消除“大通铺”现象
□达标□不达标
11
宿舍位置。学生宿舍不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达标□不达标
12
淋浴设施。除特别干旱地区外,寄宿制学校应设置淋浴设施
□达标□不达标
1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就餐条件。寄宿制学校或供餐学校具备食品制作或加热条件,满足学生就餐需要
校名:
评估标准
结果
1
消除D级危房。对D级危房已按规定采取有效措施
□达标□不达标
2
校舍楼梯。多层校舍建筑每幢不少于2部楼梯,楼梯坡度不大于30度,楼梯坚固耐用,护栏坚固耐用
□达标□不达标
3
室内安全。教室和宿舍内外墙面平整,无明显尖锐突出物体,室内无裸露电线,窗台的高度符合安全标准
□达标□不达标
4
室内采光照明。教学用房室内采光良好,照明设施完善,光线充足
□达标□不达标
14
开水供应设施。配备开水供应设施设备
□达标□不达标
15
厕所设置。新建校舍一般设置水冲式厕所。厕位够用,按1:3设置男女蹲位。旱厕应按学校专门无害化卫生厕所设置
□达标□不达标
16
高处作业二十条安全禁令

1未依法依规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从事高处作业或未接受高处作业专项安全培训的。
2.未按照分级作业高度和特殊高处作业规定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或未设专门人员进行旁站安全监护。
3.未使用双钩五点式安全带,或所用安全带存在缺陷、达到报废标准、超过服务年限,或双钩同时挂在一个挂点或移位过程双钩同时脱钩,或未高挂低用。
4.安全带未挂在可靠锚固点(系挂点)上,或水平移动的作业场所未设置并使用双根水平生命绳,或设备检修涉及高处作业的部位未焊接(设置)安全带系挂点。
5.在临边作业未安装防护栏杆和密目式安全立网或工具式栏板封闭。
6.在各类垂直运输设备设施与建筑物间通道平台两侧未设置防护栏杆和密目式安全立网或工具式栏板封闭,搭设临时通道没有设置防护栏杆。
7.洞口未采取可靠盖板覆盖、封堵措施或设置防护栏杆,电梯井口未设置防护门,或现场吊装孔未使用坚实钢板覆盖或用防护栏杆封闭。
8.擅自撤除孔洞盖板、栏杆、隔离层或因工作需要撤除上属设施时不设明显标志并准时恢复,或在未封闭的临边及孔洞口逗留、休息。
9.多次攀登的钢挂梯或软梯、爬梯、塔吊或烟囱等作业未按规定使用垂直安全绳和自锁器、速差自控器(防坠器)。
10∙使用直(靠)梯或人字梯无专人扶梯,或上下梯子时未面向梯子或手持器物,或带人移动梯子,或多人在同一架梯上工作。
I1梯子架设在不稳固的支持物上工作,或梯子底端无防滑措施,或人字梯无坚固的钱链和限制跨度的拉链,或站在最上部踏板作业。
12.悬空高处作业未规范使用安全作业平台、高空作业车、高处作业吊篮、座板式单人吊具、脚手架的,或马道板、脚手板未铺满、未固定。
13.钢结构或屋面施工,利用钢梁作为水平通道时,未在钢梁一侧设置连续的钢丝绳水平生命绳,或首次屋面板施工位置未在下方设置安全平网。
14.在轻质型材等屋面上作业,未搭设牢固、防滑的临时走道板(脚手板),或站在不牢固的结构物(如石棉瓦、木板条等)上作业。
15.在无可靠安全防护设施的条件下,在屋架、桁架的上弦、支撑、樵条、挑架、挑梁、砌体、不固定的构件上行走或作业。
随县教师行为底线20条

随县教师行为底线20条
1、服从学校大局,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
2、严格遵守学校考勤制度,按时上下班,规范坐班,不消极怠工;
3、严格按课表上课,不私自换课;
4、严格落实课堂常规,落实备、教、批、辅、改、考六大教学环节;
5、严禁请假陪读或调课陪读;
6、积极参加学校各项集体活动,准时出席,并认真做好笔记;
7、上班时间不上网玩游戏,上课和集会时电话一律保持静音状态;
8、遇到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应迅速作出援助反应;
9、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打骂、侮辱学生。
善待每一个学生,不歧视学困生、残疾学生;
10、严禁开展或者组织参与针对学生的经营性活动,或者强制学生订购教辅资料、报刊等谋取个人利益;
11、严禁组织、要求、诱导学生参加校外有偿补课,或者参与校外培训机构对学生有偿补课,不为校外办班补课提供生源;
12、尊重家长,真诚对待家长的来信来访和投诉;
13、不接受家长钱物,不接受家长宴请;
14、仪态大方、举止得体;
15、与同事和睦相处,善待他人;
16、不传播流言,不搬弄是非,不恶意中伤他人;
17、不在微信等自媒体上发表或散布道听途说的言论;
18、严禁酒后上课和在课堂上吸烟,不带彩打牌(赌博);
19、不违法违规上访。
不信教不传教,不参与封建迷信活动;
20、不在招生、考试、考核评价、职务评审、教研科研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
以上行为底线20条我已知悉,并坚决遵守。
承诺人:
2017.9。
20条底线整改情况汇报

20条底线整改情况汇报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公司的工作底线进行了全面的整改,旨在提高工作效率和规范工作行为。
以下是我们整改情况的汇报:1. 工作守时,我们严格执行上班时间,员工都能够按时到岗,并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
迟到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
2. 工作纪律,我们加强了对员工工作纪律的管理,严格要求员工按照规定的工作流程和标准进行工作,杜绝了随意性和随意性。
3. 工作态度,我们注重培养员工的积极工作态度,鼓励员工在工作中主动解决问题,积极主动地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4. 工作效率,我们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确保了工作任务的及时完成。
5. 职业道德,我们加强了对员工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教育,倡导员工在工作中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公正、廉洁、诚信。
6. 服务质量,我们提升了服务质量,加强了对客户的沟通和交流,确保了客户的满意度,提升了公司的声誉。
7. 安全生产,我们加强了安全生产管理,建立了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确保了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8. 知识产权,我们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规范了知识产权管理流程,杜绝了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9. 财务管理,我们加强了财务管理,规范了财务管理流程,提高了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10. 环境保护,我们注重环境保护,加强了对环境的管理和保护,确保了公司的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11. 公司形象,我们加强了公司形象的管理,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增强了公司的竞争力。
12. 诚信经营,我们倡导诚信经营,杜绝了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确保了公司的诚信经营和长久发展。
13. 创新发展,我们注重创新发展,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性的建议和意见,推动公司的创新发展。
14. 团队合作,我们加强了团队合作,倡导员工之间的相互协作和支持,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5. 学习培训,我们加强了员工的学习培训,提高了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办学条件20条底线

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底线要求的通知教基一厅[2014]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发展改革委、财务局:为进一步加强对各地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指导,面向贫困地区,聚焦薄弱学校,确保实现“保基本、补短板”工作目标,经研究,提出《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底线要求》(简称“底线要求”),现予印发,并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底线要求”以《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卫生设施建设与管理规范》、《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等国家标准、教育行业标准及相关政策文件为基本依据,共计20项。
二、各地应将“底线要求”作为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优先保障、必须完成的建设内容,并在实施过程中,以学校为单位予以优先落实。
教学点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执行。
各地可在“底线要求”基础上,依照相关标准或文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要求,既要“保底”,也要“限高”,严禁搞超标准豪华建设。
三、各地要把“底线要求”纳入项目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作为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
各地有关部门要把“底线要求”与绩效目标表(见《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制定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方案的通知》附件1)一并作为项目绩效评估依据。
各地教育督导部门要将“底线要求”纳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专项督导,加强督导检查。
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2014年7月18日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底线要求(20条底线)1.消除D级危房。
新建校舍抗震设防类别不低于重点设防类,满足综合防灾要求。
广阳实验小学小学“20条底线要求”达标情况自查报告

方城县广阳实验小学“20条底线要求”达标情况自查报告根据“20条底线要求”,校长成立自查小组,由校长牵头,认真清查学校的“20条底线要求”情况,目前已有18项达到要求,2项未能达到要求,自查情况如下:一、基本情况我校始建于2016年,是一所乡镇民办小学。
现有29个班级,1500余名学生,125名教职工,学历均达标。
校园占地面积26640平方米,建筑面积9097.74平方米。
二、达标情况:1、学校没有D级危房。
2、学校校舍均严格按照相关文件修建,楼梯数量,坡度和护栏情况均满足要求。
3、教室内、外墙平整,无明显尖锐突出物体,室内没有裸露电线,窗台的高度符合安全标准。
4、教室采光良好,每间教室配备 4 盏日光灯,做到整间教室采光均匀。
5、学生课桌椅做到每个学生1桌1椅。
6、黑板。
按国家标准配置满足教学要求的黑板。
7、学校设置了旗杆旗台,每月更新拉绳和国旗,每周星期一进行升旗仪式,学生齐唱国歌,升旗仪式后校长对全体学生进行国旗下的讲话。
9、修建了满足校园安全需要的围墙。
11、学校有多媒体教室,方便师生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
12、宿舍位置:学生宿舍没有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13、寄宿生床位:实现寄宿生1人1床位,床铺应牢固结实,床面的长度和宽度满足年龄阶段学生需求,双层床安装有安全可靠的梯子和抓手,上层床位安装有合格的护栏。
14、就餐条件:学校具备食品制作或加热条件,满足学生就餐需要。
15、学校配备了开水供应设施设备,在显眼的地方提醒“小心开水,注意烫手。
”等字样。
16、学校有水冲式厕所,厕位够用。
17、学校设置有淋浴设施,满足学生洗浴要求。
18、每个楼房每层都配备了应急灯和消防灭火器,学校不定期开展应对突发情况的疏散演练。
19、学校配备了校园监控设备,在大校门、教室、走廊、餐厅、操场等关键部位安装摄像头,校园每个角落都可以监控到学生,有突发情况方便学校及时知晓和及时处理。
宿舍楼配有两个医药箱满足突发情况的要求。
越城区民办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底线要求”20条

越城区民办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底线要求'20条为进一步规范我区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办学行为,引导举办者依法办园,不断提高民办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加快促进我区学前教育事业优质普惠发展,根据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浙江省学前教育条例》和《中共绍兴市委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就进一步规范我区民办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提出20条“底线要求”,请认真贯彻落实。
幼儿园有其中一条或几条不达标,将作为下一年度办学许可证年检结论评定的主要依据。
一、办园资质齐全,并按时年检。
具有在有效期内的《办学许可证》、《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
有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卫生评价合格报告,食堂有《食品经营许可证》,有收费备案书,开园和近三年装修均取得消防验收合格证明。
二、根据规模开班,班额及生均面积符合要求。
平均班额不超过30名幼儿。
幼儿园户外生均面积不低于3平米,活动室与午睡室合用生均面积不低于2.5平米,与午睡室分设生均面积不低于L8平米。
三、园舍建筑和园所装备符合要求。
有消防安全鉴定书和房屋质量鉴定书,装修材料符合环保要求。
班级活动用房设置和区角创设符合《浙江省等级幼儿园评估标准》中的指标要求。
四、幼儿园有校(园)方责任险投保,建立安全防护和卫生保健制度并有效落实。
接受当地卫生机构的业务检查和指导,认真做好入园儿童和在岗员工的体检、卫生、消毒、防疫、儿童营养等各项工作。
五、查验预防接种证,做好传染病预防。
所有幼儿入园时均要查验预防接种证,按国家免疫规划提醒家长做好预防接种,做好幼儿缺勤追查和因病缺勤幼儿情况登记,做好传染病预防,保持幼儿出勤率正常。
六、教职工无犯罪记录和精神病史,确保身心健康。
上岗前均要体检合格并取得《健康合格证》,每年组织所有在岗教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平时做好教职工心理健康指导,确保在岗员工的身心健康。
七、幼儿园不得随意停课或补课。
因传染病等原因停课或补课,需严格规范落实传染病防控有关规定,不得随意停课或补课。
20条底线督导实施方案

20条底线督导实施方案一、建立底线督导制度。
底线督导是指对工作中的底线、红线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工作不越红线、不碰底线。
建立底线督导制度,明确督导的对象、内容、方式和频次,确保底线督导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明确责任主体。
底线督导工作需要明确责任主体,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责任和义务,明确底线督导工作的责任人员,确保责任到人,责任落实。
三、建立督导考核机制。
建立底线督导的考核机制,对底线督导工作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对底线督导工作的成效进行量化评价,激励底线督导工作的开展。
四、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对底线督导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干部职工对底线督导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全员参与底线督导工作的积极性。
五、建立督导档案。
建立底线督导档案,对底线督导工作的过程和成果进行记录和归档,形成督导工作的资料库,为今后的督导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六、加强督导技能培训。
加强对底线督导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底线督导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确保底线督导工作的专业化和精细化。
七、建立督导奖惩机制。
建立底线督导奖惩机制,对底线督导工作中的先进个人和单位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底线督导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进行纠正和整改。
八、加强信息化建设。
加强底线督导信息化建设,建立底线督导的信息平台,实现对底线督导工作的数据化管理和分析,提高底线督导工作的科学化和精准化。
九、加强协作配合。
加强底线督导工作的协作配合,建立跨部门、跨单位的底线督导协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底线督导工作的开展。
十、强化督导监督。
强化对底线督导工作的督导监督,确保底线督导工作的规范和有效开展,及时发现和解决底线督导工作中的问题和难点。
十一、加强督导反馈。
加强对底线督导结果的反馈,及时向被督导对象反馈督导结果和意见建议,促使被督导对象改进工作,提高工作质量。
十二、建立督导联动机制。
建立底线督导与其他管理工作的联动机制,实现底线督导工作与其他管理工作的有机衔接,形成工作合力,提高管理效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改薄”20项底线
(1)消除D级危房。
新建校舍抗震设防类别不低于重点设防类,满足综合防灾要求。
(2)多层校舍建筑每幢不少于2部楼梯,楼梯坡度不大于30度,护栏坚固。
(3)教室和宿舍内外墙面平整,无明显尖锐突出物体,室内无裸露电线。
(4)教学用房室内采光良好,照明设施完善,光线充足。
(5)学生1人1桌1椅(凳)。
(6)按国家标准配置满足教学需求的黑板。
(7)设置旗台、旗杆,按要求升国旗。
(8)具备适合学生特点的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设备,有利于开展具有当地特色的体育活动。
(9)因地制宜设置满足校园安全需要的围墙或围栏。
(10)新增图书为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正版图书,配备复本量应视学校规模和图书使用频率合理确定。
(11)有可供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教室。
(12)学生宿舍不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13)寄宿学生每人1个床位,消除“大通铺”现象。
(14)寄宿制学校或供餐学校具备食品制作或加热条件。
(15)配备开水供应设施设备。
(16)有条件的地方,新建校舍一般设置水冲式厕所。
厕位够用,按1∶3设置男女蹲位。
旱厕应按学校专用无害化卫生厕所设置。
(17)除特别干旱地区外,寄宿制学校应设置淋浴设施。
(18)配置消防和应急照明设备,设置疏散标志。
(19)在校门、宿舍等关键部位安装摄像头和报警装置。
宿舍区配备急救箱。
(20)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