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象棋看中西文化差异研究报告终稿
从象棋看国家文化差异

休战期间,信手翻阅杂志,偶见一文中有云:在中国象棋中,小卒子奋斗到底,依然还是小卒子。在国际象棋中,小卒子通过奋斗可以升变成棋盘中除了“王”之外的任何一个举足轻重的成员。作者认为,他们的发展平台是不相同的。读来,颇觉观点新颖有趣,不免想自己也比较一下,由它们的异同,还能看出哪些国家(或民族)文化的差异(呵呵,纯属闲扯,权当娱乐)。
其次,可见在中国封建社会,女性的地位是极其低下的,只是男性的附属品。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中,虽然女性的地位已经得到提高,但如果再把我们的第一夫人与西方国家的第一夫人的影响力作一个比较的话,是不难发现这个差距的。
暂且小结到此,回顾全文,看到的似乎更多的是自己文化的不足。难道就没有长处吗?我想是有的,中国象棋中的棋子不仅仅是人,还有更多的物,例如:“炮”。在开局时的排兵布局更突出“阵”势。由此,中国古代的兵法可能更强大吧。
比较2:“将(帅)”与“王”
在中国象棋中,将(帅)不能出“宫”,且有“士、象”作为专职护卫。在国际象棋中,王是没有这样的限制,而且还可以御驾亲征。
由此想到,首先,中国象棋的棋盘布局更显现出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以及在治国方面对军事的重视程度。在中国象棋中,象征着“王”的将(帅)总是在专职护卫的保护下,在后方运筹帷幄,虽然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但行动范围实在有限,自卫能力也很弱,毕竟像朱隶那样“敢”,并且“能”带兵冲锋陷阵的王实在是少之有少的。
比较1:“炮”、“士”与“后”
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的棋子名称大致相同,略有不同的是:中国象棋中有“炮”、“士”,而国际象棋没有;国际象棋中有“后”,而中国象棋没有。“炮”是象棋中的分值较高的棋子,具有较强的防守和攻击能力。“士”应该就是“锦衣卫”了吧。在国际象棋中,“后”的重要性仅次于“王”,是个大分值的棋子,虽然她的损失不能决定整个棋局的输赢,但她的进攻与防守能力却是最强的, 说她是“王”的得力大将,也毫不为过。
中西象棋之道与教育意义

化个人成为君子 ;对 社会 ,维 护等 级社 会秩 序 。而
中国 象 棋 , 是 等级 社 会理 念 在 游 戏 中 最 真 实 的 正
反映 。
哪里 ?这么宏大的 问题 ,必然会有见仁见智的 回答 。
以作者之见 ,宏观社 会发展 方式 的诗性 思维 ,政治 体制 建设 的儒家等 级思想 ,以及社 会道德体 系和公
职责分 明,等级森严 。
儒家文化 ,归纳起 来 ,两个 方面 :对 个 人 ,教
们的文化 中固有 的危 机 因子 和现 实重大缺 陷 ,保持
清醒 的头脑 ,不让这 些 因子和缺 陷发展 成错误 ,持 续现有 的发展趋势 ,是每个 国人 的衷心期望。 我们文化 中的危机 因子 和现实 中的重大 缺 陷在
术研 究 。
・
5 ・ 9
吴
岩 :中西象棋之道 与教 育意义
运筹 帷幄 ,坐镇 城 池 ,军 队沙 场 效命 ,攻 城 略 地 。 兵勇 向前 冲锋 ,一 直 向前 ,死 而 后 已。身份 不 同,
快发展 ,无 数仁人 志士希 望我们 能 自立于世界 民族 之林 的愿景 ,到 目前方 可提 及 。居安 思危 ,审 视我
吴 岩
兰州 7 02 ) 3 0 0
( 兰州 城市学 院教育 学院 ,甘肃 摘
要 :中西象棋表 面上棋子设 置、行棋规 则有许 多相 似之 处 ;但 本质 上 ,相 同方 面都是逻
辑推理过程 ,不同的是 中国象棋是 等级 社会理念 在游戏 中真 实的反 映 ,而 国际象棋是人 生而平等
理念在 游戏 中的真 实反 映。诗性 思维、儒 家等级思 想、社会道 德体 系和 公 民道德 水准 问题是 中华
民族进 步的三 大隐忧 。在青 少年 中推 广 国际象棋 ,可以在 潜移默 化 中起 到 弱化三 大 隐忧 、促进 青 少年 的身心健康和 思维发 育的作 用。 关键词 :中国象棋 ;国际象棋 ;等级社会 ;平等理念
从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看中西方历史文化差异

King has no strong power but is the paramount(最重要的) among all chess pieces.
King’s death means the whole kindom’s extinction(王朝灭亡), so in both chesses, there is rigorous defense(严密的防守) for King.
move no more than its imperial palace(皇宫) fighting over whole chessboard(棋盘)
no meeting with each other can fight face to face
Shi
Queen
Queen corresponds with Shi(士) in Chinese Chess. Shi can only moves around Jiang(将), but Queen can
Why does the Knight(骑士) move without obstacles in European Chess?(国际象棋中的“骑士”对应中国象棋中的 “马”)
(中国象棋里有“蹩脚马”一说)
brief introductions of the European Chess
It’s said that European Chess deprived from AD 7th century in India(印度).
Gunpowder wasn’t introduced through Arabians to Europe until about 15th century when capitalism just budded(萌 芽). But European Chess had finalized its designation before that time.
中西体育文化差异分析研究

中西体育文化差异分析研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文化差异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点。
对于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不仅存在于学科体系上,更涉及到文化信仰、观念和价值的深层次差异。
本文将就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进行分析。
一、体育文化的定义体育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们通过体育运动所表现出的思想、信仰、价值观、文化传统和习俗等的总和。
体育文化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是各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社会交流的桥梁。
二、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1. 理念的差异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理念存在较大差异。
西方体育文化侧重于个人竞争和胜利,注重强调竞技精神、自由意志和个人奋斗,而中国体育文化更注重团体合作、和谐与奋斗精神。
这种理念的不同也消解着体育运动中的角力与和谐,竞争与合作。
2. 体育运动历史的差异中国的体育运动历史跨越了几千年,丰富多彩的文化打造了丰富的体育文化。
古代中国田径、武术、拍球、射箭、棋类等运动形式发展完善,如今还在延续。
西方体育文化的历史则是一个相对短暂的过程,在希腊古代运动会的基础上,各国展开了更加广泛、多元化的体育运动。
3. 约定俗成的规则不同中西方的体育运动在规则上也存在差异。
例如,拜仁慕尼黑与多特蒙德的德国足球联赛,足球裁判掌握较严谨的法律、手部和足部动作,被看作是足球规则最完美的章程;而中国社会上更倾向于注重经验教训和约定俗成的体育精神。
4. 职业体育的发展阶段不同西方体育文化在职业化趋势上处于更成熟的阶段,职业体育运动员往往有更稳定的收入来源,也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展示;中国职业体育还处于初级阶段,金钱与荣誉更为重要,一些运动员也会自觉或被迫成为代表国家形象的存在。
5. 性别差异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性别差异较大,西方体育文化自20世纪后期开始,女性体育参与度迅速增加,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性别平等方面呈现出可喜的趋势;而中国体育文化中,男性更为重要地位,往往侧重于男姿态、男气概等。
“男篮”“女排”等名词也代表了体育领域的这种性别划分。
从国际象棋与中国象棋的异同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从国际象棋与中国象棋的异同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刘适兰(广东省深圳棋院,广东深圳,518000)摘要研究认为,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形式上的不同。
由于中西方的历史、地理、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两者在规则、走法上具有差异,尤其是两棋完全反映出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差异,以及中西方各自的文化特色。
围绕这个问题,将两种棋的规则和走法逐一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中国象棋;国际象棋;起源,发展;中国;西方;文化;异同作为一名国际象棋专业的教练员,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总会难免地经常提起我国历史渊远流长的中国象棋。
因为国际象棋与中国象棋何等的相似:相似的走法,相似的规则,相似的战略思想,相似的战术手段。
就连国际象棋传入我国的时候,专业术语也是以中国象棋的习惯叫法来翻译的。
中国象棋在国内非常普及,很多家庭都会下,许多初学国际象棋的学生都接触过中国象棋。
一般教练在教新学生的时候也会习惯地问他:“会下中国象棋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在讲授的过程中,教练就会自然地将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的相似与不同讲给学生听,以便于他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笔者在日常被问到有关棋的问题最多的也是:“国际象棋与中国象棋有什么区别?”其实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形式不同而已,两者各有千秋,各有妙趣。
但由于历史、地理、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它们在规则、走法上具有差异。
纵观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的发展史和它们之间的差异,就可以从中领略到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
国际象棋与中国象棋以及其他许多游戏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棋类艺术起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是经过提炼和升华的一种艺术。
正如文字、诗歌、音乐、舞蹈、绘画,无不是来源于生产劳动。
而在许许多多游戏、娱乐、艺术中,唯有这两个棋种最接近社会的人文环境和反映当时的社会状态,它几乎是人类社会状态的一个缩影。
尽管东西方地域遥远,社会文化差异很大,但我们不得不惊叹东西方社会的这两种游戏却如此超乎寻常地相似。
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奥与及西方文化的区别

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奥与及西方文化的区别鱼台地税化瑞金我们中国的传统古老文化博大精深,渗透着道家天人合一的深奥内涵和气韵,其特质是西方文化不可同日而语的。
例如四艺---棋、琴、书、画,在中国古老艺术中较有代表性。
包含和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很多内涵。
现在就就结合四艺说一下中国古老文化吧。
棋围棋黑白二子象征阴阳二气。
棋盘在某种意义上代表天地、自然、宇宙。
而对弈者则为自然之灵,是棋中的修行元素。
围棋之道,其实就是通脉。
当棋子连成一线时,就是一根脉。
但每根脉必须得至少留下两个窍(穴),以通天地之气。
不然这根脉就是断脉、死脉,不能接收天地之气,没有能量流通。
我们下棋的人,一般将这个窍(穴)称为“气”,就是每根脉得至少留下两口气,这些会下棋的人都清楚。
下棋时,可通主脉,一气呵成。
亦可通支脉,各成一气。
亦可将支脉接通,使棋局连成一遍,归为一脉。
棋局变化莫测,周而复始,局局如新,这也是宇宙的循环。
道法自然,围棋也是对自然之脉及循环之道的效法。
弈者可根据各自的悟性,打通棋之脉络,天、人、棋合一,即为修行。
但这修行的前提,必须是秉棋之道,悟棋之心法。
在通棋之脉的同时,也是在通自身之脉,以达到人棋合一,互为感应,这才能称得上是弈修。
小弈者,以纸为局,中弈者,以天地为局,大弈者,以宇宙为局。
这是弈的境界。
阴阳二气,相生相克,不可缺一。
这也是我们人类这个小宇宙的构成原理。
每局棋都会形成不同的棋脉、穴位,与局势,变幻莫测。
每个不同的自然世界,也都由不同的脉络与穴位等构成,所以每局棋,都象征着一个世界。
每下一局棋,其实是在创造一个世界,只是这个世界在棋盘上。
下棋,旨在清心、增慧、修行,不在胜负。
阴阳二气缺一不可,在于调配,没有胜负。
现代人,却将棋当成了博杀的工具,完全丧失了棋之道。
每弈必要竭力拼杀,一决输赢,以满足自己虚荣、好斗与名利之心。
这就将棋引入了魔道,只能惑乱人心了。
现在的围棋,已完全失去了棋之道,棋之心经早已失传,只剩下了纯粹的技术与棋的空壳留存下来。
象棋研究报告作文英语

象棋研究报告作文英语Title: A Study on Chinese Chess。
Chinese chess, also known as Xiangqi, is a traditional board game that has been played for centuries in China. As a game deeply rooted in Chinese culture, it holds significant historical and strategic value. In this report, we will delve into the intricacies of Chinese chess, exploring its history, rules, and strategic aspects.History。
Chinese chess has a long and rich history dating back over a thousand years. Its exact origins are debated among scholars, but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o have evolved from earlier forms of chess that originated in India. The game became popular during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960–1127) and has since remained a beloved pastime in China and other East Asian countries.Rules。
The game is played on a board divided into 9 horizontal lines and 10 vertical lines, forming a grid of 90 intersections. Each player controls an army of 16 pieces, which are placed on the intersections of the lines. The objective of the game is to checkmate the opponent's general (king) while protecting one's own general.The pieces in Chinese chess have different movements and abilities, similar to international chess. For example, the general moves one point horizontally or vertically within the palace, which consists of the central 3x3 grid on each player's side. The chariot moves horizontally or vertically along the lines, while the horse moves in an "L" shape. The cannon moves like the chariot but requires a piece to jump over when capturing.One unique aspect of Chinese chess is the river that divides the board horizontally. Certain pieces, such as the elephant and soldier, have restricted movement across the river, adding an extra layer of strategy to the game.Strategy。
中西文化差异思考的社会实践报告1500字

中西文化差异思考的社会实践报告1500字-一、实践目的:介绍实践的目的,意义,实践单位或部门的概况及发展情况,实践要求等这部分内容通常以前言或引言形式,不单列标题及序号。
-二、实践内容:先介绍实践安排概况,包括时间,内容,地点等,然后按照安排顺序逐项介绍具体实践流程与实践工作内容、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以记叙或白描手法为基调,在完整介绍实践内容基础上,对自己认为有重要意义或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重点介绍,其它一般内容则简述。
-三、实践结果:围绕实践目的要求,重点介绍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的分析,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等。
分析讨论及对策建议要有依据,有参考文献,并在正文后附录。
分析讨论的内容及推理过程是实践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所提出的对策建议,是反映或评价实习报告水平的重要依据。
-四、实践总结或体会:用自己的语言对实践的效果进行评价,着重介绍自己的收获体会,内容较多时可列出小标题,逐一汇报。
总结或体会的最后部分,应针对实践中发现的自身不足之处,简要地提出今后学习,锻炼的努力方向。
-五、正文字体:宋体小四号字。
字数:3000字左右参考假期来了,我还能像以前一样来挥霍自己的时间吗?一片叶子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象棋看中西文化差异摘要: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因为其“产地”的不同,所以看似雷同的棋子和走法上也有着截然不同的地方。
中国象棋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创造革新的成果,它深深地扎根在我国劳动人民之中,有着广泛的流传。
他拥有众多的爱好者,也早已成为茶余饭后的一种休闲方式融入百姓的生活。
国际象棋虽然产生于古印度,但是其真正的发展、最终的定型还是在欧洲,现代国际象棋的方方面面也深受着西方传统文化的影响。
我们同学中有很多人喜欢中国象棋,喜欢探讨中国象棋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对国际象棋只是一知半解,那么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之间有着怎样不同的走法与规则,各自所蕴含的文化又有着什么差异呢?这种好奇心激发了我们组成一个课题组进行探索研究。
围绕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差异这个问题,我们课题组进行了《从象棋看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培训普及象棋基础知识、进行象棋比赛、讨论交流象棋与文化关系、探讨分析象棋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我们认为中国象棋作为典型的中国古代文化现象,它们以棋盘和棋子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折射着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东方民族文化精神,体现了定居民族安土重迁,谨慎求稳保守、固守秩序的思想。
国际象棋的内蕴则体现着宗教笼罩下的西方民族文化精神即代表了西方传统思想中平等与自由、勇于探险、敢于挑战、鼓励个人奋斗的精神。
两种看似简单的竞技游戏,里面却深藏着深邃的哲学文化精神。
一、课题组成员与分工组长:邢康伟(负责组织协调课题组工作,整理、保管所有材料,撰写研究报告)组员:课题研究组分为4组,分别为:一组:岳向鹏、王雪彤、郭宇、刘杰成(负责查找搜集中国象棋相关材料,向课题组介绍基础知识),二组:何鑫、张傲、李艺辰、王鑫(负责查找搜集国际象棋相关材料,向课题组介绍基础知识),三组:周飞虎、张朝、刘家鸣、林楠(负责查找搜集中西文化的异同,向课题组介绍基础知识),四组:雷云飞、王垚、戚垚、李泽、田英东、王时雨(负责查找象棋与文化的关系,记录活动,制作ppt, ),二、指导老师:李秋菊三、研究方法、步骤研究方法:文献研究研究步骤:一、讨论选题、制定课题研究方案二、查找资料,了解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的知识三、培训讲解、比赛等形式普及象棋知识四、讨论分析东西方象棋的差异五、查找资料比较东西方文化异同六、讨论分析象棋艺术与东西方文化的关系七、整理资料、小组交流讨论、撰写研究报告四、研究背景: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因为其“产地”的不同,所以看似雷同的棋子和走法上也有着截然不同的地方。
中国象棋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创造革新的成果,它深深地扎根在我国劳动人民之中,有着广泛的流传。
他拥有众多的爱好者,也早已成为茶余饭后的一种休闲方式融入百姓的生活。
国际象棋虽然产生于古印度,但是其真正的发展、最终的定型还是在欧洲,现代国际象棋的方方面面也深受着西方传统文化的影响。
我们同学中有很多人喜欢中国象棋,喜欢探讨中国象棋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对国际象棋只是一知半解,那么国际象棋和中国想起之间有着怎样不同的走法与规则,各自所蕴含的文化又有着什么差异呢?这种好奇心激发了我们组成一个课题组进行探索研究。
五、研究目的: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同学们了解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的区别,并从中西象棋的差异中感悟体会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增加课外知识,提高同学们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六、研究过程:(一)小组讨论选定课题、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我们课题组研究的内容包含了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的相关知识,中西方文化的比较,象棋与中西方文化的关系,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等,涉及的相关知识很多。
同学们利用中午时间在教室里进行了讨论,分别提出自己所了解的中西方象棋,大家对中国象棋的了解明显要多一些,对国际象棋却知之甚少。
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将课题组分为四个研究小组,“中国象棋组”、“国际象棋组”、“中西文化比较组”、“象棋与文化关系组”,按照不同的主题搜集整理相关资料。
中国象棋组负责查找搜集中国象棋相关材料,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中国象棋基础知识的培训,国际象棋组负责查找搜集国际象棋相关材料,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国际象棋基础知识的培训,中西文化比较组负责查找搜集中西文化的异同,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象棋与文化关系组在前面相关研究培训的基础上,负责查找象棋与文化的关系,与课题组成员共同从象棋的角度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二)查找资料,了解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和中西文化的知识能不能顺利开展这个课题的研究,首先我们要有一定相关的知识,同学们首先通过上网和图书馆查找有关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和中西文化的相关资料,了解象棋和文化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的发展历程,但由于我们多数同学对国际象棋不了解,对西方文化知之甚少,因而我们认为有必要对课题组全体成员进行象棋和西方文化的基础知识培训。
(三)组织培训,普及象棋基础知识组织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两个小组的同学为全组同学讲授象棋的基础知识,普及象棋基础知识,为深化研究做好准备。
特别是国际象棋小组任务特别重,从全然不懂,到在最短时间内通过自学,向家长、朋友请教等方式,不仅自己很快掌握了国际象棋的相关知识,而且对其他同学进行了知识普及。
充分体现了我们勇于探索,敢于挑战的精神。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象棋比赛,通过比赛实战,我们进一步掌握了象棋的相关知识,为下一步研究做好了准备。
(四)讨论交流象棋中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特点,形成研究报告通过查找资料、象棋知识培训、中西文化异同的研究,我们对中西方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并从象棋中探索出了中西文化的异同表现,在充分分析与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形成了研究报告。
七、研究成果:俗话说:棋局小世界,世界大棋局。
我们认为中国象棋作为典型的中国古代文化现象,它们以棋盘和棋子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体现了定居民族安土重迁,谨慎求稳保守、固守秩序的思想。
国际象棋则代表了西方传统思想中平等与自由、勇于探险、敢于挑战、鼓励个人奋斗的精神。
两种看似简单的竞技游戏,里面却深藏着深邃的哲学文化精神。
首先从棋盘看:直观棋盘中两者的差异,不难发现两者间存在着一个共性:两者都定格了棋子的行为规范和功能,都是以王朝的兴衰为背景。
但双方更多的是不同。
在中国象棋中,尚未开战之前,早已经划定了以将(帅)为中心的双方各自的势力范围,有着明显的楚河汉界,淋漓地再现了当时两军对垒的场景,王和他的贴身护卫都有自己的范围,不能越雷池半步,保守而谨慎,胜利就是派兵消灭对方的君主,体现了定居民族的生活空间的不变性;而在国际象棋中,则是没有国界的,王到哪里,国家就到哪里,很富有冒险精神;哪一方胜利,所有的地盘就都是囊中之物了,折射出了游牧民族随处而安,适应生活环境变化的特点。
其次从棋子看:两个棋种都是三十二个棋子,这一点是相同的,每个棋子的命运因人为规定的功能和作用不一而命运各异,都体现出为保江山社稷而不惜一切代价的群体理念和誓死如归、杀身成仁的牺牲精神。
但在棋的种类上有不同。
最大的区别是中国象棋中有“炮”这个兵种,而国际象棋上没有。
国际象棋中有“后”,中国象棋中却难觅其踪影。
炮:根据这个记载,在唐朝前的象棋是没有炮的,有了炮后,才和现代象棋相近。
这一点充分证明了在象棋在发展过程中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地完善,不断增添与人文社会更接近的东西。
追求大一统的中国古代社会,城市是政治中心,城市管理乡村,城市的规模较大,城市失守,意味着统治权的丧失,拥有城市就拥有了一切,城市的职能决定了攻占城市的重要性,所以中国象棋里有炮,这是攻坚的需要,但在西方封建社会里诸侯的基地不过是城堡,回旋的余地小,野战决定命运,战争的成败更主要取决于各级将士的素质和表现,战争更体现人的因素,所以国际象棋没有炮。
后Queen:这是站在王旁边的棋子。
中国象棋里没有"后"这个棋子,而国际象棋里却有“后”,我想这个大概是中国古代“男尊女卑”传统的体现,中国古代的妇女是不允许上战场的,也更不允许参与政务。
不论你多有才华,也必须要好好做到“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才可以被社会接受并承认为是真正的女人。
国际象棋则不然,“王”的旁边是仅低于王的、地位显赫的“后”,“后”是最灵活、最有力、活动范围最大、威胁最强的棋子,表现出在西方“后”对国家的内政、外交、军事、文化等往往起着仅次于王的作用。
中世纪的欧洲,王室之间的联姻是常态,诸侯之间通过联姻结成联盟,王后是力量结合的纽带,国际象棋中王后威力巨大与此有关。
妇女是各级骑士崇拜的偶像,王也不过是大骑士。
王后力量超群,是决定胜利的关键。
当然后的威力强大,也是西方女权的见证。
从中可以看出中西方妇女观念上的差异。
将(帅)King。
君王是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以夺取对方君王为胜利成了象棋艺术的灵魂,在这一点上东西方不谋而合。
然而不难发现这其中的明显差异,中国象棋的“帅(将)”,不能出“九宫”,且有“士、象”充当专职护卫力量,始终扮演着幕后指挥的角色,这些对“帅(将)”的特殊保护是“率士之滨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君王至上的真实写照。
但在国际象棋里则唯有“王车移位”这一特殊规则给予关照,稍不留神还会失去该权利。
国际象棋中的“王”可在棋盘上任何一格自由往来,随时可能御驾亲征,在很多残局里,还是参与擒拿对方“王”的必要配合,其主动性和价值一点不因其是本方的首脑而有所降低,对“王”的保护通过其自身灵活机动的躲闪来实现——这也许与中世纪欧洲频繁的民族征战迁徙相关。
一边是高高在上的“帅(将)”,一边是参与战争的一员,东西方对于封建君主的态度在此可见一斑。
另外,从中国象棋“帅(将)”不能照面的规则中,也可以洞察出儒家礼义的熏染;国际象棋的“王”可以面对面厮杀决斗,隐见了中世纪血亲复仇的烙印。
兵Pawn。
无疑这在两个棋种中都是人数最多的子,站在最前方,用自己的身体保卫王朝,而且是只能冲锋不能后退的,在这点上中西方对士兵的要求都一样。
不同的是中国象棋中的小兵永远都只是一名小兵,即便你这个士兵是个久经沙场的老兵,你为了你的军队冲锋陷阵,过五关,斩六将,直杀到了敌人的堡垒深处,可你还是个士兵,显示着中国封建社会等级森严,老百姓永远是老百姓,老百姓不在乎政权的兴亡,明哲保身比什么都重要,当顺民是首选,因此奋斗没有价值也就失去了动力。
隐喻着“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愚民信条。
但国际象棋的“兵”虽然也只能前进,但却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它走到对方底线可升格为“王”之外的任何一子,这展现了西方论功行赏的公平性,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
这体现了西方尊重个性、肯定自我价值的实现。
兵的区别恰恰又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制度与西方“论功行赏”的传统。
综上所述,通过探讨分析象棋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我们认为中国象棋作为典型的中国古代文化现象,它们以棋盘和棋子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折射着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东方民族文化精神,体现了定居民族安土重迁,谨慎求稳保守、固守秩序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