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鲁东大学体育学院346体育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学校体育学名词解释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并结合历年考研真题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考研科目该题型常考试题及重点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2021年鲁东大学体育学院346体育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学校体育学名词解释精编

1.文献综述性论文

【答案】文献综述性论文是对他人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与论述;或对某项新成果、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进行评述;或综述某科学某领域的发展概貌和趋势等。

2.军国民体育

【答案】一种近代体育体系。以培养国民的忠君、爱国、尚武精神为主旨,以兵士体操为主要内容,是军国民教育的重要手段。军国民体育源于19世纪的德国,当时为适应军国主义的需要,效法斯巴达体育模式,建立德国体操体系,以培养军国民精神。20世纪初由德国、日本传入我国,成为近早期中国实施的主要的体育体系。新文化运动后逐渐衰落,20世纪20年代为西方传入的实用主义体育体系取代。

3.绝对评价

【答案】是把测试的原始成绩与客观的应有标准进行比较,评价个体或群体是否达到了这一标准。是为了判断个体或群体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而不是对群体中的个体水平进行评价,也就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这种标准被称为客观标准,在评价时要把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

4.一般训练

【答案】是指根据未来专项运动的需要,选用多种多样的身体练习以及训练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训练,其目的是增进健康,提高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改善体形,以及初步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为进行专项训练,提高专项运动成绩打好基础。

5.学校教育环境

【答案】学校教育环境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它是学校中各类人员进行以教与学为主的各种活动所依赖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学校教育环境本质上是一种人工环境,是按照发展人的身心需要而组织起来的育人环境。

6.学校体育目标

【答案】在一定的时期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价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依据,并决定着学校体育实践的方向、内容和方法,制约着学校体育实践的全过程,具有导向、动员和激励的作用。

7.动作的节奏

【答案】是指完成动作时,动作的各个部分按一定的顺序所表现出来的强弱和时间间隔的关系。

8.学校体育管理的目标

【答案】学校体育管理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的保证教育方针以及国家对学校体育的有关法规、条例的贯彻和执行,尽可能地发挥学校体育行政管理干部、学校教职员工及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标。

9.学校体育管理的计划性原则

【答案】计划是指对学校工作决策的具体安排。学校体育计划管理要求对学校体育整个系统做出全面的部署,从宏观管理到微观管理,统一计划、统一实施。

10.矫正法

【答案】是指教师针对学生练习中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选择有效的手段,及时矫正错误动作的一种方法。

11.心理健康

【答案】包括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作为学习领域的心理健康,要求学生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节情绪状态,增强自尊和自信,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12.体育课的一般密度

【答案】是指体育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时间之和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

13.学校体育微观管理

【答案】学校体育微观管理是学校内各职能机构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局部管理。其特点是:直接面对全体学生,涉及面大、内容繁多、事务复杂、工作量大。是以主管校长及校领导核心领导下的分职机构管理。

14.调查问卷的信度

【答案】信度是指用一个问卷对同一组调查对象所进行两次调查答案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即说明所回收答案的可靠程度。

15.课余体育训练原则

【答案】是指依据课余体育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课余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课余体育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课余体育训练原则是随运动实践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且是首先认识训练规律,总结训练原理,最终形成和发展的。

16.学校运动队

【答案】是目前我国课余体育训练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是挑选有一定运动潜力或对某运动项目有强烈兴趣的学生代表本班,本年级或学校参加训练、比赛的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

17.体育教学方法

【答案】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

18.定性实验法

【答案】就是通过实验来判断实验对象及影响因素的性质的方法。

19.体育锻炼的补偿性

【答案】是指补偿体育课不能满足学生对运动的需要,补偿学生感情,调节心理平衡。

20.学习领域

【答案】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按学习内容性质的不同划分的学习范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学习内容划分为五个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21.体育课程

【答案】是指在学校指导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为了使学生能在身体、运动认知、运动技能以及情感与社会方面的和谐发展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是学生学会维护自己的健康,科学合理生活的基础教育课程。

22.诱导性练习

【答案】指体育教学中为正确掌握动作技术所采用的过渡性练习,特点是在动作的结构,肌肉的用力顺序和肌体所受的内外剌激等方面与所学动作大体相同,但较简易。

23.家庭体育

【答案】是社会体育形态中的一种,是在家庭环境中,家庭成员按照一定的体育要求所进行的旨在增进身体健康、养成良好锻炼习惯的各种体育活动。

24.体育生活方式

【答案】在一定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下,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或全体成员为一定价值观所指导的满足多层次需要的全部体育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

25.调查研究法

【答案】调查研究法是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通过一定的调查途径,以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26.学校体育教学研究

【答案】是指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所进行的群众性的教学活动。凡属教学思想、教学管理、课堂教学体系内因素及因素的组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的改革等,都属教学研究的范围。

27.体育

【答案】是一种以合目的性的身体活动为媒介,以发展身体和增强体质为本己目标,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终极目的的一种特定的教育活动。

28.学校体育结构

【答案】学校体育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包括身体锻炼知识和运动知识技能教学阶段、课内外通过各种形式的健身阶段、学生体育意识、能力和习惯的养成阶段)之间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其时空关系的内在表现形式。

29.竞技体育

【答案】是一种借助竞技运动这种形式,而以增强体质和促进健康为目标的体育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