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重步态训练器
康复设备

电脑中频治疗仪可改善神经肌肉功能状态,促进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保持肌肉正常收缩功能,具有镇痛、促进血液循环、消散炎症、软化皮肤疤痕及肌肉硬块,松解组织粘连等作用。
低频最新日本原装进口设计制造的低频电治疗仪,通过特定调制低频电流,可对麻痹肌进行促通式收缩训练。
日本冈山大学在临床脊髓通电研究中提出神经肌肉记忆恢复学说,神经麻痹就是运动中枢无法发出冲动,或即使能发出冲动通过传递途径到达神经末梢,也因为兴奋过低无法引起肌肉收缩。
而低频电流发生器能向脊髓不断发生冲动,从而对运动中枢与麻痹肌起到促通作用。
同时特定的低频电流刺激既可兴奋脊髓中的粗纤维,抑制传导痛觉的细纤维,又能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因而有卓越的止痛效果。
电动自立床:能够有效预防和改善久病及久卧患者体位改变引起的头晕、血压下降等。
也常用于中风患者早期下肢的牵引和腰背肌锻炼。
股四头肌训练椅(坐卧两用):常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下肢伸肌力量不足,也常用于骨科疾病引起的膝关节屈曲障碍。
减重步态训练器:不但可以用于下肢骨科疾病的早期负重训练(如髋关节置换术后)。
也常用于中风引起的偏瘫早期步行训练,它可以有效预防异常步行步态的出现。
慢速医用跑台(带手握式心律测定):不但可以配给减重步态训练器使用,还可以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性治疗。
以及轻度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康复。
肢体康复训练器(坐站两用):不但可以用于下肢协调功能的训练,还可以用于偏瘫患者远距离行走的耐力训练。
其它的还有三向楼梯、平行杠、平行板、矫正镜、肋木、巴氏球等。
另外还有训练手的协调和灵活性的磨俱、拇指梯、腕关节功能训练器等。
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多腔体压力与脉冲生物波有机的结合起来,疗效更加显著。
适用脑血管意外、脑外伤、脑手术后脊髓病变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和外周非栓塞性脉管炎的辅助治疗,以及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减轻肢体水肿。
膝髋关节CPM膝、髋关节完全符合生理曲线精确的运动方式言语康复评估和训练系统语症(Aphasia)是指由于脑部器质性损害使得大脑语言区域及其相关区域受到损伤,造成后天习得的语言功能受损或丧失的一种语言障碍综合症。
康复护理学实验指导

《康复护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大纲制定(修订)时间: 2007年4月课程名称:《康复护理学》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护理学课程总学时:36实验(上机)计划学时:9开课单位:护理学系一、大纲编写依据本书以教学大纲为基础,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规划教材为依据,同时参考钱景康复器材(部分器材)的操作说明,如医用活动平板、减重步态训练系统、PT床、多功能网架等,使学生对康复护理学常见的治疗护理技术有了感性的认识。
二、实验课程地位及相关课程的联系康复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
实验分为VCD 和技术操作两个环节,一是通过观看VCD,对康复治疗护理技术有了感性的认识;二是通过实验的操作如医用活动平板、减重步态训练系统、PT床、多功能网架,从而有利于学生对康复护理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应用能力,为临床实践做准备。
本实验课程涉及了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的理论知识,因而与康复医学、解剖学、生理学关系密切。
三、实验目的、性质和任务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康复护理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重点掌握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的应用、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技术。
并且能熟练操作运动器材,如医用活动平板、减重步态训练系统、PT床、多功能网架等。
培养学生康复护理理念,运用康复护理技术指导临床护理以提高护理水平,在今后的临床工作实践中更好地为残疾人(患者)提供较高水平的护理服务。
四、实验基本要求(一)医用活动平板操作【教学要求】1、掌握医用活动平板的用途、操作2、熟悉医用活动平板的注意事项【用途】电动控制下进行步态和步行练习。
通过调节步行速度、坡度提高步行活动强度。
【适用范围】适合于各类患者的耐力训练、步态训练、下肢关节活动范围练习。
可配合减重步态训练器进行练习。
【操作步骤】1、开始运动(1)插上电源,把安全卡放置于面板槽内。
(2)将双脚平稳站立于跑步机两侧踏板上,将安全卡的另一端夹在跑步者的衣服或裤子上。
康复器械

康复器械:产品名称:训练用阶梯(双向) 型号: RK-BX-04规格(cm):340×85×130-150质量:125.0kg用途:进行上下楼的训练,提高下肢行走能力产品名称:平行杠(配矫正板)型号: RK-BX-07规格(cm):340×115×75-120质量:142.0kg用途:借助上肢进行步态训练,锻炼行走的平衡性和稳定性产品名称:儿童手动减重步态训练器型号: RK-ET-04 规格(cm):85×70×60质量:20.0kg 额定载荷:120.0kg用途:通过减轻患者下肢承重的方式帮助儿童进行步行训练产品名称:悠悠船型号: RK-ET-18 规格(cm):130×64×40 质量:16.0kg用途:锻炼患儿平衡协调功能产品名称:滚球翘翘板型号: RK-ET-41规格(cm):75×23×9 质量:3.4kg 用途:锻炼儿童平衡能力产品名称:儿童梯椅型号: RK-ET-27 规格(cm):65×42×100 质量:5.0kg 用途:训练儿童平衡能力及上下肢关节肌力产品名称:儿童沙袋(绑式)型号: RK-ET-34 规格(cm):68×35×76 质量:15.0kg用途:肌力训练关节牵引产品名称: PT凳(儿童)型号: RK-ET-36 规格(cm):42×42×40-55 质量:4.0kg 用途:用于PT训练产品名称:分指板带万向轮(儿童)型号: RK-ET-31 规格(cm):24×22×6 质量:0.5kg 用途:用于矫正儿童手指畸形产品名称:翘翘马型号: RK-ET-42 规格(cm):140×60×105 质量:21.0kg用途:锻炼儿童平衡能力产品名称:钻滚筒型号: RK-ET-37 规格(cm):φ60×80 质量:3.8kg 用途:矫正儿童不良直立姿势产品名称:训练套圈型号: RK-ET-47 规格(cm):φ15×26 质量:0.5kg用途:训练儿童手眼协调及认知功能产品名称:捶球训练器型号: RK-ET-51 规格(cm):28×12×15 质量:0.5kg用途:训练儿童感知、认知功能产品名称:儿童作业工作台型号: RK-ET-50 规格(cm):28×10×22 质量:0.6kg用途:提高儿童手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产品名称:儿童认知训练组件型号: RK-ET-54 规格(cm):50×38×38 质量:7.0kg用途:训练儿童感知、认知功能产品名称:弹跳球型号: RK-ET-57 规格(cm):φ45 质量:1.9kg用途:训练儿童平衡能力产品名称:羊角球型号: RK-ET-56 规格(cm):φ45 质量:2.0kg 用途:训练儿童平衡能力产品名称:巴氏球型号: RK-ET-58 规格(cm):φ74 φ94质量:2.0kg用途:训练儿童平衡能力产品名称:仿真水果型号: RK-ET-63 质量:0.5kg 用途:提高儿童感知认识能力产品名称:儿童木插板(混合柱) 型号: RK-ET-61 规格(cm):25×14×9 质量:0.8kg 用途:提高儿童协调性产品名称:几何图形套圈型号: RK-ET-65 规格(cm):30×8×15质量:0.8kg用途:提高儿童手眼协调能力产品名称:儿童滚桶型号: RK-ET-62 规格(cm):φ22×80质量:0.8kg用途:提高儿童平衡协调性产品名称:儿童组合训练箱型号: RK-ET-68 规格(cm):22×22×20质量:1.4kg用途:训练儿童手眼协调能力产品名称:握握球型号: RK-ET-76 质量:0.6kg 用途:提高儿童抓握能力产品名称:平衡踩踏车型号: RK-ET-80 规格(cm):40×35×58 质量:3.6kg 用途:训练儿童各关节协调性产品名称:儿童股四头肌训练椅型号: RK-ET-12 规格(cm):103×77×87质量:36.0kg 用途:提高下肢活动能力并可做膝关节牵引产品名称:儿童站立架型号: RK-ET-05 规格(cm):80×65×135质量:25.0kg用途:对站立功能障碍儿童进行站立训练产品名称:儿童液压踏步器型号: RK-ET-07 规格(cm):75×60×100质量:21.0kg用途:下肢活动能力耐力训练产品名称:坐式踝关节训练器(儿童)型号: RK-ET-14 规格(cm):90×55×75 质量:25.0kg 用途:用于儿童踝关节功能障碍,可做主动和被动训练产品名称:肢体康复器(儿童)型号: RK-ET-15 规格(cm):65×42×60-75 质量:10.0kg用途:用于儿童下肢活动训练产品名称:爬行架型号: RK-ET-16 规格(cm):90×50×50-65 质量:4.6kg用途:锻炼患儿上肢支撑能力和爬行能力训练产品名称:波波池型号: RK-ET-22 规格(cm):190×190×62 质量:16.0kg用途:通过池内做各种活动,对患儿的感觉和运动功能进行恢复产品名称:跳跳床(带扶手) 型号: RK-ET-29 规格(cm):φ100×23 质量:6.4kg 用途:锻炼儿童弹跳及平衡能力产品名称:双轮助行器型号: RK-ET-32规格(cm):47×45×62质量:5.0kg 用途:辅助代步用具产品名称: PT训练床(大)型号: RK-ZLC-06 规格(cm):200×200×53质量:62.0kg额定载荷:140.0kg用途:床上训练活动产品名称: PT训练床型号: RK-ZLC-07规格(cm):188×125×52 质量:49.0kg 额定载荷:140.0kg用途:床上训练活动产品名称:按摩床型号: RK-ZLC-05 规格(cm):182×63×65 质量:24.0kg额定载荷:140.0kg用途:用于对患者进行床上按摩产品名称:肩抬举训练器型号: RK-ZY-14 规格(cm):57×46×77 质量:7.0kg 用途:训练上肢上举功能锻炼上肢抬举能力产品名称:上螺母型号: RK-ZY-20规格(cm):35×20×22 质量:2.4kg 用途:提高手指协调性和灵活性产品名称:上肢推举训练器型号: RK-ZY-24规格(cm):70×50×55质量:15.0kg用途:上肢肌力协调活动能力和关节活动度的作业训练产品名称:模拟作业工具型号: RK-ZY-27质量:0.4kg用途:通过操作各种模拟工具,提高手指协调性和灵活性产品名称:重锤式手指肌力训练桌型号: RK-SZ-13规格(cm):80×60×110质量:25.0kg用途:锻炼和提高手指肌力改善,手指关节活动范围产品名称:髋关节旋转训练器型号: RK-XZ-10规格(cm):120×50×90-125质量:25.0kg用途:通过足部做圆周运动改善髋关节活动能力产品名称:踝关节矫正训练器型号: RK-XZ-07 规格(cm):75×48×95-150 质量:13.5kg 用途:矫正足下垂、足内翻、足外翻等畸形产品名称:软垫型号: RK-QS-09用途:用于垫上活动,关节活动度,坐位平衡及卧位肌力训练产品名称:组合软垫型号: RK-QS-10规格(cm):180×120×5 质量:5.0kg 用途:用于垫上活动,关节活动度,坐位平衡及卧位肌力训练产品名称:投篮架型号: RK-QS-15 规格(cm):50×57×140 质量:8.2kg用途:通过投篮的训练提高手眼协调能力产品名称:楔形垫型号: RK-QS-18用途:提供不同角度支撑产品名称:言语训练卡片型号: RK-FZ-12 规格(cm):55×35×20 质量:7.0kg用途:适用于失语症患者恢复对言语的感知训练产品名称:电针仪型号: 6805-A仪器特点:1、交直流两用,交流接入,电池直流自动切断。
减重步态康复 平台

减重步态康复平台一.使用说明1.训练者坐轮椅进入训练器内,有康复师和护理人员帮助训练者佩戴好承重吊带,各部位松紧应调至适度。
2.调节扶手杆高低位置至使用者适宜位置。
训练者手扶扶手,护理人员协助训练者进行站立,并将承重吊带插入保险扣内,依据患者身高调节承重吊带高度。
3.打开电源,手持手柄开关,按上升键,使承重吊带逐渐上升,上升到训练者下肢承重逐渐能对身体重量承受时,进行步态训练。
4.随着下肢承重及步行能力增强,可依据减重力量指示,可逐步减少减重力度,直至训练者下肢能支持自身体重进行步态训练。
5.可直接推动减重训练器进行步态训练。
亦可配合跑台,功率车等各种下肢训练器使用。
6.步态训练结束后,由康复师和护理人员按下降开关,使升降立柱下降至最低位置,将承重吊带从保险扣中脱下,协助训练者步入轮椅,并松开承重吊带。
二.禁忌症急性传染病、重症心脏病、严重高血压病、重度贫血、动脉硬化症、妇女妊娠及月经期、对药物皮肤过敏者、皮肤破损、肺功能障碍、严重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其他临床禁止减重训练的病症)。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步行能力障碍患者的辅助训练。
四.注意事项1.使用本产品之前,务必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所述要求进行操作。
2.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本产品。
3.儿童、老人、急症患者及无自理能力患者应在医生监护下使用。
4.使用前后注意对承重吊带的检查,是否有开线,破裂.保险扣失灵等现象,如发现应及时更换。
5.训练应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增加下肢承重和训练时间。
6.承重吊带的插口必须完全插入保险扣中。
7.发现承重吊带损坏应及时更换,不得继续使用。
8.减重步态训练应在坚实平整的地面上进行,进行移动训练时注意避免电源线的妨碍及对电源线的保护。
9.注意观察是使用得电瓶电还是220V交流电压。
应避免在正常情况下使用电瓶电工作。
10.定期打开充电开关对电瓶充电以免电瓶电量亏损,造成应急状态下的不可用。
康复中心器材配置方案

3)评估和分析坐位平衡功能。当病人在病程的某一阶段无法站立,仅能在有帮助或无帮助下保持坐位时,可采用坐位平衡系统评估和分析坐位平衡功能,评估治疗效果。
4)评估和分析机体静态或等长收缩重力的力学特征。
跑台可调升降坡度:0~15%
训练架:配有跑步机和健身车,适用于进行步态功能训练及下肢肌力训练。
电动跑步机:预先规划练习程式、间歇练习程式及安全保护装置。超大屏幕显示运行状况。
健身车:大屏幕显示运行状况,包括运动的时间、里程、速度、卡路里、心跳值,阻力可调,座位高低可调。
1套
G-FTI-02
训练用阶梯
⑴牵引力:20N~999N
⑵残留力:20N~999N
⑶治疗时间:0~99 min
⑷牵引间歇时间:0~999s
⑸间歇持续时间:0~999s
2.持续牵引:
⑴牵引力:20N~999N
⑵治疗时间:0~99min
3.牵引速度:
1mm/s~10mm/s分10级可调;最快速度10mm/s
4.输入功率:100VA
5.熔断器:T0.5AL250VP
2台
步行系列
G-DJJ-02
电动减重训练系统(配电动跑步机和下肢功率车)
外形尺寸/cm:201.5×151×240
最大载荷时内侧支架上升速度:11mm/s
最大载荷时外侧支架上升速度:12mm/s
内侧支架载荷调节范围/kg:5~135
外侧支架载荷调节范围/kg:5~80
626电动跑步机:
速度范围:0~12MPH(英里/小时)
外形尺寸/cm:66×41×92.5
减重步态训练仪使用说明

减重步态训练仪使用说明减重步态训练仪是一种帮助用户减轻体重并改善步态的器械。
它以科学的原理和先进的技术为基础,旨在帮助用户减轻负担、增强身体力量,并提高运动效果。
以下是使用该训练仪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步骤一:准备工作1. 在使用减重步态训练仪之前,请确保您已经进行了热身运动,以避免受伤和拉伤肌肉。
2. 确保训练仪的稳定性,将其放置在平坦且安全的地面上。
根据个人高度和需要,调节训练仪的高度和角度,以确保最佳的训练效果。
步骤二:正确站立姿势1. 站在减重步态训练仪上,双脚分别放置在两个独立的平台上。
保持身体直立且站稳,双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
2. 调整训练仪上的安全锁,确保脚部与平台连接紧密,避免滑动和不稳定。
步骤三:开始训练1. 触摸训练仪上的操作面板,选择适合您的训练模式和强度。
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训练目标,可以选择适量的重量和速度。
2. 缓慢开始训练,逐渐适应训练仪带来的重量和步伐变化。
保持自然的步态和正常的呼吸。
3. 遵循训练仪的指导,根据您的训练计划持续进行训练。
每次训练的时间和强度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逐步增加。
步骤四:注意事项1. 在使用减重步态训练仪时,务必保持身体平衡和稳定。
避免过度迈步或摆臂,以免造成肌肉拉伤或其他不适。
2. 当您感到疲劳或不适时,应立即停止训练。
如果有任何身体不适或其他健康问题,请咨询医生的建议。
3. 每次训练后,记得进行适当的伸展和放松运动,以减轻肌肉酸痛和预防肌肉损伤。
总结:减重步态训练仪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用户减轻体重、改善步态,并增强身体力量。
使用时,请注意正确的姿势和稳定性,并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当的训练模式和强度。
保持适度的训练时间和频率,结合合理的饮食和其他运动方式,将有助于实现理想的健康效果。
记得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以确保您的健康和安全。
医用器材价目表

四轮辅助器(带刹、带座)
架
3960
BT-FBQ-2
110
四轮辅助器(可折叠)
架
2960
BT-FBQ-3
111
辅助步态训练器
架
1960
BT-ZXQ-1
112
双轮助行器
架
590
BT-ZXQ-2
112-1
助行器
架
550
BT-CTS
113
抽屉式阶梯
套
980
BT-SJG
114
四角拐
支
115
BT-YZH
115
滑轮吊环训练器(简易)
架
150
SZ-WXZ
209
腕关节旋转训练器
台
2360
SZ-SGN
210
手指功能训练器
套
880
SZ-SZX-3
211
上肢协调功能训练器(手指)
台
1100
SZ-XJQ
212
橡筋手指功能训练器
台
880
SZ-TCB-1
213
体操棒与抛接球(立式)
套
980
SZ-TCB-2
214
体操棒与抛接球(卧式)
319
下肢功率车(立式)
辆
1600
XZ-GLC-2
320
下肢功率车(立式、磁控)
辆
4980
XZ-GLC-3
321
下肢功率车(卧式、磁控)
辆
6300
XZ-GLC-4
322
下肢功率车(进口卧式、磁控)
辆
26000
全身运动系列
QS-BZH
401
八件组合训练器
步态康复训练装置的减重技术研究现状

步态康复训练装置的减重技术研究现状陶娟【摘要】康复医学相关研究表明,下肢功能患者进行步态康复装置的训练有助于改善下肢运动功能,提高治疗效果.步态康复训练装置的减重方式对步态康复训练至关重要.对步态康复训练装置减重技术进行了分析,从不同结构类型展开研究,阐述了步态康复训练装置减重技术的专利发展历程,分析了其发展面临的技术问题.【期刊名称】《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年(卷),期】2018(000)006【总页数】3页(P9-11)【关键词】下肢;步态康复;训练减重【作者】陶娟【作者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苏州 215000【正文语种】中文人体下肢可以简化为一个四刚体模型,下肢关节运动是指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屈、伸,髋关节的收、展、旋内、旋外、环转以及膝关节的旋内、旋外。
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可简化为三个铰链,股骨、胫骨和足骨可以分别绕着各自的铰链转动。
步态康复装置是对下肢行走障碍的患者进行助力康复的康复设备,早期的步态康复训练装置的结构和功能都比较简单,后来逐渐发展为具有不同智能化程度的产品。
按照结构,步态康复器械可以分为卧式、坐式、穿戴式和减重式。
1 步态康复训练装置减重技术分析研究1.1 国外研究进展步态康复训练装置近年来发展较快,在国外发展较早,中国发展较晚。
步态康复训练装置源于悬吊式疗法,1958年Margaret H和Margaret HSR出版了专专著《康复治疗中的悬吊疗法》,提出了减重训练的康复疗法,如图1所示,但是当时并未得到重视。
1989年,加拿大学者Visintin等将减重训练应用到神经瘫痪患者康复训练中,掀起了减重训练应用的热潮。
1999年,瑞士Hocoma医疗器械公司和苏黎世Balgrist医学院康复中心联合开发名为Lokomat的康复器械[1]。
Lokomat康复器械是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之一,如图2所示,其主要由减重支持系统、跑步系统和外骨骼机械腿构成,通过减重衣减重,使得患者保持身体直立,防止倾倒;外骨骼机械腿通过可调节的固定带与患者下肢相连,在训练时由驱动电机驱动关节,进而带动人腿在跑步机上行走,使患者下肢模拟正常步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