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ELISA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灰区内结果分析
梅毒螺旋体抗体特异性与非特异性试验的评价

心发放的室内质控品,每板阴阳性对照均达到试剂规定标准, 室内质控品达到质量要求。TRIJsT每板没有阴阳性对照,TPPA
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1.5统计学方法 验。 2结果
6
三种检测方法的结果比较采用r检
毒特异性抗体,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已是目前公认的梅毒血清 确证试验11;但试剂较贵,检测时需将标本做系列稀释,不利于 大批量标本检测,凡以肉眼判断结果,原始数据无法保存。 综上所述:‘I'RusT法虽然具有快速、经济的优点,但由丁其 检测的是非特异性抗体,对Ⅱ、Ⅲ期梅毒可旱阳性反应。但对早 期和治疗期梅毒可呈阴性反应。因此,其检测的阳性率较低,易 造成漏检,也可斟室温、技术操作、标本等岗素的影响而出现假 阳性。TPPA法由于采用梅毒螺旋体致病血球来检测梅毒特异 性抗体,是目前公认的梅毒确诊试验,但其试剂是国外进口,价
916
万方数据
一囤衄目国回
2季阳,王培华,等.全国高等医学院教材・输血技术IM].第2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3一116 3许秀文.徐世春.潘万秋,等.TP-ELISA检测献血者梅毒螺旋体抗体 的实验报告lj】.中国输血杂志。2001.14(1):24 4郭秀筠,郑治修.谢文峰,等.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梅毒特异性球蛋 白C[J1.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9,22(3):178 作者简介:邱月燕.女,48岁,中专学历,毕业干福建省龙岩卫生学 校。副主任技师。E-mail:qyyphp@163.com (收稿口期:2009.-04—27) 5丛宪玲。姜日花,等.580例梅毒患者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们.中国实 验诊断学,2003,7(3):264-265
②TRUST法为非特异性抗体试验,非特异性抗体是具有抗
体性质的反应索,不是螺旋体所产生的抗体,而是螺旋体破坏 人体组织过程巾所释放的物质间接引起的抗体,它不是终身存 在的。由于感染梅毒后磷脂抗体出现晚于特异性螺旋体,而晚 期梅毒及治疗后梅毒这类抗体有可能转阴,据报道TRIJST在 I期梅毒、Ⅱ期梅毒的检出牢高达96%~100%。因此这类试验 不适于Ⅲ期梅毒,治疗后梅毒对潜伏期梅毒和神经性梅毒也不 敏感[41。 (勤TPPA使用梅毒螺旋体毒株制成抗原,检测血清中的梅
梅毒检查报告

梅毒检查报告
报告名称:梅毒检查报告
报告编号:SY2021001
患者信息:
姓名:XXX
性别:男
年龄:35岁
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
检查项目及结果:
1. 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TPPA):阳性
2. 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阳性
3. 原梅毒滴定试验(RPR):阳性
4. 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未见梅毒螺旋体
结论:
根据以上检查结果,患者的梅毒检查呈阳性反应。
建议患者及时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进一步治疗和咨询。
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的疾病,应进行及时治疗以防止进一步传播和并发症的发生。
注意事项:
1. 请患者尽快联系医生,进行详细的咨询和治疗计划安排。
2. 梅毒属于性传播疾病,请避免性行为,以减少传播给他人的风险。
3. 请患者告知与其有过性行为的密切接触者,并建议他们也进
行梅毒检查,以确保及早发现和治疗。
请咨询相关医生获取详细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elisa实验报告结果分析

Elisa实验报告结果分析1. 引言Elis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是一种常用于检测和定量分析生物样本中特定分子的方法。
本文旨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2. 实验设计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特定的生物分子作为目标,通过Elisa方法来检测样本中的该分子含量。
实验过程中,我们遵循了以下步骤: 1. 准备样本和试剂:收集样本并处理,准备所需的试剂。
2. 涂覆酶标板:将待测样本加入酶标板孔中,使样本中的目标分子与酶标板表面发生特异性结合。
3. 洗涤:去除未结合的物质。
4. 加入检测抗体:加入特异性抗体,与已结合的目标分子发生反应。
5. 加入标记物:加入标记物,用于检测目标分子的存在。
6. 洗涤:去除未结合的物质。
7. 反应底物:加入底物,观察颜色变化。
8. 停止反应:加入停止液停止反应。
9. 测量:使用酶标仪或光谱仪测量吸光度。
3.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到了一系列吸光度值。
下面我们将对吸光度值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验设计和已有知识得出结论。
3.1. 标准曲线分析实验中通常会使用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来构建标准曲线。
通过测量标准样品的吸光度值,我们可以绘制出标准曲线。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使用标准曲线来确定未知样本中目标分子的浓度。
3.2. 样本浓度分析根据实验设计,我们在酶标板中加入了待测样本,并测量了其吸光度值。
通过标准曲线,我们可以将吸光度值转化为目标分子的浓度。
根据样本中目标分子的浓度,我们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3.3. 结果验证为了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可以进行重复实验或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
此外,还可以进行质控实验来评估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4. 结论通过对Elisa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根据标准曲线分析,我们可以确定未知样本中目标分子的浓度。
2. 样本浓度分析结果显示,样本中目标分子的含量为X单位。
3. 实验结果经过验证,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应用TP-ELISA(一步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分析

[ 图 分 类 号 】R 4 .1 中 4 66
【 献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1 7 — 7 2 2 1 )7 b)0 7 — 2 文 6 4 0 4 (0 2 0 ( 一 0 9 0
表 1 9份 灰 区 标 本 不 同 稀 释 倍 数 检 测 OD 值 及 R PR滴 度 标本 原 倍 l8 11 13 16 11 8 :5 两 步 法 R R 滴 度 : : 6 :2 : 4 : l 6 2 2 P
21TP L S TP A 和 RP 检 测 情 况 . -E IA、 P R
应 . 标 本 的 O 值 偏 低 。 中 两 份 O 值 较 低 , 别 是 00 5 使 D 其 D 分 .6 和 00 7 按 照 T — LS 试 剂 说 明 书 , 本 O 值 > . 5判 .9 . P E IA 标 D 01 0
应用 T - L S P E IA试 剂 对 2 0 1 7份 标本 检测 , 灰 区标 本 按 1 , : 对 : 1 8
1 ,:2 1 4 1 2 ,: 6稀 释 倍 数 检 测 ,最 后 用 T P 试 剂 对 6 l ,: ,: 8 1 5 3 6 1 2 PA 阳性 和 灰 区标 本 进 行 确 认 , 做 R R 滴 度 试 验 , 区 一 步 法 ) 测 梅 毒 螺旋 体 抗 体 。 方 法 应 用 T — LS 一 步 法 ) 娱 乐 场 所 2 0 摘 P E IA( 检 P E IA( 对 17名 服 务 人 员 进 行 梅 毒 抗 体 检 测 , 阳 性 标 本 或 灰 区 标 本 用 T P 试 剂 进 行 确 认 。结 果 分 别 对 T — LS T P 和 R R 检 测 情 况 , 区 标 本 不 对 PA P E IA,P A P 灰
全自动化学发光仪筛查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分析

全自动化学发光仪筛查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分析乔秀真【摘要】Objective To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examination results of treponema pallidum antibody detected by full-automatic chemiluminescence apparatus (A2000).Methods A total of 10,715 patients who were hospitalized and routinely examined before blood transfusion and before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the serum levels of treponema pallidum antibody were detected by 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 (CLIA).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treponema pallidum antibody was the highest in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52 cases),accounting for 0.49% of the total specimens,no false positive specimen was found.The positive rate of treponema pallidum antibody was increased i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which was second only to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In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there were 24 cases of preliminary screening positive,6 cases of false positive.In dps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there were 15 cases of positive and 2 cases of false positive,moreover,there were 13 cases of positive and 3 cases of false positive in department of surgery.In addition there were 13 cases of preliminary screening positive,without false positive specimen in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and otorhinolaryngology,and there was 1 case of preliminary screening positive,1 case of false positive in department of osteology.Besides there were 2 cases of preliminary screening positive,without false positivespecimen in ICU,however,the positive rate of treponema pallidum antibody was 0 i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Among 10715 specimens,there was no false negative specimen,there were 12 cases of false positive specimens,which were all weakly positive,with S/Co value being 1 ~3.32,and total false positive rate was 0.11%.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full-automatic chemiluminescence detector (A2000) by means of CLIA in a great number of preliminary screening detection of syphilis has advantages of quick detection and high sensitivity,which can meet the clinical needs,however,because of its high sensitivity,the positive results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the only basi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it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patient's symptoms,medical history,other laboratory methodology examination,the patient's response to treatment and epidemiological information to evaluate the detection results.%目的对全自动化学发光仪(A2000)筛检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方法选取住院的输血前和手术前常规检查患者及门诊就诊患者10 715例,应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血清中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标本以皮肤性病科(52例)最多,占总检测人数的0.49%,无假阳性现象;妇产科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标本增高,仅次于皮肤性病科,妇产科初筛阳性24例,假阳性6例;整个内科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15例,假阳性2例;整个外科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13例,假阳性3例;五官科初筛阳性9例,无假阳性;骨科初筛阳性1例,假阳性1例;重症医学科初筛阳性2例,无假阳性;儿科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率为0.10 715例血标本总共假阴性0例,假阳性12例,结果均为弱阳性,S/CO值介于1~3.32,总假阳性率0.11%.结论全自动化学发光仪(A2000)应用CLIA法对于梅毒的大批量初筛检测,快速且灵敏度高,可满足临床需要,但正因为它的高灵敏性,所测得的阳性结果,不应作为临床诊治的唯一依据,应结合患者的体征、病史、其他的实验室方法学检查、患者的治疗反应及流行病学等信息进行综合考虑.尤其要重视筛检S/CO值介于1~3.32的弱阳性结果,工作中要注意血样本离心要充分,避免技术性假阳性.对于筛检阳性结果要及时通知临床并进行沟通,建议确证,避免因假阳性情况误导临床治疗.【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8(040)003【总页数】4页(P452-455)【关键词】梅毒螺旋体抗体;全自动化学发光仪(A2000);孕妇;老年男性【作者】乔秀真【作者单位】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7.1梅毒呈全世界流行,据WHO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 200万新发病例。
TPPA、TRUST、TP-ELISA方法在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临床价值

TPPA、TRUST、TP-ELISA方法在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临床价值陆荣;王仪含;陈颖【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24(37)2【摘要】目的:探究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在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效果。
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2月于我院接受检查的128例疑似梅毒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对其行TPPA、TRUST、TP-ELISA检测,对比不同检测方法及三种方法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和诊断效能。
结果:单一检测中,在阳性检出率及诊断效能方面,TPPA、TP-ELISA优于TRUST(P<0.05),而TPPA与TP-ELISA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三种方法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单一检测(P<0.05)。
结论:TPPA、TP-ELISA在梅毒血清学检测中效果优于TRUST,三种方法联合检测可以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诊断效能较高。
【总页数】3页(P299-300)【作者】陆荣;王仪含;陈颖【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中心血站检验科;苏州市立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1【相关文献】1.TP-ELISA、TPPA和TRUST三种方法联合检测梅毒的回顾性分析2.探讨TPPA、TRUST及TP-ELISA检测r在梅毒诊断中的价值3.TRUST、TP-ELISA与TPPA法检测梅毒的临床应用4.TPPA、TP-ELISA和TRUST检测梅毒临床价值对比研究5.TP-ELISA、TRUST和TPPA联合检测在梅毒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ELISA的数据分析

ELISA的数据分析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用于检测和定量分析生物样本中的抗原或抗体。
本文将详细介绍ELISA的数据分析过程,包括数据处理、结果解读和统计分析。
1. 数据处理ELISA实验产生的原始数据通常以光密度(OD)值的形式记录。
首先,将每个样本的OD值减去背景值,以消除非特异性信号。
然后,根据标准曲线,将OD值转化为抗原或抗体的浓度。
标准曲线是由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制作的,通常是一系列浓度递增的样品。
利用标准曲线,可以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计算出未知样品的浓度。
2. 结果解读根据ELISA实验的目的,可以得到不同类型的结果。
例如,如果ELISA用于检测抗原,那么结果可能是阳性或阴性。
阳性结果意味着样品中存在目标抗原,阴性结果则表示样品中不存在目标抗原。
对于定量ELISA,结果通常以浓度值表示。
根据实验设计和样品类型,可以将结果分为不同组别进行比较。
3. 统计分析ELISA的数据分析通常涉及一些统计方法,以确定结果的显著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a. t检验:用于比较两个组别之间的差异,例如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的差异。
b. 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用于比较三个或多个组别之间的差异,例如不同浓度组别之间的差异。
c. 相关分析:用于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例如抗体浓度与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
d. 线性回归分析:用于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例如标准曲线的斜率和截距。
e. 方差分析(ANOVA):用于比较三个或多个组别之间的差异,例如不同浓度组别之间的差异。
在进行统计分析时,还应注意选择适当的统计检验和显著性水平。
根据实验设计和数据类型,可以选择不同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总结:ELISA的数据分析过程包括数据处理、结果解读和统计分析。
数据处理涉及背景校正和浓度计算,结果解读根据实验目的可以得到阳性/阴性结果或浓度值。
统计分析可以使用t检验、ANOVA、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以确定结果的显著性和可靠性。
梅毒检验报告单

梅毒检验报告单根据要求,本篇文章将讨论梅毒检验报告单。
作为一项常见的医学检验,梅毒检验在临床诊断和疾病监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对梅毒检验报告单的分析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梅毒病情及其相关指标。
梅毒是由螺旋体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可累及多个系统和器官。
患者常常在性接触部位出现溃疡,但这种症状可能在短时间内自愈。
因此,梅毒的确诊主要依靠血清学检验。
梅毒检验报告单中通常包含了多个指标,我们将逐一进行分析。
首先,报告单上常出现的一个指标是“TPPA”(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TPPA是一种间接的免疫荧光试验,用于检测梅毒病原体所引起的抗体。
TPPA的结果通常以“阳性”或“阴性”判定,阳性表示存在梅毒感染的可能性,并需要进一步确认。
最近已经出现了一种新的血清学测试,称为“TP-PA” (梅毒颗粒凝集试验),该试验与TPPA相似,但对低滴度的抗体更敏感。
其次,报告单上还会列出一个名为“VDRL”(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脱氧核糖核酸试验)的指标。
VDRL是一种快速筛查试验,用于检测患者体内的非特异性抗体。
VDRL反应可正常为阴性或弱阳性,但在梅毒感染时,该结果会显著升高。
然而,VDRL的结果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如感染、药物治疗或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确认测试。
另外一个重要的指标是“RPR”(梅毒反应素试验),这是一种血清学检验方法,用于筛查梅毒感染。
与VDRL类似,RPR也是一种非特异性试验,根据患者体内的抗体含量变化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
与VDRL不同,其中可能包含硬化性阶段的感染,因此在患者治疗和随访中具有重要价值。
RPR的结果通常以滴度表示,较高的滴度意味着患者感染的可能性更高。
此外,在梅毒检验报告单中,可能还会出现其他指标,如“TPHA”(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血清试验)和“FTA-ABS”(荧光抗体吸附试验)。
这些试验是用于确认患者是否真正感染梅毒的特异性试验。
TPHA和FTA-ABS虽然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但需要特殊的设备和经验操作,因此在一些医疗机构可能不常规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tp)特异性抗体时,检测数据在灰区范围内的结果。
方法 15181份血清标本经elisa 法筛查梅毒特异性抗体,以临界值(cutoff)±20%为灰区即吸光度/临界值(s/co)在0.8~1.2区间内, 0.8~1.0为低值灰区, 1.0~1.2为高值灰区,初筛吸光度(od)值在灰区的标本应用tp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法进行确认。
结果 15181份标本中有96份标本数值落在灰区内, 96份中低值灰区 59份,高值灰区 37份。
15181份标本最终确认为阳性 233份,阳性率为1.53%(233/15181),其中灰区内标本确认阳性 25份,占灰区标本的 26.04%(25/96),占总阳性标本的 10.73%(25/233);71份确认阴性,占灰区标本的 73.96%(71/96)。
灰区内标本进行 tppa复检 25份阳性中,低值灰区 8份,占灰区阳性数的 32.00%(8/25),高值灰区 17份,占灰区阳性数的68.00%(17/25)。
低值灰区 tppa稀释度为 1∶80、1∶160、1∶320、1∶640、1∶1280时标本数分别为3、2、1、0、2份,高值灰区标本数分别为6、4、3、2、2份。
结论 elisa法检测tp抗体, od值处于灰区的,不能单纯以高于cutoff值判定阳性,低于cutoff值作为判定阴性的标准,应该进行tppa复检。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灰区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6.005
梅毒是一类慢性接触性传染性疾病[1],人感染后可以导致全身多组织、器官的损伤和病变,其病原微生物是tp。
近年来,梅毒在我国的发病呈上升趋势[2, 3]。
目前,用人工培养tp尚未成功[4],所以临床主要根据血清学检测、既往病史、各种临床表现进行梅毒的诊断。
在检测过程中,因为elisa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用于大批量检测的优点,是目前实验室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最常用的方法。
但同时因为方法学限制, elisa检测受很多因素影响,所以结果的判读需要谨慎,尤其是灰区内结果判读,可以借助其确认试验――tppa进行辅助判定。
作者对本院elisa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od值落在灰区内的标本进行了tppa法复检,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血清标本来自本院2015年1~1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中进行tp特异性抗体筛查的标本15181份。
以(cutoff值±20%)范围设定为灰区,其中96份(96例患者)落入该范围,男57例,平均年龄48.7岁,女39例,平均年龄39.3岁。
1. 2 仪器与试剂 elisa采用北京万泰公司的tp试剂盒;tppa采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试剂盒。
仪器采用伯乐公司evolis全自动酶标仪。
1. 3 检测方法 tp-elisa采用两步法,结果判定根据s/co值,数值1.2为阳性,数值在0.8~1.2灰区范围内为不确定。
阳性标本需按梅毒的逆向检测流程继续检测[5]。
灰区内标本:s/co数值在0.8~1.0为低值灰区;1.0~1.2为高值灰区,用tppa复检确认。
根据说明书, tppa以1∶80为判断标准。
所有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要求。
2 结果
2. 1 灰区标本比例检测15181份标本中有96份标本数值落在灰区内,占检测总数0.63%。
96份中低值灰区59份,占灰区总数61.46%,高值灰区37份,占灰区总数38.54%。
见表1。
2. 2 阳性标本阳性标本比例:15181份标本最终确认为阳性233份,阳性率为1.53%(233/15181),其中灰区内标本确认阳性25份,占灰区标本的26.04%(25/96),占总阳性标本的10.73%(25/233);71份确认阴性,占灰区标本的7
3.96%(71/96)。
低、高值灰区内阳性比例:灰区内标本进行tppa复检25份阳性中,低值灰区8份,占灰区阳性数的32.00%(8/25),高值灰区17份,占灰区阳性数的68.00% (17/25)。
见表2。
2. 3 tppa复检情况低值灰区tppa稀释度为1∶80、1∶160、1∶320、1∶640、1∶1280时标本数分别为3、2、1、0、2份,高值灰区标本数分别为6、4、3、2、2份。
见表3。
3 讨论
elisa法检测tp特异性抗体多采用两步法,原理为双抗原夹心。
由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标准化和自动化,且成本低,所以为目前基层医院检测梅毒抗体的首选方法[6]。
作者检测应用的是北京万泰公司的tp试剂盒,其微孔条包被的是重组tp特异性抗原。
但是elisa 法检测过程中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同时包被的基因只是部分片段,并不是针对tp全段,所以会存在一定假阳性、假阴性的情况。
为了避免此类情况,作者采取如下措施:①elisa 法检测中,标本的s/co值是研究对象。
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时,对于s/co高值部分假阳性的排查,可以应用目前推荐的逆向检测流程,借助tppa以及非特异性抗体检测来弥补,在之前的研究中也有过分析[5]。
②对于假阴性情况。
elisa法若单纯以cutoff为分界线判定阴阳性过于片面,所以本实验根据梅毒抗体检测的“灰区”情况进行了相应研究。
“灰区”指处于cutoff值周围一定范围,通常将其上下20%检测值视为“灰区”[7]。
在本次实验中根据cutoff值又把灰区细分为高、低两区。
对经elisa检测在灰区内的标本进行tppa确认实验,结果发现在低值灰区和高值灰区内的标本都出现了tppa复检阳性的情况。
结合国内外多项研究, elisa商品化试剂只包被几个重组蛋白抗原[8-10],虽然敏感性和特异性日趋完善,但是与tppa 试剂是以tpnichols株全病原体作为抗原[11]仍有一定差距,这时应用elisa法检测时,单纯以cutoff值做分水岭来判定阴阳性就有可能出现漏检,尤其是对于早期梅毒的患者。
另外研究中还发现,即使在低值灰区中检出的tppa阳性者也有达到1∶1280的高稀释比例。
所以在灰区内elisa 检测数值与tppa法检测稀释度并不一定完全符合正相关的关系,这也与包被物质不同有关。
本次灰区内检出的阳性标本占到了总阳性标本数的10.73%,说明通过设立“灰区”,并进行tppa确认试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漏检。
梅毒容易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在检测中应该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和临床需要尽可能选择多方法联合检测,最大限度减少漏检和误诊。
本次研究针对漏检的情况,从灰区下手进行确认试验,但是在低于灰区的部分是否还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阴性情况,由于tppa 操作方法不适于大批量标本,所以没有进一步研究。
今后将扩大研究范畴,为梅毒检测探索出更为准确、合理的流程尽最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