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螺旋体抗体参考值

合集下载

常用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

常用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

常用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缪亚梅;王文鼎【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梅毒抗体检测方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利用梅毒螺旋体胶凝试验(TPP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和梅毒螺旋体抗体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三种不同方法,对68份阳性标本及80份阴性标本分别进行检测,比较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TPPA、TP-ELISA和RPR三法的灵敏度分别为97.1%、94.1%、80.9%,特异性分别为97.5%、91.3%、88.8%,阳性预期值分别为97.1%、90.1%、85.9%,阴性预期值分别为97.5%、94.8%、84.5%.与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好的TPPA比较,RPR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特异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PA不适合大规模的血液筛查,适用于对筛查后的阳性标本进行梅毒抗体的确证试验;TP-ELISA是目前筛查梅毒的理想方法;RPR检测梅毒非特异性抗体,用于疗效观察及过筛试验.%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different methods in detecting the anti body of treponema pallidum (TP). Methods The antibody of TP in 68 positive and 80 negative specimen were de tected using 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assay (TPPA), TP-ELISA and rapid plasma reagin assay (RPR), respectively.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three method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ensitivity of TPPA, TP-ELISA, RPR were 97.1%, 94.1%, 80.9%, and the specificity was 97.5%, 91.3%, 88.8%, respectively. Th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were 97.1%, 90.1%, 85.9%, and the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were 97.5%, 94.8%, 84.5%, respective ly. Compared with TPPA with relative good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RPR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P<0.01,P<0.05). Conclusion TPPA is suitable not for large-scale screening of blood, but confirmation test of syphilis antibody in positive specimens. TP-ELISAis the ideal method for screening of syphilis. RPR is suit able for the detection of non-specific antibodies, observation of clinical efficacy and sieve test.【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3(024)008【总页数】3页(P1168-1170)【关键词】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学检验;TPPA;TP-ELISA;RPR【作者】缪亚梅;王文鼎【作者单位】姜堰市溱潼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姜堰2255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2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属于苍白密螺旋体属的苍白亚种,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STD),在我国流行400余年,具有较大的危害性。

RPR、TP、TPPA三种检测梅毒方法学比较及临床意义

RPR、TP、TPPA三种检测梅毒方法学比较及临床意义

RPR、TP、TPPA三种检测梅毒方法学比较及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比较RPR、TP、TPPA检测梅毒的结果及临床意义。

方法以我院于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42例老年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

每例患者各取3份血清样本,分别行RPR检测、TP检测及TPPA检测。

结果RPR检出率78.57%,TP检出率92.86%,TPPA检出率97.62%(P<0.05)。

结论梅毒检测中,TP、TPPA的准确率优于RPR检测。

关键词:RPR;TP;TPPA;梅毒前言:作为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梅毒的危害较大,传染性较强[1]。

这种疾病的特征对临床诊断及传播控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RPR、TP、TPPA在临床梅毒检测中较为常用。

为了对比这三种检测方法的临床价值,本研究将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我院于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42例老年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61-69岁,平均年龄(65.1±1.2)岁。

每例患者各取3份血清样本,以便后续检查。

1.2方法检测仪器选用BIO- RAD MODEL 1575型号酶标洗板机。

RPR检测、TP检测、TPPA检测分别选用RPR试剂盒、TP-ELISA试剂盒及TPPA试剂盒。

检测流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完成。

其中,TP-ELISA检测结果经伯乐-550型号酶标仪进行判断。

如OD值低于Cut-off值,提示梅毒检测阴性;如OD值高于Cut-off值,提示梅毒检测阳性。

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的诊断结果。

1.4统计学方法统计工具选用SPSS20.0。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RPR检出率78.57%,TP检出率92.86%,TPPA检出率97.62%,组间差异显著(P<0.05)。

见表1。

3讨论梅毒是一种由苍白(梅毒)螺旋体诱发的慢性性传播疾病。

这种疾病的传播途径包含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及性传播。

全自动化学发光仪筛查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分析

全自动化学发光仪筛查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分析

全自动化学发光仪筛查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分析乔秀真【摘要】Objective To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examination results of treponema pallidum antibody detected by full-automatic chemiluminescence apparatus (A2000).Methods A total of 10,715 patients who were hospitalized and routinely examined before blood transfusion and before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the serum levels of treponema pallidum antibody were detected by 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 (CLIA).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treponema pallidum antibody was the highest in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52 cases),accounting for 0.49% of the total specimens,no false positive specimen was found.The positive rate of treponema pallidum antibody was increased i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which was second only to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In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there were 24 cases of preliminary screening positive,6 cases of false positive.In dps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there were 15 cases of positive and 2 cases of false positive,moreover,there were 13 cases of positive and 3 cases of false positive in department of surgery.In addition there were 13 cases of preliminary screening positive,without false positive specimen in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and otorhinolaryngology,and there was 1 case of preliminary screening positive,1 case of false positive in department of osteology.Besides there were 2 cases of preliminary screening positive,without false positivespecimen in ICU,however,the positive rate of treponema pallidum antibody was 0 i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Among 10715 specimens,there was no false negative specimen,there were 12 cases of false positive specimens,which were all weakly positive,with S/Co value being 1 ~3.32,and total false positive rate was 0.11%.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full-automatic chemiluminescence detector (A2000) by means of CLIA in a great number of preliminary screening detection of syphilis has advantages of quick detection and high sensitivity,which can meet the clinical needs,however,because of its high sensitivity,the positive results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the only basi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it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patient's symptoms,medical history,other laboratory methodology examination,the patient's response to treatment and epidemiological information to evaluate the detection results.%目的对全自动化学发光仪(A2000)筛检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方法选取住院的输血前和手术前常规检查患者及门诊就诊患者10 715例,应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血清中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标本以皮肤性病科(52例)最多,占总检测人数的0.49%,无假阳性现象;妇产科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标本增高,仅次于皮肤性病科,妇产科初筛阳性24例,假阳性6例;整个内科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15例,假阳性2例;整个外科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13例,假阳性3例;五官科初筛阳性9例,无假阳性;骨科初筛阳性1例,假阳性1例;重症医学科初筛阳性2例,无假阳性;儿科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率为0.10 715例血标本总共假阴性0例,假阳性12例,结果均为弱阳性,S/CO值介于1~3.32,总假阳性率0.11%.结论全自动化学发光仪(A2000)应用CLIA法对于梅毒的大批量初筛检测,快速且灵敏度高,可满足临床需要,但正因为它的高灵敏性,所测得的阳性结果,不应作为临床诊治的唯一依据,应结合患者的体征、病史、其他的实验室方法学检查、患者的治疗反应及流行病学等信息进行综合考虑.尤其要重视筛检S/CO值介于1~3.32的弱阳性结果,工作中要注意血样本离心要充分,避免技术性假阳性.对于筛检阳性结果要及时通知临床并进行沟通,建议确证,避免因假阳性情况误导临床治疗.【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8(040)003【总页数】4页(P452-455)【关键词】梅毒螺旋体抗体;全自动化学发光仪(A2000);孕妇;老年男性【作者】乔秀真【作者单位】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7.1梅毒呈全世界流行,据WHO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 200万新发病例。

102.梅毒血清学检验

102.梅毒血清学检验

梅毒的血清学试验参考范围: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阴性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USR)阴性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阴性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阴性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1:25以下为阴性梅毒螺旋体制动试验试验标本活动螺旋体数为对照标本的40%为阴性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TP-Ab)阴性临床评价:1.梅毒螺旋体也称苍白密螺旋体,是性传播疾病梅毒的病原体。

机体对梅毒螺旋体感染可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是诊断梅毒的依据之一。

血清学试验主要有两个类型,一类是VDR L,USR和RPR.属非螺旋体抗原试验,是用正常牛心类脂质作为抗原,测定血清中的反应素,为筛查试验。

另一类是FTA-ABS,TPHA和TPl,属螺旋体抗原试验,是用梅毒螺旋体作为抗原,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为确证试验。

2.非螺旋体抗原试验(VDRL,USR,RPR)敏感性高,其反应素效价与病变活动性有关。

第一期梅毒病灶出现后1~2周即可测出反应素,第二期梅毒病人血清中反应素效价最高,阳性率可达99%,经药物治疗后可转阴。

先天性梅毒80%~100%阳性。

但此类试验特异性不高,常有假阳性反应,在分析结果时应注意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及特异性试验作出正确判断。

FTA-AB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在早期梅毒首先出现阳性,病人经药物治疗后反应仍不转阴,故不能用作疗效的评价,常用于梅毒的确定诊断。

TPI是一种经典的特异性较高的梅毒血清学反应,假阳性不到1%,主要用于晚期梅毒及疑难病人的诊断。

TPHA具有敏感、快速、简便等特点,但特异性不及FTA-ABS和TPI。

采取脑脊液标本进行特异性抗体检测,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梅毒具有诊断价值。

3.暗视野检查法对梅毒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此法系采取病灶组织渗出液、淋巴穿刺液或组织悬液制成涂片,在暗视野显微镜下直接检查梅毒螺旋体,主要适用于初期梅毒的检查,有一定局限性。

暗视野检查法一次阴性结果不能否定梅毒的存在,一般连续检查3天阴性才能予以排除。

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TPPA)SOP

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TPPA)SOP

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TPPA)(凝集法)1.目的:标准实验室TPPA检测操作。

2.范围:xxx院xxx 科3 .测定原理:将梅毒螺旋体(Nichols株)的精制菌体成分包被在人工载体明胶粒子上。

这种致敏粒子和样本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反响发生凝集,产生粒子凝集反响(Particle Agglutination Test, PA法)由此可以检测出血清和血浆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并且用来测定抗体的效价。

4.标本:采用正确医用技术收集血清/血浆样本,血浆样本推荐使用肝素钠抗凝血浆,枸檄酸钠和EDTA抗凝剂。

样本中的沉淀物和悬浮物,红细胞等其它有形成分可能会影响试验结果,应离心除去, 并确定样本未变质方可使用。

4.3严重溶血或脂血的样本不能用于测定。

样本收集后在室温放置不可超过8小时;如果不在8小时内检测需将样本放置在2-8°C 的冰箱中;假设需48小时以上保存或运输,那么应冻存于・20°C以下,防止反复冻融。

使用前恢复到室温,轻轻摇动混匀。

4.5血清样品即使钝化也不会影响检测结果。

5.试剂: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提供的试剂。

试剂盒在2°C-10°C储存,防止冷冻,防止强光照射,有效期12个月。

试剂盒开启使用后,冷冻枯燥品配好后,2C—10°C保存可使用7日,使用前必须做对照试验。

5.3试剂组成5.溶解液(液体):用于调制致敏粒子和未致敏粒子。

5.血清稀释液(液体):用于样品的稀释。

5.致敏粒子(冷冻枯燥):调制浓度为1%的梅毒螺旋体(Nichols株)致敏明胶粒子。

5.未致敏粒子(冷冻枯燥)经单宁酸处理调制浓度为1%的明胶粒子。

5.阳性对照血清(液体)用抗梅毒螺旋体(Nichols株)家兔免疫血清调制成抗体效价为1: 320(最终稀释倍数)。

6.临床标本测定6.1试剂的调制6.1. 1溶解液(液体):按照测定操作规那么使用。

血清稀释液(液体):按照测定操作规那么使用。

临床免疫学检验

临床免疫学检验

精心整理临床免疫学检验一、免疫球蛋白检测•概念:免疫球蛋白(Ig)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称。

由浆细胞产生,存在于机体的血液、体液、外分泌液和某些细胞的膜上。

(一)分类••的IgIgAIgMIgE:,•(1IgG•(2•增高②自身免疫性疾病:SLE以IgG、IgA或IgG、IgM增高多见,类风关以IgM 增高为主③慢性肝病:IgG、IgA、IgM可增高,慢活肝IgG、IgM增高明显⑶IgD增高:见于IgD型多发性骨髓瘤、妊娠末期、大量吸烟者•⑷IgE增高:见于IgE型多发性骨髓瘤、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病及皮肤过敏、急慢肝、肾综⒉免疫球蛋白减少IgG<6.0g/L,IgM、IgA<0.4g/L(1)先天性:见于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先天无胸腺症•(2)获得性:见于大量蛋白丢失性疾病:肾综、剥脱性皮炎中毒性骨髓病、白血病、淋巴网状系统肿瘤:淋巴瘤、霍奇金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⑶Ig减少易引起反复感染•IgG缺乏:易患化脓性感染•IgM缺乏:易患革兰氏性阴败血症•IgA缺乏:易患呼吸道感染⏹MM⏹⏹⏹⏹⏹⏹•㈠㈠•••①急、慢性肾小球肾炎②各种自身免疫病③感染性疾病④作为判断肝病严重程度的指标㈡C1q测定的临床意义⏹是补体经典途径激活的始动因素⏹增加:见于骨髓炎、类风关、痛风⏹降低:见于SLE、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重度营养不良㈢C3测定的临床意义⏹补体中含量最高,是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的关键物质,也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增高见于:急性炎症或传染病早期、急性组织损伤、恶性肿瘤、移植排异反应㈢C3测定的临床意义⏹降低见于:SLE•㈣•••SLE•在•㈤B••••••••免疫细胞•泛指执行机体免疫功能的各种细胞,主要包括T、B和NK细胞等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

•不同的细胞群或亚群各有其不同的表面标志和功能,可反映机体的细胞免疫状态或功能•细胞免疫检测的应用•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肿瘤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骨髓移植和器官移植过程中免疫功能监护•感染性疾病和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免疫功能监测•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T细胞抗原标记:CD2、CD3、CD4、CD5、CD7、CD8•B细胞抗原标记:CD10、CD19、CD20、CD21、CD22•髓系(粒-单系)抗原标记:CD11b、CD31-36、CD64、CD68、CD13、•••••T1.E2.T免疫荧光法和流式细胞术临床意义:•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肿瘤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骨髓移植和器官移植过程中免疫功能监护•感染性疾病和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免疫功能监测•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CD3+检测的临床意义:总T淋巴细胞的重要标志⏹评价免疫缺陷症及白血病、淋巴瘤的分型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类风湿关节炎等的免疫调节治疗⏹器官移植或骨髓移植时免疫监测及指导免疫抑制治疗CD3+CD4+检测的临床意义:⏹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的标志⏹机体免疫功能检测⏹白血病、淋巴瘤的分型诊断⏹免疫抑制治疗效果评价⏹是HIV⏹⏹••1.B•••2.B•CD10、CD19、CD20、CD21、CD22、CD40•二、B淋巴细胞表面标志检测•临床意义:•1.B淋巴细胞膜表面仅表达SmIgM则为未成熟B淋巴细胞,而同时表达SmIgM、SmIgD则为成熟B淋巴细胞•2.SmIg+细胞增多:慢淋、毛细胞性白血病、巨球蛋白血症•3.SmIg+细胞减低:体液免疫缺陷如丙种免疫球蛋白缺乏症等•二、B淋巴细胞表面标志检测•临床意义:•CD19为全部B淋巴细胞共有的表面标志•CD19增高见于B淋巴细胞系统的恶性肿瘤•CD19减低见于体液免疫缺陷病三、淋巴细胞亚群功能检测㈠淋巴细胞转化试验:1.形态学方法:有丝分裂原:TB⏹⏹⏹㈢⏹NK⏹㈢1.NK2.NK3.4.免疫调节功能:释放IFN-γ、TNF-β等,增强抗感染和免疫监视能力第三节感染免疫检测一、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P434)⏹链球菌溶血素“O”是A群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溶血外毒素,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的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一、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临床意义1.链球菌感染1周后ASO开始升高,4-6周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在体内可持续存在数月甚至数年2.?增高见于:风湿性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扁桃体炎3正常人血清中可存在ASO二、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免疫检测1.肥达反应(WR):利用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菌液为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的一种凝集试验。

梅毒密螺旋体抗体测定

梅毒密螺旋体抗体测定

梅毒密螺旋体抗体测定1.样品的接收、登记和处理1.1 采血3-4ml,收集到促凝管中(可采用常规用量的肝素或枸橼酸钠抗凝)1.2检查样品的状况,有无严重溶血、微生物污染、血脂过多以及黄疸等情况。

如果污染过重或者认为样品不能被接受,要将样品情况立即通知送样人。

1.3仔细核对样本与送检单,然后编号1.4样品为全血(抗凝),用3.000r/min离心15min,血清/血浆备用。

打开标本容器时要小心,以防内容物泼溅。

样品处理时若内容物有可能溅出,则应在生物安全柜中戴手套进行。

同时应戴口罩、防护眼镜,以防皮肤或粘膜污染。

1.5 每天上午进行样品的检测。

节假日(短期1周内)进行检测的样品存放于2~8℃,需长期存放的样品,应置于-20℃以下。

2.检测方法和步骤2.1检测方法(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2.1.1 基本原理以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的ELISA(双抗原夹心法)为例。

用纯化基因工程梅毒螺旋体抗原TP47(TmpA)和TP17包被的微孔板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基因工程梅毒螺旋体抗原,应用双抗原夹心法原理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

2.1.2检测步骤实验准备:试验开始前将试剂和样品放置在室温(18~23℃),平衡30分钟后使用。

配液:将浓缩洗液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20倍稀释备用备好试剂盒、待检样品和外部对照质控血清后,按试剂盒说明书以及质控和安全防护要求进行筛查检测。

准备实验原始记录表2.1.3 实验操作2.1.3.1装好所需使用数目的孔条,每孔均加入50μl样品稀释液。

留一孔作空白对照,暂不加任何液体。

另设3个阴性对照孔,阳性对照1孔,若需要可再设1个阳性对照孔。

2.1.3.2每孔加入50μl待检样品及对照(对照要后加),加样时吹打混匀则效果更佳。

在反应板上加盖封板膜,振荡混匀,置37±2℃温箱或水浴锅中,孵育30min。

2.1.3.3置洗板机上洗涤6遍, 每次静置30~60S, 洗完后孔上方及底部不应残存液体。

梅毒螺旋体抗体测试标准操作规程

梅毒螺旋体抗体测试标准操作规程

1 检验申请单独检验项目申请:梅毒螺旋体抗体(速写TP);组合项目申请:性病检测、输血前监测定加选本项目。

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 标本采集与处理2.1 标本采集2.1.1 采用含高效促凝剂或含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常规静脉采血约2 ml,无需抗凝。

2.1.2 检验申请单和血标本试管标上统一且唯一的标识符号。

2.1.3 急诊标本采集后,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标本采集时间。

2.1.4 标本采集后与检验申请单一起及时送至检验科。

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并记录标本的状态,对不合格标本予以拒收。

2.1.5 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2.1.5.1 标本量不足:少于0.5 ml的全血标本,或少于0.1ml的血清或血浆。

2.1.5.2 无法确认标本与申请单对应关系的。

2.1.5.3 其它如标识涂改、标本试管破裂等。

2.2 标本保存2.2.1 标本接收后在30min内将标本离心分离出血清。

2.2.2 标本保存时间:血清室温(15~25℃)下可稳定48h,在冰箱中(2~8℃)可稳定7天。

-20℃放置12个月。

为避免标本中水份挥发使血清浓缩,对保存超过1天的标本均加塞密闭或覆盖保鲜膜。

2.2.3 已完成测试的标本保存完整的识别号,置2~8℃冰箱内保存7天。

备复检。

2.3 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2.3.1 采血前使受检者保持平静、松弛状态。

2.3.2 不建议采集抗凝血标本,如果必须使用血浆,推荐的抗凝剂是肝素。

3 方法原理本品采用胶体金免疫检测技术和层析原理,定性检测血清(血浆)样本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

检测时,样本中梅毒抗体可与胶体金标记抗原(大肠杆菌表达)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由层析作用复合物沿纸条向前移动,经过检测线时与预包被的抗原(大肠杆菌表达)结合形成“Au-TPAg-TPAb-TPAg”夹心物而凝聚显色。

游离的胶体金标记梅毒抗原(大肠杆菌表达)则在对照线处与预包被的兔抗TP抗体结合而富集显色。

阴性标本则仅在对照处显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毒螺旋体抗体参考值
梅毒螺旋体抗体的参考值范围是在0到0.99之间。

只要数值是在正常的范围之内,就表明没有感染梅毒。

梅毒螺旋体抗体是其是否感染梅毒的标志。

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一般分为阴性或阳性两种。

有些化验单上还会显示参考的数值,如化学发光法的参考值为每毫升1Pg,只要小于每毫升1Pg结果就会显示为阴性,大于每毫升1Pg结果则显示为阳性。

呈阴性则说明血液中没有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如果呈阳性则说明血液中有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

如果检测抗体呈阳性,则可诊断为梅毒。

如果检测呈阴性,则表明没有梅毒,建议及时治疗梅毒。

青霉素类药物可用于治疗,具有一定疗效。

如果没有感染梅毒,必须注意多休息,保证良好的睡眠。

同时,还需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避免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