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后人对李白的评价语文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梦游天姥吟留别》名师教学课件

01 导入目02 疏通来自意——亦真亦幻探主旨录
03 品鉴写法——曲径通幽识匠心
04 以读促写——真知灼见评太白
教学目标
了解李白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
懂得古体诗的基本知识。
反复诵读,品味诗歌意象与意境,体悟本诗 情景交融的写法。 品味诗人语言的独特魅力、艺术风格及 作品产生的影响。 背诵并默写。
导入
李白还是一个剑客,他 “十五好剑术,”曾经“仗剑 出国,辞亲远游”;写下“安 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临江王节士歌》)的诗句。
导入
对于李白的诗、李白的酒、李白的剑,诗 人余光中曾经做过非常生动的评价: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 吐,就是半个盛唐。在这样的评价中,我们似 乎可以感受到,衣袂翩翩的诗仙李白,那样的 洒脱,那样的超拔不群,今天我们就有机会一 起来学习李白的著名诗篇《梦游天姥吟留别》。
导入
“道”即道家的“出世”思想,在李白的思 想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与天 地万物并生而共存的道家哲学思想,构成了李白的思想 态势和心理框架。所以当他在官场无路可走时,他能超 然世外,取法山水以自适。他的大量描山绘水的诗作有 着浓厚的道家色彩。“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 水”的潇酒中透着无奈。
导入
该诗的另一个标题为“梦游天姥山别 东鲁诸公”,全诗是通过记叙“梦游天姥” 的经历,来“留(诗)(赠)别(东鲁诸 公)”,这里的“吟”和《琵琶行并序》 的“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 “歌”一样,只是标明古诗的一种体裁, 所以最好将标题写成《梦游天姥吟留别》。
导入
“吟”是乐府诗体的一种,属古体诗, 它的章节、句式和格律般比较自由, “歌”“行”“吟”是我国古代古体诗中的 乐府旧题,称之为“歌行体”。汉魏以下的 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 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
初中写人作文:写李白的作文

初中写人作文:写李白的作文
标题:诗意的行者——李白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诗人以其卓越的才华和豪放的性格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和敬仰,他就是被誉为“诗仙”的李白。
李白,字太白,唐朝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他的诗才横溢,语言生动,想象力丰富,使得他的作品在唐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李白的一生,就像他的诗歌一样,充满了激情和冒险。
他不拘小节,敢于挑战权威,对于生活有着无尽的热情和追求。
他的诗歌中,既有对人生的感慨,也有对社会的批判,更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他的诗歌,既是他个人情感的宣泄,也是他对世界观察的独特视角。
然而,李白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
他在仕途上屡遭挫折,晚年更是贫困潦倒。
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从未放弃过对诗歌的热爱。
他的坚韧和毅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诗人的形象。
李白的诗歌,不仅影响了中国,也影响了全世界。
他的诗歌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流传于世界各地。
他的诗歌,让世人看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也让世人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
总的来说,李白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深深地影响了我们。
他的诗歌,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让我们向这位伟大的诗人致敬,向他的诗歌致敬!。
2019年度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含标准答案解析(纯文字版)

2019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D)A.惦.记(diàn) 翌.日(yì) 哄.堂大笑(hōng)B.蓦.然(mò) 山涧.(jiàn) 自出心裁.(cái)C.教诲.(huì) 栈.桥(zhàn) 不折不挠.(náo)D.气氛.(fěn) 热忱.(zhěn) 强.词夺理(qiǎng)[解析]热忱(chén),故选D。
(出自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纪念白求恩》)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B)A.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涛涛白浪的大胡子。
B.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C.大致说来,苏州园林里的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俭朴而别具匠心。
D.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习惯和愿望总是莫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解析] A.涛涛——滔滔(出自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列夫·托尔斯泰》)C.决——绝(出自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苏州园林》)D.莫——漠(出自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论教养》)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C)A.当代劳动者奋斗在各自领域中,用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彰显着“工匠精神”。
B.漫画往往用让人忍俊不禁....的画面暗寓犀利的讽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C.峨眉山的猴子,或相依相偎,或交头接耳,或追逐嬉戏,情态各异,栩栩如生....。
D.林清玄在浪漫至真的文字中融入超然的禅趣,创作出的文化散文耐人寻味....。
[解析]A. “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追求更好。
(出自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纪念白求恩》);B.“忍俊不禁”意思是忍不住笑出来。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紫藤萝瀑布》) ;C“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河南省郑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原卷版)

1河南省郑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们习惯用史料来描述文学史的高峰状态,而在当今大数据时代,我们可尝试用大数据来显示和验证,并透视数据背后的文学史意义,进而反思数据存在的问题和展望未来努力的方向。
作品多的诗人词家,是否影响力大、知名度高?根据综合影响指数排名,唐代诗人影响力第一的是杜甫,其次为李白、王维,而作品量居第一的白居易,影响力排在十名之外。
宋代词人作品量和影响力第一的都是辛弃疾,苏轼和周邦彦分别居第二、第三。
高居宋诗影响力榜首的是苏轼,作品量雄居榜首的陆游紧随其后。
数据不仅标示谁第一、谁领先,还蕴含更深层的文学史意义,可以探究其背后隐藏的历史过程和变化动因,揭示规律性认识。
比如,通过检视和分析唐诗名篇崔颢《黄鹤楼》的各种数据,可以发现第一接受者李白的评价和创作比拼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见,除作品自身的艺术含量外,故事传播和意见领袖的评价也是名篇生成的重要因素。
数据能具体显示诗人词家名声的高下。
提到唐诗宋词的名家,人们习称“李杜”“苏辛”,似乎李优于杜、苏胜于辛。
但综合影响指数表明,杜甫高于李白、辛弃疾强于苏轼。
更令人意外的是,最受追捧的词人不是苏辛而是周邦彦。
在一百首和三百首宋词名篇中,周邦彦各占15首和40首,占有率远高于苏、辛。
数据可以明确展示名篇名家影响力的时代变化。
宋明以来,崔颢诗作《黄鹤楼》和苏轼词作《赤壁怀古》的影响长盛不衰,故分别成为唐诗宋词的第一名篇。
而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等名篇佳作,到近现代才广受注目,故综合影响力排名靠后。
岳飞《满江红》、陆游《卜算子·咏梅》等也都是到现当代才被发掘出的名篇。
数据还反映出诗人影响力与作品量的关系。
杜甫、李白的诗作量名列前茅,辛弃疾、苏轼的词作量也是第一、第二。
由此可以说,影响力大的诗人,其作品量往往也很大,但不能说作品量大的诗人就一定影响力大,比如前文提到的白居易。
诗仙李白

诗仙李白李白(唐朝诗仙李白)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天宝初,入长安,贺知章见了,称为谪仙人,荐于唐玄宗,待诏翰林。
[1] 他所作诗歌,总体风格豪放俊迈,清新飘逸,大气磅礴,气势十足。
既反映了唐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极具浪漫主义情怀。
他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2]生平经历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出生地有争议,一说为郭沫若近代提出的出生于吉尔吉斯斯坦碎叶河上的碎叶城,属唐安西都护府(今楚河州托克马克市),另一自古以来说法为出生于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
李白幼年成长于剑南道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绵阳江油市)[3] 。
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其与杜甫合称大李杜(小李杜指李商隐和杜牧)。
[4]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
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据《旧唐书》记载,李白之父李客为任城尉。
安史之乱发生第三年(756年),他感愤时艰,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斗争,兵败受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写下《早发白帝城》。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不久即病逝,也有说“醉致疾亡”(见皮日休《李翰林诗》)。
也有说是喝酒猝死(见《旧唐书》)。
也有说是醉酒入湖中捉月溺死,这种说法古已有之且广为流传。
其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异,才华横溢,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第五部分 古诗文阅读 成都10年考情及趋势分析

成都10年考情及趋势分析
考点/考向 句子赏析 (含技巧) (10年2考)
画面描绘 (10年2考)
年份
具体设问
2.下面是一位同学对“诗歌末句描写飘落的‘梨花’有何妙处
2023 ”这一问题的回答,有不当和不完整之处,请结合诗意进行修
改和补充。
2014 2.本诗的最后一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成都10年考情及趋势分析
命题趋势·新考法分析 2023湖南益阳(《次北固山下》+《月夜忆舍弟》)、湖南怀化(《春望 课内比较 》+《南安军》)等 2023甘肃省卷(《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近试上张水部》),湖北黄 课内外比较 冈(《望岳》+《望蓟门》)等 2023贵州(《渔家傲》+《渔家傲》 ),江苏扬州(《送苏尚书赴益州 课外比较 》+《送别》)等 群诗鉴赏 2023河北(《送别》《清平乐·留人不住》《杨柳枝词》《春风》)等 2023山西(《出师表》+《曹刿论战》+《过零丁洋》),甘肃兰州(《 诗文联读 渔家傲·秋思》+《岳阳楼记》+《邠州建学记》),江苏连云港(《陶 歌》+《活板》+“凡造竹纸……揭起成轶”)等
第五部分 古诗文阅读 成都10年考情及趋势分析
成都10年考情及趋势分析
(一)选材分析
年份 2023
2022
篇目 作者、朝代 体裁 《鹭鸶
唐·杜牧 七绝 》
《菩萨 宋·黄庭坚( 词
蛮》 曾谪居蜀地)
出处 主题
主旨
《樊川 表达了诗人对鹭鸶
诗集注 咏物诗 的喜爱之情。
》
突出隐逸的主题,
《全宋 山水 表达词人对于荣利
》 川仁寿县人)
《成都曲 唐·张籍(游
2014
七绝 —
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1.0

一、讴歌理想,抒发悲愤
于是这时的诗歌充溢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举现实的酒杯,冲洗理想的愁苦与悲愤) 诗中交织着失望和自信,既有愤怒的抗争, 又有执着的追求,那些勃发、蓬勃而出的 诗句无疑是他的崇高理想与黑暗现实相撞 击后发出的电闪雷鸣,具有惊心动魄的力 量。
2019/3/8 ——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1.0—— 第8白的骨子里,他不是凡人,他是 精神上的贵族,他把平凡之人平凡之姿比 作“桃李颜”,稍有春风便心花怒放;他 将自己比作“松柏”,内置有“孤傲耿直” 的芯片,永不会向世俗、权贵低头。
2019/3/8
2019/3/8
——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1.0——
第11页
二、蔑视权贵,追求自由之“重塑大自然”: 然而,酒既无法销愁,神仙更虚无飘渺,于是 他“一生好人名山游”,把美好的大自然作为 理想的寄托、自由的化身来歌颂: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他笔下的峨嵋、华山、庐山、泰山、黄山等巍 峨雄奇,吐纳风云:“峨嵋高出西极天,罗浮 直与南溟连。“西岳峥嵘何壮哉……洪波喷流 射东海。他笔下的奔腾黄河、滔滔长江,荡涤 万物,席卷一切:“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 里触龙门。”“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 不还。”表现了诗人桀傲不驯的性格和冲决羁 绊的强烈愿望。
——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1.0——
第6页
二、蔑视权贵,追求自由
他觉得凭借自己的才能,可以“出则以平交 王侯,遁则以俯视巢许”,对于那些靠着门 第荫封而享高官厚禄的权豪势要,他投以强 烈的卑视,表现出傲岸不屈的性格:“安能 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正因为诗人蔑视权贵,越发增加了诗人的骨 气、胆气、豪气。
2019年北京东城初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9北京东城初一(上)期末语文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4分)①大年是感恩的演义。
寻根问祖也好,走亲串戚也好,都是教人不要忘本。
连同一餐一饮,半丝半缕,都在感念之列。
在品尝佳肴美味的时候,在hQ家团圈的时候,感念天地化育感念风调雨顺,这便是年了。
于是有人说春节是中国人的感恩节。
②大年是敬仰的演义。
“ , ”,是关帝庙门的对联;左秦琼,右敬德,是门神。
这是我们对忠义的最初感知。
中国人让一代又一代的后生一年一度地接受对忠义的敬仰,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们知道,只有忠义才配享受香火。
③大年是“和合”的演义。
(甲) 是谐调,(乙) 是团圆。
和合意味着健康,意味着平安,意味着绵延昌盛。
一家人一族人能不能坐在一桌上,它已经不单单是一顿饭的问题,而是这个家的圆满程度,幸福程度,昌盛程度。
④大年是喜庆的演义。
大年的喜庆如汪洋大海。
它在香喷喷的饭菜里,在红形形的对联里;在排山倒海的爆竹声中,也在一家人团圆的天伦之乐中。
它在年画,在门神,在对联,在社火,更在老百性的把酒相邀共话桑麻里。
1.文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缕(lǔ)潜(qiǎn)B.缕(lǔ)潜(qián)C.缕(lǚ)潜(qián)D.缕(lǚ)潜(qiǎn)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人“合”“和”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合乙:和B.甲:和乙:合3.下列对“走”字的笔画数和对“化”字的笔顺判断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走”的笔画共6笔,“化”的第3笔是竖弯钩。
B.“走”的笔画共7笔,“化”的第3笔是竖弯钩。
C.“走”的笔画共7笔,“化”的第3笔是撇。
D.“走”的笔画共6笔,“化”的第3笔是撇。
4.下列关于文中相关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关帝庙是为了供奉三国时的关羽而兴建的。
关羽因武艺高强、忠义无双被人们称为“武圣关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人对李白的评价
上海大学教授董乃斌:他除了儒家的经典以外,除了一些儿童的启蒙知识,天干地支呀,怎么计数呀,这些知识以外,他还读了很多非儒家的,比如道家的、纵横家的一些杂书,知识面是相当的广。
美国驻成都领事馆文化领事何博司:李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
凡是受过教育的美国人都知道他的名字。
美国最重要的诗人埃兹拉.庞德也受到了李自优美诗句的感染。
台湾学者陈大洛:李白的诗歌深入民间,深入台湾每一个基层,而且他写的诗歌朗诵起来铿锵有力,也可以说在台湾家喻户晓,人们都在背诵着李白的诗句。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胡小伟:人们说唐朝的诗歌是以直抒胸臆,无所拘束自称。
那么唐诗里边嗓门最大的诗人就是李白。
上海大学教授董乃斌:他能够把人们心中想到,可是讲不出来的那种感情,或者是能讲,却讲得不太好的那种情况变得非常美丽,叫人家感觉到不仅把我的话讲出来了,而且几百倍几千倍地比我的好。
所以宁肯念他的诗来表达我的感情。
杜甫是与李白同时代的唐代大诗人,两个人曾经一起携手出游,吟诗唱和。
比李白华少十多岁的杜甫对李白的诗文敬仰无比,他总是念念不忘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赞叹李白的诗文是“笔落原风雨,诗成泣鬼神”。
北京大学教授袁行霈:中国是诗的国度。
诗人一向特别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尊重。
但是像李白那样,生前就引起轰动的,恐怕并不多见。
李白以他的人格、热情和才华,以他那惊风雨,泣鬼神的诗歌,征服了同时代的读者。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元浦:我们可能平谈的生活中,因为有了李白的诗,突然间显出来光彩。
上海大学教授董乃斌:如果打个比方的话,就像夏夜的星空一样,有这么多灿烂的明星,这么多明星簇拥着一个明月,那个明月就是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