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千古名篇《将进酒》,每一句都有故事,值得人们细细品读
一曲浩歌万古愁——李白《将进酒》赏析

一曲浩歌万古愁——李白《将进酒》赏析一曲浩歌万古愁——李白《将进酒》赏析李白,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充满了豪情壮志和自由奔放的心态。
其中,他的诗作《将进酒》更是广为传诵,堪称中国古代文化宝藏中的一朵奇葩。
这首诗以饮酒作为表述方式,通过自嘲与反讽的手法,展现了作者对人生与理想的思考与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世道沧桑的愁怀之情。
《将进酒》是一首十四韵律诗,由七言绝句构成。
诗的开头两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立即展现了广阔的胸怀与壮丽的气势。
这两句既把黄河壮丽辽阔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也通过宏大壮丽的自然景观,暗示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及对人生短暂易逝的感慨。
接着,诗中出现了自嘲,作者自称“吾宁愿是个酒鬼”,意味着自觉的醉生梦死。
这里作者以自嘲的方式,乃是一种悲观主义态度,运用酒物作为表现形式,进而抒发出错失人生、无法将理想付诸实践的愁怀之情。
随后的几句,“时空转瞬即逝,生命短暂易逝”突出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的反思。
无论是黄河之水还是人生,都在时光的流转中消失无痕。
这里作者把黄河之水与人生进行对比,进一步表达了对时间逝去的感叹,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诗中接下来的几句“月明星稀乘黄鹤去,金风玉露一相逢”,描绘了诗人自由奔放的心态与乌托邦式的理想。
月明星稀,金风玉露,都象征着美好的境界,诗人的理想是翱翔于高空,与驰骋的黄鹤一起去追寻,去寻找与之相逢之处。
这里,诗人通过醉酒和自由的象征性手法来表现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诗中倒数第二节,创造了高潮由叹息转换到振作的情感效果,以排比手法表现了诗人豪气横溢的精神风貌,力劝世人追求自由高尚的境界:“爽快且儿时欢腾的人啊,请跟我一起吹起鼓号,让我们把晴天霹雳丢掉”。
这些诗句中的“晴天霹雳丢掉”一语双关,既反映了作者对物质世界的厌倦,又表达了对世间伪装和虚伪人情的不屑。
最后一节,诗人抒发了壮志未酬、感慨世道的心情,直言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以及看到时局不如己愿的焦虑:“如今愁怀无处纳,唯有把酒高歌一曲”。
唐·李白《将进酒》赏析

唐·李白《将进酒》赏析唐·李白《将进酒》赏析李白《将进酒》赏(一)李白《将进酒》这首诗非常形象的表现了李白不驯的性格: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
在这首诗里,他演绎庄子的乐生哲学,表示对富贵、圣贤的藐视。
而在豪饮行乐中,实则深含怀才不遇之情。
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浇愁,抒发了自己的愤激情绪。
时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无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间青丝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个无法挽救的悲剧,能够解忧的惟有金樽美酒。
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愤慨而又极豪放。
表是在感叹人生易老,里则在感叹怀才不遇。
诗篇开头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气势豪迈。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此时在颍阳山,距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所以借黄河来起兴。
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
景象之壮阔,并不是肉眼可见,所以此情此景是李白幻想的,“自道所得”,言语中带有夸张。
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
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
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
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接说出自己感伤生命短暂而人一下就会变老,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显现出一种对镜自照手抚两、却无可奈何的情态。
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
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
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
将进酒李白原文及详细解读

将进酒李白原文及详细解读原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解读第一句和第二句这两句描述的是黄河奔流不息、涛声咆哮而引起的深情哀思,以及人老了之后的无奈和沧桑。
这里的黄河水虽然是真实存在的,但它产生的情感却具有广泛的象征意义。
它不仅代表了中国的母亲河,也代表了世事无常、兴衰荣辱的纷杂,以及时间的无限流逝,可以引起每个中国人的文化共鸣。
第三句这句话的意思是,正当人生顺遂时,应该好好地享受,并且不要让酒杯空着对着无意义的月亮喝酒。
这也是后两句的主题。
第四句和第五句这两句话表明了诗人自信的态度。
他相信自己有卓越的才华,一旦花费尽了千金,也能够从中再次获得更多的金钱。
这里的千金是特定的货币单位,但也可以理解为独特的才华,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挣到足够的金钱和尊重。
第六句这句话描述了要烹羊宰牛放开肆意地享受生命的乐趣,不要拘泥于旁人的眼光。
在中国文化中,羊和牛是最常见、最重要的食物。
烹羊宰牛的意思是放下所有顾虑、享受各种美食、美容,作为一名优秀的文化人必须要豁达洒脱。
第七句这句话指的是,只有用酒量极大的人才能够达到这种心态。
数量“三百”往往被视为很多的象征,也代表著“无数”的意思。
这里的“杯”指的是一种特定的酒杯,可以填入300毫升的液体。
因此,这句话可以说是鼓励人们开放自己,放松身心,暂时抛却一切忧虑和拘束。
结语《将进酒》是李白的一首著名诗篇,以饮酒作为启示,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真谛的思考。
作品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是中国继承与振兴中华传统文化的源泉之一。
《将进酒》李白古诗全文赏析

《将进酒》李白古诗全文赏析《将进酒》李白古诗全文赏析李白的诗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极尽夸张之能事,一旦诗兴大发之时,豪情便喷薄而出,一泻千里,但又收放自如,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将进酒》即为明证。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将进酒》李白古诗全文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将进酒唐代: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倾耳听一作: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不足贵一作:何足贵;不复醒一作:不愿醒/不用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古来一作:自古;惟通:唯)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译文及注释译文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再往回流。
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白发,早晨还是满头的黑发,怎么才到傍晚就变成了雪白一片。
(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岑夫子,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注释⑴将进酒:属乐府旧题。
将进酒古诗赏析朗诵

将进酒古诗赏析朗诵《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这首诗以其豪放奔放的诗风和激昂的情感,深受人们喜爱。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这首诗进行赏析,并尝试朗诵这首诗,以感受其中的魅力。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将进酒》的原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首诗的主题是豪放不羁、尽情欢乐的人生态度。
李白以诗人的身份,通过对黄河奔流、人生白发的描绘,表现了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
他借酒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现了对人生的豁达和豪情。
诗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热爱和珍惜,他希望能够尽情享受人生的快乐,不让时光白白流逝。
另外,诗中也表现了对才华的自信和对命运的乐观。
诗中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现了李白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未来的乐观。
他相信自己的才华终将得到认可,金钱的得失并不重要,只要自己的才华得到了发挥,就能够再次获得成功。
在朗诵这首诗时,我们需要注重把握诗歌的节奏和情感。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语速和语调,来表现诗中的情感起伏。
在描述黄河奔流、人生白发时,可以适当放慢语速,表现出诗人的感慨和忧伤;而在表达对人生的豁达和豪情时,可以加快语速,表现出诗人的豪放不羁和豪情万丈。
其次,我们还可以通过声音的高低、轻重来表现诗中的情感。
比如,在表达对人生的热爱和珍惜时,可以用较为高亢的声音和较为轻快的语调,表现出诗人的豪情和豁达;而在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和忧伤时,可以用较为低沉的声音和较为沉重的语调,表现出诗人的忧伤和感慨。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细读精讲--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李白《将进酒》细读精讲教材原文将进酒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作文讲记“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是诗仙,也是酒仙。
他一生嗜酒如命,饮酒、醉酒、写酒,酒催诗生,诗随酒发,酒已经完全融入到了他的生命之中。
酒带给李白一种飞动的气势、一种飘逸的灵性、一种往来于天地的绝对自由(高建新),得意时举杯豪饮,失意时亦能借酒来派遣愁绪。
正如闻一多在长诗《李白之死》中所写:“(李白)手指着酒壶,‘若不是你们的爱护,我这生活可不还要百倍地痛苦?啊!可爱的酒!自然赐给伊的骄子——诗人的恩俸!’”李白在诗中点酒,在醉中作诗,《将进酒》便是李白将诗与酒完美融合的代表作之一。
将进酒,请饮酒。
李白本是与岑勋到友人丹丘生家做客,却在登高畅饮间打破了礼仪常规,反客为主,写下了这篇劝酒歌,将胸中所积郁的情感淋漓尽致地向友人抒发出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黄河自西而来,直奔东海,一去不返,而人的青丝白发也不过在朝暮之间。
在知天命的年纪,在永恒大自然面前,他悲,悲韶光易逝,悲生命渺小,悲人生易老。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消极哀叹从来就不是李白的风格,他以强烈的自信和洒脱代替了痛苦和悲愤,他似乎又变回了那个傲岸不屈的豪侠诗人。
但他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欢”吗?其实不然,李白看似是在宣扬“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及时行乐思想,实际上是旷达之下的无奈与自我安慰,人生得意实是人生失意。
李白将进酒全诗及注释

李白将进酒全诗及注释李白将进酒全诗及注释《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七言歌行。
此诗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在同题作品中影响最大。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白将进酒全诗及注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韵译】:你没看见吗?黄河之水是由天上而来。
波涛滚滚奔向东海,永不回头。
你没看见吗?可悲的是高堂明镜照见了白发,早晨如青丝般乌黑,傍晚白得如雪。
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地寻欢作乐,别让金杯玉露,空对天上明月。
天地造就我的才干,必有它的用处,即使千金耗尽,还会重新再来。
烹羊宰牛,且图眼前欢乐,应该痛痛快快一口气喝它三百杯。
岑勋先生呵,丹邱先生呵,快快进酒吧,杯儿不要停!让我为你们唱一曲,请你们侧耳仔细听:钟鸣鼓响饮食如玉,何足珍贵?我只愿长醉享乐,不愿醒来受罪!古来圣贤,生活恐怕都寂寞,世上唯有酒徒,他们却芳名永驻。
古时陈王曹植曾在平乐观宴饮寻欢,斗酒十千不嫌贵,任性地享乐一番。
主人呵,为何说我少银钱?直接沽取醇酒,咱对饮个醉意绵绵,这一匹名贵的五花马,这一件价值千金的皮裘,叫孩儿们拿去换美酒吧,我与你喝个大醉,同消万古长愁。
【注释】⑴将进酒:属乐府旧题。
将(qiāng):请。
⑵君不见: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
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⑶高堂:高大的厅堂。
青丝:黑发。
此句意为在高堂上的明镜中看到了自己的白发而悲伤。
⑷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将进酒原文及注解

将进酒原文及注解将进酒是一首传统的宋代诗歌,由著名的诗人李白所作。
这首诗歌描述了一个富有的农民家里发出的欢乐声音,以及诗人对友谊和家庭的激情表达,充满了热情和喜悦。
此诗歌也歌颂了传统文化中重视友谊的生活观念,以及中国以饮酒作为礼仪仪式的传统习俗。
原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注解: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中描述了黄河的力量,它运行不息,一直向着大海流去,没有任何回头。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里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在镜子里,人们可以看到自己变老的轨迹,诗人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做到活得满足,不要把剩下的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3、“人生得意须尽欢”醒人们要充分把握人生中的机遇,一定要尽情享受,不能把金樽空地直面月亮。
4、“天生我材必有用”一种有力的鼓励,告诉人们不要气馁,因为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天赋,只要努力可以实现自己理想的梦想。
将进酒是一篇著名的诗篇,除了精辟的词句外,它更是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刻描写。
它传承了中国古老的文化,以及对友谊的执着与热爱。
诗中的第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让读者反思生命的无常,并鼓励人们要像黄河一样,活得勇敢、自信,勇往直前。
第二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更强调人们要珍惜光阴,充实的生活和友谊才会带来真正的快乐。
诗中还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和友谊的重要性,歌颂了重视友谊的生活观念,以及中国以饮酒作为礼仪仪式的传统习俗。
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友谊的热爱。
这首诗歌描写了一个富有的农民家庭,家人和朋友围坐一起,以烹羊宰牛和豪饮杯杯酒为乐。
后两句“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更是表达出李白对友情和交谊的深情欢快,他邀请朋友一起共饮爱与友谊的杯杯酒,也表达了一种超越财富的温暖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李白放荡不羁,一生不为世俗折腰,这才有了贵妃磨墨,力士拖鞋。
李白写的诗洋洋洒洒,气势磅礴。
今天我们来品读这首佳作《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译文:
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再往回流。
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白发,早晨还是满头的黑发,怎么才到傍晚就变成了雪白一片。
(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岑夫子,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背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人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
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年(744年),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
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
一般认为这是李白天宝年间离京后,漫游梁、宋,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
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8年之久。
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丹丘生)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
诗人在政治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常常借饮酒来发泄胸中的郁积。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