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数学期末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余姚市梦麟中学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数学试卷

梦麟中学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数学试卷命题老师:戚迪艳 审题老师:王晶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已知M (﹣2,0),N (2,0),|PM |﹣|PN |=4,则动点P 的轨迹是( )A .一条射线B .双曲线C .双曲线左支D .双曲线右支2、已知直线l 在平面α内,则“l⊥β”是“α⊥β”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已知21,F F 是椭圆17922=+y x 的两个焦点,A 为椭圆上一点,且∠02145=F AF ,则 Δ12AF F 的面积为( )A .7B .47C .27D .2574、从x 轴上动点P 向圆0248622=+-++y x y x 作切线,切点为T ,则切线长|PT|的最小值是( )A .4B .15C .62D .55、下列四个命题:①“若xy=0,则x=0且y=0”的逆否命题;②“正方形是菱形”的否命题;③“若22,ac bc a b >>则”的逆命题;④若“m>2,220x x m R -+>则不等式的解集为”的逆否命题.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A.0个B.1个C.2个D.3个6、已知点(1,0),(1,0)A B -,动点P 满足(1)AP BP k k λλ=->(AP k 表示直线AP 的斜率),则点P 的轨迹是( )A. 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B.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C.双曲线D.抛物线7、给出平面区域(包括边界)如图所示,若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有无穷多个,则 的值为 ( ) A. B. C. D. 8、己知平面α内有一个以AB 为直径的圆,,α⊥PA 点C 在圆周上(不同于B A ,两点),点E D ,分别是点A 在PB PC ,上的射影,则下列正确的是 ( )A. ⊥PC ADE 平面B. ACB ∠是二面角B PC A --的平面角C. BC // ADE 平面D. E A PB D 平面⊥9、设点F 1、F 2是双曲线﹣=1(a >0,b >0)的左、右焦点(O 为坐标原点),以O 为圆心,|F 1F 2|为直径的圆交双曲线于点M (第一象限).若过点M 作x 轴的垂线,垂足恰为线段OF 2的中点,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A .﹣1B .C .+1D .210、已知圆心C 在直线y =2x ﹣4上的圆的半径为1,点A (0,3),若圆C 上存在点M ,使得|MA |=2|MO |(O 为坐标原点),则圆心C 的横坐标a 的最大值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多空题每空3分,单空题每空4分,共36分)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双曲线﹣=1的虚轴长是___ ,渐近线方程是 . 12、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A (2,1,2)到原点O 的距离为 ,点A 关于原点O 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13、已知,则z =2x +y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z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14、已知空间四边形OABC ,点M ,N 分别为OA ,BC 的中点,且=,=,=,用,,表示,则= ________ .若||||||2a b c === 且a b c ,,夹角均为60 则|MN |=15、若直线4:1=+ny mx l 和圆4:221=+y x C 无公共点,则过点),(n m P 的直线2l 与椭圆149:222=+y x C 的公共点的个数为 ________个. 16、已知棱长为1的正四面体O-ABC ,E ,F 分别是AB ,OC 的中点,则,所成角 的余弦值为_________.17、设A (1,0),B (0,1),直线l :y =ax ,圆C :(x -a )2+y 2=1.若圆C 既与线段AB又与直线l 有公共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18题14分,第19至22题每题15分,共74分)18、如图,四棱锥的底面是正方形,, 点E 在棱PB 上.(1)求证:平面;(2)当且E 为PB 的中点时,求AE 与平面PDB 所成的角的大小.19、已知圆C 1:x 2+y 2+2x +2y ﹣8=0与圆C 2:x 2+y 2﹣2x +10y ﹣24=0相交于A 、B 两点.(1)求公共弦AB 所在直线方程及弦AB 的长;(2)求圆心在直线y =﹣x 上,且过A 、B 两点的圆的方程;(3)求经过A 、B 两点且面积最小的圆的方程.20、已知抛物线C 顶点在原点,关于x 轴对称,且经过P (1,2).(1)求抛物线C 的标准方程及准线方程;(2)已知不过点P 且斜率为1的直线l 与抛物线C 交于A ,B 两点,若AB 为直径的圆经过点P ,试求直线l 的方程.P ABCD -PD ABCD ⊥底面AEC PDB ⊥平面PD =21、如图,在五面体ABCDEF中,四边形ABCD为菱形,且∠BAD=,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O,OF⊥平面ABCD,BC=CE=DE=2EF=2.(1)求证:EF∥BC;(2)求面AOF与平面BCEF所成锐二面角的正弦值.22、已知椭圆C:+=1(a>b>0)的右焦点为(1,0),右焦点到上顶点的距离为.(1)求椭圆C的方程;(2)过点P(2,2)的动直线交椭圆C于A,B两点,(i)若|PA||PB|=,求直线AB的斜率;(ii)点Q在线段AB上,且满足+=,求点Q的轨迹方程.梦麟中学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数学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A.A.C.B.B. B.B.D.C.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多空题每空3分,单空题每空4分,共36分) 11、6,34y x =±; 12、3,(-2,-1,-2) 13、3,127,210⎡⎤⎢⎥⎣⎦14、1(),||22MN a b c MN =-++= 15、2个 16、23- 17、1⎡⎢⎢⎣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18题14分,第19至22题每题15分,共74分)18、解:(Ⅰ)∵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C ⊥BD ,∵,∴PD ⊥AC ,∴AC ⊥平面PDB ,∴平面.(Ⅱ)设AC ∩BD =O ,连接OE ,由(Ⅰ)知AC ⊥平面PDB 于O ,∴∠AEO 为AE 与平面PDB 所的角,∴O ,E 分别为DB 、PB 的中点,∴OE //PD ,, 又∵ ∴OE ⊥底面ABCD ,OE ⊥AO ,在Rt △AOE 中,, ∴,即AE 与平面PDB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19、 (1)AB:x-2y+4=0,弦长(2)22(3)(3)10x y ++-=(3)22(2)(1)5x y ++-=20、解:(I )由题意可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 2=2px (p >0),把点P (1,2)代入可得:22=2p ×1,解得p=2. PD ABCD ⊥底面AEC PDB ⊥平面12OE PD =PD ABCD ⊥底面12OE PD AB AO ===45AOE ︒∠=45︒∴抛物线C的标准方程为:y2=4x,准线方程为x=﹣1.(II)设直线l的方程为:y=x+b,代入抛物线方程可得:y2﹣4y+4b=0,△=16﹣16b>0,解得b<1.设A(x1,y1),B(x2,y2),∴y1+y2=4,y1•y2=4b,∴x1+x2=y1+y2﹣2b,x1x2==b2.由题意可得:=0,∴(x1﹣1)(x2﹣1)+(y1﹣2)(y2﹣2)=x1•x2﹣(x1+x2)+1+y1•y2﹣2(y1+y2+4=0,∴b2﹣(4﹣2b)+1+4b﹣8+4=0,即b2+6b﹣7=0,解得b=﹣7,或b=1(舍去).∴直线l的方程为:x﹣y﹣7=0.21、证明:1)∵四边形ABCD为菱形∴AD∥BC,且BC⊄面ADEF,AD⊂面ADEF,∴BC∥面ADEF,且面ADEF∩面BCEF=EF,∴EF∥BC.(2)面AOF与面BCEF所成的锐二面角的正弦值为22、解:(Ⅰ)由题意得:c=1,a=,∴b2=a2﹣c2=1,∴+y2=1;(Ⅱ)(i)设直线AB:y=k(x﹣2)+2,点A(x1,y1),B(x2,y2),由,得:(1+2k2)x2+4k(2﹣2k)x+2(2﹣2k)2﹣2=0(*),∴x1+x2=﹣,x1x2=,|PA||PB|=|2﹣x1|•|2﹣x2|=(1+k2)[4﹣2(x1+x2)+x1x2]==,解得:k2=1,即k=1或﹣1,经检验,k=1;(ii)设点Q(x0,y0),由点Q在直线AB上,得y0=k(x0﹣2)+2,(**),又+=,得+=,∵+=,∴2﹣x0=2×=2×(2+)=,∴k=,把它带入(**)式,得y0=k(x0﹣2)+2=(x0﹣2)+2=﹣x0+,即点Q的轨迹方程是:x+2y﹣1=0,(<x<).。
(高二)湖州市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参考答案(高二数学)定稿

y12 4
1,
y1
,FB
y22 4
1,
y2
,则有
y12 4
1
y2
y22 4
1
y1
0,
解得 y1 y2 4 .------------------------------------------------3 分(由韦达定理得到同样给分)
所以
y2
4 y1
1,由
AC
EF
得 kAC
(Ⅱ)有题意得
g
x
x3 2
x2
e
x
,故
g
1
3e 2
g x 1 x x 1 x 4 ex ,--------------------------------------------------------------10 分
2
则 g1 5e ,-----------------------------------------------------------------------------------12 分
z
D
M
A
O
y
C
B
x
高二数学期末调测试卷答案(共 10 页) 第 4页
21.(本小题满分 15 分)
如图,已知抛物线 y2 4x 的焦点为 F ,准线为 l ,过点 F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 A, B 两 点,点 B 在准线 l 上的投影为 E ,点 C 是抛物线上一点,且满足 AC EF .
(Ⅰ)若点 A 坐标是 (4,4) ,求线段 AC 中点 M 的坐标; (Ⅱ)求 ABC 面积的最小值及此时直线 AC 的方程.
(Ⅱ) Tr1 C4r
x
4r
宁波市2019-2020学年数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宁波市2019-2020学年数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5,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已知函数e 0()ln 0x x f x x x ⎧≤=⎨>⎩,,,,()()g x f x x a =++.若g (x )存在2个零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1,0)B .[0,+∞)C .[–1,+∞)D .[1,+∞)2.某学校有2200名学生,现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44人,将2200人按1,2,…,2200随机编号,则抽取的44人中,编号落在[101,500]的人数为( ) A .7 B .8C .9D .103.的展开式中的第7项是常数,则正整数n 的值为( )A .16B .18C .20D .224.《数学统综》有如下记载:“有凹钱,取三数,小小大,存三角”.意思是说“在凹(或凸)函数(函数值为正)图象上取三个点,如果在这三点的纵坐标中两个较小数之和最大的数,则存在将这三点的纵坐标值作为三边长的三角形”.现已知凹函数()222f x x x =-+,在21,23m m ⎡⎤-+⎢⎥⎣⎦上取三个不同的点()()()()()(),,,,,a f a b f b c f c ,均存在()()(),,f a f b f c 为三边长的三角形,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 ) A .[]0,1B .20,⎡⎫⎪⎢⎪⎣⎭C .20,⎛⎤⎥⎝⎦D .2,2⎡⎤⎢⎥⎣ 5.宋元时期数学名著《算学启蒙》中有关于“松竹并生”的问题:松长五尺,竹长两尺,松日自半,竹日自倍,松竹何日而长等,如图是源于其思想的一个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 b 分别为12,4,则输出的n 等于( )A .4B .5C .6D .76.完成一项工作,有两种方法,有5个人只会用第一种方法,另外有4个人只会用第二种方法,从这9个人中选1个人完成这项工作,则不同的选法共有( )A .5种B .4种C .9种D .20种7.已知等比数列{a n }中,2341a a a =,67864a a a =,则5a =( ) A .±2 B .-2C .2D .48.设3i12iz -=+,则z = A .2B .3C .2D .19.甲、乙两人进行象棋比赛,已知甲胜乙的概率为0.5,乙胜甲的概率为0.3,甲乙两人平局的概率为0.1.若甲乙两人比赛两局,且两局比赛的结果互不影响,则乙至少赢甲一局的概率为( ) A .0. 36B .0. 49C .0. 51D .0. 7510.如图,可导函数()y f x =在点00(,())P x f x 处的切线方程为()y g x =,设()()()h x g x f x =-,)'(h x 为()h x 的导函数,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0'()0h x =,0x 是()h x 的极大值点B .0'()0h x =,0x 是()h x 的极小值点C .0'()0h x ≠,0x 不是()h x 的极值点D .0'()0h x ≠,0x 是()h x 是的极值点11.2019年6月7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宁波市2019-2020学年数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宁波市2019-2020学年数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函数()(ln f x x =,则不等式()()10f x f x -+>的解集是( )A .{2}x x >B .{1}x x <C .1{}2x x >D .{0}x x >【答案】C 【解析】 【分析】先判断出函数()f x 为奇函数且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增,然后把不等式变形为()()1f x f x ->-,再利用单调性求解即可.【详解】由题意得,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R .∵()(x x x x f x ln x -+---=-==(()ln x f x ==-+=-,∴函数()f x 为奇函数.又根据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可得,函数()f x 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增. 由()()10f x f x -+>得()()()1f x f x f x ->-=-,∴1x x ->-,解得12x >, ∴不等式的解集为1{}2x x >.故选C .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挖掘题意、由条件得到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最后根据函数的单调性求解,这是解答抽象不等式(即不知表达式的不等式)问题的常用方法,考查理解和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和灵活性. 2.设有两条直线a ,b 和两个平面α、β,则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A .若//a α,且//a b ,则b α⊂或//b α B .若//a b ,且a α⊥,b β⊥,则//αβC .若//αβ,且a α⊥,b β⊥,则//a bD .若a b ⊥,且//a α,则b α⊥ 【答案】D 【解析】 【分析】对A ,直接进行直观想象可得命题正确;对B ,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可判断;对C ,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判断;对D ,b α⊥也有可能b α⊆. 【详解】对A ,若//a α,且//a b ,则b α⊂或//b α,可借助长方体直接进行观察命题成立,故A 正确; 对B ,若//a b ,且a α⊥,可得b α⊥,又b β⊥,则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可知//αβ,故B 正确; 对C ,若//αβ,且a α⊥,可得a β⊥,又b β⊥,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知//a b ,故C 正确; 对D ,若a b ⊥,且//a α,则b α⊥也有可能b α⊆,故D 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熟练掌握空间线面之间关系的判定方法及性质定理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3.点的极坐标,它关于极点的对称点的一个极坐标是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点极径不变,在极角的基础上加上,可得出与点关于极点对称的点的一个极坐标。
2018-2019学年四川省乐山市高二(下)期末数学试卷(理科)(含答案)

高二(下)期末数学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0分)1.老师在班级50名学生中,依次抽取学号为5,10,15,20,25,30,35,40,45,50的学生进行作业检查,这种抽样方法是()A. 随机抽样B. 分层抽样C. 系统抽样D. 以上都是2.在复平面内,复数6+5i,-2+3i对应的点分别为A,B.若C为线段AB的中点,则点C对应的复数是()A. 4+8iB. 8+2iC. 4+iD. 2+4i3.从4名男同学和3名女同学中选出3名参加某项活动,则男女生都有的选法种数是()A. 18B. 24C. 30D. 364.设i为虚数单位,则(x-i)6的展开式中含x4的项为()A. -15x4B. 15x4C. -20ix4D. 20ix45.掷两颗均匀的骰子,则点数之和为5的概率等于()A. B. C. D.6.曲线f(x)=x3-x+3在点P处的切线平行于直线y=2x-1,则P点的坐标为()A. (1,3)B. (-1,3)C. (1,3)和(-1,3)D. (1,-3)7.元朝著名数学家朱世杰在《四元玉鉴》中有一首诗:“我有一壶酒,携着游春走,遇店添一倍,逢友饮一斗,店友经四处,没了壶中酒,借问此壶中,当原多少酒?”用程序框图表达如图所示,即最终输出的x=0,则一开始输入的x的值为()A.B.C.D.8.p设η=2ξ+3,则E(η)的值为()A. 4B.C.D. 19.在区间[0,1]上任取两个实数a,b,则函数f(x)=x2+ax+b2无零点的概率为()A. B. C. D.10.根据如下样本数据,得到回归方程=bx+a,则()x345678y4.02.5-0.50.5-2.0-3.0A. a>0,b>0B. a>0,b<0C. a<0,b>0D. a<0,b<011.若函数f(x)=x3-tx2+3x在区间[1,4]上单调递减,则实数t的取值范围是()A. (-∞,]B. (-∞,3]C. [,+∞)D. [3,+∞)12.已知函数f(x)=x(ln x-ax)有两个极值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 (-∞,0)B.C. (0,1)D. (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13.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含有100个个体的总体中依次抽取一个容量为5的样本,则个体m被抽到的概率为______.14.已知复数z满足(1+2i)z=4+3i,则|z|=______.15.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E,F分别为线段AA1,B1C上的点,则三棱锥D1-EDF的体积为______.16.若曲线C1:y=ax2(a>0)与曲线C2:y=e x在(0,+∞)上存在公共点,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0分)17.已知函数f(x)=x3+(1-a)x2-a(a+2)x+b(a,b∈R)(1)若函数f(x)的导函数为偶函数,求a的值;(2)若曲线y=f(x)存在两条垂直于y轴的切线,求a的取值范围18.为了分析某个高三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其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指导性建议.现对他前7次考试的数学成绩x、物理成绩y进行分析.下面是该生7次考试的成绩.数学888311792108100112物理949110896104101106(1)他的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哪个更稳定?请给出你的证明;(2)已知该生的物理成绩y与数学成绩x是线性相关的,若该生的物理成绩达到115分,请你估计他的数学成绩大约是多少?并请你根据物理成绩与数学成绩的相关性,给出该生在学习数学、物理上的合理建议.参考公式:方差公式:,其中为样本平均数==,=-19.已知函数,.(1)求f(x)在区间(-∞,1)上的极小值和极大值点;(2)求f(x)在[-1,e](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上的最大值.20.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AD=2,E是CD的中点,以AE为折痕将△DAE向上折起,D变为D',且平面D'AE⊥平面ABCE.(Ⅰ)求证:AD'⊥EB;(Ⅱ)求二面角A-BD'-E的大小.21.交通指数是交通拥堵指数的简称,是综合反映道路网畅通或拥堵的概念,记交通指数为T,其范围为[0,10],分为五个级别,T∈[0,2)畅通;T∈[2,4)基本畅通;T∈[4,6)轻度拥堵;T∈[6,8)中度拥堵;T∈[8,10]严重拥堵.早高峰时段(T≥3),从某市交通指挥中心随机选取了三环以内的50个交通路段,依据其交通指数数据绘制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右图.(Ⅰ)这50个路段为中度拥堵的有多少个?(Ⅱ)据此估计,早高峰三环以内的三个路段至少有一个是严重拥堵的概率是多少?(III)某人上班路上所用时间若畅通时为20分钟,基本畅通为30分钟,轻度拥堵为36分钟;中度拥堵为42分钟;严重拥堵为60分钟,求此人所用时间的数学期望.22.已知函数f(x)=(ax-1)e x(x>0,a∈R)(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1)讨论函数f(x)的单调性;(2)当a=1时,f(x)>kx-2恒成立,求整数k的最大值.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学生人数比较多,∵把每个班级学生从1到最后一号编排,要求每班编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留下进行作业检查,这样选出的样本是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故选:C.学生人数比较多,把每个班级学生从1到最后一号编排,要求每班学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留下进行作业检查,这样选出的样本是具有相同的间隔的样本,是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本题考查系统抽样,当总体容量N较大时,采用系统抽样,将总体分成均衡的若干部分即将总体分段,分段的间隔要求相等,系统抽样又称等距抽样.2.【答案】D【解析】解:因为复数6+5i,-2+3i对应的点分别为A(6,5),B(-2,3).且C为线段AB的中点,所以C(2,4).则点C对应的复数是2+4i.故选:D.写出复数所对应点的坐标,有中点坐标公式求出C的坐标,则答案可求.本题考查了中点坐标公式,考查了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是基础题.3.【答案】C【解析】解:根据题意,分2种情况讨论:①,选出的3人为2男1女,有C42C31=18种选法;②,选出的3人为1男2女,有C41C32=12种选法;则男女生都有的选法有18+12=30种;故选:C.根据题意,分2种情况讨论:①,选出的3人为2男1女,②,选出的3人为1男2女,由加法原理计算可得答案.本题考查排列、组合的应用,涉及分类计数原理,属于基础题.4.【答案】A【解析】解:(x-i)6的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T r+1=•x6-r•(-i)r,令6-r=4,求得r=2,故展开式中含x4的项为•(-i)2•x4=-15x4,故选:A.在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中,令x的幂指数等于4,求得r的值,可得展开式中含x4的项.本题主要考查二项式定理的应用,二项式系数的性质,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公式,属于基础题.5.【答案】B【解析】【分析】这是一个古典概率模型,求出所有的基本事件数N与事件“抛掷两颗骰子,所得两颗骰子的点数之和为5”包含的基本事件数n,再由公式求出概率得到答案本题是一个古典概率模型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事件“抛掷两颗骰子,所得两颗骰子的点数之和为5”,由列举法计算出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判断出概率模型,理解求解公式是本题的重点,正确求出事件“抛掷两颗骰子,所得两颗骰子的点数之和为5”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是本题的难点.【解答】解:抛掷两颗骰子所出现的不同结果数是6×6=36事件“抛掷两颗骰子,所得两颗骰子的点数之和为5”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有(1,4),(2,3),(3,2),(4,1)共四种故事件“抛掷两颗骰子,所得两颗骰子的点数之和为5”的概率是=,故选B.6.【答案】C【解析】解:设P的坐标为(m,n),则n=m3-m+3,f(x)=x3-x+3的导数为f′(x)=3x2-1,在点P处的切线斜率为3m2-1,由切线平行于直线y=2x-1,可得3m2-1=2,解得m=±1,即有P(1,3)或(-1,3),故选:C.设P的坐标为(m,n),则n=m3-m+3,求出函数的导数,求得切线的斜率,由两直线平行的条件:斜率相等,可得m的方程,求得m的值,即可得到所求P的坐标.本题考查导数的运用:求切线的斜率,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在某点处的导数即为曲线在该点处的切线的斜率,考查两直线平行的条件:斜率相等,属于基础题.7.【答案】C【解析】【分析】求出对应的函数关系,由题输出的结果的值为0,由此关系建立方程求出自变量的值即可.解答本题,关键是根据所给的框图,得出函数关系,然后通过解方程求得输入的值.本题是算法框图考试常见的题型,其作题步骤是识图得出函数关系,由此函数关系解题,得出答案.【解答】解:第一次输入x=x,i=1第二次输入x=2x-1,i=2,第三次输入x=2(2x-1)-1=4x-3,i=3,第四次输入x=2(4x-3)-1=8x-7,i=4>3,第五次输入x=2(8x-7)-1=16x-15,i=5>4,输出16x-15=0,解得:x=,故选:C.8.【答案】B【解析】解:由题意可知E(ξ)=-1×+0×+1×=-.∵η=2ξ+3,所以E(η)=E(2ξ+3)=2E(ξ)+3=+3=.故选:B.求出ξ的期望,然后利用η=2ξ+3,求解E(η)即可.本题考查有一定关系的两个变量之间的期望之间的关系,本题也可以这样来解,根据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写出η的分布列,再由分布列求出期望.9.【答案】B【解析】解:∵a,b是区间[0,1]上的两个数,∴a,b对应区域面积为1×1=1若函数f(x)=x2+ax+b2无零点,则△=a2-4b2<0,对应的区域为直线a-2b=0的上方,面积为1-=,则根据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可得所求的概率为.故选:B.函数f(x)=x2+ax+b2无零点的条件,得到a,b满足的条件,利用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求出对应的面积即可得到结论.本题主要考查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根据二次函数无零点的条件求出a,b满足的条件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0.【答案】B【解析】解:由题意可知:回归方程经过的样本数据对应的点附近,是减函数,所以b <0,且回归方程经过(3,4)与(4,2.5)附近,所以a>0.故选:B.通过样本数据表,容易判断回归方程中,b、a的符号.本题考查回归方程的应用,基本知识的考查.11.【答案】C【解析】解:∵函数f(x)=x3-tx2+3x,∴f′(x)=3x2-2tx+3,若函数f(x)=x3-tx2+3x在区间[1,4]上单调递减,则f′(x)≤0即3x2-2tx+3≤0在[1,4]上恒成立,∴t≥(x+)在[1,4]上恒成立,令y=(x+),由对勾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可得:函数在[1,4]为增函数,当x=4时,函数取最大值,∴t≥,即实数t的取值范围是[,+∞),由题意可得f′(x)≤0即3x2-2tx+3≤0在[1,4]上恒成立,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不等式组的解集.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单调性和导数符号间的关系,二次函数的性质,属于中档题.12.【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零点以及数形结合方法,数形结合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思想方法,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另外,由于使用了数形结合的方法,很多问题便迎刃而解,且解法简捷.先求导函数,函数f(x)=x(ln x-ax)有两个极值点,等价于f′(x)=ln x-2ax+1有两个零点,等价于函数y=ln x与y=2ax-1的图象由两个交点,在同一个坐标系中作出它们的图象.由图可求得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答】解:函数f(x)=x(ln x-ax),则f′(x)=ln x-ax+x(-a)=ln x-2ax+1,令f′(x)=ln x-2ax+1=0得ln x=2ax-1,函数f(x)=x(ln x-ax)有两个极值点,等价于f′(x)=ln x-2ax+1有两个零点,等价于函数y=ln x与y=2ax-1的图象有两个交点,在同一个坐标系中作出它们的图象(如图)当a=时,直线y=2ax-1与y=ln x的图象相切,由图可知,当0<a<时,y=ln x与y=2ax-1的图象有两个交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0,).简解:函数f(x)=x(ln x-ax),则f′(x)=ln x-ax+x(-a)=ln x-2ax+1,令f′(x)=ln x-2ax+1=0得ln x=2ax-1,可得2a=有两个不同的解,设g(x)=,则g′(x)=,当x>1时,g(x)递减,0<x<1时,g(x)递增,可得g(1)取得极大值1,作出y=g(x)的图象,可得0<2a<1,即0<a<,13.【答案】【解析】解:根据题意,简单随机抽样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是相等的,若在含有100个个体的总体中依次抽取一个容量为5的样本,则个体m被抽到的概率P==;故答案为:.根据题意,由简单随机抽样的性质以及古典概型的计算公式可得个体m被抽到的概率P=,化简即可得答案.本题考查古典概型的计算,涉及随机抽样的性质,属于基础题.14.【答案】【解析】解:∵(1+2i)z=4+3i,∴z=,则|z|=||=.故答案为:.把已知等式变形,再由商的模等于模的商求解.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考查复数模的求法,是基础题.15.【答案】【解析】解:将三棱锥D1-EDF选择△D1ED为底面,F为顶点,则=,其==,F到底面D1ED的距离等于棱长1,所以=××1=S故答案为:将三棱锥D1-EDF选择△D1ED为底面,F为顶点,进行等体积转化V D 1-EDF=V F -D1ED后体积易求.本题考查了三棱柱体积的计算,等体积转化法是常常需要优先考虑的策略.16.【答案】[,+∞)【解析】解:根据题意,函数y=ax2(a>0)与函数y=e x在(0,+∞)上有公共点,令ax2=e x得:,设则,由f'(x)=0得:x=2,当x>2时,f'(x)>0,函数在区间(2,+∞)上是增函数,所以当x=2时,函数在(0,+∞)上有最小值,所以.故答案为:.由题意可得,ax2=e x有解,运用参数分离,再令,求出导数,求得单调区间、极值和最值,即可得到所求范围.本题考查导数的运用:求单调区间和极值、最值,考查函数方程的转化思想的运用,属于中档题.17.【答案】解:(1):f(x)=3x2+2(1-a)x-a(a+2),由题因为f(x)为偶函数,∴2(1-a)=0,即a=1.(2)∵曲线y=f(x)存在两条垂直于y轴的切线,∴关于x的方程f′(x)=3x2+2(1-a)x-a(a+2)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4(1-a)2+12a(a+2)>0,即4a2+4a+1>0,∴,∴a的取值范围为()∪().【解析】(1)求出导函数,利用函数的奇偶性求出a即可.(2)求出函数的导数,利用曲线y=f(x)存在两条垂直于y轴的切线,通过△>0求解即可.本题考查函数的导数的应用,切线方程的求法,考查计算能力.18.【答案】解:(1)根据题意,由表中的数据可得:=100+=100,=100+=100,则有,从而,故物理成绩更稳定;(2)由于x与y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则==0.5,则=100-0.5×100=50,则线性回归方程为=0.5x+50,当y=115时,x=130;建议:进一步加强对数学的学习,提高数学成绩的稳定性,将有助于物理成绩的进一步提高.【解析】(1)根据题意,由数据计算数学、物理的平均数、方差,进而分析可得答案;(2)根据题意,求出线性回归方程,据此分析可得答案.本题考查线性回归方程的计算,涉及数据的平均数、方差的计算,属于基础题.19.【答案】解:(1)当x<1时,f′(x)=-3x2+2x=-x(3x-2),令f′(x)=0,得x=0或x=.当x变化时,f′(x),f(x)的变化情况如下表:x(-∞,0) 0(0,)(,1)f′(x)- 0+ 0-f(x)极小值极大值∴当x=0时,函数f(x)取得极小值f(0)=0,函数f(x)取得极大值点为x=.(2)①当-1≤x<1时,f(x)=-x3+x2,由(1)知,函数f(x)在[-1,0]和[,1)上单调递减,在[0,]上单调递增.∵,∴f(x)在[-1,1)上的最大值为2.②当1≤x≤e时,f(x)=a ln x.当a≤0时,f(x)在[1,e],上单调递增,∴f(x)max=a.综上所述,当a≥2时,f(x)在[-1,e]上的最大值为a;当a<2时,f(x)在[-1,e]上的最大值为2.【解析】(1)当x<1时,求导函数,确定函数的单调性,可得f(x)在区间(-∞,1)上的极小值和极大值点;(2)分类讨论,确定函数的单调性,即可得到f(x)在[-1,e](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上的最大值.本题考查导数知识的应用,考查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最值,考查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属于中档题.20.【答案】证明:(Ⅰ)∵,AB=4,∴AB2=AE2+BE2,∴AE⊥EB,取AE的中点M,连结MD',则AD=D'E=2⇒MD'⊥AE,∵平面D'AE⊥平面ABCE,∴MD'⊥平面ABCE,∴MD'⊥BE,从而EB⊥平面AD'E,∴AD'⊥EB;解:(Ⅱ)以C为原点,CE为x轴,CB为y轴,过C作平面ABCE的垂线为z轴,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4,2,0)、C(0,0,0)、B(0,2,0)、,E(2,0,0),从而=(4,0,0),,.设为平面ABD'的法向量,则,取z=1,得设为平面BD'E的法向量,则,取x=1,得因此,,有,即平面ABD'⊥平面BD'E,故二面角A-BD'-E的大小为90°.【解析】(Ⅰ)推导出AE⊥EB,取AE的中点M,连结MD',则MD'⊥BE,从而EB⊥平面AD'E,由此能证明AD'⊥EB;(Ⅱ)以C为原点,CE为x轴,CB为y轴,过C作平面ABCE的垂线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能求出二面角A-BD'-E的大小.本题考查线线垂直的证明,考查二面角的求法,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的性质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是中档题.21.【答案】解:(Ⅰ)(0.2+0.16)×1×50=18,这50路段为中度拥堵的有18个.(Ⅱ)设事件A“一个路段严重拥堵”,则P(A)=0.1,事件B至少一个路段严重拥堵”,则P=(1-P(A))3=0.729.P(B)=1-P()=0.271,所以三个路段至少有一个是严重拥堵的概率是0.271.(III)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得:分布列如下表:X30364260P0.10.440.360.1E(X)=30×0.1+36×0.44+42×0.36+60×0.1=39.96.此人经过该路段所用时间的数学期望是39.96分钟.【解析】(Ⅰ)利用(0.2+0.16)×1×50即可得出这50路段为中度拥堵的个数.(Ⅱ)设事件A“一个路段严重拥堵”,则P(A)=0.1,事件B至少一个路段严重拥堵”,则P=(1-P(A))3.P(B)=1-P()=0.271,可得三个路段至少有一个是严重拥堵的概率.(III)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即可得出分布列,进而得出数学期望.本题考查了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应用、互斥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数学期望,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22.【答案】解:(1)f′(x)=[ax-(1-a)]e x(x>0,a∈R),当a≥1时,f′(x)≥0,f(x)在(0,+∞)上递增;当0<a<1时,f(x)在(0,)上递减,在(,+∞)上递增;当a≤0时,f′(x)≤0,f(x)在(0,+∞)上递减.(2)依题意得(x-1)e x>kx-2对于x>0恒成立,方法一:令g(x)=(x-1)e x-kx+2(x≥0),则g′(x)=xe x-k(x≥0),当k≤0时,f(x)在(0,+∞)上递增,且g(0)=1>0,符合题意;当k>0时,易知x≥0时,g′(x)单调递增.则存在x0>0,使得,且g(x)在(0,x0]上递减,在[x0,+∞)上递增,∴,∴,,由得,0<k<2,又k∈Z,∴整数k的最大值为1.另一方面,k=1时,,g′(1)=e-1>0∴x0∈(,1),∈(1,2),∴k=1时成立.方法二:恒成立,令,则,令t(x)=(x2-x+1)e x-2(x>0),则t′(x)=x(x+1)e x>0,∴t(x)在(0,+∞)上递增,又t(1)>0,,∴存在x0∈(,1),使得,且h(x)在在(0,x0]上递减,在[x0,+∞)上递增,∴,又x0∈(,1),∴∈(1,),∴h(x0)∈(,2),∴k<2,又k∈Z,∴整数k的最大值为1.【解析】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单调性,最值问题,考查导数的应用以及分类讨论思想,函数恒成立问题,是一道综合题.(1)求出函数的导数,通过讨论a的范围,求出函数的单调区间即可;(2)方法一:令g(x)=(x-1)e x-kx+2(x≥0),通过讨论k的范围,求出g(x)的最小值,从而确定k的最大值;方法二:分离参数k,得到恒成立,令,根据函数的单调性求出k的最大值即可.。
高中高二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答案解析

高中2019年高二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答案解析高中2019年高二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答案解析【】查字典数学网高中频道的编辑就为您准备了高中2019年高二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BABDB ACDBD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12、13、35 14、15、三、解答题(4ⅹ12+13+14=75,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解:(1)当z为实数时,则有,a=6,即a=6时,z为实数. -----6分(2)当z为纯虚数时,有,. 不存在实数a使z为纯虚数. -----12分17、解:试验次数X可取值1、2、3 -----3分P(x=1)= P(x=2)= P(x=3)= -----9分分布列为:X 1 2 3P-----10分,-----12分18.解:(1) ,,.(2)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归纳出. 5分①当时,,与已知相符,归纳出的公式成立. 6分②假设当( )时,公式成立,即,8分那么,.所以,当时公式也成立. 11分综上,对于任何都成立. 12分19.解:(1)证一:应用均值不等式,得:故当且仅当,即时上式取等号。
证二:分析法要证即证即证显然它成立,所以原不等式成立且时上式取等号-6分本文导航1、首页2、高二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答案-2 (2)由(1) .当且仅当,即时上式取最小值,即-----12分20、解:(1)分别记甲、乙、丙通过审核为事件5分(2)分别记甲、乙、丙获得自主招生入选资格为事件A,B,C,则P(A)=P(B)=P(C)=0.3--7分试验次数X可取值0、1、2、3 -----8分11分的分布列是0 1 2 30.343 0.441 0.189 0.02712分0.63 13分或服从二项分布,0.6321、解:(1)因为,所以. 由,可得,.经检验时,函数在处取得极值,所以. 2分时,4分不等式对任意及恒成立,即,即对恒成立,令,,解得为所求. 7分(2)①∵在上单调递减②由①得令,得即. 14分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数学试卷(含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电视台在因特网上就观众对其某一节目的喜爱程度进行调查,参加调查的人数为20000人,其中持各种态度的人数如表所示:电视台为了了解观众的具体想法和意见,打算从中抽选出100人进行更为详细的调查,为此要进行分层抽样,那么在分层抽样时,每类人中各应抽选出的人数为()A.25,25,25,25 B.48,72,64,16 C.20,40,30,10 D.24,36,32,82.某校为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高一1000人、高二1200人、高三n人中,抽取81人进行问卷调查.已知高二被抽取的人数为30,那么n=()A.860 B.720 C.1020 D.10403. 在中,,,则等于()A. 3B.C. 1D. 24.(1+tan20°)(1+tan25°)=()A.2 B.1 C.﹣1 D.﹣25.在△ABC中,若sin2A+sin2B<sin2C,则△ABC的形状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6.如图,给出的是的值的一个程序框图,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A.i<99 B.i≤99 C.i>99 D.i≥997. 已知直线平面,直线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 若,则B. 若,则C. 若,则D. 若,则8.已知过点P(0,2)的直线l与圆(x﹣1)2+y2=5相切,且与直线ax﹣2y+1=0垂直,则a=()A.2 B.4 C.﹣4 D.19.《数学九章》中对已知三角形三边长求三角形的面积的求法填补了我国传统数学的一个空白,与著名的海伦公式完全等价,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已具有很高的数学水平,其求法是:“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隔,开平方得积.”若把以上这段文字写成公式,即S=.现有周长为2+的△ABC满足sinA:sinB:sinC=(﹣1)::( +1),试用以上给出的公式求得△ABC的面积为()A. B. C. D.10.天气预报说,在今后的三天中,每一天下雨的概率均为40%.现采用随机模拟试验的方法估计这三天中恰有两天下雨的概率:先利用计算器产生0到9之间取整数值的随机数,用1,2,3,4表示下雨,用5,6,7,8,9,0表示不下雨;再以每三个随机数作为一组,代表这三天的下雨情况.经随机模拟试验产生了如下20组随机数:907 966 191 925 271 932 812 458 569 683431 257 393 027 556 488 730 113 537 989据此估计,这三天中恰有两天下雨的概率近似为()A.0.35 B.0.25 C.0.20 D.0.1511.在区间(0,3]上随机取一个数x,则事件“0≤log2x≤1”发生的概率为()A.B.C.D.12.已知函数f(x)=sin2x向左平移个单位后,得到函数y=g(x),下列关于y=g(x)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象关于点(﹣,0)中心对称B.图象关于x=﹣轴对称C.在区间[﹣,﹣]单调递增D.在[﹣,]单调递减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3.函数f(x)=Asin(ωx+φ)+b的图象如图所示,则f(x)的解析式为.14.在△ABC中,内角A、B、C所对应的边分别为a、b、c,若bsinA﹣acosB=0,则A+C= .15. 已知直线的倾斜角为,则直线的斜率为__________.16.已知正实数x,y满足x+2y﹣xy=0,则x+2y的最小值为8y的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第17题10分,其它均12分)17.某同学用“五点法”画函数f (x )=Asin (ωx+φ)(ω>0,|φ|<)在某一个周期内的图象时,列表并填入了部分数据,如表:(1)请将上表数据补充完整,填写在相应位置,并直接写出函数f (x )的解析式;(2)将y=f (x )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平行移动θ(θ>0)个单位长度,得到y=g (x )的图象.若y=g (x )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为(,0),求θ的最小值.18. 在中,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1)求;(2)若,且的面积为,求的值.19.设函数f (x )=mx 2﹣mx ﹣1.若对一切实数x ,f (x )<0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0.已知函数f (x )=cosx (sinx+cosx )﹣. (1)若0<α<,且sin α=,求f (α)的值;(2)求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及单调递增区间.21.根据国家环保部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居民区PM2.5的年平均浓度不得超过35微克/立方米,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不得超过75微克/立方米.我市环保局随机抽取了一居民区2016年20天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单位:微克/立方米)的监测数据,数据统计如表(1)从样本中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超过50微克/立方米的天数中,随机抽取2天,求恰好有一天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超过75微克/立方米的概率;(2)将这20天的测量结果按上表中分组方法绘制成的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①求图中a的值;②求样本平均数,并根据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从PM2.5的年平均浓度考虑,判断该居民区的环境质量是否需要改善?并说明理由.22.(12分)(2016秋•德化县校级期末)已知f(x)=sin2(2x﹣)﹣2t•sin(2x﹣)+t2﹣6t+1(x∈[,])其最小值为g(t).(1)求g(t)的表达式;(2)当﹣≤t≤1时,要使关于t的方程g(t)=kt有一个实根,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2.D3.D4.A5.C6.B7. B8.C9.A10.B11.C12.C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3..14.120°. 15. 16. 8;(1,+∞).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第17题10分,其它均12分)17.(1)根据表中已知数据,解得A=5,ω=2,φ=﹣.数据补全如下表:且函数表达式为f(x)=5sin(2x﹣).(2)由(Ⅰ)知f(x)=5sin(2x﹣),得g(x)=5sin(2x+2θ﹣).因为y=sinx的对称中心为(kπ,0),k∈Z.令2x+2θ﹣=kπ,解得x=,k∈Z.由于函数y=g(x)的图象关于点(,0)成中心对称,令=,解得θ=,k∈Z.由θ>0可知,当K=1时,θ取得最小值.18. (1) ;(2). 19.(﹣4,0].20.(1)∵0<α<,且sinα=,∴cosα=,∴f(α)=cosα(sinα+cosα)﹣=×(+)﹣=;(2)∵函数f(x)=cosx(sinx+cosx)﹣=sinxcosx+cos2x﹣=sin2x+﹣=(sin2x+cos2x)=sin(2x+),∴f(x)的最小正周期为T==π;令2kπ﹣≤2x+≤2kπ+,k∈Z,解得kπ﹣≤x≤kπ+,k∈Z;∴f(x)的单调增区间为[kπ﹣,kπ+],k∈Z..21.1) P==.(2)a=0.00422.(1)∵x∈[,],∴sin(2x﹣)∈[﹣,1],∴f(x)=[sin(2x﹣﹣t]2﹣6t+1,当t<﹣时,则当sinx=﹣时,f(x)min=;当﹣≤t≤1时,当sinx=t时,f(x)min=﹣6t+1;当t>1时,当sinx=1时,f(x)min=t2﹣8t+2;∴g(t)=(2)k≤﹣8或k≥﹣5.。
慈溪市 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22.(本小题满分15分)已知函数f(x)=kx'-k+Inx,keR.
(I)当k=1时,求f(x)的单调区间; (Ⅱ)若f(x)20在xe∈(0,+o)上恒成立,求k的取值范围; (IⅢ)当k=0时,对任意b>c>0,若a=——,求证∶a<b
f6)-f(c)
第 2页 共 2页
慈溪市 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末测试卷
x+3y-3≤0,
A.3
B.2
D.0
8.已知实数x,y满足x2-xy+16=0,若x≤-8,则y的最小值为
A.8
B.10
D.16
高二数学期;
9.设eR,若单位向量q,《,满足∶4le且向量、3g+6与q-g,的夹角为,则A=
c. 质
D.l
10.已知二次函数f(x)=x2+ax+b的图象经过四点∶(x,0),(x,,0),(1,p),(2,4),
B2+c--a2acos(
2bc2b-c
(I)求cosA的值;
(IⅡ)若a=5,b+c=10,求△MBC的面积Ss.c.
19.(本小题满分15分)如图,五面体ABCDEF中,平面EADL平面ABCD,面ABCD是直 角梯形,△EA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B/CD,CD=EF,ABC=乙AED=90,
数学学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题号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多空题每题6分,单空题每题4分,共36分。)
11.1+a,9; 12.4e6-e ̄,y=3x+5; 13.-1
14.0,[-1,) ];15.12;16.②③1;7.-1.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全集U={0,12,3,4},集合A={0,1,4,则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