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绿萝之舟》中的现代日本女性形象
从人物关系的角度分析当代日本女性形象

从人物关系的角度分析当代日本女性形象作者:李莲莲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06期摘要:在获得第149届芥川奖小说《指甲与眼睛》中,藤野可织以第二人称的独特文学创作手法,刻画了一个鲜明的日本家庭主妇形象。
本文围绕小说中的主人公麻衣,分析其与“我”的父亲、“我”的母亲、“我”的关系,探究麻衣这一日本女性的形象。
关键词:人物关系;女性形象;麻衣;《指甲与眼睛》小说《指甲与眼睛》以故事的叙事者“我”的口吻,描述了一个男人的情人——一个二十五、六岁的日本派遣员出身的家庭主妇——麻衣的行为与情感世界。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三岁的小女孩,是麻衣情人的孩子,但是以成人的视角观察着一切,时而进入其中,时而跳出来。
小说《指甲与眼睛》的中心人物是麻衣,麻衣与他人的关系也错综交織在一起。
本稿以麻衣为中心,分析麻衣与他人的关系,并借麻衣这一女性探究当代日本女性形象。
一、麻衣与“我”的父亲的关系麻衣和父亲(“我”的父亲的略称)虽是恋人,但并不是正常的恋人关系,准确地说是婚外恋。
一开始,父亲便向麻衣表明自己有妻子,不能同她结婚的事实。
不过,本该生气的麻衣只是有些吃惊,对此毫不在意。
谈论到父亲的孩子即“我”时,文中这样描述麻衣的心声:有没有孩子和我没有关系。
而作为恋人,麻衣对父亲喜欢的运动团队、电影、音乐等一切都不感兴趣。
一个对人有些冷漠、不合格的恋人形象跃然纸上。
也体现了麻衣对爱情的不重视,亦符合时下“佛系”的恋爱观。
日本社会自古以来就存在着浓厚的性别分工意识。
不仅父亲认为,只要提供环境,女性自然就可以成为妻子、母亲。
而且麻衣也十分愿意由派遣员的身份转变为家庭主妇。
可以看出当代日本女性不愿意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对现实社会的逃避。
麻衣和父亲在是否举办婚礼这件事上也产生了分歧。
麻衣是初婚,即便朋友不多,也想举办一个简单的婚礼。
而父亲则认为婚礼这种形式完全没有必要。
实际上,这深刻反映了日本社会女性的心理。
对于女性来说,结婚是人生的分水岭,意味着和过去的生活告别,身份也发生了转变。
关于樋口一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以后期作品为主

樋口一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以后期作品为主樋口一叶是日本近代文学中的重要作家,其作品中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物生活状态。
在她的作品中,女性形象是十分显著的焦点之一。
虽然早期作品中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较为传统,但是后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开始呈现多元化和现代化的趋势,具有强烈的个性和反叛精神,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后期作品女性形象的多元化从传统到现代,女性形象的变革二、从小说到文学,女性形象的崭新面貌三、反传统和强烈个性的女性形象具有独立和自主性格的女性形象四、复杂心态下的女性角色心理、情感表达的深入挖掘五、人生遭遇和历经风云的女性形象对生活、对命运的强烈执着六、残酷社会与女性抗争社会生态下的女性角色分析七、女性觉醒与意识形态文化理念和女性形象的关系八、女性形象的文学表现樋口一叶创作特点和口语化写作九、后期作品女性形象的社会意义社会发展和女性形象对比分析总之,樋口一叶的后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展示了具有现代意识的女性形象和鲜明的反叛精神,这些女性形象对于探讨日本女性文学发展趋势,以及对于当代女性在社会发展中角色变化的探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 后期作品女性形象的多元化: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文化观念的变化,樋口一叶的后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这些女性形象具有独立、自由、自主的个性特点,注重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的体现。
同时,这些女性形象面对着种种困境和挑战,展现了女性的坚韧和勇气的一面。
2. 从小说到文学,女性形象的崭新面貌:樋口一叶在其创作生涯中曾涉及不同的文学题材和形式,由此她不断创造出新的女性形象,为读者们带来新的惊喜和感受。
她对于小说的创作实践和对于小说形式的思考,增添了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更为深刻的个性色彩。
3. 反传统和强烈个性的女性形象:樋口一叶的女性角色中不乏反叛,敢于挑战传统、跳出常规的形象。
这些女性角色不满足于传统女性角色的局限性,希望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去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发展。
日本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日本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作者:马芸芸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9年第1期摘要:文学作品是人思想付诸笔墨的产物,它们既是作者思想情感的产物,又是时代的产物,而日本的文学作品亦是如此,可以说是思想与时代的精彩汇聚。
日本文学作品丰富多彩,蔚为大观,其中的女性形象刻画得更是出神传奇,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日本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因时代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女性地位也在不断变化中。
笔者以日本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为切入点,首先对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介绍,其次以芥川龙之介和樋口一叶为例,分析日本文学作品对女性人物的塑造,最后阐述女性形象刻画对我国文学作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日本时代特征女性形象芥川龙之介樋口一叶日本属于中国的邻邦,受中国文化影响甚重,其中“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也传入日本。
“明治维新”对于整个日本历史来说是划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促使日本步入现代社会。
之后,西方文化开始渗透到日本社会,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日本的传统文化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此种冲击也使日本“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受到挑战,男女平等、女性自由的西方新思想逐渐被日本开明作者接受,在自己的作品中逐步提升女性的地位。
“二战”后,日本女性开始作为独立的文学形象登上历史舞台。
一、不同时期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具体介绍(一)战后伊始的女性文学“二战”日本军事上的战败直接导致的是美国对日本的占领和对日本政治的改革,其中战后日本政治的最大变革表现为日本由法西斯军事统治转变为民主共和制。
这种政治的变革也推动了社会风气的改变,其中具体表现在西方男女平等思想在日本的传播。
但是男女平等思想传播的功效并不是太明显,因为当时有相当大比例的社会大众对西方男女平等思想抱有强烈的排斥态度。
但总体来看,西方男女平等的思想毕竟成为社会风气中的一股清流,许多人受到这种平等思想的感化,开始对传统的男女地位进行思考。
这种思考在战后日本作家和文学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特别是一部分日本女性作家开始以西方男女平等思想作为灵感进行文学创作。
日本贫困女子读后感

日本贫困女子读后感《日本贫困女子》是一本让人深感触动的书籍。
它讲述了一个日本女孩在贫困环境中艰难成长的故事,同时也反映了日本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贫困对一个人的影响,也对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小林美香的女孩,她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从小就饱受贫困的煎熬。
她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收入微薄,无法给予她足够的物质和精神支持。
小林美香从小就学会了独立和坚强,她知道自己要靠自己努力才能改变命运。
然而,她的努力并没有得到社会的公平对待,她在学校里也遭受着歧视和排挤。
这种种困难和不公,让小林美香的成长之路充满了艰辛和挑战。
通过小林美香的故事,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贫困对一个人的影响。
贫困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匮乏,更是对一个人心灵的摧残。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贫困者往往会被边缘化,他们很难得到公平的机会和待遇。
小林美香在学校里遭受的歧视和排挤,正是社会对贫困者的一种不公平对待。
这让我深感到,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贫困群体,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能够得到公平的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除了对贫困的认识,这本书也让我对日本社会的一些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小林美香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公平现象,比如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社会对贫困者的歧视等。
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贫困者的成长和发展,也让整个社会的公平性受到了质疑。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日本社会的一些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关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总的来说,《日本贫困女子》是一本让人深感触动的书籍。
通过小林美香的故事,我们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贫困对一个人的影响,也更加关注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
我相信,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公平的机会和待遇,社会才能够真正实现公正与和谐。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关注贫困群体,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也能够拥有美好的未来。
分析LunaIkuta的生物艺术作品

分析Luna Ikuta的生物艺术作品一.Luna Ikuta的介绍Luna Ikuta,一位来自洛杉矶的美国裔日本艺术家,她常常用黑白色和透明色来表现世间万物,在她的很多作品中我们都很难寻找到除了黑白色以及透明色以外的色彩表现。
在她的实验室中,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植物,她还常常运用大自然的图案,结合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觉和技法,将大自然中常见的事物并使用现代的审美方式使它们展现在观众面前,从而创造出独特的美感,同时,在她的人物形象设计等众多作品中,都能看到这种与植物结合的独特艺术风格。
二.《After life来世》系列作品解析关于灵魂存在很多问题:灵魂存在吗?活着的人看得见灵魂吗?如果能看见又会是什么颜色呢?面对生死,未知所带来的恐惧总是让人好奇,而活在世上的我们,这些问题也许要到死的那天才会有答案,正因为没有答案,所以才有了更多的美丽想象,而《After life 来世》系列作品就是运用植物来为我们展示了其中一种美丽的想象。
这一系列作品运用新媒体的方式,她抽离了罂粟、竹、颠茄百合、非洲菊等植物的颜色放置于透明水箱中,几乎透明的植物叶片于花瓣透出美丽的纤维结构,对于Luna Ikutu而言如果能用肉眼来看,就是如此的状态。
《After life 来世》系列作品一共有三部分,第一部分影片展示了罂粟花,明亮的橘色花瓣被美丽的无色透明飘渺感所替代,令观赏者无不惊叹于组成植物的细胞和结构。
第二部分《颠茄》,颠茄百合和非洲菊依托在黑曜石上,这个尝试融合了陆地和海洋世界,将花朵变成了像海葵般的外星生物。
第三部分《竹子》,也同时运用了之前的方法抽离了植物原本的色彩,呈现给我们鬼魅的感觉。
以《来世:颠茄》来具体介绍,它结合了陆地和大海,将花朵变成了类似的形式,在水中摇曳。
颠茄百合大多来自于洛杉矶,是一种鳞茎多年生植物,具有多达4-12朵香型。
喇叭形粉红色的花朵的大簇,在夏季自然生长。
在这里,百合和雏菊都采用一种新的形式,看起来就像是依托在黑曜石石头岩石上的外星生命。
绿萝的命,环游世界的心

搭 建一 个读 书、 交流、展 示 、共 享 的舞 台。欢迎 作
者 、读者 朋友 自荐 、推 荐 ,参与 分享 。本刊 编辑 部 现有2 本 《 绿 萝之舟 》,如果您喜欢 这本 书,请 写信
至0 1 0 0 1 0 呼和浩特市 新华东街8 9 号 出版 大厦 1 5 层 文苑 编辑部 或私 信文 苑新浪微 博 @文 苑杂志 领取
家津村记久子 ,她是一位擅长 描写 职业 女性 在工作和 这里并不多 。 她 自己有过类似 经历 的女 孩的故事 : 长濑 ,三十岁左 几位大学 同学 ,还是她 的工作上 的组 长 ,大多数人 都
T ,化妆 品工厂 流水线上 的合 同工 、咖啡馆 小时工和
教老年人 电脑 的教员 。她父母离异 ,跟母亲过着 不咸 不淡 的 日子 。 有一天在工厂看到一幅环游世界 的广告 , 正是这 幅平 面广告 中的一名在 巴布亚新几 内亚划 独木 舟 的男孩吸引 了她 ,促使 了这位职业女性在 内心 中产
是 “ 无奈 ” ,相对 来说 ,沉重 、负担 、困境 等等 既会 随着 时间过 去 ,也在某种 程度 上不 再是 当下最重要的 现代人 内心感受 了。 中篇小说 《 绿萝之 舟 》的作 者是 E t 本7 O后 女作 生 活中精神漂 浮 的作 家。《 绿 萝之舟 》讲 述 了一 个跟
右 ,在相对安稳 的工作 和生活中 ,因为百无 聊赖 而萌 生 了一些精神上 的无奈 。作 为主人公 的长濑打着三份
如果将绿萝比喻成人生那么这一定是社会底层的一种代表比如环卫工人工厂里流水线车间的小工城中村里骑三轮车的司机建筑工地的工人餐厅里的服务员等等他们都可以比喻成绿萝无论放在哪里都不起眼他们在这个世界是永远不会被高看一眼的人群但这个社会确实少不了他们的工作
郁达夫笔下的日本女性形象分析

摘要郁达夫的小说在1920年代初,曾在中国文坛引起了轰动,但在建国后,郁达夫的小说却一度被列为禁书、黄书,原因在于郁达夫作品中对于性欲的描写太过露骨。
而对郁达夫小说作品的研究,也大多从作品中主人公的形象分析入手,本文将从郁达夫作品中的日本女性形象入手,通过分析两种不同类型的日本女性形象,一为放荡轻浮者,二为纯洁美好者,说明郁达夫作品颓废背后的审美意蕴。
(重写,把你的主要观点写出来.300字即可)关键词:郁达夫;日本女性形象,矛盾ABSTRACTYu dafu's novels in the early 1920 s, has caused a stir in Chinese literary circles, but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yu dafu's novels has banned once, sexy book, the reason is that for sexual desire in the works of yu dafu described too sexually explicit. And the study of yu dafu novel works, mostly from the works of the hero image analysis, this paper wil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Japanese women's image in the works of yu dafu,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wo different types of female image in Japan, one for loose frivolous, secondly, pure beautiful, illustrate the aesthetic implication behind the works of yu dafu decadent.Key words:Yu Dafu; Japan; Female imag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前言 (1)一、郁达夫小说中的放荡、轻浮的日本女性形象 (1)(一)《沉沦》中卖酒食人家的侍女 (2)(二)《空虚》中的少女 (3)二、郁达夫小说中的纯洁、美好的日本女性形象 (4)(一)《银灰色的死》中善解人意、美丽的静儿 (4)(二)《南迁》中可爱、高雅的密斯 (5)三、颓废、色情背后的审美意蕴 (5)结论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论文总体质量太低,前半部分没有分析只有叙述,第三与第一\第二之间的联系太松散.,必须下功夫修改.第三部分应当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女性,这些女性有什么文学文化意义才合逻辑.前言郁达夫被称为颓废派,皆因他作品中的主人公带来自叙色彩的悲剧命运。
日本美女画家笔下的现代女性,如云如雾又如风,清丽淡雅,韵味十足

日本美女画家笔下的现代女性,如云如雾又如风,清丽淡雅,
韵味十足
少女时代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她们如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蔷薇花、栀子花、一朵朵兰花,浑身上下弥漫着淡淡幽香!又如一朵朵鲜艳的玫瑰花,娇艳迷人!
日本美女画家Matsuura Shiori (松浦シオリ)用浮世绘的工笔画绘画方式,在画布上向我们展示了日本现代女性的东方神韵,令我们在欣赏过程中,犹如春风拂面而来!
松浦シオリ,1993年出生于北海道带广市,毕业于北海道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插图专业,现居住在札幌。
这位美女画家的画作背景看起来清爽自然,及其简单,可以称为极简主义风格!但她勾勒的少女形象,却是如天上的浮云,又如一朵朵飘落的雪花,又如润物无声的春雨,又如薄纱笼罩朦胧中的雾,给观赏者带来一种美妙的视觉盛宴!
作为一名年轻的画家,她把自己生活中的情感世界、独特感悟,审美意识融入到了塑造人物形象上,因此在她笔下的少女,清丽淡雅,又不乏情趣,形神兼备,诗情画意,韵味十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绿萝之舟》中的现代日本女性形象作者:郑文超来源:《速读·下旬》2015年第02期摘要:津村记久子的《绿萝之舟》是日本最高纯文学奖芥川奖的获奖作品,以即将步入30岁的女性为中心描述了她们的生活状况。
本文结合日本的社会背景分析了小说中所隐含的现代日本女性形象。
关键词:环游世界;生存状态;精神状态;女性;希望芥川奖的评选是文坛的一大盛事,此奖项被称为新生作家的登龙门奖,是日本最负盛名的纯文学奖项。
第140届芥川奖的评选活动于2009年在筑地新喜乐举行,津村记久子的《绿萝之舟》被评为获奖之作。
近些年多数的芥川奖获奖作品是讲述普通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这次的获奖作品也是展示了没有理想工作过得很艰辛的人的生活。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芥川奖反映社会现状的趋势愈加明显。
芥川奖评选委员会成员之一的宫本辉曾这样评价《绿萝之舟》:“当今的许多日本人处于无依无靠的状态,这篇文章在现代人的人生方面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此外,从2006年的《扔在八月的路上》到此次的《绿萝之舟》,不仅是女性作家众多,而且关于女性的作品也不在少数。
这部作品并没有变化多端的戏剧性的情节,而是以自然不造作的生活故事描写了过着拮据生活的女性因一点小事而感到幸福亦或悲伤的摇摆不定的心境。
文学是反映社会的镜子,本文将结合日本的社会背景分析小说的深层所隐含的现代日本女性形象。
一、《绿萝之舟》简介29岁的主人公长濑由纪子因不堪精神上的重负辞掉了大学毕业时找的工作,在一所工场里作为契约员工工作,只能得到微薄的薪水。
除此之外她还利用假期和闲暇时间打零工。
在这样的生活里不知不觉得了强迫症,比如会经常产生将“现在是最好的工作时光”纹在身上之类的想法。
这样的她某一天不经意间看到了贴在工厂的告示牌上的163万日元环游世界一周的广告。
她意识到163万日元相当于她在工厂一年的收入,突然觉得自己为了生活拼命赚着微薄的工资,在用零钱维持生命。
尽管如此她还是决定将她在工厂的所有时间去换取环游世界一周的旅行。
即使最终没能成行,就相当于一年存了163万日元,也未尝不可。
她想到这一点便开始行动起来尝试着节约开支。
经过一番努力她大病初愈后发现自己已经存够了环游世界的经费,但是最终她还是没有去。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皆是女性。
除了长濑之外还有跟她相依为命的母亲,带着孩子离开家的律子,工厂的冈田和朋友由佳等。
这篇小说伴随着长濑和她周围女性之间的关联描写了她从29岁到30岁这一年的生活。
作者以幽默的语言描写了身心皆处于微妙时期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女性,她们也代表了在经济危机之下生活日渐艰辛的女性。
尤其是小说中大量使用了关西方言的对话,宛如发生在身边的真实的故事。
二、她们的生存状态《绿萝之舟》描写了在社会底层过着艰苦生活的女性。
有人如此评价:“文章细致紧凑,从中可以真切地看出以主人公为中心的女性的生活和社会现状”。
主人公长濑遭遇了“就职冰河期”,没有找到理想工作,之后又因上司对其的精神折磨辞职,迫不得已只好在化妆品公司作为契约员工领取微薄的收入。
同时打了几份零工,却为旧房子的改建而苦恼。
从长濑的就职、工作到日常生活,反映了许多日本的社会问题。
长濑的遭遇也正是与她同年代女性所经历过的,同样,长濑的生活也正反映了她们的生活状态。
1.遭遇“就职冰河期”长濑毕业后遭遇了就职冰河期,这是她那一代人都有过的经历。
就职冰河期是社会整体就职难现象的统称,狭义上指应届毕业生就职难,但是工作变迁了的人也同样面临了这样的状况。
遭遇了就职冰河期的一代被称为冰河期一代,其中又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时期。
主人公及其他的30岁左右的女性皆属于冰河中期一代。
那么他们这些冰河中期一代从儿童时代开始是如何度过的呢。
小学时是泡沫经济的高潮期,10-15岁的少年时代冷战结束,15-19岁时被卷入过分亲美化与劳动法改革的纠纷,从高中、大学、技校之类的高校毕业后即是就职冰河期。
因此30岁左右的女性的生存状态之艰难可见一斑。
小说以主人公长濑作为30岁左右女性的典例,而要说到现实生活中的代表便是作者本人了。
津村记久子获奖的时候刚好步入30岁,她在与宫本辉的对谈中这样说道:“刚大学毕业便是所谓的就职冰河期,最终进入印刷厂工作,但是工作特别辛苦……”从工作条件辛苦也可以看出来30岁左右女性生活的艰苦。
此外小说中还提到,长濑因上司的精神虐待而辞去了毕业后最初的工作,此后从那段因恐怖而虚度时光的经历来看,她觉得比较融洽的职场环境非常难能可贵。
长濑如今工作的地方同别的车间不同,没有歧视与等级制度,因此她觉得这点非常难得。
这种难得的感觉其实也是女性工作环境严酷的一个表现。
可以说作者是以自己为原型创作了长濑这一角色,她本身就曾因不符合上司的心意而遭受过无休止的批评,而且曾经因与自己无关的事而在同事面前被骂的狗血淋头。
“甚至被骂过不是人,我虽然没有哭,但是在旁边的女前辈却忍不住放声大哭”。
2.变身穷忙族长濑辞掉第一份工作后白天在工厂里作为契约员工工作,晚上在朋友由佳经营的咖啡厅里打工,周末在电脑班里教老年人,除此之外有事还在家里做一些数据统计的零工。
小说中也数次出现了长濑节俭度日的场景。
然而即便如此,她却苦于没有钱而不能够改造处处漏雨有50年历史的木制房屋。
每当地震来临,房顶便摇摇欲坠。
长濑这种工作状况就是日本新闻经常报道的穷忙族问题,长濑的经历便是她们生活的真实的反映,也正是现代日本女性日常生活的典型的写照。
穷忙族是指工作非常非常努力但也只是能维持最低限度甚至以下的生活的劳动群体。
即工作却仍然贫穷的人。
日本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对派遣劳动进行了阶段性的解禁,派遣劳动是指签订了雇用合同的公司(派遣单位)向签订了劳动者派遣合约的公司(接收单位)派遣劳动者,劳动者听从后者的指挥命令进行工作。
接收单位接收到劳动者后向派遣单位支付钱财,派遣单位从中抽取一部分支付劳动者工资。
企业利用此法削减工资高的正式雇员的数量,压低劳动者的工资从而减少成本。
因此包括打工者和契约员工在内的非正式雇用的劳动者的比例在持续增长,日本厚生劳动省的调查显示其中女性占半数以上。
就职冰河期一代很难取得正式员工的职位,之后也有许多人从事着不太稳定的工作。
小说中的长濑是从一小时800日元的打工妹晋升到月薪13.8万的契约员工的,13.8万日元的月薪在日本说来非常的少,仅够维持生活。
然而即便如此长濑的晋升竟花费了4年时间。
在日本年收入200万日元以下的劳动者从1985年到2006年的21年间突破了1000万人,处于劣势的女性的生活势必更加艰难。
这篇小说在描写生活在经济不景气的当下的女性的同时,也表达了生活的艰辛。
细节的部分让人感同身受,必然能在同时代的女性当中引起共鸣。
以长濑为代表的30岁左右的日本现代女性的生活条件之严酷透过此小说真实生动的传达了出来。
三、她们的精神状态对于女性来说30岁是人生的一大分水岭,从20岁的一代到30岁一代不但对人对事的想法发生了改变,心理上的变化更加巨大。
接下来从小说中的人物分析日本30岁左右的现代女性。
1.对年龄的恐惧感由佳每每谈论到大学时代朋友素乃的孩子,必定会露出厌恶的神情,她说那是因为那孩子总趁别人工作的时候钻进厨房鬼鬼祟祟,或者一个劲的要冰箱里的点心,还叫她“阿姨”。
但是,长濑觉得让由佳彻底与素乃决裂的原因是最后一点,对所处的微妙的年龄大家都心照不宣。
“阿姨”这个称呼的在日本是非常难以使用的,非常微妙模糊。
日常生活中管别人叫“阿姨”或在对话中如此称呼他人时,一般都是作为并不好的语义来使用的。
因此对于年龄相仿于阿姨的人来说,“阿姨”一词所包含的年长的感觉会让她们感到不快,所以称呼年轻的女性一般用“姐姐”,或直呼其名。
然而素乃的孩子却称由佳为“阿姨”,这让她直接意识到了已经不再年轻了的事实,因此激怒了她。
可以看出由佳一直在回避年龄这件事。
30岁是个微妙的年龄,仔细想想,过了三十岁多跑几步就会气喘吁吁,经常会想不起人名,时常会想“现在的年轻人啊……”,不知不觉不再年轻的感觉就袭来了。
年龄增长并非人之所愿,但事实不能改变,所以回避这件事也属人之常情。
特别是女性会对这件事情感到莫名的恐慌,素乃的孩子戳到了由佳的痛处。
长濑自己也处于同样的年龄阶段,所以从不谈论此事。
“将29岁到30岁这一年里的所有时间豁出去环游世界吧。
有种童话般的感觉,要是因此而少增长一岁的话就好了。
”长濑幻想在外游玩的这一年可以免去年龄的增长,她也在回避变成30岁一代人的事实。
对于微妙的年龄抱有恐惧感的不只有由佳,也不只是长濑,对于三十左右的女性,这应该是一个共同的特点。
2.对生活的迷失感“用时间换取金钱,长濑一想到这句话突然就变得四肢无力。
不是对工作,也不是对将自己作为契约员工雇用的公司,而是对生存这件事本身,对于用时间换来的钱去购买食物、煤气之类零碎东西,想办法活下去感到厌恶反胃。
”原文中对于长濑对生活的迷失如此叙述。
长濑觉得生活了无生趣,对于不知道自己生存的意义之所在而感到厌烦,失去了生活的真实的感觉。
人之所以能顽强地生活下去肯定有精神上的支柱,但是长濑即便在节假日不做些什么赚点钱的话也会无所适从,所以为了赚取微薄的维持生活的钱逐渐失去了生活的源动力。
从而将“现在是工作的大好时光”作为鞭策自己工作最好的特效药,即便状态不佳不想去做也要努力工作。
支撑长濑的不是精神上的力量而是文字。
她觉得这句话纹到身上的经常看到的话,会有真实生活的感觉。
这一点对于同样在严酷环境下生存的30岁左右的女性来说应该是深有体会。
长濑将环游世界视为“像在平静生活的水面上投入的一块石子”,也可以看出她对生活的迷茫。
长濑有时会想“其实女孩子尽孝道不是表现为认真工作,而是找个合适的男人结婚过着安稳的生活”。
但是自己没有找男朋友的时间所以一直单身,朋友由佳也跟男朋友分手了孑然一身,还有个朋友正在协议离婚和孩子一起生活。
由此可见他们的在年龄、工作等重重重负和无所依靠的不安之下,精神精神状态非常不佳。
四、在艰苦条件下顽强生存的意志虽然30岁左右的女性面临着上文所提到的各种困难,但是她们的生活也并非尽然笼罩在阴影之下。
在作者淡淡的笔触之中,她们展现出了为改变生活而做出的努力和积极向上的姿态。
长濑原本毫无生活目标,但是环游世界一事犹如一块石子在平静的水面上激起了涟漪,让她有了为之奋斗的目标。
虽然那只是遥不可及的一个梦想,却给了她生活的希望。
她为改变生活所做出了许多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久违地感受到了活着的气息。
长濑的朋友律子被丈夫抛弃,孩子也因没有抚养费而无法上学。
然而生活原本就已经极为困难的长濑不但为她提供住处还对她照顾有加,让人感受到了她们虽然生活艰辛,内心却依然温暖。
最终律子也通过努力成为了公司的正式员工,女儿也顺利入学。
另一位朋友由佳下定决心辞掉工作,开了一间咖啡厅,她的生意也逐渐步入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