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研究报告
近30年中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建构

近30年中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建构
作为一个AI语言模型,我不能直接分析和表达观点,但我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您了解该话题:
近30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女性地位的提高,中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建构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在1980年代,女性广告形象多为“贤妻良母”、“纯情少女”、“温柔妙龄”的形象,强调女性的家庭角色,强调“防止饥饿,挽救家庭”。
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女性在电视广告中的角色开始发生了变化。
女性形象开始呈现出多样化和职业化的特点,开始涉及到汽车、金融投资、IT行业等领域。
在这些广告中,女性形象表现出自信、独立和职业能力等特质。
此外,一些广告也开始呈现女性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反映女性在经济上的地位和独立性逐渐提高。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广告仍然存在性别歧视和对女性的暴力呈现,这些广告表现出对女性性别角色的固化和歧视性思维。
因此,如何在广告中恰当地呈现女性形象,成为了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电视广告中女性刻板印象解析

电视广告中女性刻板印象解析在当今社会,广告行业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它通过各种形式的媒体向广大观众传递着各种信息。
然而,在这个看似光鲜亮丽的行业中,女性形象往往受到刻板印象的束缚。
本文将聚焦于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刻板印象,进行分析并寻找突破口。
在电视广告中,女性常常被赋予刻板印象。
这些刻板印象不仅限制了女性的多元化形象,还影响了广告效果的传达。
例如,女性被描绘为总是忙于家务,以家庭为中心,或是被定型为黄脸婆等。
这些形象不仅与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形象脱节,也阻碍了女性对自身价值的认知和提升。
为了打破这些刻板印象,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广告行业应更加注重真实性的表现。
在选取广告代言人时,应避免将女性简单地归类到某一固定角色中,而是尽可能地展现出女性的多元面貌。
广告受众需要转变观念,提高对女性多元价值的认识。
只有当我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性别角色定位,才能真正推动女性形象的转变。
在具体的广告案例中,有些品牌已经开始尝试打破女性刻板印象。
例如,某洗衣液广告中,女性不再是传统的家庭主妇形象,而是拥有自己的事业,充满自信的职业女性。
这种突破刻板印象的广告案例,不仅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也提高了品牌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刻板印象是一个值得我们和反思的问题。
为了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性别平等,我们需要共同努力,让女性在广告中展示出更多的自我,摆脱传统的束缚。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女性形象更加鲜活、立体,让广告行业真正反映出社会的多元化。
让我们一起期待那一天的到来,那一天,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将不再被简单地定义,而是呈现出真正的多元化和独立自主的精神风貌。
我们也期待更多的品牌能够勇敢地挑战传统的女性刻板印象,为女性在广告中的地位赢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
"刻板印象的打破,始于观念的转变。
"让我们一起转变观念,让电视广告成为展示女性多元价值与魅力的舞台,而不是束缚她们的囚笼。
只有当我们不再被刻板印象所束缚,才能真正实现性别平等,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广告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影子,感受到被尊重和被接纳。
《2024年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功能解析》范文

《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功能解析》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观念的不断演变和进步,电视广告已经不再只是单纯的商品推广,而成为了一个多元化、丰富的信息交流平台。
在这个过程中,女性形象的出现及其功能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深入解析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功能,探讨其背后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
二、女性形象在电视广告中的多样性在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她们可以是年轻、时尚的都市女性,也可以是温婉、贤淑的家庭主妇,甚至是职业精英、体育明星等。
这些多样化的女性形象,丰富了广告的视觉效果,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三、女性形象在电视广告中的功能1. 吸引消费者注意力在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往往具有较高的吸引力,能够迅速抓住观众的眼球。
通过展示女性的美丽、优雅和魅力,广告可以有效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量。
2. 传递产品价值观念女性形象在电视广告中还可以传递产品的价值观念。
例如,化妆品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往往展现出自信、独立和时尚的特质,从而传递出产品的高品质和时尚感。
这种价值观念的传递,有助于消费者对产品形成积极的认知和态度。
3. 构建社会性别角色认同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还可以帮助构建社会性别角色认同。
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广告可以反映出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要求,从而帮助女性建立自己的性别角色认同。
同时,这种认同也可以影响到男性的性别观念,促进社会性别关系的和谐发展。
四、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社会意义1. 反映社会文化变迁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是社会文化变迁的反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女性在家庭、职场和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这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认可和尊重,也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
2. 引导消费观念女性形象在电视广告中还具有引导消费观念的作用。
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和使用产品的效果,广告可以引导消费者形成健康的消费观念,推动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我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及刻板印象的关系与变迁研究

我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及刻板印象的关系与变迁研究我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及刻板印象的关系与变迁研究[摘要]本文对我国不同时期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其与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的形成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刻板印象随着时代开展而发生的改变,并总结出这种现象背后的经济原因和社会原因。
[关键词]刻板印象;电视广告;女性形象刻板印象,也称角色定型,是一个从心理学引入传播学研究的概念,是以选择及构建未经开展的、概括化的符合,将社会族群或某群体中的个别成员予以类别化的做法。
这些粗率选来用以构建刻板印象的符号,通常再现所关注族群的价值观、态度、行为与其生活背景。
刻板印象会使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比拟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使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
电视广告对于女性在社会中形成性别刻板印象负有不可回避的责任。
因为广告是人类在商业社会最具感性色彩的文化符号表征,它们毫不掩饰地揭示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一、新中国早期的女性广告形象特征从20世纪初开始,业界普遍开始认识到女性才是广告的主要受众,自此女性形象开始频繁出现在广告之中。
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恢复电视广告之后,女性形象就出现在广告中,并且从一开始就打上了第一个刻板印象——“贤妻良母〞的烙印。
广告中只要涉及到家庭、厨卫等内容多会选用女性形象。
例如在汰渍洗衣粉广告中,由清一色的家庭主妇向观众介绍其强效洗涤功能;在金龙鱼色拉油广告中的主角永远都是厨房中的漂亮主妇。
这些广告都暗示“女性在家里理所当然是家务料理者〞的刻板印象,只有做好家务才是一个称职的女性。
这类刻板印象影响了人们对于社会真实的认识,导致“广告真实〞取代社会真实,最终形成“广告世界观〞二、改革开放前十年的女性广告形象特征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电视广告开展处于初级阶段,女性形象的刻画单调、刻板,通常局限于“贤妻良母〞和“美丽花瓶〞这两种形象。
“职业女性〞虽然已经出现,但是数量极少。
电视广告中女性刻板形象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Abs r c Th r r n me tr o y e n t lv s o d e t e n s u h a h y e o it o s wi e n ta t e e a e ma y wo n se e t p s i e e i i n a v ri me t,s c st e t p f v ru u v s a d s
新 闻 界 I N0723 21年 期 21 ̄ , S 0—48 o0 第1, 00-E S1 2j
IPH h’s Ci‘ , I SN 1 07 43 No I 2 0. 1. 01 l h s S 0 —2 8 ‘ . 01 AI 2 0. r
电视 广 告 中女 性 刻 板 形 象 的 成 因与 对 策 研 究 ¨
c om mun c to sm e i . ia i n d a
K e w o ds e e ii n a e t e n s wo n se e t p s s o y r t l v so dv ri me t s me tr o y e h w c u eo r t n a ie a s ff ma i dv c o o
营造 一 个 更加 健 康 的 传媒 生 态 环境
关 键 词 电视 广 告 女 性 刻 板形 象 表 现 成 因 建议
中 图分 类 号 G 2 文献 标 识 码 A 20
O heCau e nd A d c so o e e e t e n Tee ii n Adv r ie e s nt s sa vie fW m n St r o yp si l v so e ts m nt
1 Jl j l I i nl1
( c o l f o r a im n mmu i a i n Hu a i e st fT c n og , u h 一2 O ) S h o u n l o J s a d Co n c to . n n Un v r i o e h ol y Zh z ou4l 0 8 y
我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报告

我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报告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电视广告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力日益显著。
在众多的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常常作为重要的视觉元素出现,其塑造方式和呈现形态对公众对于女性角色的认知和期待产生深远影响。
然而,我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研究尚显不足,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其塑造现状、存在问题及其社会文化背景,以期为我国电视广告行业在塑造女性形象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本文首先将对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定义和分类进行界定,明确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
接着,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电视广告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从女性形象的呈现方式、角色定位、形象塑造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结合社会文化理论,分析影响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塑造的外部因素,如社会性别观念、广告行业规范等。
本文将对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塑造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我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塑造现状和问题,为提升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塑造质量、推动广告行业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保护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文献综述电视广告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形式,长久以来一直在塑造和影响公众对性别角色的认知。
近年来,关于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研究逐渐增多,揭示了女性形象在广告中的多元表现与存在的问题。
在早期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关注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化问题。
例如,一些研究发现,广告中经常将女性描绘为家庭主妇、美丽符号或性对象,这种刻板的性别角色设定限制了女性形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Smith & Peterson, 2004)。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探讨这些刻板印象对观众认知的影响,发现它们可能导致性别角色的固化和对女性的偏见(Jones & Anderson, 2007)。
我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报告

我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报告我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通过内容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至2021年期间播放的各类电视广告作为样本,并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女性形象的特点、角色定位和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结果显示,女性形象在电视广告中多呈现出性感、美貌、无私等特点,且主要角色往往被塑造成销售产品的代言人和家庭生活中的好妻子、好母亲。
整体而言,我国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受制于社会认知、文化传统以及商业利益的影响。
1. 引言电视广告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广泛涉及到社会、经济和文化领域。
传媒研究表明,广告中的性别形象对于观众的认知和价值观形成可能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视广告已经成为商家推销产品和构建品牌形象的重要方式。
因此,对我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我国2019年至2021年期间播放的各类电视广告作为样本。
其中,男女比例接近1:1,涵盖了不同行业和品牌的广告。
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女性形象的特点、角色定位和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3. 结果及分析3.1 女性形象的特点通过对广告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往往体现出一系列特点。
首先,多数女性形象注重外貌和性感特征,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女性形象所不同的审美标准。
其次,女性形象常常被塑造成乖巧、柔弱、无私的角色,为广告中的产品提供正面情感和家庭和谐的象征。
另外,少数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也展现出独立、聪明、成功等积极特质。
综上所述,我国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主要呈现出性感、美貌和无私的特点。
3.2 角色定位与模式在我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往往被定位为产品的代言人和家庭生活中的好妻子、好母亲。
作为产品的代言人,女性形象通过自身的美貌和吸引力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以此来推销产品。
国内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研究综述

针对 当下 占主导模式的 电视广告女性形象 , 大众传媒如何 引导正确健康 的舆论方 向, 兼顾商业价值和社会责任 , 需要研究 者进行 深入 的实地考 察调研 和反思 , 广告商 也应做 出相应 的
调整 … 。 研究 方 法 及意 义 :
2 社 会 性别 理 论 与广 告 女 性 形象 研 究 2 O 世纪五六十年代 , 《 第二性》 的作者西蒙娜 ・ 波伏娃为了 挑 战性 别 差 异 的本 质 主 义理 论 , 开 始 对男 权 社 会 构 造进 行质 疑 。 她 认 为女 人 是 被 塑造 的 , 导致 性别 不 平 等 的 根 源 不 在 于两 性 之 问 生理 差 异 , 而 是 两性 的 社 会 性 别 差 异 。尽 管 当 时 波 伏 娃 并 未 直 接使 用 g e n d e r 这一属 于“ 社 会性 别” 的特定词 汇 , 但 她 指 出 个 女人 并 非 天 生 成 为 女 人 , 而是被塑造 成女人 的。 ” 这 一 著 名 论 断成 了女性 主义 的 核 心 概 念 。1 9 7 6年 , 美 国人 类 学 家 格 ・ 如 本第 一 次 创 造 性 的 提 出 了“ 社会 性别” 。这 一 学 术 理 论 的 提 出, 极 大地 冲击 了原 本 根 深 蒂 固 的生 物决 定 论 , 提 出 了 两 性 关 系 的地 位 差 异 应该 从 社 会 、 文化 等 方 面 去解 读 , 指 出社 会 发 展 中 的 制度 、 法规 、 观念 是 造成 性 别 不 平 等 的重 要 原 因 。 这 种研 究 摈 弃 了 以往 性 别 不 平 等 、 男 性 处 于 主 导 地 位 而 女 性 处 于 附属 地位 的思 维 旧模 式 , 客 观 的 看 待 中 国 当下 和 以前 的 电视 广 告 女 性形 象 。先 展 开 对 这 些 形 象 的解 读 , 进 而 对 典 型个 案展 开 深 入 的文 本 分 析 , 归纳 总结 近 年 来 的 广 告 作 品 与 以往 广 告 作 品 的 区别 , 力 图从 这 些 比对 中发 现 问题 , 探 讨 女性 形 象 的 现 状 和新变化是如何呈现于广告的符号建构与解构之 中 J 。 3 我 国 电视广 告 中性别 权 力 关 系 的变 迁 研 究 如 果 我 们 以 发 展 的 眼 光 来 看 待 中 国 电视 广 告 中 的 主 流 趋 势, 我们会惊奇 的发现 , 虽然在 当今的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依然 占据 主 体地 位 , 但是 , 在 现 行 社 会 观 念 的 巨 大 冲击 下 , 男 性 的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女性。
广告类别 机械电子科技 服装美容 家庭电器或家用产品 食品饮料 药品保健品 商业服务业 政府公益 其他
表二 广告类型与旁述性别的交互分析
男性声音
女性声音
85.1%
9.0%
69.6%
28.8%
74.4%
20.6%
75.7%
14.6%
74.6%
17.4%
64.1%
24.4%
15.8%
36.8%
65.2%
二、调研方案
㈠研究目的 ⑴研究成果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催生了中国广告业的复苏。女性形 象一直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电视广告人的青睐,成为电视广告的宠儿。广告=商 品+女人,女性成为广告创作中一个“永恒主题”。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内容分析的 形式,对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了解女性在电视广告中的 形象与地位,促进两性的和谐发展。
2%
27%
食品饮料 服装美容 43% 药品保健 家庭用品 商业服务 机械电子 其它
广告类别比较显示,女性主要在服装美容类、家庭用品类、商业服务的广告 中担任主角,男性主要在机械电子类、食品饮料类,药品保健类担任主角。在有 角色的广告中,两性角色定型非常明显。如下图所示:
广告类别比较
100% 80%
60% 40%
①经费预算(各项开支由小组成员平均分摊):
调查报告打印
10 元
总计
10 元
②工具:电脑,科学计算器等。
三、研究结果
㈠广告类型与性别分析 我们将广告分为七种类型,主要有食品饮料类、服装美容类、药品保健类、
家庭用品类、商业服务类、机械电子类和其他类,各类所占的比列如下图所示:
6% 4%
4%
广告类别
14%
我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自八十年代以来,以电视为主体的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 文明的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又催生 了中国广告业的复苏,在日益崛起的广告业中,中国女新闻工作者发现,女性形 象越来越多地被利用。广告=商品+女人,女性成为广告创作中一个“永恒主 题”。
㈢ 广告角色分析 在 244 个广告中, 无人物角色的广告有 35 个, 占广告总数的 14.34%; 有人
物角色的广告有 209 个, 占广告总数的 85.66%。其中在有人物角色的广告中,共 有 328 个角色,女性角色有 172 个,男性角色 144 个。如下表所示:
数量 比例
无人物广 告 35
14.34%
有人物广 告 209
85.66%
女性角色
172 52.43%
男性角色
144 43.90%
其它
12 3.67%
在我们的研究中倾向于对有角色出现的广告进行女性形象或性别歧视的分
析,以下我们从角色的年龄、职业以及特写等方面来考察女性角色特征和两性社 会性别差异。 ⑴年龄
在 172 个女性角色中, 83.72%是年轻漂亮的女性, 11.04% 是中年妇女, 3.49%是少年儿童, 1.74% 是老年妇女。如下图所示:
21.7%
在科技电子产品广告中,男性作为绝对权威的主导,即使是在以女性消费者 为主的广告(如服装美容,家用电器或用品等)里,仍然是男性旁述声音为主, 这也成了广告中的一个基本模式。
(三)广告角色分析 在年龄分析中,87%为年轻漂亮的女性,7.4%是少年儿童,1.5%是中年妇女,
3.7%是老年妇女。年龄统计表明,电视广告推崇年轻漂亮的女性,男女角色的年 龄都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趋势。从社会性别观念的角度看,这是商业化推崇年 轻女性的结果,即以女性外在美来判断女性,暗示女性年轻更有价值。
四、讨论
⑴内容分类方面 从研究的结果看, 广告的分类还应更加细化, 更有助于性别关系的分析,如:
服装、美容分开统计更能反映性别关系。在广告声音方面,应该有更详细的分析 和比较,如:可以从声音的语气、内容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反映女性角色的特 点。 ⑵统计范围方面
由于时间和设备方面的限制,本次研究只选择了湖南卫视的黄金时段的广告 进行统计分析,而且只选择了周末两天。因此统计的内容不够全面系统,同时对 研究的准确性也有一定的限制和影响。 ⑶广告词和商品名称方面
《中国妇女报》率先发起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的讨论,发现广告中的女 性形象有一种两极分明的定式:一极是传统的贤妻良母,另一极是超前消费,吃 喝玩乐的“现代花瓶”①。此外,妇女研究者刘伯红将媒介概括为“倾斜的大众 传媒”,即媒体向男性文化倾斜,产生了否定女性主体性的倾向②。为了考察我 国电视广告中是否存在性别歧视,以及性别歧视的主要特征,刘伯红,卜卫等人 开展了大规模的调研工作。
⑵社会作用目标:研究女性在电视广告中的形象,一方面可以促使全社会更加关 注男女不平等现象,最终促进两性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希 望今后电视广告中的主体形象更加多元化,女性形象定位将会朝着时代性,健康 性,公平性方向发展。 ⑶成果形式目标:调研报告一份。 ㈡调研内容 ⑴社会指标:中国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电视广告中是否存在性别歧视现象。 ⑵调查指标:湖南卫视 2012 年 10 月 27、28 日 19:30—22:00 的广告总量,有 关女性的广告总量,女性在广告中的年龄,职业,身材,特写等情况。 ㈢调研方法 ⑴本项目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以观看电视广告的形式,通过分析电视广告中女 性的角色来定量研究女性在广告中的形象地位。 ⑵ 以湖南卫视为研究对象,记录了其在 10 月 27、28 日 19:30—22:00 的广告
此次研究以湖南卫视为例,重点考察了湖南卫视在 2012 年 10 月 27、28 日 黄金时段 19:30—22:00 的广告总数,并对其中涉及女性形象的广告加以详尽的分 析统计,考察电视广告中女性的形象与地位,以及是否存在性别歧视现象和贬损 女性形象的行为,以期能早日实现男女平等和两性的和谐发展。
(四)性别观念分析 研究对 1197 个广告进行了性别观念评分,统计表明,性别歧视广告占 33.7%, 中性占 64.7%,性别平等占 1.6%。平等和中性的广告占绝大多数(66.3%),反 映了我国社会男女平等的一面,但从另一面看,不自觉地表现出性别歧视倾向的 广告业占一定比例,仍反映了传统文化的遗存和商业文化的入侵。
2% 4% 11%
女性年龄
年轻漂亮 中年(母亲) 老年 儿童
83%
从社会性别观念的角度看, 这是商业文化推崇年轻女性的结果, 即以女性外 在美来判断女性, 暗示女性越年轻越有价值,而中老年则失去吸引力。 ⑵ 职业角色
在 172 个女性角色中,25.93%的女性角色职业不明。在能辨别的职业女性中, 女性充当产品代言和家庭主妇的形象居多,如下图所示:
研究发现,约 1/3 的电视广告存在着性别歧视的倾向,主要表现为角色定型 和以女性为招徕,男性的科技专业霸权,是角色定型在科技变化和发展时期在男 性性别方面的特有表现,也是角色定型特点的补充。然而,研究者们同时也意识 到了研究的不足:该研究收集分析的是 1994 年的广告,还应和 1995 年 2 月《中 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行后的广告进行比较研究,以发现广告发展管理的大致 走向。
现代电视广告的重要策略之一是塑造和刻画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以吸引消 费者的注意力,提高广告的传播效果。因此,一个广告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广告所塑造的形象是否被广大受众所接受和认可。在广告界中,女性形象一 直以其绝对的优势受到广告人的青睐③。广告=商品+女人,女性成为广告创作 中一个“永恒主题”④。然而,在男权思想统治几千年的历史背景下,各国电视 广告中存在很多充满偏见和贬损女性形象的现象,此类广告的滋生又进一步加深 了社会对于女性的歧视现象。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和女性意识的增强,如何利用 电视广告来塑造良好的现代女性形象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⑤。
在职业角色分析中,除去职业不明的角色,女性(N=171)与男性角色 (118)的职业比较中,超过半数的女性是家庭主妇(51.6%),而男性角色占科 教文卫的占 29.0%,领导和管理者占 18.0%,两者相加则高达 47.0%,电视广告 仍不经意地复制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社会分工角色模式和“男强女弱”, “男主女从”的传统角色观念。
参考文献: ①见《中国妇女报》1992 年 3 月—8 月,“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大家谈”的讨论文 章。 ②刘伯红:《倾斜的大众传媒》,《中国妇女报》1996 年 4 月 3 日。
一、 前言
自八十年代以来,以电视为主体的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 文明的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又催生 了中国广告业的复苏①。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传播媒体对于 人们的影响愈加深刻,其中,电视广告借助于电视媒体宽泛的覆盖面和丰富多彩 的视听语言,对大众的消费理念乃至整个社会文化价值起着越来越强的诱导和影 响作用。电视广告所进行的不仅仅是商品信息的传递,它更多的是在为大众设定 “时尚”和“趣味”的范畴,并逐渐成为大众审美文化中敏感而复杂的成分②。
研究主要从社会性别观念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总体为 全国五个样本区(北京,上海,广州,沈阳,兰州)的省台和市台的电视广告。 时间为 1994 年 8—12 月,每月 3 日和 4 日,3 日抽取省台样本,4 日抽取市台样 本,时段固定在晚上 6:00—10:00 的全部广告,抽取样本总数为 1197,具体的 研究内容如下:
男角出现比例 71% 33% 40% 53% 50%
商业服务业
57%
43%
由此可见,女性作为母亲或妻子,在家里主要从事家务工作,并且还是服装, 美容等产品的主要消费者。
(二)广告声音分析、
在 1197 个广告中,7.7%的广告无旁述声音,在有旁述声音的广告中,77.9%
的声音为男性,22.1%的声音为女性,除政府公益广告,各类广告男性旁述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