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师考试基础知识背诵
心理咨询技能背诵版

心理咨询技能1、主要心理咨询技能起源原理创始人系统脱敏法动物的实验性神经症交互抑制(用放松取代焦虑)沃尔普冲击疗法动物实验消退性抑制Crafts厌恶疗法动物实验经典条件反射Kantorovich、Cautela(内隐致敏法)模仿法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生物反馈法动物内脏条件反射(巴甫洛夫)主动参与夏皮罗认知行为疗法赋予求助者更多责任阿伦·T·贝克&雷米阿尔波特·艾利斯梅肯鲍姆求助者中心疗法人本主义罗杰斯、艾根、佩特森2、系统脱敏法A、基本原理: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
B、工作程序:学习放松技巧;建构焦虑等级(最小到最大排序);系统脱敏(想象最低等级开始,得分少于25才可以向后发展)。
C、注意事项:针对不同情境建立几个不同的焦虑等级表,然后对焦虑登记表实施脱敏训练;想象次数依不同个体不同;将焦虑等级划分得细一些。
3、冲击疗法(现实 + 想象)(满灌疗法)A、基本原理:让求助者持续一段时间暴露在现实的或想象的换气强烈焦虑的刺激情境中。
B、工作程序:筛选确定治疗对象(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签订治疗协议;治疗准备工作(刺激物、场地、应急药品);实施冲击治疗。
C、注意事项:让求助者对此方法足够了解。
求助者反复要求,家属提出取消经劝说无效,求助者通气过度综合症,晕厥或休克退出。
D、适应症:恐惧,一此与焦虑有关的障碍,强迫性障碍创伤性应激障碍,广场恐惧症4、厌恶疗法A、基本原理:经典条件反射。
只要重犯,给予厌恶刺激,以减少再犯几率。
B、工作程序:确定靶症状;选用厌恶刺激(电刺激、药物刺激、想象刺激、其他刺激);把握时机施加厌恶刺激(同步)C、注意事项:厌恶刺激具备足够强度;签订知情同意书;靶症状要单一而具体,动作单一而具体。
5、模仿法(示范法)A、基本原理:社会学习理论。
几种形式:生活示范、象征性的示范(电影)、角色扮演、参与示范(咨询师为求助者师范)、内隐示范(想象示范行为)B、工作程序:选择合适的治疗对象;设计示范行为;强化正确的模仿行为。
心理治疗师第一 基础知识

1、心理学为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2、人的生物钟节律25小时,每晚4-6睡眠周期;非快速眼动睡眠分四个阶段:一:很容易被唤醒,约10分钟;二:偶尔出现纺锤波的脑电图,很难被唤醒,约20分钟;三:出现Delta波,也出现纺锤波,约40分钟;四:呈现Delta波,被称为深度睡眠,梦游和睡眠大多出现此阶段;三、四阶段又被称为慢波睡眠;3、视杆细胞:暗视觉,无彩色;视锥细胞:明视觉,无彩色或彩色;暗适应过程:由亮处转入暗处;4、四种心理原色:红、黄、绿、蓝;颜色的三种心理:色调、明度、饱和度;5、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分不随意注意(新意性、强度、运动变化)和随意注意(目的和任务、兴趣、组织、过去经验、人格);注意的功能:选择性、分配性、持续性;6、意识:是一种觉知,是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分不同层次和水平;7、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意识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8、记忆: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提取的过程;分感觉记忆:(5秒到2分钟)、短时记忆、长时记忆(1分钟至几年,编码为语义编码和表象编码,信息提取为再认、回忆);9、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通过声音、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语言表征的层次:词语、句子、课文;方式:表象、命题;10、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动作实现的,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地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思维的特征:概括性、间接性、是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又叫思维操作;根据性质、内容、解决问题的方式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幼儿)、形象思维(艺术家、作家、导演、设计师)、逻辑思维(典型形式);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11、表象:是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特征: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按感觉分: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按创造程度来分:知觉表象、记忆表象、想象表象;12、动机:是有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行为的内在心里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产生的基础为需要;13、马斯洛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14、动机理论:本能动机(先天)、驱力降低理论、唤醒理论(增加驱力)、诱因理论(外部条件);15、挫折:主要来源是动机冲突;后的直接反应:攻击行为、情感淡漠、退行;16、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
初级心理治疗师(专业知识)考点辅导

专业知识一、心理治疗概论1、基本概念(1)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指的是在良好的治疗关系基础上,由经过专门训练的治疗师运用心理治理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过程,以消除或缓解来访者的症状或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
(2)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联系与区同:1.理论方法一致2.工作对象工作内容相似3.原则一致4.都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5.追求目标一样异:1.工作对象侧重不同(咨询是正常的人、治疗是心理障碍的)2.工作内容有差别(咨询人际关系、职业选择、教育、婚姻、治疗是神经症、心理障碍、行为障碍)3.专业人员的名称不同(咨询是咨询师、治疗是治疗师或医生)4.干预重点干预策略不同(咨询是重视支持性发展性,强调来访者潜能和资源的开发时间段、治疗是重视行为的矫正、训练。
强调重视人格的重建,时间长)5.组织结果不同(咨询学校、治疗医院)(3)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的关系2、基本问题(1)心理治疗的目标(2)心理治疗的适应证①综合医院临床各科有心理问题的病人躯体疾病急性期,由于存在严重的心理反应,有时需要在接受生理上紧急处置的同时,接受一定的心理治疗。
如支持疗法、松驰疗法等,以帮助病人认识疾病的性质,降低心理应激水平,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来战胜疾病。
慢性病人、手术病人、老年病人、儿童病人、传染病人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会使疾病症状复杂化,影响机体的康复过程。
对这些病人的治疗,单用生物学方法效果不佳,必须结合心理治疗。
②神经症性障碍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癔症和某些抑郁症,常由心理因素引起,故心理治疗为其主要的治疗方法。
③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病人精神分裂症病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后,兴奋躁动症状虽然得到了控制,但仍有幻听等幻觉的干扰,因此无法正常地工作和生活。
对这类病人必须进行心理治疗,目的是帮助病人提高对疾病的认知,促进自知力的恢复,鼓励其加强自我克制能力,从而提高疗效,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治疗复习提纲

《心理治疗》复习提纲一、精神分析疗法移情:移情,是指患者将过去的情感转移到治疗师身上,在对现实进行反应时总是不可避免的夹杂着过去的经验和情感。
关注移情,并对移情进行工作是精神分析疗法的一种独特方式。
因为移情发生在潜意识中,因此关注患者的移情是了解其潜意识活动以及人格特征的有效途径。
一般可分为:①正性移情,如依赖、顺从、爱恋等;②负性移情,如气愤、憎恨、攻击、不信任等。
在治疗过程中,移情必然发生,治疗师也无法凭空制造患者的移情,移情是不可避免的。
在其他治疗方法中也会出现移情现象,但这些方法不用进入患者的潜意识领域,在这一层面对患者进行工作,治疗师只需把握好恰当的关系,不陷入不良的纠纷中即可。
在精神分析中,治疗师关注移情的作用主要表现为:①通过移情,可以使患者潜意识的冲突、痛苦等得以重现;②移情是治疗师了解患者潜意识的重要线索;③移情是治疗师治疗患者的重要手段。
因为当患者了解了自己的移情,并意识到这是自己的投射时,就会逐步从这种状态中走出来,把握好现实的关系,达到领悟和修通。
反移情:反移情是指治疗师将自己过去的情感转移到患者身上,反映了治疗师潜意识中的问题。
反移情的机制与移情的相同。
心理治疗师并不能完全排除或完全控制自己的反移情,最重要的是治疗师要察觉出自己的反移情,并利用自己的反移情去了解和认识患者的移情。
作为精神分析师的培训项目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通过个人体验和督导,使分析师了解自己的这种潜意识活动。
阻抗:阻抗是指患者心理内部(潜意识)对治疗过程的抗拒力,以防止治疗使痛苦在意识中重现。
当精神分析要揭示患者内心深处的创伤,患者从理论上接愿意承受这种治疗,但在知觉和情感上却是恐惧的,所以会从本能上加以对抗。
患者的症状是其人格防御机制的一部分,并且病症也使其从中获益,所以要使患者放弃原来的症状并不容易,患者加以对抗是正常的。
阻抗有各种表现方式,如迟到或擅自取消约会、对治疗者的问题加以回避、取悦治疗者借以“麻痹”治疗者、将谈话的重点指向治疗者、原地踏步、遗忘、控制讨论的主题。
心理咨询师知识点(详细重点版)

考试内容(一)理论知识部分考试内容《第一章普通心理学》第一节绪论第一单元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一、心理学概述心理学的定义(识记)、心理学应用分支(领会)、普通心理学定义(识记)。
二、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普通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识记)(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属于心理过程,后者属于心理特性)心理现象又可分为两大类,即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
(领会)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一、心理是脑的功能造心理学派代表人:冯特、铁钦纳2.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华生、班杜拉、司金娜、巴普洛夫3.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魏特海墨等4.机能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詹姆士5.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弗洛伊德、荣格、埃尔克森安娜三大势力: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领会)第四单元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一、研究心理学的原则(应用)(一)客观性原则(二)辨证发展原则(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一)自然(一般)观察法(识记)(二)调查法(识记)(三)个案法(识记)(四)实验法(识记)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一单元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一、神经元及其功能神经元的定义(识记)神经元的功能(识记)神经元的分类(识记)二、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外周神经系统——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或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又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识记)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或脊髓、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平常所说的大脑))(识记)脑干:中脑(瞳孔反射和眼动),脑桥,延脑(支配呼吸和心跳),脑干网状结构是调节睡眠和觉醒的神经结构间脑:丘脑(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上丘脑(嗅觉和某些激素的调节)、下丘脑(调节内脏系统的活动)、底丘脑(调节肌张力)四、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识记)颞叶:听觉,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和颞中回。
心理治疗师复习资料1

国家心理治疗师考试纲要与习题第一章心理学基础知识一、知识要点1、神经元是由哪3部分组成2、构成人的基本需要有哪3个方面3、诱发运动的概念4、动机产生的基础是什么5、表象具有哪3个方面的特征6、个体受挫后产生的直接反应有哪3个方面攻击行为、情感淡漠、退行7、情绪的成分包括哪3个方面8、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可将情绪分为哪2个方面9、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由谁提出10、影响个体人格发展的因素有哪4个方面遗传、社会文化、家庭环境、11、语言表征的形式依次为哪3个形式12、长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有哪2个方面13、近因效应、首因效应的概念14、短时记忆的容量是多少7±215、潜伏学习的定义16、影响强化的变量是哪2个方面延缓17、心理学认为个体的学习方式有哪2种18、注意具有哪2个特点19、神经元间的传递主要通过什么来进行的20、禀性难移是针对什么而言的21、如何理解注意和意识的关系22、如何理解动机与效率的关系23、试述沙赫特和辛格关于情绪的主要观点24、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25、引起个体注意的原因二、试题[A1型题]1 EA1864年 B1890年 C1903年 D1920年 E1879年2、绝对感觉阈限是最 AA50% B60% C70% D80%E85%3 C A B C D E4 AA B C D E5 DABC派的代表DE6、据说拿坡仑同时可以做7 BA B CD E7 EA B C D E8CA B C D E9 BA B C D E10 CA B CD E11 EA B C D E12 DA B C D E13 AA B性别差异 C发展水平差异 D表现类型差异 E个体差异14AA B C D E15 CA B C D E16件反射的现象称BA B C D E17 EA爱B C D E18 BA B CD E19 AA B C D E20 AA B C D E[A2型题]1、一位心理学家通过梦的分析和自由联系等技术来分析个体潜意识的冲BA学派 B C DE2CA B C D E3EA B C D E4 BA B C D E5、1956AA5~9 B4~10 C5~8 D3~7 E4~96、心理学家苛勒在研究黑猩猩解决复杂问题的实验中发现。
初级心理治疗师(相关专业知识)考点辅导

相关专业知识一、精神病学基础1、绪论(1)基本概念精神病学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的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2)病因学(3)流行病学2、常见精神症状(1)精神病理学概述(2)认知障碍常见症状(3)情感障碍(4)意志、行为和意志行为障碍(一)意志障碍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的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障碍常见的有如下种类:①意志增强指病态的自信和固执的行动。
②意志减弱与意志薄弱意志减弱指病人的意志活动缺乏主动性和进取心;意志薄弱指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力量。
③意志缺乏指病人的意志要求显著减退或消失。
他们的生活处于被动状态,处处需要别人的督促和管理,且常伴有情感淡漠和思维贫乏。
④意向倒错指病人的意向要求与一般常情相违背或为常人所不允许,以致病人的某些活动或行为使人感到难以理解。
⑤矛盾意向对同一事物同时出现两种完全相反的意向的情感,病人对此也毫无自觉,不能意识到它们之间的矛盾性,因而从不自动地加以纠正。
(5)意识及意识障碍精神病学家一般认为:意识不是单独的精神活动和反应,它是一种脑的普遍的功能状态,是大脑皮质的普遍觉醒和对环境的感知和理解并对环境发生反应的状态。
它涉及觉醒水平、注意、感知、思维、记忆、定向、行为等许多心理活动或精神功能。
意识障碍,从广义上说包括对周围环境的认识障碍和对自身状态的认识障碍。
一般临床讲的意识障碍,往往是狭义的,主要指对周围环境的认识障碍。
本节也主要介绍此类障碍。
意识障碍会使许多精神活动受影响。
意识障碍通常可见到如下几类:1.意识水平下降(一)意识清晰度轻度下降(轻度意识障碍)(二)嗜睡和昏睡(三)昏迷(四)意识混浊状态(云意状态)病人对刺激的感觉阈普遍提高,感知的清晰度显著降低,精神活动极为缓慢,反应迟钝,精神萎靡,表情淡漠茫然,注意难以集中,联想困难,答语简单、晦涩,词不达意或随口乱答,定向困难。
但没有妄想和幻觉。
心理治疗师考试基础知识背诵

1.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2.心理学流派冯特构造铁钦纳韦特海默格式塔华生行为斯金纳机能主义詹姆斯3.人的心理行为是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生物进化是群体基因的改变,是有机体与环境长期交互作用的结果,适应环境的基因被有选择的保留下来,生存环境提供基因表达的可能性。
人的先天性行为包括反射和本能。
人的大部分行为是后天习得的。
4.额叶是大脑发育最晚的部分,与时间整合人格相关5.一个睡眠周期由非快速眼动睡眠开始,至快速眼动睡眠结束,每晚4-6个睡眠周期。
6.知觉是各种感觉的整合。
分类:时间、空间、运动知觉。
特性:整、理、恒、选。
深度知觉的双眼线索:双眼视差似动现象:动景运动(老电影电视)诱发运动:相对运动(云和月)错觉(特殊的知觉)和幻觉(无中生有)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指向性,集中性。
功能:选择性,稳定性(持续性),分配性。
不随意注意消极被动,引起原因:刺激物特点、人本身的状态(需要,情感,动机...)随意注意积极主动,原因:对目的任务、兴趣人格、活动组织、过去经验的依从性。
学习是先前经验产生的相对永久性的行为改变。
联合学习(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认知学习(过去的信息解决当前问题)认知学习:顿悟实验(顿悟依靠问题情景的安排,适当的过去经验虽然必要但不能保证得到答案,只要在答案的基本部分得到一定安排使他们的关系被察觉,顿悟才会更容易到来)、潜伏学习(学习期间没有行为表现,在缺乏奖赏的情况下仍能继续,潜伏学习的实验支持了认知结构的概念)感觉记忆(瞬时记忆)。
编码形式:图像记忆,1秒内。
短时记忆1分钟内。
编码形式:听觉、言语。
复述是短时记忆储存的有效方法。
分机械复述,精细复述。
长时记忆大于1分钟。
语义和表象编码。
记忆提取:再认和回忆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有机体活动的基本动力。
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的,激发和维持个体行为的内部动力,可通过努力程度和坚持性判断动机强度大小。
马斯洛的5个需要层次(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表象是人脑中关于事物的形象,特征;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2.心理学流派
xx构造xxxxxx格式塔
xx行为xx机能主义xx
3.人的心理行为是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生物进化是群体基因的改变,是有机体与环境长期交互作用的结果,适应环境的基因被有选择的保留下来,生存环境提供基因表达的可能性。
人的先天性行为包括反射和本能。
人的大部分行为是后天习得的。
4.额叶是大脑发育最晚的部分,与时间整合人格相关
5.一个睡眠周期由非快速眼动睡眠开始,至快速眼动睡眠结束,每晚4-6个睡眠周期。
6.知觉是各种感觉的整合。
分类:时间、空间、运动知觉。
特性:整、理、恒、选。
深度知觉的双眼线索:双眼视差
似动现象:动景运动(老电影电视)诱发运动:相对运动(云和月)
错觉(分外的知觉)和幻觉(无中生有)
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指向性,集中性。
功能:选择性,安定性(持续性),分配性。
不随意注意消极被动,引起原因:刺激物特点、人本身的状态(需要,情感,动机...)随意注意积极主动,原因:对目的任务、兴趣人格、活动组织、过去经验的依从性。
学习是先前经验产生的相对永久性的行为改变。
联合学习(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认知学习(过去的信息解决当前问题)认知学习:顿悟实验(顿悟依靠问题情景的安排,合适的过去经验虽
然必要但不能保证得到答案,只要在答案的基本部分得到一定安排使他们的关系被察觉,顿悟才会更简易到来)、潜伏学习(学习期间没有行为表现,在缺乏奖赏的情况下仍能继续,潜伏学习的实验支持了认知结构的概念)
感觉记忆(瞬时记忆)。
编码形式:图像记忆,1秒内。
短时记忆1分钟内。
编码形式:听觉、言语。
复述是短时记忆储存的有用方法。
分机械复述,精致复述。
长时记忆大于1分钟。
语义和表象编码。
记忆提取:再认和回忆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均状态,有机体活动的基本动力。
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的,激发和维持个体行为的内部动力,可通过努力程度和坚持性判断动机强度大小。
马斯洛的5个需要层次(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崇自我实现)
表象是人脑中关于事物的形象,特征;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想象以表象为素材。
逻辑思维即抽象思维,以词为中介,思维的最本质特征,人与动物心理的根源区别。
动机理论:本能理论,驱力降低理论,唤醒理论,诱因理论。
唤醒理论认为人类活动是为了增加驱力,维持生理激活,感觉剥夺实验证明了该理论。
动机和工作效率的关系呈倒“U”型,难则低,易则高,中等最不利。
母性动机常被看做生理性动机。
挫折后的直接反应:攻击,情绪反应,冷漠,幻想,退行。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
成分:主观体验,外部表现,生理唤醒。
研究维度:强度,肌张力,快感度,复杂度。
情感强度高大凡肌张力高,也有可能低,如解?(情感强度高)。
按生物进化分类:原始情绪(乐怒哀恐)和复合情绪
情绪状态分类:心境、激情(意识狭隘现象)应激
边缘系统在情绪发生中起严重作用正情绪-左半球负情绪-右半球(左正右负)能力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能力是知识技能的前提,也是知识技能的结果,他们互相转化促进。
是个体具有的潜力和可能性
大凡能力:观察理解记忆智力分外能力:色彩、绘画、写作、计算、音乐
人格是决定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到的行为和思维模式,具有独到性、安定性、统合性(多种人格成分内在一致性)、功能性(生存)
人格结构:气质和性格人格差异的核心是性格差异。
气质体现人格的生物属性,是先天的,无好坏。
性格是一个人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是后天的,有好坏之分,体现人格的社会属性。
性格的四种特征:态度(性格的核心)、意志、情绪、理智。
态度的ABC模型(认知cognition、情感affection、行为倾向behaviour)
感觉阈限低—感受性高—耐受性低(明锐)—神经过程强度低
感受性低—耐受性高—神经过程强度高
气质口诀:
安定灵敏多血质,
灵敏不稳是胆汁。
热情果敢脾气暴(胆汁)
开朗善交难专一(多血)
xx沉稳反应慢(粘液)
明锐多疑细孤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