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案
生物教案动物的运动

生物教案动物的运动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2.学生能够理解不同运动方式对动物生存和适应环境的重要性;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进行分类和比较。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和理解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进行分类和比较。
教具准备:图片、PPT、录音机、纸张、黑板、粉笔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老师出示一张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鼓励学生描述图片中的动物。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的动物会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呢?让学生进行讨论,记录他们的答案。
Step 2:展示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1.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鱼是怎么游动的?进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
2.老师播放一段有关鱼的游动方式的录音,让学生听后讨论,再根据讨论的结果给出正确的答案。
3.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并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鱼的游动方式。
4.接着,老师展示其他动物的图片,例如鸟类的飞行、猫类的奔跑、蛇类的匍匐等。
通过图片的观察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
Step 3:对动物运动方式的分类和比较1.老师将黑板分成几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标上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如游、飞、跑、匍匐等。
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将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进行归类。
鼓励学生对分类的理由进行解释。
2.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运动方式的分类,然后进行分类和展示。
3.学生展示完毕后,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例如:哪种运动方式适应性更强?哪种运动方式更有利于捕食和逃避捕食?哪种运动方式更节约能量?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结果。
Step 4:小结1.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重申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对其生存和适应环境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思考:人类的运动方式是什么?与其他动物相比有何特点?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Step 5:课堂练习1.给学生发放一张纸,让学生按照自己所学的知识,写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的运动方式,并解释为什么喜欢这种运动方式。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教案

通过观察运动健儿夺冠的图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制作关节养成细致观察和科学推理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
1.理解肌肉、关节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理解运动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肌肉、关节与骨的协调配合。
【课前准备】
视频资料、2008年奥运会图片、新鲜鸡翅、制作关节的材料、自制课件
3、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制作关节和观看图片和视频等各种方式,让学生知道了运动系统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并深刻的理解了运动的完成要靠骨、关节和肌肉的相互配合,整堂课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由¡°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
通过模拟实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概括总结和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一、运动系统的组成
骨、关节和肌肉
二、运动的产生
骨骼肌牵拉骨绕关节活动便产生运动
三、运动的意义
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描述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
2.概述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3.概述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媒体资源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2008年奥运会中国体育健儿获得冠军的图片和视频材料,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观察与思考,了解关节的结构,增进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通过制作模型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体会骨、肌肉和关节的配合。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案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一定的结构。
(2)描述运动系统的组成及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3)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水平目标:通过观察鸡翅活动,了解运动系统的结构3.情感态度目标:认同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合的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运动系统的组成及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2.难点:理解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三、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多媒体课件、鸡翅、解剖盘、解剖剪、解剖刀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各种动物的运动(二)出示学习目标(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运动系统的组成1.自主学习P42-43,完成学案中探究一的内容2.学生展示学习成果(1)对照家兔骨骼图,在自己的上肢和下肢找到相对应骨的位置(2)对照关节模式图,理解关节的结构。
观看视频,理解关节的结构及特点(3)对照骨骼肌的结构图,说出骨骼肌的结构3.小结,归纳:运动系统的组成4.观察鸡翅,直观感受与体验骨、关节和骨骼肌。
5.合作交流,试着完成P43讨论题探究活动二: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完成运动1.自主学习,P44-45,完成学案探究二中的内容2.学生展示学习成果(1)骨、关节和肌肉是如何协调配合产生运动的?(2)分析屈肘、伸肘、直臂手提重物、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活动情况。
(3)运动光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吗?还需要哪些系统的配合?(4)运动对于动物的生存具有什么意义?(四)课堂练习,巩固提升学生完成“当堂检测”(五)总结和提升五、作业:完成学案第三部分六、板书设计第一节动物的运动七、教学反思。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4. 科学态度:通过学习动物运动的意义,使学生尊重生命,关爱动物,培养负责任的科学态度。同时,培养学生勇于挑战、积极进取的精神,面对运动器官适应性问题时,能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多样性等知识。他们对生物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分类有一定的了解,例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学生还学习了一些生物的适应性知识,例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的进化等。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动物的运动》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动物的运动》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动物的运动》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动物的运动》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动物的运动》重点,强调《动物的运动》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动物的运动》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探讨动物的运动形式及其适应性。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不同动物的运动器官及其功能,理解动物运动的意义,并能举例说明动物运动形式的适应性。
生物动物的运动教案

生物动物的运动教案生物动物的运动教案「篇一」知识目标:1、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2、说明动物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3、认同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能力目标:1、学会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2、通过实验、动手活动制作模型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关爱动物的情感;2、通过共同完成各项活动,培养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合作的能力,体验人与人的交流与合作。
3、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重点: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难点:运动的实现问题导学动物运动的意义:一、运动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能再举出其他的运动方式吗?_____________二、运动的基础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1)骨连结(2)关节①思考关节各部分结构有什么作用?关节面: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关节腔: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节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节软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为什么关节能够既牢固又灵活?(3)骨骼肌思考:(1)一块骨骼肌能附着在一块骨上吗?(2)只有骨和关节能运动吗?三、运动的实现(1)骨骼肌有什么特性?(2)归纳屈肘伸肘运动屈肘时:________________ __ 收缩_________________ 舒张伸肘时:_________________ 收缩____ _____________ 舒张(3)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三者协调配合,在_________________的支配和其他系统和辅助下完成的。
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3.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 自主学习1.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是由 、 、 组成。
2.3. 受到 传来的刺激 时,就会牵动 绕 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4.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 系统的调节。
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 系统、 系统、 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5. 屈肘时, 收缩,肱三头肌 。
伸肘时,肱三头肌 , 舒张。
◆ 合作探究1.在下列肌肉附着骨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2.关于哺乳动物骨骼肌收缩的原因,以下正确的叙述是A.由关节运动所牵引B.由肌腱牵动肌腹所引起C.骨骼肌自身可收缩舒张D.由神经传来的兴奋所引起3.下列有关人体骨骼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受刺激时能收缩B 、所受到的刺激多为神经传来的兴奋C 、收缩时需要能量D 、一块骨骼肌能独立地完成运动4.下列关于骨骼肌对骨的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骨骼肌既能牵拉骨,又能推开骨B 、骨骼肌不能牵拉骨,又不能推开骨C 、骨骼肌不能牵拉骨,只能推开骨D 、骨骼肌只能牵拉骨,不能推开骨5.脊椎动物的四肢,有许多可以使运动更加灵活的结构是 ( )A 、肌肉B 、骨C 、关节D 、皮肤6.当我们做屈肘动作时,相关肌肉的舒缩情况是A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B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C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张D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7.人体完成一个动作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
这些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A 、②①③④B 、④②③①C 、①②③④D 、③④①②8.哺乳动物的运动仅靠运动系统不能很好地完成,还需要参与的是 ( )A 、神经系统B 、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C 、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D 、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 课堂延伸1.关节的结构是与运动的功能相适应的,图是关节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必备教案:第五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一、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通过对哺乳动物运动系统及其功能的研究,理解生命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命观念。
2、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运动系统的组成(2)关节的结构及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3)理解骨、关节和肌肉相互协调配合完成动作能力目标:(1)从文字、图像和视频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2)推理与判断.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同动物的运动是由相关结构通过一定的物理化学过程完成的.(2)体会成功获取知识的快乐.3、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骨、关节和肌肉相互协调配合完成动作。
(2)难点关节结构的记忆。
二、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正处于逻辑思维开始发展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学习要坚持从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也可在教学中适当加入推理判断,让学生体会通过推理获取新知识的乐趣。
学生此时已经学习完许多动物的知识,也在了解了部分动物的运动方式,这些可以在学习中加以利用。
三、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查看《动物的运动》预习任务和《动物的运动》预习活动,初步了解学生本课课前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预习检测作答情况及学生学习问题反馈情况。
课前5分钟针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总结展示和解答。
(二)课堂设计1、教学手段:多媒体2、课时安排:1课时3、教学过程:(1)【导入】课前测试你认为哺乳动物运动的产生与哪些结构直接相关。
(2)【活动】关节的结构与作用实物展台展示关节结构。
书写关节的结构名称,引导学生根据关节的结构推断其名称。
呈现关节结构图,引导学生记忆结构名称。
讲解和让一个学生体会关节腔中的滑液。
引导学生思考关节中灵活性和牢固性的保障。
(3)【活动】运动系统的组成讲解骨骼的定义。
引导学生总结运动系统是有哪些结构组成的。
(4)【活动】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体会肌肉收缩和舒张。
实物展台展示剪去皮肤的鸡翅,牵引肌肉引起鸡翅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肌肉如何引起骨运动的。
书写肌肉结构名称,引导学生猜测肌肉各个结构的名称。
人教版生物八上第一节《动物的运动》word教案

一课时
五、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导言
运动系统的组成
探究实验提纲:
1.两手捏住鸡翅两端,向内、外做伸缩运动,让学生体验运动是如何样产生的。
2.用解剖剪和解剖刀除去鸡翅上的皮肤,观看肌肉是如何样附着在骨上的,观看肌肉是如何样牵引骨运动的。
3.观看骨与骨之间是如何样连接的。
骨、关节和肌肉的和谐配合
各组派代表发言,组内成员能够补充,在获得成功体验的基础上,自信心增强,学习积极 性更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组织下,有打算地讨论交流。
学生在参与小组活动时,注意及时发觉问题,并一起探讨、交流。
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观看、积极摸索、得出下确结论。
回忆、体验自己在做屈肘和伸肘时,骨肌肉、关节之间是如何配合完成那个动作的。
模拟制作
观赏配乐朗诵,让学生闭上眼睛,想像动物那千姿百态、奥妙无穷的运动和行为。
观看一段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录像,观赏并请学生列举动物的运动方式及动物各种行为。
第一看老师给出的探究实验提纲,后在小组长带领下完成探究实验。并摸索老师提出的问题。
小组在解决以上三个问题以后进行小组讨论:假如鸡翅只有肌肉或骨能不能运动?
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组织学生观看实物和骨骼标本,并结合挂图和大屏幕来充分认识运动系统组成、各自作用及相互关系。
大屏幕展现人的屈肘、伸肘动作,引导学生分析运动的产生要紧是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
引导,分析。
策略:引导设想
关于创意好的小作品给予适当的评判,并在课后做全校展现。
在老师启发下说出运动的产生以及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按照书中方法分组制作。
播放录像片段。
提出问题:请列举动物有哪些运动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1.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肌肉、关节的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难点:理解运动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意义。
课前准备:肌肉骨骼运动的课件。
教学设计:
知识讲授:
引言→各种动物的运动方式→人的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运动需要多个系统配合完成→运动有利于动物适应环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引言:PPT展示动物生存环境与运动方式。
如蚯蚓蠕动、骆驼行走、鱼游泳、鸟飞行、马奔跑、松树跳跃、蛇爬行、金丝猴攀援。
一、阅读课本P42-45页,把下列练习的答案写在草稿纸上。
1、运动系统由、和组成。
2、关节由:、、、
、组成
3、骨骼肌的特点是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会。
4、曲肘时:收缩,舒张;
伸肘时:收缩,舒张。
5、哺乳动物运动时,起支撑作用的是,提供强大动力的是。
6、运动不仅仅靠————————来完成,它需要————————的控制和调节。
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的配合。
7、哺乳动物靠—————支撑起身体,骨在—————的牵引下围绕关节运动,完成各种动作,有利于觅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知识讲解:
1、PPT展示8-9:兔骨骼的前肢和后肢骨骼名称
2、PPT展示10:运动系统=骨+关节+肌肉
3、PPT展示11-12: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4、PPT展示13: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5、PPT展示14-19:骨骼肌的结构、功能。
曲伸肘关节中,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的变化。
6、PPT展示20:参与运动的其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
二、课堂预习练习讲解
三、课外练习:P45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