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花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巨人的花园第一课时教案

巨人的花园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内容巨人的花园第一课时二、教学目标1. 在阅读活动中,能够根据文字内容推测故事发展后续情节;2. 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三、教学重点在阅读活动中,能够根据文字内容推测故事发展后续情节。
四、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五、教学准备课件、字帖、教材六、教学步骤第一步 Introduction (1 min)(1)Greeting:Greet the students with a warm welcome.(2)Recap the previous lesson:Ask the students to tell you about the last lesson.第二步 Presentation (10 min)(1)Divide the class into two groups and discuss the questions:Questions:1.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giant's garden?2.Do you think it's possible to make an amazing garden like this?(2)Brainstorming:Ask the students to think of any other ways to create an amazing garden.(3)Discuss the main ideas in the story:Main ideas:1. The giant's garden is amazing.2. The giant has a great imagination and it inspires him to create something new and fantastic.3. The giant's garden is a symbol of his creativity and perseverance.第三步 Practice (20 min)(1)Read the text: 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text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Questions:1. What did the giant do to create his garden?2. How did the giant's garden inspire others?(2)Pair work: Ask the students to work in pairs and discuss the story.Questions:1.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giant's garden?2. How did the giant inspire others to create similargardens?(3)Group work: Ask the students to work in groups and discuss the story.Questions:1. Do you think it's possible to create a similar garden in real life?2. How can we build such a garden?(4)Individual work: Ask the students to write a short story based on the content of the text.第四步 Summary (2 min)Summarize the main ideas discussed in the lesson.七、教学反思本课时,我利用小组讨论,探究讨论,调查讨论,实战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体验以及理解文章内容。
巨人的花园第一课时设计

巨人的花园第一课时设计一、激情导入1、激趣:小时候常听老师给我讲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它像一首快乐的歌,一幅迷人的画深深吸引着我,把我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同学们,你喜欢童话吗?你曾经看过哪些童话故事?你最喜欢哪个童话故事?2、学生交流3、揭题: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王尔德的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二、初读感知:师:这是王尔德童话中最优美、最富有诗意的一篇。
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要求: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遇到不理解的词学会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2、想一想,这是一座怎么样的花园?三、检查初读:1、认读生字新词。
2、交流,出示课件:这是一座()的花园?1)板书:漂亮,充满生机:课文中哪些词语是描写花园的美?教学“鲜花盛开、绿树成阴、草翠花开、阳光明媚”(读词)2)出示课件:欣赏春天的美景3)你还能用其他词语来形容花园的美吗?(如鸟语花香,百花齐放……)4)美读描写花园景美的句子师:在这样的花园里游戏,孩子们的心情怎样?出示句子: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3、继续交流:这也是一座()的花园板书:荒凉,冷清,萧条:课文中哪些词语也能说明这一点?学习“北风呼啸、狂风大作、鲜花凋谢、冰雪覆盖”。
(读词)四、研读课文:1、过渡质疑:读着读着,仔细看看上面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你想知道些什么?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这可真是一个神奇的花园啊!忽而春意盎然,忽而寒冬腊月。
花园的景色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不同呢?你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吗?出示:1)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2)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
谢谢你!”3、品读感悟这几句话:1)指名读句子——齐读——引读(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反过来可以这样说“有——就有——”)2)仔细想想,这两句话都跟什么有关?(孩子,春天)3)孩子,春天;春天,孩子,这两者是怎么紧紧结合在一起的?没有孩子的花园是荒凉而寒冷的,巨人到底做了些什么,赶走了孩子?出示:1)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赶走孩子以后,巨人在花园周围砌起围墙,而且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6《巨人的花园》(第一课时)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6《巨人的花园》(第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巨人的花园》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巨人的故事,教育学生要善良、大方,懂得分享,并体会到快乐的重要性。
课文情节曲折,富有教育意义,适合四年级的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他们善于观察,对故事情节充满兴趣,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在阅读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存在困难,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情节。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良、大方、懂得分享的品质,使他们认识到快乐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对课文情节的把握和分析。
3.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3.朗读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与课文相关的故事背景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课文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主人公——巨人。
简要介绍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老师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学生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大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和动作。
老师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4.巩固(10分钟)老师提问,引导学生回忆课文情节,巩固所学内容。
学生相互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5.拓展(10分钟)学生发挥想象,讨论如果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像巨人这样的人,应该如何与他相处。
《巨人的花园》第一课时教案

一、导入1、小游戏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童话吗?那咱们来玩个和童话有关的小游戏――――看图片猜猜猜。
请你认真看图片,然后猜一猜,这是来自哪篇童话?()2、师:看来大家是多么喜欢、了解童话啊!童话伴随着我们成长。
童话、孩子,孩子、童话,是那么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一句话,这个世界是因为有了孩子才有了童话,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童话。
(出示: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童话。
)生读2、揭题: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英国著名童话作家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二、粗读感知1、师:这是王尔德童话中最优美、最富有诗意的一篇。
据说,王尔德给儿子讲《巨人的花园》时,竟然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
儿子问他为什么哭了,王尔德说,明媚的春天,可爱的孩子,是多么美呀!我是为真正美好的事物感动、流泪。
接下来,请小朋友自由读一读这篇感人的童话,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生字词。
读完后找一找,课文中哪句话使你感受最深,最让你感动,请你用笔画出来(生自读,师巡视)2、检查朗读情况,纠正字音师:看来这篇童话把大家深深地吸引住了,小朋友们读得真认真,现在老师想听听小朋友有没有把课文读通读顺,哪一组愿意来读?(生开火车读课文,师随机点评正音)3、交流感受:师:你愿意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和大家分享吗?(生读文中句子)师:刚才老师特地留意了一下,发现同学们划找的句子主要集中在这三句。
(点击出现)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的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
谢谢你!”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幸福。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从你们找出的句子中,藏着几个多次出现的关键词,请你马上用敏锐的眼睛去搜索,看谁能在第一时间告诉我,是哪几个词?(生:孩子、春天)(随机词语在句中变色)师:是孩子,是春天!有了孩子的提醒,春天留住了,有了孩子的相伴,巨人幸福了。
难怪巨人终于明白――(生齐说: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6《巨人的花园》(第一课时)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6《巨人的花园》(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故事,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中的人物情感。
2.掌握生字词:巨人、树干、蔓藤、庄稼、草丛。
3.能够复述故事内容,展开联想,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巨人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形象人物。
难点: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寓意。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教具:图片、故事书籍、课件。
3.学具:学生练习本、钢笔、橡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提问进行导入,引起学生对巨人的兴趣,并与学生分享与巨人有关的故事。
2. 学习故事(15分钟)教师讲述《巨人的花园》故事,引导学生注意故事情节中的关键部分和人物情感。
适时提问学生,确保他们有所理解。
3. 开展讨论(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激发学生思考,并引导学生写下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想。
4. 巩固练习(10分钟)学生进行练习册上有关《巨人的花园》的练习,巩固故事内容及生字词的记忆。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小结,强调故事中重要的知识点,并鼓励学生多多思考,多读好书。
五、课堂延伸教师鼓励学生续写故事或将故事进行戏剧化表演,以此延伸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创造力。
六、家庭作业1.复习故事内容,写一篇感悟文章。
2.抄写生字词:巨人、树干、蔓藤、庄稼、草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在课后能够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培养对文字的热爱和好奇心。
《巨人的花园》第一课时教案

《巨人的花园》第一课时教案《巨人的花园》第一课时教案《巨人的花园》第一课时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1、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2、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1、收集巨人的花园相关的图片2、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童话,激发兴趣1、师:童话的世界神奇美丽,相信每一个同学都读过很多童话故事。
想一想你们都读过哪些童话故事?(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师:这些童话都有什么特点?(拟人化、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充满想象)2、今天我们就来读一个全新的童话故事,看看这个童话又讲了一个怎样的神奇故事?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2、投影生字词,多种方式朗读。
(开火车读、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重点指导:添、覆、凝、辣字的书写。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洋溢:训斥:逃窜:斥责:凝视:冷酷:脸颊: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童话中有什么人物?在这些人物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读完故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巨人、小孩子)2、抓住人物和课文中的关键词,引导学生概括出故事的内容。
(巨人、小孩、花园、赶走孩子、花园变化、小男孩的凝视、在花园愉快地玩耍)巨人的花园曾经鸟语花香,充满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但巨人把孩子赶出花园后,花园发生了变化。
最后,巨人在小男孩的凝视下终于明白了,他拆除了围墙,和小孩子们在花园愉快地玩耍。
3、读了故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对故事的感受、疑问)四、精读课文、感受花园的变化。
1、自由朗读课文,小组讨论,思考:巨人的花园原本是怎样的?发生了哪些变化?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句说一说。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硕、允、砌”等8个字,会写“硕、允、砌”等11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允许、砌墙、禁止、告示牌”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你们阅读过哪些优美的童话故事?童话故事里有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有勇敢可爱的小红帽,还有坚强执著的丑小鸭……这节课让我们跟随王尔德,走进《巨人的花园》中,一起认识一位巨人吧!今天,我们就和作家王尔德一起,走进巨人花园,感受那里景象的变化多端。
(板书:巨人的花园)2. 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2】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年10月16日-1900年11月30日),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19世纪英国(准确来讲是爱尔兰,但是当时由英国统治)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以其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唯美主义代表人物,19世纪80年代美学运动的主力和90年代颓废派运动的先驱。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出示课件3、4】硕果允许砌墙覆盖呼啸一缕搂住脸颊告示牌禁止惩罚踪迹呼啸自私拆除(1)读准字音注意读准翘舌音“拆”等。
(2)指导书写“ 砌啸拆”都是左窄右宽,“ 允禁”都是上下结构的字。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出示课件5】(1)洋溢:充满;广泛传播。
充分流露、显示。
(2)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3)瑟瑟发抖:指因寒冷或害怕而不停地哆嗦。
(4)任性:指听凭秉性行事,率真不做作或者恣意放纵,以求满足自己的欲望或达到自己某种不正当的目标或执拗使性,无所顾忌,必须按自己的愿望或想法行事。
(5)冷酷:意即冷淡苛刻,残酷无情,毫无同情心。
(6)提醒:是唤起忘掉的事或很难再想起的事,有时是通过告诫的方法引起的;从旁指点,引起注意。
《巨人的花园》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巨人的花园》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巨人的花园》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知识目标: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人物态度的变化、感觉的变化和花园情景的变化,通过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3、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进行拓展写话训练。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懂得快乐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荫、鲜果飘香、洋溢、草翠花开、火辣辣”等词语。
2、感知花园情景的变化,有感情朗读,并初步感受变化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1、导入语:同学们,你们平时爱看童话吗?说说你看过的童话。
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一个美好的`情境。
今天,老师带你们再次走进童话世界。
2、揭题,齐读课题。
(出示课题:巨人的花园)3、据题质疑: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呢?(学生一边质疑,教师一边梳理板书)预设问题:巨人的花园是怎么样的?巨人是个怎么样的人?二、粗读感知,疏通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词句划一划,多读几遍。
2、交流反馈,出示词语,指名朗读正音:鲜花盛开、绿树成荫、鲜果飘香、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形容天气)洋溢、允许、火辣辣、覆盖、训斥3、指名朗读句子。
(投影出示)三、交流释疑,整体感知童话内容交流据题质疑的问题:1、这是一座怎么样的花园?预设学生的回答会是:⑴ 这是一座美丽的花园,也是一座荒凉的花园:① 指名回答,交流课文的语言信息,投影出示:“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不久,北风呼啸,隆冬来临,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
”“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巨人的花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马栏九年制寄宿学校乔海洲【教材理解】《巨人的花园》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
这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
讲的是一个自私、冷酷的巨人不想让孩子们在自己美丽的花园中玩耍而筑起高墙,拒孩子们于墙外。
从此,园里花不开,鸟不语,只有寒冷的冬天。
后来,巨人在只有冬天的花园里苦恼反省,巨人在看到孩子们能带来春天后拆除了围墙,由此,花园成了孩子们乐园,巨人也得到了久违的幸福。
这篇童话告诉孩子们要学会宽容,学会分享,能和别人分享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的道理。
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
文中有许多处进行了对比,如,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感觉的对比,正是在这些对比中,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教学难点是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设计理念】语文教学中以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探究的合作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我以读为主,让读成为学生学习的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这篇童话蕴含的深刻的道理。
【学情简介】作为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接触了不少童话,童
话本身以其生动有趣深深吸引了这些爱幻想的孩子,而这些孩子对人和事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语文学习中也能够边读边感悟,因此在不破坏童话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凭借教材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畅想。
这样,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读童话,懂得了其中的道理,而且也为成为一个小童话家而汲取养料。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七个要认的生字。
2、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知道巨人的花园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3、思考巨人的花园发生变化的原因,体会故事要告诉人们的道理,在生活中学会宽容,学会分享。
【教学重点】
1、抓住巨人的言行细细品味,引导学生想象,体会巨人性格的变化。
2、让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懂得在生活中学会宽容,学会分享。
【教学方法】
在学习本文时,我先让学生自渎自悟,在初读的基础上,让每个学生都有对文本的初步了解。
接着让学生围绕学生提出教师整理的中心问题:巨人的花园发生了几次重大的变化?并找出变化的原因。
进行自主交流感悟,在这种明确了探究问题的探究活动中,增强了学生对文本的思考和理解。
最后在个人和小组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引
导补充全班交流,根据课文特点,围绕“对比”展开教学。
包括花园变化前后内容的对比,巨人前后的言行对比。
展开想象法。
通过想象故事中没有表述出来的情节,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体会巨人行动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进一步感悟文章的中心。
献出智慧,使文章的情感得到升华。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读王尔德的童话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板书:童话。
大家都喜欢读童话吗?童话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它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人带入美好的境界,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一篇有趣的童话。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1、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2、巨人的花园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就让我们来读一读吧,请同学们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的时候要解决字词障碍,遇到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从文章可以看出巨人脾气不好,爱发火,他发了几次火?在什么情况下发火的?找出巨人说的话。
指导感情朗读,想象巨人的动作、神态。
3、听“滚出去,滚出去,赶快滚出去!”这是一个怎样的巨人?板书:自私任性冷酷
4、巨人这么凶,他为什么又会拆围墙呢?
5、小男孩并没有说话,怎么提醒呀?如果你是小男孩,你会用眼神告诉巨人什么?(礼貌用语)
三、品读感悟
1、《巨人的花园》是王尔德通话中最优美最富诗意的一篇。
王尔德给自己的儿子讲述这个故事时竟然情不自禁的流下了泪。
儿子问与他为什么哭了,王尔德说:明媚的春天,可爱的孩子,是多么美啊!我是被真正美丽的事物感动而流泪。
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读这篇感人的童话,找出最使你感动的句子。
2、学生自读后汇报,板书: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在这个句子里藏着两个关键词,请大家赶紧找找。
是孩子,是春天。
有了孩子的提醒,春天留住了,有了孩子的相伴,巨人幸福了。
难怪巨人明白了:没有————-就没有————,也就是说,有孩子的地方就有————
3、春天,孩子,孩子,春天,是那么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请大家再读课文,想想:当花园里有孩子时是怎样的景象,没有孩子是又是怎样的呢?
4、好几个月呢,如今看到阳光明媚的春天,巨人的心情怎样?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5、巨人的花园有孩子时充满生机,没有孩子时就像隆冬一样荒凉。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花园时而是春天,时而是冬天呢?
正是巨人的自私、任性、冷酷、粗暴,才一次次地赶走了孩子,赶走了美丽的春天。
下面我们来读刚才找到的句子,请男同学读巨人的的一次次发火,女同学读孩子给花园带来的不同变化,听老师的提示,大家有感情的读。
6、你喜欢巨人吗?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
巨人终于明白了,是孩子带来了春天的美好,是孩子使花园充满了生机,。
美好的东西应与别人共同分享。
五、拓展延伸
我们从童话中得到了许多道理,希望同学们刻下也能多读一些童话,获得知识,懂得道理。
六、·板书设计
9、巨人的花园
英王尔德
巨人:自私任性冷酷
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