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数乘法(一)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分数乘法知识点归类与练习1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分数乘法知识点归类与练习1

分数乘法知识点归类与练习一、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的意义: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整数和分母约分)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结果化成最简分数。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三)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乘法分配律: ( a + b )×c = a c + b c乘法分配率逆运算: a c + b c=( a + b )×c中考考点1:分数的乘法计算此类题在中考中的考查多为基础性题目,一般不单独命题,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解决这类问题需牢记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灵活的运用乘法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例1:316967⨯ 练习1:489623⨯➢ 分数简便运算常见题型第一种:连乘——乘法交换律的应用例题:1)1374135⨯⨯ 2)56153⨯⨯ 3)267831413⨯⨯ 涉及定律:乘法交换律 b c a c b a ⋅⋅=⋅⋅基本方法:将分数相乘的因数互相交换,先行运算。

第二种: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例题:1)27)27498(⨯+ 2)4)41101(⨯- 3)16)2143(⨯+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 bc ac c b a ±=⨯±)(基本方法:将括号中相加减的两项分别与括号外的分数相乘,符号保持不变。

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反思及说课

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反思及说课

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会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真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分析和解决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

我们一起玩一个小游戏,每次拍两下,拍三次,多少下?你怎么知道的?每次拍三下,拍三次,多少下?还可以怎么列式?每次拍三下,拍五次,多少下?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结果了?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都可以用乘法表示。

如果让你来计算,你会选择加法还是乘法,为什么?所以整数乘法的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

1、先填空,再说说整数乘法的意义。

6+6=()乘()14+14+14=()乘()7∕9+7∕9+7∕9+7∕9+7∕9+7∕9+7∕9=()乘()2、口答: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3、揭示课题,并板书。

板书课题:分数乘法(一)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1、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

(1)出示例题:1个图案占一张彩纸的1/5,3个图案占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2)引导学生用涂一涂、加法计算,乘法计算三种分式来解决问题。

①用图示表示。

1个图案占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3个图案占这张彩张的几分之几?②用加法怎么计算?③用乘法怎么计算?(3)引导发现。

(让学生体会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总结发现:求几个相同的分数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2.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1)涂一涂,算一算。

呈现题目。

(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乘整数的定义,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寸步体会“分数乘整数,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的道理。

)(2)引导观察算式和结果。

教师:你是怎么算出得数的?算式中的数字与得数的数字有什么关联?让学生认真观察算式数字,思考其中的关联,并和同学交流,说一说自己有什么发现。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3.1《分数乘法(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3.1《分数乘法(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3.1《分数乘法(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分数乘法(一)》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一节重要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对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有了初步的了解。

本节课通过分数乘法的引入和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和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理解和应用。

教材从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出发,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设置,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和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应用。

教材还设置了“想一想”、“做一做”等环节,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在理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和运算方法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和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和运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生动地展示分数乘法的运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分数乘法的意义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 第1课时 分数乘法(一) 人教新课标(共49页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 第1课时 分数乘法(一) 人教新课标(共49页PPT)

2021/11/29
【答案】
1 ;2 33
【解析】
(1)要求3天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也就是求3个 1 9
用乘法计算;
是多少,
(2 )要求还剩全书的几分之几没有看,就用1减去3天看了全
书的几分之几即可。
3.涂一涂,算一算(先用颜色表示结果,再算一算)。
2021/11/29
【答案】
【解析】
13
13
1 ,×, 3 ,求1 的 3 是多少。
3
4 34
【解析】
左图是把这个正方形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占了
1
1
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为 3
;再把这个正方形的
13
3
平均分成4份,
涂色部分占了其中的3份,也就相当于是求 3 的 4 是多少;根据一
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计算。
5
1
3.
一块地有
(dm)
方法二
分数化成小数
2.1
×
3 4
= 2.1 × 0 .75
= 1.575(dm)
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你能列出算式吗?
方法一:小数化成分数
2.4 × 3
3 4
=
12 5
×
3 4
1
=
9 5
= 1 4 (dm) 5
方法二:分数化成小数
2.4 ×
3 4
=2.4 × 0.75
=1.8 (dm)
方法三:先约分再算
× D.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 个,
再把这个正方形的 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占了其中的3份,也就相当于是求 的 是多少;
左图是把这个正方形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占了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为 ;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1.探究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课件出示:1个占整张纸的51,3个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先独立思考,然后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比比看谁的方法多?师:有哪位同学愿意说说你的想法? 反馈:我是用画图的方法得出的,把一张纸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一份就是51,3个51就是53。

我用加法计算:51+51+51=5111++=53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反馈: 我用乘计算:51×3=51+51+51=5111++=531⨯=53师:观察的真仔细,这个就是分数乘整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

板书课题:分数乘法(一) ——分数乘整数 师:大家来看看xx 同学在计算51×3时是怎样做的?师:你发现了什么?反馈:(1)分数乘法可以转化成分数加法; (2)51×3表示3个51相加的和。

师:说的真棒!那么谁能说说分数乘整数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师小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师:3个51相加的和还可以怎样列式?师:我们利用画图、加法与乘法知道了3个占整张纸的53。

同学们,先不想知道分数乘法怎样计算呢?2.探究分数乘整数的算理课件出示:2个73的和是多少? 师:笑笑在计算2个73时,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这两种算法你们看懂了吗?课件出示图片。

反馈:(1)笑笑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了7份,每3份就是73,即3个71,2个73,一共有6个71,即2×73=76。

(2)2个73是2×73,则73×2=73+73=723⨯=76。

师:同学们在计算2×73时,能够转化成分数加法来计算,真是一群善于学习的好孩子,那么你们尝试计算这两道分数乘法好吗?3.总结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练习题:165×3 2×95反馈:165×3=165+165+165=1635⨯ =16152×95=95+95=925⨯=910师:如果把这两个算式中165+165+165和95+95。

《分数乘法(一)》七要素

《分数乘法(一)》七要素

《分数乘法(一)》七要素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分数乘法(一)》七要素分数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与整数一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分数中,乘法是一个常见的运算方式,分数乘法也是我们经常需要用到的一种计算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有关《分数乘法(一)》的七个要素,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知识。

第一要素:分数的乘法规则在分数的乘法中,我们需要牢记一个基本的规则:两个分数相乘,就是将它们的分子相乘得到新的分子,分母相乘得到新的分母。

两个分数相乘时,a/b * c/d = ac/bd。

这个规则是分数乘法的基础,只有掌握了这个规则,我们才能正确地进行分数的乘法运算。

第二要素:如何化简分数在进行分数乘法运算时,我们经常需要化简分数,使得最终的结果更加简洁和方便阅读。

化简分数的方法就是找到这个分数的最大公约数,并将分子和分母都除以这个最大公约数。

对于分数6/8来说,它的最大公约数是2,所以可以化简为3/4。

化简分数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分数的大小和比较不同分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练习是掌握任何知识的关键,分数乘法也不例外。

通过大量的练习,我们可以更加熟练地掌握分数乘法的规则和方法。

在练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不同难度的题目,逐步提高我们的分数乘法能力。

不断地练习,才能让我们在实际应用中更加得心应手。

第四要素:应用实例分析分数乘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我们在做菜时需要按比例调整食材的数量,这就需要用到分数乘法;在做化学实验时需要计算物质的浓度,也需要用到分数乘法。

通过实际应用实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分数乘法的作用和重要性。

分数乘法和整数乘法有着一定的联系,我们可以将整数看作是分母为1的分数来进行乘法运算。

整数5可以看作是5/1,那么分数5/1和整数5相乘的结果就是25/1=25。

了解和掌握分数与整数的联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分数乘法的规则和运算过程。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1》重点难点易错点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1》重点难点易错点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分数乘法-1》整数乘分数、一个数乘分数重点难点易错点【整数乘分数】【知识点总结】一、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整数和分母约分)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二)、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三)、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四)、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乘法结合律:( a × b )×c = a × ( b × c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a c + b c = ( a + b )×c【典例引入】看图列式【易错典例1】5个是多少?的是多少?【思路引导】要求5个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5;要求的是多少,同样用乘法计算,列式为×,计算即可.【完整解答】×5=,×=;答:5个是,的是.【易错注意点】此题考查了“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以及“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用乘法计算.【易错典例2】(2019秋•洪泽区期中)在下面的长方形中画图,表示算式×.【思路引导】由分数乘法的意义可知:×表示是求的是多少,所以可把一个长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即表示出,再把这3份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2份即可.【完整解答】如图:靛青色表示的就是.【易错注意点】本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以谁为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考点1:分数乘整数1.(2020春•新野县期末)下面说法中不能表示出kg的是( )A.1kg的B.5kg的C.6kg的D.5个kg【思路引导】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分别求出各个选项中结果,再进一步解答。

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第一篇: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材分析《分数乘整数》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整数计算,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在上册学生刚刚学习了分数的加法。

本课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是这两方面知识的发展,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的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只是这里的相同的加数变成了分数。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对于乘法、分数直观感知和认识上已有了一定的基础,掌握了整数乘法和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应进一步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学习中去探索、掌握、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猜想、验证、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结合具体的题例,感受计算分数乘整数的愉快感,产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2)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简便运算的算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五、教具准备课件、作业纸六、教学流程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1.说出下面算式表示的意义。

9 X 3 4 X 6 12 X 10 2.问整数乘法表示的意义。

2/9+2/9+2/9+2/9=?提问计算结果并板书。

问:这道题每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计算的?师:像上面的求几个相同的分数相加的和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分数乘法。

二、合作探究、发现新知 1.投影示意图,学生读题1个松树图案占整张纸条的1/5,3个松树图案占整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师:用以前学过的任意一种方法来解决上面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版-五年级-下
第3单元
1 分数乘法(一)
3 8
×16= 6
42×
3 49
=
18 7
8× 1 =2
4
21×
3 15
=
21 5
6× 5 = 5 12 2
9× 5 = 15 12 4
3 4
×12= 9
3 ×30=18
5
知识点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
1 5
+
1 5
+
1 5
=
1 5
×(
3
)
2 3
+
2 3
5
3
44 36 12 4 3 9
×3
4
108 36 12 4 3
6.看图写算式。
(1)
1
1
1
( 3 )+( 3 )+( 3 )=( 1 ) ( 1 )×( 3 )=( 1 )
3
(2)
(
1 41
)+(
1 4
)+(
1 34
)=(
3 4
)
( 4 )×( 3 )=( 4 )
7.找家。
4
4 13
×3
12 13
4 ×2
7
3 8
×5
15 8
5 8
×3
8.在○里填上“>”“<”或“=”。
2 ×16○< 16
5
8 ×9○< 9
9
7 12
×1○=
7 12
3 10
×4○>
3 10
3 ×1○< 1
4

3 5
○<
3 5
9.解决问题。
3
(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5 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分
米?
2
= 3 ×(
2
)
4 + 4 + 4 + 4 = 4 ×( 4 )
9 99 9 9
知识点2: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列式计算
2.一个
占整张纸的
2 5
,2个
占整张纸的几
分之几?
(1)
4
(2)
2 5
×2=
2 5
+2
5
=
2×( 2
5
)
=(
4
5
)
知识点3: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3.计算。
5 9
×2
10 =
9
1 3
×4
=4 3
3 7
×2
=6 7
4 5
×3
12 =
5
知识点4: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简便算法
4.我会算。
7 34
×17
7×17 =
7 34
= 2
353×5×85 8 =5 = 56
=
7 9
×18 7×18
9
= 14
63×
5 18
63×5 =
35 18
= 2
知识点5:分数乘法的乘积与乘数变化规律
5.我会填。
3 5
×4=
12 5
(分米)
答:它的周长是 12 分米。 5
(2)一根绳子,李叔叔第一次用去一半,第二次用去余
下绳子的一半,第三次又用去余下绳子的一半,这时还

5 8
m。这根绳子原来一共有多少米?
1- 1 - 1 - 1 = 1 248 8
5 ×8=5(m) 8
答:这根绳子原来一共有5 m。
10.a,b是不为0的整数,a× b <a,a×b >a,求b的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