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产品结构设计流程

合集下载

一个完整产品的结构设计过程

一个完整产品的结构设计过程

一个完整产品的结构设计过程1.ID造型;a.ID草绘.....b.ID外形图......c.MD外形图...2.建模;a.资料核对............b.绘制一个基本形状............c.初步拆画零部件............1.ID造型;一个完整产品的设计过程,是从ID造型开始的,收到客户的原始资料(可以是草图,也可以是文字说明),ID即开始外形的设计;ID绘制满足客户要求的外形图方案,交客户确认,逐步修改直至客户认同;也有的公司是ID绘制几种草案,由客户选定一种,ID再在此草案基础上绘制外形图;外形图的类型,可以是2D的工程图,含必要的投影视图;也可以是JPG彩图;不管是哪一种,一般需注名整体尺寸,至于表面工艺的要求则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完整;外形图确定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结构设计工程师(以下简称MD)的了;顺便提一下,如果客户的创意比较完整,有的公司就不用ID直接用MD做外形图;如果产品对内部结构有明确的要求,有的公司在ID绘制外形图同时MD就要参与进来协助外形的调整;MD开始启动,先是资料核对,ID给MD的资料可以是JPG彩图,MD将彩图导入PROE 后描线;ID给MD的资料还可以是IGES线画图,MD将IGES线画图导入PROE后描线,这种方法精度较高;此外,如果是手机设计,还需要客户提供完整的电子方案,甚至实物;2。

建摸阶段,以我的工作方法为例,MD根据ID提供的资料,先绘制一个基本形状(我习惯用BASE 作为文件名);BASE就象大楼的基石,所有的表面元件都要以BASE的曲面作为参考依据;所以MD做3D的BASE和ID做的有所不同,ID侧重造型,不必理会拔模角度,而MD不但要在BASE里做出拔模角度,还要清楚各个零件的装配关系,建议结构部的同事之间做一下小范围的沟通,交换一下意见,以免走弯路;具体做法是先导入ID提供的文件,要尊重ID的设计意图,不能随意更改;描线,PROE是参数化的设计工具,描线的目的在于方便测量和修改;绘制曲面,曲面要和实体尽量一致,也是后续拆图的依据,可以的话尽量整合成封闭曲面局部不顺畅的曲面还可以用曲面造型来修补;BASE完成,请ID确认一下,这一步不要省略.建摸阶段第二步,在BASE的基础上取面,拆画出各个零部件,拆分方式以ID 的外形图为依据;面/底壳,电池门只需做初步外形,里面掏完薄壳即可;我做MP3,MP4的面/底壳壁厚取1.50mm,手机面/底壳壁厚取2.00mm,挂墙钟面/底壳壁厚取2.50mm,防水产品面/底壳壁厚可以取3.00mm;另外面/底壳壁厚4.00mm的医疗器械我也做过,是客人担心强度一再坚持的,其实3.00mm已经非常保险了,壁厚太厚很容易缩水,也容易产生内应力引起变形,担心强度不足完全可以通过在内部拉加强筋解决,效果远好过单一的增加壁厚;建摸阶段第三步,制作装配图,将拆画出各个零部件按装配顺序分别引入,选择参考中心重合的对齐方式;放入电子方案,如LCD,LED,BATTERY,COB。

产品设计的一般流程

产品设计的一般流程

产品设计的一般流程产品设计,一个创造性的综合信息处理过程,通过多种元素如线条、符号、数字、色彩等方式的组合把产品的形状以平面或立体的形式展现出来。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产品设计的一般流程,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产品设计的一般流程项目前期沟通前期沟通是项目立项的前提和资料输入来源,必须和客户就设计方向、设计内容、设计风格等进行深入地探讨和沟通。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前期细致的工作才能保证日后项目的顺利运行。

市场调查市场调查是产品日后能与市场相融合的必不可少的一环,只有抱着从零开始的态度,认真地分析市场上成功与失败的案例,才能取长补短,做出既有新的创意又迎合市场的设计来。

产品策划产品分析,产品定位,产品决策,产品策划是产品实现产业化的核心。

无法实现产业化的设计,纯粹废品。

概念设计此阶段工作的核心是创意,设计公司将前一阶段调查所得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提出概念,创意和设想,进行工作者环境,效率以及使用界面方面的调查,从而进一步完善改进创意外观设计设计公司对其创意的可行性加以论证,并通过优化,协调该产品在外观、颜色、细节、特性以及功能等方面的复杂关系,从而使该创意更具可操作性。

然后完成外观模型以及概念设计原型的制作,最后运用三维辅助设计完成具体的设计工作,制做出样品结构设计结构设计就是通过3D软件设计好产品的内部结构,并确定零件的材质、表面状态、结构强度以及模具优化等等工作,并确定生产中所需的规格和技术,测算材料和制造成本,配合好相关供应商进行下一步的生产工作。

电路设计电子电路设计通常面对的是电路系统没有标准化的比较简单的电器设计,这类产品一般的用量不会特别大,但是如果能把电子电路设计做好做完善,那么对产品的实用性和产品价值方面就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了。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主要指的是人机交互界面和产品控制软件。

而通常不包括增值类的软件,例如:工具软件,游戏等等。

软件设计在产品中的价值我们只需要对照NOKIA和APPLE的产品就能明显的感觉出来,NOKIA的产品偏实用,而APPLE的产品有着无与伦比的娱乐性和人机交互体验,而这些都跟庞大的软件设计团队有着直接的关系。

电子产品生产流程及五证办理流程

电子产品生产流程及五证办理流程

电子产品生产流程及五证办理流程1. 电子产品生产流程概述电子产品生产流程是指从产品设计到最终交付的全过程。

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产品设计与原型制作:首先进行产品设计,确定产品的功能和外观等要素。

随后制作产品原型,以便验证设计的可行性。

1. 产品设计与原型制作:首先进行产品设计,确定产品的功能和外观等要素。

随后制作产品原型,以便验证设计的可行性。

1. 产品设计与原型制作:首先进行产品设计,确定产品的功能和外观等要素。

随后制作产品原型,以便验证设计的可行性。

2. 零部件采购:在获得产品设计和原型验证的结果后,需要采购各种零部件和材料,以支持产品的生产制造。

2. 零部件采购:在获得产品设计和原型验证的结果后,需要采购各种零部件和材料,以支持产品的生产制造。

2. 零部件采购:在获得产品设计和原型验证的结果后,需要采购各种零部件和材料,以支持产品的生产制造。

3. 生产制造:根据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进行产品的批量生产。

在该阶段,需要组装各个零部件,并进行质量控制和测试。

3. 生产制造:根据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进行产品的批量生产。

在该阶段,需要组装各个零部件,并进行质量控制和测试。

3. 生产制造:根据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进行产品的批量生产。

在该阶段,需要组装各个零部件,并进行质量控制和测试。

4. 品质检验与测试: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产品的品质检验和测试。

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

4. 品质检验与测试: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产品的品质检验和测试。

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

4. 品质检验与测试: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产品的品质检验和测试。

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

5. 包装与出货:经过品质检验和测试合格的产品,进行包装,并准备发货给客户。

5. 包装与出货:经过品质检验和测试合格的产品,进行包装,并准备发货给客户。

5. 包装与出货:经过品质检验和测试合格的产品,进行包装,并准备发货给客户。

电子产品设计概述

电子产品设计概述
如何合理利用资源,减 少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供应链管理
如何优化供应链管理, 降低采购成本。
时间压力
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如何优化产品开发流程,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如何在短时间内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响应, 满足客户的需求。
提高设计效率
如何提高设计效率,加快设计进度。
设计变更
设计灵活性
01
如何提高设计的灵活性,以便应对未来可能的设计变更。
界面设计
为产品提供直观、易用的界面,使用户能够轻松操作产品。
品牌形象统一
确保产品外观与品牌形象相符合,提升品牌形象。
用户体验设计
人机交互设计
优化人机交互方式,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和舒 适度。
操作流程设计
简化操作流程,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和使用 难度。
个性化需求满足
根据用户需求和习惯,提供个性化的产品设 计和功能定制。
设计可扩展性
02
如何设计一个可扩展的产品架构,以便在未来添加新功能或升
级。
设计标准化
03
如何制定标准化的设计规范,以减少设计变更的频率。
法规与标准
符合法规要求
如何确保产品设计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安全性能保障
如何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能,确保用户的安全。
环保要求
如何将环保理念融入产品设计中,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维修与保养设计
为产品提供易于维修和保养的设计,降低维护成本。
电路设计1 2ຫໍສະໝຸດ 电路原理图设计根据产品功能需求,设计电路原理图。
元器件选型与布局
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并合理安排其在电路板上的 位置。
3
电路仿真与调试
通过仿真和调试确保电路功能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电子产品结构设计开发流程

电子产品结构设计开发流程

6. PVT & MP stage 5. DVT stage 4. EVT stage 3. 2. PCBA 1. ID

件 的 設





結 構 布
2. 開發流程 2-1. 開發流程概述
評 審


2. 開發流程 2-2. 外觀ID評審
外觀ID評審
8. 7. 6. 3 D 5. 4. 3. 2. 1.























間 評 估






范 收 集
模 分 析
模 型
觀 手 板
料 清 單
2. 開發流程 2-3. PCBA結構布局設計
PCBA結構布局設計
4. 3.PCB MCO 2.PCB 1.PCB out-line



據 資 料 及 清 單
臨時對策 永久對策 測試規范定義 MIL 對策
2. 開發流程 2-6. DVT stage
DVT stage
圖檔資料整理 EVT MIL 跟蹤 模具修改跟蹤
檢驗測量 EVT物料Purge 組裝MIL對策 測試 MIL跟蹤
2D&3D drawing BOM &Part list
3D&2D modify ECN 跟蹤 FAI Check
3.結束------------------------ 11
1. 產品規划

产品结构设计开发流程

产品结构设计开发流程

产品结构设计开发流程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结构设计分为开发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型设计。

开发性设计(OEM):在工作原理、结构等完全未知的情况下,应用成熟的科学技术或经过实验证明是可行的新技术,设计出过去没有过的新型机械。

这是一种完全创新的设计。

适应性设计(ODM):在原理方案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对产品做局部的变更或设计一个新部件,使产品在质和量方面更能满足使用要求。

变型设计:在工作原理和功能结构都不变的情况下,变更现有产品的结果配置和尺寸,使之适应更多的容量要求。

这里的容量含义很广,如功率、转矩、加工对象的尺寸、速比范围等。

一、新产品立项阶段根据公司或客户提出项目设计要求,由开发部、销售部、品管部参与项目评审会议。

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及项目开发负责人,由项目开发负责人负责该项目的统筹工作,还要编写设计任务书、新产品成本预算表、设计开发计划任务书二、设计平面图(效果图)阶段1.确定开发项目后,由平面设计工程师在一周内完成平面设计效果图.2.由项目负责人召集会议,对效果图进行评审,包括:A.结构的可行性.B.包装方案.C.外观颜色的搭配.D.零件的材料要求.E.功能是否可行.F.特别注意对产品功能以及产品成本的影响.3、如评审中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修改建议,重做效果图。

4、做好评审报告。

三、设计结构图阶段1.此阶段工作由结构工程师与电子工程师共同负责.2.结构工程师根据效果图,用PROE(或其它软件)设计结构图;如果有IGS文件则可以直接导入,如没有则对应效果图做结构图,若在画图过程中发现在PROE上是不能做到,或是出不了模时应及时提出,看是否可以更改外观要求.普通的结构图必须在5天内完成,复杂的结构图必须在7天内完成.3.做结构图时要考虑以下问题:A.胶件的缩水问题;B.胶件出模具角度问题;C.生产装配的问题;D.零部件生产可行性,五金件尽量用现有的,标准的.E.装配间隙的问题(如喷油后,电镀后的装配问题)F设计结构时注意胶件尽量不要用行位出模.G.包装保护.H.胶件的进胶问题.I.安全性的问题.4.如果结构涉及到五金模具方面,需考虑加工工艺的可行性,跟供认商沟通好,确认五金零件的加工可行性没有问题.5.做结构图时,必须将所有的零件按尺寸画好,在电脑上检查零件的互配性;不能贪一时的方便,导致有的装配冲突.6.此设计阶段结构工程师和电子工程师要有良好的沟通.保证功能的实现没有问题.机板的装配没有问题.7.做好结构图后,项目负责人召集品管\模房\电子组一起进行结构图评审,写好新产品评审报告.评审完成后安排手板制作,如需要供应商打样的零件,要打样回来准备做手板.8.产品结构设计应以"结构简单、装配容易"为原则.四、手板制作阶段1.提供3D图档(STP格式文件)给手板部做手板,项目工程师编写好"产品手板制作清单"交由主管审核经理批准后发给手板部做手板,确定手板的完成时间(常定为4-5天);如有特别难做的,可以延长到7天。

消费类电子项目管理完整规范流程

消费类电子项目管理完整规范流程

手机项目管理完整规范流程2.2.4 比较竞争对手资料收集领域内其它竞争对手的产品,总结出其优越性和特点。

结合自身情况考虑实现代价取舍其中的功能点并增加自己的特色。

需要专人负责整理所有比较数据记录进项目文档中,对于市场宣传,功能点设计和市场推广都将起到参考作用。

2.2.5 记录项目资料将根据上述资料讨论确定项目使用的主要技术、平台、开发工具和项目管理工具等整理记录,记录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资料和相关规范。

2.3 制定开发里程碑和安排开发人员2.3.1 选择开发模型根据项目工期、经费和其它需要合理选择搭配开发模型。

制定开发模块,功能点,实现周期。

2.3.2 安排开发人员根据需要安排开发人员,记录项目需要的总人员、各个部门指定的针对项目的人员,估算每个人的工作量和时间安排。

给每个人员进行相应的项目培训使所有参与项目的人员对项目有一定认识,并收集各个部门的员工对项目的建议和意见。

2.3.3 组织项目进度跟踪小组PTT项目核心控制小组由项目管理人员从开发部门,设计部门,测试部门,美术部门中指定技术过硬的人员担任。

其中至少包括30%的参与人员,项目管理人员还需要指定一名易用性研究员做项目各个阶段的用户友好性评估跟修订。

参与核心小组的是项目中的核心程序员,核心设计人员跟核心测试,美术人员。

项目核心控制小组的主要作用是随时监控项目进度,增强各个部门对于项目进度的把握,风险预测跟规避,项目拖延处理机制,项目里程碑控制,技术讨论培训管理跟项目中所有问题的协商处理。

2.3.4 指定易用性(用户友好性)研究员指定一个易用性研究员,负责研究市场上同类产品的易用性优缺点,控制每个步骤的易用性检查工作并对产品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确保产品的易用性。

需要有一定积极性和创造性并熟悉用户需要从用户角度考虑问题的人员担任,可以是售前、产品设计或者开发部门的人员,该员工需要参加PTT小组。

2.4 用户需求采集和分析2.4.1 采集用户需求采用SRS模板、指明需求的来源、为每项需求注上标号、记录业务规范、创建需求跟踪能力矩阵、审查需求文档、以需求为依据编写测试用例、编写用户手册、确定合格的标准。

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管理流程(项目策划书)

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管理流程(项目策划书)

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管理流程1、目的保证公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有计划、有控制地进行,确保开发规范,达到产品的预期要求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自主产品的开发设计。

3、角色和职责4、项目启动准则项目立项:输出《项目立项报告》在立项报告中,需要包含如下内容:应用背景,立项的目的,产品预售价格,成本预算,竞争对手的产品对比,产品开发周期;项目成员组成等;5、流程图6、开发流程此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活动:市场需求定位、嵌入式软件设计与开发、硬件设计与开发、结构设计与开发、样机联调、测试、验收等。

6.1、市场需求定位目的是通过调查与分析,获取用户需求并定义产品需求,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分析和需求定义。

目的是在用户与项目组之间建立对产品的共同理解。

6.1.1 需求获取需求获取的目的是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用户的需求信息,结合自身的开发环境输出《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

需求来源,获取技术包括但不限于:行业标准;竞争对手的产品说明书、技术说明书、宣传手册等资料;用户访谈与用户调查;可由公司市场部产品组负责组织、实施,并反馈给研发部门。

6.1.2 需求分析在完成需求获取资料的分析与整理后,项目经理组织进行产品的需求分析工作。

建立需求之间的关系,明确分配给产品的需求(包括嵌入式软件、硬件及结构)。

6.1.3 需求变更无论最初的需求分析有多么明确,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变化也还是不可避免的。

6.1.4 需求跟踪需求跟踪的目的是保证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每个需求都被实现,且项目的其它工作产品与需求保持一致6.2、嵌入式软件设计与开发该过程主要包括设计与开发两个活动。

设计是指设计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数据结构、模块等,在需求和代码之间建立桥梁;开发是指软件工程师按照系统设计去编码开发,并进行单元测试、代码检查优化等。

6.2.1、设计原则设计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正确、完整地反映《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各项要求,充分考虑其功能、性能、安全保密、出错处理及其它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