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治疗巨大甲状腺血管瘤1例报告
肝血管肉瘤治愈的案例

肝血管肉瘤治愈的案例
肝血管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治愈的案例相对较少。
然而,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可以提供一些希望。
一个案例是上海的张先生,他被发现患有直径达35厘米的肝脏特大血管瘤,重达11斤。
这个肿瘤在三年内从无到有,迅速生长,占据了整个上腹,甚
至影响到盆腔。
由于肿瘤巨大,腹部明显隆起,触诊腹壁紧张。
然而,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嘉定院区)的医生们成功地摘除了这个巨大的血管瘤。
另一个案例是关于年仅22岁的小李(化名),他因右上腹剧烈疼痛被诊断
为右肝巨大的占位性病变,右肝上长了个直径约13cm的肿块。
普外科刘德见主任医师、胡军副主任医师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及体格检查,发现小李2年前就因左侧乳腺血管肉瘤行手术切除治疗。
而肝脏上的病灶在9个月前只有9mm大小,但患者没有进一步检查治疗。
短短9个月时间,右肝肿块增大约14倍,不排除左侧乳腺血管肉瘤术后转移至右肝可能。
然而,医生们成
功地切除了右肝肿块,左肝代偿性增大。
以上两个案例表明,尽管肝血管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但在一些情况下,通过手术切除肿瘤的方法仍有可能治愈。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案例都是个案,具体情况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聚桂醇治疗左腋下巨大淋巴管瘤1例

患儿 , 男, 5 0 d , 因“ 左侧腋下肿块 5 O d ” 于2 0 1 2 年 2 m l : 2 0 m g 及 地 塞米 松磷 酸钠 5 m g进行 药物 注射 。 2 0 1 3 年1 月 3日 第6 次 门诊就诊 ,体检查见左 有所缩小 , 局部温度不高, 未见 后期 彩超发现左侧腋下包块病史。查体见左侧腋下 侧腋下巨大柔软肿块 , 继续 采用 聚桂 醇 2 m l : 2 0 m g及地 塞米 松磷 酸钠 2 0 c m x 1 5 e m柔软肿块 , 局部温度不高 , 未见破溃 , 局 破 溃 。
淋 巴管 瘤 ( 1 y m p h a n g i o m a ) 是 一 种 淋 巴管 良性 肿 行患部注射治疗 , 注射前使用 2 0 m l 空针在患部多处
瘤, 由不同大小的囊腔组成 , 多在头颈部 , 约 占所有淋 进行抽吸 , 合计抽 出血f 生 淋巴液 5 2 m 1 , 随后将 以上两 巴管瘤 的 7 5 %。通 常 情况下 , 约有 6 5 %的患儿 可在 出 种药 物 注射 到患 部 。治疗 后 嘱 2周 后 门诊复 诊 。
展 , 目前不 主 张对淋 巴管瘤 进行 毫无 选 择 的手 术 , 而 侧腋下巨大柔软肿块 , 有所缩小 , 局部温度不高 , 未见
是根据发病部位和分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 目 前, 破溃。采用聚桂醇 ( 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 ) 2 m l : 0 mg 及 地 塞米 松 磷 酸钠 5 m g 进 行 药 物 注射 。注 射 本 院主要采取淋 巴管瘤局部 注射硬化剂对患儿进行 2
6 1 0 0 9 1 ;
3 .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超声科 , 成都
【 关键 词】 聚桂 醇 ; 巨大淋 巴管瘤
【 中图分类号】 R 7 2 6 . 2
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癌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焦虑 、恐惧 心理 ,护理 人员必须要给患者讲 解该治疗 的作用 、原理及
治疗 过程 ,术 中配合 及术后注意 事项 ,以及该手术 的优点 ,还可介绍
腹腔 出血是最重要 的并发症 ,肝血管瘤血运 丰富 ,射频针穿 人瘤
体可能 引发 出血 ,故术后在密切观察腹 部体行征同时 ,需紧密监 测生
成功病 例 ,告知 患者积 极愉 快的 心情 、稳定 的情绪 可降 低治疗 的反
炎体征 时应警惕胆 漏发生 ,可行B 超或C T 检查 明确 ,给予积极引流 ,抗
炎营养支持治疗 ;b . 气胸 :术中穿刺针损伤膈肌 ,而出现胸 痛、呼吸困
清病情及治疗情 况以及可能 出现 的并发症 ,而对于肝 血管瘤R F A的护
理重点 ,主在于术后并发症及不 良反应的观察 ,以便及 时处理。
术后注意营养均衡 , 进低脂 、 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
2 . 2 . 3 出院指导
注意休 息 ,避免 劳累 ,做 到劳 逸结合 ;出院后3 个月避免 重体力 劳动 ,3 个月后复诊 。
2 _ 3术后 护理 2 . 3 . 1病情 观察
所有病 例3 月 后都进行 随访 ,均健 康生存 。3 6 例 术后影像检 查肿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儿颜面巨大血管瘤1例

来 无发 热等 不 适 。患 儿 为 同卵 双 胞 胎 姐 姐 , 工 喂 人 养 , 长发 育正 常 , 生 其妹 妹无 血 管瘤 。患 儿 家属 否认 心脏 疾 病家 族史 , 认 哮喘疾 病 家族 史 。 否
高 , 6 9 5 g・ ( 剂 盒 为 h G 由 R&D 为 7 . L 试 VE F, S se , c 供 ) y tms I 提 n 。诊 断 : ) 管 瘤 ; ) 性 心 动 1血 2窦
过 速 ; ) 间隔 缺 损 ; ) 圆孔 未 闭 。治 疗情 况 : 3房 4卵 住
关 键 词 : 管瘤 , , 面部 ; 萘洛尔 ;  ̄D 血 巨大 颜 普 IJ ,
中 图分 类号 : 722 R 3. 号 : 0 9 89 (020 -07 -0 10 - 142 1)1 01 2
l 临 床 资 料
患儿 , , 女 2个 月 。 因左 侧 颜 面 部 包 块 2个 月 ,
隔 中央见 2mm 连续 中 断 , 虑 小 房 间 隔 缺 损 合 并 考
卵 圆孔未 闭 。胸 部 正 侧 位 X线 片 及 腹 部 彩 超 检 查
正常 。磁 共振 扫 描颅 脑 ( 扫 ) : 侧 额 面 部 可 见 平 示 左
一
欠 规则 异 常 信 号 影 , 小 约 6 0 c ×4 7 c × 大 . m . m
2 讨 论
血管 瘤是 婴 幼 儿最 常 见 的 良性 肿 瘤 , 生 儿 发 新 病率 为 1 1 ~ 3 8 , 1岁 时 可 高 达 1 ~ . . 到 O
1 。男 女 比例 为 1:( ~ 5 [ 。 1 8 2 3 )1 ] 9 2年 J B . .
心脏肿瘤治愈案例

心脏肿瘤治愈案例
由于心脏肿瘤是一种罕见病症,治愈案例相对比较稀少。
以下是一些
心脏肿瘤治愈案例:
1.患者是一名37岁的女性,她在做心脏超声检查时被发现有一个直
径为2.9厘米的肿瘤。
经过心外科医生的手术,肿瘤被完全切除并送往病
理检查。
结果显示肿瘤为良性的心房粘液瘤。
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发
现任何复发或转移的迹象。
2.患者是一名60岁的男性,他在做心脏CT扫描时被发现有一个直径
为3.8厘米的肿瘤。
经过心外科医生的手术,肿瘤被成功切除。
术后病理
检查证实肿瘤为恶性的心房肉瘤。
患者接受放疗和化疗后,没有发现任何
复发或转移的迹象。
3.患者是一名45岁的女性,她在做心电图时被发现有心律不齐的情况。
更详细的检查后发现她有一个直径为1.8厘米的肺动脉瓣处的钙化块。
经过心外科医生的手术,肿瘤被成功切除,并证实是良性的血管瘤。
术后
患者恢复良好,未发现任何复发或转移的迹象。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心脏肿瘤的类型和位置不同,治疗方法也会有所
不同。
有些肿瘤可能需要手术切除,有些可能需要放疗和化疗。
此外,术
后的康复和关注也非常重要。
如果您怀疑自己有心脏肿瘤,请及时寻求医
生的帮助。
甲状腺肿瘤病例分析

甲状腺肿瘤病例分析病例背景甲状腺肿瘤是发生在甲状腺细胞中的肿瘤,甲状腺是位于喉咙下方、气管上方的一个重要腺体。
甲状腺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类型,其中良性甲状腺肿瘤较为常见。
本报告将分析一例甲状腺肿瘤病例,探讨其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问题。
病例摘要患者:张三,男,50岁。
主诉:颈部无痛性肿块,近期增大。
病史:患者3个月前发现颈部有一肿块,无疼痛、瘙痒等症状,近期肿块有所增大,遂来就诊。
体检:一般情况良好,颈部左侧可触及一肿块,质地中等,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可随吞咽活动。
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测定正常。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显示甲状腺左侧叶一肿块,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
病例分析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检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考虑为良性甲状腺肿瘤。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需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
鉴别诊断1. 甲状腺腺瘤:为最常见的良性甲状腺肿瘤,通常呈单发、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均匀。
2. 甲状腺囊肿:呈囊性肿块,边界清晰,内部可见无回声区。
3. 甲状腺乳头状癌:恶性程度较低,呈乳头状生长,边界不清,内部可见砂粒体。
4. 甲状腺滤泡状癌:呈滤泡状生长,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
治疗方案1. 手术治疗:为首选治疗方法,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或全切除术。
手术过程中需进行冰冻病理检查,以确定肿瘤性质。
2. 内分泌治疗:对于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或滤泡状癌的患者,需接受内分泌治疗,如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3. 放射性碘治疗:对于术后病理证实为弥漫性甲状腺癌的患者,可考虑放射性碘治疗。
4. 分子靶向治疗:对于部分难治性甲状腺癌患者,可尝试分子靶向治疗。
预后甲状腺良性肿瘤术后预后良好,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复发。
甲状腺恶性肿瘤术后需定期复查,注意遵医嘱进行内分泌治疗。
预后与肿瘤类型、分期、手术切除范围及患者年龄等因素有关。
总结本病例为一例甲状腺肿瘤患者,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检和影像学检查,考虑为良性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血管瘤超声表现一例及文献复习

•病例报告•甲状腺血管瘤超声表现一例及文献复习李泉江1 彭娟1 李茂萍2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19.02.015作者单位:400016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1、超声科2通信作者:李茂萍,Email :270898008@患者,女性,12岁,因“发现右侧颈前包块约2个月”于2017年12月11日入院。
入院时无吞咽不适、声嘶、潮热盗汗、心慌气促等不适,饮食、睡眠及大小便正常。
既往体健,无颈部外伤、手术及穿刺活检等病史。
体格检查:颈部对称,颈软,右侧颈前区见局限性隆起,无皮肤发红,气管居中,于右侧甲状腺上极扪及一大小约2 cm ×1 cm 包块,质地中,表面光滑,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可推动,随吞咽上下活动,对侧甲状腺及峡部未扪及异常。
双侧颈部淋巴结、锁骨上均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超声所见:甲状腺右叶可见一个异常回声,大小约 24 mm ×14 mm ,位于上份,边界清楚,形态欠规则,局部向甲状腺前面包膜隆起,其包膜回声尚延续。
该异常回声内部以低回声为主,间有网络状高回声带及数个团状强回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显示其周边见短条状血流信号。
余甲状腺回声尚均质。
双侧颈部Ⅴ区探及数个异常回声,右侧最大约8 mm ×3 mm ,左侧最大约9 mm ×4 mm ,边界清楚,形态规则,以低回声为主,内回声欠均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显示其内部和周边未探及血流信号,超声提示甲状腺右叶内实性占位性病变,TI-RADS4类(图1~3)。
入院后患者查T3、T4、FT3、FT4、uTSH 及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均正常。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右侧叶结节细针穿刺(fine needle aspiration ,FNA )结果示:右甲状腺穿刺涂片及细胞团查见少许炎症细胞,滤泡上皮细胞小于6团。
血管瘤怎么办?血管瘤的治疗方法

血管瘤怎么办?血管瘤的治疗方法 血管瘤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它的发作对于患者的健康威胁是非常大的。
那么当人们患上了血管瘤后该怎们治疗呢?其实方法是有两种的,一种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另一种治疗方法则是手术治疗。
一、药物治疗普萘洛尔:目前建议剂量为1。
5-2mg/kg/d,分2次服用。
使用本药物治疗血管瘤时要注意适应证。
用药前应对患儿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心肌酶、血糖、肝肾功能、心电图、心脏彩超、甲状腺功能、胸片等。
治疗可在门诊由有经验医师指导下进行,由血管瘤患儿家长对患儿服药后情况进行监测。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无确切停药年龄限制,4岁以内均可用药,瘤体基本消退(临床及B超结果),可考虑在1个月内逐渐减量至停药。
因为可能会出现停药后复发现象,服药疗程通常会超过1年,停药年龄经常会延续到15月龄以上。
糖皮质激素:口服泼尼松3-5mg/Kg(总量不超过50mg),隔日早晨1次顿服,共服8周。
第9周减量1/2。
第10周,每次服药10mg。
第11周,每次服药5mg。
第12周停服,完成1个疗程。
如需继续治疗血管瘤,可间隔4~6周重复同样疗程。
该治疗现可用于具有全身用药适应证而不适合于普萘洛尔治疗的血管瘤病例。
用药期间可能有身高、体重和血压等的暂时性影响,应密切监测。
血管瘤患儿服药期间应停止疫苗接种,直至停药后6周以上。
二、手术治疗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将病损组织切除,以达到治疗血管瘤目的。
对于独立且较小病灶效果良好。
一般情况下,病损区血管丰富,血量大,手术时出血量极大,常常引起严重的失血性休克,术中需要大量输入全血,手术难度大,危险程度高。
同时,由于出血后血往往不能全部切除即被迫终止手术,故术后复发率很高。
手术切除部分瘤体后遗瘤局部畸形,缺失及功能障碍。
手术费用昂贵,血管瘤患者难以承受的负担,面部皮肤毛细血管瘤可结合整容皮肤移植术修复病损区。
故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权衡手术价值,然后方可确定是否选择手术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巨大甲状腺
甲状腺血管瘤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疾病,我院收治的1例甲状腺血管瘤达到10cm×7cm大小,更为罕见,现就我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57岁。
因“左侧颈部发现肿块2年”,于2005年8月18日收入我科。
患者于1976年曾行右甲状腺全切术(右甲状腺腺瘤),术后一般情况好,定期复查t3、t4等甲状腺激素水平指标,到2005年8月均正常,2年前,患者左侧颈部再次扪及肿块,增大较快,入院前已有小拳头大小,2个月来出现呼吸困难,经过多家医院 ct、b超等检查,均考虑患者为左甲状腺腺瘤伴囊内出血。
故由门诊收治入院,准备手术治疗。
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左侧颈部见一巨大肿块,约10cm×7cm大小,肿块上极达到甲状软骨水平,下极达到左锁骨上缘水平,质软,表面光滑,边界清,基底活动度差,能随吞咽上下活动,但不明显,无触痛,无血管搏动,无波动感,全身其他部位无阳性体征。
实验室检查:血、便、肝、肾功能、血生化、甲状腺功能5项均正常。
增强ct提示:左甲状腺巨大肿块,有增强造影剂进入囊腔,考虑腺瘤囊内出血,气管向右侧偏移。
彩超提示:左甲状腺增大,(甲状腺炎或甲亢)甲状腺混合性结节。
术前诊断:左甲状腺肿块(甲状腺腺瘤囊内出血可能),于2005年8月23日上午行手术治疗。
术中刚开始对肿块中上极进行缝线牵拉,从牵拉缝合处突发大出血,颜色鲜红,数分钟内即出血1300ml,由于对该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当时的情况下,继续手术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情况,故紧急予止血纱布填塞止血,输血支持治疗,关闭切口,气管插管维持,结束手术。
术后根据文献报道,考虑患者可能是甲状腺血管瘤。
术后由于血管瘤不能彻底止血,病灶未解除,患者颈部术后第二天开始出血肿胀,严重压迫症状,脑供血供氧不足。
立即请求血管外科专家会诊,认为该病例是罕见的动脉血管瘤,需要再次急诊手术,此时,患者已经开始出现肺水肿、脑缺氧等一系列并发症,当即在积极处理并发症的同时,做好再次手术准备,于2005年8月25日9∶00pm在外院及本院医师的共同协作下,第二次为患者手术,术中见肿块约10cm×7cm×5cm,前方与四周边界清楚,后方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活动度差,肿块内填塞止血纱布,无搏动,但仍在继续渗血,肿块后方与颈总动脉、颈内静脉粘连,内侧紧贴气管,气管被推向右侧,下级与左侧锁骨头粘连,上级位于甲状软骨水平。
在将颈总动脉与肿块粘连分开后,囊内出血仍未停止,再分离肿块后方困难,这时观察肿块与血管关系,发现有一0.5cm粗细交通支从肿块后方进入左颈内静脉,予结扎血管交通支,出血仍未止住,试着结扎甲状腺上动脉,出血突然止住,即刻打开肿块包膜,见甲状腺组织在肿块包膜内,内见有腺瘤,即完整切除左侧甲状腺,保留后侧血管瘤包膜,将前侧及四周血管瘤包膜切除,手术顺利,术中予输血支持治疗。
术后出现急性肺水肿,脑部缺血缺氧等情况,并发呼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呼吸性碱中毒、肺部严重感染、低蛋白血症、低钾血症等并发症,在辅助呼吸等积极治疗下,并发症纠正。
于2005年9月6日安全撤机拔管,患者术后出现少许呛咳,声音轻度嘶哑,考虑喉上神经有损伤,没有其他并发症,痊愈出院。
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左甲状腺腺瘤(伴出血),囊性变。
由于送去病理标本为甲状腺组织,未将肿块完整切除,保留后方包膜,前包膜及四周包膜剪除后未送病理,故病理报告只提到甲状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