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版更新解读

合集下载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第三部分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第三部分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国2015年) 第三部分
恩施市中心医院ICU 涂学平
五、STEMI的其他药物治疗
1、抗心肌缺血: 1)β受体阻滞剂:有利于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 少复发性心肌缺血、再梗死、心室颤动及其他恶 性心律失常,降低病死率。发病24内常规口服, 美托洛尔低剂量逐渐加量,换用长效控释片。

调脂;
抗炎、改善内皮功能;
抑制血小板聚集; 尽早使用,无须考虑胆固醇水平。
六、右心室梗死
右梗死大多与下壁梗死同时发生,可单独出现;
右胸前导联ST段抬高≥0.1mv提示右心室梗死,所 有下壁STEMI的患者均应记录右胸前导联。 右心室梗死易出现低血压,很少伴心原性休克; 预防和治疗原则是维持有效的右心室前负荷,避 免使用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 补500-1000ml后血压不升,静脉心血管活性药物; 尽早施行再灌注治疗。
水肿; 拟诊右心室梗死的不应使用; 低剂量开始、动态心电监护、过渡口服; 不良反应:头痛、反射性心动过速或低血压等。
五、STEMI的其他药物治疗
1、抗心肌缺血: 3)钙拮抗剂:

不推荐使用短效二氢吡啶类;
无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或AVB,为缓解心肌缺血、
控制房颤或房扑的快速心室率,如果β受体阻滞剂无 效或禁忌使用,可应用非二氢吡啶类; STEMI后合并难以控制的心绞痛时,在使用β受体阻滞 剂的基础上可加用地尔硫卓; STEMI合并难以控制的高血压,ACEI或ARB和β受体阻 滞剂的基础上应用长效二氢吡啶类。

尽早使用机械辅助通气;
适量应用利尿剂;
无低血压患者静脉使用硝酸脂类药物; 急性肺水肿合并高血压者适宜硝普钠静脉滴注; 血压明显降低时,可静脉滴注多巴胺;

2015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指南解读-2015分析

2015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指南解读-2015分析

• 优先选择桡动脉入路。 • 在直接PCI时,应用药物洗脱支架(DES),对于小血管、长病变
、糖尿病患者,尤其推荐使用DES。
2.溶栓后PCI
溶栓后尽早将患者转运到有PCI条件的医院,溶栓成功者于3-24 h进 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血运重建治疗(Ⅱa,B);溶栓失败者尽早实施 挽救性PCI(Ⅱa,B)。
• 缩短自FMC至开通梗死相关动脉的时间:
建立区域协同救治网络和规范化胸痛中心 确诊后迅速分诊,优先将发病12h内的STEMI患者送至可行直接PCI的医院(特别是 FMC后90 min内能实施直接PCI者)(I,A),并尽可能绕过急诊室和冠心病监护病房或普 通心脏病房直接将患者送入心导管室行直接PCI。 对已经到达无直接PCI条件医院的患者,若能在FMC后120 min内完成转运PCI,则应 将患者转运至可行PCI的医院实施直接PCI(I,B)。 也可请有资质的医生到有PCI设备但不能独立进行PCI的医院进行直接PCI(IIb,B)。
2 型(继发性心肌缺血性MI)
• 由心肌供氧减少或需氧增加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
栓塞、贫血、心律失常、高血压或低血压)。
3 型(未能检测到生物标志物的心脏性猝死)
• 常伴心肌缺血症状/新发ST段抬高或LBBB/冠脉造影或I相关的MI) 4a型:伴发于PCI的心肌梗死
内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
• 一旦发生颅内出血,应立即停止溶栓和抗栓治疗;进行急诊CT或
磁共振检查;测定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活化部分凝 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并 检测血型及交叉配血。
• 治疗措施包括降低颅内压;4 h内使用过普通肝素的患者,推荐用
鱼精蛋白中和(1 mg鱼精蛋白中和100 U普通肝素);出血时间异 常可酌情输入6~8 U血小板。

《2015年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及治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

《2015年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及治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

《2015年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及治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袁晋青;宋莹【摘要】《2015年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及治疗指南》的公布,规范、更新及优化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诊疗流程。

本文针对指南更新要点进行解读。

【期刊名称】《中国循环杂志》【年(卷),期】2016(031)004【总页数】3页(P318-320)【关键词】心肌梗死;指南;更新要点【作者】袁晋青;宋莹【作者单位】100037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100037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自2013年之后,美国及欧洲相继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治疗指南进行了修订[1-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学组,在美国及欧洲指南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多项诊疗研究进展,以及第三版“心肌梗死全球定义”,于2015年发布了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5]。

本文将针对2015年指南的更新要点进行解读。

2015年新指南推荐使用第三版“心肌梗死全球定义”,将心肌梗死分为5型[1]。

较2010年更详细阐述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相关心肌梗死和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相关心肌梗死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1)1型为自发性心肌梗死:由于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导致的单支或多支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而引发的心肌坏死。

多数有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少数轻度狭窄甚至正常;(2)2型为继发于心肌氧供需失衡的心肌梗死:除冠状动脉病变外其他引起心肌氧供需失衡导致的心肌坏死。

如冠状动脉痉挛、贫血等;(3)3型指心脏性猝死:心脏性死亡伴随心肌缺血症状或新的缺血心电图改变或左束支传导阻滞,但无心肌损伤标志检测结果;(4)4a型指PCI相关心肌梗死:基线心脏肌钙蛋白(cTn)正常者在PCI术后升高超过正常上限5倍;或基线cTn增高者术后升高≥20%,然后稳定下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_图文(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_图文(精)

笪堕:堂查暨丛堑查;!!!堡!!旦塑!!鲞笙!塑 !坐』竺!!!!!!!些垡!:∑!!!墨!!!型!!:!!!:i!:蔓!:! ・321・・述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沈卫峰DOI:10.3969/j.issn.1673—6583.2010.06.0012010年8月,我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诊断和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上发表,《指南》强调。

对 STEMl的诊治原则必须贯彻“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应早期、持续、有效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恢复有效的心肌灌注。

本文就《指南》关于急性STEMI诊断和再灌注治疗最新进展作一解读。

1急性STEMI的诊断在STEMI的诊断方面,《指南》强调了肌钙蛋白的价值。

同时指出,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仍然是特异性诊断指标;而单纯CK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功酶对诊断STEMI 特异性差,不再推荐用于诊断。

必须指出,临床上不应该因等待血清生化标志物测定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而延迟STEMI治疗。

2早期分诊、缩短时间延迟STEMI发病机制主要为冠状动脉(冠脉血栓性完全阻塞,尽早开通梗塞相关动脉是治疗的关键。

发病12h内、持续ST段抬高或新发生左束支阻滞患者,早期药物或机械性再灌注治疗获益明确。

而且,应尽量缩短发病至入院和再灌注治疗的时间延迟。

对于没有条件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CI的医院,应将具有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适于转运的高危STEMI、溶栓治疗出血风险高、症状发作4h 后就诊、低危但溶栓后症状持续、怀疑溶栓失败,在静脉溶栓后尽快转运至可行急诊PCI的医院。

在转运至导管室之前,可考虑进行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

对某些有PCI硬件条件但缺乏急诊PCI资质医生的医院,可请院外医生。

掌握急救处理方法。

包括持续心电图和血压监测、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和使用急救药物,必要时给予除颤和心肺复苏。

2015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

2015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

23中国循环杂志 2015年11月 第30卷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November,2015,Vol. 30 Supplment 2015年《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沈卫峰,沈迎,张奇,张瑞岩作者单位:200025 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作者简介:沈卫峰 主任医师 博士 主要从事心血管病研究 Email:rjshenweifeng@ 通讯作者:沈卫峰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0-3614(2015)增刊-0023-03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15. 增刊.005关键词 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今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学组组织专家发布2015年《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诊断和治疗指南》修订版(以下简称《新指南》),并在2015年5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上发表[1]。

现对《新指南》作一解析,希望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有用的指导。

1 心肌梗死分型《新指南》采用2012年由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ACCF)、美国心脏协会(AHA)和世界心脏联盟(WHF)共同制定的 “心肌梗死(MI)通用定义”第三版将MI 进行分型。

1型:与缺血相关的自发性MI;2型:继发性心肌缺血性MI;3型:未能检测到生物标志物的心脏性猝死;4a 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相关性MI,定义为心肌肌钙蛋白(cTn)基线值正常者于术后48小时内cTn 水平升高超过正常高值5倍,或基线值已经升高者cTn 水平再升高20%以上,且cTn 水平保持平稳或下降;4b 型,支架内血栓形成相关性MI;5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相关性MI,定义为cTn 基线值正常者于CABG 术后48小时内cTn 水平升高超过正常高值10倍。

2015年《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诊断治疗指南》要点解读

2015年《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诊断治疗指南》要点解读
范书英 . 2 0 1 5年 《 中国急性 s T段 抬 高型 心肌 梗死 ( S T E MI )诊 断 治疗 指南》 要点 解读 [ J ] . 中国全 科 医学 ,
2 0 1 5 ,1 8( 2 7 ) :3 2 6 8— 3 2 6 9 ,3 2 7 5 .[ w w w . c h i n a g p . n e t ] F a n S Y .2 0 1 5 C h i n e s e g u i d e l i ef n o r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o fa c u t e S T E M I[ J ] .C h i es n e G e n e r a l P r a c t i c e ,2 0 1 5 ,1 8

专题 研 究 ・
【 编者按 】 急性 s T段抬 高心肌梗死 ( S T E M I )是 临床上 常见 的急症 ,如何有效 降低 急性 S T E M I的各 种并发症
和死亡率 ,是 医学界 的研 究热点。早期再灌注治疗 可以有效挽救生命 ,改善预后 。 国内外 不断更新急性心肌梗 死的 治 疗指南以便 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如 2 0 1 2年 8月欧洲心脏病 学会 ( E S C ) 公布 的 《 急性 S T E MI 处理指 南》 以及 2 0 1 2 年1 2月美国心脏病 学基金会 ( A C C F ) 和美 国心脏协会 ( A H A)联合发表 的 ( 2 o 1 3年 美国 A C C F / A H A 急性 S T E M I 治 疗指南》 中,有很 多新的亮点 ,例如 急性 S T E MI 的处理流程 、再灌注治疗以及抗 血栓 、抗凝治疗等。本期专题研 究则 对发表在 中华心血管杂志上的 2 0 1 5年 《 中国急性 s T段抬 高心肌梗 死 ( S T E MI )诊 断治疗指南》进 行 了要点解读 ,指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第二部分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第二部分

三、STEMI的再灌注治疗

5、溶栓剂选择
三、STEMI的再灌注治疗
6、疗效评估 溶栓开始后60-180min内应密切监测临床症状、心 电图ST段变化及心律失常。血管再通的间接判定 指标: 1)60-90min内抬高的ST段至少回落50%; 2)cTn峰值提前至发病12h内,CKMB酶峰提前到 14h内;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国2015年) 第二部分
恩施市中心医院ICU 涂学平
一、STEMI的急救流程

原则:早期、快速和完全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 1、缩短自发病至FMC的时间(医疗保护下); 2、缩短自FMC至开通梗死相关动脉的时间;
一、STEMI的急救流程
二、STEMI的入院后一般处理
三、STEMI的再灌注治疗

4、溶栓治疗相对禁忌症 7)妊娠; 8)不符合绝对禁忌症的已知其他颅内病变; 9)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10)正在用抗凝药物INR水平越高,出血风险越大;
三、STEMI的再灌注治疗
5、溶栓剂选择 1)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优选阿替普酶); 2)非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尿激酶); 用法:尿激酶150万u溶于100ml盐水,30min 内静脉滴注;溶栓结束后12h皮下给肝素7500u或 低分子肝素,共3-5天;
6、出血并发症及其处理: 1、主要风险是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 2、高龄、低体质量、女性、既往脑血管疾病 史、入院时血压升高是颅内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 3、立即停止溶栓和抗栓,急诊CT或磁共振; 4、实验室检查,4h内使用过普通肝素的患者, 鱼精蛋白中和,必要时输血治疗。

三、STEMI的再灌注治疗

四、STEMI的抗栓治疗
2、抗凝治疗: 5)CHA2DS2-VASC评分系统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版更新解读PPT文档资料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版更新解读PPT文档资料

05
临床实践建议
对医生的建议
诊断
医生应熟练掌握急性ST段抬高型 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及时进行 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检查,避免漏
诊和误诊。
治疗
根据指南更新,医生应优先选择 再灌注治疗,包括溶栓和PCI, 以快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降低
患者死亡率。
预防
医生应关注患者的危险因素控制 ,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等 ,指导患者进行长期药物治疗和 生活方式调整,预防心肌梗死复
症状。
ACE抑制剂
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用于 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和改善心
肌重构。
他汀类药物
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用于降低血脂、稳定斑块。
再灌注治疗
溶栓治疗
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 如尿激酶、链激酶等,溶 解冠状动脉内的血栓,恢 复心肌灌注。
PCI治疗
通过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将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冠 状动脉狭窄部位,恢复心 肌灌注。
医疗机构应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绿色通道,确保患者能够快速 得到救治。
提高诊疗水平
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生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的学习和培训 ,提高诊疗水平。
加强多学科协作
医疗机构应加强心血管内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协作, 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治疗和护理。
06
未来展望
科研进展对指南的影响
波改变。
肌钙蛋白、肌酸激酶等 心肌酶学指标升高。
显示冠状动脉闭塞或严 重狭窄。
诊断流程
01
02
03
初步评估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心 电图检查。
确诊
心肌酶学检查和冠状动脉 造影。
鉴别诊断
排除其他可能导致ST段抬 高的疾病,如心肌炎、心 包炎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版更新解读任晖安康市中心医院新指南有关MI的分型•依据第三版“MI全球定义”将MI分为5型:–1型:自发性MI指南主要阐述1型MI的诊断和治疗–2型:继发于心肌氧供需失衡的MI–3型:心脏性猝死–4a型:PCI治疗相关的MI–4b型:支架血栓引起的MI–5型:CABG相关MI与2010版指南的不同之处:4a型中原来基线cTn正常的患者在PCI后cTn升高>3×ULN提高到了>5×ULN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5,43(5):380-393指南的重要更新•诊治启动时间:从D2B到FMC•再灌注策略:溶栓与PCI并重•抗栓治疗:抗血小板优先推荐替格瑞洛;抗凝优先推荐比伐卢定•二级预防/康复:倡导二级预防,重视以运动为主的康复症状发作呼叫EMS到达PCI 中心直接PCI5.4%HR(95%CI):1.054(1.029-1.080);P<0.00122%HR(95%CI):1.22(1.15-1.29);P<0.001院前系统延迟19%患者延迟4.2%HR(95%CI):1.042(1.014-1.071);P=0.003门-球延迟13%HR(95%CI):1.13(1.048-1.22);P=0.002HR(95%CI):1.19(1.11-1.27);P<0.001每延迟1h 死亡率增加风险运输延迟系统延迟治疗延迟院前延迟和门-球延迟显著增加STEMI 死亡风险历史性随访研究,数据来自丹麦医疗注册,入选6209例经紧急医疗服务系统(EMS )转运且行直接PCI 治疗的STEMI 患者,评估系统延迟和死亡风险的关系。

欧美指南一致强调STEMI 救治时间前移:从D2B 到FMC•Management —including both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MI starts at the point of first medical contact (FMC), defined as the point at which the patient is either initially assessed by a paramedic or physician or other medical personnel in the pre-hospital setting, or the patient arrives at the hospital emergency department —and therefore often in the outpatient setting.•AMI 的管理(包括诊断和治疗)始于首次医疗接触(FMC ),定义为院前由护理人员或医师或其他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初始评估时,或患者到达医院急诊室时。

1.Steg G, et al.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2) 33, 2569–26192.O'Gara PT, et al. Circulation. 2013;127:e362-e4252012 ESC STEMI 指南1•For patients who call 9-1-1, direct care begins with FMC, defined as the time at which the EMS provider arrives at the patient’s side. EMS personnel should be accountable for obtaining a prehospital ECG, making the diagnosis, activating the system, and deciding whether to transport the patient to a PCI-capable or non –PCIcapable hospital.•对于拨打911的患者,直接护理始于FMC 。

EMS 人员负责获得院前心电图,作出诊断,激活系统,并且决定运送病人到有PCI 能力或无PCI 能力的医院。

2013 ACCF/AHA STEMI 指南2•Delays in the timely implementation of reperfusion therapy are key issues in the management of STEMI, since the greatest benefit gained from reperfusion therapy occurs within the first 2–3 hours ofsymptom onset. The total ischaemic time, between symptom onset and provision of reperfusion therapy (either starting fibrinolysis or mechanical reperfusion by primary PCI), is probably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he aim is to provide optimal care while minimizing delays, in order to improve clinical outcomes.•The reduction of first-medical-contact-to-balloon (FMCTB) time —defined as the time from the (first) medical/hospital door to the time of primary PCI —relies on efficient coordination of care between first medical contact or referral hospitals, the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EMS), and the receiving hospitals.•再灌注治疗的延迟是STEMI 管理的关键问题,因为再灌注治疗的最大获益时间是症状发作后的最初2-3小时。

自发病到提供再灌注治疗(包括溶栓和直接PCI )的总缺血时间是影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

我们的目标是提供最佳护理的同时最小化延迟,以改善临床结局。

•降低FMCTB 时间,依赖于FMC 或转诊医院、EMS 和接收医院之间的有效协同。

2014 ESC EACTS 心肌血运重建指南3胸痛发作后及时呼叫急救中心能显著缩短自发病至入院的时间从胸痛发作到入院平均时间(m i n )自行入院急救车入院P<0.01减少105min疑似AMI 患者胸痛后采用不同入院方式所花费时间比较11.Linda Becker MA,et al.Ann Emerg Med,1996;28:612-612015STEMI 指南2:•应通过健康教育和媒体宣传,使公众了解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症状。

教育患者在发生疑似心肌梗死症状(胸痛)后尽早呼叫“120”急救中心、及时就医,避免因自行用药或长时间多次评估症状而延误治疗•缩短发病至FMC 的时间、在医疗保护下到达医院可明显改善STEMI 的预后(I ,A )回顾性分析,纳入12575例疑似AMI 患者,分为5182例自行入院患者和7393例呼叫911转运的患者,评估患者不同入院方式的预后结果我国经验:协同救治网络和胸痛中心的建立能显著缩短自FMC 至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时间规范化胸痛中心建立前后门-球时间变化1年平均门-球时间(m i n )建立前1年建立1年后P<0.01协同救治网络建立前后再灌注时间变化2平均时间(m i n )补救PCI转运PCIP=0.015P=0.000P=0.000P=0.0002015STEMI 指南3:建立区域协同救治网络和规范化胸痛中心是缩短FMC 至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时间的有效手段(I ,B )1.向定成,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7):568-5712.段天成,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4;8:641-645.研究1:入选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行PCI 的STEMI 患者资料,分为胸痛中心建立前1年组(93例)和建立后1年组(149例),探讨规范化胸痛中心模式对STEMI 患者PCI 的门-球时间和预后影响。

研究2:回顾性收集以广州总医院胸痛中心为急救指挥中心、周边30多家非PCI 医院建立的区域救治网络建立前后STEMI 患者资料,分为网络建立前20个月组(102例)和建立后20个月组(264例),评估网络建立后对患者再灌注和近期预后的影响指南推荐的STEMI救治流程(I,B)(I,B)(I,A)指南特别推荐,可请有资质的医生到有PCI设备但不能独立进行PCI的医院进行直接PCI(IIb,B)指南的重要更新•诊治启动时间:从D2B到FMC•再灌注策略:溶栓与PCI并重•抗栓治疗:抗血小板优先推荐替格瑞洛;抗凝优先推荐比伐卢定•二级预防/康复:倡导二级预防,重视以运动为主的康复溶栓or PCI?--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多项研究证实,直接PCI 优于溶栓•Zijlstra F, et al. NEJM 19991•Keeley EC, et al. Lancet 20032•PRAGUE-2 3•Andersen HR, et al. NEJM 200341.Zijlstra F, et al.N Engl J Med 1999;341:1413-9.2.Keeley EC, et al. Lancet 2003;361:13–20.3.Widimsky P,et al. Eur Heart J 2003;24:94–104.4.Andersen HR, et al. N Engl J Med 2003;349:733–742.临床中,普及直接PCI面临困难GAP•中国具有PCI资质的医院较少(目前约1137家医院,3093名医生)5•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广大基层医院不具备直接PCI资质5•中国STEMI患者仅30%左右接受直接PCI,而美国这一比例约为88%5基于国情总体考虑:指南依然重视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快速、简便,在不具备PCI条件的医院或因各种原因使FMC至PCI时间明显延迟时,对有适应证的STEMI 患者,静脉内溶栓仍是较好的选择。

•院前溶栓效果优于入院后溶栓。

•对发病3h内的患者,溶栓治疗的即刻疗效与直接PCI基本相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