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古诗-池上

合集下载

12古诗二首-《池上》(教案)

12古诗二首-《池上》(教案)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大家普遍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发言较为被动,可能是担心自己的观点不被接受。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但在回顾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重点知识点的掌握仍然不够牢固。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决定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课堂小结的环节,让学生在课后及时复习,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池上》这一首古诗。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夏天有没有去过池塘边玩耍,看到过什么样的景象?”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诗歌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夏日池塘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池上》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它描绘了夏日池塘边的宁静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这首诗的韵律和谐,意境深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佳作之一。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逐句分析诗中的描绘。例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句,展示了初夏荷花刚刚露出水面,蜻蜓早已飞舞其上的生动画面。
12古诗二首-《池上》(教案)
一、教学内容
《池上》为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2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二首。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
1.朗读并背诵《池上》。
2.学习生字词:荷、萍、波、痕、借、采、径、浮。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4.分析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5.领悟诗人白居易通过描绘夏日池塘景色所表达的情感。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课文12:古诗二首池上》第1套-课件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课文12:古诗二首池上》第1套-课件

子天
是开
梅放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冬是
天荷
开花
放,




我们,还在路上……
知——诗人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朝诗人,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从小生活清贫, 生逢 战乱,对社会黑暗和 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 解,他一生写诗 3600多首,是唐朝 写诗最多的诗人。
我会认
zōnɡ



浮萍
池上 小 娃 撑 小 艇, 偷 采 白 莲 回。 不 解 藏 踪 迹, 浮 萍 一 道 开。
cǎi

不 解 藏 踪 迹, 浮 萍 一 道 开。
师:被别人发现了,自己 还不知道,还在偷着乐呢!
生:这真是一个(

的孩子!
背 诵 古 诗
天每
开个
放孩
;子
有的
的花
孩期
子不
是一
菊样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秋是
天牡
开丹
放花
;,
而选
有择
的在
孩春
➢ He who falls today may rise tomorrow.
池上 小 娃 撑/ 小 艇, 偷 采 白/ 莲 回。 不 解 /藏 踪 迹, 浮 萍 /一 道 开。
评价标准
1.字音读准了吗? 2.声音洪亮吗? 3.节奏读准了吗?
池上 小 娃 撑/ 小 艇, 偷 采 白/ 莲 回。 不 解 /藏 踪 迹, 浮 萍 /一 道 开。
小 娃 撑 小 艇, 偷 采 白 莲 回。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2.古诗二首 《池上》|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2.古诗二首 《池上》|人教部编版
不解藏踪 迹 ,
fú pínɡ yí dào kāi
浮萍一道开 。
回来的时候,他不懂怎样掩盖留 下的踪迹,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荡开, 船后留下了一道清清楚楚的水路。
bù jiě cánɡ zōnɡ jì
不解藏踪 迹 ,
fú pínɡ yí dào kāi
浮萍一道开 。
17.池上

【唐】白居易
池上
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 唐代诗人,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一生写 诗3600多首,是唐朝 写诗最多的诗人。据 说他每次写成诗后, 都要读给老人听,以 利于他的诗人人都能 听得懂,都会读。
17、池上


迹(事迹)(踪迹) píng
浮(浮水)(浮萍) tōu
萍(浮萍)(萍水相逢) 偷(小偷)(偷盗)
小娃/撑小艇 ,
偷采/白莲回 。
不解/藏踪迹 , 浮 萍/一道开 。
迹萍解浮 艇偷踪撑

小 测 试 这首古诗写出了一个
_天__真_顽__皮_______的小娃娃
突出了童_心_______, 童_真_______, 童_趣_______.
浮 萍
一种水生植物,浮生在水面, 扁平而小,青绿色,大都一大片 一大片地生长。
xiǎo wá chēnɡ xiǎo tǐnɡ
小娃撑 艇,
tōu cǎi bái lián huí
偷 采白莲回。
天真活泼的农村儿童, 他撑着一只小船,偷偷地 去采人家的白莲花。
bù jiě cánɡ zōnɡ jì
17.池上

【唐】白居易
xiǎo wá chēnɡ xiǎo tǐnɡ
小娃撑小艇 ,
tōu cǎi bái lián huí

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2古诗二首-池上》课件

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2古诗二首-池上》课件

池上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注释】 1.撑:用篙抵住河底使船行进。 2.艇:小船。 3.解:懂得 。
池上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注释】 1.撑:用篙抵住河底使船行进。 2.艇:小船。 3.解:懂得 。
池上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池上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天真无邪 纯真的童心
小娃撑 不解藏
,偷采 ,浮萍
回。 开。

,采



开。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感谢收看
教学课件
【注释】 1.撑:用篙抵住河底使船行进。 2.艇:小船。 3.解:懂得 。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来自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天真活泼的农村儿童,他们撑着一只小船,偷偷 地去采人家的白莲蓬。回来的时候,他们不懂怎 样掩盖留下的踪迹,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荡开, 船后留下了一道道清清楚楚的水路。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池上
教学课件
池上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注释】 1.撑:用篙抵住河底使船行进。 2.艇:小船。 3.解:懂得 。
池上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注释】 1.撑:用篙抵住河底使船行进。 2.艇:小船。 3.解:懂得 。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池上、小池)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池上、小池)
小 娃/撑/小 艇 , 偷 采/白 莲/回 。 不 解/藏/踪 迹 , 浮 萍/一 道/开 。
会认字
shǒu zōng


píng
首踪迹浮萍
首次 踪迹 足迹 飘浮 浮萍
会写字
shǒu
结构 上下结构 组词 首先 首都
首次
笔顺 造句 天坛位于我国的首都——北京!
cǎi 结构 上下结构
组词 开采 风采 兴高采烈
古诗二首
池上 小池
新课导入
夏天的荷塘是那样的 美丽、迷人,碧绿的荷叶 挨挨挤挤,亭亭玉立的荷 花娇媚动人。看到这么美 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 或说什么呢?
白 居 易
走近诗人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有“诗魔”之称。 代表作品:《赋得古原草送别》 《忆江南》《暮江吟》等。
池上
【唐】白居易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 物呢?
你能用自己的笔将这 首诗中描写的景物画 下来吗?
感悟提升
《小池》一诗从“小”处入手,把大自 然中极为平常的细小事物,如泉、荷、蜻蜓 等写得惟妙惟肖、和谐自然,犹如一幅色彩 明丽的水墨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热 爱之情。
笔顺 造句 小红和小丽兴高采烈地在雪地里玩耍。
古诗解读
仔细观察右图, 图上画了什么呢?
①图上画的有谁?他在哪里 干什么?
②小船里面放着什么呢?猜 一猜小孩刚才去干什么了?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翻译:一个小孩,撑着轻便 的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急 着回来。
莲蓬
讨论交流
小娃撑小艇,偷采பைடு நூலகம்莲回。
接天 莲 叶无 穷 碧,映日荷花 别 样 红。

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池上》 - 副本

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池上》 - 副本

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池上》教学内容:《池上》是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的一首古诗,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整首诗一共四行两句话,短小清新。

诗人通过描写小娃撑船偷采白莲这件事,通过“偷”“不解”等词语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子形象。

教学目标:1.认识诗中的生字“首、浮、萍、踪、迹”,会写“首”“采”。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孩童可爱、纯真的童心之美。

重点难点:1.理解诗句中“偷”“踪迹”等词语的意思。

2.感悟诗中的意境,体会孩童的天真可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多媒体出示荷塘及荷花图片)1.师: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生:荷叶,荷花。

2.师:是呀,碧绿碧绿的荷叶,粉嫩的荷花,这是夏天独有的景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夏天景色的古诗,它的题目就叫《池上》。

(师板书诗题:池上,生跟老师一起写。

生齐读诗题)师:池上是什么意思?生:池塘上3.师: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生:白居易。

师:我们以前学过一首他的诗《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起背一背吧!师:大家了解白居易吗?老师简单介绍一下他。

(出示课件白居易简介)二、初读诗歌,认读生字。

1.师:有一天,白居易来到池塘边,他看见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大家想知道吗?请打开课本67页,借助拼音自由读《池上》。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初读情况师:会读了吗?谁来试一试。

(指生读,师指正点评)谁愿意再来读一读?(指生读,齐读)3.认识生字(1)师:大家读的真好听,生字宝宝已经迫不及待想和大家见面了。

出示生字课件),你认识它们吗?谁当小老师来领读?会读了吗?指生读,师纠错点评。

继续开火车读。

(2)去掉拼音帽子,能直接读出它们吗?指生读,齐读,教师随机指字读。

师:“萍”字,是什么结构?草字头的字和什么有关?三点水的字和什么有关?(长在水里的草)。

(出示浮萍课件)看,这就是浮萍,师介绍浮萍。

必背古诗30首

必背古诗30首

1.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画鸡【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4.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5.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6.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7.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8.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9.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0.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1.竹枝词【唐】刘禹锡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12.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3.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4.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5.雪梅(其一)【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梅(其二)【宋】卢梅坡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16.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7.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8.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9.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忆江南白居易古诗原文_《池上》白居易古诗原文翻译和赏析

忆江南白居易古诗原文_《池上》白居易古诗原文翻译和赏析

忆江南白居易古诗原文_《池上》白居易古诗原文翻译和赏析
小娃撑小艇①,偷采白莲回②。

不解藏踪迹③,浮萍一道开④。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大诗人。

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

白居易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官,父亲为朝奉大夫、襄州别驾、大理少卿,累赠刑部尚书右仆射。

因其祖、父俱在河南作官,所以居家河南。

白居易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生干河南新郑县东郭宅。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75岁。

[注释]
①撑(chēng)小艇,用竹篙抵住水底使小船行进。

②莲:诗中指白荷花结的莲蓬。

③解:明白,懂得。

踪迹:行动所留下的痕迹。

④浮萍:一种浮生在水面的植物。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赏析]
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

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
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 的痕迹。
池上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小测验
• 《池上》是 唐 代诗人 白居易 写的,其中, 写事的诗句是 小娃撑小艇 , 偷采白莲回 。借 景抒情的诗句是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 “不解”的“解”意思是 懂得 。 这首古诗写出了一个 天真顽皮 的 小娃娃,
《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在充满生机的田野、乡间,让我们张开想像的 翅膀,来到美丽的荷花池。小朋友们看到些什 么?猜猜在这个小娃娃身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 故事呢?
池上
(唐)白居易
小 娃 撑 小 艇, 偷 采 白 莲 回。 不 解 藏 踪 迹, 浮 萍 一 道 开。
自由读 读这首
诗。
多音字

jiě (不解) jiè (押解) xiè (解数)
第二计
抓字眼 明诗意
默读要求
默读古诗,画出难理解的字、 词,同桌之间互相帮助,想办 法知道它们的意思。
抓——字眼
小娃:小童。
儿童解得摇花乐,
花雨知缤道纷入梦甜。
撑:用手掌握着竹竿抵住水底使船行进。
小艇:轻便的小船。 艇,小船
偷采白莲回
(莲蓬)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1.偷盗; 2.瞒着别人、悄悄地; 3.抽出(时间)
请同学们读读并想想这句诗的意思。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 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 小孩如何偷采白莲?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请同学们读读并交流这句诗的意思。
突出了童 心 、童 真 、童 趣 。
背 诵 古 诗
小荷才露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映接 日天 荷莲 花叶 别无 样穷 红碧
学习古诗的方法?
一 解诗题 知诗人 二抓字眼 明诗意
第一计
解诗题 知诗人
池上
唐.白居易
解—诗题
池上 :荷花池塘里
点明了地点。
知——诗人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朝诗人,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从小生活清贫, 生逢 战乱,对社会黑暗和 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 解,他一生写诗3600 多首,是唐朝写诗最 多的诗人。
解:懂得、知道。不解:不懂得 踪迹:行踪所留下的痕迹。
浮萍:一种浮生在水面的植物。
一道:指浮萍被小船分开后, 一时难以合拢而留下的踪迹。
莲:诗中指白荷花结的莲蓬。
池上
(唐)白居易
小 娃 撑 小 艇, 偷 采 白 莲 回。 不 解 藏 踪 迹, 浮 萍 一 道 开。
齐读。
小 娃 撑 小 艇
他要去哪里呢?要做什么事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