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分析与逻辑分析
组合逻辑电路原理概述及作用分析

组合逻辑电路原理概述及作用分析
组合逻辑电路概述:
数字电路根据逻辑功能的不同特点,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叫组合逻辑电路(简称组合电路),另一类叫做时序逻辑电路(简称时序电路)。
组合逻辑电路在逻辑功能上的特点是任意时刻的输出仅仅取决于该时刻的输入,与电路原来的状态无关。
而时序逻辑电路在逻辑功能上的特点是任意时刻的输出不仅取决于当时的输入信号,而且还取决于电路原来的状态,或者说,还与以前的输入有关。
1.半加器与全加器
①半加器
两个数A、B相加,只求本位之和,暂不管低位送来的进位数,称之为半加。
完成半加功能的逻辑电路叫半加器。
实际作二进制加法时,两个加数一般都不会是一位,因而不考虑低位进位的半加器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②全加器
两数相加,不仅考虑本位之和,而且也考虑低位来的进位数,称为全加。
实现这一功能的逻辑电路叫全加器。
2.加法器
实现多位二进制数相加的电路称为加法器。
根据进位方式不同,有串行进位加法器和超前进位加法器两种。
①四位串行加法器:如T692。
优点:电路简单、连接方便。
缺点:运算速度不高。
最高位的计算,必须等到所有低位依此运算结束,送来进位信号之后才能进行。
为了提高运算速度,可以采用超前进位方式。
项目业务逻辑分析

06
系统安全设计
用户权限管理
用户身份认证
确保用户身份的唯一性和真实性,通过用户名密码、动态令牌、多 因素认证等方式进行身份验证。
角色与权限管理
根据业务需求设定不同的角色,并为每个角色分配相应的权限,实 现权限的精细化管理。
访问控制
根据用户的角色和权限,限制其对系统资源的访问,防止越权操作。
数据加密与传输安全
架构决策
基于评估结果,确定系统架构,明确架构中各个 组件的职责和交互方式。
系统模块划分
模块定义
根据业务需求,将系统划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 负责特定的业务功能。
模块间关系
定义模块间的依赖关系,明确模块间的通信方式和数 据交互。
模块内组织
合理组织模块内部的功能和组件,提高代码的可维护 性和可读性。
100%
用户需求
收集、整理和分析用户对项目的 需求,包括功能、性能、安全等 方面的需求。
80%
需求优先级
根据用户需求的重要性和紧急性 ,确定需求的优先级,为后续的 开发和优化提供依据。
功能需求分析
功能模块
根据项目目标和用户需求,确 定项目的功能模块,包括核心 功能、扩展功能和可选功能等 。
功能流程
兼容性需求
分析项目对软件、硬件和网络环 境的兼容性需求,确保项目在不 同的环境下能够正常运行。
03
业务流程分析
业务流程图
总结词
业务流程图是用于描述业务过程和业务活动之间逻辑关系的图表 。
详细描述
通过绘制业务流程图,可以直观地展示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各 个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业务流程图通常包括开始、结 束、处理、决策、子流程等节点,以及连接各个节点的流程线。
TRIZ理论五-系统功能分析

技术系统的几个概念
+ 技术系统:由相互联系的组件和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组成,以实现某种功能 + 组件:指组成技术系统或超系统的一个部分,是由物质或者场组成的一个物体 + 超系统:是将已经分析过的技术系统作为组件的系统,或不属于系统本身但与系统及其组件有一定
相关性的系统 + 目标:指技术系统的作用对象
通过电流
连接导线
允许安装
使导体绝缘
“为什么使导体绝缘?” “为了更好地通过电流”
防止蒸发
贮存惰气
密封壳体
“为什么防止蒸发?”为了更好地“转换能量”
主要内容
• 一、功能分析概述 • 二、功能定义 • 三、功能分类 • 四、功能整理 • 五、功能系统分析方法
1、新技术系统与FAST图 2、系统改进与关于组件的系统功能分析 • 六、基于组件的功能评估 • 七、系统裁剪
+ 四、按功能与用户要求范围的匹配程度: 必要功能、不必要功能
主要内容
• 一、功能分析概述 • 二、功能定义 • 三、功能分类 • 四、功能整理 • 五、功能系统分析方法 • 六、基于组件的功能评估 • 七、系统裁剪
功能整理
定义 功能整理就是对定义出的功能进行系统的分析、整理,明确功能之间的关系,分清功能类别,建 立功能模型图。
要素名称 功能定义
要素成本
灯丝 通过电流、转换能量
(略)
功能整理的步骤
序号
零件名称
1
绝缘体
2
灯头
3
导体、触点
4
芯柱
5
玻壳
6
灯丝
7
惰性气体
8
粘合剂
白炽灯各组件的功能定义(功能卡片) 功能定义
实验一TTL门电路的逻辑功能测试

实验一TTL门电路的逻辑功能测试一、实验目的:1.了解TTL门电路的基本原理和逻辑功能;2.掌握TTL门电路的实验方法;3.学会使用逻辑分析仪测试TTL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二、实验原理:TTL(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是一种基于晶体管的数字集成电路。
TTL门电路由NPN型和PNP型晶体管构成,通过输入端的电平状态控制输出端的电平状态。
常用的TTL门电路有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等。
1. 与门(AND gate):只有当所有输入端都为高电平(逻辑1)时,输出端才为高电平;否则输出端为低电平(逻辑0);2. 或门(OR gate):只要有任意一个输入端为高电平,输出端就为高电平;否则输出端为低电平;3. 非门(NOT gate):输出端与输入端的电平相反;4. 异或门(XOR gate):当输入端的逻辑状态不同时,输出端为高电平;否则输出端为低电平;5. 与非门(NAND gate):当所有输入端都为高电平时,输出端为低电平;否则输出端为高电平;6. 或非门(NOR gate):只要有任意一个输入端为高电平,输出端为低电平。
三、实验仪器和器件:1.实验仪器:逻辑分析仪、示波器、直流电源、万用表;2.实验器件:TTL芯片(具体选用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等)。
四、实验步骤:1.确定使用的TTL芯片,并查阅该芯片的技术手册,了解其引脚的功能和使用要求;2.将TTL芯片插入到实验面包板或焊接板上,根据技术手册连接相应的电源、输入端和输出端;3.打开逻辑分析仪,并将TTL芯片的输出端连接到逻辑分析仪的输入端,将TTL芯片的输入端连接到逻辑分析仪的输出端;4.打开逻辑分析仪的电源,并设置逻辑分析仪的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5.根据TTL芯片的引脚定义和逻辑功能,设计特定的输入信号,并观察逻辑分析仪输出的波形;6.根据逻辑功能的定义,验证TTL芯片的输出是否与预期一致;7.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实验结果。
09.11分析电路图的逻辑功能

分析电路图的逻辑功能。
由逻辑门构成的组合逻辑电路,其分析过程通常分为以下三个步骤:①根据给定的逻辑电路,写出输出函数的逻辑表达式;②根据已写出的输出函数的逻辑表达式,列出真值表;③根据逻辑表达式或真值表,判断电路的逻辑功能。
【例1】【例2】【例3】【例4】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设计步骤: 1.逻辑问题描述将设计问题转换为逻辑问题,即用真值表或表达式的形式来描述设计问题; 2.逻辑函数化简用代数法或卡诺图法将逻辑问题化为最简与或式;3.逻辑函数变换根据给定逻辑门的类型、数量等因素,将表达式转换为所需形式; 4.画逻辑电路图并考虑实际工程问题。
【例5】设计一个组合逻辑电路,其输入ABCD 为8421BCD 码。
当输入BCD 数能被4或5整除时,电路输出F=1,否则F=0。
试分别用或非门和与或非门实现。
【例6】某厂有A 、B 、C 三个车间和Y 、 Z 两台发电机。
如果一个车间开工,启动Z 发电机即可满足使用要求; 如果两个车间同时开工,启动Y 发电机即可满足使用要求;如果三个车间同时开工,则需要同时启动Y 、 Z 两台发电机才能满足使用要求。
试仅用与非门和异或门两种逻辑门设计一个供电控制电路, 使电力负荷达到最佳匹配 【例7】.用与非门设计三变量多数表决器。
【例8】设计一个一位二进制半加器。
【例9】 用卡诺图法判断函数 是否存在险象。
触发器级电路分析D C A BD AD F ++=要确定一个用触发器构成的同步时序电路的功能,通常需要经过以下几个分析步骤:①根据给定电路写出输出方程组、激励方程组和次态方程组;②根据上述三个方程组列出电路的状态表;③根据状态表画出电路的状态图,必要时还可画出电路的工作波形;④根据状态图(或状态表、工作波形)确定电路的逻辑功能【例10】分析图5所示同步时序电路的功能,并画出电路的工作波形。
触发器级电路设计步骤(1) 导出原始状态图或状态表。
(2) 状态化简。
(3)状态分配。
实验二 组合逻辑电路功能分析与设计

实验二组合逻辑电路功能分析与设计一、实验目的:1、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2、掌握组合逻辑电路功能的分析方法;3、学会组合逻辑电路的连接方法;4、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原理:1、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组合电路的输出只与当时输入的有关,而与电路以前的状态无关,即输出与输入的关系具有及时性,不具备记忆功能。
2、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a写表达式:一般方法是从输入到输出逐级写出逻辑函数的表达式。
b化简:利用公式法和图行法进行化简,得出最简的函数表达式。
c列真值表:根据最简函数表达式列出函数真值表。
d功能描述:判断该电路所完成的逻辑功能,做出简要的文字描述,或进行改进设计。
3、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步骤:a根据设计的要求列出真值表。
B根据真值表写出函数表达式。
C化简函数表达式或做适当的形式转换。
D画出逻辑电路图。
三、实验器件集成块:74LS00、74LS04、74LS08、74LS32四、实验内容:(一)、组合逻辑电路功能分析当电路A,B都输入0或1时,Y值输出为1;当电路A,B输入为不一样的值时,Y值输出为0.1图4-1(二)、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根据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步骤,分别写出各个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步骤。
)1、设计一个举重裁判表决器。
设举重比赛有三个裁判,一个主裁判和两个副裁判。
杠铃完全举上的裁决由每一个裁判按一下自己面前的按钮来确定。
只有当两个或两个以上裁判(其中必须有主裁判)判明成功时,表示“成功”的灯才亮。
(要求用与非门实现)设输入变量:主裁判为A ,副裁判分别为B ,C ,按下按钮为1,不按为0;输出变量:表示成功与否用Y 表示,灯亮为1,不亮为0,根据题意可以列出如图的真值表。
Y=AB ==*AC ==2、某设备有开关A 、B 、C ,要求仅在开关A 接通的条件下,开关B 才能接通;开关C 仅在开关B 接通的条件下才能接通。
违反这一规程,则发出报警信号。
设计一个由与非门组成的能实现这一功能的报警控制电路。
信息报送具体核查措施

信息报送具体核查措施一、信息真实性核查1.身份核查:对报送信息的报送单位进行身份核查,确保其合法性和真实性。
可以通过查询公开的企业注册信息、行业协会、政府官方网站等途径进行核实。
2.文件核查:对报送的文件进行详细核查,确保文件的真实性。
可以比对文件上的信息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查验抬头单位是否存在,核实文件的签发人是否真实等。
3.材料核查:对报送的相关材料进行核查,确保材料的真实性。
例如,对报送的收入支出证明、发票、合同等材料进行核实,比对其与实际情况是否一致。
二、信息准确性核查2.事实求证:对报送的信息所涉及的事实进行求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可以通过调查采访、实地走访、听取相关当事人陈述等方式,获取更多的信息来核实报送的事实。
3.逻辑分析:对报送的信息逻辑推理进行分析,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可以通过理性思考、逻辑论证等方式进行分析,排除信息中的逻辑错误和矛盾之处。
三、信息完整性核查1.完整性对比:将报送信息与其他相关信息进行对比,确保信息的完整性。
例如,将报送的财务报表与其他年度报表进行对比,查找是否有遗漏的项目。
2.完整性检验:对报送的信息进行全面的检验,确保信息的完整性。
例如,对财务报表中的各个科目进行逐一核查,检查是否有遗漏或不完整的情况。
3.功能检验:对报送的信息进行功能性的检验,确保信息的完整性。
例如,对报送的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核查,比对已完成的任务和进展情况是否与报送信息相符。
以上是信息报送具体核查措施的介绍,通过身份核查、文件核查、材料核查、数据核对、事实求证、逻辑分析、完整性对比、完整性检验和功能检验等方式,对报送的信息进行细致全面的核查,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信息核查是一个综合性、复杂性的过程,需要依靠专业人员的技能、经验和专业知识来进行操作,以确保报送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
分析该电路的逻辑功能

输出信号的特性
输出信号F的逻辑状态取决于输入信 号A、B的组合,具有与门的功能。
电路功能实现过程
01
功能实现方式
该电路通过与门实现逻辑功能。当输入信号A和B都为高电平时,输出
信号F为高电平;否则,输出信号F为低电平。
02 03
功能实现原理
输入信号为A、B、C,输 出信号为F。
元器件介绍
与门
非门
接收两个或多个输入信号,当所有输 入信号都为高电平时,输出信号为高 电平;否则,输出信号为低电平。
接收一个输入信号,当输入信号为高 电平时,输出信号为低电平;当输入 信号为低电平时,输信号为高电平时,输出信号为 高电平;否则,输出信号为低电平。
电路性能测试
测试方法
输入信号
选择适当的输入信号, 确保信号的稳定性和可
靠性。
测试设备
使用高精度的测试设备, 如示波器、逻辑分析仪 等,确保测试结果的准
确性。
测试环境
确保测试环境满足电路 的工作条件,如温度、
湿度、电源电压等。
测试步骤
按照规定的测试步骤进 行测试,记录测试数据
和波形。
测试结果分析
对比实际输出与预期输出
详细描述
非门是逻辑门的一种,其功能是对输入信号进行反转。如果输 入信号为高电平(1),则非门输出低电平(0);如果输入信 号为低电平(0),则非门输出高电平(1)。
与非门
总结词
当所有输入都为高电平时,与非门输出低电平;只要有一个输入为低电平,与非门输出就为高电平。
详细描述
与非门是一种复合逻辑门,由一个与门和一个非门组合而成。其功能是当所有输入都为高电平(1)时,与非门 输出低电平(0);只要有一个输入为低电平(0),与非门输出就为高电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