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京迪士尼与巴黎迪士尼差别
迪士尼乐园项目对比

迪士尼乐园项目对比(上海&香港)1.迪士尼背景简介1992年5月23日,沃尔特在美国创立了迪士尼。
目前迪士尼是全球最大的一家娱乐公司,它的口号是“永远建不完的迪士尼”。
在经营项目上,迪士尼一直采用“三三制”,即每年淘汰1/3硬件设备,新建1/3项目.在盈利方式上,采用多元化方式,以吃.住.行.游.购.娱为主。
从电影,日用品,音像,图书出版物,电脑游戏等多个产业组成的产业链入手,以文化的名义推向社会,推销“美国梦”。
迪斯尼乐园向来是全球建造成本最高的主题乐园之一。
1983年在法国巴黎兴建的欧洲迪斯尼乐园总投资44亿美元。
被誉为亚洲第一游乐园的东京迪士尼乐园前后共耗资近7000亿日元。
2005年开业的香港迪斯尼度假区首期投资达35亿美元。
2009年9月又宣布投资62亿港元进行扩建。
2009年,世界各迪斯尼乐园的盈利状况参差不齐。
比如,位于巴黎的欧洲迪斯尼乐园从1992年在巴黎市郊向游客开放以来,就几乎是处于萧条的状态,这很大原因是由于欧洲人抵制美国文化的“入侵”,该迪斯尼乐园在2008财年才实现5年以来的首次800万英镑(约合8800万元人民币)的盈利。
不过在亚洲方面,东京迪斯尼乐园的盈利状况则越发强劲。
据香港特区政府立法会资料资料显示,2008-2009财年,东京迪士尼乐园共有2720万游客,纯利润约为13亿元人民币。
2.关于香港迪士尼的思考2010年11月5日,上海申迪与美国迪士尼签署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合作协议,标志着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正式启动。
上海迪士尼乐园于2011年破土开工,预计建成于2015年。
同年,香港迪士尼2010财报显示,这一年香港迪士尼娱乐设备的折旧及摊销成本高达8.33亿港元,此外利息等融资成本支出超过1亿港元,这使得全年出现7.18亿港元的净亏损。
香港迪士尼乐园耗费了数百亿元的投资,却因入场人数偏低导致入不敷出,无法还贷。
在这种情况下,港府为了颜面,把政府贷款转换为持有股权。
案例:迪斯尼的文化遭遇

迪斯尼的文化遭遇
美国洛杉矶迪斯尼乐园的巨大成功,在世界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日本和法国先后从美国引进了迪斯尼乐园,但其经营结果却大相径庭。
东京迪斯尼从1983年建立开业以来,盈利年年大幅度递增,每年吸引游客1 600多万次,销售总额13亿美元。
巴黎迪斯尼自1992年春建立开业以来,却连续两年严重亏损,上市股票价格直线猛跌,经营惨淡,难以为继。
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异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迪斯尼在扩张过程中没有注意到当地文化特点和创新。
巴黎迪斯尼乐园的经营危机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欧洲文化的一种回归倾向。
一些游乐项目都是取材于古老的欧洲童话,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等,但因其与电动化的娱乐融合,形成了鲜明的美国特征,使得欧洲人感到是对自己传统文化的一种亵渎,自然就萌发出一种排外的文化心理。
反观东京的迪斯尼,就充分考虑了东方社会的文化传统。
乐园内除了辟有浏览观光区,还把各国独具特色的古建筑物按比例缩制为“世界一周”。
每个民族的游客在饱揽世界文明的同时,也可面对自己的优秀文化,与自己的祖先开展对话,从而产生出种自豪感和自信心,达到与自己文化的沟通,与世界文化的协调。
这正是进行企业文化创新移植的真正含义和魅力。
问题讨论:
1.东京迪斯尼与法国迪斯尼经营状况有什么不
同?为什么?
2.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别还有哪些?试列举
一例说明。
3. 进行跨文化经营要注意哪些因素?。
迪士尼球土化文化传播策略探讨——以迪士尼乐园为例

迪士尼球土化文化传播策略探讨——以迪士尼乐园为例迪士尼球土化文化传播策略探讨——以迪士尼乐园为例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球土化文化(globetization)成为一种新型文化现象。
球土化文化是指各种全球化的文化元素在各地相互交融、碰撞并逐渐融入当地文化的现象。
作为世界知名的娱乐品牌,迪士尼乐园在球土化文化传播方面的成功经验备受瞩目。
本文将以迪士尼乐园为例,探讨迪士尼球土化文化传播策略的内涵和实践。
首先,迪士尼乐园采用“本土化”策略是其球土化文化传播的核心。
迪士尼乐园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开设,都会在当地融入独特的文化元素,以吸引当地人的兴趣和参与。
例如,东京迪士尼乐园在运营初期,推出了许多特别设计的日本文化活动和节日庆典,如盛大的樱花节、夏日的日本传统祭典等,以吸引当地游客和满足他们对本土文化的热爱。
这种“本土化”策略的成功,不仅仅增加了当地人的参与度,更提高了乐园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其次,迪士尼乐园注重创新与多元化。
迪士尼乐园在球土化文化传播方面的另一个关键策略是不断创新和多元化发展。
乐园经常推出新的节目、新的游乐设施和新的活动,以吸引游客的新鲜感和探索欲望。
例如,迪士尼乐园中国上海分园的开幕,引入了全球首个迪士尼乐园的“圣诞奇妙夜”,结合中国传统元素和现代科技,营造了独特的节日氛围。
此外,迪士尼乐园还通过购并其他具有创新性的娱乐公司,如收购漫威和卢卡斯影业等,丰富了乐园的内容和文化元素,强化了球土化文化传播的效果。
再次,迪士尼乐园注重与当地社区的合作与互动。
迪士尼乐园在各地开园前,会与当地政府和社区进行密切配合和沟通,确保乐园的建设和运营与当地社区的利益保持一致。
此外,迪士尼乐园还积极与当地文化机构和艺术家合作,将当地特色文化纳入乐园的设计和表演中。
例如,在香港迪士尼乐园,不仅有刻意弘扬粤剧文化的“迪士尼粤剧院”,还与香港特色小吃店合作推出迪士尼版经典小吃,增强了乐园与当地社区之间的合作与互动,进一步推进了球土化文化传播。
东京的迪士尼乐园已经成为全球最便宜的

东京的迪士尼乐园已经成为全球最便宜的
现在,东京迪士尼乐园已经成为了全球最便宜的迪士尼乐园。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迪士尼乐园门票是 105 美元,而在日本东京的迪士尼乐园,门票只需要 58 美元。
2011 年,日元兑美元还是 75.31 日元兑 1 美元的时候,东京迪士尼乐园的票价是 92美元,这个数目几乎与现在美国的票价持平。
在最近的两三年里,由于日元的持续贬值,如今东京迪士尼乐园的票价几乎只是美国迪士尼乐园的一半。
同时也低于法国巴黎迪士尼乐园和香港迪士尼乐园分别为 75 美元和 64 美元的票价。
日元贬值的情况下,日本的观光旅游业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2015 年 1 月- 2 月,前往日本旅游的中国游客同比增加了 99.2%。
尤其是在春节期间,有 45 万中国游客去日本旅游,是春节期间选择去韩国旅游的人数的 4 倍。
韩国的旅游业很为此头疼。
不仅是更多的中国游客选择去了日本,连韩国人自己也爱去日本旅游。
刚刚过去的 2015 年第一季度,有接近 100 万韩国人去日本旅游,增加了39.6%。
而去韩国旅游的日本人却只有 50 万人。
虽然如此,但是就东京迪士尼乐园而言,大多数的游客还是来自日本国内。
在 2015年前三个月中,只有 3.9% 的游客来自外国。
好奇心日报 , 每个时代都有最好的媒体。
日本东京迪士尼乐园

日本东京迪士尼乐园
迪士尼乐园分为两个主题公园,迪士尼乐园和迪士尼海洋乐园。
迪士尼乐园是一个童话世界,你可以在这里遇见米老鼠、唐老鸭和其他迪士尼经典角色。
这里有各种刺激的过山车和互动游戏,让你尽情享受快乐的刺激。
而迪士尼海洋乐园则是一个神秘的海洋世界,你可以和小鱼儿一起探索海底世界,与海洋生物亲密接触。
这里还有令人惊叹的水上表演和壮观的烟花秀,让你流连忘返。
除了主题公园,迪士尼乐园还有许多精彩的表演和活动。
你可以观看精心制作的迪士尼音乐剧,参加迪士尼角色的游行,还可以品尝各种美食和购买纪念品。
总之,东京迪士尼乐园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无论你是迪士尼迷还是想寻找快乐的人,这里都能满足你的需求。
快来加入我们,一起创造属于自己的迪士尼奇幻之旅吧!。
迪斯尼公司的跨国经营

(三)结果
迪斯尼进入东京的结果:建成后, 迪斯尼进入东京的结果:建成后,日本曾 一度出现过“迪斯尼热现象” 比方说, 一度出现过“迪斯尼热现象”,比方说, 迪斯尼服装热、迪斯尼游乐热等, 迪斯尼服装热、迪斯尼游乐热等,这成功 迪斯尼热现象” 的“迪斯尼热现象”,也使得东京迪斯尼 乐园并获得巨大的成功, 乐园并获得巨大的成功,被誉为亚洲第一 游乐园。东京迪斯尼乐园仅在93年一年中, 93年一年中 游乐园。东京迪斯尼乐园仅在93年一年中, 接待游客量的数目就超过了同期加里佛尼 亚和佛罗里达两个公园的游客量总和。 亚和佛罗里达两个公园的游客量总和。但 是由于进入方式的错误, 是由于进入方式的错误,使得迪斯尼公司 仅得到了营业额的5%和门票的收入。 5%和门票的收入 仅得到了营业额的5%和门票的收入。
迪斯尼进入巴黎的结果: 迪斯尼进入巴黎的结果:迪斯尼乐园第一 年的经营亏损就达到了9亿美元, 年的经营亏损就达到了9亿美元,迫使关闭 了一家旅馆,并解雇了950名雇员, 950名雇员 了一家旅馆,并解雇了950名雇员,全面推 迟第二线工程项目的开 发,欧洲迪斯尼 乐园的股票价格也从164法郎跌到84法郎, 164法郎跌到84法郎 乐园的股票价格也从164法郎跌到84法郎, 欧洲舆论界戏称欧洲迪斯尼乐园为“ 欧洲舆论界戏称欧洲迪斯尼乐园为“欧洲 倒霉地” 倒霉地”。并且在迪斯尼的年收入已由 1984年的10亿美元 上升到1993年的85 年的10亿美元, 1993年的85亿 1984年的10亿美元,上升到1993年的85亿 美元,欧洲迪斯尼这座耗资28 28亿美元的乐 美元,欧洲迪斯尼这座耗资28亿美元的乐 园经营状况却呈下滑趋势。 园经营状况却呈下滑趋势。
于是,在开办第二个国外迪斯尼乐园——法国巴 黎的欧洲迪斯尼乐园时,采取了股份合资的办法, 投资18亿美元,在巴黎郊外开办了占地4800公顷 的大型游乐场。奇怪的是,虽然有了东京乐园的 经验,又有了由于占有49%股权所带来的经营管 理上的相当大的控制能力,巴黎迪斯尼乐园的经 营却至今为止并不理想。不但巴黎乐园的第一年 游客人数大大低于预计,而且人均游乐支出也大 大低于预计水平,使得巴黎乐园的当年经营亏损 达9亿美元,迫使巴黎乐园关闭了一所附设旅馆, 解雇了950名雇员,全面推迟第二线工程项目的 开发,巴黎迪斯尼乐园的股票价格从164法郎跌 到68法郎,欧洲舆论界戏称欧洲迪斯尼为“欧洲 倒霉地”。
东京迪士尼乐园与巴黎迪士尼乐园的比较

东京迪斯尼和巴黎迪斯尼乐园的比较东京迪斯尼乐园:日本作为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与美国的西方文化有着极为明显的差异,但迪斯尼公司在经营和营销方面却获得了显著的成功,并成为跨国经营的典范。
有着“亚洲第一游乐园”之称的东京迪斯尼乐园,于1983年在日本东京千叶县浦安市建成,由东京公司(本土化)经营。
自开放之日起就大受欢迎,在日本曾一度出现过“迪士迪斯尼热”现象,比如:迪斯尼服装热、迪斯尼游乐热等。
这里不但是日本本土男女老少各享其乐的旅游胜地,来此一游的外国人更是流连忘返,1994年至2000年连续6年游园人次超过美国本土的迪斯尼乐园。
东京迪斯尼完全是美国迪斯尼的翻版,不但在整体构思上完全遵照美国迪斯尼的设计,就连娱乐节目和游览服务也与美国迪斯尼如出一辙。
首先,二战历史形成了日本对美国文化的崇拜和认同。
二战中,美国率领盟国占领日本,战后,美国又不遗余力帮助日本重建,使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变成世界经济大国,对此日本人感激涕零,从心目中对美国产生了一种推崇感和认同感,而“迪斯尼”所代表的正是典型的美国文化。
在这种情况下,“迪斯尼”进入日本非常顺畅;其次,日本人崇尚集体主义,是世界上最爱结伴旅行的人群。
日本儿童和青少年热爱参加由学校组织的活动,这种崇尚集体活动的文化特征无形中大大促进了消费,为“迪斯尼”带来了不菲的利润;再次,日本东京是“迪斯尼”在亚洲开办的第一家海外机构,其地理位置决定了“迪斯尼”将获得更广泛的潜在市场,其异域文化的神秘色彩对亚洲市场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为迪斯尼乐园成功开发海外市场,实施跨文化营销策略奠定了重要基础。
比如:日本东方地产出资将东京迪士尼旁的舞滨车站改装成水蓝色外观,让游客一出车站,就能感染到迪士尼的轻松气氛,在步行道及音乐的引导下,进入迪士尼的欢乐世界。
虽然不少游客反映,身材娇小的日本表演者并不适合出现在热情奔放的游行狂欢中,但这一项目还是得到了迪斯尼总部的认可。
“永远建不完的迪斯尼”——该宣传口号道出了其在日本获得成功的秘密。
迪斯尼乐园跨国经营资料

迪斯尼乐园跨国经营资料东京迪斯尼和法国迪斯尼是迪斯尼公司两次海外探险的产物。
前者的盈利能力已超过母公司,后者却是负债累累,举步维艰。
自1955年在加州安那罕市首次开业以来,迪斯尼乐园一直扮演着永不枯竭的造币机的角色,每年进入主题公园的旅行者的数目甚至都超过了游玩该国首都的人数。
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经济收益和国际声望,迪斯尼的治理者们做了两次海外探险:东京迪斯尼在1983年开放,而欧洲迪斯尼乐园则于1992年4月在距离巴黎35公里的马奈山谷开放。
然而,两次探险的收成是截然不同的:以1993年为例,在一年里面,有近1 600万游客游玩了东京迪斯尼乐园,每个人平均花去85美元,它的业主——东方土地公司——获得了2.02亿美元的税前利润。
而在欧洲迪斯尼乐园当年的财年报告中,共有10.4亿美元的亏损,母公司为此承担了3.5亿美元的责任;有鉴于此,一份西班牙的报纸登载了米奇在埃菲尔铁塔邻近乞讨的漫画。
那么,怎么说是什么因素在其间发挥作用,导致了米老鼠在日本的火爆和在法国的举步维艰呢?迪斯尼是一个情感商业,“幸福贸易”。
正是这种所谓“幸福贸易”的专门性,导致了迪斯尼在其经营过程中,一方面要依靠于由历史及公园设计所安置的象征性资源,一方面要依靠于一支精力充沛的劳动力队伍。
事实上,正是公园中象征性资源本身所蕴涵的文化和由职员队伍传达的文化构成了闻名遐迩的“迪斯尼文化”;而它也正是迪斯尼乐园真正经营的产品。
就公园中象征性资源所蕴涵的文化而言,它在专门大程度上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为了为目标客户所同意,它必须能够与客户本身的文化理念实现兼容。
只有当客户同意并认同迪斯尼的景点设置中传达出来的文化时,他才会购买这种文化,并从中获得欢乐;而当他的生活经历、文化视角乃至价值观与迪斯尼相左时,所有的推销活动都只能是白费。
从那个角度来说,文化是有国界的;经营文化,专门是跨国经营文化,需要相当严苛的条件。
与之相比,由迪斯尼职员队伍传达出采的文化就具有相当的灵活性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东京迪士尼与巴黎迪士尼差别
东京迪士尼开业至今几乎年年盈利,且越发强劲,利润远远超过美国本土的迪士尼乐园位居世界第一。
迪斯尼公司决定在欧洲选址,再建一家新园。
法国由于地处欧洲中心,其他国家公民的入境手续简便而最后中选。
另外,法国还提供了极其优厚的投资条件。
结果是,20年时间内,巴黎迪士尼乐园仅在有限的几个年份中盈利,其他时间都在与亏损搏斗。
而那么为什么东京迪士尼能获得如此大的成功,而巴黎迪士尼有如此失败呢?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巴黎迪士尼。
我们说的巴黎迪士尼它的前身是欧洲迪士尼。
目前全球有5处迪斯尼乐园,分别是美国洛杉机迪斯尼乐园、美国奥兰多迪斯尼世界、日本东京迪斯尼乐园、巴黎迪斯尼乐园和中国香港迪斯尼乐园。
而欧洲的巴黎迪斯尼是迪斯尼公司在本土与日本经营成功的基础上才决定建造的。
1992年4月,欧洲迪斯尼在巴黎市郊马恩河谷镇开放,该公司决策者对其前景充满了信心。
然而在开业后的当年只有40%的法国游客来此参观;更让人惊讶的是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到欧洲旅行的日本人。
至1994年底,欧洲迪斯尼乐园共亏损20亿美元。
在经营的初次失败后,迪斯尼公司才决定将欧洲迪斯尼改巴黎迪斯尼。
早期的盲目乐观导致预算失控,从而彻底打乱了巴黎迪士尼乐园的节奏,也拖累了之后的经营支出。
由于在设计及建造方百做出许多改动,巴黎迪士尼乐园的建造成本从预计的10亿美元飙升至最后的50亿美元。
1995年巴黎迪士尼首次盈利,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利息成本从2.65亿美元降至0.93亿美元和迪士尼放弃征收管理费。
但2002年又在乐园旁修建迪士尼影城,这种连续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预算导致公司再次连续亏损。
文化冲突是迪士尼早期最显著的问题之一,甚至当时的法国总统也拒绝参观巴黎迪士尼。
迪士尼用了很多年才改变了法国人在文化上的敌视状态。
而东京迪士尼则在一开始就进行本地化的改变,比如按照本地习俗入为青少年庆祝成年礼等。
实际上,迪士尼和法国有很深的文化联系,比如《白雪公主》和《灰姑娘》这些经典的故事情节都是来自法国作家Perrault 的童话。
只是巴黎迪士尼在问题发生之后才意识到这些联系。
还有一个就是平均消费。
去年巴黎迪士尼游客每人每天平均花费200欧元,而东京迪士尼人均消费额近400欧元。
最近几年的金融危机也影响了欧洲游客的平均消费支出。
另一个问题在于,巴黎及法国可以选择的旅游项目太多了,迪士尼对消费能力比较强的国际游客缺少吸引力,比如亚洲游客更愿意购物。
东京迪士尼乐园最大的成功,是人心经营的成功。
在今天如此不确定的时代,迪士尼乐园却给那些垂头丧气的人带来欢乐、光明、梦想,给他们带来信心、幸福、勇气,这应该是东京迪士尼乐园成功最大的秘密。
东京迪士尼乐园,以“造梦”为宗旨,在人间制造“天堂”,而“寻梦”的消费者,其实并非仅仅是孩子,那些对未来怀有不确定感的情侣、那些身心疲惫的工薪族,都是这个梦工厂的追捧者。
他们在“朝九晚五”的平庸中挣扎,而迪士尼乐园的世界,能让他们暂时摆脱平庸的束缚。
作为一种特殊的连锁经营,迪士尼乐园本身也需要创新和改变。
对于巴黎迪士尼来说,更是需要如此。
东京迪士尼的成功,某种程度上得益于日本很强的动漫文化以及日本消费者对美国文化的认同。
巴黎迪士尼面对着更复杂的消费者。
根据法国旅游局的统计,法国迪士尼的游客中,法国人占49%,英国人占13%,西班牙入和葡萄牙人各占10%。
有人说,东京迪士尼乐园,是对美国价值观的推介。
迪士尼乐园首先是一种综合娱乐产业,其中包含着大量创意。
因此,东京迪士尼乐园这个项目的引进与培育,实际上对日本本土创意产业的培育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力的促进,同时,对本土综合娱乐产业,也是一个很
好的刺激。
巴黎迪士尼则更需要真正了解消费者,才能取得成功。
2120153689 会计1502 董秋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