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四 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识字四》教案

《识字四》教案

《识字四》教案『识字四』教案『识字四』教案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识字四』教案,欢送大家分享.『识字四』教案1一、师生问好二、导入1、出示挂图〔本来吴老师自己制作了课件,由于电源不稳定不能用〕问:看到这张图,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过年图上都有些什么?周蕾:包饺子、蒸馒头虞灿:吃糖引导学生看图2、回忆自己过年时的快乐的事情胡振宇:玩花炮谢天赐:甩花炮罗非凡:堆雪人李昊:打雪仗师:总而言之,过年是非常的快乐.今天我们学习识字四,课题是什么?学生:忙年〔师板书〕三、朗读课文1、人们是怎样忙年的?自己把课文读2遍.2、指名朗读,回忆以前提出的要求:声音响亮、把字读准.刘晋朗读,学生评价3、再自由读课文指名读〔吴泽盛〕齐读老师读〔读完后学生鼓掌了〕齐读〔比拟好〕师:表扬大家四、认读生字师:看一看,课文中有几个生字?会认字有几个?老师将生字卡贴在黑板上,“我贴一个,大家读一个〞〔第一排〕馒、糖、酒、粥、腐〔第二排〕初、扭〔第三排〕宿全体认读问:老师为什么要这样排?唐琳雅:可能是……唐鹏:第一排都是吃的,第二排与吃无关万鹏:第一排都是吃的,第二排与身体有关〔师:“扭〞表示身体的动作,“初〞与身体无关〕师:哪个字是你最熟悉的,说说看?学生:米+唐=糖理解“糖瓜粘〞谢天赐:糖里面有瓜的味道万鹏:有糖,还有瓜周蕾:有糖、有瓜子老师解释,讲『祭祀灶王』的故事问:还有哪个字你最熟悉?柳烨:扭,提手旁加上一个“丑〞字师:“丑〞的反义词是什么?学生:美取下会认字,认读师:生字宝宝都到课文里去了,再读读〔学生自由读课文〕配上动作读课文指名读〔胡振宇〕学生读课文,万鹏上台做动作学生起立,齐读课文,要求配上动作学习会写字出示卡片、认读、组词〔郑琬茹、彭方武、付升〕课后记:因为是识字课,所以把教学主要定位在识字和写字上,读课文只要求把课文读准读通,以读文来帮助识字.对课文的内容也就没有深入地去考虑.一上完课,靓靓就特意找到我,跟我谈课.她提了两点建议:一是老师可以谈谈自己原来过年的感受,现在的学生对过年没有太多欣喜感觉,老师的体验可以接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二是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过年玩乐的时候,父母们是怎样忙碌的,帮助学生体会“忙年〞中的“忙〞.说得真好啊!特别特别感谢靓靓!『识字四』教案2 教学目的:1、学会“驰、池、苞、泡、跑、炮〞7个字,会认“养、虾、沏、茶〞4个字.认识4个偏旁.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通过朗读韵语,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教学重点:1、学会“驰、池、苞、泡、跑、炮〞7个字,会认“养、虾、沏、茶〞4个字.认识4个偏旁.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通过朗读韵语,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教学难点:1、学会“驰、池、苞、泡、跑、炮〞7个字,会认“养、虾、沏、茶〞4个字.认识4个偏旁.2、通过朗读韵语,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也、包〞,还认识他们吗?大声跟它们打个招呼吧.2、今天,它们把自己的一群好朋友带到我们教室来了,都有谁呢?3、在课文中找一找都有哪些好朋友.根据学生的答复相机贴出生字.4、用多种形式,读准字音.二、游戏识字,发现规律1、刚刚我们认识了“也〞和“包〞的好朋友,仔细观察它们的好朋友,读一读韵文,你有什么发现?2、自己读韵文,独立思考.3、与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4、全班反应,学生发现“驰、地、他、池〞形旁表义的规律,“苞、泡、跑、炮〞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规律.每个字的后面的一句韵文,表达的是形声字的字义.5、找朋友游戏:出示8个字的部件,指名随机读一句韵文,其他学生拼出相关的字.三、指导写字1、学生自己观察要写的字,发现规律.2、引导学生归类.左右结构的字:驰、池、泡、跑、炮.上下结构的字:苞.3、重点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驰〞和“跑〞要注意写好“马字旁〞和“足字旁〞,它们最后一笔都要变为“提〞.“炮〞要注意“火字旁〞最后一笔变为点,竖弯钩要稍长,托住上面.4、学生试写,同桌评议.学生练写过程中,教师巡视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板书设计:识字〔四〕驰苞地泡他跑池炮『识字四』教案3 课前思考:1、上课时要调动学生的热情,多用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识字的时候交给学生方法,让学生说说偏旁表示的意义,理解性地记忆生字.先教给学生方法以后,后面的学习活动中,可以更多地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去交流.教学目标1.认识“锋、峰、泳、咏、噪、燥、躁〞7个生字,会写“咏、噪、泳、游、峰、蜂、锋、蜜〞8个字及其词语.2.熟读顺口溜,掌握一些形声字中同音字的识别方法.3.让学生感受识字的快乐,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汉字的热情.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难点:掌握同音字的识别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汉字的热情.教学准备:生子卡片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猜谜引入,激发兴趣1.师述谜语:有位小姑娘,身穿黄衣裳,忙碌花丛里,献给你蜜糖..3.出示图片及字卡“蜜蜂〞..5.练习用“蜜蜂〞说话.师:看来大家都很喜欢小蜜蜂.你们就像一只只可爱的小蜜蜂,现在我们就随小蜜蜂一起到识字乐园中去采蜜吧!二、学习字、词,理解感悟〔一〕、学习第一组“蜂、峰、锋〞1.出示字卡:蜂、峰、锋师:又有什么新发现?〔读音相同,右边相同,但偏旁不一样〕师:是啊,虽然读音相同,但字形不同,意思也不一样,怎么区分它们呢2.联系以前学过的识字方法,同桌讨论.3.找生汇报4.练习用“峰〞“锋〞组词稳固〔捉错别字〕找几位学生戴“蜜蜂〞头饰,上有词语:顶峰、蜜蜂、先峰、蜜峰、山锋、蜂利,其他学生边读边找,说明错的原因〔二〕、学习第二组同音字:永——泳——咏1.出示字卡:永、泳、咏2.说说自己的发现,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3.练习组词说话〔三〕、学习第三组同音字:噪——燥——躁.2.师提出要求:请前后四人合作共同学习这几个字,由小组长组织分别说一说各自的记字方法.3.小组合作学习:4.汇报:①根据意思记忆、②编儿歌、③创编一段话、④表演5、游戏稳固〔1〕.猜字游戏〔2〕.课件显示飞舞的小蜜蜂,每只小蜜蜂上带有生字,生认读、组词,对者小蜜蜂飞入花丛.三、总结、延伸.2.师总结,出示课题:认识汉字多动脑3.延伸:〔1〕出示:垂、捶、锤〔2〕谁能根据今天的识字方法认识一下这几个字呢?〔屏幕显示文中儿歌〕,熟读.四、指导写字..蜂、峰、锋、咏、泳、〞均是左右结构.“游〞左中右结构.“蜜〞上中下结构.3.指导书写“蜜〞“游〞4.学生描描、写写5.作业展示,师生互评.『识字四』教案4 一、布置预习,自主学习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摇篮.课前,请学生按以下要求进行预习: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想想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②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文中鸟儿的特征;③选你最喜欢的一种鸟儿画下来,做一个鸟儿的头饰;④搜集有关这些鸟儿的故事.这些预习要求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促进了学生探求的欲望,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课一开始,老师兴奋地告诉学生: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好朋友,你们看,他们是谁?同时,展示课件:在欢快的音乐声中,乌鸦、海鸥、杜鹃、麻雀、老雕、大雁纷纷出场了.学生如临鸟的天堂,兴奋极了,迫切地想去观察、了解,学习的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了.随即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鸟儿的一些词语,然后出示“鸟〞,让学生说说鸟字旁的字有哪些.(学生已学过一局部),再告诉学生还有一个表示长尾巴的鸟的部首“隹〞,让学生认读.三、合作学习,提高认识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文中的六种鸟儿,学会鸟儿的名称,我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开展多种活动,提高了学生对生词的认识及对鸟儿的了解.1.认识生词.开火车,给鸟儿找座位,猜谜语.通过这些游戏,学生很快认识了鸟儿及有关鸟儿的词语.2.比比谁的耳朵灵.播放各种鸟儿的叫声,猜猜分别是谁,看谁的耳朵最灵.3.自我介绍.拿出自己画的喜爱的鸟儿图片,戴上亲手做的头饰,向伙伴们介绍“自己〞的特征及爱好.4.说话比赛.说一句话,用上这些鸟儿的名称,说对一句得一颗“☆〞,说得好得两颗“☆〞,比一比哪组得的“☆〞最多.5.讲鸟儿的故事.分组练讲有关鸟儿的故事,推选一名代表,小组同学帮助准备,然后参加大组比赛,评选“最正确故事员〞.四、展开想象,识记字形在识记生字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积极创造,采用编故事、画图、说间架结构等多种方法记住字形,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充分感受创造的愉悦.五、拓展延伸.不断探究当学生充分认识文中的鸟儿后,我又启发学生想想:你知道鸟的王国里还有哪些成员?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出许许多多鸟儿的名称后,我抓住契机,鼓励学生:这些鸟儿有什么特征呢?请小朋友课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资料,出一份小报,与大家交流.这样,使学生的目光跳出课本,去进行新的探索.本堂课,给了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时机,让他们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通过他们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开展.教学反思:学生表演环节兴趣很浓.『识字四』教案5 教学目标:1、以游戏竞赛形式激发学生认识汉字的积极性和兴趣.2、培养学生自我主动识字,能够从生活中获取信息.3、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教学设计:一、激发兴趣1、把生字表发到学生手上,让学生们先浏览一下,明确意图.2、出示本册生字,鼓励学生一起掌握他们.3、说说你的方法.复习:形近字识记法,会意识记法,分部件识记法等.复习:构字方法:形声字,会意字,象形字等.4、今天,我们就来比一比,结合我们学过的构字方法,看谁认得快,记得牢,写得好.二、扫除熟字1、自主学习,请同学们用红笔把你认识的字圈出来,读一读,用自己的方法记一记,然后在小组内汇报.2、小组学习,相互补充,扩大熟字的认识范围.3、过滤熟字:即出示生字表,由学生来读,强化记忆,把会写的字划掉.三、重点识字1、出示认知的二类字,〔不会写的字〕,进行认写活动.2、比一比,看谁读得多.活动形式:以小组为单位,组长组织,生读,互相更正,争取全部读完.反应形式:师抽查一人,作为小组代表出来比赛,参加“打靶识字〞,〔电脑屏幕两秒钟出示一字,生抢读.〕评出“优秀合作小组〞.3、比一比,看谁会记字.活动形式:自主学习十分钟,把二类字分成四组,每组领一组生字,自能识记.反应形式:四组轮流向大家介绍本组字的记忆法,征求其他的好的记忆方法,参加“记字方法大比拼〞活动,评出“记字王〞四人.4、比一比,看谁默得多.活动形式:全班听写.反应形式:同座互批,评出“默写能手〞四人.四、稳固记忆1、电脑游戏:蜜蜂采蜜〔选择正确读音〕2、互动游戏:找出亲兄弟〔区分形近字,同音字〕3、口头游戏:我读你组词.五、作业稳固1、把你认为容易出错的字写一写,记一记.2、订正默写错误的字.反思:整体识字整体识字的目的:经过半年的思考,我对整体识字有了新的感受.整体识字的最终目的是给学生“授之以渔〞.通过短时间大量识记生字,帮助学生掌握识记生字的方式.同时,通过短时间内反复稳固识字方式,使识字方式成为一种识字习惯,形成条件反射,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形成无意识习惯记忆,增加识字的数量,从而为大量阅读扫清障碍,为习作提供必要的知识储藏.整体识字的要点:一、短期内大量识记本学期生字.二、在随文学习中稳固识字成果.三、在平时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扩展识记生字的范围.整体识字教学过程:一、利用多媒体或者故事介绍中国汉字的组字特点1、形声字,这一类生字占生字总量的65右.2、会意字,这一类生字占生字总量的15%左右.3、独体字,这是一种根底字,数量根本上不大.4、象形字,这类字一般也是根底字居多,数量根本上不大.5、新型汉字,这类汉字由于汉字的演变和开展,使得构字方式不太明显.占有20%.二、按照以上构字方式将生字表中的汉字分类.三、在分好类的汉字中用喜欢的符号将自己已经会写的字标注出来.因为整体识字这个方式我已经使用了一年了,所以不少孩子已经初步具有有习惯性识字能力.因此,本学期生字中有不少他们已经会写了.四、在家尝试记忆,以读为主.五、教师逐字讲解构字方式,学生补充,形式上灵活.如猜谜语,组字游戏,还偏旁组字游戏等,加强学生识字方式以及识字习惯的培养.六、课堂上及时检查.方法,我选择的是报听写.效果:全班学生在短短两节课时间根本上音形意全部掌握百字以上.音掌握率到达95%以上.掌握最好的孩子,在全册175个生字组词〔360字〕中仅仅错了七个字.七、针对出现错误较多的孩子,以及错误较多的汉字,进行个别指导.错误率较高的汉字有:瞻前顾后的瞻,放肆的肆,尾翼的翼几个书写比拟复杂的字.准备明天将几个错误率较高的字重新听写,并检查错误率较高的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识字四』教案6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八个字.2、读诗歌,初步了解农民在不同季节的劳动内容,体会农民的辛苦和快乐.教学重难点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解题入境.1、读课题,理解课题中词语的意思.2、你怎么记住季字?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3、再读题目,想一想告诉了我们什么?二、初读诗歌,认读14个生字.1、听教师范读课文,听准会认字的字音.2、学生自读诗歌,不认识的字要根据拼音把字音读准.3、读本课的词语卡片麦苗桑叶肥胖夏季春蚕稻谷辛苦初中冬季棉衣4、读十四个会认字,在口头组词.三、学习诗歌,朗读感悟.1、请四个学生再读诗歌,大家边听边画处表示四个季节的词语.学生自由读一读.2、每人选一个最喜欢的季节,把有关的小节念给大家听.3、大家评议.4、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全班一起讨论.5、找出描写农民心情的词语.喜洋洋笑盈盈你能仿照这样的形式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6、齐读诗歌.板书设计识字一农家四季歌春喜洋洋夏忙秋冬笑盈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诗歌.3、熟读诗歌,做到正确流利.教学重难点在读中识字,能正确端正的书写本课生字.教学过程一、检查朗读.指名读,齐读.二、稳固会认字读识字卡片,学生口头组词.三、学习本课要求会写的字.1、读词语卡片.2、你能想方法记住这几个字吗?3、指导书写.(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生字,先整体观察每个字的结构特点,在观察重点笔画,然后告诉大家应该注意什么.(2)、教师重点指导谷冬更的写法.(3)、其余五个字,学生先描红,再写.(4)、师生评议.『识字四』教案7 【教材解读】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识字4』,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此文属于第四单元,主题是关于夏天的趣事.教材通过琅琅上口的儿歌形式,介绍了蜻蜓、蚂蚁、蝌蚪、蚯蚓、蝴蝶、蜘蛛等夏天常见的小动物的特点,而其中大多数是昆虫.编排此文目的是借助儿歌识字,同时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自然界.通过对本课的阅读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对自然界中的生命产生兴趣,并养成善于观察、乐于识字的习惯.教材中的儿歌一共六行,四十二个字,短小易读.同时,教材安排的认读字一共有十四个,其中有十一个是带有虫字旁的字,可见,虫字旁是这节课学习的一个重点.另外,教材还安排了6个会写字,力求让学生在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田字格,把汉字写正确,写标准,写美观.【学情分析】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主要以兴趣为主,所以在课堂之中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中引导他们的学习.此阶段的学生处于一年级第二学期,他们已经对自然界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初步具备了一些表达的能力.加之小学生对动物是极感兴趣的,对周围事物存有很强的好奇心.因此,『识字4』的内容比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此外,学生已经具备了借助音节认识汉字的能力,且有了一定的识字量,自主识字、自读课文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已经不成问题.因此,课堂上可以尝试放手让学生自由读书,自学生字.但是,如果课堂上仅仅是利用识字卡片干巴巴地认字,利用课本一遍又一遍地读课文,学生很快就会厌烦.这样不仅无法完成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还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本节课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采用图片、录像等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认读生字词语,积累和感悟语言,这样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目标】〔1〕能够认读蜻、蜓、蜘、蛛、展等14个字,认识虫字旁,并认识文中小动物的名称.同时能够正确书写蚂、蚁等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通过观看录像、自我体验、结合生活实际等方式,大致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并读通句子.〔3〕通过课堂学习,能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了解我们生存的环境,从而产生喜爱小动物的情感,初步养成善于观察小动物的习惯.【教学重难点】〔1〕认读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正确书写课后的6个汉字.【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激趣,认读词语师: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吗?〔学生自由表达,略.〕师:看,你们多会观察.你们知道吗,很多小动物也都跑出来,感受夏天带给大家的快乐了.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去动物世界走一走,看一看.咱们要去和小动物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师:有些小动物也许你早就认识了.快看──〔出示课件:先出示小动物的图片,再分别出示它们的名字,引导学生认识这6种小动物.词语带音节,及时帮助学生纠正读音.〕[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小学生形象思维、喜爱图画的特点,开课伊始,通过小动物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利用图片学习生字、词语,是从图片自然过渡到识字学词,直观形象,能够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图文的联系,为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些带有虫字旁的汉字进行预热.这个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小动物名称,为下一步学生的自主读书减少局部文字障碍,对于学生自主阅读可以产生促进作用.]二、稳固认读,认识虫字旁〔出示课件:教师将6种小动物的名字集中出现.〕师:小动物们都去休息了,但是你还认识它们的名字吗?快来自己拼一拼,读一读吧!〔自由拼读→指名读.〕师:认真看看这些小动物的名字,你有什么发现啊?〔学生答:都带有虫字旁.〕〔所有的字中的虫字旁均变成红色.〕师:带有虫字旁的字,一般和动物有关,或和虫子有关.我们今天认识的这些动物朋友,有的是体形很小的动物,如蚯蚓、蝌蚪;有的是动物界中的昆虫,如蜻蜓、蚂蚁、蜘蛛、蝴蝶.以后我们还会学到很多带有虫字旁的汉字,希望大家不要忘记它哟![设计意图:本课的内容看起来与集中识字比拟相似──学习带有虫字旁的字;但又有很大区别──这一课是在语言环境中认识汉字,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为理解和稳固识字提供了条件.而学习汉字的关键是要掌握偏旁部首,这样有利于学生独立识字和记忆字形.利用归类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虫字旁,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将偏旁与其含义建立联系,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三、自读儿歌,检查读音〔一〕初读课文师:书中有一首儿歌,告诉我们这些小动物可有意思了,它们做的事情都不一样.你想去它们那里看一看吗?师:请你翻开书57页『识字4』,先来自己读一读,注意看准音节,争取把字音都读准确.〔学生自由读书,教师巡视指导.〕〔二〕教师范读儿歌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那你们愿意听老师来读一读这首儿歌吗?师:请大家认真看书,用心听老师读,看你刚刚是不是都读对了.〔三〕学生再次读书,稳固读音师:这一次,相信你有信心把儿歌读好了,对不对啊?师:请你再把儿歌读一遍,这一次争取读通顺,读流利,好不好?[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学生的兴趣点调动起来,带着他们自然进入学习状态,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虽然儿歌中有很多的认读字学生可能不认识,但是有了前面环节识字读词的根底,相信学生们已经在内心中产生了读书的愿望,而这种愿望一旦被激发,读儿歌的难度就会相对降低.同时,让学生尝试独立读书,对稳固识字,建立学习的自信心都是十分有好处的.但是,从实际出发,这首儿歌中的生字确实很多,加上带有虫字旁的字比拟集中,一旦学生大面积接触后,就很容易产生混淆,继而为读书带来困难.也许在自读儿歌的过程中,学生内心的兴奋点会逐渐降低,教师抓住这个时机,及时范读儿歌,帮助学生及时正音,带着学生走过生字读音的这个坎,帮助学生加强读书的信心.]四、认读词语,读通句子师:同学们读书真棒!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你们是不是都读得特别好了!〔出示课件.〕展翅飞师:这个词语谁会读?〔出示词语,指名拼读.〕师:谁能做个展翅飞的动作?大家都来展翅飞一飞,边做动作边读词语.师:儿歌中说谁展翅飞?〔出示句子读一读,引导学生体会蝴蝶飞时的美,感受美,读出美.〕捉迷藏师:这个词语谁会读?〔出示词语,指名拼读.〕师:我们班哪个小朋友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师:儿歌中说谁也爱玩捉迷藏的游戏?〔出示句子读一读,引导学生感受捉迷藏的有趣.〕造宫殿师:这个词语谁会读?〔出示词语,指名拼读.〕师:谁见过宫殿?〔出示宫殿图片帮助理解.〕师:儿歌中说谁也住在宫殿里?〔出示句子读一读,引导体会蚯蚓的了不起.〕师:哪个小朋友知道蚯蚓能帮助我们做些什么事情?〔引导学生知道蚯蚓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运食粮师:这个词语要看准后再来读啊!〔出示词语,指名拼读;知道食粮就是粮食.〕师:儿歌中说谁运食粮?。

识字4教学设计(精选13篇)

识字4教学设计(精选13篇)

识字4教学设计(精选13篇)识字4 篇1【教材分析】本课由五句谚语组成,不仅形象地介绍了一些简单的天文、气候等方面的知识,还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谚语这一中华民族古老而质朴的语言形式,从而引导学生注意发现和积累谚语,丰富自己的知识。

本课虽为谚语,但韵文味道很浓,各句虽然意思独立,但从韵脚来看全文一气贯通,体现了汉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学习课文时,学生或许能说出课文中一些句子的意思,但不是直接从大自然中探求感悟而来,而是从书本、影视中得来的间接的知识。

因此,增加学生的感性体验,把本课的学问性知识转化成体验性知识,是教师的着力所在。

学生对识字课已经很熟悉,而且积累了许多的方法和经验,很多学生能够留意生活中的汉字,具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互教互学中扩大视野,体验与伙伴合作的乐趣。

【本课的教学目标】1、认识“初、眉”等几个生字。

会写“北、角”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谚语的美。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4、有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主动识字、主动积累谚语。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建议】本课在教学时,可分为三大教学板块:我会读、我知道、我在想。

一、“我会读”主要体现生字的识记有层次、有梯度。

先让学生借助于工具——拼音来识字,然后摆脱拼音,让学生依靠脑力来识字。

先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识字,然后一步步缩小语境,直至脱离具体语境也认识这个字。

这一板块主要体现了变“教学”为“学教”的教学理念。

“学教”即“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先学后教”不仅是一种时间顺序的调整,“以学定教”不仅是教学方法的改变,两者都表明了学生在新课堂教学中的根本地位。

1、先让学生自己借助于工具──拼音来识。

2、然后齐读投影片上没有注音的课文,遇到障碍时再回到课文中借助拼音读。

3、缩小语境,指名读词语卡片。

4、再次缩小语境,指名读词语生字卡片。

5、每一个同学在自己的小组内自豪地向组员展示自己的成果: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识字4》教案精选七篇

《识字4》教案精选七篇

《识字4》教案《识字4》教案「篇一」幼儿园语言儿歌教案大全集:科学识字-飞机目标及内容:1、欣赏25—26课,重点第26课,熟悉欣赏常规。

2、体验与父亲的情感。

3、认读“上”、“下”,复习“爸爸”、“妈妈”、“奶奶”、“爷爷”、“哥哥”、“姐姐”。

准备1、《幼儿听读识字》第1册书(人手一本)、录音机、磁带。

2、字条“欣赏”、“手指字耳朵听眼睛看书不出声”。

3、第26课大范例。

4、头饰字卡“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爷爷”、“奶奶”、“姥姥”若干(比幼儿人数少一份),相应大字卡各一张,“上”、“下”大字卡各一张,“火车头”头饰一个。

过程及建议(一)欣赏。

1、发书,复习欣赏常规。

2、放录音,欣赏第22—27课,教师巡回指导。

3、重点欣赏第26课。

4、收书。

(二)启发谈话,复述第26课。

1、为什么说爸爸的`双手是娃娃的飞机?2、娃娃怎样坐上去?飞机是怎样飞的(随机出示“上”、“下”字卡)?3、和爸爸一起玩坐飞机有意思吗?4、你和爸爸玩过这种吗?建议小朋友回家后和自己的爸爸玩一次坐飞机的。

(三):开火车。

目的:认读“上”、“下”,复习“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爷爷”、“奶奶”、“姥姥”。

准备:1、头饰字卡“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爷爷”、“奶奶”、“姥姥”若干(比幼儿人数少一份),相应大字卡各一张,“上”、“下”大字卡各一张。

2、“火车头”头饰一个。

玩法:1、幼儿站成圈,分别戴上“姥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字卡头饰。

开始,请一位幼儿戴“火车头”头饰当火车头。

火车头说:“火车开了,呜——”小朋友在“火车头”后两臂屈肘前后摆动,模仿火车车轮转动,边说边顺圈走:“一列火车长又长,哐哨、哐哨向前方。

”幼儿念完,老师说:“火车到站了,我们先接姥姥上车。

”戴“姥姥”字卡头饰的小朋友走到火车头后面。

继续进行,陆续请其他角色上火车。

2、当火车上人数较多时,教师一只手举人称字卡,一只手举“上”或“下”,请幼儿看清是“××上”,“××下”后,下车的幼儿站到圈外,上车的幼儿站到火车队伍中。

《识字4》教学设计精选3篇

《识字4》教学设计精选3篇

《识字4》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会认5个生字。

2、了解形近字、同音字。

3、掌握用形近字识字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本课10个别生字的读与写。

难点:利用形近字来识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幻灯片。

教学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我偿来学习形相近,但偏听偏旁不同的字。

二、借助拼音来识字1、教师范读生字,听听读音有什么区别。

2、学生自由读,咬准字音。

3、重点指导。

这几个字都是三拼音,拼读时不能把中间的介母拼掉了。

其中"胶""跤""饺""较"只是声调不同,其余都有相同。

"校"的读音为"xiào"。

"摔"的认读有些困难,"shuāi"要读准翘舌音。

4、学生多种形式练读。

三、识记字形1、这些生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这5个生字的右边部分是相同的--"交"。

这5个生字的偏旁不同,分别是"月""足""饣""木""车"。

2、教师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体会生字的组成方法。

四、学习会认的生字1、教师范读。

2、学生认读。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的5个生字音相近,形本近,在以后的学习中要作业:给汉字找朋友。

胶饺校较jiàjiāojiǎoxiào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

1、指名认读生字、词。

2、听写生字、词。

二、导入新课上节课我学习了一些形近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类字词。

三、借助拼音来识字教师范读生字,听听读音有什么区别。

学生自由读,注意第二声和第三声的区别。

重点指导。

"防"和"肪"的读音相同。

"纺""访"和"仿"的读音相同。

语文识字四教学设计

语文识字四教学设计

语文识字四教学设计语文识字四教学设计篇一: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四)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四》研究课教案一、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识字四》二、教学目标:1.认识“蜻、蜓”等11个生字,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会写“蚂、蚁”两个字,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书写,做到间架结构合理。

2.通过在阅读、游戏中识字,指导学生认识本课生字,提高识字能力。

3.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认识11个生字。

会写蚂蚁两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2.教学难点:结合各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儿歌的兴趣,感知儿歌所特有的表达优势,鼓励他们在平时多积累、多运用。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磁条黑板、动物图画。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1.师:同学们,夏天就要快到了,小动物们也都跑出来玩了。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动物世界走一走,看一看,去和小动物们交朋友。

2.师:快看,我们已经到了动物世界了!(出示课件:动物图)这么多可爱的小精灵,你们都认识吗?让我们去和它们打招呼吧!(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二)出示图片,认读字词1.依次点击“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6种动物的情境图并配上词语。

2.师:多可爱的夏天呀,(点击)咦,小动物呢?怎么都不见了?哦,原来它们都飞到儿歌里面去了。

(出示儿歌)3.师:请同学们打开书,仔细读读儿歌,注意读准字音、字词,读通句子。

把藏起来的小动物的名字用横线画出来,并大声多读几遍。

(师相应点评学生的自读:这个小朋友划得多轻、多仔细啊,老师奖励你一个蝴蝶贴纸。

/这个同学读得很认真,老师也要奖励你一个小动物。

/这位同学把书端得很正,坐姿也很端正,老师也要奖励你!??)4.(1)师:读好的同学可以举手示意老师!好,1、2、3!生:坐端正。

(2)师:老师把你们要找的小动物都给列在了屏幕上,看看自己都找到了吗?(出示小动物的名字,带拼音)(3)师:下面老师来检查同学读书的情况,请同学们来拼读这些词语。

一年级上册《识字4》的教学设计(通用13篇)

一年级上册《识字4》的教学设计(通用13篇)

一年级上册《识字4》的教学设计(通用13篇)2022-12-15一年级上册《识字4》的教学设计(通用13篇)一年级上册《识字4》的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词,读准字音。

2、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培养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熟读词串。

二教学重点: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培养学生看图识字、识词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借助图片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

四教具准备:图片,词语卡片,投影仪,自制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词语,以开火车的形式抽读词语卡片。

ɡuān chá cǎi jí kūn chónɡtián yěshù lín huācón ɡ观察采集昆虫田野树林花丛tánɡlánɡmǎyǐxīshuài hú dié tiān niú qīnɡtínɡ螳螂蚂蚁蟋蟀蝴蝶天牛蜻蜓1、学生按顺序读,老师指正。

2、打乱顺序让学生比赛读。

(二)图文结合,诵读韵文。

1、投影出示韵文,指导学生熟读成诵,形成积累。

识字4观察采集昆虫田野树林花丛螳螂蚂蚁蟋蟀蝴蝶天牛蜻蜓(1)4人小组互读,并推选一名读得好的同学在班级里交流。

(2)让学生们朋友与朋友之间开火车读韵文。

(3)学生看图,一边读韵文一边想像画面。

(4)让会背的学生站起来背诵韵文。

2、指导学生用上本课的词语说一句话。

例: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1)( )是小鸟的家。

(2)夏天的夜晚,( )在(田野)里唱歌。

(3)一群( )正在搬粮食。

(4)( )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5)小朋友们细心地( )地上的(蚂蚁)。

(6)。

(三)观看昆虫标本,培养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识字4》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识字4》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识字4》教案教案教学设计识字4教学目标:1、认识“蜻、蜓、蝴、蚯”等11个带有虫字旁的生字和“展、运、网” 3个生字。

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正确、整齐、规范书写”蚂、蚁、前、空、房、网“6个字。

3、正确、流利朗读儿歌。

4、认识并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使学生产生好奇,愿意观察、了解大自然。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

夏天就要到了。

夏天里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呢?我们先一起看看小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吧?二、认识动物,看图说话。

1、出示动物园(课件或挂图)。

说说图上有什么动物?生活中看到过这些些动物吗?2、动物们在干什么?三、学习字词。

1、自由读儿歌,用”——“划出藏在儿歌里的这些小动物,并大声多读几几遍。

要求:读准字音。

自由读儿歌开火车读儿歌读词重点指导:蜻(q ng)蜓(t ng)2、(出示词:蜻蜓、蚂蚁、蝴蝶、蝌蚪、蜘蛛、蚯蚓)它们又从儿歌里跑出来了,还认识他们吗?(1)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2)去掉拼音再认一认。

3、游戏:找朋友”(图与词配对)4、观察特点,认记生字。

(1)观察生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2)小组合作,识记这些虫字旁的生字。

(3)检查。

四、读儿歌,继续识字。

1、自由读儿歌。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的一行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情和小动物的快快乐。

3、齐读儿歌。

4、继续识记“网、运、展”。

(1)(出示3个生字所在的句子)指名朗读。

(2)指名认生字。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记生字(画一画、猜一猜、做一做等)。

五、指导书写“蚂、蚁、网“。

《识字4》教学设计15篇

《识字4》教学设计15篇

《识字4》教学设计15篇《识字4》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识字4》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识字4》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充分遵循低年级识字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兴趣的理念,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以学生的发展为原则,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义,并在实践活动中积累、迁移、创造性地运用词汇。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效率。

【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一、导入课下,大家一定积累了不少的成语,那谁愿意把你的积累成果向大家展示一下呢?(指名说)(设计意图:由积累成语到导入本课的学习,旨在激发孩子积累成语的兴趣。

)你们真了不起,都积累了这么多的成语了!今天啊!我们就来学习的是由成语组成的《识字4》。

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师板书课题)二、读中识字(设计意图:识字是重点,二年级的学生应该有自己识字的能力了,让学生在读中识字,正是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

)1、相信大家现在都迫不急待要和成语朋友见面了。

那就打开书,自己来读读《识字4》。

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你该怎么办呢?(指名说方法)2、好!那就用你喜欢的方式和生字交朋友,来读成语吧!注意读准字音。

(生自由读)3、你们都会读了吗?会读和你的同桌互相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准确。

(同桌互读)4、(出示成语原文)刚才老师看到大家读得很认真,现在我把三组成语从书中请了出来,有谁想单独来读成语呢?(指名三人分组读)那么我们可要认真听,然后评一评,谁读得最棒!5、听了朗读,你想给谁评一评呢?(指名评价)6、还有要试试的吗?(指名三人分组读)7、你们读得也很棒!老师看到大家都想读成语,那我们就一起来读读成语吧!(齐读)8、(出示“我会认”生字)这会儿,生字的小伙伴回家了,只剩下淘气的生字朋友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字四教学设计
本文是关于识字四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教学要求:
1、认识9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认识9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难点: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听老师讲《拔苗助长》的故事,揭示课题。

教师简介成语的特点。

(如,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有的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像“后来居上”。

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像“杯弓蛇影”。


二、初步朗读课文。

1.出示“识字4”中的成语。

2.听示范朗读。

3.自由朗读,不会的字看书上的注音拼读。

三、读词识字
1.自愿读成语,师生正音。

提示:寸,平舌音;彰、障,分清声调。

2.出示字词卡,学生认读。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4、全班交流。

提示:(1)村-寸,用“减一减”的方法;工-功,用“加一加”的方法;彰-障,用“换一换”的方法。

(2)你最喜欢和哪个生字交朋友,为什么?(字词的运用)(组词、近反义词、造句等形式)
5.识字的巩固。

(1)用开火车的方式,巩固和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2)看字卡说词语。

如,“寸”──“寸有所长”。

(3)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6.指导读全文,读出韵味,巩固认字。

(1)师生对读。

老师读前一个词语,学生对后一个词语。

(2)生生对读。

一人读一个词语,或一人读一节,互相正音。

(3)齐读,指导读出韵味。

注意体会韵脚的读音:长-彰;天-山;功-成。

(4)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读了这些词语明白了什么。

四、写字。

1、读一读田字格里的字,按结构分类。

2、学写寸、落。

寸:独体字。

与才比较。

组词。

落:上下结构。

组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

指名读、开火车组词读。

2、出示词语。

开火车读。

二、学习课文内容。

1、指名读第一组的四个成语。

边读边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尺比寸长,但运用的场合不同,尺有显得短的时候,寸也有显得长的时候。

比喻每个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

出自《楚辞·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相得益彰
相得,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

原指君臣之间相互配合更能发挥各自特长。

后泛指两者之间互相映衬,更能显示各自的长处和优点。

出自汉代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彰。

”)
第一组是说人应该“取长补短”。

2、相同方法学习二、三节。

第二节。

(坐井观天
坐在井里看天。

比喻见识有限,眼光短浅。

出自《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

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管中窥豹
管,竹管;窥,从孔隙中看。

从竹管孔中看豹,只能看到豹子身上的一块斑纹。

比喻见到的只是事物的一小部分,未能看到事物的全貌。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障,遮挡。

一片小小的树叶挡住了眼睛,就看不见远处高大的泰山。

比喻被眼前细小的事物蒙蔽,看不到事物的本质或全体。


第二组是说看事物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

第三节。

(拔苗助长
把禾苗拔高,帮助它生长。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这是个寓言故事,说明不顾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结果反而把事情弄糟。

瓜熟蒂落
瓜熟了,瓜蒂自然脱落。

比喻条件或时机成熟,事情自然就会成功。

出自宋代张君房《云芨七签》:“瓜熟蒂落,啐啄同时。


水到渠成
渠,沟渠。

水流到的地方自然成渠,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出自宋代苏轼《答秦太虚书》:“水到渠成,不须虑。

”)
第三组是说做事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三、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成语,能说说它们的意思吗?
四、写字。

学习六个左右结构的字。

强调:
补:第四、五两笔要短,右边不过竖中线,左边衣字旁,不要写成示字旁。

拔:左窄右宽,捺要舒展,右边不要写成“发”。

所:注意左边的笔顺。

助、功:右边都是“力”字,“横折钩”的“折”笔要往左斜,不能写垂直。

板书:
识字四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管中窥豹坐井观天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拔苗助长徒劳无功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课后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