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的秘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沪科版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下册《活动一自行车的秘密》说课稿

沪科版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下册《活动一自行车的秘密》说课稿

沪科版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下册《活动一自行车的秘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活动一自行车的秘密》是沪科版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下册的一个主题活动。

本活动以自行车为研究对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原理和骑行技巧。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自行车的起源、自行车的结构、自行车的原理、自行车的骑行技巧等,旨在让学生在探究中提高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对于自行车这一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他们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自行车的结构、原理和骑行技巧方面还存在很多疑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实验、探究,从而解决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原理和骑行技巧,学会自行车的简单维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自行车的结构、原理和骑行技巧。

2.教学难点:自行车的原理和骑行技巧的讲解与实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探究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自行车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自行车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自行车的结构:学生分组观察自行车模型,了解自行车的各个组成部分,并讨论自行车的结构特点。

3.自行车的原理:教师讲解自行车的原理,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自行车的运行过程。

4.自行车的骑行技巧:教师示范自行车的骑行技巧,学生分组练习,掌握正确的骑行方法。

5.自行车维修:教师讲解自行车的基本维修方法,学生分组进行维修实践。

6.总结与反思: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自行车结构2.自行车原理3.骑行技巧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

《活动一自行车的秘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六年级下册

《活动一自行车的秘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六年级下册

《自行车的秘密》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本课旨在通过《自行车的秘密》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
1. 了解自行车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 掌握自行车安全使用的基本常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激发学生对科技和机械原理的兴趣,提升其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自行车的基本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2. 自行车安全使用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自主探究自行车的秘密,并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思考。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环境准备:教室或实验室,配备自行车实物或模型;
2. 教学材料准备:自行车零部件图解、安全使用指南、相关实验器材;
3. 学生分组准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配备一名小组长负责协调活动;
4. 安全防护准备:确保学生了解并遵守活动安全规则。

通过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需提前组织一次全面的安全教育培训,通过讲座、视频等形式,使学生们深入理解安全的重要性,并明确活动中的各项安全规定。

此外,我们还需为活动现场配备足够的安全设施,如急救箱、防火设备等,以备不时之需。

在活动过程中,小组长的角色至关重要。

他们不仅需要确保每个成员都了解并遵守活动规则,还需在遇到问题时及时与教师或组织者沟通,以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他们还需关注每位学生的情绪变化和身体状况,以便及时处理突发状况。

总结而言,只有充分准备并严密组织,我们才能确保学生的安全与活动的顺利进行。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每一个环节,从安全防护准备到小组长的设置,都需要精心策划和实施,为所有学生创造一个安全、有序、有趣的活动环境。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5.1自行车的秘密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5.1自行车的秘密

教学设计活动一自行车的秘密第一课时【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及实验操作,初步了解自行车的基本构造。

2.通过对自行车各部件的质疑,发现问题。

【活动重难点】能对自行车各部件提出质疑、发现问题。

【活动准备】学生准备:收集各种自行车的图片,仔细观察自行车的各个部件。

活动环节教学指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的探究过程,说一说对你的探究有什么启示。

·根据书上的实验方法,讨论解决疑问的实验方法通常有哪几种。

·小组讨论所研究的自行车部件的特点,并试着提出问题以及实验的设想。

验的物品是平时常用的,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请教家长或查阅参考资料。

·实验方法:开展对比实验,分析比较数据等。

·我发现手把上有花纹,它有什么作用?座位下有弹簧,它的作用是什么?轮胎里钢丝条很多,又是为什么?解如何进行探究。

·通过对学生用书提供的实验方法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实验方法,为小组自主探究打下基础。

·以小组形式讨论,确定小组分工,自主开展探究。

任务布置·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实验设想,设计小实验,弄清自行车部件的作用。

·小组合作,在课后完成任务单二。

·通过实物观察,了解自行车的各个部件。

有了探究的步骤,学生探究目的性更强。

第二课时【活动目标】1.通过实验的方式,了解自行车部件的功能及设计意图。

2.通过观察、实验等科学的研究方法,尝试解决问题。

3.通过了解自行车的秘密,体会智慧所带来的便捷。

【活动过程】附:任务单一任务单二。

《活动一自行车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六年级下册

《活动一自行车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六年级下册

《自行车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自行车的秘密》这一主题,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基本构造和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提高其综合实践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围绕自行车的构造和功能展开。

1. 观察与记录:学生需带回家一辆自行车,仔细观察其各部分构造,包括车架、车轮、刹车系统、传动系统等,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2. 探究与实验:学生需通过简单的实验,了解自行车的工作原理,如如何通过蹬踏驱动自行车前进,以及如何通过刹车系统控制自行车的停行等。

实验过程中需记录实验步骤和结果。

3. 创意制作:学生可以尝试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简易自行车模型或自行车零部件模型,以加深对自行车构造的理解。

4. 小组合作:学生需与小组同学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共同探讨自行车的秘密,并完成一份小组报告,记录整个探究过程和发现。

三、作业要求1. 观察记录要求详细,能清晰反映出学生对自行车各部分构造的了解程度。

2. 实验过程中需遵循安全规范,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需以文字和图示相结合的方式记录。

3. 创意制作需体现环保理念,使用废旧物品进行创作,制作过程中注意环保与卫生。

4. 小组合作需积极参与讨论,共同完成报告,报告内容需包含组员分工、探究过程、发现及结论等。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及创意制作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2. 小组报告的评价标准包括团队合作情况、报告内容的完整性、探究过程的描述及结论的准确性等。

3.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培养其反思和评价能力。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

2. 对于优秀作业和创意作品进行展示和表扬,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3. 通过课堂讨论和互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自行车构造和原理的理解,提高其实践能力。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和探究学习,使学生能够:1. 深入了解自行车的构造与工作原理;2. 掌握自行车的基本维护与保养技能;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 增强学生对科技与生活的联系的认识。

《活动一 自行车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六年级下册

《活动一 自行车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六年级下册

《自行车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观察、测量、记录等实践活动,了解自行车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作业内容:1. 观察自行车实物图:学生需要仔细看清楚自行车的各个部分,包括车架、轮胎、链条、刹车、车座、车头等,并记录每个部分的功能。

2. 观察自行车结构图:学生需要观察自行车结构图,了解自行车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和配合,并尝试理解自行车的整体工作原理。

3. 测量自行车数据:学生需要测量自行车的几个重要数据,如车轮直径、链条长度、车座长度等,并记录测量结果。

4. 制作简易自行车模型:学生可以使用废旧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自行车模型,并尝试让它运动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要独立完成所有作业,不得抄袭或他人合作。

2. 作业完成后,学生需要提交观察记录表、自行车结构图、数据记录表和简易自行车模型的照片或视频。

3. 作业提交截止日期为下周一前,老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观察的细致程度、动手能力和创新性进行评价。

2. 评价方式:老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分和点评,优秀作品将展示在班级展示墙上。

3. 激励措施:对积极参与、表现优秀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激励大家更好地完成后续的作业。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在提交作业后,学生可获得老师的评价和反馈,及时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并针对不足之处进行调整和改进。

2. 老师:通过学生的作业反馈,老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点,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

3. 家长:家长可以了解孩子在作业中的表现和进步,增强与老师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了解自行车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激发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自行车的秘密(教案)-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通用版

自行车的秘密(教案)-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通用版

自行车的秘密(教案)-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通用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历程,掌握自行车的结构和原理。

(2) 学会自行车的安全骑行和日常维护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通过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自行车的兴趣和热爱。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绿色出行理念。

(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自行车的发展历程2. 自行车的结构和原理3. 自行车的安全骑行和日常维护4. 自行车的创新设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自行车的发展历程、结构和原理、安全骑行和日常维护。

2. 教学难点:自行车的创新设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自行车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历程。

(2) 学生分享自己与自行车相关的故事,激发学生对自行车的兴趣。

2. 自行车结构与原理(1) 学生通过观察实物,了解自行车的结构。

(2) 教师讲解自行车的原理,如传动系统、刹车系统等。

(3)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自行车各部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3. 自行车安全骑行与日常维护(1) 教师讲解自行车安全骑行的注意事项,如遵守交通规则、佩戴安全头盔等。

(2)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习自行车的日常维护方法,如清洗、润滑、充气等。

(3) 学生分享自己的骑行经验,互相交流学习。

4. 自行车创新设计(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行车的不足之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行车的改进方案。

(3)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新设计,互相评价、学习。

5. 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活动一自行车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六年级下册

《活动一自行车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六年级下册

《自行车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科技和生活的兴趣,提高其科学素养。

二、作业内容本节课的作业内容主要围绕自行车的秘密展开,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自行车构造探索:学生需通过观察、拆解自行车模型或实物,了解自行车的基本构造,包括车架、轮胎、链条、脚踏等部分,并尝试理解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2. 自行车工作原理分析:学生需通过查阅资料或使用简单的工具,了解自行车的工作原理,如链条的传动原理、轮胎的摩擦力等。

3. 自行车安全知识学习:学生需学习并掌握基本的自行车安全知识,如骑行规范、交通规则等,并能够简单分析日常骑行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

4. 自行车故事或绘画创作:学生可自行创作与自行车相关的故事或绘画作品,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自行车的理解和感受。

三、作业要求1. 观察和拆解:学生需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自行车的拆解和观察,并记录各部分的功能和特点。

2. 资料查阅:学生需通过网络或图书馆等途径查阅自行车的相关资料,并总结出自行车的工作原理。

3. 安全知识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并理解自行车安全知识,并能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实践操作。

4. 故事或绘画创作:学生需在理解自行车的基础上,创作出有创意的故事或绘画作品。

作品需内容完整、表达清晰。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观察记录和拆解情况进行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自行车构造和功能的理解程度。

2. 教师根据学生的资料查阅和总结情况进行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自行车工作原理的理解程度。

3. 教师和家长共同评价学生的安全知识学习情况,重点评价学生是否能够掌握基本的自行车安全知识和规范。

4. 教师对学生的故事或绘画作品进行评价,重点评价作品的创意性、表达清晰度和内容完整性。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行车的秘密。

沪科版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下册《活动一 自行车的秘密》教学设计

沪科版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下册《活动一 自行车的秘密》教学设计

沪科版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下册《活动一自行车的秘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活动一自行车的秘密》是沪科版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研究自行车,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和原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自行车的构造、工作原理、骑行技巧等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式,深入了解自行车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对自行车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自行车的结构、原理和骑行技巧方面,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尽相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构造、工作原理和骑行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自行车的构造、工作原理和骑行技巧。

2.教学难点:自行车的原理和骑行技巧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式,发现自行车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3.小组合作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自行车模型或实物,以便学生观察和操作。

2.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资料,以便辅助教学。

3.准备实验器材,如尺子、量角器等,以便进行实验和测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实物展示自行车,引导学生关注自行车的结构和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自行车的构造、工作原理和骑行技巧,让学生对自行车有更深入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行车的秘密》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自行车的基本构造及各部件的功能。

过程与方法:能通过制定方案来解决对自行车各部件所产生的质疑,训练学生运用观察法、实验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升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能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活动重点] 了解自行车的基本构造及各部件的功能。

[活动难点] 能通过制定方案来解决对自行车各部件所产生的质疑。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了解自行车发展史,收集各种类型自行车的图片,初步了解自行车的基本构造。

教师准备:收集自行车相关知识、图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揭示研究课
同学们,你们都会骑自行车吗?那你对自行车了解多少?你想知道最早的自行车是什么样子的吗?(出示图片,简述发展史)1770年法国人西夫拉克发明了最原始的自行车。

它只有两个轮子而没有传动装置,人骑在上面,需用两脚蹬地驱车向前滚动。

直到1886年,英国的机械工程师斯塔利,从机械学、运动学的角度设计出了新的自行车样式,装上前叉和车闸,使用滚子轴承,前后轮大小同,以保持平衡,并用钢管制成了菱形车架,还首次使用了橡
胶车轮。

显著地提高了自行车的骑行性能。

斯塔利不仅改进了自行车的结构,还改制了许多生产自行车部件用的机床,为自行车的大量生产和推广应用开辟了宽阔的道路,因此他被后人称为“自行车之父”。

他所设计的自行车车型与今天自行车的样子已经基本一致了。

英国人詹姆斯把自行车前后轮改为大小相同,并增加了链条,使其车型与现代自行车基本相同。

自行车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历程,现在已经成了许多人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它不但实用性强,而且越来越美观。

同学们请看,这些自行车的设计是不是很独特?(展示图片:各式各样设计新颖的自行车)看到这里,你对自行车是不是更加感兴趣了?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的自行车王国,去探寻自行车的秘密吧。

(板书课题)
二、出示挂图,认识自行车各部分名称,了解其作用。

1、车体部分:包括车架、前叉、车把、鞍座和前叉合件等,是自行车的主体。

自行车传动部分包括脚蹬、曲柄、齿轮、链条、中轴和飞轮等,由人力踩动脚蹬,通过以上传动件带动车轮旋转,驱车前行。

2、行动部分:即前后车轮(包括前后轴部件、辐条、车圈、轮胎等)。

3、安全装置:包括刹车、车灯、车铃、反射装置等。

根据需要,还可增加一些附件,如支架、挡泥板等。

另外,装有变速机构的运动车、竞赛车、山地车等还装有变速控制器和前后拨链器等。

三、引导研究问题
1、确定本课研究问题
(1)通过交流,我们对自行车有了更深的了解,你有什么疑问吗?
(2)学生在组内提出问题,在全班进行交流。

2、对问题进行梳理分类:
引导学生运用“关于……”进行表达。

(关于齿轮、关于轮胎、关于刹车、关于反光片……)
3、老师示范完成学习卡的填写。

关于反光片的研究方案:
问题:晚上,能从多远的距离看到反光片的反光?
实验操作:晚上用手电照射反光片。

四、小组讨论,确定研究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完成学习卡。

老师到各组进行指导。

四、小组展示研究方案
五、总结:
师:今天在与小组同学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与他人合作学习,我们可以取长补短,充实完善自己,让我们的学习过程更加轻松愉快。

自行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之一,我国又素有自行车王国的美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其第二十九条第四款规定:“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即使是成年人,在骑车过程中,也必须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为自己的安全负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可以了解更多的关于自行车的知识,学习了怎样制定研究方案,知道了运用观察法时一定要认真、细致,并作好观察记录;运用实验法时要做到科学、可行,容易操作。

在这里,
老师预祝同学们的活动方案在课外能顺利实施成功!
六、完成课本第53页的“学习单”。

七、课后延伸:收集自行车有关信息,特别是骑车应注意哪些方面。

板书设计:
活动一自行车的秘密
(图片粘贴)(示范:研究展示区
方案粘贴)(学生研究方案粘贴)关于…... 关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