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习作4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四》课件

“我”随口回了一句。“我是你爸爸的同事,你不 认识我了吗?”陌生人笑眯眯地对“我”说。“我” 抬头看了看他,心里在回忆那些我见过的爸爸的同 事,“我这有几粒好吃的糖给你吃。”说完他拉住 “我”的手,拿出几粒糖给我。“我”心里在想, 这个人“我”没见过呀,他是认错人还是……。 “我”灵机一动问道:“你也是开卡车的吗?我爸 爸今天开车去哪了?”“对!对!你爸爸开车出去 了,叫我来接你”。说完陌生人剥了一粒糖,想往 “我”嘴里塞。“是一下子紧张起来,怎么办?平时在电视中 和报刊杂志上看到过不少坏人骗小孩的案件,今天被 “我”遇见了,怎么办?他手里的糖肯定有问题,
“我”决不能吃。“我是不吃糖的,难道我爸爸没和 你说过吗?”“我”急中生智地说,“噢,我忘了。”
陌生人无奈地把糖放进袋里,“我带你去见你爸爸。” 他拉着我的手说道。“我”慢吞吞地走着,大脑却在 高速运转着,平时爸爸妈妈教过我很多自救自护的方 法,杂志上也有好多这方面的文章。对了,我有办法 了。“每次去爸爸那里,我都会帮爸爸买包烟的,我 们去小店买好烟。
正确运用自己的智慧与坏人周 旋,以做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学会自我保护是一件多么重要 的事啊!它不但能在比必要时给予 我们帮助还能令我们减少许多不必 要的麻烦。
欢迎领导专家们指导!
人为伤害:受骗、抢劫、丢失、触电、溺
水、交通事故。 应对不同的危险,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在家中的自我保护
防火——及时关闭电源、煤气灶阀门,同时打 开门窗, 呼唤邻居、行人帮助灭火。家里或 近处有电话,应迅速拔119报警。 防水——知道家里水源的总开关在哪里, 一旦 发生跑水情况,先把总开关关闭。如果拧不动, 要赶快请邻居帮忙。迅速拨打维修电话。 防煤气——要知道预防煤气中毒的常识和使用 炉火和煤气灶的方法。屋里要经常通风换气。 防盗——人在家,把屋门、防盗门从里反锁上, 钥匙放在固定位置等。
六年级下册语文《口语交际与习作四》精品课件

欣赏2:写具体之一——有条理地展开过程。 …… 只听见“嘭”的一声,好似…… 我一下子不知所措了…… 紧急处理就绪了…… ……
欣赏3:写具体之二——使描写“活”起来。 我拎起了电话听筒……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二、打开思路,畅所欲言
1、你最想写的是什么事情?
回忆口语交际上自己或别人说的自我保护的故事, 哪些令自己印象深刻或受益匪浅。 2、谁来告诉大家你最难忘的自我保护的故事? 在草稿上写出题目,用几句简练的话列出提纲。
3、通过这件事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把握文章的主题,说出自己的感受。 4、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这些惊险的故事,相信大家 都能够写得很精彩。
口语交际· 习作四
学会生存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打开思路,引出话题
同学们,《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 一定深深地打动了你。鲁滨孙在荒岛上战 胜了各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的精神,使 他成为一个英雄的象征。我们可能终生也
遇不到那样的情境。但“学会生存”却是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
你怎样理解“学会生存”? 说说听到“学会生存”这四个字 你想到些什么?
应该如何应对呢?请同学们交流交流吧。
我们可能遇到的危险或灾害: 自然灾害:洪水、雷电、地震、海啸;
人为伤害:受骗、抢劫、丢失、触电、 溺水、交通事故„„
应对不同的危险,要采取不同的方
法——
在家中的自我保护:
防火——及时关闭电源、煤气灶阀门,同时打开 门窗, 呼唤邻居、行人帮助灭火。家里或近处 有电话,应迅速拔119报警; 防水——知道家里水源的总开关在哪里, 一旦 发生跑水情况,先把总开关关闭。如果拧不动, 要赶快请邻居帮忙。迅速拨打维修电话。 防煤气——要知道预防煤气中毒的常识和使用炉 火和煤气灶的方法。屋里要经常通风换气。 防盗——人在家,把屋门、防盗门从里反锁上, 钥匙放在固定位置等。
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四

(2)交流要求:
认真倾听别人讲了什么,你从中了解到哪
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不
同见解。
(3)交流内容:
自己遇到、听到或从报刊杂志电影电视等 媒体了解到的有关自我保护的事情。
我们可能遇到的危险或灾害:
自然灾害:洪水、雷电、地震、海啸;
人为伤害:受骗、抢劫、丢失、触电、溺水、交
通事故……
应对不同的危险,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在家中的自我保护:
防火——及时关闭电源、煤气灶阀门,同时打开门 防煤气——要知道预防煤气中毒的常识和使用炉火 窗, 呼唤邻居、行人帮助灭火。家里或近处有电 和煤气灶的方法。屋里要经常通风换气。 话,应迅速拔119报警; 防盗——人在家,把屋门、防盗门从里反锁上,钥 防水——知道家里水源的总开关在哪里, 一旦发 匙放在固定位置等。 生跑水情况,先把总开关关闭。如果拧不动,要赶 快请邻居帮忙。迅速拨打维修电话。
读完之后,我不禁反省自己:如果我流落到孤 岛,能活几天?一天?两天?我又能干些什么?会 劈柴?会打猎做饭?我连洗自己衣服还笨手笨脚的 呢!再说了,没有一个人讲话,多孤单呀!我准会 憋死的!可见鲁滨逊是多么乐观向上!我觉得人应 该学习他这种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无论何 时何地都坚强地活下去,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要争 取,决不能放弃!我们要像鲁滨逊那样有志气、有 毅力、爱劳动,凭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取得最后 的胜利!
口语交际·习作四
R 六年级语文下册
口语交际 习作
口语交际
同学们,《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一定深
深地打动了你。鲁滨孙在荒岛上战胜了各种困难,
顽强生存下来的精神,使他成为一个英雄的象征。 我们可能终生也遇不到那样的情境。但“学会生 存”却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
《口语交际·习作四》课文简说

《口语交际·习作四》课文简说导读:本次“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内容,与本组课文的学习主题紧密相关,意在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读生活之书,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发,并能自觉地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行动为生活之书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
在这次“口语交际”及“习作”中,编者安排了丰富的内容,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供了说话和习作的思路:可以是一件小事,也可以是一条警句格言,还可以是一幅漫画。
为了降低写作难度,让学生切实有话好写,写自己想写的内容,建议:1、将“回顾·拓展四”提到“口语交际”和“习作”前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更好联系本单元内容,进一步发挥课文的范文作用,同时可以也为学生提供一些警句格言做参考;2、可预先布置学生去搜集一些有意义的名言和有趣的漫画,以进一步丰富本次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具体内容。
口语交际的教学,可以参考以下教学步骤进行:1、回忆本单元学习的主题,加深对“生活”就是一本永远读不完,也读不够的书的印象。
2、自读“口语交际·习作四”各板块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和写作的内容,然后要求学生在默读后说一说:本次“口语交际”和“写作”的主题是什么?交流的内容可以是些什么?3、分块讨论“口语交际”的要求:一件事:把事情的发生和经过讲清楚,把从中得到的启示说明白;名言警句:是一句什么话,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它给自己的帮助和启发是什么;一幅(组)漫画:图上画了什么,使你联想到了什么,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分块讨论后,教师可以概括一下:无论选哪个内容,交流时都需要说清:是什么(内容),有什么启发这两点。
4、各人自选一个内容,按要求准备交流。
5、同桌(或四人小组)互相交流,互帮改进。
6、全班交流:每一板块可交流2~3人,然后分块组织评议:对照要求看看哪些内容讲得不错,什么地方还可以改进;评议别人的时候,还可以说说自己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鼓励学生在倾听和评议中互动。
习作教学可以参考以下教学建议:1、进一步打开思路:生活中,除了书上说到的: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会引起我们的思考,从中获得启示,还有哪些情况也会让人很受启发?比如:一本好书、一篇报道、一张照片、一次活动……关键是引导学生讲出:它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学会生存”。
编排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自我保护的本领;二是借助这样一次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用列举事实的方法表达自己观点的本领。
1.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
能把自己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事情说清楚,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自然地与他人交流。
3.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能够写清事情及感受,并与同学互改习作。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打开思路,引出话题
1.同学们,《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一定深深地打动了你。
鲁滨孙在荒岛上战胜了各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的精神,使他成为一个英雄的象征。
我们可能终生也遇不到那样的情境。
但“学会生存”却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
(板书:学会生存)
2.“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倡的一个概念。
国际教育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说:人们再不能一劳永逸获取知识了,而要终身学习如何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
说说由这四个字你想到些什么。
二、畅所欲言聊话题
1.教师读一则报道《14岁少女勇斗歹徒惹争议:该不该见义勇为?》(正方:称赞她是“小英雄”,社会呼吁见义勇为,有助于弘扬社会风气;反方:“鸡蛋不要碰石头”,在通常情况下,未成年人还不具备与违法犯罪分子或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作直接面对面抗衡的能力,而见义勇为的后果很可能是徒劳的甚至付出生命。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体现了尊重生命这一主题,鼓动未成年人“见义勇为”是与法律明显相悖。
)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2.出示: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北京市教育局主持制定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正式出台,“敢于斗争”在新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被删掉,“见义勇为”也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消失。
“主动报告”、“遇有侵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学会‘自救自护”等有效保护青少年生命安全的内容则首次出现。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我们要珍视生命,就要学会生存,学会自我保护。
3.小组内交流
(1)交流内容:自己遇到、听到或从报刊、杂志、电影电视等媒体了解到的有关自我保护的事情。
(2)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别人讲了什么,你从中了解到哪些自我的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不同见解。
然后共同讨论: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或灾难,应该如何应对;小组总结后推选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三、召开“自我保护”座谈会
1.请各组代表到主席台就座;推荐一名主持人与老师共同主持。
2.确定座谈会有关要求:
(1)发言人必须将发布的内容或事情讲清楚。
(2)在发言过程中说说自己学到了哪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3)在座的各位同学可以和发言人共同讨论同一个自我保护故事或方法进行提问。
同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
3.各位代表分别发言,每次发言完毕,主持人组织发言人与同学们共同讨论话题,或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4.评选“最佳发言人”和“最佳自我保护办法”,并说明评选理由。
5.引导大家总结,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如何应对?
(1)在家中的自我保护:防火-及时关闭电源、煤气灶阀门, 同时打开门窗, 呼唤邻居、行人帮助灭火。
家里或近处有电话, 应迅速拔119报警;防水-知道家里水源的总开关在哪里, 一旦发生跑水情况, 先把总开关关闭。
如果拧不动, 要赶快请邻居帮忙。
迅速拨打维
修电话。
防煤气-要知道预防煤气中毒的常识和使用炉火和煤气灶的方法。
屋里要经常通风换气。
防盗-一人在家, 把屋门、防盗门从里反锁上, 钥匙放在固定位置等。
(2)在外边的自我保护:上学下学尽量走大路, 少走僻静小路最好结伴而行。
如遇坏人打劫, 尽快避开, 跑向人多的地方, 同时大声呼救;如发现火灾, 有人溺水等要大声喊人, 不要自己去救火, 不会游泳, 不会救护, 千万不能下水救人;不进网吧,不与网络聊天中认识的陌生人见面或留下联系方式等。
四、总结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平均每天就有十多个未成年人因为天灾或人祸而提前结束春天般的生命。
在灾难面前,生命都会显得无比脆弱。
但是,很多灾难的背后,我们又会痛切地感觉到,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多点求生意识、求生技能,也许,很多人还是可以逃出死亡。
让我们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吧!
资料袋
2004年12月26日,11岁的英国少女蒂莉·史密斯跟爸爸妈妈已经在泰国度假胜地—攀牙湾游玩时,发现远处海水突然不平静起来时,她马上觉得非常不安。
蒂莉注意到,远处的海水开始出现泡沫,水流的速度也在加快,且急速后退,这让她立即联想到老师在地理课上讲述的有关海啸将发生的知识。
蒂莉歇斯底里地狂呼“不好了,要发生海啸了!”父亲带妻子女儿返回旅馆,并将此警告带给100多位
游客和旅馆的工作人员。
就在人们逃离海滩没几分钟,巨浪袭来,人们却全都获救了。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听到了那么多自我保护的故事,这些故事中都蕴含着知识与智慧的力量,还有令人敬佩的坚强、镇定与乐观,使危难化险为夷。
有些故事让我们听起来惊心动魄,有些让我们赞叹不已。
这节课,我们就来写写自己经历或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自我保护的事情,也可以写《鲁滨孙漂流记》的读后感。
二、打开思路,畅所欲言
1.你最想写的什么事情?
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上自己或别人说的自我保护的故事,哪些令自己印象深刻或受益匪浅。
2.谁来告诉大家你最难忘的自我保护的故事?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草稿上写出题目,用几句简练的话列出提纲。
3.通过这件事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题,说出自己的感受。
4.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这些惊险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能够写得很精彩。
三、回顾写作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鲁滨孙漂流记》中的写作方法:
细节描写使人如临其境;生动的语言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心理描写让人了解事情背后的变化;侧面烘托将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鲜明;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使文章条理清楚等。
2.谈谈你准备用哪些写作方法。
四、指导学生自由习作
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评改作文
1.自我修改:写完后,自己通过轻声朗读的方法来进行修改,注意字、词、句和标点等,同时对自己不满意的段落也可以在旁边重新写。
2.同学互改:与同桌或自己的好朋友交换,互相用修改符号改一改细节地方,对文章整体可以在后面写一写修改建议或简单的评价。
二、全班评议
1.教师选择自己在巡视中发现的典型作文或由学生推荐,作为讲评作文。
可以请学生把整篇作文读完,也可以读到关键地方停下来,就某一点请同学们评议。
2.评议的重点
(1)事情是否完整,有条理,记叙得是否具体生动。
(2)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是否恰当。
(3)哪些部分写得最精彩。
3.接受同学们的合理化建议,再次修改完善习作。
4.范文:
让希望栖息在灵魂里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希望,一个多么温暖的词啊!美国诗人狄金森在《希望》一诗里写道:“希望”是个有羽毛的东西 / 它栖息在灵魂里 / 唱没有歌词的歌曲 / 永远 / 不会停息 / 在暴风中 / 听来 / 最美 / 令人痛心的是这样的风暴 / 它甚至能窘困 / 那温暖着多少人的小鸟/ ……
我喜欢读《鲁滨孙漂流记》,不是因为他生活的惊险刺激,我是个女孩,我还不能想象如果真的置身于那样的境地里,会不会痛苦地失去活下去的所有希望。
而这部著作打动我的,正是那栖息在鲁滨孙灵魂里的希望。
我想,这有羽毛的温暖人的“小鸟”──希望,一定住在鲁滨孙的灵魂里,那样的可怕的荒岛都没有困住它。
当身处绝境时,他首先想到的是怎样活下去。
他是不幸的,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紧紧地拥抱着希望。
正如他所说: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通过对照,他意识到,虽然自己身处荒岛,与人类隔绝,饱受孤独,但是能够活着,独免一
死,身在热带,身边没有野兽,还有吃的,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从而鼓起生活的勇气,一心一意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我想到了邻居阿姨,我一直以为她是个不幸的人,因为车祸夺去了她的双腿,不理解她每天如花的笑脸。
现在我明白了,她的心中同样住着希望:虽然她行动不便,可那个叔叔很疼爱她,周围的人那么怜惜她,女儿已经上学,能帮妈妈做家务,人见人夸,啊,她不依然是个幸福的人吗?孩子渐渐长大,日子越来越好,这么美好的希望陪伴着她,难怪她要笑着生活了!
小玲叮当姐姐说过:“你四周一片黑暗时,你的心就是自己的明灯。
”是啊,鲁滨孙的四周一片黑暗时,他的充满希望的心,不就是他自己的一盏不灭的灯吗?当邻居阿姨遇到灾难的时候,她的充满希望的心,不也是自己的一盏不灭的灯吗?我希望读过《鲁滨孙漂流记》的人,都能从他那二十多年孤独苦难的生活中,看到闪着金色翅膀的小鸟──希望,并拥有它!
习作讲评
评议的重点:
(1)事情完整,记叙具体。
(2)运用方法得当。
(3)精彩句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