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后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研究
探讨鼻内窥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的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

探讨鼻内窥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的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摘要】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的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
方法:共有40例患者被纳入此次研究,均是我院2017.1-2020.6收治的鼻内窥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
根据护理干预方式不同进行分组,20例对照组和20例实验组,前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后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
对比观察两组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的。
结果:干预前,患者的各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有显著提升,但实验组更明显(P<0.05)。
结论:予以鼻内窥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患者优质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手术护理;优质护理鼻内窥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手术较为精细,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的较少,复发率低,有助于患者早期康复,予以患者科学有效的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升手术效果[1]。
本次研究就鼻内窥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的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详细内容包含以下方面。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共有40例患者被纳入此次研究,均是我院2017.1-2020.6收治的鼻内窥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根据护理干预方式不同进行分组。
平均年龄为(42.31±4.33)岁;平均病程(5.19±2.41)年。
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
实验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
干预内容主要有①术前,协助患者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提前准备相应的手术器械用具。
另外还需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安抚患者及家属异常情绪,耐心将手术治疗方案、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
②术中,核对患者身份资料以及手术名称,帮助麻醉医生对患者进行诱导麻醉,摆放正确体位,严密检测生命体征变化,有异常情况及时告知主治医生进行对症处理。
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体会

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体会引言鼻窦炎和鼻息肉是常见的鼻部疾病,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生活质量问题。
目前,鼻内窥镜手术已成为治疗鼻窦炎和鼻息肉的主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结合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探讨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体会。
一、临床观察1.病情观察(1)病史了解:在手术前,我们需要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详细了解,包括病程、频率、持续时间、症状的轻重、药物治疗情况等,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
(2)症状观察:鼻窦炎和鼻息肉的主要症状包括鼻塞、鼻分泌物增多、嗅觉减退等,我们需要关注这些症状的变化情况,以及手术后的改善程度。
(3)体征观察:通过鼻内窥镜检查,可以观察到鼻黏膜、鼻窦、鼻息肉的情况,以及有无鼻息肉复发等情况,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临床观察内容。
2.手术观察鼻内窥镜下手术是治疗鼻窦炎和鼻息肉的重要方法,手术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鼻腔的情况,包括鼻黏膜的充血、鼻窦的开放情况,以及手术器械的使用情况,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3.术后观察术后观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主要包括患者的疼痛情况、出血情况、鼻分泌物的改变等。
还需要密切观察鼻窦的通气情况,以及鼻窦内是否有残留物或感染等情况。
二、护理干预1.术前护理在手术前,我们需要对患者的心理做好护理工作,给予患者足够的安慰和信心。
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准备工作,包括相关检查、清洁鼻腔、禁食禁水等,确保手术能够顺利进行。
2.术中护理在手术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配合医生,协助医生准备手术器械,熟悉手术过程并提前准备可能用到的药物和器材,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护士还需要不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的安全。
3.术后护理术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主要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的术后反应,对术后疼痛、出血等情况进行护理干预。
还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饮食护理、休息护理等,确保患者能够尽快康复。
三、体会与建议1.加强临床观察临床观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需要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
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体会

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体会引言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鼻息肉则是鼻腔内一种常见的炎性肿物,也是鼻窦炎患者的常见并发症。
相较于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明显等优点。
在临床实践中,护理干预对手术治疗的效果同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为例,探讨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的体会。
1. 术前准备在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准备工作。
包括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手术前禁忌症等情况,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评估患者手术的风险和安全性。
要对手术的流程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解释,让患者和家属对手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2. 术中观察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需要在耳鼻喉科手术室进行。
手术中,护士需要紧密配合医生,配合鼻内窥镜的操作,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和干燥,防止感染的发生。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血压等,及时处理术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术后的观察同样至关重要。
患者需转入恢复室进行观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
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确保患者气道通畅,防止发生窒息的情况。
对患者的疼痛情况、出血情况等进行观察,及时采取措施。
二、护理干预体会术前心理护理对患者的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
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解释和沟通,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焦虑,让患者在心理上得到充分的安慰和支持。
也要对患者的家属进行耐心的解释和疏导,让家属对手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3. 术后护理结语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明显等优点。
而护理干预对手术治疗的效果同样至关重要。
护士在日常的临床实践中,要注重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情绪支持,配合医生完成手术过程,及时进行术后护理,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保障,让患者能够尽快地康复,重返健康的生活。
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后采用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分析

科学护理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后采用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分析张勤 (九〇三医院,四川江油 621799)摘要:目的:分析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后实施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定2019年8月~2020年8月为研究时间,研究时长为12个月,选定研究时间段内在我院实施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62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
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共计31例,记为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的患者同样有31例,记为研究组。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总有效率。
结果:术后恢复指标:研究组患者术后活动时间、进食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总有效率: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后采用优质护理进行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且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内窥镜手术;鼻窦炎鼻息肉;优质护理;应用价值鼻窦炎鼻息肉属于临床常见疾病,治疗方法以外科手术为主。
目前临床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术式以鼻内窥镜手术治疗为主,效果虽好,但研究发现,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恢复效果与患者的自我依从性、自我认同感和自我管理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1~2],本文选取62例鼻窦炎鼻息肉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患者进行研究。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共计6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
一组实施常规护理,设置为对照组,患者31例,男19例,女12例;患者年龄22~57岁,平均(39.27±3.46)岁。
另一组实施优质护理,设置为研究组,组内患者31例,男18例,女13例;患者年龄24~58岁,平均(38.76±2.59)岁。
优质护理在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优质护理在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2.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邮编:5630003.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邮编:563000【摘要】目的:探究为接受内窥镜手术治疗的鼻窦鼻息肉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12月收治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76例,随机均分为A、B两组,常规护理A组、优质护理B组。
对比两组效果。
结果:B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B组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4.73%,远高于A组57.89%的护理满意度;B组Lund-kennedy评分、SNOT-20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术后1月,B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
结论:为接受内窥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鼻黏膜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效果极佳,值得借鉴。
【关键词】优质护理;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鼻息肉是常见的鼻部疾病,是鼻黏膜长期炎症引发鼻腔组织水肿,鼻息肉多来源于中鼻道窦口,鼻道复合体和筛窦,高度水肿的鼻黏膜由中鼻道、窦口向鼻腔膨胀下垂形成息肉[1~2]。
患者多感觉鼻腔堵塞、似乎存在擦不到的鼻涕,夜晚睡眠时因鼻孔堵塞,不得不张嘴呼吸,病情加重时可引发慢性咽炎[3~4]。
由于该病多为其他鼻腔疾病引发的并发症,因此治疗该病时应首先治疗原发性鼻腔疾病[5]。
通过手术切除鼻内筛窦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由于鼻窦炎接受手术治疗后,极易因外界环境造成感染,致使病情反复发作,科学的护理是促进病情康复、避免病情反复的重要保障。
本研究通过分组对照法探明优质护理对接受内窥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鼻息肉的护理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时间:2020年1月~2021年12月;对象:76例接受内窥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方法:随机均分为A、B两组,常规护理A组,优质护理B组,对比量最护理效果;A组:男女比例:20:18;年龄:23~55岁,平均(38.65±4.39)岁;病程:1~6年,平均(2.34±1.26)年;B组:男女比例:20:18;年龄:23~55岁,平均(38.64±4.36)岁;病程:1~7年,平均(2.41±1.28)年;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可对比。
护理干预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康复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康复的影响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常见的鼻腔疾病之一。
鼻内镜手术被广泛用于治疗鼻窦炎鼻息肉,但是手术后的康复关键取决于护理干预。
本文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康复的影响。
1. 疼痛控制手术后的疼痛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对患者的康复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进行有效的疼痛控制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有利于加快康复进程。
常用的疼痛控制措施包括口服镇痛剂、局部止痛喷雾、冰敷等。
此外,护士应帮助患者了解疼痛剂的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应注意避免过量用药、不要将不同种类的药物混合使用等。
2. 预防感染手术后的伤口容易感染,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病房和环境的消毒和清洁工作。
护士还应对患者进行教育,告诉他们如何进行鼻腔清洁和护理,如饮食上应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等,以避免引起鼻部的不适和恶化。
3. 饮食调理手术后的患者常常会出现食欲不振、胃口差的情况。
这时,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健康、营养均衡的饮食方案,既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又不会过度劳累人体器官。
此外,护士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饮食情况,如饮食情况、饮食偏好、排便情况等,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4. 呼吸道管理患者在手术后都有可能出现较长时间的鼻塞和鼻炎。
为了降低患者的不适程度,护士应该按医生的嘱咐给患者做好鼻腔引流,并告诉患者如何进行鼻腔冲洗和清洁。
此外,护士还应帮助患者进行呼吸道护理,如让患者深呼吸、咳嗽等,以避免呼吸道感染和炎症反应的发生。
5. 康复指导手术后的患者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恢复和康复。
在这个过程中,护士需要向患者提供必要的康复指导和支持,让患者了解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
护士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其进行适当的运动和锻炼,如散步、瑜伽等,以帮助患者加快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通过有效的疼痛控制、预防感染、饮食调理、呼吸道管理和康复指导,护士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和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观察优质护理对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观察优质护理对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实施鼻内镜治疗,并分析优质护理对于患者病情改善的临床作用。
方法:实验选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电脑系统随机排序分组的方式,对90例参与试验的患者进行客观分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优质护理,对比护理结果。
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2%,对照组为24.4%,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6%(43/4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2%(37/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措施有助于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病情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令患者感到满意,具有可推广价值。
关键词:优质护理;鼻内镜;鼻窦炎鼻息肉由于环境因素、空气质量因素的影响,我国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人数越来越多。
该疾病具有病程长、易反复的特点,在治疗上以鼻内镜治疗为主,作为微创手术形式对患者的创伤小,且治愈率高,故而得到了推广【1】。
但是该疾病手术后治疗下,也会存在并发症问题,如鼻腔粘连、出血、感染等,由此,我们提出在优质护理下,协助患者病情的治疗与康复。
实验选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电脑系统随机排序分组的方式,对90例参与试验的患者进行客观分组,现对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实验选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电脑系统随机排序分组的方式,对90例参与试验的患者进行客观分组。
此外,在回顾患者基线资料中,观察组有男性25人,女性20人。
可得患者的年龄介于25-61岁之间,平均年龄(36.7±5.8)岁,对照组中,则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的年龄介于24-60岁,平均年龄(35.4±6.3)岁。
护理干预用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护理中促进病人康复的效果报告

护理干预用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护理中促进病人康复的效果报告【摘要】目的:研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对促进患者康复的效果。
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3年2月本院耳鼻喉科84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双盲法标准分成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患者例数一致。
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予综合护理干预。
对两组手术效果进行对比,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护理后,护理组腔鼻窦结局测试-20 量表(SNOT-20)评分低于对照组,有差异性(P<0.05);与对照组比,护理组并发症更少,存在差异性(P<0.05)。
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运用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关键词】康复效果;护理干预;鼻窦炎鼻息肉慢性鼻窦炎是指鼻窦黏膜长期受到感染或炎症刺激,引起鼻窦持续性炎症的一种疾病。
鼻息肉则是在慢性鼻窦炎的基础上发生的鼻腔黏膜增生性病变。
鼻内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常见方法,具有微创性,无需进行面部切口,手术恢复期较短。
但手术后,患者需要接受饮食、用药等方面的指导,加强感染预防措施,避免过度用力和保持良好的鼻腔卫生;另外,还需定期复诊,以确保愈合效果。
现对本院耳鼻喉科2022年2月到2023年2月84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患者行护理干预的有效性进行探讨,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84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病例纳入时间范围为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以双盲法分组标准分成两组。
对照组(n=42)男22例,女20例,年龄23~66岁,均值(38.45±5.19)岁。
护理组(n=42)男24例,女18例,年龄24~65岁,均值(38.51±5.22)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性小(P>0.05),有对比价值。
所选患者均对研究知情同意;研究与医院伦理要求相符。
将精神异常、交流障碍等患者排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后应用优
质护理的效果研究
作者:彭柏雁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3期
【摘 要】目的:观察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在进行鼻内窥镜手术后,采用优质护理进行相关
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进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鼻窦
炎鼻息肉患者68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优质护理),
每组各34例,观察其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ROSM-31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相应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ROSM-31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鼻内窥镜手术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可有
效促进患者疾病恢复,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目的,值得被推广使用。
【关键词】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手术;优质护理;效果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3-09--01
鼻窦炎和鼻息肉是临床医学上常见的鼻喉科疾病,两种疾病具有相互作用的特点。在炎症
及感冒等疾病的影响下,容易对患者的鼻腔粘膜造成严重刺激,从而增加患者的脓性分泌物,
同时会伴随反复水肿,久而久之,患者就会出现鼻息肉,而鼻息肉的生长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
响患者的鼻腔通气情况,进而加重鼻窦炎的疾病情况[1-2]。两种疾病互相作用,相辅相成,会
对人体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不良影响,从而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医学常常采用手术对
该患者进行相关治疗,同时为了有效促进患者手术后的恢复速度,往往会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
联合进行。本文主要就是探讨在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鼻内窥镜手术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临
床效果,具体如下所示。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7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进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68
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4例,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7例,平均年龄
37.66±2.93岁)和观察组(34例,男性患者16例,男性患者18例,平均年龄38.23±2.55
岁)。对比两组患者年龄及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及家属
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
1.2 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具体包括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术后病情监测以及术后注意事
项讲解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额外实施优质护理,具体内容为(1)心理疏导:通常情况
下,大多数患者的心理状况均對受到疾病影响,出现焦虑、低沉以及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会严
重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因此就不得不展开一系列的心理疏导工作。在进行相关护理工作时,
护理人员需要提前一天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有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疏导,例
如为患者例举我院过去相同疾病的成功案例,以此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达到使患者全力配
合护理干预工作的目的;(2)体位护理:鼻内窥镜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
进行平卧位休息,同时将头部偏向一边,方便让鼻腔和口腔内的分泌物排除,也能有效降低术
后头部血流血流状况对患者鼻腔的压迫,从而达到有效避免对手术创口造成伤害;(3)并发症
护理:一般情况下,大多数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在行完鼻内窥镜手术后,往往会出现鼻腔粘连等
影响术后恢复的不良并发症,因此就需要采取一定的并发症预防措施。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
手术情况,及时有效地取出患者鼻腔内的纱条,对患者鼻腔内的分泌物和血凝块进行清理,并
在清理后采用庆大霉素或者地塞米松进行冲洗,以此来达到相应的消炎效果,进而降低并发症
的发生几率。
1.3 观察指标
采用我院自制的鼻窦炎结局量表(ROSM-31)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进行相关评分,主要
包括情绪问题、睡眠情况、眼部症状、鼻部症状以及耳部症状等七个方面,共包括31个项
目,其中分数越高,表示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版本对两组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以t检验,
P<0.05,表示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对照组的ROSM-31评分与观察组的ROSM-31评分对比来看,其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ROSM-31评分出现明显降低情况,但与对照组相比,观
察组的ROSM-31评分明显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鼻窦炎鼻息肉是临床常见的鼻喉科疾病,鼻内窥镜手术是该疾病的临床常用治疗手段,能
够取得有效的治疗效果[3-4]。但进行该手术后,往往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来影响患者的术后恢
复情况,所以临床常常会在术后采用相应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相应干预,以达到有效降低患
者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快速恢复的有效目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优质护理是目前临床上极为常用的护理干预模式之一,在对鼻窦炎鼻息肉行鼻内窥镜手术
患者而言,主要通过进行心理干预、体位干预以及并发症干预来有效降低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
况,同时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鼻部症状、眼部症状、睡眠和耳部症状等不良状况,达到有
效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
通过上文研究内容可知,在行鼻内窥镜手术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临
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ROSM-31评分,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
的。
综上所述,在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后实施相应的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
患者的术后健康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方法值得被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罗旭丽,何红梅,刘烨.观察优质护理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后的临床效果
[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1):95.
陈菁菁,史巧花.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后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
究与实践,2018,3(26):166-167.
卓瑞君.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后应用优质护理的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
用,2018,12(06):202-204.
陈莉.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后应用优质护理的价值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
践,2016,1(18):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