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与法国的比较
最新比较英国与法国革命异同过程中

比较英国与法国革命异同过程中,主要比较背景、原因、领导力量、进程中的特点、结果和标志、影响、法律文件等等。
[解题过程](1)历史背景不同:法国是欧洲大陆上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最发达的国家;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英国革命前,资产阶级思想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2)领导阶级有所不同:法国资产阶级独立领导了这次革命。
英国是资产阶级和斩贵族的联合领导,最后通过政变建立起资产阶级专政。
(3)法国大革命遭到欧洲许多君主国家的联合武装干涉,因此,革命中出现了违反资本主义原则,限制资产阶级的现象。
而英国革命爆发时,国际环境十分有利,没有出现大规模武装干涉。
(4)在法国革命中,人民群众的三次起义,把革命不断推向深入,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资产阶级无法战胜国内外封建势力。
英国人民群众的力量突出表现在参加议会军和要求建立共和国、处死国王上。
(5)革命中,英国颁布《权利法案》只是限制王权,法国颁布《人权宣言》给人民大众一定权利。
(6)结果上,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专政,法国则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只是对欧洲革命产生了一定影响,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直接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内容: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答:相同点:①历史背景相同。
都处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属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从整个欧洲来看,封建势力远远大于资本主义势力。
②根本原因相同。
都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而起。
③革命历程相似。
革命开始时,英国革命者在新议会中与王权进行斗争;法国第三等级代表则在三级会议上对抗王权。
斗争激化后,英国发生了两次内战,打败了国王;法国则有多次武装起义,于1792年推翻了君主制。
斗争结束后,英国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接着建立了共和国;法国是先建立起共和国,而后处死了国王路易十六。
英国的共和国维持时间很短,克伦威尔被宣布为“护国公”,成为军事独裁者,共和国名存实亡;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也寿命不长,被拿破仑的军事专政所取代。
比较英法之间等级代表君主制

比较英法之间等级代表君主制法国的等级君主制是从11世纪开始的。
在11世纪,法国的手工业、商业迅速发展起来,促使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促进了商品经济,也使商业从农业中独立出来,自治城市逐渐兴起,产生了一个新的市民阶层。
市民阶层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要求摆脱封建领主的统治,国家统一;对于国外来说,从中可以征收巨大的税赋,并以此为基础与封建领主做斗争,加强王权,反对割据。
于是市民阶层和国王相互接近起来,促进了法国的封建制度从贵族君主制向等级代表君主制转变。
在等级君主制确立时期的腓力四世之前,他的父辈祖先用多种措施加强了君权为其奠定良好的基础。
加佩王朝的路易六世经过30多年的战争,终于实现了王室领地内部的统一。
腓力二世从英王亨利二世手中夺回土地,并将夺回的土地变为国王直辖领地,扩大王室领地,并取消了“我的陪臣的陪臣不是我的陪臣的”原则。
,由此消除封建割据,加强国家统一。
路易八世使王室领地超过所有封建领主并确立王位世袭制。
路易九世也进行了一系列加强王权的改革。
而后其孙子,腓力四世,进一步致力于王权的加强,并在与教皇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
在这场斗争中,他不得不争取并依靠国内各个等级的支持,特别是市民等级的支持。
在公开烧毁教皇赦令与教皇决裂的1302年,他在法国第一次召开了三级会议,讨论他与教皇的争端,这一年就代表法国等级代表君主制政体的建立。
召开这个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讨论国家财政和税收问题,各个等级在同意国王征收新税的同时,也往往迫使国王在立法、行政、司法等方面向他们做出让步。
法国的三级会议最初是封建君主为了对抗教权加强王权而设立的,它只是作为君主制度的一个补充而出现的,因此它通常要根据君主的意志才能召开,同时君主也总是能够利用三个等级内部的分歧来控制三级会议。
等级代表君主制的建立表明市民阶级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这种形式对于协调国王与僧侣、贵族和市民之间的利益,加强封建国家机器,集中国家权力有重大作用。
英法美政体比较

英法美政体比较1.英国政体的特点:英国的政体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它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各阶级之间斗争和妥协的产物。
英国政体的第一个显著特点是存在君主。
但现在英国的国王只是“虚位君主”,一般只承担“礼仪性职责”,在英国政治生活中仅具有象征性地位。
英国政体第二个显著特点是建立了议会。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议会制的国家,它的议会被称为“议会之母”。
议会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主要体现,英国的议会既有资本主义国家的共性,也有自身的特性。
英国议会由上院和下院组成,下院的权力大于上院,被称为“至尊议会”。
在英国,议会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主要扮演立法者和监督者的角色。
英国政体第三个显著特点是内阁的权力,特别是首相的权力很大。
在英国,内阁是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它是从议会中产生的,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组成,对议会负责。
英国首相是议会多数党领袖,拥有非常广泛的权力,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但他也要受到国王、议会、反对党、内阁其他成员和社会舆论等多方面的制约和监督。
英国政体第四个显著特点是实行两党制。
在英国,保守党和工党轮流组阁,共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2.法国政体的特点:法国的政体是半总统半议会制,它形成始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历经二百多年的演变,是法国各阶级力量不断角逐、彼此斗争的产物。
法国政体的第一个显著特点是半总统半议会,它兼有两个政体的特点。
一方面,法国总统是由普选产生的,总统掌管最高行政权力,总统任免总理和组织政府,总统不对议会负责,这些体现了总统制的特征。
另一方面,法国政府对议会负责,不对总统负责,议会可以通过表决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来决定政府的去留等,这些又显示了议会制的特征。
法国政体的第二个显著特点是“行政双头制”。
也就是总统和总理都有行政权。
当然,总统和总理有基本分工:总统掌握大政方针,总理负责具体行政;总统占主导地位,总理听命于总统;总统的施政重点是国防外交,总理的施政重点是在内政经济。
法国政体的第三个显著特点是时常出现“左右共治”的局面。
英法政体的异同

法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
承担“礼仪性职责”, 也是国家行政权力的中心
是“虚位君主”
有实权
英国是两党制, 由议会多数党组阁 既是议会之母, 又是政党之母
法国是多党制,往往 是几个党派联合形成 议会多数派,组成 多党联合政府
英国首相由议会中 多数党领袖担任, 位于国家权力中心
法国总理由总统任命, 权力较之英国首相要 小得多。
(2)原因: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背景、阶级力量对 比和政治传统有所不同。(1分) ①历史背景、阶级力量对比不同:英国资产阶级与 新贵族结成联盟,比封建势力强大,迫使其妥协, 因而英国最终以革命加改良的方式建立起君主立宪 制政体。法国封建势力比资产阶级强大,二者之间 无法达成妥协,资产阶级只能采取彻底的革命方式 推翻封建王权,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2分) ②政治传统不同:英国比较保守,善于妥协,往往 采取渐进的方式,因而形成君主立宪制。法国资产 阶级启蒙思想对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展开了猛烈批 判,形成法国激进的革命政治文化,影响了法国政 体。(2分)
英国是典型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政体,法国是 典型的半总统制半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政体。 区别:
①英国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 法国议会只是立法机关。
②英国国王一般只承担“礼仪性职责”,是虚 位元首;法国总统则是国家行政权力的中心。 ③英国是两党制,由议会多数党组阁;法国 议会中有许多党派,往往是几个党派联合才 能形成议会多数党派并组成多党联合政府。 ④英国首相由议会中多数党领袖担任,权力 很大;法国总理由总统任命,权力比英国首 相要小的多。
你认为有哪些因素导致英法两 国最终形成形式不同的政体?
二、政体相异的缘由
1、不同的历史背景、阶级力量对比
英:
> 资产阶级+新贵族 联盟
英国和法国文学:欧洲文学的不同流派

英国和法国文学:欧洲文学的不同流派欧洲文学有着丰富多彩的不同流派,其中英国和法国文学是其中的两大代表。
这两个文学传统虽然都属于西方文化,但是在风格和传统上有诸多不同之处。
在本文中,将会介绍英国和法国文学的不同流派及其特点。
一、英国文学1.莎士比亚时期戏剧莎士比亚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他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名,尤其是他的戏剧作品,如《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成为了英国文学的代表作。
莎士比亚时期的戏剧风格更加注重内涵和人物形象的描写,这使得他的作品不仅是娱乐,也是思想的探讨和生活的反思。
2.浪漫主义诗歌浪漫主义对英国文学的影响是深远的。
这个流派强调个人情感和内在体验的表达,它对自然和神秘主题的强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英国工业化进程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比如湖畔派的彭述士、科尔里奇和劳顿等人,他们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情感和对于自然的敬畏。
3.维多利亚时期小说维多利亚时期是英国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
这个时期的英国文学涵盖了小说、诗歌和戏剧等多种文体。
英国小说在这个时期内达到了巅峰,代表作品包括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和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等。
这个时期的小说注重以“中产阶级”为主要主人公,描写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和人性的复杂性。
二、法国文学1.古典主义法国文学在古典主义时期达到了全盛时期。
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风格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注重对于人的理性性格和社会道德的探讨。
莫里哀和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拉孔布都是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作家。
他们的作品风格沉静、深邃、清晰,致力于提高人类伦理道德水平。
2.浪漫主义法国浪漫主义为古典主义后的一个文学流派,它注重自我表达、情感、个人体验、自由与奇异,强调对艺术家的冲动和创造力的重视,标志性作家有雨果、拜伦等人。
相比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作品更加独具创造性和个性特点,也更为复杂。
3.实用主义小说20世纪初期,法国文学在小说方面有了一些变化。
专题24英法两国政体异同

4 英法两国政体的异同[学习目标 ] 1.明确英法两国政体差异的表现。
2.知道英法两国政体相异的原由。
3.理解英法两国政体的相同点,认清其本质。
重点:英法两国政体的相同点及本质。
难点:英法两国政体差异的表现。
[基础·初探]一、两国政体的差异1.两国政体:英国是典型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政体,法国是典型的民主共和制中的半总统制政体。
2.两国政体差异的表现(1)议会:英国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利机关;法国议会不过立法机关,其地位和作用都不可以与英国议会相提并论。
(2)元首:英国国王一般只肩负礼仪性职责,是虚位君主;法国总统则是国家行政权利的中心。
(3)政党制度:英国是两党制,由议会多半党组阁;法国议会中有很多党派,常常是几个党派结合才能形成议会多半派并构成多党结合政府。
(4)政府领袖:英国首相由议会中多半党领袖担当,权利很大;法国总原由总统委任,权利较之英国首相要小得多。
二、政体相异的缘故1.不同的历史背景、阶级力量对照改进(1)英国:财产阶级+新贵族 (结盟) >封建权利――→君主立宪制完全革命(2)法国:财产阶级+农民 <封建权利 (王权高度集中 ) ―――→民主共和制2.政治传统不同(1)英国:比较守旧,擅长妥协,政体改革常常采纳渐进方式。
(2)法国:激进、不当协。
三、异中有同,同归殊途1.从政体与国体的关系来看,英法两国的政体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形式。
两国的政权都是财产阶级政权,执政的根本目标都是保护资本主义制度,为财产阶级利益服务。
第 1 页2.从执政党的性质和作用来看,英法两国执政党的阶级性质相同。
英法两国右翼政党一直是财产阶级的代表;号称代表中基层人民利益的左翼政党,也已经公然充任资本主义制度的保卫者,与右翼政党没有本质差异。
3.从国家权利的运转方式看,英法两国都出现了议会权利萎缩、行政权利增强的趋向。
4.从内在矛盾看,两国政体都渐趋成熟,但它们相同面对着诸多困扰,存在着各样缺点。
英法两国议会的差别

法国和英国等级会议的差别?(一)英国议会不列颠与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国会,中文简称英国国会,亦称英国议会,是英国和英国海外领地的最高立法机关。
议会是英国政治的中心舞台,政府从议会中产生,并对其负责。
12世纪的英国国王为打击封建地方势力及同罗马教皇争夺统治权,发动了一系列战争。
打仗就要用钱,而钱则来自于对贵族和市民的征税。
国王漫无止境地征税引起各阶层的不满,于是,贵族、诸侯、骑士、市民联合起来,强迫国王签署“自由大宪章”,保护贵族、骑士、市民、自由民的利益。
1265年英国正式召开议会,不仅贵族僧侣参加,而且从每个郡邀请两名骑士、每个大城市邀请两个市民代表参加会议。
1343年正式分为两院,上院贵族院由僧俗大封建主组成,下院众议院由骑士和市民代表组成。
以后议会经常开会,相继取得了颁布法律、批准征税、处理政治案件的权力。
英国国会的首领为英国君主,因为国会是由早期为君主提出治国建议的政务会发展而来。
尽管有争议,国会中的女王仍常被认为是完整的君主主权。
君主仅作为象征意义的领袖,其权力十分有限。
除此之外,国会为两院制,由上院和下院组成。
上议院议员分为两种:上议院神职议员和上议院世俗议员。
上议院议员大部分是以指派方式产生。
下议院则恰恰相反,是由民主选举产生。
上议院议员被法律禁止从下议院议员中选出。
虽然并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但君主按照惯例,并不投票。
由于以英联邦国家为代表的许多国家,其立法机构以英国国会为原型,英国国会通常被称作“国会之母”。
(二)法国三级会议三级会议是法国中世纪的等级会议,大约始于1300年左右腓力四世统治时期。
所谓“三级”是指会议的参加者教士、贵族和市民三个等级。
三级会议只是在国家遇到困难时才召开,不定期地举行。
在会议期间,三个等级各自讨论议案,只有在拟定对国王的回答时才举行联席会议。
三个等级各有一票表决权,前两个等级是特权等级,意见常常一致,而第三等级虽然人数众多,但因只有一票,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

特点不同
意义不同
英 国
除产还贵了 阶 有 族资 级 新,经 过 产 共 立过 程 阶 同 宪反,级执制复建和政。曲立新的折了贵君的资族主
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 革命的序幕,开辟了 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 代。
法 国
资产阶 级各政 治派别
资 代 最 级最产 典 革大阶型命、级的。最革资彻命产底时阶、扫力国家荡,封了动建国摇制内 了度的 欧的封 洲基建 其础势 他。
历史 反对封建统治或者殖民统治,反映了当时当地资产阶级和民众的要求, 意义 具有明显的进步性。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法律文献的比较
项目 《权利法案》
国家
英国
《独立宣言》 美国
主要 内容
法律由议会制 定,法律一旦 制定,国王就
不能中止。
痛斥英国的殖民暴政, 宣布人们生而平等,有 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 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宣 告美国脱离英国独立
《人权宣言》
法国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 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 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 制定。
比一比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是17、18 世纪两大重要历史事件,请你想一想,它们有 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法国大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同点和不同
相同点
原因相同:资产阶级都想掌权,为其发展扫清道路 上的障碍; 领导阶级相同:都由资产阶级领导; 革命动力相同:人民群众在两国革命中都起了推动 作用; 影响相同: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都对其他 国家的 革命产生了刺激和推动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和法国哪个更好?为什么?
最佳答案
不考虑经济因素,应该去英国好些。
1. 英语国家,英语的用处更大
2. 英国大学的认可度比法国大学的高些。
3. 英国大学的专业很全。
选专业不是问题。
4. 对法国感兴趣,可以二外选修法语,甚至可以去法国做交换生。
英国与法国的政治体制的区别
推荐答案
就是政体地区别:英国政体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法国是民主制共和制。
具体的说,英国的国家元首是世袭的君主(国王/女王),法国的则是选举产生的总统
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政体:1、君主立宪制(a、议会制君主立宪制b二元制君主立宪制)2、共和制(a、议会制民主共和制b、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英国
英国
英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是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组成的联合王国,一统于一个中央政府和国家元首。
英国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英国本土位于大不列颠群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
国土面积24.3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000万。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是一个具有多元文化和开放思想的社会。
首都伦敦是欧洲最大和最具国际特色的城市。
简述
简称:英国[the United Kingdom,UK] 中文名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语名称: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法语全称:Le Royaume-Uni de Grande-Bretagne et Iirlande du Nord国家代码:GBR 其它名称:日不落英帝国,John Bull 由于历史和民族等原因,由英格兰、北爱尔兰、威尔士、苏格兰四国组成联合王国,首都仍在英格兰首都伦敦,主体还是英格兰,所以习惯上称英国(本来英国专指英格兰England)。
英伦三岛是指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由于北爱尔兰位于爱尔兰岛,直布罗陀等众多岛屿面积过小,所以不包括在内。
时间:格林尼治标准时间(GMT)。
UTC+0。
夏时制为英国夏令时(BST)。
UTC+1。
面积:244,820平方公里[世界国家和地区第79名]。
其中水域面积占1.34%。
首都
气候
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英国受盛行西风控制,全年温和湿润,四季寒暑变化不大。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通常最高气温不超过32℃,最低气温不低于-10℃,平均气温1月4~7℃,7月13~17℃。
年平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
北部和西部山区的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中部和东部则少于800毫米。
每年二月至三月最为干燥,十月至来年一月最为湿润。
君主制
1952
829年统一了英国。
期间仅仅中断过一次,那是在1649年至1660年,当时英国采用了共和国的体制。
数百年以来,君主的绝对权力遭到不断的侵蚀和削弱,尽管如此,作为宪法意义上的国家元首,君主仍然保留了重要的象征意义。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
工劳动,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后来又空扩充
到其他行业。
有人认为工业革命在
有真正蓬勃地展开。
大多数观点认为,工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
1765
18
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
经济
其20105。
业发展较快。
年产值700
5%左右。
与以风光旅游为主的国家不同,
津、剑桥等。
英国是世界第四大贸易国,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5%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