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一语文暑假作业(八)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练习答案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练习答案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练习答案请同窗们在度假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学习,由于分开课本和校园我们有富余的时间从更广的天地获取知识,空虚自我,提高才干。

查字典语文网为大家预备了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练习答案,欢迎阅读与选择!1.(5分)选B项给3分,选D项给2分,选E项给1分。

选A、C项不给分。

A项中的〝整个终身〞是错误的,原文中应该指父亲逝世十年来。

C项中的〝抑制与坚决〞是错误的,母亲的犹疑和终于没有接,并不是伟大的肉体,而是迫于我们子女的压力无法坚持。

E项中的〝习气地看〞,说是惧怕仍有人给母亲打和母亲结婚,只对了小小的一局部,主要表达的是对母亲的思念和悔恨的心思。

2.(6分)用了倒叙的写法,先交待了〝母亲出了状况〞这一结果,惹起读者留意,增强小说的吸引力。

流显露了我们的吃惊和对母亲再婚的支持心思。

总领下文,为下文引见〝母亲出了状况〞的经过做了高度的概述。

为后文的〝可母亲还是出了状况〞留下伏笔。

3.(6分) 是小说中的一个线索,具有展现情节开展的作用。

〝我〞提早回家所发现的,是母亲和老年大学同窗在通话,母亲处在快乐中,情节的末尾,母亲出了状况。

新的周末大聚会时六点的,是母亲老年大学同窗打来的,母亲处在无法中,情节的开展,母亲自愿坚持。

六点准时响两声的,是母亲老年大学同窗报平安的,母亲再婚被我们彻底打散了,情节的开展。

顽强地继续着的,是老人女儿的,老人临终乞求与母亲见一面,情节的高潮。

4.(8分)赞同老年人再婚。

赡养老人,让老人安度晚年,过上幸福的生活,是做儿女们的责任。

儿女们虽然可以给老人提供许多物质上条件,但老年人在情感肉体方面的需求,是儿女们不能提供和取代的,给老人找适宜的老伴,可以完美地处置这个效果。

儿女们不能太无私,只是从自己的脸面动身,或许从自己的子女需求老人照顾动身,来要挟老人,损伤老人,这是不仁道的行为。

二、1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三、1.B[〝隔岸〞紧承上文〝小河〞,〝靠左〞与前文的〝靠〞相照应。

高一暑假作业 语文8 含答案

高一暑假作业 语文8 含答案

作业八Array编写:高一语文备课组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槁暴.(pù) 参省.(xǐng) 跬.步(kuǐ) 其曲中.规(zhōng)B.逡.巡(qūn) 藩.蓠(fān) 膏腴.(yú) 度长契.大(q iè)C.句读.(dòu) 经传.(zhuàn) 须臾.(yú) 阿谀.奉承(yú)D.畜.养(xù) 鞭笞.(tài) 契.约(qì) 锲.而不舍(qiè)2.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高一年级歌咏比赛时,我们班的歌声整齐嘹亮,沸反盈天....,雄壮有力。

B.这次选举之后,日本某些新右派人物几乎是弹冠相庆,有点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似乎今后他们可以为所..欲为..了。

C.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关系常常是“三日好了,两日恼了”,破镜重圆....终究没成为《红楼梦》的结局。

D.海明威是中学生喜欢的作家,但因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我们只能对他敬而远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澳大利亚人麦士几十年来在许多厕所门上画了彩画,给人们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他去世后,群众虽然怀念他,但是艺术界却不把他列为艺术家。

B.央行日前宣布大幅降息,让很多投资者感慨如今的理财真是愈来愈难:无论是信贷类理财产品、票据类理财产品还是债券类产品,目前都面临收益日益减少。

C.塑料购物袋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从源头上限制了塑料袋的生产,但要真正减少塑料袋污染,还需消费者从自身做起。

D.自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来,逾200多种基本化学药品被研制出来,用于杀死昆虫、杂草、啮齿动物和其他现代行话称之为“害虫”的生物体。

二、阅读理解中西叙事中的“间架”与“插曲”张世君“间架”与“插曲”在中西叙事中,都是表征情节结构的概念。

中国理论家称为“间架”,西方理论家称为“插曲”。

高一暑假作业答案《语文》

高一暑假作业答案《语文》

高一暑假作业答案《语文》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9分)1.下列各句划横线处,成语使用适当的一组是( )(3分)①在夏季减肥食谱中,有四种食物位于爱美女士们的黑名单,被消除在减肥食物之外,万万碰不得,不然会让你的努力___________!②可下半场的最后5分钟内,我们差点将全场的努力__________ ,所以说我们要拿下一场比赛还是要在5分钟之后才华确保,在最后5分钟内,敌手有3次很好的机会,要是我们想要成为英东杯冠军,就要避免这些状况。

③这90户业主不肯退铺,让大华公司以回购商铺的方法办理大润发购物中心困境的努力______。

A.毁于一旦功亏一篑前功尽弃B.前功尽弃功亏一篑毁于一旦C.功亏一篑前功尽弃毁于一旦D.前功尽弃毁于一旦功亏一篑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适当的一组是( )(3分)我喜欢已经难得再见的山村那种雷鸣电闪的豪雨。

那雨声是大自然与你的絮语,它轻轻地搓揉着你的心,,,,,,。

因此,每当久晴不雨时,我就特殊渴望着下雨。

①让你变得越发芳华妩媚、安定可人②唤醒你回归大自然的亲情③从此迈向生命的圆满④消去你因忙忙碌碌争名夺利而生的郁闷和烦乱、疲乏和冷漠⑤更带给你一份安定的心态⑥找回你那颗失落的通常心A.④②⑥⑤①③B.①⑥⑤②③④C.④①⑤②⑥③D.①⑤②⑥③④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合并后的优酷土豆将拥有最多元化的视频内容、最成熟的视频技能平台和最强盛的收入转换效用,并将给用户们带来最高质量的视频体验。

B.就菲美肩并肩联合军演而言,菲方大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搅动南海形势,提拔双方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恐怕是美菲双方的符合点。

C.毒胶囊引发了民众恐慌,致使某些人不恰本地服用药物,对此有关部门应实时果然处理终于,尽快减少民众服用胶囊的顾忌和影响。

D.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正在筹备在南京建立全省首个灰霾监测站,对灰霾举行严密地监测和详细地剖析,从而为灰霾的治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解析:C 怪癖pǐ,摒除bìng,软着陆zhuó2.解析:B 渲泄——宣泄万劫不覆——万劫不复关怀倍至——关怀备至3.解析:B4.解析:B A 项,“尽管”,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

此处应为“不管”, B 项,“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段,暗中作弊,多贬义。

C项,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此处应为“馈赠”,“ 馈赠”指把财物无代价地送给别人,赠送的东西、礼品等。

D栉风沐雨: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不合语境。

5.解析: D A搭配不当。

“实现”和“行动”不搭配,“实现”改为“实施”。

B句式杂糅。

“关键在于土地改革”或“土地改革是很重要的”两种句式取其一。

C语序不当。

把“研究听取”改为“听取研究”。

6.解析:A7.解析:D “东流水”“如苍狗”“一寸金”都是比喻8.D 【解析】 A项不能鼓励超速;B项应为“严禁烟火”;C项考场不应提“失败”。

9.解析:A殊-同愈(进)—退10.D 【解析】A 古义为到达,B 古义为外交使节,C 古义为心腹11.A 【解析】A为判断句其他三项为被动句。

12.解析:A B“罪岁”:归罪于收成;C“以身份低的为师,就;以身份高的人为师,就”;D“莫取”:不要去占有13.解析:D14.B 【解析】以为耻15. C 【解析】而:均为表并列的连词。

A.自己的,代词;表反问的语气词。

B.句中表停顿,语气助词;句末表陈述,语气助词。

D.用在主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这些,代词。

16. B 【解析】“作者认为那些老师,只是‘小学’而已”不当。

“小学”是对士大夫之族“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方面丢弃了”的错误做法的批判。

17.D 【解析】只是消费者的看法,,与塑料袋是否“糟糕”无关。

18.C 【解析】A.“完全取代”“所有”“不合原意,也太绝对;B.与文中的“继续为人类造福”矛盾;D.“在世界各国将会普遍推行”太武断二.填空题(本小题共2题,第19题4分,第20题2分,总6分)19.解析:⑴师之所存⑵金石可镂⑶潦倒新停浊酒杯⑷更那堪、冷落清秋节⑸卷起千堆雪20.解析:鲁迅浙江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22题各3分,第23题4分,共10分)21. 描写方法:细节描写。

高一下学期语文暑假作业(有答案)

高一下学期语文暑假作业(有答案)

高一下学期语文暑假作业(有答案)大家把理论知识复习好的同时,也应该要多做题,从题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及时学懂,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一下学期语文暑假作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积累与运用(共29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 炮烙(luò) 天梯石栈(zhàn) 湮没(yān)B. 提防(dī) 恬然自安(tián) 广袤(mào)C. 罗绮(qǐ) 无语凝噎(yē) 国粹(cuì)D. 负疚(jiù) 喟然而叹(wèi) 杜撰(zuǎn)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A. 孤立无援放诞无礼厮打 B. 结外生枝纨绔膏梁烽火C. 休戚相关春寒料峭遵循D. 舞榭歌台捐除宿怨诡秘3. 根据语境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①但是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_________耐劳的人。

②我乘她不再紧接地问,迈开步便走,匆匆地逃回四叔的家中,心里很觉得不_________。

③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_________,不想_________。

A. 安逸安分给与取得 B. 安逸安分取得给与C. 安分安逸取得给与 D. 安分安逸给与取得4. 文学常识填空(8分)(1)《寡人之于国也》记载了_________时期思想家孟轲向梁惠王阐释自己对“_________”的看法和主张。

(2)汉代文学家_________在《过秦论》中指出秦国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明人将唐代文学家韩愈列为“_________”之首,韩愈的《师说》选自《________________》。

(4)清代沈德潜赞美李白的诗:“太白七古想落天外。

”“七古”即七言古诗,如李白的成名作《________________》。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高一语文答案 1.答案: D(A攒cuán动/积攒zǎn绾wǎn着/惋wǎn惜杜撰zhuàn/编纂zuǎn 呜咽yè/哽咽yè;B间jiàn或/离间jiàn 旋xuán涡/旋xuán转形骸hái/惊骇hài 榫sǔn头/鹰隼sǔn;C磅páng礴/滂pāng沱娱yú乐/寓yù言马嵬wéi/内帏wéi 畏葸xǐ/新禧xǐ;D拽着zhuài/摇曳yè 汲jí取/吸xī取嚼jiáo烂/咀嚼jué 荒谬miù/绸缪móu) 2.B嬉笑编辑振聋发聩 3.A规则:在形状、结构或分布上合乎一定的方式;规律:事物之间不断重复出现的内在本质联系。

如果:是纯粹的假设;固然:有让步转折意味,潜台词是人类不是起着核心作用,显得绝对化了;且一般不和“……的话”联用。

联结:重在结合;联接:只是衔接。

无足轻重:不重要;举足轻重:很重要;联系上文的句间关系应该是前者。

(材料参考课本P67面课后知识短文,有删改) 4.C(A表意不清:“胜负”就不再与否了,改成“胜利与否”;B无主:去掉“在这些可能带有……”前的“在”字;D语序不当,应为“古代埃及法老的神秘的诅咒”。

) 5.B司马光应是王安石 6.B(A并非最长,只是本试验为期10天;C这只不过是科学家的“猜测”,不一定是科学事实。

D是与其能脱水有重要关系。

) 7.C项(原文是说“紫外线含有能够对活组织造成重大损伤的高能光粒子”,而不是说紫外线就是一种高能光粒子。

)。

山东省2013年高一暑假作业(八)语文含答案

山东省2013年高一暑假作业(八)语文含答案

2013高一语文暑假作业(八)一、基础知识1.下列字形字音正确的一项是A.壅.蔽(yōng)鲰(zōu)生渑.池(miǎn)樊哙(kuài)B.犬豕.(zhǐ) 睥睨.(nì)苗圃.(pǔ)杯杓(sháo)C.黜.恶(chù)飨.(xiǎng)劳缒.墙(chuì)疏浚(jùn)D.道观.(guǎn)瞋.(chēn)目刀俎.(zǔ)不怿(yì)2.下列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宏兹九德”语出《尚书》:“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

B.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人(今河北)。

唐代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等职。

C.《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春秋左传》(中华书局1981版)卷三十二。

D.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根据专家考证,晋祠难老泉见于文字记载的历史应至商代,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②像“甲型H1N1流感”这样重大的疾病在人类蔓延,势必会引起社会,各国政府一定要给予高度的重视,进行严密的监控。

③每年赛季开始之前,足球队有关人员都要 _____ 欧洲各国,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请外援。

A.回溯振荡周游 B.追溯振荡漫游C.追溯震荡周游 D.回溯震荡漫游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A.昆虫身怀非凡的拟态本领,把生存环境以极其精湛..的写实笔法复述出来,伪装成枯叶、竹节或花朵,甚至伪造上面的破损和虫斑。

B.近年来,部分中学、学生及家长盲目追求通过保送或加分等“捷径”升大学,违反..了学校教育教学和青少年成长发展的规律。

C.第10届中国花卉博览交易会上,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名贵鲜花琳琅满目....,形态各异的花卉与扑鼻而来的花香吸引了众多游客。

D.城镇建设既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长远方向,也要考虑历史形成的客观事实,因此实际推进过程中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地去做。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以下是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答案仅供参考,大家记得作业要独立完成独立思考哦!第一练一、基础知识。

1、A2、A3、B4、①书生意气,挥斥放遒。

②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④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⑤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⑥道之所存。

二、文言文。

5、A6、C7、D8、D9、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10、①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

②世人果然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对他指指点点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渲染地编造谣言来攻击他。

三、11.参考答案:①乘风大声呼啸;②蓬头乱发跳跃;③提裙轻舞妖憨惹人笑;④对溪中的影儿哭笑;⑤跟着蛤蟆蹲跳;⑥和着鸟儿唱歌嗓干声嘶;⑦斜视柔云和淡月。

解析:在第(3)(4)两段找出关键语句,再分条列举。

12.参考答案:①内容上:寄情于景,抒发了一种淡淡忧伤哀思的情感。

萧萧的微风、沙沙的树叶、潺潺的溪水、婉转的鸟声、翩翩的蝶儿、云中的新月共同构成了一幅美妙的自然图景,浸染着作者的情绪与感受,透露出淡淡的凄楚与悲凉。

②结构上:起到渲染气氛,引起下文的作用,自然引出“我的狂态”的描写和梦见“两年前死去的祖母和去腊刚亡的两个表弟妹”等。

解析:一般说来,题目问你“作用”“意图”之类,你应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思考,这样回答才全面。

散文和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四种功能:①渲染气氛,②刻画人物,③推动情节,④烘托主题。

考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从这几个方面去思考,就能比较准确地把握文意,理解景物描写的妙处。

*开头用了反衬手法,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愁的写法。

理解时要注意这点。

关于该题结构上的作用,后面的说法还可以这样来表述:为下文写“我的狂态”及梦见故去的祖母和表弟妹蓄势(张本)。

13.参考答案:这句话表面上是说被我“蹂躏”的青草在春风里能够恢复生机与活力;实际上是作者希望通过年轻一代的不懈努力和奋斗改变不尽如人意的黯淡的现状,创造光明美好的未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高一语文暑假作业(八)一、基础知识1.下列字形字音正确的一项是A.壅.蔽(yōng)鲰(zōu)生渑.池(miǎn)樊哙(kuài)B.犬豕.(zhǐ) 睥睨.(nì)苗圃.(pǔ)杯杓(sháo)C.黜.恶(chù)飨.(xiǎng)劳缒.墙(chuì)疏浚(jùn)D.道观.(guǎn)瞋.(chēn)目刀俎.(zǔ)不怿(yì)2.下列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宏兹九德”语出《尚书》:“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

B.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人(今河北)。

唐代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等职。

C.《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春秋左传》(中华书局1981版)卷三十二。

D.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根据专家考证,晋祠难老泉见于文字记载的历史应至商代,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②像“甲型H1N1流感”这样重大的疾病在人类蔓延,势必会引起社会,各国政府一定要给予高度的重视,进行严密的监控。

③每年赛季开始之前,足球队有关人员都要 _____ 欧洲各国,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请外援。

A.回溯振荡周游 B.追溯振荡漫游C.追溯震荡周游 D.回溯震荡漫游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A.昆虫身怀非凡的拟态本领,把生存环境以极其精湛..的写实笔法复述出来,伪装成枯叶、竹节或花朵,甚至伪造上面的破损和虫斑。

B.近年来,部分中学、学生及家长盲目追求通过保送或加分等“捷径”升大学,违反..了学校教育教学和青少年成长发展的规律。

C.第10届中国花卉博览交易会上,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名贵鲜花琳琅满目....,形态各异的花卉与扑鼻而来的花香吸引了众多游客。

D.城镇建设既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长远方向,也要考虑历史形成的客观事实,因此实际推进过程中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地去做。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能够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能拿得起药,看得起病。

B.自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即位,建都洛阳并辟西苑,派人将各地收集到的牡丹种植在西苑中,牡丹便在洛阳扎下根来,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C.台北市立动物园日前为台湾回赠大陆的长鬃山羊(“喜羊羊”和“乐羊羊”)和梅花鹿(“繁星”和“点点”)举行祈福活动,以便在晚些时候启程赴山东刘公岛。

D.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第一次来黄山。

他说:虽然我的身体是第一次来黄山,但我神游黄山已经多年,从书中、从诗中、从影视里,还有摄影家的图片展里。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6—8题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意境,意境既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内涵、传统风格和特色的核心,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境界。

‚意境‛是一个由‚意‛和‚境‛相结合的美学范畴,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

其中‚意‛指人的思想感情,‚境‛指客观现实环境,意境就是人在审美过程中主客观的高度统一,是由客观景物的客观诱发而在人们头脑中产生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也是一种情景交融,神、形、情、理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意境的基本特征是,以有形表现无形,以物质表现精神,以有限表现无限,以实境表现虚境,使有限的具体形象和想象中的无限丰富形象相统一,使真实景象与它所暗示、象征的虚境融为一体。

中国古典园林在处理时空的问题上,与诗画有相通之处。

由于园景和诗境、画境一样,在美学上共同追求‚境生于象外‛的艺术境界,因此这三者都具有以有限空间描写无限空间的艺术创作原理。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尤其是江南私家园林艺术,是在有限的空间里,以自然界的砂、石、水、土、植物、动物等为材料,创造出幻觉无穷的自然风景的艺术景象。

园林的意境和风貌主要取决于造园家的文化素养,这也许是许多名园出自文人画家之手的原因。

而著名的造园家几乎都工于绘画,擅长诗赋。

在造园过程中,诗赋、绘画艺术的合理运用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这就使园林艺术和山水画、田园诗建立了密切关系。

园林的山水布局、建筑及小品的安排,以及花木栽植,往往借用山水画论,而风景主题的意境构思、匾额、楹联等,又常常受到山水田园诗的启发。

这种特殊的关系使中国古典园林每每散发出浓浓的诗情画意。

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每逢月夜,皓月当空,月光、灯光、湖光交相辉映,月影、塔影、云影融成一片,有说不尽的诗情画意。

因此,中国古典园林被誉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

但园林的意境与诗、画又有不同,诗画的意境是借助于语言或者线条、色彩构成的;而园林的意境是借助于实际景物与空间构成的。

不过在美学上三者又有共同之处,即都追求境生象外,情景交融。

中国历代园林的设计者和建造者,因地制宜,别出心裁地营造了许多园林,虽然各不相同,却有一个共同点:游览者无论站在园林中的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整的图画。

中国古典园林十分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也正是为了营造诗情画意的意境。

而要充分领略园林‚入诗‛‚入画‛的意味,就不仅要熟悉中国古典园林的常见手法和布局,还要用心体会风景背后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选自《新华文摘》2012年第3期)6.下面对中国古典园林中“意境”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意”是主观,“境”是客观;二者在审美过程中高度统一,但“境”为“意”服务。

B.园林艺术营造中,化实为虚,虚实统一,使真实景象与所暗示、象征的虚境融为一体。

C.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内涵、风格和艺术特色的核心,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境界。

D.古典园林意境的营造,往往取决于造园家的艺术修养,尤其是绘画、诗赋等方面的修养。

7.对文中“中国古典园林在处理时空的问题上,与诗画有相通之处”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园林艺术的创造与诗境、画境一样,都追求因“境”而生的丰富想象空间。

B.园林艺术在艺术追求方面,其原理与诗歌和绘画创作所追求的原理是相通的。

C.没有诗歌创作和绘画创作的基础,要想营造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几乎是不可能的。

D.园林的布局和手法往往要借助于诗歌、绘画的创作理论,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8.下面对文意的分析和概括,正确一项是A.中国古典园林特别讲究意境,这种审美情趣在当今园林设计中已经大大被弱化。

B.中国古典园林被誉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是说中国古典园林充满了诗情画意。

C.诗画的意境借助语言或者线条、色彩构成,园林的意境借助实物、时间和空间。

D.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古典园林在营造上面对诗歌、绘画理论的借鉴。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 9—12题王珪,宇叔玠。

性沉澹,为人雅正,恬于所遇,交不苟合。

时大宗召为谏议大夫。

帝尝曰:‚君臣同德,则海内安。

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庶致天下于平。

‛珪进曰:‚古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谏不用,则相继以死。

今陛下开圣德,收采刍言,臣愿竭狂瞽,佐万分一。

‛硅推诚进善,每存规益,帝益任之。

它日进见,有美人侍帝侧。

帝指之日:‚庐江不道,贼其夫而纳其室,何有不亡乎?‛珪避席曰:‚陛下以庐江为是邪?非邪?‛帝曰:‚杀人而取妻,乃问朕是非,何也?‛对曰:‚臣闻齐桓公之郭,问父老曰:‘郭何故亡?’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

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所以亡。

’今陛下知庐江之亡,其姬尚在,窃谓陛下以为是。

审知其非,所谓知恶而不去也。

‛帝嗟美其言。

帝使太常少卿祖孝孙以乐律授宫中音家,伎不进,数被让.。

珪与温彦博同进曰:‚孝孙修谨士,陛下使教女乐,又责谯之,天下其以士为轻乎!‛帝怒曰:‚卿皆我腹心,乃附下罔上,为人游说邪?‛彦博惧,谢罪,珪不谢,曰:‚臣本事前宫,罪当死,陛下矜.其性命,引臵枢密,责.以忠效。

今疑臣以私,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

‛帝默然惭,遂罢。

时珪与玄龄等同辅政。

帝谓日:‚卿为朕言玄龄等材,且自谓孰与诸子贤?‛对曰:‚孜孜奉国 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兼贤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口靖;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臣不如彦博;济繁治剧,众务必举,巨不如胄;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臣不如征。

至激浊扬清,疾恶好善,臣于数子有一日之长。

‛帝称善。

(选自《新唐书》)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帝益.任之益:更加B.技不进,数被让.让:责备C.陛下矜.其性命矜:怜悯D.引置枢密,责.以忠效责:职责、责任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君臣同德,则.海内安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B.以.其善善而恶恶也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C.卿皆我腹心,乃.附下罔上于是大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壁D.庐江不道,贼其.夫而纳其室其.皆出于此乎?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珪“为人雅正”的一组是①臣愿竭狂瞽,佐万分一②珪推诚纳善,每存规益③今陛下知庐江之亡,其姬尚在,窃谓陛下以为是④彦博惧,谢罪,珪不谢⑤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密,责以忠效⑥时珪与玄龄等同辅政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⑤⑥ D.②③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珪为人正直。

任谏议大夫之职以来,无论是引喻规劝,还是直言相谏,抑或是犯颜廷争,他都以诚待上,以理服君,因而深得太宗的赏识与器重。

B.王珪发现太宗有纳庐江王美姬之意,便以郭公因善恶不分而致灭亡的史实作类比,劝谏太宗吸取教训,采纳善言,知恶而去之,终使太宗心悦诚服。

C.王珪与温彦博替祖孝孙辩解,致使太宗大怒。

王珪毫不畏惧地直言,自己因报效皇上知遇之恩,且受命尽忠职守才这样做,过错不在自己而在皇上。

D.王珪评论朝中大臣之才时,向太宗坦言自己多方面不如他们,而自己的长处就是能“激浊扬清、疾恶好善”,表现他谨慎谦虚的品格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三、阅读表达荒漠中的苇王剑冰①汽车穿行于茫茫戈壁已经很久了。

人们初开始的兴趣早已变成了朦胧的睡意。

公路像条细细的带子在沙漠中甩来甩去,不知尽头在何处。

有人不停地在后悔,应该走另一条国道的,是我等少数几个出的点子,说走这条路可以看到五彩城。

远远的五彩城直到我们走到了天黑,看到一颗好大的月亮,也没有见到它的踪影。

旅途上的事情是不能凭美丽的想象来完成的。

慢慢地我也没有了什么兴趣。

除了沙漠还是沙漠,而且沙漠的颜色还不是金黄色的,很多都是粗糙的暗褐色的沙石.在公路的两边铺向无尽的远方。

胡杨呢?红柳呢?几乎看不到什么植被,偶尔的几株沙棘,一晃就过去了。

有时出现的不高的丘陵,也仅够让视线有个起伏的弧度。

沙海茫茫,真正是茫茫了。

②窄窄的戈壁公路上跑着的几乎就是我们这一辆汽车,弱小的一叶扁舟样地在大海的波涛中翻涌。

③中间在什么地方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就昏昏沉沉睡着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