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功能亢进的介入治疗
脾功能亢进症治疗进展

3 8 2・
实用肝脏病 杂志2 0 1 3 年 8 月第 1 6 卷第 4 期
J C l i n H e p a t o l , A u g . 2 0 1 3 . V o 1 . 1 6 N o . 4
・
综述 ・
脾 功 能 亢 进 症 治 疗 进 展
刘 雪莲 综述 杨见权 审校
【 关键词 】 肝硬化 ; 脾功能亢进症 ; 热消融术 ; 脾栓塞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2 - 5 0 6 9 . 2 0 1 3 . 0 4 . 0 3 4
脾功能亢进症 ( h y p e r s p l e n i s m)是 一种 临床 表现为脾肿 大, 一 种或多种血细 胞减少而骨髓 造血细 胞相应增 生 , 脾切 除后症状缓解 的综合征 。 脾功能亢进症是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症严重且常见的并发症 。脾功能亢进症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
( 一 )非介入 手术 治疗
1 .脾切 除术
四百多年来 , 先
,
但肝移植 术联合脾切 除 , 手 术创伤较 大 , 术后感 染率及总
( 二) 脾动脉栓塞术 最初采用全脾栓塞 , 由于其梗死 面
后经历 了“ 全脾切脾 ” 和“ 部分脾切除” 两个阶段 。 脾切 除术后 暴 发性感染 ( o v e r w h e l m i n g p o s t s p l e n e t o my i n f e c t i o n , O P S I ) 的 提 出引起 了人们对脾脏免疫功能的认识 和重视 。 因此全脾切
【 摘要 】 脾功能亢进症是临床常见疾 病之一。 导致脾功能亢进症的病 因很多 , 其 中最主要的为肝硬化。 随着肝硬化伴脾功能
合并脾功能亢进原发性肝癌双介入治疗利弊和指征

合并脾功能亢进原发性肝癌双介入治疗利弊和指征于志坚;沈丰;于嘉伟;李小彦【期刊名称】《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2(022)002【摘要】目的:探讨肝、脾动脉双栓塞治疗伴脾功能亢进原发性肝癌的利弊和指征.方法:经股动脉穿刺分别行肝、脾动脉的化学灌注栓塞和明胶海绵栓塞为观察组,并对比观察单纯行肝动脉化学灌注栓塞术组(对照组)对血细胞、肝功能、免疫状况、生活质量及平均住院日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观察组68例治疗后血细胞均见不同程度增高,白细胞分布范围(5.0~20.0)×109/L,血小板多在原水平呈现倍增;对照组60例治疗后均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两组肝功能、免疫指标、KPS评分等未见明显异常,平均住院日分别为16.2天和31.4天.结论:肝脾动脉双栓塞对合并脾功能亢进原发性肝癌有较好疗效,特别是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明显减少者,为综合治疗赢得了时间,但对老年患者和肝功能Child分级差者慎用.【总页数】3页(P153-154,157)【作者】于志坚;沈丰;于嘉伟;李小彦【作者单位】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南通,226001;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南通,226001;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南通,226001;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南通,22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相关文献】1.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行双介入治疗的护理 [J], 练贤惠;周雪玲;吴春;赵静;孙浩帅2.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双介入治疗 [J], 季学兵;赵锡军;吕维富;张学彬3.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双介入治疗(附7例报告) [J], 宁志方;陶智慧;马勇4.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双介入治疗效果观察 [J], 刘国焰5.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双介入治疗 [J], 姜永能;赵卫;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癌伴脾功能亢进双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级: A级 2 6例 , B级 3 2例 , C级 6例 。其 中 1 8例有 上消化 道
出 血 史 , 伴 有 腹 水 ,2例 上 消 化 道 钡 餐 造 影 示 食 管 胃底 静 8例 1 脉曲张。
数 ±标准差 ( s 表示 。 ± )
12 治疗方法 : 究组患者行 肝脾 双介 人治疗 , 照组患 者 . 研 对
巨块 型 3 4例 , 节 型 2 结 O例 , 漫 型 1 弥 0例 。 肝 功 能 C i hl d分
月复查 C T观察药物 在肝脏 内的沉 积情 况。所有 病例术 后随
访 1 。 年
14 统计学处理 : 有患者术 前 、 后外 周血 细胞计数 变化 . 所 术 结 果 见表 12 、 。所 有 数 据 经 方 差分 析 和 t 验 统 计 , 果 用 均 检 结
1 3 观察项 目: 术前 : . ① 研究组常规行血常规 、 肝功能化验检
查 、T检 查 ; 照 组 血 常规 、 功 能 化验 、T检 查 。② 术 后 : C 对 肝 C 研 究 组 术后 4 、 周 、 、 , 验 血 常 规 , 后 1 、 化 8h 1 2周 4周 化 术 周 4周 验 肝 功 ; 后 1个 月 复 查 C 术 T观察 脾 脏 变 化 及 药 物在 肝 脏 内 的 沉 积 情 况 。对 照 组 术 后 化 验 项 目及 时 间 同研 究 组 ; 后 1个 术
超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大、脾功能亢进

2 结 果
2. 1 临床 疗效
( 根据 内科 学第 6版诊 断 标 准 )其 中肝 硬化 致 , 脾功能亢 进 2 5例 , 癌 肝 硬 化 致 脾 功 能 亢 进 3 肝
一
2 8例 患 者 术 后 1周 来自细 胞 、 小 板 明 显 升 血
细胞 和 ( ) 小 板 下 降 , 2次 栓 塞 。术后 6个 或 血 行 月2 8例 患者 白细胞 、 小板 稳 定在 正 常范 围 ,8 血 1 例术 后 6个 月脾 脏 明 显 缩 小 ,1 皱 缩 脾 形 成 0例
( 1 图 1 。栓塞 后 1周 、 月 、 月 、 月 表 、 ) 1个 2个 6个 与 栓塞前 相 比 , 差异 具有 统计 学 意义 ( P<0 0 ) .5 。
3 讨 论 自Ma d o d i n首先 报 道【] 用 脾 动 脉 栓 塞 治 s 应
脾下极 动脉 栓塞术 能有效 纠正 脾功能亢 进及降低
门脉 压力 , 少 出血 机会 。对 于肝癌并 发脾大 、 减 脾
功能亢 进 的患者 , 所 致 的 白细胞 减 少 势必 影响 其
疗 门脉高压所致 的脾大 、 脾功能亢 进 以来 , 由于其 创 伤小 , 全 性高 , 多 医 院相 继 开 展 了此项 治 安 许
张 旭 ,董 自军 , 庆 春 杨
( 苏省 连云港市东方医院 介入科 , 江 江苏 连云港 , 2 02 224 )
关 键 词 : 大 ; 功 能亢 进 ; 塞 术 ;脾 下 极 动 脉 ; 选 择 性 脾 脾 栓 超
中圈分类号 :R 6 7 6 5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7 —33 2 1 )70 4 -2 6 22 5 {0 0 1-0 10
介入治疗脾功能亢进的护理重点

的 脾 脓 肿 , 的 产 生 与术 中 严 格 的 无 菌 操 作 及 术 后 积 极 的抗 它
2 1 3 术 后 心 理 护 理 主 要 针 对 患 者 呼 吸 运 动 受 限 、 后 情 .. 术
12 治 疗 方 法 .
术 前 常 规 每 天 口服 抗 生 素 及 清 洁 灌肠 2次 ,
2 , 中 1 静 脉 给 药 。术 中 经 股 动 脉 穿 刺 , 入 导管 至 ~5d 其 例 引
脾 动 脉 , 选 行 脾 动 脉 部 分 栓 塞 (t 6例 、 极 或 中 下极 l 超 - 极 下 1 例 )栓 塞 前 常 规 注 入 地 塞 米 松 1 , 0mg及 适 量抗 生 素 , 脾 脏 视
绪 不 稳 定 、 眠 质 量 差 以及 术 后 柃 塞 综 合 征 等 情 况 , 予 必 要 睡 给 的对 症 处 理 , 如镇 痛 、 静 药 物 的 使 用 , 时 反 复 讲 解 病 程 经 镇 同
过 及 预 后 , 知 这 些 均 是 术 后 正 常 的 不 良反 应 和 并 发 症 , 随 告 会
大 小 , 入 0 7c 长的 真 丝 线 段 l ~7 注 . m 0 2条 , 中 5例 加 用 明 其
胶 海 绵 行 分 支 主 干 栓 塞 , 例 单 纯 用 明 胶 海 绵 栓 塞 , 影 见 脾 2 造 动 脉血 流 变 慢 , 实 质 栓 塞 4 % ~6 %后 结 ( 浙江 省桐 乡市第二人 民 医院 , 浙江 桐 乡 3 4 1 ) 1 5 1
[ 键词 ] 介入治疗 ; 功能亢进 ; 关 脾 心理 护 理 ; 防 感 染 护 理 预 [ 图 分 类 号 ] R 7 . 中 436 【 献标识 码] B 文 [ 章 编 号 ] 10 ~8 4 (0 0 O 文 0 8 8 9 2 1 )8
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介入 治疗 由于 安全 、 有效 等 优 势 已成 为 晚 期 肝
癌 以及部 分 合并脾 功 能亢 进患 者最 佳 的手术 治 疗方 法 。随着 介入 治疗 的发 展 , 理 工作 已成 为 介 入 治 护 疗不 可缺 少 的重要 组成 部分 , 好心 理 护理 、 前准 做 术
备 和 完 善 的术 后 护 理 , 密 观 察 患 者 的 病 情 变 化 , 严 是
2 4 2 3 胃肠 道 反 应 . , . .
保证 介入 治疗 顺 利完 成 的重要 手段 。
参 考 文 献
[ ] 黄俊 . 性 化 服务 一 现 代 护 理 的 发 展 趋 势 . 华 护 理 杂 1 人 中
志 , 0 7, 2 5 : 9 . 2 0 4 ( )3 1
介入 治疗 后 常 出 现 胃肠 道 反 应 , 现 为 不 同 程 表
药物 。
介 入 治疗 后患 者 不 同程度 地 出现 畏 寒 、 热 症 发
状 。发热 系肝 肿瘤 坏死 组 织 引 起 。本 组 8 3例 患 者
2 4 4 出 院指导 . . 介人 治疗 为微 创 手术 , 后 3 7 术 ~ d患 者 即可 出
术后 出现 低热 , 患者体 温 高达 3 ℃ 以上 , 医 嘱 7例 9 遵 给予对 症 处理 , ~3 1 d后 患者 体温 恢复正 常 。
刺置 入 8 F胆 道外 引流 管 , 于脓 腔最 低 位 , 流 出 置 引
液体 约 5 。置管 后加 强引 流管 护理 。患者 体 温 回 ml
复正 常 、 白细胞 基本 正常 、 像 学检 查提 示脓 肿基 血 影
本 闭合 , 即拔 出引 流管 。拔 管后 观察 2周 , 患者 未再
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双介入治疗效果观察

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双介入治疗效果观察刘国焰[摘要]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3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采用肝动脉以及部分脾动脉栓塞术(选择脾中、下支动脉),同时给予肝动脉内化疗药物治疗。
观察患者术后血常规、临床症状及体征、术后1个月CT变化情况。
结果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象,缓解临床症状,复查CT提示肝癌病灶缩小,脾脏部分坏死状态。
结论肝癌合并脾亢患者进行双介入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治疗推广应用。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脾亢;介入;化疗;栓塞[中图分类号]R735.7原发性肝癌恶性程度高,进展快,总体手术切除率约为10%-30%[1],术后5年生存率仍较低,且大部分患者明确诊断时已失去手术机会,直接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应用中效果显著,长期的临床经验已使其成为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案。
但原发性肝癌多数合并脾功能亢进,可因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及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化疗药物的作用,直接导致介入治疗失败[2]。
部分脾动脉栓塞则通过阻断部分脾动脉血流,减少血细胞破坏[3]。
两者联合在抑制肿瘤生长的同时,还可治疗脾功能亢进,有利于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给肝癌序贯治疗创造条件。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1年9月收治的30例原发性肝癌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32-75岁,平均年龄为46.7岁。
所有患者均经过B超、CT及MR等影像学及AFP(甲胎蛋白)证实为肝癌,血常规、肝功能等实验室检查和胃镜证实合并有脾功能亢进。
根据Child 分级法:A级24例,B级6例;其中有8例有上消化道出血史;胃镜证实有食管静脉曲张的为14例;5例有腹水。
术前白细胞计数平均为3.02×109/L,血小板计数平均为47.8×109/L,红细胞计数平均为2.91×1012/L。
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双介入治疗术后的观察和护理

发症 , 2例患者均好转出院 。结论 3
和生存率 。
护士必须熟悉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 双介入治疗 术后副反应 及并发症 , 加强 病情观察 , 并
采取积极有效 的护理措施 , 可减轻介入术后副反应 , 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提高手术疗效 , 促进 患者康复 , 提高患者生 活质 量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脾功能亢进 ;双介入治疗 ;护理
fv r b o n l an,n u e ,v m i n n t e ie efcs e e ,a d mia i p a sa o t g a d oh rs fe t.Th u rsz srd cd,a d i d et mo iewa e u e n
wh t lo el a d p a e t r c e s d t a y n e r e .H y e s ln s wa r v d a t r i b o d c l n lt l swe e i r a e v r i g d g e s e s e n o p rpe i m si mp o e fe te t e t n o c s fs ro s c mp ia in c u r d.Al 3 a in s we e i r v d a d d s r am n ,a d n a e o e i u o l t s o c r e c o l 2 p t t r mp o e n i— 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微创二科
什么是“脾功能亢进”
脾功能亢进是一种临床表现为脾肿 大、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而骨髓 造血细胞则相应增生、脾切除后可 恢复的一组综合征。
脾功能亢进的危害
• 吞噬和破坏血细胞的功能增强 • 脾窦内滞留更多的血细胞→外周血细胞减 少 • 门静脉压力 、脾动脉血流量 、脾及门静脉 直径 、肝静脉楔压 ↑ • 肝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血流量↓ 因此要积极治疗
栓塞范围的评估
• 目测法:此方法缺乏客观依据,易受主观 因素影响。 • VDT法:DSA和相应的计算机软件技术计 算使其更加客观和准确。 • PSE术前后做CT或ECT扫描。
近期疗效的评价
• • • • 外周血象变化 血流动力学改变 脾脏体积的大小 胃黏膜的改变
近期疗效的评价
外周血象变化 • 血小板:术后12~24小时开始升高,两周左右达 到最高,之后开始下降,两个月左右稳定。 • 白细胞:术后即开始升高,3天后可达到正常水平, 之后有所降低,并稳定。如果白细胞长期升高不 降,则极有可能是感染所致。 • 红细胞:红细胞在术后3月才开始上升,可达到正 常水平。
近期疗效的评价
胃黏膜的改变
黏膜充血明显减轻,使非曲张性胃黏膜出血 得到控制。
远期疗效的评价
与脾亢的病因、栓塞的体积有关。
远期疗效的评价
对于门脉高压合并脾功能亢进而言: 栓塞程度 >60% 50%~59% <50% 疗效 4 ~5 年 1 ~2 年 术后1月就降至正常值以下
总之,PSE已成为替代 外科脾脏切除的首选的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的演进
最早的方法:外科手术切除脾脏 缺点: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易并发感染和出 血。全脾切除者比未切脾者感染率高 5 8 倍 ,死亡率高出 2 0 0倍。 新的认识:脾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产 生大量抗体和淋巴细胞,并且有增强白细 胞吞噬功能的作用。 新的机遇:介入医学的发展
治疗方法的演进
近期疗效的评价
血流动力学改变 术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微循环状态有明显变 化。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增加。门静脉压 力立即下降。肝动脉血流量增加。脾动脉 血流量明显减少,肝及肠系膜上动脉血流 量增加,脾及门静脉直径缩小,肝静脉楔 压明显下降。
近期疗效的评价
脾脏体积的大小
栓塞 24 小时后,脾脏出现淤血肿胀,之后数 月内其体积逐渐缩小。
部分性脾栓塞之
脾红髓小动脉栓塞术
• 4/0~5/0号手术丝线剪成2 mm线 段,经导管注入脾动脉,随血流至 脾脏红髓小动脉并停留于此形成血 栓。
经皮穿刺注部分性脾栓塞
• 经皮脾内注射无水酒精获得满意疗 效,并认为可随时根据血细胞的变 化较准确的掌握注射次数和剂量。
(安子元,1997)
射频消融术
• 射频热能在脾内局部播散,使局部 血管和脾窦内皮细胞变性坏死、血 栓形成、血管和脾窦闭塞,达到扩 大毁损病灶的功效。
双重介入方法
• PTAO+PSE (经皮肝穿刺曲张静脉栓塞术) • TIPS+PSE • TACE+PSE
栓塞范围的控制
根据病人的疾病、全身情况及耐受程度考虑 栓塞范围。
门脉高压引起的脾亢:60%-70%。 肝癌病人合并脾亢:30%~40%为宜,尽量 不超过50%。
新兴的方法:介入治疗
1.部分脾栓塞术 ( P S E ) 2.双重介入方法 3.经皮穿刺注药部分性脾栓塞 4.射频消融术 ( R F A)
部分性脾栓塞之
脾动脉主干栓塞法
• 在脾动脉主干释放不锈钢弹簧圈或 可脱离球囊,以减少脾脏的血供。
部分性脾栓塞之
脾下极动脉栓塞法
• 超选择性插管至脾下极动脉后,注 入栓塞剂使之闭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