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功能亢进的介入治疗
介入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护理

1 临床 资 料
3 例 中男 2 1 2例 , 9例 ; 龄 3 ~6 女 年 6 4岁 , 均 5 平 2岁 。肝 硬 化 致 脾 功 能 亢 进 病 史 2 。术 前 检 查 肝 功 能 在 正 常 范 ~5a 围 。3 例 均有 血 小 板 、 1 白细 胞 明 显 减 少 ,3例伴 有 上 消 化 道 2 出血 。 介 入行 脾 动脉 栓 塞 , 塞 比例 3 % ~7 % 。 栓 0 0 2 护 理
介入 脾动 脉栓 塞治 疗 肝硬 化 脾功 能亢 进 的护 理
邵 国女
( 江 中医药大 学附属金 华 市 中医院 , 江 金 华 3 1 1 ) 浙 浙 2 0 7
[ 键 词 ] 介 入 脾 动 脉 栓 塞 ; 硬 化 ; 功 能亢 进 ; 理 关 肝 脾 护 [ 图分 类 号 ] R 7 . 中 4 35 [ 文献 标 识 码 ] B [ 章 编 号 ] 10 文 0 8—8 4 (0 7 2 —4 7 —0 8 9 2 0 )9 3 4 2 栓 塞 过 程 中栓 塞 材 料 误 入 其 他 器 官 。 脾 脏 栓 塞 比 例 5 % ~ 0 7 %时 , 0 患者 各 种 反 应 大 , 应 注 意术 中患 者 观 察 _ 。 尤 l J 2 3 术 后 护 理 . 231 心理护理 .. 好 的护 理 氛 围 。 送 回病 房 后 应 避 免 各种 不 良刺 激 , 立 良 建
维普资讯
现 代 中 西 医结 合 杂 志 MoenJunl f nert rd i a C i s adWet nMein 07O t 1 (9 dr ra o It a dT aio l h ee n s r d i 2 0 c, 6 2 ) o g e tn n e ce
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双介入治疗

一
、
适 应 证
原 发牲 肝癌 合并脾 亢 患者 . 白蛋 白 高 于 2 g I 8 /一 胆 红 素 低 于 5 f o/ 门 脉 主 干 没 有 瘤 栓 形 成 , I 3, lL, m 肝 功 能 分 级 为 A 和 B级 者 均 可 采 用 双 介 入 治 疗 l l。
P E常 用 栓 塞 剂 为 明胶 海 绵 颗 粒 , 大小 为 S 其 1 × 13I 1 // 2 mm n T× T 或 mm x2 T TT T mm ×2 ml7。 栓 a r 1J 塞 动 脉 要 求 在 脾 动 脉 ( l级 血 管 ) 级 分 支 以 下 , 为 三
、
术 前 、 后 白细 胞 、 小 板 变 化 结 果 见 表 1 术 血
B C级 者 . 可先 拴塞 2 % ~3 %, O O 以提 高 血细 胞 , 以
二 、 后 半 个 只 至 1个 月 内 出 现 持 续 性 低 热 5 术
例 , 期 1例 : 功 能 C i Ⅲ 肝 hl 级 : 级 4例 , 级 3 d分 A B
例( 白蛋 白均 高 于 2 g L 。I : 8 / ) 超 门静 脉 主 干 及 其 分支均 没有瘤 栓 形成 。血常 规 : 均有 血小板 减少 , 其
均 值 为 :3 ( 8±4 × l L。 有 自 细 胞 减 少 3例 、 ) 0/ 伴 其
手 术 先 行 部 分 性 脾 栓 塞 ( S . 行 经 导 管 肝 P E) 后 动 脉 化 疗 栓 塞 术 E C ) 手 术 前 3 HA E d给 予 肠 道 准
备( 口服 庆大霉 素 、 。肝 癌 介 人治 疗 以 栓塞 为主 , 方 案 为 :O MMC+P M , 将 导管 超选 择插 人 4 %I P Y 均 癌 组织供 养 动脉 内, O 4 %碘油 用 量数 取 决于 肿 瘤 最 大直径 ( P毫 升数 =瘤体 最大 直 径 ) I 和患 者 的 耐 受
合并脾功能亢进原发性肝癌双介入治疗利弊和指征

合并脾功能亢进原发性肝癌双介入治疗利弊和指征于志坚;沈丰;于嘉伟;李小彦【期刊名称】《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2(022)002【摘要】目的:探讨肝、脾动脉双栓塞治疗伴脾功能亢进原发性肝癌的利弊和指征.方法:经股动脉穿刺分别行肝、脾动脉的化学灌注栓塞和明胶海绵栓塞为观察组,并对比观察单纯行肝动脉化学灌注栓塞术组(对照组)对血细胞、肝功能、免疫状况、生活质量及平均住院日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观察组68例治疗后血细胞均见不同程度增高,白细胞分布范围(5.0~20.0)×109/L,血小板多在原水平呈现倍增;对照组60例治疗后均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两组肝功能、免疫指标、KPS评分等未见明显异常,平均住院日分别为16.2天和31.4天.结论:肝脾动脉双栓塞对合并脾功能亢进原发性肝癌有较好疗效,特别是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明显减少者,为综合治疗赢得了时间,但对老年患者和肝功能Child分级差者慎用.【总页数】3页(P153-154,157)【作者】于志坚;沈丰;于嘉伟;李小彦【作者单位】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南通,226001;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南通,226001;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南通,226001;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南通,22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相关文献】1.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行双介入治疗的护理 [J], 练贤惠;周雪玲;吴春;赵静;孙浩帅2.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双介入治疗 [J], 季学兵;赵锡军;吕维富;张学彬3.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双介入治疗(附7例报告) [J], 宁志方;陶智慧;马勇4.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双介入治疗效果观察 [J], 刘国焰5.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双介入治疗 [J], 姜永能;赵卫;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双介入栓塞治疗

化疗 栓塞术疗效确切 ,被认 为是治疗肝癌 的基 本方法。原发性肝癌 大
多数是在肝硬化基 础上 发生的 ,肝硬化常常合 并睥功能亢进 ,引起 一 系列临床改变如 白细 胞和血小板减少 、免疫机 能降低等 ,而这些改 变 严重制约着肝癌 的进一 步治疗 ,并且直接关 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 生
治疗 ,第2 次治疗2 个月后行第3 次治疗 。 2结 果
1资料 与方 法 1 . 1资料 2 0年至2 1年8 06 0O 月共 收集5 例资料 齐全T C + S 病 例。全 部 8 A E PE
经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在安阳市第五人 民医院接受介入治疗 。男 4 例 ,女 l 例 ;年龄3 - 6 ,平均5 岁 。肿瘤 为 巨块型2 例 ,结节 5 3 57 岁 7 6 型4 ;肿瘤直径为4 c 例 M2 m,平均6 c . m。肝癌分期 : 期 1 , Ⅱ 2 8 I 例 期2 例 ,Ⅲ期7 例。患者 中有乙型肝 炎肝硬化病 史4 例 ,丙型肝 炎肝硬 化 1 病 史1 例 。肝功  ̄C hd l 级3 例 级2 例 级7
存期限。本文总结、分析 、讨论 了5 例 同时行T C 和P E 8 A E S 治疗 中晚期 原发性 肝癌 合并脾 功能亢进 的病例 ,报道 如下。
用 12 m  ̄ m 大小 的明胶海 绵颗粒栓塞供血动 脉。术 后常 规给予广谱抗生
素3 5以预防感染治疗 。2h 周 、2 、4 ~d 4 、1 周 周复查 外周血常规、肝功 能 、4 周后进行C 检 查 ,观察各 项主要指标变化 情况 。1 后行 第2 T 月 次
之间的平衡失调 ,抗血小板聚集和扩 张血管作用。多项研究表明,奥扎
格雷还同时改善大脑局部缺血时的微循环和能量代谢 ,使血粘度 降低 , 血流速度加快血管扩 张,从而避免脑 血管痉挛发生 。结合我院的临床 试验 ,奥扎格 雷钠 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 的近 期临床观察 中取得 满意效
肝癌伴脾功能亢进双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级: A级 2 6例 , B级 3 2例 , C级 6例 。其 中 1 8例有 上消化 道
出 血 史 , 伴 有 腹 水 ,2例 上 消 化 道 钡 餐 造 影 示 食 管 胃底 静 8例 1 脉曲张。
数 ±标准差 ( s 表示 。 ± )
12 治疗方法 : 究组患者行 肝脾 双介 人治疗 , 照组患 者 . 研 对
巨块 型 3 4例 , 节 型 2 结 O例 , 漫 型 1 弥 0例 。 肝 功 能 C i hl d分
月复查 C T观察药物 在肝脏 内的沉 积情 况。所有 病例术 后随
访 1 。 年
14 统计学处理 : 有患者术 前 、 后外 周血 细胞计数 变化 . 所 术 结 果 见表 12 、 。所 有 数 据 经 方 差分 析 和 t 验 统 计 , 果 用 均 检 结
1 3 观察项 目: 术前 : . ① 研究组常规行血常规 、 肝功能化验检
查 、T检 查 ; 照 组 血 常规 、 功 能 化验 、T检 查 。② 术 后 : C 对 肝 C 研 究 组 术后 4 、 周 、 、 , 验 血 常 规 , 后 1 、 化 8h 1 2周 4周 化 术 周 4周 验 肝 功 ; 后 1个 月 复 查 C 术 T观察 脾 脏 变 化 及 药 物在 肝 脏 内 的 沉 积 情 况 。对 照 组 术 后 化 验 项 目及 时 间 同研 究 组 ; 后 1个 术
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症的介入治疗及疗效观察

14 术后 处理 : 脉使 用质子 泵抑 制剂 和抗 菌素 、 . 静 加强 保肝 ,
重点防止脏器粘连 ( 如胎 盘 注 射 液 4m , 次 / , 肉 注 射 ) 同 l1 d 肌 ,
住院病人 , 均确 诊为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 。其中男 4 6例 , 女 1 4例 ; 龄 1 6 年 9~ 5岁 , 平均 4 9岁 , 伴肝 癌 6例 ,3例 曾发生上 1 消化道 出血 ; 脾肿大 I度 8例 , Ⅱ度 1 , 5例 Ⅲ度 3 7例 ; 肝功 能 按 Ci h d分级 : l A级 2 例 , 2 B级 1 6例 , c级 1 。6 均伴 有 2例 O例
7dWB 、 1 C P. T变化 最 明显 , 2周后 均 下 降 , 4周 时稳 定 ,8周 时 与 4周 时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 .5 脾 厚 度 术后 2 至 4 P 00 ,
周增 大, 4周时开始回缩 , 8周时无明显 变化。结论 至4
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能明显 改善外周血 WB C和 P T及脾厚度 , L 部
脾动 脉分 支。我院设 计 : I度脾 大栓塞 7 % ~ o ;I 0 s % I度脾 大 栓塞 6 % ~7 % ;l度脾 大栓塞 4 % ~ 0 0 0 l I 0 5 %。 1度 脾 大要 分 I
次 栓 塞 , 研 究 对 象 :0例 患 者 系 我科 20 . 6 0 0年 8月 至 20 0 5年 1 0月
时 , 区皮呋碘附擦拭 , 脾 嘱病 人进行腹式运动锻炼 。 15 疗效观察 : . 术后第 3 7 1 、8天及第 2 、8 观察外周 血 、 、4 2 44 周 象, 脾厚度变化 , 术后并发症 。 16 统计学方 法 : 用 S S 0 0软件 对数 据进 行统 计学 分 . 使 P S1 .
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介入 治疗 由于 安全 、 有效 等 优 势 已成 为 晚 期 肝
癌 以及部 分 合并脾 功 能亢 进患 者最 佳 的手术 治 疗方 法 。随着 介入 治疗 的发 展 , 理 工作 已成 为 介 入 治 护 疗不 可缺 少 的重要 组成 部分 , 好心 理 护理 、 前准 做 术
备 和 完 善 的术 后 护 理 , 密 观 察 患 者 的 病 情 变 化 , 严 是
2 4 2 3 胃肠 道 反 应 . , . .
保证 介入 治疗 顺 利完 成 的重要 手段 。
参 考 文 献
[ ] 黄俊 . 性 化 服务 一 现 代 护 理 的 发 展 趋 势 . 华 护 理 杂 1 人 中
志 , 0 7, 2 5 : 9 . 2 0 4 ( )3 1
介入 治疗 后 常 出 现 胃肠 道 反 应 , 现 为 不 同 程 表
药物 。
介 入 治疗 后患 者 不 同程度 地 出现 畏 寒 、 热 症 发
状 。发热 系肝 肿瘤 坏死 组 织 引 起 。本 组 8 3例 患 者
2 4 4 出 院指导 . . 介人 治疗 为微 创 手术 , 后 3 7 术 ~ d患 者 即可 出
术后 出现 低热 , 患者体 温 高达 3 ℃ 以上 , 医 嘱 7例 9 遵 给予对 症 处理 , ~3 1 d后 患者 体温 恢复正 常 。
刺置 入 8 F胆 道外 引流 管 , 于脓 腔最 低 位 , 流 出 置 引
液体 约 5 。置管 后加 强引 流管 护理 。患者 体 温 回 ml
复正 常 、 白细胞 基本 正常 、 像 学检 查提 示脓 肿基 血 影
本 闭合 , 即拔 出引 流管 。拔 管后 观察 2周 , 患者 未再
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双介入治疗效果观察

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双介入治疗效果观察刘国焰[摘要]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3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采用肝动脉以及部分脾动脉栓塞术(选择脾中、下支动脉),同时给予肝动脉内化疗药物治疗。
观察患者术后血常规、临床症状及体征、术后1个月CT变化情况。
结果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象,缓解临床症状,复查CT提示肝癌病灶缩小,脾脏部分坏死状态。
结论肝癌合并脾亢患者进行双介入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治疗推广应用。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脾亢;介入;化疗;栓塞[中图分类号]R735.7原发性肝癌恶性程度高,进展快,总体手术切除率约为10%-30%[1],术后5年生存率仍较低,且大部分患者明确诊断时已失去手术机会,直接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应用中效果显著,长期的临床经验已使其成为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案。
但原发性肝癌多数合并脾功能亢进,可因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及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化疗药物的作用,直接导致介入治疗失败[2]。
部分脾动脉栓塞则通过阻断部分脾动脉血流,减少血细胞破坏[3]。
两者联合在抑制肿瘤生长的同时,还可治疗脾功能亢进,有利于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给肝癌序贯治疗创造条件。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1年9月收治的30例原发性肝癌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32-75岁,平均年龄为46.7岁。
所有患者均经过B超、CT及MR等影像学及AFP(甲胎蛋白)证实为肝癌,血常规、肝功能等实验室检查和胃镜证实合并有脾功能亢进。
根据Child 分级法:A级24例,B级6例;其中有8例有上消化道出血史;胃镜证实有食管静脉曲张的为14例;5例有腹水。
术前白细胞计数平均为3.02×109/L,血小板计数平均为47.8×109/L,红细胞计数平均为2.91×1012/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功能亢进的介入治疗
*导读:脾功能亢进症是一种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脾脏肿大,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而骨髓中却是相应细胞系的幼稚细胞过度增生,脾切除后血象恢复,症状缓解。
……
脾功能亢进症是一种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脾脏肿大,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而骨髓中却是相应细胞系的幼稚细胞过度增生,脾切除后血象恢复,症状缓解。
脾亢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脾亢由于病因不明,很难确定该组疾病是否为同一病因引起的不同后果,或为相互无关的独立疾病。
继发性脾亢一般有较明确的病因。
介入治疗操作过程
⒈脾脏解剖,脾脏位于左季肋部深处,脾动脉为其供血动脉,是腹腔动脉最大的分支,可分为脾动脉主干,脾叶动脉,脾段动脉,脾极动脉。
脾叶动脉通常可分出1-3支形成脾段动脉进入相应脾段。
⒉脾栓塞材料,较多采用明胶海绵颗粒。
⒊脾动脉栓塞,可采用RH、LH、盘曲开导管或Cobra导管等,必要时可根据血管走向塑形导管。
导管尽可能超选择至脾动脉深处,最好达胰背支的远站端,栓宣范围一般为脾体积的50%-60%。
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并发症少,脾功能亢进复发率低。
术后反应与处理
1. 静脉滴注抗生素,用3-5日。
2.激素应用,术后当日给予地塞米松15mg,静脉注射或滴注,术后第1、2日,地塞米松剂量为10mg,术后第3-5日,地塞米松剂量改为5mg.
3. 支持疗法,第1-3日静脉补液1500ml左右,内加保肝药物和维生素C等。
若病人反应较重,进食差,可酌情给予脂肪乳剂、白蛋白、血浆等。
4. 病人脾区、左上腹或左下胸部疼痛,可予以吲哚美辛止痛。
未能缓解者,酌情用布桂嗪、硫酸吗啡控释片等。
5. 脾动脉栓塞后发生反应性左侧大量胸膜腔积液,应及时抽出1000-1200ml胸水。
6. 术后随访,脾动脉栓塞术后24小时,白细胞可升高至基础细胞数的两倍,1周左右降到正常水平。
术后适时的对病人进行血细胞,肝、肾功能,胸片及脾脏B超,CT检查随访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