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动作经济改善检查表
生产作业管理表格 17 动作改善检查表

18.是否使用能将完成品和废料切碎等发挥效果的装置呢?
19.安全装置或是其他装置是否能将主要危害消除呢?
20.作业的一部分是否使用脚呢?
7.作业者是否能轻松地工作呢?(适当的作业高度、背脊的支撑前胸放置的位置等)
8.一般作业条件(环境整顿等)是否适当呢?秩序是否正确呢?
9.身体的最低部分是否也能用上呢?(手指←手腕←手臂←上半身←向前倾)
动作
10.两手是否一直在有效地使用呢?(没有用保持姿势的装备时)
11.动作是否很有规律,规律是否正确,动作的方向是否有很大的变化呢?
生产作业管理表格
动作改善检查表
检查项目
不合要求的理由
现
新
配置
1.作业依水平垂直基准的范围去实行吗?(仅能用手或腕去操作)
2.当障碍物防碍动作时用别的方式去做了吗?
3.有否按作业顺序将工具材料定位呢?
4.工具是否都摆在容易使用的地方呢?
5.材料是否放置于机器的适当位置,使作业者易于搬运?
6.加工后的材料是否放在下一个工程最容易搬运的位置?
12.在搬运途中,工具材料的方向是否朝容易使用的方向改变呢?
13.作业者是否经常保持同一动作作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在必要时动作才改变呢?
工具与设备
14.决定摆放位置时是否有用标志、指标等呢?
15.因手持工具的关系,是否手能自由自在地使用呢?(老虎钳、工作台)
16.结合工具和机器性的连杆机构动力工具是否被使用呢?(有二种以上机能的工具)
IE工业工程之动作经济原则(二)肢体动作改善

经研究的结果如下,发现最适当的重量是每次铲起21磅,每天工作量最高可达35吨。
每铲铲起的重量38磅33磅21磅15磅每天工作量25吨30吨35吨28吨原则6:连续曲线运动比方向突变的直线运动更好拿一只铅笔在纸上,一上一下划下来。
详细分析这个动作内容可以发现,这个动作由2个阶段构成,即"移动,停止再改变方向'。
在此例中,科学家研究的结果显示约75至80%的时间来移动铅笔,15~25%的时间是用来改变手的方向。
换句话说此15~25%改变方向的时间是没有生产性的,进一步的研究再显示出连续性的曲线运动其工作效率比方向突变的直线运动来得较佳。
方向突变不但浪费时间而且也容易引起疲劳。
原则7:弹道式运动较轻快人体固定肌肉的动作部份可以划分成二组。
一组为控制向内收缩的肌肉,另一组为控制向外抛出的控制肌肉。
当二者平衡时,手则静止不动;当二者不平衡时,则产生动作出来。
例如:以食指及大姆指拿笔来写字的动作,就是上式固定式两组不同配合运用肌肉支动的最佳例子。
而弹道式运动是一个较快而且容易的运作方式,因为只运用了其中一组的肌肉动作方向。
弹道式运动只有在初期,要开始动作之时,可以加以控制。
一旦运动出去之后就无法予改变方向。
例如:挥动高尔夫球杆时,一旦击出之后,杆子必会顺势挥出,无法予以在中途(例如在肩部之高度)停顿下来。
弹道式运动只有在下列情形下才会停止下来。
反方向的肌肉制止力量。
碰到阻碍物。
运动的动量消失了,如高尔夫球杆挥至超越头项时,动量已消失了,自然就停顿下来了。
弹道式运动方式,效率较高,速度较快,较有力量较精确,而且不容易引起肌肉疼痛。
比固定式的运动方式较舒畅,木匠打钉子之动作就是一个很好的运用弹道式之动作方式。
此外,例如英文打字、弹钢琴、拉小提琴及运动选手之动作都是很好的例子。
原则8:降低动作注意力过程中产生迷惑或需要判断时,动作会有停顿、迟凝。
所以,要通过各种方法减少需要判断、迟疑的动作。
降低动作注意力例子:放置螺丝刀的固定位以喇叭形为佳;需要对准及嵌入时,以导向槽及机构装置减少对准的难度;测量时用固定规格及定位等手段,使测量工作减少脑力判断过程;利用声光等进行识别,减少注意力。
IE 动作改善教育

2 3
4 5
手指,手腕动作。 手指,手腕,前腕动作。
手指,手腕,前腕,上腕及身体其他部位动作 手指,手腕,前腕,上腕及身体其他部位动作
4M改善法
4M 问题点
设备自動化可否
设备
维修点检有正常进行吗? 设备使用方便 设备配置何布置好不好 遵守作业标准 作业条件優化 工作干劲提高 可否削減如何 材料品质UP
IE 關連の基本知識
動作分析と改善
主講: 劉秋林
问 题 掩 盖 问 题
水平线
故障 不良品 运输问题
点点停 能力不平衡
调整时间长 协作问题
缺勤
品质不一致 计划有误
Super IE活用手法
现场改善的IE手法
横展開
发 掘 问 题 现 状 分 析 厘 清 问 题 主 题 选 定 改 善 方 向 限 定 范 围 制 订 方 案 预 测 效 果 进 行 评 价 实 施 计 划 标 准 化
CHINA ZDL 工廠 製技 部. IE GROUP
模特法的
相 手指 M1 2.5CM 移 动 距 离 MOD的 小臂 M3 15CM 1MOD=0.129秒 1秒 =7.75MOD 1分=465MOD 大臂 M4 30CM
手腕 M2
5CM
伸直的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M5
50CM
手部经济动作等级表
运 用 部 位 级别 1 手 指 动 作
第四阶段——新方法的实施
LINE BALANCE 改善
工程分析 ---- 改善措施
工程 加工 记号 记号名称 加工 数量检查 检查 品质检查 移动 搬运 处理 储藏 停滞 滞留 工程改善重点 能废止吗?能否与其他工程合并?能否改变工程顺序 变更料、机、人如何?能改善吗? 能否废止检查? 能否用防呆措施、治具简化检查? 加工、搬运能否同步进行? 检查基准是否适当?动作研究、时间研究等来改善! 能否废止该项搬运作业? 既使缓慢也不能使其移动吗? 能否减少停滞时间或次数? 停滞中能否做其他工作? 能否废止该项作业? 能否减少滞留时间与次数? 原材料与部分材料能否共用? 在储存阶段能做其他事情吗?
IE手法之动作分析法

IE手法之动作分析动作分析⏹精益理论将动作分为三大类:⏹A,有价值必须的动作⏹B,无价值但必须的动作⏹C,无价值的浪费动作动作分析1.动作分析的意义2.动作分析的目的/意识3.动作分析的方法4.动素分析符号及改善要点5.动作经济的意义6.动作经济原则7.动作经济原则之检讨8.动作改善的原则动作分析法(Therblig)⏹一、动作分析的意义创始人:吉尔布雷斯夫妇(Frank B.Gilbreth)⏹动作分析是在程序决定后,研究人体各种动作的浪费(不合理、不平衡、不需要-3M),以寻求省力、省时、安全和最经济的动作。
其实质是研究人在进行各种操作的细微动作,删除无效动作,使操作简便有效,以提高工作效率。
⏹目的:发现操作人员的无效动作或浪费现象,简化操作方法,减少工作疲劳,降低劳动强度。
在此基础上制定标准的操作方法,为制定动作时间标准作技术准备。
以日常生活中的动作为例:一个熟练的厨师,可以同时用两个甚至更多的炉子炒菜,快速而且不会出差错。
而平常人则可能用一个炉子炒菜都会出现在中途发现某一种材料还未准备好的状况,所耗费的时间也更长。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动作安排合理与否造成的。
何谓动作意识?⏹A,明白合理动作与不合理动作的区分;⏹B,明确动作错误的原因,判断合理动作;⏹C,全身心地投入动作研究,思考合理动作方法、作业配置和工夹具。
动作分析方法(共四种)⏹1、目视动作分析法:(visual motion study)采用目视观测方法寻求改进动作的方法。
⏹2、动素分析法:细分动作之构成要素,得18种动素,将工作中所用之各动素逐项分析,谋求改进。
一般用在较具重复性且周期较短的手操作之研究中。
18个动素(也称基本动作)。
动作分析方法⏹3、影片分析法:(film Analysis)采用摄影机将各个操作动作拍摄成影片放映,而加以分析。
例:将生产线上各个动作拍摄下来,然后放映加以分析。
影片分析因其拍摄速度之不同,又可分为细微动作研究(micro-motion study)及微速度动作研究(memo -motion study)两种。
IE 动作分析

衣片
8
抓住衣片
沙布利克记号 左手 眼 脚 右
手
∩
右手动作
把衣片拿到加 工位置 保持衣片位置
9
修正衣片
位置
10 组合钮扣 把钮扣与 与衣片 衣片组合 # 起来
修正衣片位置
把钮扣与衣片 U # 组合起来
衣物订钮扣的沙布利克分析表——改善一(2.3.6)
序 作业要素 左手动作 号
1 准备钮扣 把手伸向钮扣 与衣片
2、动作经济原则
(1)关于人体动作: ①双手并用原则 ②对称反向原则 ③剔除或合并原则 ④降低动作等级原则 ⑤减少反复(计数)动作原则 ⑥减少动作限制原则 ⑦避免动作突变,保持轻松节奏原则 ⑧利用重力与惯性原则 ⑨手脚并用原则 ⑩減少用眼原则
动作经济原则
(b)关于工具设备:
①利用辅助工具,减少动作难度原则 ②工具万能\组合化原则 ③省力杠杆原则 ④易于操纵原则 ⑤改良设备自动化原则
(a)标准作业范围; (b)最大作业范围;如下图2.3.9。
⑤作业动作要平滑连接
因环境原因或动作次序安排,导致手部动作变向、 停滞,时间变长。
参考动作要素改善检查表:
(a)动作是否必要,有可能剔除吗? (b)两个动作可否合并? (c)顺序可否改变? (d)可否改善环境,降低作业难度,缩短时间?
序 作业要素 号
左手动作
沙布利克记号 左手 眼 脚 右手
右手动作
1 准备衣片 把手伸向衣片
把手伸向衣片
2
抓住衣片
∩
∩ 抓住衣片
3
把衣片拿到加
工位置(含标
尺)
4
保持钮扣与衣
片
5 组合钮扣 组合钮扣与衣 # 与衣片 片
IE管理--动作经济原则与流程经济原则

例1 双手同时作业
安敏 ·《工业工程与生产效率改善》
改善前 一件一件地检查
改善后 一次检查两件
安敏 ·《工业工程与生产效率改善》
双手同时反向和对称移动 例2
非协பைடு நூலகம்性动作
协调性动作
左手 右手 左手 右手 左手 右手 左手 右手
左手 右手 左手 右手 左手 右手 左手 右手
材料工具不对称,肩部或躯干要移动, 易失去平衡,易疲劳
顺畅
☆ 前后生产线尽量靠拢
物留
中间停滞 隐藏问题
安敏 ·《工业工程与生产效率改善》
物流
顺畅流动 没有停滞
安敏 ·《工业工程与生产效率改善》
③. 信息
考虑信息流动—— 生产指示明确
流畅
便于信息传递
☆ 后补式/前后式生产指示 ☆ 生产实绩显现化 ☆ 便于批量区分
④.少人化生产—— 人多人少都能生产
☆ 警示灯及线体控制
小零件
改善后 左手拿零件并将之固定 右手同时进行相同作业 对称作业
安敏 ·《工业工程与生产效率改善》
例5
● 缩短手臂的移动距离 ● 尽可能不动全臂 ● 只做凭前臂、手腕或手指即
可完成的动作 ● 尽可能将零件、工具放在手
够得着的近处 ● 减少屈身、弯腰等躯干动作
使作业位置高度达到最佳状态: ★ 坐在椅子上,前臂水平伸出时
⑥.便于设备维护—— 先进先出,快速流动
☆ 足够的维护空间 ☆ 优先保证常维护点空间
便于
☆ 不常动部分移开维护
维护
安敏 ·《工业工程与生产效率改善》
作业记录管理要点
怀海涛 ·《工业工程与生产效率改善》
电流
例
— 严格按时间和频度要求进行质量检查及记录 — 严格执行质量首检并记录,必要时保留实物 — 自检和互检均要签名确认 — 尽可能记录具体数字 — 上级或质检人员进行互检时要确认作业者的测量技能
动作经济四原则

成品箱
理想之工作站设计
工作场所
14、照明通风的原则
● 必须有适合其工作的充足照度。 ● 照明必须避免反射或耀眼。 ● 光线的方向宜来自左前方。
工作场所
15、高度适当的原则
最大 2 最大 2
8~10 32 高度范围 30 可调整高度、 角度及位置
利用动作经济原则进行改善的步骤
5.实施改善方案并进行确认。
动作经济改善时注意事项 ① 选定分析作业对象要慎重。 ② 选择与作业相适合的手法分析。 ③ 选定与分析手法相适合的作业人员。 ④ 用既定记号和正确的方法,进行记录和分析。 ⑤ 从各种角度研讨分析结果,并找出改善方案。
动作经济改善检查表
基本原则1:减少动作次数 因 原则 素 内容
人体之运用
5、减少动作限制的原则; 6、避免动作突变的原则; 7、保持轻松节奏的原则; 8、利用惯性的原则; 9、手脚并用的原则。 要点:强调动作之韵律、连贯并一气呵成。
工作场所
10、工具、物料定位原则。 ● 删除『寻找』与『选择』两无效益动 素。 【例】设计板架式之工具箱,便于清点 工具。
工作场所
足踏式点焊装置
工具、设备之设计
17、工具合并,万能化的原则。 ● 避免取换及寻找,以提高效率。 【例】开罐器﹝开罐、开瓶…﹞
工具、设备之设计
18、按能分配的原则
左手 手指 小指 无名指 900 658 中指 975 1492 食指 1028 1535 食指 1097 1490 理想负荷 855 实际负荷 803
右手 中指 1006 640 无名指 小指 9手指长度及数目表示其工作负荷数量
动作经济原则(IE)

动作经济原则一、何谓动作经济原则“动作经济原则”又称“省工原则”,是使作业(动作的组成)能以最少的“工”的投入,产生最有效率的效果,达成作业目的的原则。
“动作经济原则”是由吉尔布雷斯(Gilbreth)开始提倡的,其后经许多工业工程的专家学者研究整理而成。
熟悉掌握“动作经济原则”对有效安排作业动作,提高作业效率,能起到很大的帮助。
二、动作效率左右动作效率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操作条件操作条件主要包含以下一些因素:①对象物的大小、形状、重量等;②使用的设备、仪器、治工具;③操作的环境。
2.操作方法①使用身体的部位手指、手掌、手腕、手臂、躯体、腿脚;②移动的距离、方向、路线;③动作的组合方式。
3.动作的难度4.动作的准确度5.动作的速度、节奏要提高动作效率就必须合理地组合以上因素,取得更大的动作效果。
三、动作经济原则1.四项基本原则动作的改善基本上可以以四项基本原则作为基本思路:①减少动作数量进行动作要素分析,减少不必要的动作是动作改善最重要且最有效果的方法。
②追求动作平衡动作平衡能使作业人员的疲劳度降低,动作速度提高。
比如双手动作能比单手大大提高效率,但必须注意双手动作的协调程度。
③缩短动作移动距离无论进行什么操作,“空手”、“搬运”总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会占用相当一部分动作时间。
“空手”和“搬运”其实就是“空手移动”和“负荷移动”,而影响移动时间的最大因素就是移动距离,因此,缩短移动距离也就成为动作改善的基本手段之一了。
④使动作保持轻松自然的节奏前面三项原则是通过减少、结合动作进行的改善。
而进一步的改善就是使动作变得轻松、简单。
也就是使移动路线顺畅,使用易把握的工具、改善操作环境以便能以更舒适的姿势进行工作。
2.动作经济的16原则在工作的场合中,较为共能的硬件有人、工具设备、环境布置等三个方面。
动作经济的四项基本原则在这几个方面加以应用又可以整理成动作经济的16原则。
①关于人体动作方面(1)双手并用的原则能熟练应用双手同时进行作业,对提高作业速度大有裨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E动作经济改善检查表
基本原则(I):减少动作数量姓名:所属部署:因
素原则内容
检查
注意点
吕匕月匕不能
动作方法
(1)去掉不必要的运
作
能否去掉寻找、挑选动作
能否不考虑、不判断、不注意
能否不用重新拿取
能否不用倒换双手
在检查栏中
画O回答
对回答不能
的,研究具体
的改善方案
(2)减少眼睛的动作能否用耳朵(声首)确认
能否用指示灯
能否将物品摆放在人的视野内
能否用色别、标记表示
能否更接近操作对象
能否利用镜子
能否利用透明容器或器具
(3)组合2个以上的
动作
能否1次搬运数个物品
能否1次加工数个元件
能否边传送边加工
能否边传送边检验
动作场所
(1)将材料或工装
夹具放在操作人员
前方的一定位置
能否用标记指定材料或工装夹具的放置地
点
能否在布局图上指定材料或工装夹
具的放置地点
能否将材料容器固定在前面
能否将工具悬挂在前面
(2)按操作顺序摆
放材料或工具
能否按操作顺序摆放材料、工具
能否按操作顺序重叠材料
(3)将材料或工具放
在易使的状态
能否按顺手方向摆放材料、工具
能否用槽或框整理材料
能否按易握方向摆放工具的手握部
分
能否摆放在易取的高度
能否利用工具支撑架、扣护容器
装夹具或机械
(1)利用易取材料或
元件的容器或器具
能否扩大容器口
能否将容器底部改为圆形
能否将容器底部改浅
能否利用料斗
能否在容器底部加个斜板,使材料靠
近手前
能否将小物品放在胶皮或垫子上
能否将扁平元件放在波形板上
若发生元件缠绕在一起的现象,能否
扩大并浅化容器
(2)将2个以上的工
具合二为一能否组合经常使用的工具(开听刀和起
子、功率定规)
能否将1个操作中所需的工具组合在一起
(铅笔和橡皮、锤子和拔钉) 能否组合同形
工具 (红蓝铅笔、正反改锥)
基本原则(II ):同时进行动作姓名:所属部署:
因
原则内容检查
注意点
素能不能
(2)将2个以上的能否组合不同尺寸的工具或定规(扳在检查栏中画工工具合二为一手*、孔规) O回答
装能否使尺寸不一的工具为可调式(活对回答不能夹动扳手) 的,研究具体具(3)使用安装简便能否减少安装点的改善方案或的夹具能否使用蝶形螺栓
机(4)用1个动作完能否将控制杆或把手操作改为按钮开
械成机械操作关
能否将旋转式开关改为按钮式开关
(1)双手同时开始动作并同时结束能否不用单手手持、空手
能否改善掉除恢复疲劳以外的双手空
动手
能否不发生一手工作时他手必须空手
备考
作的现象
方法
能否双手同时拿取材料
能否双手同时加工2个产品
能否双手时放置产品
(2)双手同时向相能否左右对称地摆放材料或工装夹具反、相对方向动作能否掉双手向同一方向动作
操作场所
(1)调整布局使双手
能同时动作
能否在左右摆放材料或夹具
能否使双手左右动作的位置接近
能否配置2个工装夹具
工装夹具或
机械
(1)对需长时间持有
的物品使用支撑架
能否用老虎钳夹紧物品
能否用空气吸引力吸住物品
能否用弹力、磨擦力(橡胶、弹簧、
海棉)存放物品
能否将物品插入槽、孔中(2)双手同时开始
动作并同时结束
能否使用机械式(钢丝、连接棒)脚
踏结构
能否用电式(电开关)脚踏结构
能否使用物理式(水压、油压、空压)
脚踏结构
基本原则(II):同时进行动作姓名:所属部署:
因素原则内容
检查
注意点
合匕月匕不能
工装夹具或
机械
(3使双手同时动作
的夹具
能否左右对称地摆放材料或工装夹具
能否掉双手向同一方向动作
能否使用同时加工2个材料的夹具、机械
在检查栏中画
O回答
对回答不能
的,研究具体的
改善方案
备考
基本原则(III):缩短动作距离姓名:所属部署:
因素原则内容
检查
注意点
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