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动作经济改善检查表

合集下载

IE改善案例图表

IE改善案例图表

IE改善的图例说明3、工程分析法专题改善的工程分析手法,主要有下列:(1)流程分析法(2)动作分析法(3)搬运分析法(4)现场布置法(5)动作经济原理此外还有机具运用及各种工作简化方法,必须以问题的性质和目的来选择适当的手法或连合运用,下表可供参考。

表 3.1 工程图标符号(JIS)表3.2补助图标符号表3.3工程图标符号的应用20分变压器轮转机26M切断21M废板2%端板6% 轮转机 最终检查轮转机 起重机(省略)45t 台车起重机等待30M起重机堆积5M图3.13厚板压延的制程分析3-2-5 作业者流程分析卡 入厂口 车过去 布置表2-4美容院作业的工程分析实例办公改善后布置 受入台检查作业台图2.15 人-机程序图:铸件之精铣图2.16 人-机及多动作连合程序图:碎骨表2-5 工程改善的着眼点承上页动作分析法表2-6动素表承上页表2-7终端模具的弯曲作业therblig图4.1 终端模具1.2m(侧面图)10.36mm动作经济原则表2-8动作经济的基本原则动作经济24原则(1) 关于人体的运用◆双手最好同时开始,并同时完成工作。

◆除规定休息时间外,双手不应同时空闲。

◆双臂及双手之动作应对称,反向并同时为之。

以上三原则旨在安排双手对称且同时操作的动作,自然的平衡可以减少精神及身体的疲劳。

◆人体的动作应尽量采用最低而能得满意结果者◆尽量利用物体运动惯性、重力及自然力,避免使用限制性动作。

◆连续曲线运动较优于急剧停止和突然改变方向的直线运动。

◆曲线圆滑之运动较受限制之运动轻快确实。

◆动作之安排尽可能轻松且具有自然之节奏。

(2) 关于工作场所的布置◆物料与工具应放置于一定位置,不可零乱散置于工作区域。

◆物料与工具应放置于双手所及的正常工作范围内。

◆物料与工具应按最佳动作顺序安排。

◆装配用之材料零件应使用容器装盛。

◆零件物料之供给,利用物体之重力及各种盛具送至使用点,愈近愈佳。

◆尽可能利用坠送方法。

动作分析及动作经济原则

动作分析及动作经济原则
符号:
总裁办项目推广部
拆卸
IE基础教材
拆卸分析
1. 此动素常为改善。 2. 此动素前常为“握取”,后常跟“运实”或“放手”。 3. 此动素所需时间,常与两物件的连接情况及松紧程度有关。
拆卸改善
1. 能否用夹具或固定器。 2. 能否使用自动设备。 3. 能否同时装配数件。
改善同 “装配”
4. 工具是否已达最有效的速度及送进。
具等 3. 是否使用身体的合适部位,如手指、手腕、前臂、肩等 4. 能否用重力来滑运或坠送 5. 搬运设备能否用脚来操纵 6. 是否因物料的搬运或程序的往返,而增加搬动时间 7. 是否可因增加一小工具或放搬运物靠近使用点而取消搬运
总裁办项目推广部
IE基础教材
移物
移物改善
8. 搬运方向的突变是否可以取消?各种阻碍物能否搬去 9. 常用物料是否已放置于使用点 10.是否已用合适的工具、小盒子等,且其操作是否按装配顺序
在“应用”。
使用改善
1. 能否用夹具或固定器。
改善同
2. 能否使用自动设备。
“装配”
3. 能否同时装配数件。
4. 工具是否已达最有效的速度及送进。
5. 是否可用动力工具,以减少人的装配时间
总裁办项目推广部
拆卸
IE基础教材
拆卸(Disassemble,用DA表示) 定义:对两个以上组合的物体,作分解动作。 起点:两个物体开始分离的瞬间。 终点:两个物体完全分离的瞬间。
检查
IE基础教材
检查(Inspect,用I表示) 定义:将产品和所制定的标准作比较的动作, 叫检查或检验。 起点:开始检验物体的瞬间。 终点:产品质量的优劣被决定的瞬间。 符号:
总裁办项目推广部
IE基础教材

GT-OD-084A IE改善等级认证评分表

GT-OD-084A IE改善等级认证评分表
10
标准化
1、改善实施后及时做好标准化工作;
5
2、作业标准方法及内容设置合理;
5
3、现场员工能够遵守标准化作业;
5
4、作业员能达到标准的产量及效率;
5
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性
1、提高质量、安全性的;
5
2、减少员工作业疲劳,劳动强度的;
5
合计
备注:改善提案经改善推进室确认,符合以上全部评分标准的,给予最高100分为当月IE优秀改善提案奖,在当月的5S/IE委员会上给予奖励并通报,并在每半年进行一次评比时,给予再次表彰和奖励;
IE改善等级评分表
提案名称
提案编号
项目
评分标准
标准(分)
得分
经济性
1、给部门创造效益5000元以上的;
10
2、给部门创造效益2500元以上的;
10
3、给部门创造效益1000元以上的;
10
4、给部门创造效益500元以上的;
10
创新性
1、独特的创意和改善方法;
10
2、属于IE相关手法进行作业改善;
10
3、具有借鉴学习和推广价值的改善;
评分:审核:核准:

IE动作经济改善检查表

IE动作经济改善检查表

IE动作经济改善检查表基本原则(I):减少动作数量姓名:所属部署:因素原则内容检查注意点吕匕月匕不能动作方法(1)去掉不必要的运作能否去掉寻找、挑选动作能否不考虑、不判断、不注意能否不用重新拿取能否不用倒换双手在检查栏中画O回答对回答不能的,研究具体的改善方案(2)减少眼睛的动作能否用耳朵(声首)确认能否用指示灯能否将物品摆放在人的视野内能否用色别、标记表示能否更接近操作对象能否利用镜子能否利用透明容器或器具(3)组合2个以上的动作能否1次搬运数个物品能否1次加工数个元件能否边传送边加工能否边传送边检验动作场所(1)将材料或工装夹具放在操作人员前方的一定位置能否用标记指定材料或工装夹具的放置地点能否在布局图上指定材料或工装夹具的放置地点能否将材料容器固定在前面能否将工具悬挂在前面(2)按操作顺序摆放材料或工具能否按操作顺序摆放材料、工具能否按操作顺序重叠材料(3)将材料或工具放在易使的状态能否按顺手方向摆放材料、工具能否用槽或框整理材料能否按易握方向摆放工具的手握部分能否摆放在易取的高度能否利用工具支撑架、扣护容器装夹具或机械(1)利用易取材料或元件的容器或器具能否扩大容器口能否将容器底部改为圆形能否将容器底部改浅能否利用料斗能否在容器底部加个斜板,使材料靠近手前能否将小物品放在胶皮或垫子上能否将扁平元件放在波形板上若发生元件缠绕在一起的现象,能否扩大并浅化容器(2)将2个以上的工具合二为一能否组合经常使用的工具(开听刀和起子、功率定规)能否将1个操作中所需的工具组合在一起(铅笔和橡皮、锤子和拔钉) 能否组合同形工具 (红蓝铅笔、正反改锥)基本原则(II ):同时进行动作姓名:所属部署:因原则内容检查注意点素能不能(2)将2个以上的能否组合不同尺寸的工具或定规(扳在检查栏中画工工具合二为一手*、孔规) O回答装能否使尺寸不一的工具为可调式(活对回答不能夹动扳手) 的,研究具体具(3)使用安装简便能否减少安装点的改善方案或的夹具能否使用蝶形螺栓机(4)用1个动作完能否将控制杆或把手操作改为按钮开械成机械操作关能否将旋转式开关改为按钮式开关(1)双手同时开始动作并同时结束能否不用单手手持、空手能否改善掉除恢复疲劳以外的双手空动手能否不发生一手工作时他手必须空手备考作的现象方法能否双手同时拿取材料能否双手同时加工2个产品能否双手时放置产品(2)双手同时向相能否左右对称地摆放材料或工装夹具反、相对方向动作能否掉双手向同一方向动作操作场所(1)调整布局使双手能同时动作能否在左右摆放材料或夹具能否使双手左右动作的位置接近能否配置2个工装夹具工装夹具或机械(1)对需长时间持有的物品使用支撑架能否用老虎钳夹紧物品能否用空气吸引力吸住物品能否用弹力、磨擦力(橡胶、弹簧、海棉)存放物品能否将物品插入槽、孔中(2)双手同时开始动作并同时结束能否使用机械式(钢丝、连接棒)脚踏结构能否用电式(电开关)脚踏结构能否使用物理式(水压、油压、空压)脚踏结构基本原则(II):同时进行动作姓名:所属部署:因素原则内容检查注意点合匕月匕不能工装夹具或机械(3使双手同时动作的夹具能否左右对称地摆放材料或工装夹具能否掉双手向同一方向动作能否使用同时加工2个材料的夹具、机械在检查栏中画O回答对回答不能的,研究具体的改善方案备考基本原则(III):缩短动作距离姓名:所属部署:因素原则内容检查注意点能不能。

3.IE改善手法2----动作分析

3.IE改善手法2----动作分析

1.3关于工具设备的运用 6条 尽量解除手的工作,而以夹具或脚踏工具代替; 可能时,应将两种工具合并使用; 工具物料应尽可能预防在工作位置上; 手指分别工作时,其各指负荷应按照其本能予以 分配; 设计手柄时,应尽可能增大与手的接触面; 机器上的杠杆、十字杆及手轮的位置,应能使工 作者极少变动姿势,且能够最大地利用机械力.
动作分析
程序分析是从大处着眼,根 据程序图分析生产过程的种种 浪费,从合理安排程序中去寻 求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
动作分析主要研究分析人在进行各种操作时的 身体动作,以消除多余的动作,减轻劳动强度 ,使操作简便更有效,从而制定出最佳的动作 程序。
动作分析的实质是研究分析人在进行各种工作 操作时之细微动作,删除无效动作,使操作简 便有效,以提高工作效率。
2.2、基本原则2:双手同时进行动作
(一)关于动作方法
(二)关于作业现场布置——按双手能同 时动作布置作业现场 (三)关于工夹具与机器
2.2、基本原则2:双手同时进行动作
2.2.1关于动作方法
1、双手同时开始同时完成动作
2、双手对称、反向同时动作
2.2、基本原则2:双手同时进行动作
2.2.1关于动作方法
I.减少动作数 II.同时进行动作 III.缩短动作的距离 IV.轻快动作 要点 是否进行多余的搜索、选择、 某一只手是否处于空闲等 是否用过大的动作进 能否减少动素数 分类 思考和预置 待或拿住状态 行作业 1.尽量使动作无限制轻松地 进行 1.双手同时开始同时完成 1.用最适当的人体部 1.取消不必要的动作 2.利用重力和其它力完成动 关于人体 动作 位动作 2.减少眼的活动 作 的运用 2.双手反向、对称同时动 2.用最短的距离进行 3.合并2个以上的动作 3.利用惯性力与反弹力完成 作 动作 动作 4.连续圆滑地改变动作方向 1.将工具物料放置在操作者前 关于工作 1.在不妨碍动作的前 面固定位置处 1.按双手能同时动作布置 1.采用最舒适的作业位置高 场所的布 提下,作业区域应尽 2.按作业顺序排列工具物料 作业场地 度 置 量窄 3.工具物料的放置要便于作业 1.利用夹具或滑轨限定动作 1.利用专用夹持机构长时 路线 1.使用便于抓取零件的物料箱 1.利用重力或机械动 2.抓握部的形状要便于抓握 间拿住制品 2.将两个以上的工具合为一件 力送进或取出物料 关于设备 2.用使用足的装置完成简 3.在课件的位置通过夹具轻 3.采用动作数少的联动快速夹 2.机器的操作位置要 治工具 单作业或要使力的作业 松定位 机构件 便于用身体最适当的 3.设计双手能同时动作的 4.使操作方向与机器移动方 4.用一个动作操作机器的装置 部位操作 夹具 向一致 5.用轻便操作工具

IE培训动作分析改善实例

IE培训动作分析改善实例

第五章:动作分析改善实例汇总表(略)第五章动作分析改善实例王先生在一家轮胎用钢条制造工厂工作。

他很积极的参加IE培训,对QC活动也很热心。

“钢条”的作用,就是埋入轮胎外周部,对于提高轮胎的性能(耐久性、安定性、安全性等)有很大的帮助。

钢条比起其他的纤维条,更富于伸张性,以及耐热性,总之,优点非常之多。

最近,辐射式轮胎的需求量也不断增设,作业的速度也被要求提高,但是,当你去参观现场以后,很可能会感觉到生产方面缺乏效率。

正因为如此,王先生到自己的管理区域视察想藉此找出问题的所在。

一、作业背景《次序1》首先,王先生巡视现场,观察各种作业,基于P(生产性)、Q(品质)、C(成本)、D(交货期)、S(安全)、以及M(士气)展开一连串的检查。

钢条的原材料是钢条片,它们从前工程部被送来时,都是从支撑物垂下来。

最后被制成钢条,就是利用3片钢条片熔接而成(图5.1略)“熔接工程”细分之后,可成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使熔接处的凹凸平坦,同时,为了使它牢实,必需实施锤压。

使用图5.2(1)的装置,把熔接好的半制品熔接部,放在那儿,再用脚踏式操作法,使熔接部平坦。

②在锤压装置的B沟,放入锤压后的半制品磨平,再下来,有如图5.2(2)所示一般,检查是否有凹凸的形状。

③接下来,把完成形状检查的半制品,放在图5.2(3)的滚筒上,左右地拖拉,实施弯曲度的检查。

④其后,把半制品装在图5.2(4)一般的东西,固定于A部以后,操作B的把手,拖拉素材,展开强度试验。

⑤最后,经过各种检查以后,有如图5.2(5)一般,修正形状的不正(保养)。

《次序2》整理在次序1检查的结果,找出最有问题的地方(表5.10)二、现状分析《次序3》在“熔接工程”中,以平时最在意之点为调查对象。

在这种场合之下,王先生以熔接后一连串作业“锤压”、“试验(弯曲强度)”,“保养”为对象,展开调查。

《次序4》准备实施现状分析。

1.由于是“微细的徒手作业”,因此,在现状分析方面,采取沙布利克分析。

IE工业工程之动作经济原则(二)肢体动作改善

IE工业工程之动作经济原则(二)肢体动作改善

经研究的结果如下,发现最适当的重量是每次铲起21磅,每天工作量最高可达35吨。

每铲铲起的重量38磅33磅21磅15磅每天工作量25吨30吨35吨28吨原则6:连续曲线运动比方向突变的直线运动更好拿一只铅笔在纸上,一上一下划下来。

详细分析这个动作内容可以发现,这个动作由2个阶段构成,即"移动,停止再改变方向'。

在此例中,科学家研究的结果显示约75至80%的时间来移动铅笔,15~25%的时间是用来改变手的方向。

换句话说此15~25%改变方向的时间是没有生产性的,进一步的研究再显示出连续性的曲线运动其工作效率比方向突变的直线运动来得较佳。

方向突变不但浪费时间而且也容易引起疲劳。

原则7:弹道式运动较轻快人体固定肌肉的动作部份可以划分成二组。

一组为控制向内收缩的肌肉,另一组为控制向外抛出的控制肌肉。

当二者平衡时,手则静止不动;当二者不平衡时,则产生动作出来。

例如:以食指及大姆指拿笔来写字的动作,就是上式固定式两组不同配合运用肌肉支动的最佳例子。

而弹道式运动是一个较快而且容易的运作方式,因为只运用了其中一组的肌肉动作方向。

弹道式运动只有在初期,要开始动作之时,可以加以控制。

一旦运动出去之后就无法予改变方向。

例如:挥动高尔夫球杆时,一旦击出之后,杆子必会顺势挥出,无法予以在中途(例如在肩部之高度)停顿下来。

弹道式运动只有在下列情形下才会停止下来。

反方向的肌肉制止力量。

碰到阻碍物。

运动的动量消失了,如高尔夫球杆挥至超越头项时,动量已消失了,自然就停顿下来了。

弹道式运动方式,效率较高,速度较快,较有力量较精确,而且不容易引起肌肉疼痛。

比固定式的运动方式较舒畅,木匠打钉子之动作就是一个很好的运用弹道式之动作方式。

此外,例如英文打字、弹钢琴、拉小提琴及运动选手之动作都是很好的例子。

原则8:降低动作注意力过程中产生迷惑或需要判断时,动作会有停顿、迟凝。

所以,要通过各种方法减少需要判断、迟疑的动作。

降低动作注意力例子:放置螺丝刀的固定位以喇叭形为佳;需要对准及嵌入时,以导向槽及机构装置减少对准的难度;测量时用固定规格及定位等手段,使测量工作减少脑力判断过程;利用声光等进行识别,减少注意力。

IE动作要素改善检查表

IE动作要素改善检查表
IE动作要素改善检查表
动作
检查重点
空手
(1)环境的布置是否能够使空手的动作距离变短?
(2)手的动作能否从上下改变为水平的方向?
(3)伸手途中有无障碍物导致方向改变?

(1)放置材料的容器是否方便抓的动作进行?
(2)抓住物品的位置与方向能否更便利?
(3)使用的工具是否便于抓住?
搬运
(1)搬运的距离是否能够更短?
(2)能否依次装配很多件?
分解
(1)能否使用工具进行分解?(2)可否Fra bibliotek次分解很多件?
使用
(1)工具的大小、形状、重量能否改变?
(2)工具的拿法拿的位置能否简单化?
(3)工具、仪器、设备的使用能否简单化?
放下
(1)放下时,是否能够不必太注意?
(2)放下的位置能否改变?
(3)能否使用工具简单地放下?
(4)放下的同时能否同时进行其他动作?
检查
(1)检查的动作可否省略?
(2)能否使检查简单易行而结果依然准确?
(3)几项检查能否同时进行?
(4)是否能够使用样品参照检查?
寻找
(1)物品是否没有混杂?
(2)物品虽否定位、定量放置?
(3)在作业位置是否不放置不必要的物品?
(4)标识是否清晰?
(5)能否使用颜色管理?
(6)物品能否摆放在作业者视野之内?
(1)确实不可避免吗?
(2)能否缩短延误的时间?
(3)实在不可避免时,能否同时进行其他动作?
能够避免的迟缓
(1)原因是否找到?
(2)避免迟缓的方法有效吗?
休息
(1)休息的时间能否安排在一起?
(2)能否改善环境使作业者不易疲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检查栏中画O回答
对回答不能的,研究具体的改善方案
(2)以最短距离
能否排除动作途中的障碍物
能否在正常操作X围内操作
操作场所
(1)以操作不受妨碍为前提缩小操作空间
能否将材料或工装夹具放在操作人员的近前面
能否圆弧形摆放物品
能否将工具悬挂在操作人员的前面
能否在传送带上设置桥形操作台
能否在正常操作X围内放置材料或工装夹具
能否将材料容器固定在前面
能否将工具悬挂在前面
(2)按操作顺序摆放材料或工具
能否按操作顺序摆放材料、工具
能否按操作顺序重叠材料
(3)将材料或工具放在易使的状态
能否按顺手方向摆放材料、工具
能否用槽或框整理材料
能否按易握方向摆放工具的手握部分
能否摆放在易取的高度
能否利用工具支撑架、扣护容器
装夹具或机械
(1)利用易取材料或元件的容器或器具
能否左右对称地摆放材料或工装夹具
能否掉双手向同一方向动作
能否使用同时加工2个材料的夹具、机械
在检查栏中画O回答
对回答不能的,研究具体的改善方案
备考
基本原则(III):缩短动作距离
X则
内容
检查
注意点

不能
动作方法
(1)以最适宜的身体部位进行动作
能否养活身体或肩的动作
能否用指头或手指动作
能否使之凹凸不平或刻槽、条纹以防手滑
(3)在一目了然的位置安装夹具
能否不转动身体也能看见操作位置
能否排除眼睛与操作位置的障碍
能否利用镜子
能否利用放大镜
能否利用透明容器或器具
能否使光线最合适
(4)使机械的移动方向与操作方向一致
IE动作经济改善检查表
基本原则(I):减少动作数量
XX:
所属部署:


原则
内容
检查
注意点

不能
动作方法
(1)去掉不必要的运作
能否去掉寻找、挑选动作
能否不考虑、不判断、不注意
能否不用重新拿取
能否不用倒换双手
在检查栏中画O回答
对回答不能的,研究具体的改善方案
(2)减少眼睛的动作
能否用耳朵(声音)确认
能否用指示灯
能否排除操作位置前的障碍
能否使操作点集中在一外
能否使2个操作点接近
能否用手指操作
能否使操作位置和确认位置(表示、加工位置)接近
在检查栏中画O回答
对回答不能的,研究具体的改善方案
动作方法
(1)努力使动作不受限制
能否不用注意力而无意识地动作
能否使动作有节奏
能否用磁铁吸住物品
能否排除妨碍动作的物品
(2)利用重力或其它力量进行行动
能否减少安装点
能否使用蝶形螺栓
(4)用1个动作完成机械操作
能否将控制杆或把手操作改为按钮开关
能否将旋转式开关改为按钮式开关
动作方法
(1)双手同时开始动作并同时结束
能否不用单手手持、空手
能否改善掉除恢复疲劳以外的双手空手
能否不发生一手工作时他手必须空手的现象
能否双手同时拿取材料
能否双手同时加工2个产品
能否利用重力(下落、倾斜、滑道、漏斗、点滴)
能否利用压力(空压、水压、油压)
能否利用磁力(磁铁、电磁)
能否利用弹力(弹簧、橡胶)
能否利用磨擦力(橡胶)
能否利用离心力(旋转)
能否利用真空(吸引、吸盘)
能否利用浮力(浮起)
能否利用大气力(虹吸)
能否利用表面X力(毛细管现象)
能否利用电力
能否利用杠杆、凸轮
(3)利用惯力或反弹力进行动作
能否利用反弹力(锤子)
能否利用飞轮(摆轮)
能否使之更润滑(油、石蜡、轴承)
能否使需要惯力的工具拥有一定的重量
(4)使动作方向及其变换顺畅
能否将直线动作改为顺畅的曲线运动
能否去掉曲折的动作
操作场所
(1)使操作高度为最合适的高度
能否将两胳臂肘放在操作台上
能否去掉上下移动
能否使眼睛与操作位置在明视距离(25~30cm)内
能否使材料产品放置台与操作台为同一高度
能否不将材料直接放在地上
能否使操作椅的高度可以调节
工装夹具或机械
(1)为限制一定的运动路线而使用夹具或导向
能否利用导向定位
能否使用锁挡以阻止材料工具的滑动
能否在镶嵌部加楔梢成圆角
(2)使手握部分形状易握
能否用手掌均衡地握住
能否使之与手的接触面积最大
能否使这为易握的形状
备考
工装夹具或机械
(1)利用重力或机械力取料送料
能否利用滑道
能否利用料斗
能否利用传送带
能否利用倾斜台和挡板
能否利用滚轮传送带
能否用小传送带制作辅助线体
续表
基本原则(IV):轻松地动作
XX:
所属部署:
因械素
原则
内容
检查
注意点

不能
工装夹具或机
(1)用身体最合适的部位操作机械
能否使操作位置接近操作人员
能否使操作位置在操作者前面
能否扩大容器口
能否将容器底部改为圆形
能否将容器底部改浅
能否利用料斗
能否在容器底部加个斜板,使材料靠近手前
能否将小物品放在胶皮或垫子上
能否将扁平元件放在波形板上
若发生元件缠绕在一起的现象,能否扩大并浅化容器
(2)将2个以上的工具合二为一
能否组合经常使用的工具(开听刀和起子、功率定规)
能否将1个操作中所需的工具组合在一起(铅笔和橡皮、锤子和拔钉)
能否组合同形工具(红蓝铅笔、正反改锥)
基本原则(II):同时进行动作
XX:
所属部署:


原则
内容
检查
注意点

不能
工装夹具或机械
(2)将2个以上的工具合二为一
能否组合不同尺寸的工具或定规(扳手、孔规)
能否使尺寸不一的工具为可调式(活动扳手)
在检查栏中画O回答
对回答不能的,研究具体的改善方案
(3)使用安装简便的夹具
能否用弹力、磨擦力(橡胶、弹簧、海棉)存放物品
能否将物品插入槽、孔中
(2)双手同时开始动作并同时结束
能否使用机械式(钢丝、连接棒)脚踏结构
能否用电式(电开关)脚踏结构
能否使用物理式(水压、油压、空压)脚踏结构
基本原则(II):同时进行动作
XX:
所属部署:


原则
内容
检查
注意点

不能
工装夹具或机械
(3使双手同时动作的夹具
能否双手时放置产品
备考
(2)双手同时向相反、相对方向动作
能否左右对称地摆放材料或工装夹具
能否掉双手向同一方向动作
操作场所
(1)调整布局使双手能同时动作
能否在左右摆放材料或夹具
能否使双手左右动作的位置接近
能否配置2个工装夹具
工装夹具或机械
(1)对需长时间持有的物品使用支撑架
能否用老虎钳夹紧物品
能否用空气吸引力吸住物品
能否将物品摆放在人的视野内
能否用色别、标记表示
能否更接近操作对象
能否利用镜子
能否利用透明容器或器具
(3)组合2个以上的动作
能否1次搬运数个物品
能否1次加工数个元件
能否边传送边加工
能否边传送边检验
动作场所
(1)将材料或工装夹具放在操作人员前方的一定位置
能否用标记指定材料或工装夹具的放置地点
能否在布局图上指定材料或工装夹具的放置地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