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片段序列训练论文

合集下载

初中九年级作文序列训练内容及题目

初中九年级作文序列训练内容及题目

初中九年级作文序列训练内容及题目示例文章篇一:《我的九年级生活,就像一场冒险!》哎呀,九年级啦!这日子过得,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又紧张!每天早上,我都是被那可恶的闹钟从美梦中硬生生拽出来的。

“叮铃铃!叮铃铃!”它就像个魔鬼,不停地叫着:“快起来!快起来!”我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心里一万个不情愿:“为啥不能多睡会儿呢?”到了学校,那可真是热闹非凡。

老师们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人,不停地给我们灌输知识。

数学老师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地讲着那些让人头疼的函数,我心里暗暗叫苦:“这函数难道是故意来折磨我的吗?”同桌凑过来小声说:“别抱怨啦,认真听,不然考试又要抓瞎!”我白了他一眼:“说得轻松,你倒是都懂啦?”语文课上,老师摇头晃脑地讲着古诗词,我却在下面偷偷想着中午吃啥。

“啪!”一个粉笔头飞过来,正砸在我的脑袋上。

“你在想啥呢?专心点!”老师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吓得我一哆嗦。

哎呀,这日子过得提心吊胆的!课间休息的时候,那才叫一个疯狂。

同学们就像一群小猴子,在教室里上蹿下跳。

“嘿!昨天的球赛你看了没?”“看了看了,太精彩啦!”“哎呀,我作业还没写完呢,咋办呀?”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教室里乱成了一锅粥。

中午吃饭的时候,那简直就是一场战斗。

大家都像饿狼一样冲向食堂,生怕晚了就没饭吃。

我好不容易抢到一份饭菜,找个地方坐下,刚吃了两口,就听到旁边的同学说:“下午还有考试呢,真烦人!”我一听,差点噎着:“啥?又考试?”下午的考试,那场面,真叫一个紧张。

我拿着笔,手心里全是汗,心里不停地念叨:“老天保佑,一定要考个好成绩啊!”考完试,看着那惨不忍睹的试卷,我欲哭无泪:“这可咋办呀?回家又要挨骂了!”晚上回到家,本想休息一会儿,可妈妈又在旁边唠叨:“赶紧写作业,别磨蹭!”我只好拖着疲惫的身子坐到书桌前,一直写到深夜。

九年级的生活,虽然充满了辛苦和压力,但也有很多快乐的时候。

比如和同学们一起为了班级荣誉努力,一起攻克难题后的那种成就感,还有偶尔偷偷玩一会儿游戏的小窃喜。

片段训练论文初中记叙文写作论文

片段训练论文初中记叙文写作论文

片段训练论文初中记叙文写作论文摘要:记叙文教学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占据着半壁江山,它在塑造学生写作基础、写作思维、写作技巧以及阅读理解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笔者就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方面的文献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对于初中记叙文写作训练,有针对性的加强语言的运用训练是重要的环节,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按照实际教学情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片段写作训练。

缩写、扩写、片段仿写、改写,看似篇幅不如整篇文章大,但是积少成多训练量大,训练的是写作的细节。

在我们的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由于对其内在规律缺乏全面和正确的认识,学者对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文章有不少独立研究,主要是从教材分析,教师的指导原因、学生的自身心理因素以及写作训练几个主要因素来阐述。

但关于写作单句、片段训练之类的文献专门研究独立成篇的很少,大多是在文献中有所提及。

笔者通过对诸多文献的品读研究,关于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方面的研究很详尽很全面。

但关于学生语言素养的培养以及如何通过语言的运用专项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能力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还不尽全面。

根据语文教改的趋势,笔者认为可以将此作为一条思路去探讨研究,可以以“如何通过片段写作训练提高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为主题进行浅谈。

一、对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节从教的方面说,很多老师缺乏系统性的写作训练指导。

很多老师认为,作文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怎么写也不易拿分,因此把大多数功夫都放在了基础上。

因此,作文课不要说系统性了,就是写作的指导也是少之又少。

从学生学的方面说,学生对写作缺少起码的兴趣。

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来就不高,只要写作文就绞尽脑汁、东拼西凑,如果老师不考虑知识的连贯性,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随便想出个题目就完事大吉,这样一次次写作的结果必然是使学生对写作文丧失兴趣,把写作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二)语言的运用训练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写作训练为了写作文而写作文,轻视语言运用的训练。

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偏重于文章的选材立意、思维结构、线索,而对于文章的语言这些高一层次的训练点播过少。

高考作文训练 记叙文序列之二(整理精校版)

高考作文训练 记叙文序列之二(整理精校版)

高考作文训练记叙文序列之二作文辅导0708 08:31::训练目标:多则材料的审题立意,记叙文的开头与结尾,记叙文的照应。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思路启迪,自主作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训练重点:多则材料的审题立意,记叙文的照应。

教学过程:一、模拟考场一(合作探究)阅读下面的“物语”,选择一个或多个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限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①柳树:就是把我倒着插,我也能成材。

②昙花:人们都说我美丽,是因为我的生命短暂吗?③荆棘:人们都讨厌我,可是玫瑰不也有刺吗?④菊花:就是枯萎了,我的花瓣也不会凋零。

⑤爆米花:如果没有了压力,我才懒得开花呢!⑥窗户:我的原则是——该开的时候开,该关的时候关。

试题价值这是一道新颖的作文题目,可以从材料中选取多个角度作文。

材料类似于一则寓言故事,每种事物都有了自己的思想性格,都代表了一类人的品质特色,考生可以生发开去,展开自己的想象,根据生活体验,写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文来。

这类型的题目无疑会成为高考作文的一大热点。

探究:如何写好新材料作文按照四先四再的方法起笔,起笔前的四个环节,最为关键是第一环节,即先审题再立意。

那么,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有方法吗?当然有。

写好新材料作文,关键是熟练掌握审题立意的方法技巧。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四步”法:(一)通读材料,分清类型这里的“类型”是指材料的类型。

按数量分,可分为单则材料和多则材料;按内涵的显隐分,可分为显性材料和隐性材料。

应考时,能区分显性材料和隐性材料基本可保证审题立意不犯方向性错误。

一般来说,显性材料的内容是明显的,材料多指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或发生的某一件事情,审题时无需引申,主旨都非常明确,只要就事件本身发表自己的看法即可。

隐性材料多指寓言、寓意类材料,往往用假托的故事、自然物的拟人手法、诗歌主旨等来说明某个道理,有所寄托,意思是隐含的。

审题时必须分析材料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主旨,由此及彼,与现实对接。

初二记叙文序列化写作训练举例

初二记叙文序列化写作训练举例

初二记述文序列化写作训练举例向来以来,好多教育专家、学者及众多语文教师存在相同的迷惑:为何花销了大批的时间,学生作文的整体水平却进步不大。

这实质是如何才能确实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和优化初中作文教课的问题。

我们以为,序列化训练是卓有成效的方法。

一、写作训练目标的序列化《语文课程标准》中目标与内容第 8 条旌旗鲜亮的提出要,让学生特别顺畅地经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及所感,能够自由的依据表达的需求采纳更加正确的表达方式,娴熟掌握最基本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据此并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我与学生一同拟订了记述文写作训练的主要目标。

1.文从字顺,写清楚一件事。

2.选材精确,主题显然,构造适当。

3.着重细节描绘、用好修辞。

4.娴熟的衬托衬着环境,应用虚实联合等手法。

5.文章立意提高,思想深刻。

二、写作训练内容的序列化依据写作训练的目标,在开学初,联合教研室下发的初二大作文命题系列,联合班级学生的现状,起草了以下作文题:《我眼中的他(她)》:训练的内容是经过一两件事情来写人,写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完成一级训练目标。

《等候》:写好一件对于等候的事,着重选材和主题,兼备文章的构造,是对上一篇写作训练目标的升格。

《收藏》:训练内容是加强依据主题选择资料,同时着重细节描绘,是对前两项写作训练目标的升格。

《好奇》: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神情、动作等细节,是对上篇写作训练目标的加强。

《又是一年――时》:是对《收藏》和《好奇》两篇文章的升格训练,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环境衬托、衬着,学习使用虚实联合、借景抒怀等写作手法,是本学期的二级目标完成。

《发现――之美》:这一命题要点是对峙意的训练,提升思想的深刻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虑生活。

《漂亮的音符》:是对写作训练审题、立意的进一步提升,学会比喻类作文题的写法。

是本学期的三级目标。

最后一篇作文题是《渐至佳境》,目的是检测本学期作文训练目标的完成状况。

三、作文教课指导的序列化依据以上的教课目的和教课内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选择作文讲堂教课内容,并递进式地进行作文教课指导,力求体现序列化。

初中作文序列训练论文

初中作文序列训练论文

初中作文序列训练论文摘要:初中作文序列训练的设想也许还不够成熟,它将在尝试与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改进,力求日臻完善。

作文教学,到底要怎样进行才能行之有效?尽管语文教育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但是处于教学一线的教师,还是会不禁感叹:学生的作文,缺少对生活的认识与感悟,缺少鲜活的本色和个性化的表达。

那么,怎样引导学生提高对生活的认识与感悟能力,让学生形成稳定牢固的作文素养呢?笔者以为要对学生进行作文序列化的训练。

而序列训练的前提,是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认识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有多宽,作文就有多广。

其实,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意识到:草长莺飞是语文,春华秋实是语文,悲欢离合是语文,成败得失是语文,历史的兴衰变迁也是语文。

我们生活的大千世界、人情世故、历史变迁和点滴琐事,甚至一个人的一颦一笑,一喜一悲,都是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现的。

也就是说,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全部,生活的一切都是语文表现的对象。

语文就在身边,就象生活每天都在上演。

浸润在生活中,就象浸润在语文世界中。

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我们写作的素材,生活的况味和智慧是我们表现的主题和思想。

如果学生能够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寻找到语言文字所要表现的内容,那么,自然就具备了对生活的感悟与认识。

如果再加以具体充分、循序渐进的训练与引导,学生就能写出生动鲜活、感受真切、认识独到的文章来。

在学生明确“生活的一切都可以是语文”的观念后,再用“五步法”来加以引导训练,具体操作如下:一、关注并描述学生作文言之无物,并不是缺少生活,而是缺少一双关注生活、发现生活的眼睛。

在我们每天看似相同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几乎都已经对身边的一切熟视无睹。

其实,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活的每一天都不会是昨天的重复。

每天与你擦肩而过的路人,相同的又有几个?学会关注身边的一切并把它描述下来,这就是认识与感受生活的第一步。

所以我的引导设计第一步为“我来看,我来听,我来说”——学会观察生活、关注生活。

与学生一起学作文——浅谈初中记叙文序列训练

与学生一起学作文——浅谈初中记叙文序列训练
生 较 为 成 熟 , 们 关 心社 会 时 事 , 容 易 获取 有 时 代 性 的信 息 他 较 来 感 知 社会 生活 。

关 注生 活 与体 验 。 遵循 学 生 心理特 点
初 中生 的心 理 发展 是 一个 从 低 级到 高 级 ,从简 单 到复 杂 ,
从 幼稚 到 成熟 的过 程 。在 这 个过 程 中 , 中生 的心理 发 展具 有 初 顺 序性 , 这个 顺 序 是 不 能颠 倒 的 , 也是 不 能 超越 的 , 因此 , 文 作 教 学必 须 根据 初 中三 个 阶段 的 不 同特点 进行 训 练 。
【 键 词 】取 材 ; 题 ; 言 ; 关 拟 语 习作 兴趣
由于 老师 无 次 序 地 布 置 作 文 练 习 ,使 作文 训 练 走 向 “ 低
察 感 知周 围。初 二学 生 由 于知识 面 的拓 展 , 在 联 系语 文 教材 重
效 ”对 此 我从 学校 的实 际 出发 , , 结合 学 生 的年龄 特点 , 过 “ 通 取 材 一 题一 言 ” 对 不 同年 级 进行 记 叙 文 序列 训 练 , 图 同学 拟 语 来 试
情 等 表 达 方 式 以 传 达 真 挚 的 情 感 , 通 过 必 要 的 虚 构 , 丰 富 的 联 想 、 象 , 助 修 辞 手 法 , 文 章 增 添 亮 色 。与 并 以 想 借 为 学 生 一 起 学 作 文 , “ 材 一 题 一 言 ” 方 面 来 构 建 一 整 套 科 学 的 、 统 的 、 用 的 序 列 训 练 体 系 , 发 学 生 的 从 取 拟 语 三 系 实 激 习作 兴 趣 , 而 提 高 学 生 的作 文整 体 水 平 和语 文 整体 素 养 。 进 .
态 、 态 、 方 位观 察 等 , 静 全 都是 为 了取 得 事物 丰 富 的表 象 , 文 为

论高中作文序列训练

论高中作文序列训练

根据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写作教材的特点,从中精选出典范例文,再根据所选范文的特点,确立相应的知识能力训练点、思维能力训练点和思想内容积蓄点,组成一个读写结合训练序列。

教学实践中,通过确定年级学段的推进序列,选择恰当的读写结合点,搭建有效的练笔平台,扩大读写积累途径等,将作文序列训练有效地落在了实处。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温立三在《强调读写结合:修订后课标的一个亮点》一文中指出:“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倡导以读促写和读写结合,是对语文教育传统经验的重新发现,是对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呼吁的一种积极回应。

希望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能注意到这个亮点,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力地凸显这个亮点。

”但是,读与写如何结合、在何种程度上结合,并未获得一致的认识和富有成效的经验。

笔者以为,读与写的高度配合,无需另立一种独立于阅读教材之外的作文教材,只要在现有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以阅读教材的课文为作文的范文,建立一套作文训练序列的教材。

如此一来,阅读教学就在相当程度上同时成为作文训练序列的范文讲解,从而为师生大幅度地减轻教与学的劳动负荷。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着手进行了构建与阅读教材相应的作文教学序列——“基于校本的高中作文训练序列”的研究,以形成有序、科学、系统、实用、可操作性强的高中作文教学序列。

本文试对研究思路与操作要点作一阐析。

一、作文序列训练的教学目标分析写作往往汇集着学生的观察、认知、判断、分析、积累、记忆、联想、想象、兴趣、激情、选材、立意、构思等方面的综合素养。

因此,构建作文序列有许多的角度和标准。

韦志成教授在《作文教学论》中说:“如果把作文素质分解一下的话,中学作文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是:传授写作知识、技法;培养基础的写作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王光祖教授在《写作》中也谈到:“学习写作,最实际的目的当然是训练思维;基础理论知识、技法知识的学习,在写作课中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记叙文作文训练序列

记叙文作文训练序列
记叙文作文序列训练
丰台分院 谢政满 fengtaigaoeryuwen@
密码 111111
基于两点思考
学情分析:对于刚刚踏入高中的学生来说, 写作要迈上一个台阶,需要一定时间去积累、探 索、实践和沉淀。短时间内写作训练的效果难以 显现。如果将一个学期视为一个写作训练单元, 打破学段分割,将两个模块的写作专题压缩整合, 可能更符合学生写作的需要,更有利于教学。
( 创

造 性
尝 试
想虚
像构

一 心音共鸣
必 二 园丁赞歌 修 一 三 人性光辉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 写人要凸显个性
四 “黄河九曲 ”写事要有点波澜
一 直面挫折
必 二 美的发现 修 二 三 亲近自然
学习描写 学习抒情 写景要抓住特征
四 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
谈高中语文教师的 内功修为

四 “黄河九曲 ”写事要有点波澜

一 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审必
题 修 二 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
) 二 三 美的发现 学习抒情
四 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
( 练

聚绘
合景
思 维
及 其
)他
一 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必 二 园丁赞歌 修 一 三 人性光辉
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 写人要凸显个性
四 “黄河九曲 ”写事要有点波澜
必修1、2“表达交流 (写作)” 板块的整合开发
第一学段 以写人记事为主
第二学段 在写人记事的基 础上尝试虚构
1.写事(选材) 2.记人(审题) 3.绘景(聚合思维) 4.构思(立意) 5.创编寓言
(思想深度)
6.尝试虚构
(创造性思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片段序列训练
教学目标: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化情为物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掌握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模拟写作
教学设想:高一学生要想更好地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写作转化,我认为重要的是强化写作片段的训练,只有局部写作有了提升,整篇作文的写作也就有了保证,基于此,我们高一语文的作文首先安排的就是片段作文序列训练,这一节课安排的是“化情为物”的训练,写好这个片段,对于写好记叙抒情性的整篇作文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归纳总结+训练展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李煜的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作者把无形的“愁”化为有形的“一江春水”,把自己因亡国而引发的多而不绝的愁绪渲染得淋漓尽致。

诗歌如此,记叙文也同样,写作者可以把自己要抒发的情感化为某一特定的物象(即景物)上,这样的写法可以使文章的描述形象生动,所抒发的情感真挚淋漓。

二、概念阐释
“化情为象”是指将情感融入文章的语句中,融入所写的具体的物象中,通过物象来表达情感的构思方法。

三、片段展示,合作探究
有的学生在以“期待”为话题的作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我的脑海里一直有那样一幅画面——黑色的海水在涌动,生病的海鸟奄奄一息,沙滩上骨瘦如柴伤口溃烂的儿童睁着疑惑的双眼,似乎在问自己做错了什么。

每想到此,我的心底就会有深深的痛楚。

他们没有错,为什么他们也要背负这厚厚的一层污油?石油可以利于人类,它是工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血液,可是在这里,我却只感到罪恶,罪恶的战争!看到这样一幅画面,站在这样一段历史之前,我觉得这一片天与地是灰暗的。

太阳没有了光华,她在哀叹世界的不幸,在哀悼无辜的死难者。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和平也被乌云遮住了。

她期待着有一天人们再次去追寻她。

我也期待着,深深地期待着和平和发展真正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

探究讨论:这个作文片段中作者期待的是什么?作者是借助什么来更生动地抒发这一情感的?
明确:期待世界和平的到来。

这样的重大主旨,因为太大,容易写得空泛,难以有真情实感的流露。

而这个片段的作者成功地借助了“一幅战争罪恶图”来抒发情感,才写出了如此动人心魄的“激扬文字”,真挚感人。

化情为物的优秀范文赏析:
窗外那片竹
爸爸,春天又到了!窗外那片竹,那样挺拔,那样秀颀,那样生机盎然。

六年来,黄昏走来又走去,可我只能看到那片竹……
爸爸,那是我终生难忘的一个春天!初春时还飘着零落的雪花,
当冻土还未化尽时,您带回了几株瘦竹,叶尖,微微泛黄,蔫蔫的,虽无生气,却有壮实的根。

您种下了绿的希望,给我留下了窗外的那片竹。

就在当年的暮春,你匆匆地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爸爸,那片竹顽强地活下来了,活得很旺盛。

我整个的思念都系在了那片竹上,在那里,可以拾起您遗落的脚印,可以掬起您爽朗的笑声……
夏天裹着燥热姗姗走来,黄昏的夕照里,我倚窗凝望那疲惫的竹,连日暴晒,页面上蒙着厚厚的灰尘,叶片向下耷拉着,竹干微微倾斜,竹林似乎疏朗了许多,显得那样疲惫不堪。

爸爸,这神情多像您!为了养育我们,您在暑天里四处奔走,收酒瓶,收破烂。

归来时已是满身的灰尘,满身的汗,深深的皱纹里盛着辛劳和艰难。

就这样,您还忙着为那片竹浇水!每当此时,我心中总涌动着阵阵酸楚。

我觉得您很可怜,也恨自己无能。

我下决心要好好学习,将来使您幸福。

而今,我连唯一的心愿也未曾兑现,您就走了,永远地走了!窗外的那片竹啊,只有你知道我的哀思有多深!
秋天你是位新嫁娘,流着缠绵的泪走出闺房。

这绵绵的秋雨引我愁肠寸断。

心情更加抑郁。

我慢慢踱至窗口,凝视那片凄苦的竹。

竹叶上滑落一串串雨珠,这是竹的眼泪。

竹儿弱不禁风,在风雨中颤抖着。

爸爸,恍惚中,竹林中又传来您的笑声,仿佛还像从前那样正用双手爱怜地侍弄着被风吹倒得幼竹。

我又见到了您那身穿蓝褂的背影。

啊,您那厚实的背呀,曾是我童年的“摇篮”,少年的“港湾”!如今,这背只有梦中才能触摸到。

爸爸,您在哪儿,可
知女儿正在呼喊您……
冬日是惨白的,清冷的,但在中午却是可爱的。

太阳暖洋洋地照在身上,全身的每个毛孔仿佛都被阳光抚摸了。

爸爸,您常常坐在窗下,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微闭着双眼,欣赏着那片安详的竹,这是冬日里我们家仅存的一片绿呀!一只小花猫懒洋洋地躺在您脚边,微眯着双眼。

我趴在您的肩上,搂着您的脖子,您的手反过来抚摸着我的头。

您的两鬓已是斑白,头顶处已是一处光亮的“世界”。

您坐在躺椅里,显得苍老,额头上已是深深的皱褶。

哦,爸爸,您毕竟老了!窗外的竹,还记得这情景吗?爸爸,如果您还健在,我可以尽一个女儿全部的孝心,全部的职责,让您尽享天年!然而,没有一个机会留给我,冬日的阳光下不再有笑声,不再有欢乐,这一切都随您而埋葬了,同时也播下了一个童话:有那么一天,您突然从窗外那片竹中走来,笑嘻嘻地对我说:“我回来了!”
泪水湿濡了窗纱,湿了无数个夜晚。

爸爸,您总笑着出现在我梦里,醒来时,却只能听到窗外那竹瑟瑟的呜咽声。

窗外那片竹,永远伴着我等待,等待一个没有希望的希望!
鉴赏后讨论:这篇文章很感人,为什么?哪些写法值得我们借鉴?
师总结点拨:其实,化情为物可以归结为我们常说的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的手法。

这样就使所抒发的情感有了依托,更形象更感人!
四、学以致用,巩固练笔
请同学们以“我忘不了……”为开头写一段化情为物的片段。

200字左右。

五、现场交流,鉴赏评价
六、巩固作业
试写一篇借物抒情的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附:板书设计
化情为物
欲抒之情:
所托之物:
技巧:选好借体,有机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