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跨铁立交桥的超载与限载

合集下载

高速公路管理条例(三)

高速公路管理条例(三)

高速公路管理条例(2021年11月26日河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高速公路建设和管理,保障高速公路的质量、安全、畅通和正常运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高速公路,是指依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建设的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

第三条高速公路的发展应当遵循科学规划、质量第一、节约用地、保护环境、保障安全畅通、建设改造与养护并重的原则。

第四条本省行政区域内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养护、经营、使用和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五条省交通主管部门主管全省高速公路工作,省辖市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相关的高速公路工作。

省、省辖市交通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其所属的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机构依照本条例规定行使高速公路路政管理职责。

省公安机关主管全省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公安机关的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部门依照规定的职责具体负责高速公路的交通秩序管理、交通事故处理和治安管理等工作。

交通、公安部门应当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高速公路管理工作。

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高速公路沿线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在投资主体进入、招标投标、征地拆迁和施工等方面创造良好的环境,支持、促进高速公路建设。

第六条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资形式包括政府投资、社会投资和社会捐资。

省、省辖市交通主管部门可以利用贷款建设高速公路。

鼓励、引导国内外经济组织以特许经营的方式,采取独资、合资、合作、联营等形式,依法投资、建设、经营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经营权的取得和经营期限,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和合同约定执行。

政府还贷高速公路管理单位和高速公路经营企业(以下统称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损坏或者非法占用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用地及高速公路附属设施。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制止、检举和控告破坏、损坏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用地、高速公路附属设施和影响高速公路安全、畅通的行为。

公跨铁立交桥的超载与限载

公跨铁立交桥的超载与限载

公跨铁立交桥的超载与限载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交通运输日益繁忙,铁路、公路、城市道路(以下简称道路)的建设和发展很快,公路、道路交通运输量大幅增加,公路道路与铁路相交汇处按设置立体交叉的方式修建了大量的立交桥,而根据铁路提速及运输安全的需要,新建铁路线路与公路相交叉的地点也按立交桥设置,如已新建成通车的郑西高铁就是按全封闭全立交建设,在我局管内就有公跨铁立交桥就有106座;既有铁路与公路道路平面交叉的处所也逐年进行了平改立改造,至2009年5月随着陇海线铁门公跨铁立交桥的建成通车,也标志着我局管内京广、陇海铁路实现了全立交、全封闭。

近些年由于道路交通交通流量逐年增大,大型车辆猛增,桥梁超重现象日趋严重。

许多重型车、集装箱半挂车和全挂车的比例增多,超载车辆几乎达到100%,如红岩、斯泰尔、东风等重型挂车装载质量几乎达到额定载质量的2倍,最大达 118 t。

车辆严重的超载,使得运营路段遭到破坏,桥梁损坏加剧,出现了如桥面破损、栏杆断裂、伸缩缝损坏、桥头跳车、梁板或拱体裂缝、砼剥落、钢筋钢索锈蚀、钢结构裂纹锈烂、墩台断裂位移、挡墙倾斜错位、锥坡下挫坍塌等状态。

这种不良状态,除将大大缩短桥梁的使用寿命之外,有的还因为立交桥结构性能安全不能保证而成为危桥。

对于上跨铁路的立交桥发生的此类问题,已成为严重威胁铁路运输安全的因素之一。

近几年来,我局管内就出现了多处因公路超载引起立交桥损坏的案例,如107国道长葛增福庙段跨京广线立交桥,310国道洛阳白马寺段跨陇海线立交桥、省道S102薛店段跨京广线立交桥,荥密公路跨郑西高铁立交桥,这些立交桥地处交通要道,又跨越重要的铁路动脉,对铁路运输、地方公路交通运输及人民群众的出行都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成了政府、铁路管理部门和人民群众关注、担心的大事。

一、公跨铁立交桥养护维修管理的现状我国道路交按行政等级可大致划分为:乡村道路、县乡公路、省道、国道、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

广东省道路货物运输超限超载治理办法

广东省道路货物运输超限超载治理办法

广东省道路货物运输超限超载治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1.16•【字号】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305号•【施行日期】2024.01.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道路交通管理,公路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305号《广东省道路货物运输超限超载治理办法》已经2023年10月27日十四届广东省人民政府第1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省长王伟中2023年11月16日广东省道路货物运输超限超载治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道路货物运输超限超载治理,保障道路完好、安全和畅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道路货物运输超限超载的治理。

本办法所称超限,是指货物运输车辆(以下简称货车)超过道路、道路桥梁、道路隧道、汽车渡船的限载、限高、限宽、限长标准。

本办法所称超载,是指货车载物超过核定的载质量。

第三条道路货物运输超限超载治理,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政府领导、部门联动、行业自律、企业管控的机制。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道路货物运输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治理工作联络协调机制,支持、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治理职责,将治理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考核体系,并将治理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内道路货物运输超限超载治理相关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公安机关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货车超限超载治理相关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水行政、农业农村、应急管理、市场监管、林业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道路货物运输超限超载治理相关工作。

公铁并行地段、公跨铁立交桥防护设施管理办法

公铁并行地段、公跨铁立交桥防护设施管理办法

公铁并行地段、公跨铁立交桥防护设施管理办法公铁并行地段防护设施(防护桩、防护墙)和公跨铁立交桥防护设施(桥上防护网、桥头防护桩、防护墙)是铁路主要行车设备之一,是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屏障。

除高速公路和部分主要公路已按标准设置防撞设施外,公铁并行地段防护设施(防护桩、防护墙)和公跨铁立交桥防护设施(桥上防护网、桥头防护桩、防护墙)由桥工段负责设置,新建公跨铁立交桥桥上防护设施在桥梁建设时设置。

一、设置原则1.“公跨铁"立交桥桥头两侧及公铁平行且公路高于或等于铁路地段均应设置公铁防护桩.对车速较高、车流较大,汽车容易冲入铁路限界的并行公路和“公跨铁"立交桥桥头和铁路隧道出入口仰坡地段必须采用公路最高等级的钢筋混凝土防撞墙进行防护,防护设施长度及防撞能力应满足要求.对车流、车速不高的乡村土路和简易施工便道,可采用钢轨桩进行防护。

钢轨桩立桩的混凝土基础埋置深度不得低于1。

2米,间距不得大于3米,其上部结构形式采用钢轨横梁进行牢固连接,高度不得低于0.8米。

水泥和沥青路面的乡村公路、公跨铁立交桥桥头两侧及铁路隧道出入口仰坡地段道路必须采用双层钢轨横梁或钢筋混凝土连续墙进行防护。

2.凡所有“公跨铁”立交桥、天桥和通过行人的渡槽,其铁路上方栏杆必须安设防护网,安设标准为:高度高于人行道路面—1—2.2m,长度不得小于桥下线路中心外侧20m(即:单线立交桥桥上防护网全长不小于40m,双线或多线立交桥桥上防护网全长不小于40m+外侧两线中心距),防护网要求安设固定牢固,无破损锈蚀、油漆失效。

网孔孔径不大于20mm.3.公铁防护桩、墙、网的设置位置不能影响相临道路的正常通行。

公铁防护桩、墙要按200mm等距涂刷黄黑相间油漆;防护网涂刷防锈底漆,表面涂刷灰色面漆.4.所有新建公路上跨铁路立交桥,必须按标准做到防护设施与桥梁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凡未按规定设置防护设施或防护设施不符合要求,桥工段有权责令停止施工或拒接接收设备。

论析道路和桥梁的超限运输

论析道路和桥梁的超限运输

论析道路和桥梁的超限运输随着近年来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运输业也迅速发展壮大。

在运输过程中,道路和桥梁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为了满足特殊运输需求,超限运输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方式。

本文将从超限运输概念、影响因素、安全风险等角度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超限运输概念超限运输是指运输超过法定或合同规定的道路、桥梁限制条件的货物或车辆,也叫超限货运。

一般来说,常见的超限货物主要有大型机械设备、超长钢材、大型钢结构、大型建筑模块等,超限车辆包括超长车、超宽车、超重车、超高车等。

二、影响因素超限运输对道路和桥梁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需要对超限运输进行计算和评估,以减小对基础设施的影响。

超限运输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载荷、速度、弯曲半径、车道宽度、高度限制等。

1. 载荷超限货物拥有较大的重量,对道路和桥梁的荷载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需要在高质量的路面和桥梁上进行操作,从而减少道路和桥梁的破坏。

2. 速度车速过高容易产生惯性力,对桥梁和道路的恶化和破裂风险更大。

超限运输一般会以低速行驶,以减少对道路和桥梁的影响。

3. 弯曲半径弯曲的半径越小,对超限运输的影响越大。

当运输车辆行驶在弯曲半径窄的路段时,可能会发生侧翻等事故。

4. 车道宽度超限车辆的车宽通常超过标准车道宽度,这样就需要占用超出车道的部分。

这个过程会对相邻车道的安全性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增加其他车辆与超限车辆的碰撞风险。

5. 高度限制超高的车辆为路桥工程设计带来挑战。

当道路和桥梁的通行限高不足时,需要进行额外的措施,例如将高度限制标志移除或进行人工提示,提高安全性。

三、安全风险超限运输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主要包括车辆侧翻、出现交通拥堵等。

当超限车辆经过桥梁时,桥梁和道路的抗压强度承受不住超负荷,会导致桥梁垮塌或道路破裂,从而造成重大事故。

四、应对措施为了减少超限运输对道路和桥梁的破坏,需要针对超限运输的特殊需求,采取一系列措施:1. 恰当的路面设计通过设计恰当的路面,来为超限货物提供足够的支撑和稳定。

上海公路桥梁限载标准

上海公路桥梁限载标准
上海公路桥梁限载标准 的未来展望
限载标准的调整和完善
01
02
03
适应交通流量变化
根据公路桥梁的交通流量 变化,适时调整限载标准, 确保桥梁安全。
引入动态限载
根据不同时段和天气条件, 实施动态限载标准,以降 低桥梁承受的瞬时压力。
考虑桥梁结构特性
针对不同结构和材料的桥 梁,制定个性化的限载标 准,以充分考虑桥梁的承 载能力。
定期对桥梁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 桥梁的承载能力与限载标准相匹配。 对于不符合标准的桥梁,及时采取维 修或加固措施。
交通管制
对于一些重要的桥梁,可能会采取交 通管制措施,如限制某些车辆通行、 设置交通警察执勤等,以确保桥梁不 被超载。
03
上海公路桥梁限载标准 的制定依据
桥梁设计承载能力
桥梁设计时,会根据桥梁的结构形式、材料、跨度等因素,对桥梁的承载能力进行 评估和计算。
提高运输效率,推动物流业向更加规范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02
影响相关产业的发展
限载标准的实施对汽车制造、运输、物流等相关产业产生一定影响,促
使这些产业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
03
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限载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改善地区交通环境,优化资源配置,为地区经济
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05
智能化限载监控系统的建设
安装传感器和监控设备
在公路桥梁上安装各种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实时监测桥梁的承载 状况。
数据分析和预警系统
建立数据分析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桥梁异常状况,并向相关部门 发出预警。
智能化限载决策支持
基于实时监测数据,自动调整限载标准,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提高公众对限载标准的认知和遵守意识

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方案

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方案

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方案在货运车辆行业,超限超载问题一直被重视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方案。

如何有效地减少非法超限超载的行为,保障道路安全和减少设施损坏,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方案。

1. 货运车辆称重检测货运车辆称重检测在货车出发前、行驶途中和到达目的地时,对车辆、货物和载重进行检测。

一旦发现车辆超载,相关部门将会对该车辆进行处罚。

货运车辆称重检测可以有效地监督货车高度、宽度、长度和重量等数据,防止货车超载导致道路损坏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2. 全路网导航系统利用全路网导航系统,可以将各个货运车辆的行驶轨迹、速度和重量等数据实时上传到平台上。

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导航系统实时监管货车的行驶路线、里程及货物的种类等信息,一旦发现车辆超载行为,相关部门将会通知货运公司及其驾驶员进行整改。

导航系统还可以为货车司机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行车路线,从而有效地避免超限超载问题。

3. 轻量化技术在采购货运车辆时,可以选购轻量化的货车结构。

采用轻量化技术可以减轻货车本身的重量,提高其载重能力。

在跨越铁路和公路桥梁或通过隧道等地方时,对于超限的情况,货车本身轻量化的结构可以减轻过桥过隧时所受的压力,从而有效预防桥梁或隧道等设施的损坏。

4. 安全教育在货运车辆超限超载防范中,安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货车司机应该认真对待超限超载的危害性,并积极参加监管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和考试。

同时,货车公司也应该通过内部培训、宣传教育等手段加强员工的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从根本上预防超限超载行为的发生。

5. 引入高新技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企业也在探索运用高新技术来预防货运车辆超限超载问题。

比如,利用视频监控系统、RFID技术和智能感应器等,建立起基于智能化的车辆识别与管理系统,即可实现对货运车辆运营状态、道路交通流量等数据的实时监控,从而全面预防超限超载事故。

结论超限超载是危害公共安全和道路设施完好性的严重行为,引发交通事故或设施损坏的风险较大。

桥梁限载标准

桥梁限载标准

桥梁限载标准
桥梁限载标准是指桥梁结构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限制,也是保
障桥梁安全运行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

桥梁限载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桥梁的安全运行,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桥梁限载标准的制定应该充分考虑桥梁的结构特点、材
料强度、荷载特性等因素。

在桥梁设计阶段,就应该对桥梁的限载
标准进行科学合理的确定,以确保桥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超载
而发生结构破坏或者安全事故。

同时,桥梁的限载标准也需要根据
不同的桥梁类型和用途进行差异化制定,比如公路桥、铁路桥、人
行桥等,其限载标准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次,桥梁限载标准的执行需要得到相关部门和管理者的高度
重视和严格执行。

只有严格按照桥梁的限载标准进行管理和监督,
才能有效地保障桥梁的安全运行。

在实际使用中,需要对桥梁的荷
载进行严格控制,禁止超载行为的发生,同时对桥梁结构进行定期
的检测和维护,确保桥梁在限载范围内安全运行。

另外,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和桥梁的使用年限增长,桥梁
限载标准也需要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

特别是对于老旧桥梁,需要
根据其实际使用情况和结构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限载标准修订,以确保桥梁的安全可靠运行。

总之,桥梁限载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保障桥梁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措施。

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限载标准,并严格执行,才能有效地保障桥梁的安全运行,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为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希望相关部门和管理者能够高度重视桥梁限载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工作,共同努力,确保桥梁的安全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跨铁立交桥的超载与限载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交通运输日益繁忙,铁路、公路、城市道路(以下简称道路)的建设和发展很快,公路、道路交通运输量大幅增加,公路道路与铁路相交汇处按设置立体交叉的方式修建了大量的立交桥,而根据铁路提速及运输安全的需要,新建铁路线路与公路相交叉的地点也按立交桥设置,如已新建成通车的西高铁就是按全封闭全立交建设,在我局管就有公跨铁立交桥就有106座;既有铁路与公路道路平面交叉的处所也逐年进行了平改立改造,至2009年5月随着陇海线铁门公跨铁立交桥的建成通车,也标志着我局管京广、陇海铁路实现了全立交、全封闭。

近些年由于道路交通交通流量逐年增大,大型车辆猛增,桥梁超重现象日趋严重。

许多重型车、集装箱半挂车和全挂车的比例增多,超载车辆几乎达到100%,如红岩、斯泰尔、东风等重型挂车装载质量几乎达到额定载质量的2倍,最大达 118 t。

车辆严重的超载,使得运营路段遭到破坏,桥梁损坏加剧,出现了如桥面破损、栏杆断裂、伸缩缝损坏、桥头跳车、梁板或拱体裂缝、砼剥落、钢筋钢索锈蚀、钢结构裂纹锈烂、墩台断裂位移、挡墙倾斜错位、锥坡下挫坍塌等状态。

这种不良状态,除将大大缩短桥梁的使用寿命之外,有的还因为立交桥结构性能安全不能保证而成为危桥。

对于上跨铁路的立交桥发生的此类问题,已成为严重威胁铁路运输安全的因素之一。

近几年来,我局管就出现了多处因公路超载引起立交桥损坏的案例,如107国道长增福庙段跨京广线立交桥,310国道白马寺段跨陇海线立交桥、省道S
102薛店段跨京广线立交桥,荥密公路跨西高铁立交桥,这些立交桥地处交通要道,又跨越重要的铁路动脉,对铁路运输、地方公路交通运输及人民群众的出行都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成了政府、铁路管理部门和人民群众关注、担心的大事。

一、公跨铁立交桥养护维修管理的现状
我国道路交按行政等级可大致划分为:乡村道路、县乡公路、省道、国道、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

根据规定,这些公路或道路跨铁路的立交桥梁,不论谁投资修建,公跨铁立交桥的主体及其附属设施的固定资产均按系统划为公路、道路部门所有,并按隶属关系各自配备人员负责养护维修管理。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有属地化管理的特点,省道、国道、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因交通设施及路政管理比较规,其上跨铁路的立交桥的养护维修管理工作相对来说也比较到位;但对于乡村道路、县乡公路来说,原设计标准较低,大部分道路功能用途为农村拖拉机及小型车辆通行,随着村镇规划建设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实施农村路网建设后,公路路况有了较大改变,交通运输量相应大幅度增加,但其道路交通设施及路政管理的发展却比较滞后,桥梁投入运营使用之后,该类道路运营管理的长期滞后,管养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长期被忽视,管养费用被挤占、挪用,运营车辆长期普遍超载和严重超载未得遏制,桥梁的技术状态未得到及时、细致的观测,特别是对于上跨铁路的立交桥,由于在认识和观念方面的原因,在其养护维修管理方面缺失就更大。

二、公路桥梁的汽车设计荷载标准
公跨铁立交桥属于公路桥梁,目前可以从桥梁竣工资料上可以查到的汽车设计荷载标准主要有三种:
(一)1967年开始执行的“公路桥涵车辆荷载及净空标准暂行规定”,桥梁设计荷载主要有汽车-26、拖车-100,汽车-15、拖车-60,汽车-10三个等级。

(二)1992年开始执行的《公路桥涵设计规》中把大量、经常出现的汽车荷载排列成车队形式作为设计荷载,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汽车-10、汽车-15、汽车-20、汽车-超20级。

把偶然、个别出现的平板挂车和履带车作为验算荷载,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挂车-80挂车-100、挂车-120、履带-50。

目前,在正使用的公跨铁桥梁中这种车辆设计荷载标准采用的最多。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001-97)公布的计算图示如下:图中所示的荷载均为轴重,每一车队中均规定有一辆重车即汽车-10限制重车重量15吨、汽车-15限制重车重量20吨、汽车-20限制重车重量30吨、汽车-超20限制重车重量55吨。

(三)2004年开始执行的《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JDG D60-2004)对对标准车辆荷载模式及其分级方面作了调整,采用了国外普遍采用的由车道荷载和车辆荷载组成的模式。

将四级标准车队荷载分为公路-Ⅰ级、公路-Ⅱ级两级汽车荷载,取消了汽车-10、汽车-15 级车辆荷载,在标准中不再保留该级荷载标准,经过如此调整,从荷载水平看,公路-Ⅰ级基本相当于旧标准(JTJ001-97)的汽车-超 20 级车辆荷载,公路-Ⅱ级基本相当于旧标准(JTJ001-97)的汽车-20 级车辆荷载(实际力计算值均提高10%以上)。

另外,从形式上取消了验算荷载,而将验算荷载的影响通过多种途经间接地反映到汽车荷载模式中。

如图所示,汽车荷载由车道荷载和车辆荷载组成。

(车道荷载由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组成,不考虑车的尺寸及车的排列方式,将车辆荷载等效为均布荷载和一个可以作用在任何位置的集中荷载形式,桥梁结构的整体计算采用车道荷载;车辆荷载考虑车的尺寸及车的排列方式,以集中荷载的形式作
用于车轴位置,局部加载、涵洞、桥台和挡土墙压力等的计算采用车辆荷载,车道荷载与车辆荷载的作用不得叠加)
公路I级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标准值为q k=10.5kN/m,集中荷载标准值Kp为:
桥涵计算跨径小于或等于5m时,P k=180kN
桥涵计算跨径等于或大于50m时,P k=360kN
公路II级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标准值Kq和集中荷载标准值Kp为公路级车道荷载的 0.75 倍
公路Ⅰ级和公路Ⅱ级汽车荷载采用相同的车辆荷载标准值,即通过桥梁的车辆标准重量为550KN。

三、公路桥梁技术状态评定等级
为了全面描述公路桥梁各构件缺陷和评价当前在用桥梁技术状态,支持桥梁养护、维修和加固措施的决策,维持桥梁良好的工作状态,保证行车安全畅通,公路部门依据检查资料,考虑桥梁各部位权重及桥梁重要部位的关键病害,对桥梁各构件缺损状况进行综合评定,按桥梁的技术状况分为五级。

依次分别描述为完好或良好状态、较好状态、较差状态、差的状态和危险状态。

四、公路桥梁的限载标准
超载和超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超载是针对运输车辆而言的,超限是针对道路桥梁限定荷载而言的,但二者有密切联系,当超载量过大时,超载、超限往往会同时发生。

目前,我国对超载车辆还没有统一的管理,有相当一部分车辆,尤其是一些私自改装外延几何尺寸的车辆,在没有达到满载之前就已经超限、超载,对公路桥涵造成的损坏程度较大,因此非常有必要施行限载办法对道路桥梁进行限载,以减少对公跨铁桥梁的损坏,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畅通。

桥梁限载标准是指车辆自重加装载重量不超过桥梁限载牌所标明的限载吨位,由桥梁设计荷载等级标准确定。

桥梁经技术鉴定承载能力达不到原设计标准或认定为危桥的,应由相关部门出具技术检(鉴)定意见后,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调整限载标志或设置禁止通行的标志,并采取相应的其他应急措施。

目前,公路交通管理部门一般按以下方法进行桥梁限载标志设置取值:按桥梁技术状态分类的一、二类桥梁限载等于设计荷载,三类桥梁限载按小于0.9倍设计荷载,四类桥梁限载按小于0.75倍设计荷载,五类桥梁为确保安全则禁止车辆通行。

不同荷载标准对应的限载值单位:吨
五、公跨铁桥梁限载的设置
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国公路法》规定,公路桥梁限载限速标志设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负责负责制定方案、安装及管理。

对于固定资产已移交给公路、道路部门所有的公跨铁立交桥,桥梁限载的设置应有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负责。

但对于固定资产尚未移交的立交桥的管理职责尚不明晰,一般情况下暂由铁路设备管理部门管理。

对于技术状态有缺陷,不满足桥梁的正常使用功能的公跨铁立交桥,要协调地方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发布公告并采取限载、限速、限宽等措施对桥梁进行防护;对危及到铁路运输安全的公跨铁立交桥,应立即采取封闭道路、禁止通行等应急措施对桥梁进行安全防护。

例如工务段2010年3月11日检查发现省道S232上跨西高铁K598+990处立交桥梁体竖向变形较大的情况,铁路局各相关单位在研究和和分析后采取了如下措施:
1、在立交桥两侧路面设置减速带。

2、在立交桥两侧设置禁止超载车辆从桥上通过的限载标志及公告牌。

3、在立交桥两侧设置限宽、限高设施,以限制大型载重车辆通过。

4、在进入该段道路的路口处设置公告牌,提醒大型载重车辆从其它道路绕行。

5、组织并委托相关单位对该立交桥的技术状态、承载能力等进行检定、评估。

6、向地方交通及道路管理部门发函并积极协调,以对该路段的车辆超载情况进行治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