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作孚

合集下载

卢作孚

卢作孚

卢作孚(1893—1952年),原名魁先,别名卢思,重庆市合川人。

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他青年时便提出教育救国,并为之奋斗。

从自学成才始,到创建学校、图书馆、博物馆,普及文化和教育,多有建树。

他以北碚为基地,从事乡村建设的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获得成功。

他创办的民生公司,成为中国解放前最大和最有影响的民营企业集团之一。

他是“一个没有受过学校教育的学者,一个没有现代个人享受要求的现代实业家,一个没有钱的大亨”。

被西方人称为伟人的晏阳初先生则称赞卢作孚先生是一位“完人”:“我一生奔走东西,相交者可谓不少,但唯有作孚兄是我最敬佩的至友。

梁漱溟先生誉为:“胸怀高旷,公而忘私,为而不有,庶几可比之于古之圣贤。

”。

为商不有的卢作孚_名人故事

为商不有的卢作孚_名人故事

为商不有的卢作孚毛泽东在回顾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时,曾说过我国实业界有四个人是不能忘记的,他们是“搞重工业的张之洞,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搞交通运输的卢作孚和搞纺织工业的张謇”。

不过,在毛泽东说这话之前,1952年2月8日,卢作孚已经自杀了。

卢作孚自杀前,留下一纸遗书,上面只有两行字:“把家具还给民生公司,好好跟孩子们过。

”这是1952年初。

卢作孚创办的民生公司光是在海外就为新中国保存了两千余万美元的资产。

如果按时下的价值计算,那美元的单位就不是千万而是亿了。

当然还有在大陆的资产。

但是卢作孚自己不拿民生公司的股份,连住房也是借的银行宿舍,连家具也是向民生借的。

与卢作孚同岁的梁潄溟说:“作孚先生胸怀高旷,公而忘私,为商不有,庶几可比于古之贤哲焉。

”为商不有,这是个没有钱的富翁。

卢作孚逝世50天后,当时有关领导向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作了检讨,检讨发表的文章,说民族资产阶级只有反动腐朽的一面。

卢作孚谢世前,只说了句:“我累了,我要休息。

”卢作孚一生劳累而从不言累,民生公司就有一种民生精神。

1949年9月初,重庆大火,37条大街小巷化成焦土。

民生公司的损失首当其冲。

公司襄理用拖轮把两个装炸弹的船拖开,否则炸弹爆炸,那里的几万市民都会被炸死的。

拖轮第三次回到码头时起火,襄理以身殉职。

公司45名正在上班的员工,奋力转移被大火围住的2000多名百姓,员工自己无一人出逃。

45名员工从容赴死。

烧焦的仓库警卫,双手还死死抱住一支同样烧焦的枪。

没有老板在场,没有人下令要他们赴死,但是每一名员工都以生命承担起一份责任,民生的责任。

每一名员工都是民生公司。

我就是民生!1938年10日,武汉沦陷。

天上狂轰滥炸,地上有10多万吨军工物资和大量后撤人员。

卢作孚赶赴宜昌,指挥奋战,在川江水枯断航和宜昌失守的最后一刻,将全部人员和物资抢运入川。

民生公司炸沉船舶16艘。

民生公司牺牲员工百余人。

国民党行政院长何应钦邀卢作孚出任交通部长。

10天后新任行政院长阎锡山又两次登门拜访力邀卢作孚出任行政院长,卢作孚只好避到香港。

卢作孚-近代航运业巨子

卢作孚-近代航运业巨子

卢作孚——近代航运业巨子卢作孚小传卢作孚(1893年4月14日-1952年2月8日),原名魁先,别名卢思,重庆市合川人。

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民生轮船公司(现民生集团的前身)的创办者,民生公司到1949年,拥有148艘江海轮船,投资60多个企事业单位,成为中国最大和最有影响的民营企业集团之一。

他青年时便提出教育救国,并为之奋斗。

从自学成才始,到创建学校、图书馆、博物馆,普及文化和教育,多有建树。

他以北碚为基地,从事乡村建设的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获得成功。

他一生俭朴勤奋,公而忘私,服务社会和人群。

他崇尚务实和科学精神。

有《卢作孚集》传世,是重庆人乃至中国人在上个世纪前半叶最有价值的心智和实践的结晶之一。

民生公司、北碚实验区、《卢作孚集》……其中任一项都足以改变历史,卢作孚正是这样一位改变历史而让中国人不能忘记的重庆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卢作孚于1950年6月由香港回到北京,他所组织的18艘海外轮船陆续从香港驶回大陆,他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全国政协第一届第二次会议,并担任全国政协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北涪文化事业管理委员会主任等职。

2011年5月1日,重庆市合川区卢作孚广场扩建工程卢作孚主题青铜雕塑揭幕并供市民缅怀参观。

导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过程时说,四个实业界人士不能忘记,他们是:“搞重工业的张之洞,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搞交通运输的卢作孚和搞纺织工业的张謇。

”在这四个人中,卢作孚离我们最近,且相比之下卢作孚的成功更具传奇色彩。

很多年里,卢作孚先生是以“中国船王”名世的,但卢作孚先生不仅是一位爱国实业家,更是一位卓越的社会改革家,他所办的民生实业公司是旧中国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是他进行社会改革实践的一个试验。

他在重庆北碚做的渐进的社会改革试验,为社会提供了一个落后地区的现代化启动时的宝贵经验。

抗战时,他的改革实践曾为国家民族作出重大贡献。

【网友评论】爱国实业家卢作孚:近似完人的中国船王在卢作孚30岁前,他完全是个文化人,他从事的职业是教师、记者和编辑。

卢作孚故居观后感作文

卢作孚故居观后感作文

卢作孚故居观后感作文作文一《卢作孚故居观后感》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卢作孚爷爷吗?我最近去参观了他的故居,感受可深啦!一走进卢作孚爷爷的故居,我就好像穿越到了过去。

那里的房子虽然没有我们现在的高楼大厦漂亮,但却充满了岁月的痕迹和故事。

卢作孚爷爷可了不起啦!他为了让大家的生活变得更好,做了好多好多的事情。

他创办了好多公司,让很多人都有了工作,能赚钱养家。

我听说,以前交通不方便,很多东西运不出去,人们的日子过得很艰难。

但是卢作孚爷爷想办法开通了好多运输路线,把东西运到需要的地方,大家的生活慢慢就好起来了。

看着故居里的那些老物件,我仿佛能看到卢作孚爷爷在努力工作的样子。

他不怕困难,一直坚持,这种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啦!我想,我也要像卢作孚爷爷一样,不怕困难,努力学习,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作文二《卢作孚故居观后感》小伙伴们,我要跟你们说一说我参观卢作孚故居的事儿。

刚到那儿的时候,我心里还在想,这房子看起来普普通通的,能有什么特别呢?可是一进去,我就发现我错啦!卢作孚爷爷的故事可精彩了。

他就像一个超级英雄,一直在帮助大家。

比如说,以前我们国家的经济不太好,好多地方都很穷。

卢作孚爷爷开动脑筋,办工厂、搞运输,让东西能在各地流通起来,人们也能赚到钱,能买好吃的、好玩的。

故居里有一张旧桌子,我猜卢作孚爷爷就是在这张桌子上想出那些好主意的。

还有一些老照片,照片里的他看起来很坚定,好像在说:“别怕,有我在,一定能让大家过上好日子!”从卢作孚爷爷的故居出来,我觉得自己充满了力量。

我也要像他一样勇敢、聪明,为我们的国家做贡献!。

卢作孚事迹

卢作孚事迹

卢作孚事迹
卢作孚(1881年-1961年),字颐年,号晓山,山东曲阜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书法家和篆刻家。

卢作孚年轻时曾经参加过辛亥革命,后来考取了清华大学预科,毕业后留校任教。

1922年,他创建了北京大学艺术系,任系主任,推动了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

同时,他也创建了中国历史博物馆和文化协会等机构,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

除了在教育和文化领域的贡献,卢作孚还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和篆刻家。

他自幼学习书法,醉心于汉魏碑学,后来又向宋元明清书法大家学习,创造出了具有自己风格的书法作品。

他的篆刻作品也备受推崇,尤其是“晓山印”更是名满天下。

卢作孚一生坚持爱国主义和民族自尊心,长期致力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发展。

他的事迹对于中国现代文化、艺术和教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近代中国教育、文化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1。

卢作孚的介绍

卢作孚的介绍

卢作孚的介绍我之所以选择卢作孚先生是因为我内心真真正正的敬佩他,感恩他。

对于卢作孚先生,梁漱溟先生评价道:“胸怀高旷,公而忘私,为而不有,庶几乎可比于古之贤哲焉。

”卢作孚(1893年4月14日-1952年2月8日),原名魁先,别名卢思。

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民生轮船公司(现民生集团的前身)的创办者,民生公司到1949年,拥有148艘江海轮船,投资60多个企事业单位,成为中国最大和最有影响的民营企业集团之一。

他青年时便提出教育救国,并为之奋斗。

自学成材后创建学校、图书馆、博物馆,普及文化和教育。

以北碚为基地,从事乡村建设的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获得成功。

卢作孚的父亲卢茂林,卢茂林只是旧时代千千万万个的底层贫民之一,一生事迹平淡无奇;但他的善良,他的自尊,以及敢于向命运抗争的精神,却是留给后人的无价之宝。

穷人并不是天然就具有优良品质的。

卢茂林这位穷人,是一位极有骨气、极有尊严的穷人,他没能为卢作孚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但却给了卢作孚一身慨然正气旧时孩童初次上学,有一种仪式叫做发蒙,即孩子要带上敬孔的供品、香烛来到私塾,向孔子牌位行三跪九叩礼,再向老师叩头。

卢作孚拜了孔子牌牌,欣喜若狂。

他每天黎明即起,跟随着兄长去上学。

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读起,而后是《四书》、《五经》,最后训练做八股文。

卢作孚天资聪颖,只用了两年时间,居然就把老师要教的课本全部学完了。

卢茂林大感惊异,隐隐感到这孩子大有前程,决定送卢作孚和兄长卢志林去合川最有名气的瑞山书院读书。

父亲的这一决定,为卢作孚的人生敞开了一扇通向广阔世界的大门。

“知识改变命运”这一铁律,此后,就将在他身上开始发生作用。

在瑞山小学历史课上学到的近代史课,也给卢作孚带来深刻影响。

他对于国耻的痛心,对于强国的渴望,就是这时在心中埋下的种子。

在读瑞山的时候,卢作孚还经历了一场意外的磨难。

家中实在无钱给他请医生看病、买药,母亲李氏心急如焚,只得跑上山去采了些草药。

卢作孚

卢作孚

卢作孚
卢作孚创立的实业与机构
北川铁路 天府矿业公司 三峡染织工厂 中国西部科学院 兼善中学 北温泉公园、北碚公园 峡区地方医院 北碚图书馆 北碚体育场 北碚花园城的雏形
民生公司
民生公司由卢作孚创办, 是旧社会最大的民族资本航运 集团,它对近代中国运输业的 作出了重要贡献,创造了航运 史上的奇迹,卢作孚设计的 CIS系统(将组织的理念、行 为、视觉形象及一切可感之处 实行统一化、标准化、规范化 与系统化的管理体系,并且以 此成为公众辨别与评价组织的 依据),对民生公司的整体形 象管理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有 利于民生形象的建立和维护。
我们讲中国现代史、抗日战争史,不能忘记他! 我们讲中国现代史、抗日战争史,不能忘记他! 我们讲中国教育史、中国文化史,不能忘记他! 我们讲中国教育史、中国文化史,不能忘记他! 我们讲中国乡村建设史、中国农村发展史,不能忘记他! 我们讲中国乡村建设史、中国农村发展史,不能忘记他! 我们讲中国航运史、近代民族工业史、中国近代交通史,不能忘记他! 我们讲中国航运史、近代民族工业史、中国近代交通史,不能忘记他!
不能忘记的人
关于中国的民族工业,毛泽东有“四个不能忘”的 说法:“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轻纺工业不能忘了张 謇,化学工业不能忘了侯德榜,运输航运业不能忘了卢 作孚。”而这个中国人不能忘的卢作孚,在1952年的 “三反”运动中自杀,当时新华社内参报道时,在卢的 自杀消息上,加了“畏罪”两个字。 卢作孚死后,由于“左”的路线干扰,一直蒙冤受 辱、亲属子女也受到连累。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 之后,党对卢作孚才平反昭雪。1980年9月4日,中共四 川省委统战部为卢作孚作了结论,结论说: “卢作孚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民族工商业者,早年创 办和经营苦民生轮船公司,对发展民族工商业起过积极 作用。解放后,他热爱祖国,拥护人民政府,拥护共产 党的领导,曾从香港组织一些轮船回来参加祖国建设, 对恢复和发展内河航运事业,作了有益的贡献,为人民 作过许多好事,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关于卢作孚的演讲稿

关于卢作孚的演讲稿

关于卢作孚的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卢作孚先生。

卢作孚先生不仅在科学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在教育事业上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卢作孚先生于1882年出生在江苏盐城,他的一生都致力于教育事业。

他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提出了“科学精神与人物素养”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科学研究方面,卢作孚先生主要从事物理学研究,致力于科学理论的深入探索。

他的研究成果涉及电磁学、光学等多个领域。

尤其是在光学领域,他提出了“楞次定律”和“卢作孚定理”,对光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卢作孚先生在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上的卓越成就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他曾多次应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发表了许多重要的学术论文。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国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国际学术界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除了在学术界的贡献,卢作孚先生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他关心国家民生,呼吁关注农业现代化和农民教育。

他提出了“百日讲习农村计划”,组织了一支由大学生组成的志愿教师队伍,到农村教育基层当教师,推动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面对大家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卢作孚先生曾经这样说过:“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大计,是民族的希望所寄,是社会的持续发展所依赖。

”他的这番话道出了他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对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

卢作孚先生的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成就,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他始终坚守科学真理,追求卓越,对待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和责任感。

他的一生充满了探索和奉献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向卢作孚先生学习,坚持科学精神,培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全面发展的能力。

我们应该关注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在此,我谨向卢作孚先生表达我们的崇高敬意!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而奋斗!谢谢大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表作品: 代表作品:
实业家卢作孚

卢作孚他创办的民生公司,到1949年, 拥有148艘江海轮船,投资60多个企事业单 位,成为中国最大和最有影响的民营企业 集团之一。
教育家卢作孚
卢作孚所言:“自己现在是办实业的, 但实际上是一个办教育的,几乎前半生的 时间都花在教育上,而现在所办的实业也 等于是在办教育……”(卢作孚:《如何改 革小学教育》)。

有一次,他请他一位朋友来给公众演讲, 那位朋友向听众宣示了自己的革命理念: “我是一颗炸弹。” 但卢作孚却当场委婉地提出了另一种 理念:“炸弹力量小,不足以完全毁灭对 方;你应当是微生物,微生物的力量才特 别大,才使人无法抵抗。” 这就是他独特的社会改造理念。
教育名言
• 在参加了辛亥革命之后,卢作孚终其一生都在践 行这个“微生物革命” 的理念。即:从最基础的 从最基础的 局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移风易俗做起, 局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移风易俗做起,从改造 人的精神世界做起,从培养现代化新型人才做起, 以渐进式的社会改造活动,形成全新的社会规范 与公众道德,渐次达到富民强国的目的。 • 启示:大到社会,小到学校,都是应该从最基础 启示:大到社会,小到学校, 的局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的局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课程改革不是 炸弹式改革,而应该用“微生物”式努力。 “炸弹式改革,而应该用“微生物”式努力。只 要努力去做,几年、十几年再回头审视, 要努力去做,几年、十几年再回头审视,会发现 我们创造了许多精彩。 我们创造了许多精彩。
初识
卢作孚
重庆第二十四中 学校 许俊霞
名人眼中的卢作孚
•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毛泽东同志在 谈到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时说,有四个人 士不能忘记,他们是:“搞重工业的张之 洞,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搞交通运输的 搞交通运输的 卢作孚和搞纺织工业的张謇”。其中提到 卢作孚 的卢作孚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爱国实业家、 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教育开发西南——卢作孚评传》序作者:严家炎 卢晓蓉 卢作孚的教育生涯及教育思想 田海蓝 周凝华 G40-092 《卢作孚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综述》 /view/24e3f92e453610661ed9f4c7.html 卢国纪.我的父亲卢作孚[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凌耀伦,熊甫.卢作孚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卢作孚.从四个运动做到中国统一,大公报,1934.01 吴洪成,陈兴德.卢作孚教育思想及其实践活动论述[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0,第26卷,第5期 郭丽平.现代教育家卢作孚的事业与教育思想研究[D].硕士论文,河北大学, 2006 吴红英.试论卢作孚的近代化思想与实践[D].硕士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8 刘来兵.卢作孚北碚乡村教育建设探析[D].硕士论文,西南大学,2008 苟翠屏.民国时期乡建运动中一个成功的范例——卢作孚乡村建设述论 [J].“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1997 王安平. 卢作孚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述论[J].社会科学研究,1997,5
主持的北碚教育实验
(卢作孚:《建设中国的困难及其必循的道路》)
教育名言
为了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卢作孚一向主 张大教育观,重视环境和教育的关系,认 为:“教育应造成环境,无论是学习环境 或社会环境。” 启示:我们应该着力于校园文化建设,给学 生以良好的教育环境,同时要用教育来改 变环境,从改变学校小环境到社会大环境。
教育实践
早年担任中小学教师时,创造了指导学生“用自学的办法学数学”, “自主命题写作文”等别具一格改革旧教材、旧教法的奇招 担任合川瑞山小学董事长期间,“亲自带领学生们到温泉公园、重庆市 区、火柴厂和桃花园等处参观、学习、游览”,并让他们动手操作, 参与游戏,指导他们在“有兴趣的现实生活中,去寻求知识,去建设 秩序,达到寓教于乐”的创意; 在担任泸州教育科长期间,邀请恽代英、王德熙等爱国志士,共同发起、 推动“新川南、新教育、新风尚”的民众运动 到华西大学创办人、美籍教士约瑟夫・毕启博士赞誉,并“使整个成都 社会均为之轰动,为之迷恋”的成都通俗教育馆的民众教育实验; 以“民生精神”为核心的职工教育和企业文化建设 “将嘉陵江三峡布置成为一个生产的区域,文化的区域,游览的区域”,
教育名言
卢作孚说:“人生的快慰不在享受幸福,而在 创造幸福;不在创造个人的幸福,供给个人享受, 创造幸福 而在创造公众幸福 创造公众幸福,与公众一同享受。最快慰的 创造公众幸福 是且创造,且欣赏,且看公众欣赏。” 启示:教师是一个为他人幸福生活而不断创造的人, 启示:教师是一个为他人幸福生活而不断创造的人, 教育是一项为了人能更幸福生活的事业, 教育是一项为了人能更幸福生活的事业,我们要 快慰于自己的创造,而不是把教育教学工作、 快慰于自己的创造,而不是把教育教学工作、课 程改革看成是繁杂厌烦的累赘。 程改革看成是繁杂厌烦的累赘。
教育名言
• 卢作孚有一句名言:“做事有两要着:大处 着眼,小处着手。”作为社会革命家,他的实践 能力尤为突出。他认为,所有宏大的改造计划, 都要从细节着手,否则就是空话。
• 启示:现在的学校教育就是要从大处着眼,小处 启示:现在的学校教育就是要从大处着眼, 着手。既要设计科学系统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着手。既要设计科学系统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又 要抓好学校管理中的方方面面,一日不可放松, 要抓好学校管理中的方方面面,一日不可放松, 才能完成学校的整体改革, 才能完成学校的整体改革,才能完成课程改革的 宏大改造计划, 宏大改造计划,才能真正实现党在国家教育发展 规划和纲要中提出的目标。 规划和纲要中提出的目标。

著名作家陈祖芬曾在一篇题为《富翁》 的文章中写道:“卢作孚这三个字,一如 川西的共生矿 共生矿,丰富得令人惊喜,令人感 共生矿 动,器主持的中国征信所在调查报告中 评价卢作孚:“精明诚朴,勤苦干练,且 精明诚朴, 精明诚朴 勤苦干练, 具有百折不挠之精神”。 具有百折不挠之精神
名人眼中的卢作孚
• 黄炎培在民生轮船公司参观,被卢作孚 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为国家和民族利益 奋斗的精神所感动:“把他的精神分析起来, 他是耐劳耐苦的,是大公无私的,是谦和 周到的,是明决爽快的,是虚心求进的, 是富于理想而又勇于实行 富于理想而又勇于实行的。” 富于理想而又勇于实行
名人眼中的卢作孚
教育名言
在当代中国,什么是正确的“成功”标准? 卢作孚有言:“个人的成功不是要当经理、 总经理,或变成拥有百万、千万的富翁;而是盼 盼 望每个人都有工作能力,都能成功所做的事业。 望每个人都有工作能力,都能成功所做的事业。 许多人都把这个意义弄不清楚,往往败坏事业, 成功自己。” 启示:引导学生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做好自己能做 好的事业,教师也应该做好自己眼前的事业而不 是怨天尤人,不是追名逐利,这样更能体会北碚 教育精神中“宁静致远”的深刻含义。
名人眼中的卢作孚
• 他是贫民出身的民族精英 他是两袖清风的大实业家 他是仅有小学文凭的思想家 他是“中国现代化”改革的先驱者 ......
卢作孚生平
中文名: 中文名: 别名: 别名: 国籍: 国籍: 民族: 民族: 出生地: 出生地: 出生日期: 出生日期: 卢作孚 魁先、 魁先、卢思 中国 汉 重庆合川 1893年4月14日 年 月 日 主要成就: 主要成就: 职业: 职业: 爱国实业家、教育家、 爱国实业家、教育家、 社会活动家 民生公司创始人 中国航运业的先驱 《卢作孚文集》(后 卢作孚文集》 人编辑) 人编辑) 逝世日期: 逝世日期: 1952年2月8日 年 月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