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简介-(语文版语文六年级)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0青山不老课件(共39张PPT)

以“草本心”为题,作者把草木当作人来交流,草木 也用“本心”与自然万物交流,表现了草木的生机与灵性, 也表达作者对草木“不伪不装,自然天成”的顽强生命力 的赞美之情。
? 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
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一棵棵参天大树 一条条防风林带
一片片林网 ……
了解学习提示
小组讨论:“青山不老”是指什么?课文为 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青山不老”的含义
“青山”表面上指老人创造的奇迹,实际上更象征 着老人的执着精神像青山一样充满生机,赞颂了老人的 高贵品质;
“不老”则是说老人虽然会离开人世,但他种下的 这片青山及他崇高的精神会世世代代流传下去,永远 “不老”。
“青山不老”是这篇散文的文眼,既深化了文章主 题,又使主题形象鲜活起来,让本来相对抽象的人物精 神变得具体可感。
“青山不老”还包含了作者对“造林英雄”的感谢、 敬佩和祝福。
回归单元主题
人文素养: 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 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04 总结方法,阅读运用
1.紧扣导语提示,提取关键信息。 2.抓住关键句,了解表达的观点。 3.深入思考,用联系和对照的方式,引 发深层思考。
请快速阅读《草本心》,想一想“本心”是什么, 为什么以“草本心”为题。
(见主题阅读丛书6《大地之声》75页)
交流汇报
“本心”
本质 忠诚 顽强 胸怀
为什么以“草本心”为题?
八条沟 七条防风林带 奇迹 三千七百亩林网
15年
条件
险恶的自然条件
艰苦
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一排三间房,就剩下 老者一人。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 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六十五岁那年, 他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他 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 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他已经八十一岁,知道终有一 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从城里回来, 要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 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跨越百年的美丽》

内在美
(3)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 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 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问题: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体会到居里夫人什么样的精神?
(4)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 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捐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 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
认识生字
学习新词
认读新词: 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
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
词语解释: 冶炼:用焙烧、熔炼、电解、化学等方法从矿石或其它原料中取得所需要的金属。 溶解:一种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等状态均匀地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如食盐溶解于水而 成水溶液。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卓有成效:成绩效果显著。
学习目标
1、学会“埃、伦”等1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 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 成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理解课题含义,初步理解居里夫人的“美丽” 。
自读提示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找一找生字、新词。 3、想一想作者写了居里夫人的哪些内容。 4、理清课文 的思路,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巩固练习
一、选择和填空
二、趣味练习
谢谢!
探究、理解“美丽”
外表美
1、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 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 未来。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 丽而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电子课件-《语文(第六版下册 )》第三单元11 人人皆可为国王

课
本文意旨深刻,能给人以启示,既可以激励自
卑者,又可以告诫骄傲者。联系生活,谈谈你的体
堂 会。
研
(本题为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
讨
前一节
回目录页
么领域,只要付出,人人都能在精神上得到满足,
人人皆可成为“精神王国”的国王。
前一节
后一节
返回 回目录页
提 标题的好处
这一标题强调了中心论点,形象生动,令人感
示 服。
前一节
后一节
返回 回目录页
提 根据段落提示,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段),从权力和享受的角度,指出 “国 .
示
王生活的样子” 成了一般人追求的最高标准。
拥戴,也俨然如王——孩子王。”
“你虽没有王业之成,大小总有事业之成;虽
没有权的自由,但有身心的自由;虽没有臣民追随,
但一定有朋友,有人缘,也可能还有崇拜者。”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页
提 采用形象化的语言论述
“一次爬香山,在山脚下草地旁,一位年轻人
示 用草编成蚂蚱、小鹿之类的小动物,插满一担,惹
得小孩子和家长围成几层厚厚的圆圈,很有拥兵自 重的威风。”
第六版下册
11 人人皆可为国王
明代音乐理论家、数学家朱载堉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出品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整体把握 课文研读 语言特点 课堂讨论
作
梁衡,1946年出生,
山西霍州人,当代作
者 家。曾荣获全国青年
简 文学奖、赵树理文学
介 奖、全国优秀科普作
品和中宣部“五个一”
工程奖等多项荣誉。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
文精读》,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品 这本书汇集了梁衡各个时期的经典
四川省安岳县中考语文 知名作家经典散文阅读—梁衡

知名作家经典散文阅读系列——梁衡【作家简介】梁衡: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
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
作品有《梁衡文集》和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散文集《只求新去处》、《人杰鬼雄》、《名山大川》,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政论集《继承与超越》等。
《晋祠》、《夏感》、《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等四篇作品入选中学课本和师范教材。
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壶口瀑布梁衡壶口在晋陕两省的边境上,我曾两次到过那里。
第一次是雨季,临出发时有人告诫:“这个时节看壶口最危险,千万不要到河滩里去,赶巧上游下雨,一个洪峰下来,根本来不及上岸。
”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视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
其时,正式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吞没。
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
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
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8跨越百年的美丽

内在美表现在:坚强执著,信念坚定, 献身科学,淡泊名利,热爱祖国,超越自我, 超凡脱俗,追求真理,治学严谨。
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 物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 坏的人。”
拓展延伸
• • • • • • • • • • • • • 致居里夫人 即便是青春和容颜不在 即便是奖章和头衔不在 这一切都不重要 在我们心中 已烙印下了 您 坚定执着的追求 因为这是—— 跨越百年的美丽 也镌刻下了 您 献身科学的精神 因为这也是—— 跨越百年的美丽 更记录下了 您 淡泊名利的风骨 因为这更是—— 跨越百年的美丽
淡泊名利
(6)她本来可以躺 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 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 她将奖金赠 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 的小女儿去当玩具。
伟大的成就
(1) “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使物理学进入了一 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 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心中”
别人在海滩上捡到一块 贝壳,她却要研究一下这贝
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
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 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2)艰苦奋斗
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 子,玛利终日在烟熏火燎中 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 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 点 点 烧 痕 。
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登上法国科学院的讲台
(自立、自强)
发现镭25周年的纪念日演讲
你觉得居里夫人 的人生意义是什 么?
衡梁
作者简介:
梁 衡 : 1 9 4 6 年 出生, 1968 年毕业于中国人 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 光明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 副署长。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 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 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 会 委 员 。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作者简介

1.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2.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第一课.山中访友 作者简介 李汉荣(1958——),著名诗人、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笔名牧童、林中河,陕西勉县人。多年来写作诗歌约3000多首,散文2000多篇,中短小说30余篇。1982年毕业于陕西汉中师范学院中文系。曾任略阳县一中教师,调任略阳县司法局副局长,自愿辞官到略阳文化馆当馆员,后调至《汉中日报》社当编辑至今
第二课.山雨 作者简介 赵丽宏,1952年出生于上海市区。“文革”期间中学毕业去崇明岛“插队落户”,期间开始文学创作。1977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散文家,诗人,民进中央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员,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1979年8月9日-1983年10月28日)。专业作家,中国政协委员。著作有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集等各种专著共六十余部,是新时期中国文坛的诗人、散文家,出版著作70余部,作品20余次在国内外获奖,并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作者简介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第一课.山中访友作者简介李汉荣(1958——),著名诗人、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笔名牧童、林中河,陕西勉县人。
多年来写作诗歌约3000多首,散文2000多篇,中短小说30余篇。
1982年毕业于陕西汉中师范学院中文系。
曾任略阳县一中教师,调任略阳县司法局副局长,自愿辞官到略阳文化馆当馆员,后调至《汉中日报》社当编辑至今第二课.山雨作者简介赵丽宏,1952年出生于上海市区。
“文革”期间中学毕业去崇明岛“插队落户”,期间开始文学创作。
1977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中国散文家,诗人,民进中央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员,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1979年8月9日-1983年10月28日)。
专业作家,中国政协委员。
著作有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集等各种专著共六十余部,是新时期中国文坛的诗人、散文家,出版著作70余部,作品20余次在国内外获奖,并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第三课.草虫的村落作者简介郭枫,原名郭少鸣,1933年生于江苏徐州,1950年到台湾就读台北师大附中,是台湾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出版家,也是一位民族意识和传统意识强烈的作家,(1933-2006)曾任《新地文学》双月刊社长兼总编辑。
高中时代,他在《宝岛文艺》发表长篇叙事诗《北方》即倍受文坛瞩目。
小学六年级课本 作者简介

L26
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1801年贝多芬在经历情感波折后创作出来的钢琴奏鸣曲,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后将此曲第一乐章比作“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而冠以《月光曲》之名。这是一首享誉世界的名曲。
贝多芬是一位集古典主义大成的德意志古典音乐作曲家,也是一位钢琴演奏家。贝多芬出生在德国波恩,祖籍佛兰德,自幼跟从父亲学习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华,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1787年以后,贝多芬担起了全家生活的经济重担。1792年,贝多芬在海顿的鼓励与支持下,来到维也纳定居。1797年后,贝多芬患了耳聋病,病情逐年恶化。26岁时失聪。对一个音乐家说来,再没有比这一打击更沉重的了!但贝多芬最后的晚年是他一生最悲惨、最痛苦的年月,孤寂和贫困的威胁使他穷愁潦倒,孑然一身,1827年3月26日病逝于维也纳。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等等。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在东亚,贝多芬被尊称为“乐圣”。
L16
梁衡(1946—)山西霍州人。著名新闻理论家、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曾任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闰土,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人物,现实原型章闰水。作者在文中着力塑造了闰土少年和中年的形象,寄予了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闰土成为中国小说中的典型农民形象。同时,闰土也是秦一铭所创作的一首歌曲的名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衡
梁衡: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
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
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
材总顾问。 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
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他的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
《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在散文创作方面,过去二十年他主攻山水散文,
深得古典山水文章的传统,行文草本有灵,水石有韵。近年来又致力于人物散文,特别是历史
伟人名人的写作,《觅渡,觅渡,渡何处?》、《红毛线、蓝毛线》等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有散文集《夏感与秋思》、《只求新去处》、《名山大川感思录》、《人杰鬼雄》、《当代散
文名家精品文库——梁衡卷》等。
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
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
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
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