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纵杆支架课程设计
K103-操纵杆支架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课程设计(铣36槽)

大学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操纵杆支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系主任二级学院院长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课程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了解并认识一般机器零件的生产工艺过程,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并且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大好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操纵杆支架。
零件上方耳朵的Φ20孔与操纵机构相连。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操纵杆支架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1、零件上方耳朵的Φ20孔(+公差)。
2、零件耳朵开档36H12(+公差)。
3、操纵杆支架底面4、底面3-Φ11的孔(+公差)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粗加工操纵杆支架下端面,然后以此作为基准采用通用夹具进行加工,并且保证位置精度要求。
再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并且此操纵杆支架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所以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采用常规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
二、确定生产类型已知此操纵杆支架零件的生产纲领为(换成自己的设计个数)件/年,零件的质量是2.0Kg/个,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第2页表1.1-2,可确定该操纵杆支架生产类型为小批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阶段;工序适当集中;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采用通用夹具。
三、确定毛坯1、确定毛坯种类:零件材料为HT200。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操纵杆支架加工艺及钻2-Φ20孔夹具设计(全套图纸)

精基准的选择有利于保证加工精度并使工件装夹方便。在选择时 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基准统一等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精基准选择为底面及3-Φ11孔。1.3.2选择加工方法
根据操纵杆支架零件图上各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第10页和第11页,确定加 工件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如下表:
加工表面
加工余量等
级
加工余量
说明
支架底面
H
3mm
----
2-Φ20孔
H
----
实心铸造
36槽
H
3×2mm
双侧加工
3-Φ11孔
H
----
实心铸造
1.2.3绘制铸件毛坯图
1.3工艺规程设计
1.3.1选择定位基准
(1)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零件而言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而对于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相对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不加工表面做粗基准。因为铣底面时要保证54±0.5所以以2-Φ20外圆表面为粗基准。
2-Φ20孔
钻Φ18
18
0.18
扩
1.8
0.13
铰
0.2
0.052
1.3.5设备及工装的选用
工序号
工序内容
机床设备
刀具
量具
1
检
2
粗铣-精铣底
面
X51立式铣床
面铣刀
游标卡尺
3
钻-铰3-Ф11
孔
Z3040摇臂钻
床
Ф10.5钻头
Ф11铰刀
卡尺,塞规
4
粗 铣36槽
X63卧式铣床
操纵杆支架05序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题目操纵杆支架的夹具设计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成绩中国·武汉2016 年 6 月第一节序言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之一是针对生产实际中的一个零件:操纵杆支架,制定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该零件的工艺过程中包括了铣底平面、钻3XΦ11的孔、铣两立板的内侧面、钻Φ20的孔等工序。
第二节零件分析2.1 零件的功用分析本次设计的零件,是汽车等车辆的换挡部分的操纵杆支架。
顾名思义,操纵杆支架的主要作用是固定操纵杆,使其在行驶过程中牢固可靠,实现操纵杆的实际功用。
零件的设计要求是,利用3-Φ11孔用螺栓固定在底座上,操纵杆用Φ20的定位销固定在支架上。
2.2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从零件图中可以看出,本零件一共有4个加工的工步。
包括铣底平面、钻3X Φ11的孔、铣两立板的内侧面、钻Φ20的孔。
其中,底平面的表面粗糙度的要求为Ra25,要求很低,一次性可以加工完成。
钻Φ11的孔的粗糙度为Ra12.5,同轴度的要求为±0.25mm。
钻Φ20的孔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3.2,粗糙度要求比较高,与底面的同轴度的要求为±0.5,。
内侧两板的粗糙度要求为Ra12.5,±0.25。
由此可见,除Φ20孔的公差要求较严格,粗糙度要求严格外,其它加工面公差要求较低,并且位置度要求也比较低。
第三节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3.1 确定生产的类型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本操纵杆支架的设计年产量为5000件,根据查表可知,由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的关系可确定该零件的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其毛坯制造、加工设备以及工艺装备的选择应该呈现大批量生产的工艺的特点。
3.2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由零件的制造要求可知,零件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固定操纵杆,承受载荷。
因为所受载荷不大,并且尺寸不大,故可采用一次性铸成的铸件,再通过对铸件的加工,完成零件的制造。
3.3 选择定位基准定位基准的是工艺规程制订中的重要工作,它是工艺路线是否正确合理的前提。
操纵杆支架课程设计 - 副本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题目:操纵杆支架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钻孔夹具设计姓名:系别:专业:年级:学号:指导教师:目录第一章序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零件的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零件的作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零件的工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工艺规程设计 (1)3.1 确定生产类型 (1)3.2 确定毛坯制造形式 (1)3.3 选择定位基准 (1)3.4 选择加工方法 (1)3.5 制订工艺路线 (2)3.6 确定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 (3)3.7 工序设计 (3)3.8 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时间 (4)第四章夹具设计 (7)4.1 接受设计任务、明确加工要求 (7)4.2 确定定位方案、选择定位原件 (7)4.3 确定加紧方案、设计夹紧机构 (8)4.4 确定导向方案和导向元件 (8)4.5 夹具体设计 (9)4.6 夹具精度分析 (9)4.7 绘制夹具装配图,标注有关尺寸和技术要求 (9)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艺规程设计1 确定生产类型操纵杆支架材料为灰铸铁,牌号HT250,零件年产量为10000件,已达大批生产的水平[1]。
2 确定毛坯制造形式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故可采用精铸件,这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精度上考虑也是应该的。
操纵杆支架加工工艺及底面铣削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题目:操纵杆支架加工工艺及底面铣削夹具设计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操纵杆支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铣床卡具设计(铣底面)二、原始资料(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1张(2) 生产类型:(中批或大批大量生产)三、上交材料1.所加工的零件图1张2.毛坯图1张3.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套4.编制所设计夹具对应的那道工序的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套5.绘制夹具装配图(A0或A1)1张6.绘制夹具中1个零件图(A1或A2。
装配图出来后,由指导教师为学生指定需绘制的零件图,一般为夹具体)。
1张7.课程设计说明书,包括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和机床夹具设计全部内容。
(约5000-8000字)1份四、进度安排本课程设计要求在3周内完成。
1.第l~2天查资料,绘制零件图。
2.第3~7天,完成零件的工艺性分析,确定毛坯的类型、制造方法,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所加工工序的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3.第8~10天,完成夹具总体方案设计(画出草图,与指导教师沟通,在其同意的前提下,进行课程设计的下一步)。
4.第11~13天,完成夹具装配图的绘制。
5.第14~15天,零件图的绘制。
6.第16~18天,整理并完成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7.第19天~21天,完成图纸和说明书的输出打印。
答辩五、指导教师评语该生设计的过程中表现,设计内容反映的基本概念及计算,设计方案,图纸表达,说明书撰写,答辩表现。
综合评定成绩:指导教师日期摘要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完成了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大部分专业课以及参加了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应该得到下述各方面的锻炼:1.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工艺设计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操纵杆支架的工艺流程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设计题目:“操纵杆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学生姓名:学号:学生姓名:学号:学生姓名:学号:学生姓名:学号:学生姓名:学号: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老师:宋渊明完成日期:2012年12月20日目录一、零件的工艺分析 (2)1、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2)2、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 (2)二、毛坯的选择 (3)1、毛坯材料和种类的选择 (3)2、毛坯的形状与尺寸的确定 (3)三、定位基准的选择 (4)1、精基准的选择 (4)2、粗基准的选择 (4)四、工艺路线的拟订 (5)1、加工方法的选择 (5)2、加工阶段的划分——工艺路线 (6)五、加工余量的确定 (9)六、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9)七、机床及工艺装备的选择 (10)1、机床的选择 (10)2、夹具的选择 (10)3、刀具的选择 (11)八、确定切削用量和时间定额 (12)1、工序Ⅰ:铣底面A (12)2、工序Ⅱ:钻底面3-Φ11孔 (14)3、工序Ⅲ:精镗2-Φ20孔 (17)4、工序Ⅳ:铣36槽 (20)九、操纵杆支架零件图 (23)附录:工艺规程文件一、零件的工艺分析1、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汽车换挡部分的操纵杆支架,它的主要作用是固定操纵杆,使其在行驶过程中牢固可靠。
零件上的3-Φ11孔用螺栓固定在底座上,操纵杆用Φ20的定位销固定在支架上,并且在换挡时依靠利用36槽轨迹不会引起偏差。
2、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操纵杆支架共有4组加工表面,分析如下:(1)2-Φ20孔,(2)支架底面(3)36槽(4)3-Φ11孔此零件外形较小,除2-Φ20孔,公差要求较严格外,其它加工面公差要求较低,并且无位置度要求,但是为了满足装配性能,根据现场实际,在加工过程中要制定工艺基准,并制定出工艺公差,利用工艺基准来加工后续工序。
二、毛坯的选择1、毛坯材料和种类的选择毛坯选择的正确与否,不仅影响产品质量,而且对制造成本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加工零件之前应首先选用正确合适的毛坯。
操纵杆支架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设计“操纵杆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学生姓名:沈杰班级:090826学号:12指导老师:程广振完成日期:2012年9月13日目 录1、零 件 的 分 析 (1)1.1 零件的作用 ..................................................................................................................................... 1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 1 2、工 艺 规 程 设 计 (1)2.1 选择毛坯种类并确定制造方法 ..................................................................................................... 1 2.2 基面的选择 ..................................................................................................................................... 1 2.3选择加工方法 .................................................................................................................................. 1 2.4 制订工艺路线 ................................................................................................................................. 2 2.5 工艺路线的分析 ............................................................................................................................. 2 2.6 机械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 (2)(一)确定加工余量 ..................................................................................................................... 2 (三)确定毛坯基本尺寸 ............................................................................................................. 3 (四)绘制毛坯简图 ..................................................................................................................... 3 2.7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 (3)(一)工序05(粗铣底面A )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 3 (二)工序10(粗铣36槽)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 5 (三)工序15(钻3xΦ11)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 (7)(四)工序20(钻mm 192Φ⨯通孔)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 9 (五)工序25(精镗20mm φ孔)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 (11)参考文献 (14)1、零件的分析1.1 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汽车换挡部分的操纵杆支架,它的主要作用是固定操纵杆,使其在行驶过程中牢固可靠。
kcsj05支架课程设计

kcsj 05支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KCSJ 05支架课程所涉及的学科基础知识,如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具备一定的分析和应用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掌握支架课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 学生具备合作学习、团队协作的能力,能够与他人共同完成课程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学科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勇于探究、善于思考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支架课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学科实践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学科素养为目标。
学生特点分析:针对所在年级的学生,他们在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但对支架课程的设计与应用尚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教学要求:1. 结合学科特点和课程内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案例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组织实际操作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3. 强化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提高课程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支架课程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支架课程的设计原理与步骤- 支架课程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分析2. 实践操作:- 支架课程的搭建与调整方法- 支架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 学科知识在支架课程中的实际应用3. 教学大纲:- 第一周:支架课程基本概念、分类及设计原理的学习- 第二周:支架课程设计步骤及案例分析- 第三周:支架课程搭建与调整方法的实践操作- 第四周:支架课程教学活动设计及学科知识应用4. 教材章节:- 第一章:学科基础知识- 第二章:支架课程设计与实践- 第三章:支架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本章节教学内容按照由浅入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操纵杆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年产量为4000件)设计者: 马鹏指导老师:***辽宁科技大学2013年3月13日辽宁科技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设计“操纵杆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年产量为4000 件)内容:1、零件图1张2、毛坯图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份4、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班级:机制学生:马鹏指导老师:王更柱教研室主王更第一章零件分析------------------ 11.1、零件的作用--------------------- 11.2、零件的工艺分析----------------- 1 第二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 1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12.2、基准面的选择-------------- 12.3、选择加工方法-------------- 22.4、制定工艺路线-------------- 22.5、确定加工余量及毛胚尺寸----- 32.6、工序设计------------------ 52.7、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时间 ---------- 7 参考文献21第一章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汽车换挡部分的操纵杆支架,它的主要作用是固定操纵杆,使其在行驶过程中牢固可靠。
零件上的3- Φ11孔用螺栓固定在底座上,操纵杆用Φ20的定位销固定在支架上,并且在换挡时依靠利用36槽轨迹不会引起偏差。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操纵杆支架共有4组加工表面,分析如下:(1)2- Φ20孔,(2)支架底面(3)36槽(4)3- Φ11孔此零件外形较小,图中除2-Φ20 孔,公差要求较严格外,其它加工面公差要求较低,并且无位置度要求,但是为了满足装配性能,根据现场实际,在加工过程中要制定工艺基准,并制定出工艺公差,利用工艺基准来加工后续工序。
对支架零件图进行工艺审核后,可知零件图试图正确、完整,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齐全,加工要求合理,零件的结构工艺性较好。
第二章工艺规程设计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操纵杆支架材料为灰铁件,牌号HT200,因为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毛坯的形状与零件的形状应尽量接近,且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精度上考虑,故可采用精铸件。
二、基面的选择定位基准的选择是工艺规程制定中的重要工作,它是工艺路线是否正确合理的前提。
正确合理地选择定位基准,可以确保加工质量、缩短工艺过程、简化工艺装备结构与种类、提高生产率。
(1)粗基准的选择:对于零件而言,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而对于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做粗基准。
因为铣底面时要保证54±0.5 ,所以以2-R20外圆表面为粗基准。
(2)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有利于保证加工精度,并使工件装夹方便。
在选择时,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基准统一等问题。
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
精基准选择为底面及3- Φ11孔。
三、选择加工方法1、平面的加工平面加工的方法很多,有车、刨、铣、磨、拉等。
由于本零件对所加工表面粗糙度要求都不高。
由表5-11 ,根据GB/T 1804-2000规定,选用中等级(m),相当于IT13 级,故可考虑粗车或粗端铣,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选用端铣加工方式。
2、孔的加工孔的加工方式有钻、扩、镗、拉、磨等。
3- Φ11为工艺孔,加工时按工艺尺寸加工,直接在零件上钻铰完成。
2- Φ20的要求较高,根据手册表5-48 ,先用钻头钻孔至Φ19,再用Φ20镗刀加工。
四、制定工艺路线制订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
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大批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工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
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故采用如下加工工艺:工序Ⅰ 粗铣底面A。
工序Ⅱ 钻底面3- Φ11孔。
工序Ⅲ 铣36槽。
工序Ⅳ 钻镗2- Φ20孔。
工序Ⅴ 去毛刺、清洗、检查五、确定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操纵杆支架的材料为HT200,抗拉强度 b 200MPa ,采用砂型机器造型,且为批量生产。
由表5-2 知,铸钢件采用砂型机器造型时,铸件的尺寸公差为CT8-CT12级,此处选为CT9级。
由表5-3 选择加工余量为H级,根据机械加工后铸件的最大轮廓尺寸由表5-4 可查得个加工表面余量如下表:表1-1加工表面参考加工余量/mm备注底面(A表5-4 0.7 粗铣一次完成3- Φ11表5-19 无钻铰完成2- Φ20孔表5-19 无先用钻头钻孔至Φ19,再用Φ20镗刀加工36槽表5-4 0.7 粗铣一次完成二)确定毛坯基本尺寸0.8加工表面的的毛坯尺寸只需将零件尺寸加上查取得相应加工余量即可,所得毛坯尺寸如表3-2 所示:表3-2零件尺寸/mm 加工余量/mm 毛坯尺寸/mm12 0.7 12.7确定加工余量Φ110 Φ11Φ200 Φ2036 1.4 37.4(三)确定毛坯基本尺寸由表5-1,选用CT7 级查的各铸件加工尺寸公差如表3-3 所示:表3-3公差/mm 标注结果毛坯尺寸/mm0.39 12.7 0.3912.7 0.780.5 37.4 0.537.4 1(四)绘制毛坯简图根据以上内容及砂型铸件的有关标准与规定,绘制毛坯简图,如如图 3-1 毛坯简图六、工序设计(一)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1.选择加工设备选择加工设备即选择机床类型。
由于已经根据零件的形状、 精度特点,选择了加工方法,因此机床的类型也随之确定。
至于 机床的型号,主要取决于现场设备情况。
若零件加工余量较大, 加工材料又较硬, 有必要校验机床功率。
根据以上内容和考虑零 件经济度与零件表面设计相适应, 又本零件的加工余量和硬度不 是很大,故选定各工序机床如下: (1)工序 05 粗铣底面 A 铣床 (2)工序 10钻 3xΦ11 床(3)工序 15粗铣 36槽 铣床 (4)工序 20 钻2 19mm 通孔 (5)工序 25 精镗 20mm 孔2.选择夹具对于成批生产的零件, 大多采用专用机床夹具。
在保证加工质 量、操作方便、满足高效率的前提下,亦可部分采用通用夹具。
本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中所有工序均采用了专用机床夹具,专门 设、制造。
XA5032型立式Z3025 摇臂钻XA5032型立式Z3025 摇臂钻床 CA6140 卧式车床3.选择刀具根据加工工艺需要刀具的选择情况如下:(1)工序05 粗铣底面A 高速钢镶齿套式面铣刀(2)工序10 钻3xΦ 11YG60 硬质合金刀具(3)工序15 粗铣36 槽高速钢镶齿套式面铣刀(4)工序20 钻 2 19mm通孔高速钢锥柄麻花钻(5)工序25 精镗20mm 孔高速钢锥柄麻花钻在刀具选择过程中尽量选择通用刀具。
在中批生产中,不排除在某些工序中使用专用刀具,但专用刀具需要专门定做,详细的内容可参阅《金属切削刀具》等教材及相关资料。
4.选择量具选择量具的原则是根据被测对象的要求,在满足测量精度的前提下,尽量选用操作方便、测量效率搞的量具。
量具由通用量具和各种专业量具,其种类的选择主要应考虑被测尺寸的性质,如内径、外径、深度、角度、几何形状等以及被测工件的特点,如工件的形状、大小、精度、生产类型等。
本零件属于成批生产,一般采用通用量具。
选择量具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按计量器具的不确定度选择。
一般根据被测对象的公差带宽度先查得相应的安全裕度A 和计量器具的不确定度允许值U1(U10.9A),然后在量具手册中选择一种不确定度等于或小于U1 的量具;二是按计量器具的测量方法极限误差选择下面以粗镗孔20mm 为例选择量具。
孔20 mm 的尺寸公差T=0.23,选择刻度值为0.01mm 的千分表。
(二)确定工序尺寸因为本零件表面对加工要求较低,只需要粗加工工序就能保证设计要求,将设计尺寸作为工序尺寸即可,上下标注也按设计规定。
七、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时间(一)工序05(粗铣底面A)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1. 切削用量本道工序是粗铣端面,已知加工材料为HT200, b200MPa ,机床为XA5032型立式铣床,所选刀具为高速钢镶齿套式面铣刀,其参数 d 80,孔径D 27,宽L 36,齿数z 10 。
根据表5-26 确定铣刀角度,选择前角010 ,后角012 ,主偏角r 50 ,螺旋角10 。
已知铣削宽度a w 92mm, 铣削被吃刀量a p0.7mm。
(1)确定每齿进给量 a f 根据表5-13 知XA5032型立式铣床的主电机功率为7.5kw, 查表5-24 知当工艺系统刚性中等、镶齿端铣刀加工铸铁时,其每齿进给量a f 0.2~ 0.3mm/ z 。
由于本工序被吃刀量和铣削宽度较小,故选择最大的每齿进给量。
a f 0.3mm/ z(2)选择铣刀磨钝标准和耐用时度根据表5-28 ,用高速钢镶齿端铣刀粗加工铸剑时,选择铣刀后刀面磨损极限值为2.0mm ,查表 5-29 知铣刀直径 d=80mm 时,经插值的端铣刀的合 力耐用度 T=50min 。
刀具耐磨用度是指刃磨后的刀具自开始切削 直到磨损量达到磨钝的标准所经历的总切削时间。
(3)确定切削速度和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 v f 查表 5-30 知,高速钢铣刀铣削速度为 15~ 25m/ min ,则所需铣床主轴转速范 围是n1000v38.2 ~ 63.7r / min d根据 XA5032 机床的标准主轴转速,由表 5-13 选取n=60r/min, 则实际铣削速度为80 60v m / min 15.08m/ min1000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为v f fn a f zn 0.3 10 60mm/ min 180mm/ min根据表 5-13 中工作台标准纵向进给量,选取 v f150mm/ min ,4)校验机床功率 由表 5-31 和表 5-32 知,铣削力F z 和铣削功率 P m 计算公式如下:F z v360 103式中 C v 650, x F 1.0, y F 0.72,u F 0.86, w F 0,q F 0.86 。
所以, 铣削梨为则实际每齿进给量为afv f1500.25mm /zzn 10 60F zxF yF uF CF aP af a wzqF 0wFn k F Z (N )P m (kW)XA5023铣床主电机功率为 7.5kW 。
故选用切削用量合适。
最后 的切削用量为a P 0.7mm a f 0.3mm v f 60mm/ min v 0.25m / s2.基本时间 t m根据表 5-33 知, r 90o的端铣刀对铣削的基本时间为l w l 1 l 2t m vf式中,l w —工件铣削部分长度,单位为 mm ;l 1 — 切 入 行 程 长 度 , 单 位 为 mm ,l 1 0.5(d 0 d 02a w 2)ta anPr;l 2 —切出行程长度,单位 mm ;v f —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单位为 mm/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