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视图(第1课时)教案
25.2三视图(1) 教案

下列几何体的三种视图有没有错误(不考虑尺寸)?为什么?如果错了,应怎样改正?
5.填线补全下面物体的三种视图:
4、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小结与反馈:
三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
左视图 ——从左面看到的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
画物体的三视图时,要 符合如下原则:
主视图左视图
俯视图
大小: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1页习题第1题
选做:1.根据前面所学的视图知识,画出图中正六棱柱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 视图。
预习:由三视图怎样推出实物图?
家庭作业:《基训》同步
讨论补充记录
学生自学。对不会的问题要做好批注或随笔,作为合作探究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教师检查学情,不指导、不提问、不干扰。
我们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例如:墙角处的三面墙面)作为投影面,
其中正对着我们的叫正面,正面下方的叫水平面,右边的叫做侧面。
2..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一个物体在三个投影面内同时进行正投影,
在 正面得到的由前向后观察物体的视图,叫主视图(从前面看);
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观察物体的视图,叫俯视图(从上面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在学习活动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重难点
重点:1掌握画三视图必须符合的规律。2会正确画出物体的三 视图。
难点:会正确画出物体的三视图。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1、导入新课、揭示目标(2分钟左右)
1,了解三视图的概念,
2,掌握画三视图必须符合的规律
3,会正确画出物体的三视图。
三视图教案

三视图教案
一、教学内容
三视图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三视图的概念。
2. 掌握三视图的表达方法。
3. 能够画出物体的三视图。
三、教学重点
1. 三视图的概念。
2. 三视图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难点
1. 能够画出物体的三视图。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张物体的三视图让学生对三视图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与学生一起讨论三视图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讲解三视图的概念(10分钟)
向学生介绍三视图的概念:三视图是指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到的三个平面图,分别是俯视图、前视图和侧视图。
三视图能够全面展示物体的形状和细节。
3. 讲解三视图的表达方法(10分钟)
向学生介绍三视图的表达方法:三视图采用正交投影的方法,即把物体放置在一个坐标系中,从不同方向上进行投影,得到三个平面图。
俯视图是从上方往下投影得到,前视图是从前方往后投影得到,侧视图是从侧面往前投影得到。
4. 实例演练(20分钟)
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物体的图形描述让他们尝试画出物体的三视图,并让他们互相展示并讨论。
5. 小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三视图在工程图纸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三视图绘制能力。
六、教学资源
1. 三视图的示例图。
2. 提供物体的图形描述的作业题。
七、教学评估
通过学生在实例演练环节的表现来评估他们是否掌握了三视图的绘制方法。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9.2三视图1教案

分析:画这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时,要注意从三个方面观察它们.具体画法为:
1.确定主视图的位置,画出主视图;
2.在主视图正下方画出俯视图,注意与主视图“长对正”。
3.在主视图正右方画出 左视图.注意与主视图“高平齐”,与俯视图“宽相等”.
解:
练习:
1、
2、你能画出下图1中几何体的三视图吗小明画出了它们的三种视图(图2),他画的对吗请你判断一下.
看得见部分的轮廓线画成实线.因被其他那分遮挡
而看不 见部分的轮廓线画成虚线. 图 29.2-9
解.图如图29.2-7是钢管的三视图,其中的虚线表示钢管的内壁.
(三)巩固再现
1、P9练习
2、一个六角螺帽的毛坯如图,底面正六边形的边长为250mm,高为200mm,内孔直径为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mm.请画出六角螺帽毛坯的三视图.
密封罐的高为50mm,底面正六边形的直径为0mm.边长为50mm,图(右)是它的展开图.
由展开图可知, 制作一个密封罐所需钢板的面积为
练习巩固
P2练习
补充例题:根据下面三视图请说出 建筑物是什么样子的?共有几层?一共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
分析:由俯视图确定该建筑物在平面上的形状,由主视图、左视图确定空间的形状如图所示.
(二)新课学习
例4根据下面的三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
分析:由三视图想象立体图形时,要先分别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想象立体图形的前面、上面和左侧面 ,然后再综合起来考虑整体图形,
解:(1)从三个方向看立体图形,图象都是矩形,可以想象出:整体是长方体,如图(1)所示;
(2)从正面、侧面看立体图形,图象都是等腰三角形;从上面看,图象是圆;可以想象出:整体是圆锥,如图(2)所示.
《三视图(第1课时)》教案 人教数学九年级下册

29.2 三视图(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从投影的角度理解视图的概念,明确视图与投影的关系;2.能识别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过程与方法】感受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培养学生全面观察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体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1课时共3课时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从投影的角度加深对三视图的理解和会画简单的三视图.【教学难点】对三视图概念理解的升华及正确画出物体的三视图.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直尺、三角板、圆规等.学生:直尺、三角板、圆规、铅笔.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件2~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能说明是什么原因吗?学生观察课件中几组图片。
教师提出问题:能说出词典的三个平面图形分别是从哪三个方向观察得到的吗?(二)探索新知知识点1 三视图的定义及关系教师问:下图为某飞机的设计图,你能指出这些设计图是从哪几个方向来描绘物体的吗?(出示课件6)学生答:分别是从前面看;从左面看和从上面看.教师问:请你从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观察同一本字典,画出得到的正投影,你有什么发现?(出示课件7)学生观察后口答:1.前面和后面正投影的形状、大小一致;2.上面和下面正投影的形状、大小一致;3.左面和右面正投影的形状、大小一致.教师归纳:当我们从某一方向观察一个物体时,所看到的平面图形叫做物体的一个视图.视图也可以看作物体在某一方向光线下的正投影,对于同一个物体,如果从不同方向观察,所得到的视图可能不同.(出示课件8)师生共同探究:1.三个投影面(出示课件9)我们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例如:墙角处的三面墙面壁)作为投影面,其中正对着我们的平面叫正面,下方的平面叫水平面,右边的平面叫做侧面.教师问:你能说出这三个视图分别是从哪三个方向观察这本书得到的吗?(出示课件10)学生答:从上面看;从左面看;从正面看.这些图形的投影面分别在什么位置?(出示课件11~12)2.三视图将三个投影面展开在一个平面内,得到这个物体的一张三视图.三视图是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的统称.它是从三个方向分别表示物体形状的一种常用视图.教师归纳:(出示课件13)对一个物体在三个投影面内进行正投影,在正面内得到的由前向后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主视图;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俯视图;在侧面内得到的由左向右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左视图.知识点2 画物体的三视图考点1 已知简单几何体画三视图.(出示课件14)例1 画出图中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生独立解决,教师巡视后用多媒体展示:(出示课件15~16)解:如图所示:教师归纳:(出示课件17)三视图的具体画法为:1.确定主视图的位置,画出主视图;2.在主视图正下方画出俯视图,注意与主视图“长对正”;3.在主视图正右方画出左视图,注意与主视图“高平齐”,与俯视图“宽相等”;4.为表示圆柱、圆锥等的对称轴,规定在视图中加画点划线()表示对称轴.教师强调:可见的轮廓线画成实线;不可见的轮廓线,画成虚线.出示课件18,学生独立解决,教师订正.考点2 已知较复杂几何体画三视图.例画出如图所示的支架(一种小零件)的三视图,其中支架的两个台阶的高度和宽度相等.(出示课件19)教师提示: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不可见的轮廓线,用虚线画出.师生共同解决:解:下图是支架的三视图.出示课件20,学生独立解决并口答,教师订正.考点3 作几何组合体的三视图.例画出该几何体的三视图.(出示课件21)教师分析:这是一个圆柱体的组合体,从不同角度看它时,会呈现不同的视图,为全面地反映立体图形的现状,画图时规定:看得见部分的轮廓线画成实线,因被其他部分遮挡而看不见部分的轮廓线画成虚线.师生共同解决:(出示课件22)解:下图是组合体的三视图.出示课件23,学生独立解决,教师订正.(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24-31)引导学生练习课件24-31相关题目,教师及时订正并进行讲解,约用时15分钟。
三视图教学教案开头导入

三视图教学教案开头导入教学目标:1. 了解三视图的概念和重要性;2. 学会如何绘制和识别三视图;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三视图的概念;2. 三视图的绘制方法;3. 三视图的识别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2. 三视图模型或图片;3. 练习题或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邀请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如桌子、椅子等,并提问它们在不同角度下的形状和特征。
2. 提问:学生们能说出这些物品的三视图吗?他们是如何绘制和识别三视图的?3. 回答:引导学生思考三视图的概念和重要性,并简要介绍三视图的基本概念。
二、讲解三视图的概念(5分钟)1. 定义三视图:向学生解释三视图是指一个物体在正面、侧面和俯视角度下的投影。
2. 展示例子:通过展示三视图模型或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三视图的绘制和表达方式。
3. 强调重要性:解释三视图在工程、设计和制造领域中的应用,并强调学习三视图的重要性。
三、绘制三视图(10分钟)1. 示范绘制:教师演示如何为一个简单的物体绘制三视图,如一个立方体。
2.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或独立练习绘制三视图,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物体进行绘制。
3. 解答疑问: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绘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供帮助。
四、识别三视图(10分钟)1. 示范识别:教师展示一些三视图图片,并示范如何识别和解读三视图。
2.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或独立练习识别给定的三视图图片,并尝试解读它们所代表的物体。
3. 解答疑问: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识别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供帮助。
五、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1. 总结:教师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强调三视图的概念和重要性。
2.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练习题或绘制任务,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难度,以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三视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9.2《三视图(1)》教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9.2《三视图(1)》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9.2《三视图(1)》这一节主要介绍了三视图的概念及其基本的画法。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的定义,以及如何根据物体的形状来画出它的三视图。
这一节的内容是学生空间想象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为后续学习立体几何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
但是,对于如何将立体图形转换为平面图形,以及如何准确地画出三视图,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演示,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三视图的画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三视图的概念,掌握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的定义,学会如何根据物体的形状来画出它的三视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其几何绘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勇于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视图的概念及其基本的画法。
2.难点:如何根据物体的形状来画出它的三视图,以及如何理解并应用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绘图工具。
2.学具:笔记本、绘图工具。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如书本、圆柱、球体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果我们把这些物体画出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看到什么不同的图形呢?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三视图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讲解三视图的定义,以及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的特点。
三视图教学教案开头导入

三视图教学教案开头导入教学目标:1. 了解三视图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学会如何正确地绘制和识别三视图。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三视图的概念。
2. 三视图的绘制方法。
3. 三视图的识别技巧。
教学难点:1. 理解并掌握三视图的绘制方法。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立体模型或图片。
3. 绘图工具(如铅笔、橡皮、直尺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三视图。
2. 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立体物体,如玩具、家具等,引导学生关注物体在不同角度的视觉效果。
3. 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遇到过需要描述一个物体形状和结构的情况吗?当时是如何描述的?”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
二、探究(10分钟)1. 向学生讲解三视图的概念:三视图是指一个物体在正交投影下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
2. 演示如何为一个立方体绘制三视图,并解释每个视图所反映的物体的不同信息。
3. 引导学生尝试为自己熟悉的物体绘制三视图,并互相交流分享。
三、实践(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立体模型或图片,尝试绘制出其三视图。
2. 鼓励学生在绘制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3. 邀请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解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和思路。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三视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
2. 强调三视图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如建筑设计、制造业等。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课后继续练习绘制其他立体物体的三视图。
2. 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立体物体,尝试绘制其三视图,并简要描述其结构和特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探究、实践、总结和作业布置等环节,引导学生了解三视图的概念、绘制方法和应用价值。
在实践环节,学生通过绘制自己熟悉的物体三视图,培养了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三视图教案(共5篇)

三视图教案(共5篇)第一篇:三视图教案从不同方向看教学目标:1 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发现空间观念;能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2 在观察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
3 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教学重点:1、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2、画立方体及组合体的三视图。
教学难点: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掌握画立方体及简单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阳光明媚,一家人坐在一起喝喝茶真是件惬意的事情,正如我们今天能在一块聊聊数学。
我们聊什么呢?就聊聊他们四个人看桌子上的茶壶吧,他们看到的图形会是一样吗?不是,那他们看到的各是什么图形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探究的内容:从不同方向看二:讲授新课:(一)探究一:从不同方向看简单几何体1、看老师手中的盒子,让学生知道看一个物体应怎么看(视线正对物体;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就可整体把握这个物体的形状。
)2、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长方体,并画出所看到的图形,让学生能够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并掌握画简单立体图形的方法。
小试牛刀: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几何体,并画出所看到的图形(竖放的圆柱、横放的圆柱、三棱锥、四棱锥)考考你:画组合物体的三视图连线:四个人看茶壶所看到的图形(二)探究二、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图形确定几何体(三)探究三、从不同方向看组合体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
2、加减方块,三视图的变化1、请观察下图这个由若干小方块组合成的立体图形,分别画出从正面、左面、3、想一想:利用骰子,摆成下面的图形,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这个图形,各能得到什么平面图形?4、如右图是由几个小方块所搭几何体的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正方体的个数。
做一做:你能摆出这个几何体吗?请画出这个几何体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图形议一议:不摆图形你能画出它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图形吗挑战自我:1、已知三视图求立方体的个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2 三视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2014.3.18 课题29.2 三视图(第一课时)执教人王子玲课型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
和
能力
1、会从投影的角度理解视图的概念
2、会画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过程
和
方法
通过观察探究等活动使学生知道物体的三视图与正投影的相互关系及三视图中位置关
系、大小关系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有关投影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增强学生学好数学
的信心,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从投影的角度加深对三视图的理解和会画简单的三视图
教学难点对三视图概念理解的升华及正确画出三棱柱的三视图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学习袋、学习用具”
课堂教学程序设计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这个水平投影能完全反映这个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吗?如不能,那么还需哪些投影面?
物体的正投影从一个方向反映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为了全面地反映一个物体的形状和大
小,我们常常再选择正面和侧面两个投影面,画出物体的正投影。
如图(1),我们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
作为投影面,其中正对着我们的叫做正
面,正面下方的叫做水平面,右边的叫
做侧面.一个物体(例如一个长方体)在三
个投影面内同时进行正投影,在正面内
得到的由前向后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
主视图,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观
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俯视图;在侧面内得
到由左向右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左视
图.
如图(2),将三个投影面展开在一个平面
内,得到这一物体的一张三视图(由主视
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组成).三视图中的各
视图,分别从不同方面表示物体,三者合
起来就能够较全面地反映物体的形状.
三视图中,主视图与俯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长,
主视图与左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高.左视图与俯
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宽,因此三个视图的大小
是互相联系的.画三视图时.三个视图要放在正
确的位置.并且使主视图与俯视图的长对正,
主视图与左视图的高平齐.左视图与俯视图的
宽相等
通过以上的学习,你有什么发现?
物体的三视图实际上是物体在三个不同方向的正投影.正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就是主视图,水平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就是俯视图,侧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就是左视图
二、应用新知
例1画出下图2所示的一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分析:画这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时,要注意从三个方面观察它们.具体画法为:
1.确定主视图的位置,画出主视图;
2.在主视图正下方画出俯视图,注意与主视图“长对正”。
3.在主视图正右方画出左视图.注意与主视图“高平齐”,与俯视图“宽相等”.
解:
三练习:
1、你能画出下图1中几何体的三视图吗小明画出了它们的三种视图(图2),他画的对吗请你判断一下.
四、小结
1、画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时要考虑从某一个方向看物体获得的平面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要受到该方向的物体结构的干扰。
2、在画三视图时,三个三视图不要随意乱放,应做到俯视图在主视图的下方,左视图
在主视图的右边,三个视图之间保持: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作业设计必做教科书P116:1,2选做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