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综合练习题

合集下载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训练(含解析)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训练(含解析)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训练(含解析)基础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畸.形(jī)绯.红(fěi)匿.名(nì)深恶.痛疾(wù)B.诘.责(jié)慰勉.(miǎn)不辍.(zhuì)杳.无消息(yǎo)C.佃.户(diàn)锃.亮(zèng)盎.然(àng)颔.首低眉(hán)D.酒肆.(sì)炽.热(chì)摹.画(mó)雷霆万钧.(jūn)【答案】D【解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A 绯红(fēi)。

B不辍(chuò)。

C颔首低眉(h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牢骚胆怯吹虚油光可鉴B.寡妇燥热崎岖和颜悦色C.平庸体量简陋器宇轩昂D.宽恕广漠蒙昧侍人接物【答案】B【解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

A吹嘘。

C体谅。

D待人接物。

3.下面句子中横线上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母亲待人最________,最_________,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但她有时候也很有_________,不受一点人格上的_________。

A.慈祥温和刚烈欺负B.仁慈温和刚气侮辱C.仁慈温柔刚气欺负D.慈祥温柔刚烈侮辱【答案】B【解析】(1)慈祥: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善安详。

仁慈:仁爱慈善。

这里形容“母亲”“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以此应选用“仁慈”。

(2)温和:严厉,不粗暴,使人感到亲切。

温柔:温顺体贴。

这里形容“母亲”性格的性情平和可亲,所以应选用“温和”。

(3)刚烈:刚强、贞烈。

刚气:刚强的气质和意志。

这里形容“母亲”的意志刚强,所以应选用“刚气”。

由此运用排除法,答案即可确定为B 项。

4.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附答案)一、积累运用(共33分)1.下列斜体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 憎恶(zèng)琐屑(xiè) 涎水(xián) B· 诘问(jié) 吊唁(yàn) 胡同(tòng)C· 举箸(zhù)奔丧(sāng) 取缔(dì) D· 颓唐(tuí) 蹒跚(pán) 骷髅(kū) 2.下列词语中不含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A.蹋败惶恐烦躁噩耗B.跋涉赋闲狼藉伎俩C.潦倒交卸渴幕焦灼D.愧作惧惮尴尬滞苯3.下面斜体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触目伤怀(心,心里) 人头济济(形容人多) B· 情不能已(停止,控制) 情郁于中(积聚)C· 猝然昏厥(终于)风尘苦旅(比喻旅途劳苦) D· 微不足道(值得)连声诺诺(应答的声音)4· 依次填人下列句中空缺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3分)①有人在外的家属一时陷入恐慌,四处______新信客,怎么也找不到。

②此后,我就更其_______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

③这些日子,家中______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A.查询搜集情景B.物色收集情景C.查询收集光景D.物色搜集光景5.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 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两岸的青山, ________________, 都晃悠悠的, 无一例外地倒映在清澄、透明的江水里。

A.石壁的丛林, 青山的石壁, 丛林中的藤蔓芳草B.青山的石壁, 石壁的丛林, 丛林中的藤蔓芳草C.青山的石壁, 丛林中的藤蔓芳草, 石壁的丛林D.丛林中的藤蔓芳草, 石壁的丛林, 青山的石壁6.选词填空(每词只能用一次) (4分)A.舒服B.兴奋C.高兴D.轻松①造屋的那些日子,父亲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单元综合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单元综合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单元综合复习测试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小语学完第二单元后,写下了一段文字。

请你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往事如花,在无情的岁月中簌簌飘落,我们无可奈何;往事如燕,在深情的文字中翩翩归来,我们似曾相识。

读鲁迅的《藤野先生》,我们看到了辫子盘得(油光可鉴)的“清国留学生”;读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我们脑海中回响着穿着粗糙.、整日劳碌的母亲的谆.谆教诲;读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我们看到了前来拜访托尔斯泰的人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内心(诚慌诚恐)的模.样,读艾芙·居里的《美丽的颜色》,我们看到了比埃尔和玛丽即使(筋疲力尽),也依然在(燥热)的棚屋中忙碌的身影。

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和括号里所填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粗糙.(zào)油光可鉴B.谆.谆教诲(zhūn)诚慌诚恐C. 模.样(mó)筋疲力尽D. 正襟.危坐(jīn)燥热2. 下列加点词语的运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一声巨响,振聋发聩....,撕破了深夜的寂静,惊醒了熟睡的人们。

B.有些商家与其殚精竭虑....,只为钻空子赚更多,不如在产品质量上下工夫。

C.小语聪明好学,品德优良,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学生会主席的热门人选。

D.2022春节档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以抑扬顿挫....的画面激起了无数中国人的爱国热情。

3.在语段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排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在二十四节气中,清明是唯一一个被当做节日的节气。

,,。

寒食之后便是清明。

唐时便将这一天定为迎取新火之日。

唐代诗人韦庄就有“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之句。

由此,清明便成了一个节日。

①这便是历史悠久的寒食节②是日起,家家都禁用旧火,只吃冷食,直到新火降临③古历载,冬至后一百零五日为“寒食”④这个传统最早可追溯至唐代⑤起初,寒食节禁火时间很长,至唐代已缩减为三日A. ③②①④⑤B.④③②①⑤C. ④③②⑤①D.③②①⑤④4.名著阅读。

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24课综合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24课综合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24课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畎亩(quǎn)孙叔敖(áo)法家拂士(fú)B.拂乱(bì)公孙衍(yǎn)丈夫之冠(guàn)C.域民(yù)百里奚(xī)富贵不能淫(yín)D.傅说(shuō)衡于虑(lǜ)空乏其身(fá)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一怒而诸侯惧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立天下之正位父命之D.入则无法家拂士行拂乱其所为3.下列关于《愚公移山》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寓言故事相当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写出了一些生动的细节。

B.本文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C.本文结尾写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把山背走了,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思想,不应以此结尾。

D.愚公跟智叟的矛盾是文中的主要矛盾,是故事寓意之所在,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人与自然关系这一问题上两种对立的观点。

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甚矣,汝之不惠 B.始一反焉C.惩山北之塞 D.无陇断焉5.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曾不能/损/魁父之丘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C.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D.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二、句子默写6.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

(1)愚公移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愚公移山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智叟嘲讽愚公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愚公认为山可以移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愚公移山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根据提示默写。

期末综合训练题+++++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期末综合训练题+++++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训练题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辟.邪(bì)窒.息(zhì)悄.然(qiāo)潜.滋暗长(qián)B.镌.刻(juān)畸.形(jī)上溯.(sù)惨绝人寰.(huán)C.俯瞰.(kàn)长髯.(rán)赋.闲(fù)摩肩接踵.(zhǒng)D.交卸.(xiè)遏.制(è)丘壑.(hè)坦荡如砥.(dǐ)2.在南头古城的先贤孝廉文化展馆中有一段《序言》,你觉得排序正确的应该是()①这一传统,贯穿在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中,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之一。

①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①在历史的长河中,五千年文明孕育着华夏儿女,也形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独特的道德观、价值观。

①儒家先师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字作为人的根本,塑造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和精神品格,形成了优秀的文化传统。

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3.下面对句子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还没下车,我们的心早就飞进了南头古城。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B.保护好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

(这句话的语病是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问题”。

)C.屹立千年的南头古城,一位穿越历史的老人,见证了深圳的高速发展。

(此句语意连贯,无语病。

)D.今天的南头古城具有城中村的典型特征,它的发展过程几乎印证了整部深圳城市发展史。

(“几乎”用得很准确,是不能去掉的。

)4.有一位同学读完《昆虫记》后给法布尔笔下的昆虫写了三首小诗,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把“萤火虫、圣甲虫、螳螂”对应填在每则小诗后面括号内。

①身后那条黑色的细线,其实是我刚刚狼吞虎咽下的美餐。

( )①为什么与自己的姐妹同类相残?为什么在妈妈面前性情大变?( )①早知你要将我吮吸进肚中,我就该拒绝你带着麻醉的亲吻。

八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第2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第2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第二单元综合训练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匿.名(nì)一绺.(lǚ) 炽.热(chì) 杳.无消息(yǎo)B.佃.农(diàn) 锃.亮(zèng) 轮廓.(kuò) 颔.首低眉(hán)C.周济.(jì) 酒肆.(sì) 盎.然(àng) 雷霆万钧.(jūn)D.胡髭.(zī) 两颊.(xiá) 和睦.(mù) 深恶.痛疾(wù)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欺压胆怯吹虚油光可鉴B.妯娌燥热崎岖抑扬顿挫C.平庸侏懦简陋器宇轩昂D.私塾长髯蒙昧藏污纳诟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战争具有无可置疑....的正义性,是捍卫独立自由的反侵略战争。

B.他的生活阅历丰富,勾画人物常常入木三分....。

C.编剧不断完善剧本,让人们为电影抑扬顿挫....的情节而感动。

D.这件事以后,母亲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比以前更加强烈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市教育局的热情邀请下,诗人郑愁予远道而来,与我市教师共享文学之乐。

B.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C.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30%左右。

D.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藤野先生》的作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

本文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作者回忆了母亲的主要事迹,展示了母亲的美德,表达了对母亲的赞颂、感谢与怀念。

C.《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茨威格。

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八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工整抄写在田字格中。

(2分)物竟天择张皇失措销声匿迹名幅其实2.根据语境给加点字注音。

(2分)他俯瞰.()着大地,想象着人头攒.()动,人们翘.()首以待,不禁.()百感交集。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演得惟妙惟肖....。

B、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妻俩人不合坐一条板凳。

C、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是很多人魂牵梦萦....的事。

D、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简直是天衣无缝....。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A、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下背来,每块大约三百来斤左右。

B、中学生上网吧,已经引起教育工作者和广大班主任老师的重视。

C、博物馆最近展出了西汉时期新出土的部分文物。

D、“我读经典”系列阅读活动,对改善青少年阅读现状有着重要的意义。

5.请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2分)本报讯(通讯员襄宣)昨日,笔者从相关部门获悉,由香港商报和优酷网联合举办的“2010中国城市印象大赛”近日揭晓,我市荣获“最具历史风韵城市金奖”,是湖北省唯一入选的城市。

“2010中国城市印象大赛”是“2010全球商报经济论坛暨亚太工商界领袖峰会”分项活动之一。

这是国内首例以城市、书画、特色为元素的印象主题活动,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民间视点与城市展示相结合,将一座城市的形象立体地展示出来。

活动以媒体、网民和读者的视角,集中展示中国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的特质和风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导读。

(2分)请为《骆驼祥子》拟一个副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看拼音写词语)综合练习试题汇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看拼音写词语)综合练习试题汇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看拼音写词语)综合练习试题汇总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1.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kuì tuì( ),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2.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xiè qì( )。

3.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dū zhàn( ),不起丝毫作用。

4.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yào sài( ),封锁长江。

5.我军前锋,yè yǐ( )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6.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ruì bù kě dāng( ),另一方面,这和国名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议,有很大关系。

7.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cuī kū lā xiǔ( ),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bān fā( )了诺贝尔奖。

2.根据诺贝尔的yí zhǔ( ),“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3.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jiàn shù( )。

4.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zhòng cái( )的各国议会联盟。

5.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jù é( )收入。

第2课《“飞天”凌空》1.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qiáo shǒu( )而望、bǐng xī liǎn shēng( )的一刹那。

2.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kù sì ( )敦煌壁画中líng kōng ( )翔舞的“飞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上册综合练习题
(1)家长和老师对我们寄予很高的厚望,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决不辜负他们。

(2)从世界杯上的表现来看,我国的足球技术水平没有多大改善。

(3)许多下海经商的人成了高薪阶层,相比之下,大多数政府官员却成了“清水衙门”……
(4)如果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
6、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三百来斤左右。

B后来父亲的脚终于洗好了,终于洗出了脚的本色。

C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台阶遮出一大片绿阴。

D他觉得终于可以造屋了,便破土动工,选定一个日子。

7、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老师的一番教育,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B故事会上,有几个同学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C《雷雨》这部话剧塑造了很多令人难忘的情节。

D只要坚持不懈的攀登,我们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9、修改下列病句。

(1)外边的吵闹声突然渐渐消失了。

(2)为了避免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正在总结经验。

(3)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4)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5)目前,广大群众的环保观念比较淡薄,确实需要大大提高。

(6)在江苏省经济贸易洽淡会上,外商和港澳同胞参观了丰富多彩的洽谈会的展品。

10、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文字。

①梦境与睡眠深浅程度有关。

②朦胧入睡时,大脑皮层里的抑制程度比较浅,梦境就更加塑近现实生活,正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③甚至有时自己也觉察到在做梦,所以不能主动地控制,只能听其自然发展。

④睡眠稍深一些,梦境则有明显的虚幻性和荒诞性,一时在东,一时在西,或者与死去已
久的亲人在一起,而自己毫无判断辨别的能力。

⑤这就是大脑里抑制程度更深。

⑥比如,白天深思一道数学题,梦里也可能在做数学;白天搞技术发明,梦里也可能搞同样的工作。

(1)第②句画线部分搭配不当的词语是,应改为。

(2)第③句画线部分使用不当的关联词是,应改为。

(3)第⑤句画线部分应补出的词语是,应放在。

(4)第⑥句位置不当,应放在第句的后面。

修辞与表达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