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2水沸腾了-导学案-教科版(2017)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水复习导学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水复习导学案学习时间:2020年2月13日学习内容: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学习目标: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强化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新的理解。
学习方法:练习巩固练习题目:一、我来填一填1、水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 )。
2、在不同的条件下,冰融化的( )不同。
3、搅拌可以使物质的( )变快一些。
4、生活中大部分物体具有( )的性质。
5、熄灭酒精灯时要用( )盖灭,不能用嘴吹。
6、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是不同的。
7、如果让水的温度一直下降,水最后会慢慢变成()。
8、水沸腾了,也就是液态的水,变成了( )态的水蒸气。
9、水蒸发的( )与温度的高低、风的大小、蒸发面积的大小等因素有关。
10、温度计100℃就是以水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 )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二、我来选一选1、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沸腾的水的温度是( )。
A.90℃B.95℃C.100℃D.105℃2、下列物质中,不能溶解在水中的是( )。
A.白糖B.奶粉C.不锈钢片D.小苏打3、下列混合物中,很难分离的是( )。
A.木屑和铁屑B.绿豆和沙子C.面粉和奶粉D.食盐和水4、海水晒盐是利用了( )现象。
A.蒸发B.沸腾C.结冰D.融化5接一盆雨水,静置一段时间,盆底出现的沉淀物可能是()。
A.食盐B.泥土C.面粉D.红糖三、我来判断1、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慢慢变小。
()2、使用酒精灯加热烧杯里的水到沸腾之后,可以马上用手将烧杯拿起来。
()3、食盐、红糖和沙子等物质都能溶解于水。
()4、用加热、搅拌等方法,都能加快溶解。
()5、用橡皮泥制作各种形状的物体,改变的只是橡皮泥的形状,橡皮泥还是橡皮泥。
()6、加热盐水,最后出现的白色颗粒是白糖。
()7、如果气温太低,挂在室外的湿衣服是很难晾干的。
()8、把冰放在地球上的每一个地方,它都会融化。
()9、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水就可能会沸腾。
()10、在自然界,水可以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式。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水》第2课 水沸腾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水水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液体,也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一种物质,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本单元共有8课,以“水”为探究主题,引导学生探究物质状态之间的变化。
第1~4课从观察水的蒸发现象开始,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探究水的沸腾、结冰以及冰融化现象,比较三种形态的水的特点。
第5、6课引导学生探究一杯水能溶解多少物质以及怎样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认识水与其他物质混合后发生的变化以及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
第7课引导学生探究分离混合物,从而知道某些变化是可逆的。
第8课引导学生探究与水的三态变化类似的一些物质变化,帮助学生理解这种变化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但组成物质的成分并没有改变,总结并提升学生对变化和水这种特殊物质的认识。
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与水相关的认知经验,他们知道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可以喝,可以用来清洗物品,可以溶解一些物质,在加热时会冒气泡……这些知识生动有趣且与生活情境直接相关,但同时也是碎片化的。
学生刚进入三年级学习,思维还处于以直观性、具体性、形象性为主的阶段,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经历“现象解释”“寻找证据”“数据采集”“比较分析”等理性科学学习过程,同时要兼顾“理”和“趣”。
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将与水相关的感性认识向科学概念转化。
1.围绕科学概念,强化基础教学。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课程的设计者“必须将事实性知识置于学习者的概念框架中”,科学概念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围绕科学概念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层理解和迁移应用,有助于他们用概念完善认识框架。
在本单元中,通过观察水的各种状态,集中研究水在融化、蒸发、凝结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引导学生初步建立起“物质是不断变化的”概念;通过对食盐和沙混合物的分离实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自然界“物质循环”和“变化可逆”的概念。
2.组织科学活动,注重方法教学。
本单元各课都有大量的观察活动和实验活动,活动材料的准备是关键,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指导学生实验,引导学生交流研讨,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得到的数据合理地迁移,形成相应概念。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水沸腾了》精品教学课件

探索
Hale Waihona Puke 酒精灯使用提示1.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 2.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3.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探索
实验活动注意事项
1.有序地进行观察:加热过程中水的变化和 温度的变化;水沸腾时水中、水面和水面之上 的各种现象。
2.测量温度时温度计的位置不能动,不要碰 到烧杯壁;
教学研讨: 说课与反思
1.上课教师说课。 2.上课教师做教学反思。
教学研讨
感谢你的参与 期待下次再见
3.加热后的烧杯、三角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 间内仍是很烫的,勿用手摸,谨防烫伤
探索
加热过程中水温的变化
时间
0
温度计 的示数
水的 变化
2
4
6
8
探索
水沸腾时的现象记录
水沸腾时的 水沸腾时
水沸腾时
水沸腾时
温度
水中的现象 水面的现象 水面之上的现象
100℃ 气泡产生 气泡破裂 热气产生
课堂小结
1.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本课学习收获。 2.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课学习知识点,并 总结交流本课学习心得
第一单元 水
第2课时 水沸腾了
导入
一、聚焦
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水加热,会出现什么情况?
探索 二、探索
温度计 烧杯 石棉网 三脚架 酒精灯
实验组装和仪器名称
探索
仪器的作用
温度计:测量温度 烧 杯:装水 石棉网:均匀受热 三脚架:支撑 酒精灯:加热
探索
测量水温的方法
1.手拿温度计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漫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 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连续变化 的温度时除外)。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2《水沸腾了》课件

情境导入
小天:锅里的水越 来越热,如果水开 了,锅里会有很大 的气泡冒出来。
怎么判断水烧开了?
小华:我 见到过用电水壶烧水 ,水开的时候会发出 咕嘟咕嘟的声音。电 水壶会自动断电这样 就说明水烧开了。
提出问题:如果一直给水加热会发生什么现象?
水温很高、水会沸腾 很多泡泡、热气腾腾
温度计100℃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液体沸腾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
a、达到沸点 b、继续吸热
活动3:收集水蒸气(演示实验)
将套有塑料袋(塑料袋被挤压过)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 ,观察袋子的变化,并记录在下面。
活动4:模拟探究(家庭实验)
蜡烛
火柴 长柄勺
针式 温度计
实验材料
操作方法
表达交流:比较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4.观察并记录水沸腾时,水中、水面和水面之上的各种现象。
水沸腾时的温度 水沸腾时水中 水沸腾时水面
的现象
的现象
水沸腾时水面 之上的现象
100℃
有气泡产生
气泡破裂
有水蒸气产生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 才能发生的在液体表 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 剧烈的汽化现象。
实验结论
各种液体在沸腾时 温度不变,这个温 度叫做沸点。
注意事项:
1.检查酒精灯是否能正常使用
使用前检查灯芯,除掉烧焦部分 ,剪齐灯芯。
灯身内酒精,最多不要超过灯身 的2/3。
注意事项:
2.点燃酒精灯
取下酒精灯灯帽,使用火 柴或打火机点燃灯芯。
禁止用点燃的酒精 灯引燃另一个。
注意事项:
3.熄灭酒精灯
酒精灯使用完后用灯帽快而轻地 盖上,待火焰熄灭后,提起灯帽 再盖一次。禁止用嘴吹灭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 第一单元 水 第2课 《水沸腾了》教学课件

思考:
1.图片里展示的是什么情 景?
2.你烧过水吗?如果我们 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 会出现什么情况?
思考:利用这些实验材料,这节课我们可以怎么做?
温度计
打火机
三脚架
酒精灯
石棉网
烧杯 套有塑料袋的漏斗
小组活动:
1.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清水,放在三脚架上加热。 2.观察加热过程中水的变化,记录水沸腾时的温度。 3.观察水沸腾时,水中、水面和水面之上的各种现象。 4.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 挤压过),观察袋子的变化。
提示: 1.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 2.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3.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4.加热后的烧杯、三脚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是很烫的, 不要用手触摸。
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时间 0 (分钟)
温度计 30℃ 示数
水的变 无 化
加热过程中水的变化记录表
象
上的现象
水面不停地翻滚 有热气上升
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是100℃。
将带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 的水面下,观察到的现象
(液态)水
水蒸气(气态)
塑料袋里有水珠出现,这些 水珠是哪里来的呢?
(液态)水
水蒸气(气态)
比较蒸发和沸腾现象
1.两种现象都是液态水变成气态水蒸气的过程。 2.水和水蒸气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3.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沸腾是液体的各个地方 都在气化。
通过这节课学习: 我学会了…… 使我感触最深的是…… 我发现生活中…… 我还感到疑惑的是……
2
4
6
8
10
40℃
59℃
72℃
85℃
三年级上册科学水沸腾了教科版

…
观察现象
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记录表
实验结论: 0
时间
温度
(分钟) (℃)
0
1
2
3
4
5
6
7
8
9
10
…
观察现象
1、温度的变化。
2、气泡的变化。
3、水蒸汽的变化。 ……
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液体被加 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出现大量气泡。 气泡迅速胀大,上升到液面后放出大 量蒸气,整个液体发生剧烈汽化。这 种现象叫做沸腾。
关于水烧开这些现 象,你们想研究哪些问 题?
给水加热过程中我预测的现象(用√表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问题 烧水过程中水蒸汽的变化 烧水过程中气泡的变化 水烧开前水温变化趋势
水烧开时的温度
水烧开之后继续加热, 水温度的变化
……
我的预测
由少变多
不变
逐渐多而大
逐渐少而小
先快后慢 均匀上升 先慢后快
100℃
高于100℃ 低于100℃
继续升高
下降 保持不变
1、秒表不能停,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 2、小组成员要合作,认真观察、共同
完善实验表格。 3、水开后继续加热2分钟,观察水温
的变化。 4、火柴废料放入水桶中,实验结束移 出 出酒精灯并熄灭。
水在加热过程中的观察记录表
时间(分钟)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不同液体的沸点:
醋:60 ℃ 油: 287℃ 铁水:2750℃
瓦特与蒸汽机
如继续加热,液体温度不再上升, 此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
水的沸点
科学家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进行多次试验,测得水的沸点为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2.水沸腾了优秀课件

√
A.温度计下端碰到容器底部 D.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未持平
B.温度计碰到容器壁 C.正确
新知讲解
探索2:给烧杯里的水加热,观察和 记录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模拟实验
工具与材料:三脚架、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 烧杯和水、漏斗、秒表、塑料袋、试管夹、火柴
新知讲解
实验装置
依次按照三脚架、 石棉网、酒精灯、 烧杯、温度计的顺 序安装好实验装置
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 缓慢
一定温度[沸点] 剧烈
剧烈程度
液体温度降低 液体温度不变
课堂练习
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1、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 ) 2、水的沸点是100℃。( √ ) 3、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是液态变为气态,都吸热。(√ ) 4、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变小。(✘ ) 5、水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水泡就是水蒸气。( √ ) 6、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 )
之一且不高于三分之二; ◆灯芯应浸润酒精且不宜太短,
一般高出灯体0.3~0.5cm。 若灯芯顶端不平或焦掉则用剪 刀剪平。
新知讲解
②点燃酒精灯
取下酒精灯灯帽,使用 火柴或打火机点燃灯芯
绝对禁止用另一个燃 着的酒精灯去引燃
新知讲解
③酒精灯的加热
◆因为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 所以常使用外焰进行加热。
◆用试管加热固体物质是应注 意预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 而炸裂。
新知讲解
猜猜气泡 出现时间
沸腾前
沸腾时
新知讲解
加热过程中水温变化
时间 0
1
2
3
4
5
6
(秒)
温度 (℃)
90
93
97
教科版(2017)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水》课件(附目录)

√ 2.使用温度计时要符合操作规范。(
)
√ 3.水沸腾后,如果不持续加热,就不会持续沸腾。( ) √ 4.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
√ 5.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100℃不变。( )
× 6.用酒精灯烧水时,冒泡就说明水沸腾了。( )
二、选择。
C 下列哪个现象不是水沸腾实验中出现的现象( )。
蒸发和沸腾都是水从液体 变成气体的现象,在变化过程 中都要吸收热量。
解释现象
1、为什么洗澡时,刚从水里出来会感觉有些冷? 2、夏天,为什么地面洒水后会感觉凉爽?
活动四 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几个因素
影响蒸发快慢的几个因素:
1、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2、液体表面积越大, 蒸发越快 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 发越快
水在0℃时会结冰。
2.是什么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 温度的变化使水发生了变化 。
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在减少; 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在增加。
你认为水结冰时,热量增加了, 还是减少了?说说你的看法。
水变成冰的过程,叫做凝固。
凝固
4、冰融 化了
猜谜语
远看白亮亮, 近看玻璃样, 越冷越坚硬, 遇热泪汪汪。
将袋中的食盐 放入盛水的玻璃杯 内,又会怎样呢?
实验前提示
①做这个实验用的材料是标有红点的食 盐袋,红点的烧杯。 ②把全部食盐倒入烧杯内,先轻轻搅拌 观察,再充分搅拌观察。 ③各个组员明确分工,注意合作。 ⑤严格按要求实验,及时记录刚才的实 验现象。 ⑥实验结束后,整理好材料。
用密封性好的高压锅煮食物时,水蒸气不易外泄,随着水温的升高,水 不断的汽化成水蒸气,锅内气压增大,锅内水的沸点也会升高,这样食物容 易煮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沸腾了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水的沸点是100℃,这是人们规定的。
()
2.在给烧杯里的水加热的实验中,石棉网没什么作用,可以去掉不用。
()
3.和水蒸发一样,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沸腾。
()
4.水沸腾后,如果一直加热,它会一直沸腾,并且温度会越来越高。
()
5.如果不小心把酒精撒在桌面上并烧着了,最好的方式是用水浇灭。
()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图中正确表示了水沸腾时的气泡的是()。
2.在给烧杯中的水加热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3.关于水沸腾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沸腾时会有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时破裂,释放出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后又液化成小水珠,即“白汽”
B.烧杯中的水量会影响把水加热至沸腾时所用的时间
C.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水温会继续升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蒸发现象也在发生
B.水蒸发是汽化现象,水沸腾不是汽化现象
C.蒸发和沸腾都能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三、结合“给烧杯里的水加热”的实验,完成下面的填空。
1.在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会(),温度计的液柱会();水沸腾后,温度计的液柱会()。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套在漏斗上的塑料袋鼓起来了,说明有()进入塑料袋,也说明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
四、综合探究。
1.把水加热到沸腾,并持续沸腾一段时间,然后关掉火源。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哪些现象?
2.星期六的早上,妈妈让小明煮牛奶。
小明把牛奶倒进锅里,盖上透明玻璃盖子,用煤气灶的火加热。
小明发现,一段时间后,锅里开始冒泡泡,并且泡泡越来越多,同时有“白汽”从锅盖的气孔里冒出来;后来,牛奶沸腾了,把锅盖都冲起来了,牛奶泡泡也溢出来了。
(1)请用所学知识解释小明加热牛奶过程中发生的现象。
(2)牛奶溢出来时,小明应该如何及时采取措施制止牛奶泡泡继续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