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奥特莱斯行业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奥特莱斯资料

奥特莱斯资料

广州百货劲吹转型风OUTLET悄然进市区零售业持续低迷,广州的百货商场纷纷寻找对策,作出多种尝试。

日前,天河城百货白云店、摩登百货北京路店分别在两个销售旺季前,悄然改做奥特莱斯,业界中也纷传广百百货、友谊百货也在考虑在市区开设奥特莱斯店。

百货商店办奥特莱斯成风,消费者多了可以淘实惠的地方,但奥特莱斯前景如何?行内人士普遍认为,百货转型时间尚短,还未到时候论成败的时候。

百货劲吹“奥莱”风广东流通业商会执行会长黄文杰表示:“据我所知,目前差不多广州每一家百货公司都在考虑开设奥特莱斯。

”他还调侃说:以前的传统是“生意不好调柜台”,但现在变成了“生意不好换奥莱”。

事实上,广州百货业确实有“奥特莱斯化”的苗头。

今年“五·一”前夕,天河城百货把白云新城五号停机坪店转型成奥特莱斯名牌折扣店。

至此,天河城百货在奥特莱斯业态已经开了3家门店,位于南海金融城的奥特莱斯也预计在明年开业。

临近“十·一”,摩登百货宣布再次调整光明广场店的定位,转身变成奥特莱斯店。

与此同时,有行内人士透露,广百股份位于太阳新天地的百货商店,正考虑向奥特莱斯转型;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番禺汇珑新天地,也在筹划打造一家中高端品牌折扣百货为主力店。

广州友谊商店也在昨天爆出,时代店将会整体转型,从百货商场转为奥特莱斯。

据爱购记者了解,友谊商店时代店为自由物业,由于商场面积有限,商场会舍去电器和超市业态,做强穿戴类奥特莱斯业态。

这是广州友谊首次涉足奥特莱斯业态,也是天河商圈首家奥特莱斯购物中心,将会在11月中旬与消费者见面。

以“名牌+折扣”为经营特色的奥特莱斯在广州已有多家,如天河城百货万博和奥体中心的欧莱斯名牌折扣店、万国奥特莱斯以及海印又一城奥特莱斯广场等。

“转身”后收益可观虽然百货商店转型奥特莱斯,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宣传,但“转身”后的收益却相当可观。

2006年,天河城百货在番禺万博中心开出首家“奥特莱斯名牌折扣店”,该店年均销售增长超过30%,2010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3.8亿元。

百货连锁零售行业2013年上半年总结及下半年投资分析报告

百货连锁零售行业2013年上半年总结及下半年投资分析报告

百货连锁零售行业2013年上半年总结及下半年投资分析报告2013年7月目录一、2013年上半年行业回顾 (4)1、行业回顾:收入、利润增速自2010年持续放缓 (4)2、行业困境:经济增速放缓是主因,―三座大山‖持续压制 (4)(1)困境一:电商冲击――继续加速传统零售商转型 (5)(2)困境二:商业物业大量供给将分流传统渠道 (6)(3)困境三:租金、人工成本刚性上涨 (7)3、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引发的行业发展前景担忧 (8)二、百货零售行业下半年投资策略分析 (9)1、百货行业2013年下半年展望 (9)(1)宏观经济延续弱复苏态势,通胀保持低位甚至通缩 (9)(2)反腐倡廉常态化,三公消费继续下降 (10)(3)2013年下半年来自电商的冲击将弱于去年同期 (11)(4)主力品类服装的增长将主要依托提档升级和以价换量 (12)2、中国百货行业未来竞争格局 (13)(1)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低线城市的优质区域龙头 (13)①―天时‖:尚处于消费升级的初级阶段 (14)②―地利‖: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14)③ ―人和‖:政府招商红利、业态跨越式发展 (14)(2)线下线上相结合的―体验零售商‖ (17)①传统零售发展线上业务的必然性 (18)②线上无地理边界,故更加有利于自有品牌的发展 (20)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体验零售商‖案例–银泰百货 (23)(3)能够兼并收购、做大做强的全国百货龙头 (26)3、投资策略:百货处于行业转型期,优选成长股和重组股 (29)(1)欧亚集团:最优秀的区域龙头,真正的内生、外延双驱动 (30)(2)步步高:新型城镇化的直接受益者,未来的中国零售―中南王‖ (31)(3)大商股份:业绩稳定性增强叠加重组催化剂,估值将大幅修复 (32)三、2013年下半年连锁零售行业分析 (33)1、连锁板块走势回顾及分析 (33)(1)2010年以来,连锁板块的收入及利润增速亦持续放缓 (33)(2)连锁各子板块走势均持续下降 (33)2、电商对连锁零售的冲击将会逐渐减缓 (34)(1)专业连锁子板块受电商冲击最大 (34)(2)网络购物增速中枢下移+电商格局逐步明晰,电商对零售业冲击将减缓 (35)①网络零售增速中枢下移 (35)②电商行业格局逐步明晰 (35)③电商对连锁零售行业的冲击将会减弱 (36)3、商业物业大量供给对连锁板块的冲击:机遇与挑战并存 (37)(1)影响:竞争加剧、客户分流、坪效降低压力不可避免 (37)(2)分城市看,沈阳、大连、杭州、成都、深圳的商业地产未来分流压力较大37(3)结论:机遇与挑战并存 (38)4、应对策略:减速、转型、模式创新 (38)(1)减速:放缓开店速度,聚焦核心区域、严控成本 (38)(2)转型:压缩中间环节,提供更高性价比商品;发展自有品牌+买手制,规避同质化竞争 (40)(3)模式创新:特色化经营、购物中心等新业态、O2O (40)①特色化经营 (40)②大力发展购物中心、奥特莱斯等新业态 (42)③O2O模式 (42)5、投资策略:关注Q3投资时点 (43)(1)产业资本频繁增持,凸显行业投资价值 (43)(2)下半年消费数据有望企稳回升,关注Q3投资时点 (44)(3)关注龙头公司 (45)①各子板块投资建议 (45)②选股思路 (49)一、2013年上半年行业回顾1、行业回顾:收入、利润增速自2010年持续放缓自2010年以来,零售行业收入端面临电商、新商业物业分流,成本端面临租金人工等刚性上涨,全行业盈利能力显著下滑,收入、净利润增速放缓趋势明显,压力大于2008年。

奥特莱斯简析分析

奥特莱斯简析分析

1
1 1 2 3 2
备注:全国店铺合计59家
奥康品牌入驻奥特莱斯简析
公司 江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深圳 苏州
店铺名称 联盛奥特莱斯 华南奥特莱斯 郊区时尚舞台
面积 221 200 240
扣点 7 9 14
毛利率 29.1% 22.9% 88.5%
2月销售 17.9万 9.8万 36万
全球奥特莱斯成功案例
美国奥特莱斯的商业模型和其针对的消费群体
北京东四环路北工大桥西北侧 2008年销售23亿元
重庆金源奥特莱斯购物广场
经营面积: 33000平方米
1F:现暂营业,主要经营国际一线服饰品牌的折扣商品,约60个商铺,平均110 功能分区 平方米/个。 二、三、四、五F:9月20日正式开业。正式开业将有400多个品牌入驻,同时入 驻的还有STARBUCK和美国PLAY BOY高档会所伴随入驻,平均66平方米/个。
迪拜的Apparel集团在德伊勒 市中心拥有三家奥特莱斯商场, 最大的一家Aldo占地面积达到 5000平方英尺,Aldo的零售面 积达到了3000平方英尺,另外 还设有健身馆,珠宝展示及交 易厅,和一个纺织品厅,近期 还将添加电影院,杂货店,等 餐饮和娱乐类具有拉动力的设 施,以期增加购物中心的人气 和竞争力。
经营面积
1F:主要经营国际一线服饰品牌的折扣商品,约50个商铺,平均172平方米/个。 功能分区 2F:主要经营国际知名运动休闲品牌、国际二线等品牌约100个商铺,平均97平 方米/个。 3F:餐饮娱乐,约20家餐饮,3家游戏厅,一家KTV,平均469平方米/个。
店面数量(间) 车位 地址 销售
170
3F2000平方米,经营国内运动、休闲服装单体店
店面数量(间) 150 车位 地址 20 昆明市东寺街东方广场奥特莱斯商场

中国奥特莱斯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奥特莱斯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奥特莱斯行业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奥特莱斯市场进行全面分析,为企业制定市场策略提供依据。

通过对奥特莱斯市场的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我们将帮助企业了解市场潜力、竞争对手情况以及发展趋势,从而为企业提供实用的市场营销策略。

2. 奥特莱斯市场概述2.1 市场定义奥特莱斯市场是指销售品牌折扣商品和清仓商品的商场或购物中心。

这些商品通常来自知名品牌生产商,但因为过季、库存积压或其他原因而被打折销售。

2.2 市场规模根据我们的调研数据显示,奥特莱斯市场在过去几年里持续增长。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2019年奥特莱斯市场的总销售额达到X亿美元。

2.3 市场趋势奥特莱斯市场的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消费者对折扣商品的需求增加:受到经济不稳定和物价上涨等因素影响,大多数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折扣商品,从而推动了奥特莱斯市场的增长。

•品牌厂商的合作增加:越来越多的知名品牌厂商意识到奥特莱斯渠道对于清理库存的重要性,因此与奥特莱斯市场进行合作的案例逐渐增加。

•奥特莱斯市场的渠道扩张:奥特莱斯市场通过开设新的商场和购物中心,扩大其销售网络,提高消费者对其的认知度。

3. 奥特莱斯市场竞争对手分析3.1 主要竞争对手根据市场调查,奥特莱斯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以下几家公司:1.ABC折扣购物中心:ABC折扣购物中心是奥特莱斯市场的领先品牌,已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多家门店和购物中心。

2.XYZ品牌折扣店:XYZ品牌折扣店以提供高品质的折扣商品而闻名,其店铺遍布各大城市。

3.123清仓市场:123清仓市场专注于销售清仓商品,价格更具竞争力,吸引了大批消费者。

3.2 竞争优势分析针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显示,奥特莱斯市场具有以下优势:•多样化的商品选择:奥特莱斯市场与多个品牌厂商合作,并提供各种类型的商品选择,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品质保证:奥特莱斯市场与知名品牌生产商合作,保证所售商品的品质和真实性。

•价格竞争力:由于奥特莱斯市场的商品采购方式独特,可以以更低的价格向消费者销售商品,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奥特莱斯专题报告45678

奥特莱斯专题报告45678

(3)Outlets市场成熟度低,尚未产业化 我们中国市场现在面临的现实就是除了北京、上海这种超级一线城市的消费者对品牌有较高认
知水平之外,绝大多数的二三线城市消费者还停留在认为花花公子、梦特娇这些伪国际名牌就是国
际名牌的水平。同时国内目前真正的中产阶级还未形成,中国是一个储蓄型的社会而非一个消费型 的社会,中国绝大多数的消费者在为房子储蓄、为医疗储蓄、为教育储蓄、为孩子储蓄、为养老储 蓄,中国虽然人均GDP已经达到国际上适合奥特莱斯发展的水平,但是我们不能忽略欧美的社会福
OUTLETS.芭蕾雨(3+X模式)
目录
一、OUTLETS的概念和起源 二、OUTLETS的演变历程
三、OUTLETS及芭蕾雨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四、OUTLETS开发建议
五、国内外典型案例研究
六、世界各地的OUTLETS
•(1)选址:消费力旺盛发达地区、多条高速交汇点、1小时交通圈、旅游必经线路、
3、国内

国内发展现状 ts模式引入中国,由于其成功的示范效应,在全国引发了 Outlets开发热潮。
(1) Outlets起步晚,开发热情高
(2)对Outlets认识和理解参差不齐 奥特莱斯项目在中国遍地开工,目前国内先后就有近500家“奥特莱 斯”的项目,然而其中盈利并成 活下来的寥寥可数,成了凤毛麟角 。除了国内北京和上海的几家奥特莱斯较为成功以外,其他都举步维 艰,国内对Outlets业态的经营理念、运作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的 认识和理解参差不齐。

低价的原因 (1)迅速回笼资金的需要 outlets为品牌供应商销售其库存、断码、过季商品,既不影响正价品的销售,又能为此类商品提供 规范销售渠道,在保持品牌形象的同时又迅速回笼资金。 (2)outlets商品的生产及推广成本低 很多生产商针对消费需要专门生产outlets商品, 使用过去的经典面料、款式,省去了大量新品研发 费用、渠道费用、推广费用,销售价格自然就相当实惠。 (3) outlets购物中心的运营成本低 outlets的经营场所一般都远离城市中心,商业设施简单舒适,经营硬件投入成本相对较低,另外因 销售方式简单,相关经营费用变得很低,低成本运营使经营者能够给消费者最大程度的折扣。

奥特莱斯在中国的现状以及解决对策

奥特莱斯在中国的现状以及解决对策

奥特莱斯在中国的现状以及解决对策作者:王俏来源:《时代经贸·北京商业》 2013年第2期一、奥特莱斯的起源与发展“奥特莱斯”是英文OUTLETS的中文直译。

其英文原意是“出口、出路、排出口”的意思,在零售商业中专指由销售名牌过季、下架、断码商品的商店组成的购物中心,因此也被称为“品牌直销购物中心”。

这种模式最早起源于欧洲的服装工厂的仓库边上。

那时众多平时从不打折的大牌服装会市场打开仓库折扣处理过季、断码商品,深受消费者青睐。

后来众多品牌的尾货处理集中在一起,就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工厂直销中心,后来这种模式被美国人发扬光大,他们在离市中心50公里处外地高速公路旁开起了大量的奥特莱斯,并辅之以舒适、清新的购物环境,加上一定的餐饮、娱乐设施,以延长顾客逗留时间。

奥特莱斯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零售业态。

奥特莱斯的兴起和发展,得益于对供需关系中一个基本矛盾的驾驭和利用:一是源自供方的库存积压,二是源自买方的消费能力。

这个基本矛盾的碰撞与融合,决定了奥特莱斯的必然出现。

(一)供求关系的矛盾供求关系的矛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源自库存积压的矛盾,这是由于盲目生产而造成的。

时装产业的发展方式本身就具有极强的“积压生成机制”,即便杜绝一切盲目生产,也不能得到解决。

例如,某时装品牌在推出新品时会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推断下个季度的流行趋势,然而无论多么精准的推断,也只能是构想中的概念。

为了最大限度地从目标消费群体中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品牌商会做出若干个款式,事实上,真正大卖的可能只是其中一两款,剩下的就造成了正季尾货。

另一个是过季尾货,服装销售的季节差异导致换季的时候许多产品下架成为过季尾货。

尾货的存在于业态策划的指导思想有关。

通常的业态策划都是围绕着产业链的“显性链”(比如,新款式新形象)做文章,而其隐性链(比如老年存老积压)是否需要什么可持续发展的业态,这如同只规划城市的高楼大厦,却不考虑城市的下水道,虽然在现实的城市里决不允许这样的规划思路,但在时装产业,却默认了这样的规划思路。

(完整word)奥特莱斯业态分析报告

(完整word)奥特莱斯业态分析报告

奥特莱斯业态分析报告一、国际上奥特莱斯发展现状(一)国际上奥特莱斯的演进奥特莱斯(英文Outlet)最早诞生于美国,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其雏形是最早的“厂家直销店”(Factory Outlet Store),即有的工厂为了处理商品库存,将一些库存余量商品和残损商品发给雇员,并打开仓库就地销售。

厂家直销店(factory outlet)通常设在生产地附近,甚至就在生产地内,其优惠的价格吸引了众多的消费者。

后来这类厂家直销店逐渐汇集,慢慢形成类似 Shopping Mall的大型奥特莱斯购物中心,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零售业态,经营品牌的下架商品、过季商品和断码商品,从高档专卖店或商场下架以后转到奥特莱斯销售的,所以价格折扣通常很高.虽然Factory 奥特莱斯这种业态在美国已有 100多年的历史,但真正大规模的发展是从1970年左右开始的,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展到高峰期.1995年,全美奥特莱斯折扣商店销售收入为1380亿美元,占全美百货业销售的57%.进入二十一世纪,美国已有325个以上的大型奥特莱斯中心。

在日本,奥特莱斯在经济不景气的状况下更是逆势上扬,显示出强劲的爆发力;在欧洲及东南亚,这种业态均已出现高速发展的态势.另一方面,新的直销中心功能更加齐全,实行休闲购物一体化,工厂直销中心与购物中心产业边缘模糊。

很多中心已突破该业态原有刚性化的数量指标,即必须半数以上的租户是工厂直销零售商的界线。

2005年国际购物中心协会(ICSC)新修改的购物中心分类中已正式将直销中心(Outlet Center)列为购物中心类型之一。

(二)国际上奥特莱斯的发展状况1、规模增长下降资料表明,目前美国的工厂直销零售业出现步履艰难的局面,奥特莱斯零售业务遇到许多困难以至于不少工厂直销中心关闭和出局。

图3-1反映了美国奥特莱斯中心数量及增长呈下降趋势的情况.美国奥特莱斯中心历年数量表2、经营公司渐趋集中从整体上看,美国奥特莱斯的优胜劣汰的过程中促进了经营公司的集中。

奥特莱斯(outlets)业态浅析

奥特莱斯(outlets)业态浅析

• 业务覆盖全国四大区域九个城市 • 土地储备规模超过1000万平方米 • 专注于开发:低密度人文社区、多 元化符合社区、国际化高档社区 • 代表项目: 澜茵山、禧瑞都、A-Z Town、国际城、鸿恩国际生活区等
• 奥特莱斯(中国)有限公司股东 • 为项目提供资本支持 • 商业地产多物业类型综合营运经验 • 股东首创集团是国资委直属集团企业
BankerGolfer: “I treat traditional malls like tourist traps. They're both loud, glitzy, and great places to waste money that most people can't afford to waste. I do all my shopping at outlet malls, even though I can afford to waste money at those places.” A lawyer from Whittier said. "Sure, I'm not getting the brand-new styles, but I'm still getting the name brands for half off, sometimes even more than that."
奥特莱斯(中国)
集团简介
对奥特莱斯芭蕾雨项目的潜在支持
• • •
世界品牌折扣中心
• 芭蕾雨的创建者
商业模式基础:土地及建造的低成 • 提供商业集群规模效应:近600家国 际品牌资源 本 进驻Outlet的品牌均为享誉世界的 著名奢侈品牌,但价格仅为1-6折, • 商业运营团队: 公司、万文英团队 可以创造销售规模效应 英法中合资OO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奥特莱斯行业分
析报告
2013年8月
目录
一、奥特莱斯的起源、发展与现状 (3)
1、起源与发展 (3)
2、当今美国奥特莱斯行业特点和格局 (6)
(1)高端品牌聚集优化 (6)
(2)较大折扣优惠 (7)
(3)规划合理配套齐全 (7)
二、美国奥特莱斯标杆:Tanger的成功之道 (8)
1、Tanger 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8)
2、公司强势增长原因探析 (14)
(1)奥特莱斯的生命力和逆周期性助推Tanger迅猛发展 (15)
(2)精耕细作、谨慎稳健的经营策略成就Tanger的标杆地位 (18)
①精耕细作的经营思路 (18)
②谨慎稳健的经营策略 (23)
三、对中国奥特莱斯的启示 (30)
1、审慎稳健的业务拓展步伐奠定长期发展基础 (31)
2、优秀专业的品牌运营能力铸就核心竞争力 (32)
3、奥特莱斯方兴未艾,行业等待强者 (33)
四、行业风险 (34)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转型调整期,GDP增速逐步放缓,居民收入增速压力增大,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处于低位徘徊,传统正价零售渠道已进入“微增长”时代。

2012年中华商业信息中心公布的百家零售企业销售增速回落至10%,为过去4年最低水平。

今年上半年全国5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增长11.0%,较上年同期微幅提升0.3个百分点,继续维持前一年度的低增长态势。

从美国经验来看,在居民实际购买力增速放缓时期内,传统正价渠道压力较大,但逆周期折扣零售渠道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同时良好的业绩也得到了资本市场投资者的认可,成为优秀的投资标的。

基于以上经济背景,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国际上成功的折扣零售渠道(相对于传统正价渠道)进行梳理与研究。

本报告将重点关注品牌折扣零售渠道,以Tanger公司为例,探讨奥特莱斯业态的变迁和Tanger公司的成功经历,及其对国内的启示,以供投资者参考。

一、奥特莱斯的起源、发展与现状
1、起源与发展
早在一百年前,美国就已出现奥特莱斯业态的雏形,当时大型的服装和日用品企业在自家仓库销售订单尾货,这种“厂家下水道”分散性和临时性色彩浓厚。

真正意义上的奥特莱斯出现在1971年,创始人为美国企业家哈罗德·阿方德。

1957年,阿方德创建了“戴克斯特鞋类公司(DSC)”,贴牌生产Dexter皮鞋,建立皮鞋产业链。

60年代,市
场嗅觉敏锐的阿方德注意到很多制鞋工厂以“一美元一双鞋”的价格处理尾货,而尾货处理商又以数倍价格转售。

1971年,首家Dexter Factory Outlet Store(DFOS)开张,阿方德从其他工厂收购尾货然后提价销售。

生意红火的DFOS很快遍布新英格兰主要公路沿线,截止90年代,DFOS已有80家连锁店。

业态创新的直接原因是企业家的逐利本质和创新精神,但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奥特莱斯的出现与繁荣不仅与阿方德有关,更是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经济环境息息相关。

我们在深度报告《TJX—高周转及多品牌战略成就折扣百货龙头》中指出,美国经济由五六十年代的大发展陷入七八十年代的滞涨困境,需求萎缩给服装生产商和传统百货为代表的零售商积累了大量的库存,而且彼时美国政府应对滞胀的经验不足,加上政治周期的影响,制订的货币政策往往缺乏连贯性,打乱了企业家的预期和经营计划,政策扰动进一步加大了服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库存压力。

大量的库存为奥特莱斯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货源保障。

阿方德的成功吸引众多商家进入奥特莱斯行业。

八九十年代奥特莱斯业态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1996年达到329家。

随后,行业增速放缓,中心数量减少,但经营面积仍保持增长,行业进入“大浪淘沙”阶段。

奥特莱斯中心数量减少的原因还与某些类别的购物中心无法进入统计口径有关,因为这部分购物中心引入了专门店、娱乐休闲等设施,从而不符合“50%以上的专柜数是outlet店铺”的定义,典型例子是以“outlet店铺+折扣店+娱乐餐饮”组合开发购物中心而著名的Mills 公司开发的部分购物中心都不在outlet center名单之内。

纵观整个历程,奥特莱斯的发展趋势与其经营模式有关,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前阿方德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厂家下水道”;阿方德阶段,这个阶段基本具备完整的零售形态,确立了真正意义上奥特莱斯的内涵;后阿方德阶段,业态全面完善,并以资本撬动商业地产的形式发展。

90年代以来,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迅猛发展,商业资本介入奥特莱斯项目开发和运营,大集团西蒙、Tanger等巨头凭借资金优势进行兼并收购,行业集中度逐步上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