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功能的评定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认知功能评定技术护理课件

认知功能评定技术护理课件
监测治疗效果
根据评估结果,监测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如药物治疗、心理治 疗等的效果。
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 效果。
认知功能评定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总结词
评估康复患者的认知能力, 制定康复计划,预测康复效 果
评估认知能力
通过认知功能评定技术,评 估康复患者的注意力、记忆 力、语言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了解其认知能力状况。
精神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定案例
总结词
精神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定案例主要介绍了精神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定方法、评定 过程和评定结果。
详细描述
精神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定案例中,首先介绍了精神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特点,如思 维障碍、情感障碍等。接着,介绍了认知功能评定的方法,如BACS、BADS等量表的 使用。然后,详细描述了评定的过程,包括评估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执行能力等方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认知功能是人类大脑的基本功能之一,它涉及到我们如何思考、学习、记忆、 解决问题和作出决策。认知功能的不同方面,如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 执行能力等,共同构成了我们的日常思维和行为表现。
认知功能评定的目的
总结词
认知功能评定的目的是评估个体的认知能力水平,识别认知障碍或缺陷,为诊断 和治疗提供依据。
03
认知功能评定在护理中的应用
认知功能评定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
总结词
评估老年人的认知状态
评估老年人的认知状态,识别认知障碍, 制定护理计划
通过认知功能评定技术,评估老年人的记 忆、注意力、语言、思维等方面的能力, 了解其认知状态。
识别认知障碍
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识别老年人是否存在认知 障碍,如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等。

认知能力评估课件

认知能力评估课件

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
03
促进个体发展
认知能力评估不仅可以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求,还可
以为个体提供有针对性的训练和辅导,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认知能力评估的方法和工具
标准化心理测验 如韦氏智力测验、瑞文推理测验等,这些测验通常由专业 机构制定,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大规模的评估 和比较。
详细描述
评估记忆力时,可以采用不同的记忆任务来测试个体的记忆能力,如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等。可以通过让个体学习一些信息,然后让他们回忆或再认这些信息, 来评估他们的记忆效果。
语言能力评估
总结词
语言能力是指个体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详细描述
评估语言能力时,可以采用一些语言测试任务,如阅读理解、写作、口头表达等。 通过评估个体的词汇量、语法和表达能力等指标,可以了解他们的语言能力水平。
逻辑思维能力评估
总结词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个体运用逻辑规则 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细描述
评估逻辑思维能力时,可以采用一些 逻辑推理任务,如判断推理、归纳推 理等。通过观察个体的推理过程和答 案的合理性,可以了解他们的逻辑思 维能力水平。
空间能力评估
总结词
空间能力是指个体对空间关系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监测康复进展
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医生 可以通过定期的认知能力 评估来监测患者的康复进 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制定康复计划
基于患者的认知能力评估 结果,医生可以制定针对 性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 恢复认知功能。
知能力估未
05
来展
人工智能在认知能力评估中的应用
自动化评估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自动对 认知能力进行评估,提高评估效

(医学课件)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与识别PPT幻灯片

(医学课件)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与识别PPT幻灯片
主要表现: 记忆力下降,易燥易怒,猜疑心重,反应迟
钝,找不到家,不讲卫生等。
记忆减退——认知功能障碍常见症状
“记忆减退”是各类痴呆最常见的临床
症状。
年龄越大,痴呆的发病率越高!

病 率
Data from Ritchie and Kildea, 1995
%
全球每7秒新增一名痴呆患者
据保守估计,我国的痴呆病人有 600万 左右。
生活 能照料自己的生活, 随着病情加重,逐渐失去生活自
自理 照顾家人
理能力
情绪 正常,无明显变化
情绪改变或不稳定,对他人不关 心
思维 对记忆力下降很苦恼 词不达意,思维迟钝,言语贫乏
老年性痴呆——老人健康的“第四大杀手 ”
老年性痴呆已成为导致成年人死亡的第四 位主要原因,仅次于心脏病、癌症、中风
老年性痴呆是由于脑神经受损害引起,疾 病最终的结果是使患者丧失所有能力(包 括语言和活动能力)。
发现症状后如何应对? 一旦发现记忆力减退,要及时就诊。
请专家筛查是否有痴呆的早期表现,寻找
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必要的早期干预
及治疗。
28
痴呆不可怕,专家来帮您!
痴呆并不可怕,但要及早就医!
神经内科、老年精神科、老年科、 老干科等专家

患者



医生
关注认知 及时就诊 根据相关检查进行诊断
如何向医生叙述病情?
“及早就医”
是控制认知功能障碍最关键的措施
关爱老人,从关注记忆开始
36
• 记忆力 变差、 丢三落 四、情 绪变化 大
讲清主要 症状
说明病史
• 家族史 • 以往疾
病及治 疗情况

心理功能评定技术—认知功能障碍的评定知觉障碍评定(康复评定技术课件)

心理功能评定技术—认知功能障碍的评定知觉障碍评定(康复评定技术课件)
(四)失用症
意想性使用的评定
系列动作测试 让患者进行沏茶、刷牙、寄信、点燃蜡烛等 系列动作。
贰、知 觉 障 碍 评 定
(四)失用症
运动性失的评定
精细运动进行评测
①用手指快速敲击桌面
②用脚趾叩击地面
③用手指模仿治疗师做对指的动作
④快速的前臂旋前旋后
⑤手指快速屈伸
有运动性失用者完成动作困难
贰、知 觉 障 碍 评 定
形态觉评定 用木制的不同形状的模型块,让 患者闭目触摸。
贰、知 觉 障 碍 评 定
(三)失认症
触觉失认:评定
实体觉评定 给出大小、形状、质地各不相同的几种 物品,让患者闭目触摸后说出名称。 观察患者是否有实体觉失认
贰、知 觉 障 碍 评 定
(三)失认症
听觉失认 :评定
无意义声音配对 在声源物的图片中找答案 听音乐跟唱
知觉障碍表现 2
➢ 躯体构图障碍 ➢ 视空间关系障碍 ➢ 失认症 ➢ 失用症
贰、知 觉 障 碍 评 定
(一)躯体构图障碍
属于空间认知障碍的一种,患者不能准确判断物体空间位置。
包括
①穿衣失用 ② 左右失认 ③手指失认 ④疾病失认
⑤单侧忽略
⑥空间定位困难
⑦地形定向困难
贰、知 觉 障 碍 评 定
(一)躯体构图障碍
⑦刮胡须;⑧钉钉子;⑨锯木板;⑩用螺丝刀。 ➢ 全身动作:①拳击;②打高尔夫球;③正步走;④铲雪;⑤立正、向后转、再向后转、坐下。
贰、知 觉 障 碍 评 定
(四)失用症
结构性失用的评定
复制几何图形
积木、火柴棒复制模型
自发绘画
第二节 认知功能障碍的评定 知觉障碍评定
OBJECTIVE

《认知功能训练》课件

《认知功能训练》课件

思维训练
方法:包括逻辑思维、创新 思维、批判性思维等
目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创新能力
概念:通过思考、推理、判 断等方式提高思维能力
应用:在教育、工作、生活 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问题解决能力训练
问题解决能 力的定义和 重要性
问题解决能 力的评估方 法
问题解决能 力的训练方 法
问题解决能 力的应用案 例
禁忌症:对于有严重精神障碍、严重躯体疾病或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应在专业医 生的指导下进行训练。
训练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保持耐心和毅力,坚持训练 遵循训练计划,不要随意改变 注意训练强度,避免过度训练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挑战
训练后的跟踪与反馈
定期进行认知功 能测试,了解训 练效果
记录训练过程中 的问题,及时调 整训练计划
制定训练计划
确定训练目标:明确需要提高的认知功能 制定训练内容:根据目标选择合适的训练项目 设定训练频率:确定每周、每月的训练次数 安排训练时间: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训练 评估训练效果:定期评估训练效果,调整训练计划
实施训练计划
确定训练目标:明确需要提高 的认知功能
制定训练计划:根据目标制定 具体的训练内容和方法
问题解决能 力的提升策 略
问题解决能 力的评估和 反馈
评估认知功能水平
认知功能测试:包 括记忆力、注意力、 语言能力、空间能 力等
测试工具:使用标 准化的认知功能测 试工具,如MMSE、 MoCA等
测试环境:安静、 无干扰的环境,确 保测试结果的准确 性
测试结果分析:根 据测试结果,评估 认知功能水平,确 定训练方案
活动进行
认知功能训练 可以帮助改善 大脑功能,提
高生活质量

认知能力评估PPT课件

认知能力评估PPT课件
力水平比较低的受测者有很好的鉴别力。信效度 较高。
第21页/共35页
三、基本认知能力测验*
(一)测验目的:测查知觉速度、思维速度、心理 旋转速率反映的空间表象效率、工作记忆能力、 语文记忆能力、数字记忆能力、图形记忆能力等。
(二)编订者: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李德明、刘昌、 李贵芸,2000年。
(三)适用范围:小学四年级程度以上的儿童、青 少年和中老年人,年龄范围为10—90岁普通人群。
第23页/共35页
四、儿童认知能力测验
(一)测验目的:评估受试者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 以 供教学及研究参考。本测验修订自R. L. Thorndike 和E. Hagen所编制的认知能力测 验。
(二)修订者:陈英豪、汪荣才等, 1988年。
(三)适用范围:小学二、三年级学生。
(四)测验形式:本测验为非文字团体测验,指导语 均 用口述。
(二)质性发展取向的评估方法
1、主要有实作评估、动态评估或使用课程性评估方 法 等。
2、可以使用顺序量表,即以项目间的层级关系为基 础 来选择认知项目,某一认知领域的项目是依据 难度 水平进行选择和排列的,是否进入到下一 个项目或 能力水平,则依赖于儿童是否掌握了前一 个项目。
3、可以观察、访谈等方法对儿童进行评估。
• 帕劳特尼克(Plotnik,1999)——获取、检索、转 换、储存和运用资料信息的智能过程,如知觉、记 忆、思考和语言等。
• 台湾心理学家张春兴(1989)——认知是个体经 由意识活动对事物认识与理解的心理过程;是个体 知识获得的过程,即个体在生活环境中究竟如何获
第3页/共35页
• 《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中对认知一词进行概括 性的定义,认为认知有三种涵义:
第7页/共35页

康复评定学课件第十三章认知功能评定

康复评定学课件第十三章认知功能评定

(四)结果分析
1.记忆减退 记忆减退是指记忆的识记、保存、再认和再现功能普 遍减退,临床上比较多见。记忆减退是痴呆患者早期出现的特征 性表现。亦常见于神经衰弱、脑动脉硬化及其他的脑器质性损害 的患者,也见于正常老年人。
2.遗忘 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之一或全部受损时均会产生遗忘,单 纯的遗忘(又称遗忘综合征)具有如下特征:①整体智力正常;②严 重的顺行性遗忘;③逆行性遗忘;④短时记忆(工作记忆)正常或接 近正常;⑤内隐记忆(程序性记忆)保留。
程序性记忆 又称内隐记忆。自动地、不需要有意识提取信息的记忆,即对于信息
的回忆不依赖于意识或认知过程,如条件反射和运动技巧
陈述性记忆 又称外显记忆。是需要有意识提取信息的记忆,即对于信息的回忆依
赖于意识或认知过程
情节性记忆 与事件整个过程相关信息的记忆,包括发生时间、地点及相关条件背
景,如个人亲身经历及重大公众事件
二、注意事项
(1)为方便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认知功能障碍的评定应尽 可能采用标准化、定量检查的方法。 (2)在检查过程中,若患者不能按照指令进行作业,检查者 应进一步给予提示。 (3)认知障碍评定的得分虽然能够提示患者存在某种认知障 碍和/或障碍的程度,但不能告知该认知障碍发生的原因。 (4)多学科参与认知障碍的研究,作业治疗师评定认知功能 障碍的重点在于确定认知障碍对日常作业活动的影响。 (5)评定的重点应根据病史、脑损伤部位、认知障碍表现 来确定。 (6)若患者同时合并失语症,检查者应首先确定其语言理解 (听、阅读)水平和最可靠的语言表达方式。 (7)听觉或视觉障碍有可能影响认知评定结果。
第三节 常见认知障碍评定
分类
具体方法
注意力障碍 1)反应时评定2)注意广度的评定3)注意持久性的评定

认知功能PPT课件

认知功能PPT课件
• 6.强化训练与代偿训练相 结合。
.
15
.
16
.
13
• 四、计算力训练:训练方案建立在正确地诊断和分型基础 上。例如,额叶型失算患者要运用控制策略来改善注意力 障碍,减少持续现象。空间型失算患者常伴有单侧空间忽 略。可以运用划销任务、图形复制、视觉搜查任务、均分 线段任务和画钟任务,帮助改善单侧空间忽略。同时使用 阅读记号标注技术帮助空间型失算患者阅读。训练包括数 字概念、计算负荷、算术事实、算术法则、心算、估算、 日常生活(理财)能力训练等。
.
10
认知功能障碍训练
• 一、记忆力训练:(1)内辅助通过调动自身因素,以损害较轻或正 常的功能代替损伤的功能,从而达到改善或补偿记忆障碍的目的的一 些对策。包括复述、视意象、语义细加工、首词记忆术等。
• (2)外辅助借助于他人或它物来帮助记忆缺陷者的方法。通过提示, 将由于记忆障碍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不便减少到最低限度。记忆的外部 辅助工具可以分为储存类工具,如笔记本、录音机、时间安排表、计 算机等;提示类工具,如报时手表、定时器、闹钟、日历、寻呼机、 留言机、标志性张贴;口头或视觉提示等。
.
14
认知障碍康复训练的原则
• 1.训练计划的制订应以评 定为基础,以保证训练计 划具有针对性。
• 2.训练方法必须具有专业 性,切忌将小学教材或游 戏与专业训练混为一谈。
• 3.训练内容的设计应具有 连续性、训练程度由易到 难,循序渐进。
• 4.一对一、面对面训练与 计算机辅助训练相结合。
• 5.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与 能力的提高训练相结合。
• (2)内辅助训练调动患者自身因素,学会自己控制注意障碍的一些 方法。
• (3)适应性调整包括作业调整和环境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和空间形象信息以视
觉形式编码
长时记忆:保持时间为1分钟以上

至终生;容量极大;大
多数信息以语言为中介
进行编码
13
近事记忆:保持时间介于短时记忆 和长时记忆之间(数分
钟)
按内容分
形象记忆:以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 忆
逻辑记忆:关于事物的意义、性质、
变化规律等内容或以抽
象概念和判断推理为内 容的记

14
长、沸点等。
27
大脑皮层 与启动机制及长期记忆有关。
不确定区域 如小脑等。
28
影响记忆的因素 基本因素:健康、年龄(正常人19到
20岁记忆最好)、文化、 职业、性别等。
认知功能:如注意障碍。
非认知因素:动机、情绪、个性、 自信心等。
作 业:性质、内容、难度及 记忆方法(策略)等
29
评定 单项评定 瞬时记忆评定
对环境的要求:安静,灯光适宜, 桌、椅高度合适,通风,思路不被 打断等。(措施:“正在测验,请勿 打扰!”)
37
MQ等级
130:很优秀 120-129:优秀 110-119:中上 90-109:中 80-89:中下 70-79:差 69:很差
38
记忆障碍常见类型 记忆减退:是最常见的一种记忆障碍,
16
情节性记忆 指个人对往事的有意识的回忆,
信息与事件整个过程相关,如时间、 地点及相关背景,尤其对背景的影 响比较敏感
17
语义性记忆
指关于世界和语言的一般性的、百科 全书式的知识记忆。它对背景不敏感
18
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 又叫程序性记忆(procedural memory)。 指自动的、不需要有意识回忆的记忆。 所记忆的内容需要反复操作和练习才 能获得和巩固。如条件反射、运动技 能及习惯的形成。内隐记忆测量是近 年来新兴的记忆测量方法
指能记住经验过的事物,并能在以后 再现或回忆,或在它重新呈现时能再 认识。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说,记忆 是信息的输入、加工、储存和提取的 过程。
10
记忆的重要性
11
记忆的分类 按时间分
瞬时记忆:保持时间不超过2秒,信
息以感觉映象贮存
12
短时记忆: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
信息量7±2个;言语信
息以听觉形式编码,
运动记忆:指技巧和技能性的操作
和运动或习惯性动作等 的记忆
情绪记忆:指情感体验或情绪变化
为内容的记忆
15
按回忆或再认时意识参与的主动与否 分
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 又 叫 陈 述 性 记 忆 (declarative memory)。指需要有意识提取信息的 记忆,内容比较具体,可以用言语表 达和描述。它又可分为情节性记忆和 语义性记忆
数字广度测验 7±2 连续减7 5次 回忆出4个不相关的词 视觉记忆可用画图或指物检查
30
短时记忆评定 方法同瞬时记忆评定,但刺激与回 忆的间隔要30

长时记忆评定 情节记忆评定 顺行性情节记忆评定:言语和非 言语检查 逆行性情节记忆评定
31
Rey-Osterrieth图
32
语义记忆评定 常识测验 词汇测验 分类测验 物品命名与指物测验
者的内容是患者未经历过的 事 件,内容不真实、奇特、 古怪。
41
问题解决障碍
问题解决的定义:是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是消除事物的当前状态和期望 状态之间存在的差异的心理操作。它 由问题认识和达到目标的心理操作组 成。
42
思维过程 认识和理解问题 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做出理解和解决
问题的初步尝试。 制定和实施计划 初步尝试后,就需要 从多个选择中产
19
记忆分类、联系图
20
记忆的基本过程
21
记忆的基本过程 识记 ── 吸取经验的过程 保持 ── 巩固已获得的经验和知
识 再认或回忆 ── 在不同情况下认
出或恢复过去经验的过 程
22
Ebbinghaus遗忘曲线
23
记忆的神经解剖学基础
前额叶 右前额叶参与视-空间信息的工作
记忆 左前额叶参与有关语言信息的工
作记忆
24
边缘系统(以海马为主) 与外显记忆关系密切。如个人生活史
方面的记忆:特殊事件的时间、内容。 海马在形成新的空间记忆中起着重要 作用,并使之进入长时存贮
25
与情节记忆有关的成分图
26
基底神经节 与内隐记忆关系密切。如运动技能:
开车、玩高尔夫球
颞叶新皮层(尤其是左半球) 与语义记忆有关。如马大、蚁小、周
6
注意障碍的类型: 觉醒状态低下 注意范围缩小 保持注意障碍 选择注意障碍 转移注意障碍 分配注意障碍
7
注意障碍的评定 反应时检查 注意广度检查
数字广度测验 7±2
注意持久性检查
划销测验
8
注意选择性检查 注意转移检查
连线B 注意分配检查 定向力检查 行为观察
9
记忆障碍
记忆(memory)的定义
认知功能的评定
康复评定科
1
摘要幻灯片
认知的定义
注意障碍的评定 记忆障碍的评定 问题解决障碍的评定
诱发电位在认知功能评定中的应用
2
认知的定义
认 知 ( Cognition ) 即 认 识 , 在 现 代 心理学中通常译做认知。指人类认识 客观事物,获取知识的活动。包括: 知觉、注意、记忆、学习、言语、思 维和问题解决等过程。
3
注意障碍
注意的定义 指心理努力的集中和聚焦,是 一种有选择性、转移性和可分解 性的集中
4
注意的种类 无意注意 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且不 需心理努力的注意,是被动注意 有意注意 是一种积极主动地服从于当前任 务的注意,受意识支配和控制,是 注意的一种高级形式
5
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选择性 注意的紧张性 注意的持久性 注意的转移性 注意的分配性
指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 能力低于正常人或发病前。以近事记 忆减退最多见。
39
遗忘:指对识记的材料不能再认或 回忆,或表现为错误的再认
或回忆。有生理性和病理性 的 顺行性遗忘:表现为不能贮存新信
息到长时记忆中去 逆行性遗忘:表现为过去信息与时
间梯度相关的丢失
40
虚构:是一种记忆错误。回答检查
33
内隐记忆评定 问卷
日常记忆问卷。与ADL密切相关
34
成套测量 韦氏记忆测验
内容: 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临床记忆量表 内容: 近事记忆
35主试 ──
被试
36
要求
对主试的要求:受过培训,工作态 度严谨、和蔼, 以取得被试的合作。
对被试的要求:无失语,听觉、视 觉基本正常或矫正后基本正常,与 检查者合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