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头生产基本工艺过程

合集下载

原汁猪肉罐头的工艺流程

原汁猪肉罐头的工艺流程

原汁猪肉罐头的工艺流程
1. 去毛洗净:将新鲜猪肉去掉毛发,并用水洗净。

2. 切肉块:将猪肉切成小块,大小根据产品要求自行调整。

3. 焯水:将猪肉块放入开水中焯烫,去除表面的血水和脏污。

4. 凉却:将焯过水的猪肉块捞出并立即放入冰水中,使其迅速降温,避免过度煮烂。

5. 调味:在猪肉块中加入盐、味精、花椒粉、生姜丝等调料进行腌制,使其入味。

6. 罐装:将调味好的猪肉块均匀地装入罐头中,为了保证食品的卫生和质量,需进行无菌灭菌处理。

7. 封盖:将罐头密封,并在罐盖上压上标签和生产日期。

8. 消毒:将罐头放入蒸汽锅中进行消毒,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保质期。

9. 冷却:将消毒好的罐头立即放入冷水中,使其迅速降温。

10. 包装:经冷却后的罐头需要在包装上标明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最后将罐头进行包装,以便运输和储存。

罐头食品加工工艺

罐头食品加工工艺

PPT文档演模板
罐头食品加工工艺
➢ 我国的罐头工业开始于1906年,上海泰 丰食品公司是我国首家罐头厂,尔后沿 海各省先后兴建罐头厂.到1949年全国 罐头全年总产量484t。
➢ 新中国成立后,罐头工业有了很大发展 到1995年全国罐头总产量达到310多万t, 罐头生产企业达2000多家。
PPT文档演模板
2. 食品杀菌的理论依据
l 杀菌的温度和时间——杀菌条件,用杀菌式来表示 l 热致死时间是指:罐内细菌在某一温度下需要多少时间才
能将其杀死。 l 热对细菌致死的效应是操作时间的温度与时间控制的结果。
温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则效果越显著,但同时也提高 了对食品营养的破坏作用,因而合理的热处理必须以两方 面的资料为依据。
罐头食品加工工艺
目前.世界罐头工业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现代 化工业部门。全世界罐头总产量已近5000万t, 主要生产国有美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 日本、英国等。
世界人均年罐头消费量为10kg(美国达90kg., 罐头品种达2500多种。
日本是主要的罐头生产国,同时还是主要罐 头消费国和进口国。
嗜氧微生物 厌氧微生物 兼性厌氧微生物
PPT文档演模板
罐头食品加工工艺
4. 酸的适应性 不同的微生物具有生长最适宜的pH范围,产
品的pH对细菌的重要作用是影响其对热的抵抗力, 在一定温度下pH值越低,降低细菌及孢子的抗热 力则越显著,也就提高了杀菌的效应。
l 根据食品酸性的强弱可分为:
酸性食品(pH4.6或以下) 低酸性食品(pH4.6以上)
l 添加剂超标
– 添加“合成甜味剂、防腐剂”超标 ; – 二氧化硫超标 ; – 违规使用合成色素;
l 我国水果罐头出口大量采用OEM方式(代工生产),量大价低,产

罐头食品的简介与发展

罐头食品的简介与发展

罐头食品的简介与发展一.罐头食品它是指将食品密封在容器中,经高温处理将绝大部分微生物杀灭,同时防止外界微生物再次入侵,从而使食品在室温下能长期贮存的食品保藏方法。

1810年由法国N.阿佩尔发明。

初是用沸水煮过的瓶盛装食品,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又出现了先杀菌后装罐密封的无菌装罐保藏,现已成为一种主要的食品保藏方法。

二.罐头食品的加工工艺罐头食品的主要工艺流程为原料预处理—装罐—排气—密封—杀菌—冷却—检验—成品。

其中预处理随原料和产品类型不同而各有差异,但排气、密封和杀菌、冷却为必需工序,是罐头加工的基本生产过程。

因为罐头食品是依靠杀菌来加以长期保藏的,而不是用防腐剂达到抑止腐败微生物来保藏食品的目的。

食品装罐后密封前,将罐内顶隙间的空气尽可能排除,使密封后的罐头顶隙内形成部分真空。

一般罐内真空度在250~450mmHg柱。

排气的目的是:①阻止需氧菌和霉菌的发育生长;②防止或减轻因加热杀菌时空气膨胀而使容器变形或破损,特别是引起卷边受压过大,从而影响其密封性;③控制或减轻罐头食品贮藏中出现的罐内壁腐蚀;④避免或减轻食品色、香、味的变化;⑤避免维生素和1其他营养素遭受破坏;⑥有助于避免将假膨胀罐误认为腐败变质性胀罐。

排气的方法通常有3种:①热力排气法,利用空气、蒸汽和食品受热膨胀的原理,将罐内空气排除。

常用热装罐密封和食品装罐后加热排气两种方法;②真空封罐排气法,在真空环境中封罐;③喷蒸汽封罐排气法,封罐时向罐头顶隙内喷射蒸汽,将空气驱走而后密封。

密封是罐头食品长期保存的关键工序之一。

密封是使杀菌后的罐头内食品与外界隔绝,不再受到外界空气及微生物的污染而引起腐败。

当罐头容器丧失(甚至瞬时间)其应有的密封性,就不能达到长期保存食品的目的。

杀菌的同时也需将食品中的酶加以破坏,并尽可能保存食品品质和营养价值。

罐头借加热进行杀菌,加热至100℃以上的杀菌称高压杀菌,100℃以下的杀菌称常压杀菌或巴氏杀菌。

肉罐头工艺流程

肉罐头工艺流程

肉罐头工艺流程
《肉罐头工艺流程》
肉罐头工艺流程是将新鲜肉类经过一系列处理,装入罐头并进行高温杀菌处理,达到长时间保存的工艺流程。

其主要步骤包括原料处理、罐头灌装、封口、杀菌和包装等环节。

首先,在肉罐头生产的原料处理环节,从原料处理、去毛、切割、除骨、剔除杂质等一系列步骤中,将新鲜的肉类原料进行处理。

这些原料经过处理后,保持了良好的肉质和口感。

接下来是罐头灌装环节,将处理好的肉类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装入罐头中。

在装罐的过程中,要保证罐头中没有气泡和空隙,且保持适当的水分含量。

然后是封口环节,罐头装满原料后,需要进行封口处理。

通常采用机械封口或焊接封口的方式,确保罐头不会在保存过程中发生泄漏。

接着是杀菌环节,通过高温高压的杀菌处理,将罐头内的细菌和微生物全部杀死,避免罐头发霉变质。

最后是包装环节,经过杀菌处理的罐头需要进行包装封装,通常采用密封包装,以确保罐头在保存期间不受到外界污染。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工艺流程,生产出的肉罐头不仅口感好,保存时间长,而且保留了肉类的营养成分,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

第五章:罐头食品工艺

第五章:罐头食品工艺

一般t2为室温,则P2蒸为一定值。 故PW1与PW、P1蒸有关。 而P1蒸与t1相关,所以PW1与PW、t1有关。 操作时,只有当P1蒸<真空室的实际压力时才能封
口,否则会产生暴溢现象。 真空室的实际压力=P(大气压)-PW 水蒸气分压是随食品温度而变的,因此封罐时食品 温度与真空室的真空度是两个关键因素。 所以,真空封口的工艺计算可根据PW和t1两个参 数计算。
3、影响罐内真空度的因素
(1)密封温度
(2)顶隙大小
(3)杀菌温度
(4)食品原料 (5)环境温度 (6)环境气压
八、密封
为保持高度密封状态,必须使罐身和
罐盖的边缘紧密卷合,称为密封或封 罐
1、预封。
将罐盖与罐筒边缘稍稍弯曲钩连,罐盖能自由转动 但不能脱落。
预封的目的:使罐盖在排气或抽气过程中不致脱落。
夹层锅
五、装罐

1、装罐方法 (1)人工装罐法: 适用于 ①需要合理搭配, ②有排列要求, ③经不起机械性摩擦和冲击的原料。 缺点: 简便易行,适应性广; 效率低; 偏差大; 操作面积大; 卫生状况控制难。
五、装罐
(2)机械装罐法:
适用于较均匀的原料(颗粒态、半固态、液 态)。
酸度
低酸性Hale Waihona Puke pH值> 5.0
食品种类
常见腐败菌
杀菌要求
高温杀菌 105~121℃
虾、蟹、贝类、禽、 嗜热菌、嗜 牛肉、猪肉、火腿、 温厌氧菌、 羊肉、蘑菇、青豆 嗜温兼性厌 中酸性 4.6~5. 蔬菜肉类混合制品、 氧菌 0 汤类、面条、无花果
酸性
3.7~4. 荔枝、龙眼、樱桃、 非芽孢耐酸 6 苹果、枇杷、草莓、 菌、耐酸芽 番茄酱、各类果汁 孢菌 < 3.7 菠萝、杏、葡萄、柠 酵母、霉菌 檬、果酱、果冻、酸 泡菜、柠檬汁等

鱼罐头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鱼罐头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鱼罐头⽣产⼯艺流程和操作要点鱼罐头⽣产⼯艺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进⾏,包括原料验收和解冻、加⼯、清洗检查、腌制等的细节都需要注意,鱼罐头⽣产⼯艺流程:解冻清洗--去内脏头尾切段--醃制--冲洗--烘⼲--油炸--浸汤--冷却--装罐--加汁--封罐--装盘--⾼温灭菌--洗罐--贴标--装箱--⼊库。

下⾯⼀起具体了解⼀下。

鱼罐头⽣产⼯艺流程和操作要点:原料验收和解冻--加⼯--清洗检查--盐淹--粘附淀粉油炸--浸调味汁--装罐--注汁--排⽓密封--杀菌冷却擦罐--保温打检(⼀)原料验收和解冻1、标准:解冻完全,以化开不变质为准2、操作要点:冻鱼分批领料,以20℃以下⾃来⽔在4⾄12⼩时内将原料解冻完全。

(⼆)加⼯1、标准:去净鱼鳞、头、内脏2、操作要点:解冻后的青鳞鱼去净鱼鳞,切去头、除去内脏,⼒求保持腹部完全,加⼯过程中将不合格鱼挑出。

(三)清洗检查1、标准:以流动⽔清洗去净鱼鳞和杂质2、操作要点:逐条清洗和检查,清洗⼆⾄三次,将附在鱼体之上的鱼鳞和杂质洗净。

(四)盐腌1、标准:⽤精盐配制婆美度为100的盐⽔,过滤后于20分钟,达到鱼体含盐量均匀。

2、操作要点:a、标准盐⽔,⽔、鱼按1:1的⽐例腌制20分钟,中间翻动⼆次,达到鱼体浸盐均匀。

b、盐⽔每腌⼀次,必须调整浓度后再⽤,使⽤三次后更换新液c、盐腌后,⽤清⽔洗⼀次并控净⽔分(五)粘附淀粉1、标准:淀粉薄⽽均匀地粘附鱼体上2、操作要点:将鱼体均匀粘附⼀层淀粉,抖⼊淀粉后过筛⼆次(⼀次⼤眼孔1CM2左右,将淀粉和鱼刺、鱼鳞筛出,剩余之淀粉⽤细筛之后,与⼲淀粉混合使⽤)。

(六)油炸1、标准:炸⾄浅黄⾊或黄褐⾊2、操作要点:a、将粘附淀粉之鱼放在油温160~180℃的油全过炸4~6分钟,并轻轻翻动⼆⾄三次,每次下鱼量不超过油重的五分之⼀,鱼渣及时捞出b、油炸过程中,根据情况不断添加新油。

(七)配调味汁1、标准:配汁准确,汤汁⽆杂质2、每100公⽄调味汁配⽅砂糖14.25公⽄味精0.7公⽄精盐2.3公⽄冰醋酸0.3公⽄⽩酒1.5公⽄⾹料⽔(占81%)81公⽄酱油1.2公⽄说明:1、⾹料⽔:整理好的⼤葱或洋葱1.5公⽄、姜1.0公⽄、花椒、⼤料、桂⽪各50克,加⽔微沸煮制40~60分钟,除⼤葱外,其它⼩料可使⽤2~3次2、准确称取各种辅料,配制搅拌均匀,⽤四层纱布过滤使⽤3、每天浸汁后之剩汁,须煮沸过滤后备⽤(⼋)浸调味汁1、标准:浸汁之鱼稍软不碎2、操作要点:炸好的鱼完全控油后,⽤筛放⼊调味汁中,浸汁1~2分钟,⼩⼼取出控净余汁以备装罐(九)装罐1、标准:装量准确,竖装排列整齐,装罐紧密2、操作要点:a、装鱼270克,逐条整齐排列于瓶内,⼒求美观b、注汁30克,保持净重300克以上(⼗)排⽓密封1、标准:排⽓封⼝中⼼温度75℃以上,封⼝线应嵌⼊胶圈宽度的1/2,嵌⼊深度0.7~1.0毫⽶,封⼝后胶圈不得出现断裂、⼩辫、皱缩等现象,盖钩边⽆锯齿,盖⽆磨2、操作要点:a、排⽓公式:5’-(20~30)’/90-95℃,注意防⽌冷凝⽔滴⼊罐内b、密封:排⽓后及时密封,并及时剔除不合格品c、操作稳准,防⽌破裂(⼗⼀)杀菌冷却1、标准:a、杀菌与密封间隔不超过1⼩时b、杀菌冷却40℃后擦罐码垛保温2、操作要点:杀菌公式:15’-65’/121℃,以热⽔反压冷却,出锅后把罐头擦⼲净。

罐头食品生产的工艺流程及操作

罐头食品生产的工艺流程及操作
调味液:日本以酱油、豆瓣酱、砂糖为主体。
四、油浸类罐头
以鱼类等水产品为原料,采用油浸调味方法制成 的一类罐头食品。
分类:鱼块生装后直接加注,生装经蒸煮脱水后 加注,先预查再装罐后加注,经油炸装罐后加注。
五、水产品软罐头
特点:质量轻、不易破损、容易开启、运输及携 带方便,杀菌加热时间短,能保持较好的口味与 营养。
第三节 水产罐头的生产工艺
一、 一、 前处理 除去那些经过长时间加热杀菌后仍无法食用的部 分去皮加工成鱼片 盐水浸渍:进行调味增进最终产品的口味 预热: 有预煮与没炸、烟熏,目的是去厚料中 部分水分包括预查,油炸、烟熏、装罐、排气, 密封。
二、加热杀菌
常压杀菌,高压杀菌 水产罐头均采用高压杀菌(高于100℃) 杀菌强度的控制,既要达到死菌的目的,又要尽
质量要求:肉色正常,茄汁为橙红色、鱼皮显自然色泽, 组织紧密不松散,无杂质、碎块、无异味。
三、调味水产罐头
以鱼类等水产品有原料,在生鲜状态或经蒸煮脱 水后装罐,加调味液后密封杀菌而制成的一类罐 头。
特点:注重调味液的配方及烹饪技术,使产品各 具独特口味,不满足消费者的不同爱好。
分类:红烧、五香、烟熏、鲜炸、糖醋、豆豉等 多种产品
清蒸鲑鱼罐头: 原料验收-处理-装罐-排气-密封-杀菌-冷却 杀菌公式:854g罐5′-80′-15′/115.2℃ 杀菌后即冷
却至40 ℃以下
二、茄汁类罐头
以鱼类等水产品为原料,处理后经盐渍脱水生装 后加注茄汁,或生装经蒸煮脱水后加注茄汁,或 经预煮脱水后装罐加茄汁,或经油炸后装罐加茄 汁,然后经排气、密封、杀菌等过程而制成的一 类罐头。
特点:兼有鱼肉及茄汁的口味,并宜经过贮藏成 熟,等色、香、味调和后食用;

肉类罐头生产原理与加工工艺

肉类罐头生产原理与加工工艺

肉类罐头生产原理与加工工艺肉类罐头是一种便捷食品,通常使用牛肉、鸡肉、猪肉等肉类作为主要原料,结合调味料和保鲜剂加工制成。

其生产原理主要包括杀菌和密封,以保持食品的安全性和延长保质期。

肉类罐头的生产过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原料处理:首先,选择新鲜的肉类作为主要原料,去除骨头、脂肪和其他不可食部分。

接着,将肉类切割成合适大小的块状,以便于入罐。

2. 调味处理:在肉类中加入适量的盐、糖、香料和其他调味料,以增强食品的口感和风味。

3. 加热处理:将肉类块放入加热设备中进行煮熟处理。

这个过程可以杀灭食品中的细菌和其他有害微生物,并使肉类变得更加易于咀嚼和消化。

4. 罐装:将处理好的肉类块放入预先清洁且消毒过的罐头容器中。

在装罐过程中,确保肉类均匀地分布在罐中,并尽量填充到罐的顶部。

5. 封口和密封:将罐口覆盖上盖子,并通过热处理或真空封口技术,将罐口完全密封。

这样做可以防止罐中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进入,保持食物的新鲜度和安全性。

6. 加热处理:将装满肉类的罐子放入蒸炉或高压锅中进行加热处理。

通过高温和高压的作用,可以彻底杀灭罐中的微生物,并避免罐爆炸的风险。

7. 冷却和贴标签:经过加热处理的罐头在冷却后,检查罐身的密封情况。

同时,贴上标签,注明产品名称、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必要信息。

以上是一般的肉类罐头生产原理和加工工艺。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生产环境卫生、原料质量和生产工艺,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肉类罐头作为一种方便食品,其生产原理和加工工艺十分重要,关乎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口感。

下面将继续介绍肉类罐头的相关内容。

8. 杀菌处理:经过加热处理的罐头需要进行杀菌处理,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长久的保质期。

常用的杀菌方法包括高温瞬时处理(HTST)和高温长时间处理(HTST),其中高温长时间处理是效果更好的一种方式。

通过使用蒸汽或热水对罐头进行加热,可以彻底杀灭罐中的微生物,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罐头生产基本工艺过程果蔬类罐头肉禽类罐头水产类罐头其他类罐头软罐头第一节绪论罐藏食品——密封在容器中并经杀菌而在室温下能够较长时间保存的食品。

罐藏的基本方法——排气、密封和杀菌。

罐藏仪器的两个要素:密封性+商业无菌一、罐头食品发展历史战争的需要促进了罐头业的发展。

1795年阿培尔发明了罐藏技术,1864年巴斯德最早阐明食品变败的原因是由于微生物的作用。

罐头杀菌技术的发展是罐头工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由一开始的沸水浴杀菌发展为用氯化钙溶液杀菌,使杀菌温度由100C提高至,但由于杀菌釜内没有压力,容器变形较为严重,操作也不安全。

高压蒸汽杀菌釜的发明即保证了操作安全,又缩短了杀菌时间,真正使罐头的杀菌由常压发展到高压,杀菌温度进一步提高,食品品质也大大提高。

火焰杀菌、闪光18杀菌工艺不断出现。

无菌灌装工艺是罐头工业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的里和碑。

罐藏容器:玻璃瓶、金属罐、三片罐、二重卷边封口、锡焊罐、电阻焊、二片罐、蒸煮袋。

罐头工业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现代化工业部门,全世界总产量已近5000万吨,人均年消费量为10公斤,品种达2500多种。

二、罐头食品的分类罐藏食品的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也各不相同。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罐头食品分类标准(GB10784-89)。

首先将罐藏食品按原料分成六大类,再将各大类按加工或调味方法的不同分成若干类。

1.肉类:清蒸、调味、腌制、烟熏、香肠、肉脏2.禽类:白烧、去骨、调味3.水产类:油浸(熏制)、调味、清蒸4.水果类:糖水、糖浆、果酱、果汁5.蔬菜类:清渍、醋渍、调味、盐渍(酱渍)6.其他类:坚干果类、汤类第二节罐头食品基本生产过程罐装容器的准备原材料预处理装罐和注液排气和密封杀菌和冷却一、罐头容器的准备罐藏容器应具备的条件:1. 对人体没有毒害,不污染食品,保证食品符合卫生要求。

2. 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保证食品经消毒杀菌之后与外界空气隔绝,防止微生物污染,使食品能长期贮存而不致变质。

3. 具良好的耐腐蚀性。

4. 适合工业化生产,能随承受各种机械加工。

能适应工厂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的要求,容器规格一致,生产率高,质量稳定,成本低。

5. 容器应易于开启,取食方便,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利于消费。

常用的罐藏容器:1.薄锡薄板罐(马口铁罐),简称铁罐马口铁罐是两面镀锡的低碳薄钢板,含碳量在~%,厚度~㎜。

为五层结构,包括:钢基、合金层、锡层、氧化膜层、油膜层。

2.铝合金薄板罐(铝罐)此类罐质轻,便于运输;抗大气的腐蚀不生锈;通常不会受到含硫产品的染色;易于成型;不含铝,无毒害。

但强度低,易变形;不便于焊接;对产品有漂白作用;使用寿命不及马口铁罐;成本费用比马口铁昂贵。

3.玻璃罐是用碱石灰玻璃制成,即将石英砂,纯碱(Na2CO3)以及石灰石(CaO)按一定比例配合在1500℃高温下熔融,再缓慢冷却成型铸成的。

玻璃罐的特点: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食品发生化学反应;可直观罐内产品的色泽、形状、产生吸引力或反感;可重复使用;原料丰富,成本低;硬度高,不变形。

但热稳定性差;质脆易破;重量大;导热系数小;因它透光,因而对某些色素产生变色的反应。

玻璃瓶由三部分组成:瓶身、瓶盖、瓶圈。

4.软罐头是由聚酯、铝箔、聚烯烃等组成的复合薄膜为材料制成的。

这种软罐头包装具有如下特点:① 能够忍受高温杀菌,微生物不会侵入,贮存期长。

② 不透气及水蒸汽、内容物几乎不可能发生化学作用,能够较长期的保持内容物的质量。

③ 质量轻,密封性好,封口简便牢固,可以电热封口。

④ 杀菌时传热速度快。

⑤ 开启方便,包装美观。

软包装的使用,被认为是罐头工业技术的革新,软罐头被称为第二代罐头。

空罐生产过程(高频电阻焊罐):工艺流程:选材剪切垛片取片成圆接缝搭接电阻焊接接缝补涂及固化翻边压筋剪切冲盖圆边注胶烘干(空罐)二重卷边选罐:先根据食品的种类、特性、产品的规格要求及有关规定选容器,再进行清洗、消毒、罐盖打印等处理。

清洗与消毒:1.金属罐的清洗洗罐机:链带式、滑动式、旋转式、滚动式洗罐机等。

2.玻璃瓶的清洗和消毒新瓶:刷洗、清水冲净、用蒸汽或热水(95~100C)消毒。

旧瓶:先用40~40C,浓度为2~3%的NaOH溶液浸泡5~10min。

瓶盖先用温水冲洗,烘干后以75%的酒精消毒。

罐盖的打印《罐头产品代号打印办法》:以简单的字母或阿拉伯字表明罐头厂家所的省(市或自治区)、罐头厂家名称、生产日期、罐头产品名称代号和生产班次,某些还需打印原料品种、色泽、大中小级别或不同的加工规格代号。

用机械方法打出凸形代号,也可用不退色的印字液戳印。

空罐的钝化Na2Cr2O7 ,NaOH ,土耳其红油300mL,Na3PO4 ,自来水100kg空罐的涂膜根据内容物的特殊要求而在罐内壁均匀地涂上一层高分子胶体材料膜。

二、装罐原材料预处理内容物的预处理:选料、清洗、消毒、除去不可食部分、分级、热烫(烫漂)等。

汤汁配制。

糖液的配制:1. 果蔬罐藏中,经常使用糖盐溶液填充罐内除果蔬以外所留下的空隙,其目的在于:① 调味② 充填罐内的空间,减少空气的作用。

③ 有利于传热,提高杀菌效果。

我国目前生产的各类水果罐头,要求产品开罐后糖液浓度为14~18%。

大多数罐装蔬菜装罐用的盐水含盐量2~3%。

2. 糖水的种类主要是蔗糖,通常称为砂糖。

另外还有果葡糖浆、玉米糖浆、葡萄糖等。

要求糖水清晰透明、无沉淀、无浑浊,糖的甜度纯,无异味。

3. 配制方法生产上常用直接配制法和稀释法。

装罐时所需糖液浓度,一般根据水果种类、品种和产品等级而定,并可结合装罐前水果本身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每罐装入果肉量及每罐实际注入的糖水液量,按下式进行计算:Y=(W3Z-W1X)/ W2W1-每罐装入果肉量(g)W2-每罐装入糖液量(g)W3-每罐净重(g)Z-要求开罐时糖液浓度(%)X-装罐前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Y-注入罐的糖液浓度(%)热烫:热烫的目的:纯化酶;杀青;软化组织;护色。

影响热烫时间的因素:果蔬的类型;热烫温度;食品的体积大小。

处理方法:蒸汽热烫、热水热烫1. 蒸汽热烫—影响蒸汽热烫效果的因素能量消耗的有效性物料被加热的均匀性2. 热水热烫各种热水热烫设备基本都是将物料置于70~100℃热水中,处理一段时间后进行冷却。

设备有转鼓式、刮板式、隧道式等,也有仿造IQB蒸汽式的设备,热效率很高。

三、装罐和注液装罐的一般要求:使每一罐中的食品的大小、色泽、形态等基本一致。

原料准备好后应尽快装罐。

若不赶快装罐,易造成污染,细菌繁殖,造成杀菌困难。

若杀菌不足,严重情况下,造成腐败,不能食用。

1.含量净含量——罐头食品重量减容器重量后所得的重量,包括液态和固态食品。

(一般每罐净含量允许公差为+3%)固形物—-罐内的固态食品的重量。

2.质量要求同一罐内的内容物大小、色泽、成熟度等基本一致,须进行合理搭配,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能提高原料的利用率,降低成本。

3.保持一定的顶隙顶隙——实装罐内由内容物的表面到盖底之间所留的空间叫顶隙。

罐内顶隙的作用很重要,需要留得恰当,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顶隙过大过小都会造成一些不良影响。

A、顶隙过小的影响a、杀菌期间,内容物加热膨胀,使顶盖顶松,造成永久性凸起,有时会和由于腐败而造成的胀罐弄混。

也可能使容器变形,或影响缝线的严密度。

b、顶隙过小,有的易产生氢的产品,易引起氢胀,因为没有足够的空间供氢的累积。

c、有的材料因装罐量过多,挤压过稠,降低热的穿透速率,可能引起杀菌不足。

此外,内容物装得过多会提高成本。

B、顶隙过大的影响a、引起装罐量的不足,不合规格,造成伪装。

b、顶隙大,保留在罐内的空气增加,O2含量相应增多,O2易与铁皮产生铁锈蚀,并引起表面层上食品的变色,变质。

c、若顶隙过大,杀菌冷却后罐头外压大大高于罐内压,易造成瘪罐。

因而装罐时必须留有适度的顶隙,一般装罐时的顶隙在6~8mm,封盖后为~。

4.装罐时间控制不能积压,否则影响杀菌效果、影响产品质量、热灌装产品起不到排气作用,影响成品真空度、温度升高使成品出现质量问题。

5.严格防止夹杂物混入罐内装罐的方法:人工装罐:肉禽类、水产、水果、蔬菜等块状、固体产品。

机械装罐:颗粒状、糜状、流体或半流体产品。

注液:除了液体食品、糊状、糜状及干制食品外,大多数食品装罐后都要向罐内加注液汁。

汁液有:清水、糖液、盐水、调味液。

汁液的加入不仅能增进食品的风味,提高食品的初温,促进对流传热,提高杀菌效果,而且能排除部分罐内空气,降低加热杀菌时罐内压力,减轻罐内壁的腐蚀,减少内容物的氧化变色和变质。

四、排气和密封预封:预封——用封口机将罐盖与罐身初步钩连上,其松紧度以能使罐盖沿罐身旋转而又不会脱落为度。

特别是对于方罐和异形罐,有助于保证卷边质量。

排气的作用:食品装罐后、密封前应尽量将罐内顶隙、食品原料组织细胞内及食品间隙的气体排除,通过排气不仅能使罐头在密封、杀菌冷却后获得一定真空度,而且还有助于保证和提高罐头的质量。

1.防止需氧菌和霉菌的生长繁殖2.防止需氧菌和霉菌的生长繁殖3.有利于食品色、香、味的保存4.减少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素的破坏5.防止或减轻罐头在贮藏过程中罐内壁的腐蚀6.有助于“打检”,检查识别罐头质量的好坏排气的方法:热力排气;真空密封排气;蒸汽喷射排气。

热力排气:热装灌排气保证装罐密封时食品的温度密封后及时杀菌排气箱加热排气一般为90~100℃ ,5~20min。

(罐头内中心温度要达到指定温度)真空密封排气:是一种借助于真空封罐机将罐头置于真空封罐机的真空仓内,在抽气的同时进行密封的排气方法。

时间短、减少了受热环节、只能排除罐头顶隙部分的空气,食品内部的气体则难抽除,因而对食品组织内部含气量高的食品,最好在装罐前先对食品进行抽空处理。

真空仓的真空度、食品密封温度罐真空度的关系。

食品密封温度与真空仓真空度间的关系。

真空封口时,必需保证罐头顶隙内的水蒸气分压小于真空仓内的实际压力,否则罐内食品就会瞬间沸腾,出现食品外溢的现象。

真空封罐时的补充加热。

蒸汽密封排气:在封罐的同时向罐头顶隙内喷射具有一定压力的高压蒸汽,用蒸汽驱赶、置换顶隙内的空气,密封、杀菌冷却后顶隙内的蒸汽冷凝而形成一定的真空度。

顶隙的大小直接影响罐头的真空度,没有顶隙就形不成真空度。

此法不能抽除食品组织内部的气体,组织内部气体含量高的食品、表面不允许湿润的食品不适合且此法排气。

真空度——罐头食品真空度指罐外的大气压与罐内气压的差。

即真空度=大气压-罐内残留压力常用mmHg表示影响罐头真空度的因素:无论采用哪种排气方法,其排气效果的好坏都以杀菌冷却后罐头所获得的真空度大小来评定,排气效果好,罐头的真空度就高。

1.排气温度时间2.食品的密封温度即封口时罐头食品的温度。

真空度随密封度的升高而增大,密封温度越高,罐头的真空度也越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